徐良根
(中共長沙市委黨校,湖南長沙 410004)
道家政治學說的核心主張是“無為而治”?!盁o為而治”的內涵是什么?或曰無所作為,或曰順其自然,或曰清靜無為。這些解釋,或者不正確,或者不完整。筆者以為,“無為而治”起碼包含三層意思,即清靜無為、順勢而為、無為而無不為。
道家從其最高哲學范疇“道”那里引申出“道”的基本特性,從“道”的基本特性那里引申出他們的政治主張?!暗馈钡幕咎匦允鞘裁?自然無為?!暗婪ㄗ匀弧?《老子》第二十五章)①,以自然為效法的榜樣。自然養(yǎng)育萬物而不施加干預,任萬物自由生長。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老子》第五章)。天地無所偏愛,對待萬物就像對待祭祀的草狗,順其自然,任其自生自成。既如此,“道”也應該表現(xiàn)出自然無為?!暗乐?,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老子》第五十一章)?!暗馈敝允茏鸪纾轮员徽滟F,就在于它不干涉萬物,讓萬物順其自然;莊子更是明確指出:“因是已,已而不知其然,謂之道?!?《莊子·內篇·齊物論》)②任由它這樣就是了,已經如此而又不知道怎么一回事,這就是“道”。
“道”的這種基本特性體現(xiàn)在社會生活領域,要求統(tǒng)治者“無為而治”,不干涉老百姓的生活?!笆且允ト颂師o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老子》第二章)。統(tǒng)治者以“無為”的態(tài)度處理世事,不發(fā)號施令,不隨意指導?!耙暂o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老子》第六十四章),輔助萬物自然發(fā)展而不加人為干擾。莊子也說:“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達萬物之理,是故至人無為,大圣不作,觀于天地之謂也?!?《莊子·外篇·知北游》)圣人效法天地的美德,融通萬物的本性,保持“無為、不作”,這就叫做向天地看齊??傊?,“為無為,事無為,味無為”(《老子》第六十三章)——無為而治,是道家政治學說的核心主張。
筆者認為,“無為而治”的內涵分若干個層次,其初始層次的內涵是清靜無為。清靜是指心神寧靜,清虛純一,沒有心境擾動、焦慮多思、私欲旺盛。無為是指隨順自然,心志專一,沒有苛煩多為、盲目妄為、主觀強為。
對于清靜無為,道家創(chuàng)始人做了充分闡述。老子認為,“言有宗,事有君”(《老子》第七十章)。言論有主旨,即清靜自然。做事有根據,即清靜無為。所以,修“道”的人務必“致虛極,守靜篤”(《老子》第十六章),使心靈達到極度空虛,保持極端安靜,不帶任何主觀妄想。因為“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老子》第四十五章)。清靜克服擾動,寒冷克服炎熱,清靜無為是治理天下的要訣。老子還打比方說: “治大國若烹小鮮?!?《老子》第六十章)烹煎小魚不能隨意頻繁擾動,否則魚爛味敗。治理國家也是同一個道理?!皩⒂√煜露鵀橹嵋娖洳坏靡??!瓰檎邤≈?,執(zhí)者失之”(《老子》第二十九章)。想要治理天下卻強作妄為,那就達不到目的。出于強力,終究會失敗;把持不放,一定會失去。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老子》第五章),既然政令苛煩加速敗亡,那就不如持守虛靜了。
莊子對清靜無為闡述得更透徹?!肚f子·內篇·人間世》中,莊子假借顏回和仲尼的對話,談了一番清虛純一的道理。顏回要去衛(wèi)國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出發(fā)前向仲尼辭行。仲尼說,衛(wèi)君年輕氣盛,喜怒無常,獨斷專行,氣勢囂張,這一去必定兇多吉少。顏回趕緊問仲尼有什么好辦法。仲尼說:“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聽止于耳,心止于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本褪钦f,你心志純一,不要用耳聽而要用心聽,不要用心聽而要用氣聽。外界的聲音對耳朵毫無觸動,外界的事物對心靈毫無干擾。只有空虛的氣才能容納萬物,而“道”就是集結在空虛之中??彰髑逄摰男木常褪切凝S。實際上是說,有道的人內心清虛純一,忘卻名利,隨順自然,不主觀強為?!肚f子·內篇·應帝王》中,莊子虛擬一個名叫天根的人在外游山玩水,遇到無名人,于是請問治理天下的妙道。無名人說:“汝游心于淡,合氣于漠,順物自然而無容私焉,而天下治矣?!北3中木称胶吞竦?,虛寂安寧,順應事物的自然本性而不夾雜私欲,天下就治理好了。《莊子·外篇·天地》中,莊子想象遠古的至德之世是“上如標枝,民如野鹿”,君主如同樹梢的枝葉,安靜地看著百姓,不加任何干擾;老百姓如同樹下的野鹿,無拘無束,自由自在。反之,如果主觀多為甚至強作妄為,其結果是把事情搞糟。莊子講了一個寓言故事,“南海之帝為儵,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渾沌。儵與忽時相遇于渾沌之地,渾沌待之甚善。儵與忽謀報渾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嘗試鑿之。’日鑿一竅,七日而渾沌死。”(《莊子·內篇·應帝王》)本來是好心,但違反自然而強作妄為,結果辦成了壞事。所以,明白天道,通曉圣道,完全懂得帝王之道的,都是任其自為,自然清靜。任世間萬物如何變化,都不能擾動他的心境。“圣人之心靜乎!天地之鑒也,萬物之鏡也。夫虛靜恬淡寂漠無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故帝王圣人休焉”(《莊子·外篇·天道》)。圣人做到清靜無為,就能成為天地的明鑒、萬物的明鏡。虛靜、恬淡、寂漠、無為,是天地的根本和道德的極致,帝王圣人安心于這種境界。
清靜與無為相輔相成。內心清靜才能做到無為,無為又反過來促進清靜。 《莊子·內篇·人間世》中,莊子假借仲尼的口說:“夫道不欲雜,雜則多,多則擾,擾則憂,憂而不救?!币鉃樾薜啦荒苄碾s,心雜就會多事,多事就會擾攘,擾攘就要引起憂患,這樣連自己也不能自救。在《莊子·雜篇·庚桑楚》中,有一大段話論述富貴名利、聲色好惡、喜怒哀樂拖累德性,蔽塞心志,接著就說,這些東西“不蕩胸中則正,正則靜,靜則明,明則虛,虛則無為而無不為也”。從這些引述可以看出,純一到寧靜,寧靜到空明,空明到無為,蓋緣于寧靜則不妄想,不妄想則無擾動,無擾動則心志純一,心志純一則順任自然,順任自然則無為。
道家是很重視清靜無為的,將清靜無為推崇到非常高的位置。老子說,車輪的輻條匯集到車轂上,有了車轂中的空虛處才有車的作用;揉合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皿中的空虛處才有器皿的作用;開鑿門窗建造房屋,有了門窗和四壁中的空虛處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 “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老子》第十一章),實有給人帶來器物的便利,空虛發(fā)揮器物的作用,“無”的作用大于“有”。老子還感慨道,“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老子》第四十三章)。無言的教化,無為的益處,天下很少有能比得上的。莊子認為,“夫帝王之德,以天地為宗,以道德為主,以無為為常。無為也,則用天下而有余;有為也,則為天下用而不足”(《莊子·外篇·天道》)。清靜無為是帝王之德的基本準則。無為施政,治理天下輕松有余;有為施政,治理天下忙碌無功。因此, “夫恬淡寂寞,虛無無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質也”(《莊子·外篇·刻意》)。恬淡寂寞,虛無無為,是天地的準則和道德的本質。清靜無為何其崇高乎!
順勢而為是“無為而治”中間層次的內涵,比清靜無為上升了一個檔次。清靜無為側重從否定面回答問題,顯得消極保守;順勢而為則是從肯定面回答問題,是由消極向積極轉化。何為順勢而為?順應事物的自然本性和發(fā)展趨勢而作為,不做違逆事物的自然本性和發(fā)展趨勢的事情;進一步,努力探索事物發(fā)展規(guī)律,按規(guī)律辦事,不胡作非為;更進一步,適應歷史潮流,順應天下百姓意志,按天下百姓意志辦事,不做違背天下百姓意志的事情。
對于順物自然而作為,老子有自己的論述?!独献印返诙哒轮?,老子以隱喻的口吻說:“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鄙朴谛凶叩?,不留下痕跡;善于言談的,不留下破綻;善于計算的,不需要籌碼;善于關閉的,不用栓梢別人也打不開;善于捆扎的,不用繩索別人也解不開。這段話實際上是說,有道者治國,根本不需有形的作為,只要順任自然以待人接物就可以了。老子還說:“故物,或行或隨,或歔或吹,或強或羸,或載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老子》第二十九章)世人的情況不同,有的前行,有的后隨,有的噓暖,有的噓寒,有的強健,有的羸弱,有的安定,有的危險。所以有道的人要去掉極端的、奢侈的、過分的措施。這就是說,世人的秉性不同,不能主觀強求,只能順其自然,因勢利導。莊子則用大量寓言故事闡述順勢而為的道理。在《莊子·內篇·齊物論》中,有這樣一個故事:養(yǎng)猴子的老翁去給猴子喂橡粒,他對猴子說:“朝三而暮四?!痹绯课谷?,傍晚喂四升。猴子聽后發(fā)怒了。他又說:“然則朝四而暮三?!蹦蔷驮绯课顾纳?,傍晚喂三升吧。猴子聽后高興了。在這里,名和實都沒有改變,只不過順應了猴子的喜怒心理而已,這就叫做順勢而為。在《莊子·外篇·達生》中,講了三個寓言故事,從正反兩面說明要順勢而為??鬃拥絽瘟河^賞山間飛瀑,只見那瀑布高懸三千丈,飛流濺沫四十里,連大鱉都無法游過。這時忽見一男子游入激流,孔子以為他有痛苦的事而要自殺,連忙叫弟子順流去救他。沒想到那男子潛入水中數百步后浮出來,披發(fā)唱歌游到了岸邊??鬃訚M懷欽佩地上前說:“我還以為你是鬼呢,仔細看才知道是人。請問,你游水有什么道術?”那人回答說,沒有什么道術,只不過從小就游水,慢慢地摸到了水的習性,“我隨漩渦一起沒入,隨涌流同時浮出,順著水勢自然而為,這就是我的游水之道”。有個叫做梓慶的人砍削木頭制作懸掛鐘樂的鐻,做成后,美輪美奐,看到的人驚嘆為鬼斧神工。魯侯看見后問,這是用什么道術做成的?梓慶回答說,作為一個工匠,能有什么道術!只不過獨自齋戒,平心靜氣,專心致志,忘卻名利。然后進入山林,觀察樹木的天性,見到形態(tài)極其符合的材料,一個成形的鐻就呈現(xiàn)在眼前,然后順勢加以雕制;如果不是這樣,就放棄不做。心性自然和外界自然相結合,就成了完美的鐻。順任事物的自然天性加以作為,就能取得出人意料的效果。如果違逆事物的自然天性強求妄為,只能走向失敗。有個叫東野稷的人在魯莊公面前炫耀駕御馬車的本領,進退往來象用繩墨劃線一樣直,左右旋轉象用圓規(guī)畫圈一樣圓。魯莊公認為駕車能手造父也不過如此,叫他兜上一百個圈然后回來。顏闔在一旁說,東野稷的馬肯定要垮掉。沒過多久,馬果然垮掉了。魯莊公問其中的道理,顏闔回答說:“馬都筋疲力盡了,他還在強迫馬奔跑,所以必然要垮。”這就是逆勢強為的后果。
對于順勢而為,道家后學《淮南子》做過很好的概括。“若吾所謂‘無為’者。私志不得入公道,嗜欲不得枉正術,循理而舉事,因資而立,權自然之勢……非謂其感而不應,攻而不動者。若夫以火熯井,以淮灌山,此用己而背自然,故謂之有為。若夫水之用舟,沙之用鳩,泥之用輴,山之用蔂,夏瀆而冬陂,因高為田,因下為池,此非吾所謂為之”(《淮南子·修務訓》)。那種違背自然本性、背離事物發(fā)展趨勢的行為叫做“有為”,那種“因資而立,權自然之勢”的行為不叫做“有為”。叫做什么呢?當然是叫做“無為”。顯然,《淮南子》將“無為”理解成順勢而為——順應事物的自然本性和發(fā)展趨勢而作為。
如何更好做到順勢而為呢?這就要求研究客觀事物,探索事物運動變化的規(guī)律,按規(guī)律辦事?!皬氖掠诘勒咄诘馈?《老子》第二十三章),追求道的就要按道的規(guī)律辦事?!皬氖掠诘馈?,既是追求那最高的本體,也是探求萬事萬物的變化規(guī)律。老子還說,“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老子》第十六章)。明察常理的人善于認識和把握變動不居的事物中不變的準則,即事物的內在必然性,或規(guī)律。如果單憑主觀愿望,不懂得、不尊重事物變化規(guī)律,輕舉妄動,其后果是可怕的。莊子認為,人們受心外之物的牽累太多,難以達到“逍遙游”的境界。但“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 (《莊子·內篇·逍遙游》)!如果能夠順應天地本性,駕馭陰陽風雨晦明的變化,那就無所依賴,可以進入無邊無際、自由自在的境界?!疤斓刂?,既是指天地自然無為的本性,也是指天地萬物變化的規(guī)律??梢?,依循規(guī)律,才能從必然王國進入自由王國?!肚f子·內篇·養(yǎng)生主》中,這個道理講得更清楚。庖丁替文惠君宰牛,動作嫻熟優(yōu)美,達到了出神入化的藝術境界。文惠君佩服地五體投地,連連叫道:“妙呀!你的技術怎么會達到如此高超的地步呢?”庖丁回答說,他愛好的是“道”,對“道”的追求遠遠超過技術,經過多年歷練,他宰牛時完全能夠做到“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于是, “依乎天理,批大郤,導大窾,因其固然”,進入了“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的境界。在這里,追求的“道”當然是指老、莊們說的天地萬物的本性,但又何嘗不是事物運動的規(guī)律呢?正因為對事物運動規(guī)律有深刻認識,且能“依乎天理”,遵循自然規(guī)律,才能“因其固然”,順應事物的必然趨勢,最終達到“游刃有余”的境地,進入自由王國。
順勢而為具體到社會治理層面,就是要順應天下百姓意志,按天下百姓意志辦事。用今天的話說,就是要代表人民群眾的利益,做符合人民群眾意愿的事情。老子認為,“圣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老子》第四十九章)。得道的人總是沒有私心,以百姓的心為心,即老百姓怎么想,統(tǒng)治者就應該怎么想。老百姓想過“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老子》第八十章)的日子,那就要“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老子》第七十二章),不得逼迫老百姓不能安居樂業(yè),不得壓榨老百姓的生活。更應該“物形之,勢成之”, “養(yǎng)之覆之”(《老子》第五十一章),順應百姓的意志,促成百姓愿望的實現(xiàn),對百姓加以調養(yǎng)愛護。
莊子認為,“卑而不可不因者,民也”(《莊子·外篇·在宥》)。老百姓雖然地位卑微,但他們的意見不可不聽從,他們的愿望不可不順應。所以,“智者之為,故動以百姓,不違其度”(《莊子·雜篇·盜跖》)。高明的統(tǒng)治者的所作所為,以百姓的意志為轉移,不違反法度。只有這樣,才能將社會治理好?!肚f子·雜篇·說劍》中,莊子和趙文王談論劍術,提出劍術分:天子之劍、諸侯之劍、庶人之劍三類。前兩類實際上是治理天下和國家的方法。其中諸侯之劍“上法圓天以順三光,下法方地以順四時,中和民意以安四方”。意即諸侯治理國家,上效法蒼天以順應日月星辰,下效法大地以順應春夏秋冬,中順和民意以安定四方。如能做到這一點,則“四封之內,無不賓服而聽從君命者矣”。反之,如果只顧一己私欲而漠視民意,“以己出經式義度”(《莊子·內篇·應帝王》),憑自己的意志制定頒布法律制度,就是“欺德”,即虛偽的道德。這樣去治理國家,無異于在大海里鑿河,讓蚊蟲負山,是不會取得任何效果的。莊子感慨地說:“差其時,逆其俗者,謂之篡夫;當其時,順其俗者,謂之義之徒?!?《莊子·外篇·秋水》)違逆時代、社會和民意的人,是可惡的篡奪之人;順應時代、社會和民意的人,才是高尚的大義之人。
“無為而無不為”是“無為而治”最高層次的內涵,是順勢而為邏輯發(fā)展的必然結果,也是道家治世主張希望達到的理想境界、道家政治學說追求的完美結局。無為,不是消極保守、無所作為,而是沒有苛煩多為、主觀強為,是一種順應事物發(fā)展趨勢、遵循事物發(fā)展規(guī)律的“為”。無不為,是說沒有什么事情是做不成、辦不好的。無為而無不為,是說摒除苛煩多為、主觀強為,不需要刻意作為,只要順應事物自然本性和發(fā)展趨勢,按照事物發(fā)展規(guī)律去作為,就能把一切事情辦好,將社會治理得井然有序、安順祥和。
道家代表人對“無為而無不為”非常神往。老子說:“為無為,則無不治?!?《老子》第三章)“道常無為而無不為?!?《老子》第三十七章)“無為而無不為?!?《老子》第四十八章)莊子說:“天地無為而無不為?!?《莊子·外篇·至樂》)“虛則無為而無不為也?!?《莊子·雜篇·庚桑楚》)“無名故無為,無為而無不為?!?《莊子·雜篇·則陽》)
“無為”如何才能達到“無不為”呢?
首先,無為則簡政,簡政則不擾民,不擾民則各安其事。莊子指出:“彼民有常性,織而衣,耕而食,是謂同德?!?《莊子·外篇·馬蹄》)民眾的天性就是渴望過寬松安寧的日子,不希望統(tǒng)治者來打擾他們。順應這種天性,統(tǒng)治者要摒除苛煩多為、盲目妄為,“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老子》第五十七章)。以清靜之道治國,以詭奇的方法用兵,以不生事擾民來治理天下。如能做到這一點,則民眾“織而衣,耕而食”,休養(yǎng)生息,安居樂業(yè),社會穩(wěn)定,國家祥和。反之,如果統(tǒng)治者政令繁多,苛求妄取,不斷攪擾民眾,社會就會動蕩不安,國家就難于治理了?!叭√煜鲁R詿o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老子》第四十八章)。治理天下就是要順其自然,不擾攘生事。到了政令苛煩、惹是生非的時候,就不配治理天下了。所以,老子講: “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老子》第二十三章)少發(fā)號施令才合乎自然,如果政令煩多,國家就會象狂風驟雨那樣,終究難以維持長久。事實上,在老、莊們生活的那個時代,統(tǒng)治者巧取豪奪、妄作非為,才致社會多難、民生疾苦?!疤煜露嗉芍M,而民彌貧……法令滋彰,盜賊多有”(《老子》第五十七章)?!懊裰?,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饑。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輕死”(《老子》第七十五章)。統(tǒng)治者貪得無厭,制定各種各樣的規(guī)矩來盤剝、束縛民眾,弄得民眾手足無措、顛沛流離,于是鋌而走險。由此可以得出結論:“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老子》第五十八章)政治寬厚,人民就淳樸;政治苛嚴,人民就狡黠。
其次,無為則任下,任下則因民自主,因民自主則“民自正”。道家認為,民眾有安居樂業(yè)的天性和自我管理的潛能。無為而治,要求順應這種天性,不干擾民眾的生活,同時順勢而為,充分挖掘民眾的潛能,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相信民眾,任由民眾自我管理,以達到社會自治的目的。老子說:“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吾將鎮(zhèn)之以無名之樸?!?《老子》第三十七章)侯王如能堅守“無為而治”的準則,萬物就會自我化育。在這個過程中有欲望萌發(fā),要用“道”的真樸來鎮(zhèn)住它、引導它。“道”的真樸是什么?就是統(tǒng)治者做好清靜無為的表率。故曰“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老子》第五十七章)。統(tǒng)治者不強做妄為、不生事擾民、愛好清靜、節(jié)制欲望,老百姓就會自然歸化、走上正道、自然富足、自然樸實。莊子說:“古之蓄天下者,無欲而天下足,無為而萬物化,淵靜而百姓定?!?《莊子·外篇·天地》)治理天下,君王無貪欲而天下富足,無為而萬物自我化育,清靜而百姓自然安定。在《莊子·外篇·在宥》中,莊子虛構一個叫做云將的人,往東方游玩,巧遇鴻蒙,求問“合六氣之精以育群生”的辦法,三問而三不得答。問急了,鴻蒙回答說: “汝徒處無為,而物自化?!币饧粗灰奶師o為,萬物就會自然化育。莊子還認為:“靜則無為,無為則任事者責矣?!?《莊子·外篇·天道》)君主清靜無為,屬下百官才會各司其責。這是社會管理的一條規(guī)律。“上必無為而用天下,下必有為為天下用,此不易之道也”(《莊子·外篇·天道》)。如果君主過于有為,管得太寬太細,屬下百官就會偷懶取巧,推諉職責,事情反倒越搞越糟。道家后學《呂氏春秋》總結說:“人主好以己為,則守職者舍職而阿主之為矣。阿主之為,有過則無以則之,則人主日侵,而人臣日得。”(《呂氏春秋·審分覽第五·君守》)意即君主喜歡親自做事,屬下百官就會放棄自己的職責去曲從君主所做的事。曲從君主所做的事,即便出現(xiàn)錯誤也無法責備。這樣,君主就會一天天受損害,臣子就會一天天得志,社會動亂也就為期不遠了。
再次,無為則察微,察微則“治于未亂”,“治于未亂”則“取天下”。事物的發(fā)展趨勢是從小到大,由弱到強。順應這種趨勢,統(tǒng)治者治理天下,必須察微觀細,注意事物發(fā)展的各種趨象,將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tài)。事情剛一露出苗頭就處理好,也就用不著事后的忙碌和補救,這樣治理天下當然輕松有余。所以,老子說“早服,謂之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老子》第五十九章)。早做準備,就叫做不斷積德。不斷積德,就沒有什么不能勝任的。因為“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老子》第六十四章)。局面安穩(wěn)時容易持守,事變還沒有跡象時容易圖謀;事物脆弱時容易消解,事物細微時容易散去。故“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老子》第六十四章)。處理事情最好在問題還沒發(fā)生的時候,治理國家要搶先在動亂產生之前。
怎樣才能“為之于未有”呢?就是要從根源上杜絕各種張揚的“有為”的行為?!安簧匈t,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老子》第三章)。一句話,“圣人在天下,歙歙為天下渾其心”(《老子》第四十九章)。圣人治理天下,收斂自己的私欲,使人們的心靈歸于渾樸。統(tǒng)治者做到清靜無為,天下則太平無事。
總之,“無為而治”內含清靜無為、順勢而為、無為而無不為三層含義,“無為”是出發(fā)點,“無不為”是最終目的,“順勢而為”是由“無為”過渡到“無不為”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它們是層層遞進的邏輯關系,構成道家治世理論邏輯進程“三步曲”。這種“無為”的實質是“有為”,并且是“大有為”;只不過這種“有為”以“無為”為表現(xiàn)形式,“入世”以“出世”為行進途徑。實現(xiàn)天下太平、百姓幸福安樂,是道家和其他諸子百家的共同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