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未鵬
(福州大學 學報編輯部,福建 福州 350002)
黃昇“以選為史”與當代編輯的學術使命
陳未鵬
(福州大學 學報編輯部,福建 福州 350002)
《文選》、《河岳英靈集》等選本“以選代史”的傳統, 在黃 昇 的《花庵詞選》中得到發(fā) 揚。黃 昇 守正出新、本色通達的詞學觀,借助于《花庵詞選》選評體例的創(chuàng)新,構建出了以作品為中心的唐宋詞史。雖然由于一些客觀因素,《花庵詞選》也存在若干詞作品鑒失衡、考訂不精的缺點,但其“以選代史”的編輯實踐對當代編輯提升編輯藝術、增強學術使命感具有重要的啟迪作用。
黃昇;《花庵詞選》;以選代史;編輯
如同其它類型的文學選本,詞選具有網羅放佚的文獻學功能,也在刪汰繁蕪之際起到衡鑒評騭的作用。而且,詞選還能通過所選詞作,反映出歷史文化的基本風貌,即“選詞所以存詞,其即所以存經存史也夫?!盵1]此外,在缺乏體大思精的詞史著作的古代,詞選還起到了構建詞史、揭示詞體發(fā)展規(guī)律、展現詞體發(fā)展進程的重要作用。如毛晉《花庵詞選跋》即言黃昇的《花庵詞選》(即《唐宋諸賢絕妙詞選》、《中興以來絕妙詞選》):“蓋可作詞史云”,龍榆生亦言其“頗具文學史性質”[2],王兆鵬也認為《花庵詞選》在內容上注重以選為史[3]P321,蔣哲倫《<花庵詞選>及其在詞史上的價值》[4]持類似觀點。本文將在前人的研究基礎上作進一步的探討。
黃昇,字叔旸,號玉林,又號花庵詞客,福建人,為南宋后期江湖名士。編有《唐宋諸賢絕妙詞選》十卷、《中興以來絕妙詞選》十卷。唐宋部分收一百三十四家,凡五百十五首詞;中興部分收八十八家另附黃昇本人詞,凡七百六十首詞。兩書均名曰《絕妙詞選》,后人將兩書合并,或因避免與周密的《絕妙詞選》混淆,故取名《花庵詞選》。不論是編選的意圖,還是編排的體例,《花庵詞選》都體現了黃昇構建詞史的努力。
黃昇《絕妙詞選序》闡明自己編選《花庵詞選》的意圖。他有感于前代詞集較為完備,而“中興以來,作者繼出,及乎近世,人各有詞,詞各有體,知之而未見,見之而未盡者”[5]P685,即南宋以來詞的創(chuàng)作的繁榮局面,一直沒有得到清晰全面的展現,所以他才“暇日裒集,得數百家”。顯然,黃昇試圖通過編選《花庵詞選》,囊括流派眾多、風格各異的詞家,挖掘被遮蔽的詞作,再現中興以來的詞作及詞家的風采和光芒。而《花間集》、《樂府雅詞》、《復雅歌詞》等總集選集雖然登載采錄唐五代、北宋詞“亦備矣”,然而,黃昇仍舊編選了《唐宋諸賢絕妙詞選》,原因無非是,黃昇對唐五代、北宋詞發(fā)展狀況的認識與前代選家存在差異。因為,“凡是對于文術,自有主張的作家,他所賴以發(fā)表和流布自己的主張的手段,倒并不在作文心,文則,詩品,詩話,而在出選本”[6]P138。黃昇對于唐宋詞的發(fā)展和總體風貌,有著自己的認識,他借助于編選詞作,為唐宋詞作史作傳。
黃昇為唐宋詞作史的意圖鮮明地體現在《花庵詞選》的編排、選評體例之上?!痘ㄢ衷~選》中詞人前后次序的編排,基本上以時間先后為序。文學史的敘述與展開,離不開時間的序列;《花庵詞選》將浪迭潮涌、前后接繼的唐宋詞人,放置在時間流動的長河之中,從而生動地展現了詞體“始于唐,盛于宋”的發(fā)展歷程。詞選本身的命名:“唐宋”、“中興以來”也體現了黃昇對于時間的敏感。(《唐宋人選唐宋詞》十種,只有《花庵詞選》兩種以時間命名。)而且,《唐宋諸賢絕妙詞選》卷一單獨收錄唐詞,并且特意總結了唐詞的總體特征。應當說,《花庵詞選》對時間與詞的關系的把握,正體現了勾勒詞史的用心。
《花庵詞選》的一大特色,就是存有詞人小傳、間或綴以時人或自己品評之論。在要言不煩的介紹中,黃昇為詞作史的努力更是表露無遺。這些小傳點評,有的關注詞人詞作之間的相互聯系,如張耒小傳曰:“與魯直、少游、無咎號四學士,并從東坡游?!盵7]劉過小傳:“其詞多壯語,蓋學稼軒者也。”[8]P760有的著眼于把握詞人詞作在詞史上的地位與作用,如評李白《菩薩蠻》、《憶秦娥》二詞:“為百代詞曲之祖”[9]P579,萬俟雅言小傳:“山谷亦稱之為一代詞人”[10]P655;有的則在詞作的傳播與影響上著墨,如秦少游《踏莎行》注:“東坡絕愛尾兩句”[10]P623;陸游小傳:“短章大篇,人爭傳誦之”。[10]P719正由于《花庵詞選》的提示,原本看似獨立、并不互相統屬的諸峰競秀,居然山脈相連,主次分明??梢哉f,《花庵詞選》的詞人小傳和詞作品評將隱于不言、細入無間的詞史發(fā)展線索清晰刻畫。
而且,《花庵詞選》構建詞史的努力,還體現在對詞體起緣、詞體發(fā)展、詞體特征等問題都有較獨到的把握。如有對詞體的發(fā)展情況的說明:“唐詞多緣題所賦,《臨江仙》則言仙事,《女冠子》則述道情,《河瀆神》則詠祠廟,大概不失本題之意。爾后漸變,去題遠矣。如此二詞,實唐人本來詞體如此?!盵10]P592又如李白《清平調辭·沈香亭應制》評點:“古詞多只四句?!盵10]P580張泌《江城子》:“唐詞多無換頭,如此詞兩段,自是兩首,故兩押猜字,今人不知,合為一首,則誤矣。”[10]P588這兩則涉及到了詞體形式的變化問題?!痘ㄢ衷~選》的點評,在厘清詞體、體現詞體發(fā)展方面表現出了深刻的歷史眼光。
黃昇通過《花庵詞選》所構建的詞史,應當說是成功的。胡德方《唐宋以來絕妙詞選序》謂:“玉林此選,博觀約取,發(fā)妙音于眾樂并奏之際,出至珍萬寶畢陳之中,使人得一編則可以盡見詞家之奇,厥公不亦茂乎?!秉S昇《花庵詞選》雖為詞選,但其主要功能與詞史是相似的,即呈現了唐宋詞發(fā)展的基本風貌和基本風格。由此,從功能的角度論,黃昇《花庵詞選》是一部以作家為骨架,以作品為血肉的獨特詞史。
如果說,黃昇《花庵詞選》在編選意圖,編排、選評體例上,體現了構建唐宋詞史的努力;那么,黃昇的守正出新、本色通達的詞學觀念,使得其所構建的唐宋詞史全面客觀,所以《花庵詞選》“頗能反映詞史全貌?!盵11]P3
在黃昇的詞學觀念中,占主導地位的是儒家的傳統詩學觀念。具體表現之一,便是應用儒家經典的詩學語言評價相關詞作。如評李煜《烏夜啼》曰:“此詞最凄惋,所謂亡國之音哀以思。”“亡國之音哀以思”出自儒家經典之一的《禮記·樂記》,將政治、社會的背景與音樂、文學的表現內容相互聯系,是儒家詩學的一貫堅持。又評蘇軾《卜算子》,引鲖陽居士語:“此與考槃詩相似?!秉S昇用儒家經典的篇章《考槃》(見《詩經·衛(wèi)風》)來比擬、考索和解讀蘇軾詞作的用意。這種解詞的視角、方式都來源于儒家傳統詩學?!霸娧灾尽笔侨寮以妼W的核心觀念,黃昇亦習慣于把握詞作中語言與思想的關系。在他看來,成功的詞作往往能用簡單的語言熨帖地表達出深刻的思想。如其評唐詞:“蓋語簡而意深,所以為奇作也?!痹u顏持約《西江月》:“詞簡意高,佳作也?!痹u朱孰儒《西江月》:“辭淺意深”。評曾覿詞:“詞多感慨,如《金人捧露盤》、《憶秦娥》等曲,凄然有黍離之悲?!币虼?,不論詩學觀念,還是解讀的視角和方式,黃昇所秉持的均是正統的儒學詩學觀念,“守正”是其詞學觀念的基本內容。
詞體初興,地位比較卑下,一直被目為“詩余”、“小詞”。以儒家詩學觀念來解詞評詞,對于提高詞體地位、引導詞體發(fā)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時,黃昇對把握詞體本質、規(guī)范詞體創(chuàng)作也較為重視?!肮ぁ弊质屈S昇評價肯定詞人詞作的常用語。如評王建:“有宮詞百首,甚工?!痹u田不伐:“工于樂府?!痹u阮氏:“工于文詞?!庇械碾m不使用“工”字,但本質上仍是對詞體特征的堅守。如評魏了翁:“有詞,附《鶴山集》,皆壽詞之得體者?!痹u馮艾子:“精于律呂”。只有創(chuàng)作趨于規(guī)范,詞體才得以成立。黃昇深入把握詞體的本質,自然有功于確立詞體地位,引導詞體發(fā)展。
然而,如若矯枉過正、拘泥陳說,則容易使詞的創(chuàng)作困守故轍,滯礙難行。黃昇論詞,對“奇”多所主張。如評唐詞為:“奇作”;評謝絳《夜行船》:“后段語最奇”;評僧仲殊詞:“篇篇奇麗”等?!捌妗保馕吨诎盐赵~體本質基礎上的推陳出新,不泥舊俗。黃昇對蘇軾詞格外推崇。《唐宋諸賢名家詞選》選蘇詞31首,位居第一。而蘇詞的最顯著特征,是“橫放杰出,自是曲子縛不住者?!憋@然,黃昇認為,詞在體制上,要打破故常,在內容上,則要“所作要是不經人道語”(評高觀國語)。
黃昇的詞學觀也是通達的。在推崇以蘇軾、辛棄疾為代表的詞風的同時,《花庵詞選》博采眾長、兼取諸種風格。即使是柳永,雖然其“長于纖艷之詞”,與蘇詞風格截然不同,但因其“多近俚俗,故市井之人悅之?!彼赃x柳詞11首。誠如黃昇《絕妙詞選·序》所言:“佳詞豈能盡錄,亦嘗鼎一臠而已。然其盛麗如游金、張之嘗,妖冶如攬嬙、施之祛,悲壯如三閭,豪俊如五陵,花前月底,舉杯清唱,合以紫簫,節(jié)以紅牙,飄飄然作騎鶴揚州之想,信可樂也。”《花庵詞選》基本涵蓋了唐宋詞壇各種風格的詞作、各種流派的詞人,這和黃昇通達的詞學觀是分不開的。
正因為其守正出新、本色通達的詞學觀,黃昇“以選代史”、即通過編選《花庵詞選》構建唐宋詞史的意圖得以實現。
黃昇《花庵詞選》的“以選代史”淵源于前代的選本。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展現了周初至春秋中期詩歌的基本面貌,頗有文學史的價值。而梁代蕭統所編的《文選》,“以選代史”的特征更加明顯?!段倪x序》[12]P1解釋了編選的動因,一是“文是時代遠矣哉……隨時改變,難可詳悉”,即文學發(fā)展變化的規(guī)律沒有得到詳盡完備的解釋;二是雖然文學上“各體互興”、“眾制鋒起”,但各類文體的起源與發(fā)展沒有得到應有的辨析;三是“自姬漢以來,眇焉悠邈,時更七代,數愈千祀。詞人才子,則名溢于縹囊,飛文染翰,則卷盈乎緗帙。自非略其蕪穢,集其清英,蓋欲兼功太半,難矣?!奔慈绻狈Χ笠慕榻B和指引,普通讀者很難認識和把握文學發(fā)展的繁榮局面。《文選》在厘清文學的定義(以“事出于沉思,義歸于瀚藻”為標準)的基礎上,通過博集一百三十個知名作者和少數佚名作者的七百余首作品,展現了周代至六朝七八百年間文學發(fā)展的進程和狀況,使得“后進英髦,咸資準的”[13]P3,文學史的作用是非常明顯的。
到了唐代,“以選為史”的觀念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據陳尚君《唐人編選詩歌總集敘錄》考述,唐人編選的詩歌總集,現在可知的有一百三十多種,今存者約十余種。這些詩選,往往通過選詩,表現選家的美學觀念,同時也展現詩史發(fā)展的歷程。如《國秀集序》即言“今略編次,見在者凡九十人,詩二百二十首,為之小集,成一家之言。”[14]P217“成一家之言”出自史學家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盵15]P581《國秀集序》借用司馬遷之語,體現了其濃厚的史學意識。
唐人選唐詩的代表性著作——殷璠《河岳英靈集》在“以選為史”上,也頗具代表性。《河岳英靈集敘》[16]P107認為:“編紀者能審鑒諸體,委詳所來,方可定其優(yōu)劣,論其取舍?!币饧催x本的作用在于通過文學作品進行取舍,評定優(yōu)劣;而要做到這些,選家要具備對各類體裁各種風格的作品淵源、歷史發(fā)展和特質有較深入的把握?!逗釉烙㈧`集》還有一個特點,即“品藻各冠篇額”,對每一個入選的詩人加以介紹。如“李白”條下的介紹,雖寥寥數語,卻包含著文學史的各項內容。有詩人簡介:“白性嗜酒,志不拘檢,常林棲十數載”;有作品風格:“其為文章,率皆縱逸”;名篇名作:“《蜀道難》等編,可謂奇之又奇”;文學史的地位:“然自騷人以還,鮮有此體調也?!闭撌鲭m然簡章,但基本架構已與1949年以來影響最大的文學史——游國恩等《中國文學史》中的第四編第四章《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相去不遠。
然而,“以選為史”的傳統,在唐五代北宋的詞選中,并沒有得到賡續(xù)。如《花間集》、《尊前集》、《金奩集》等皆為“應歌而設”,而并非以史的眼光來選詞評詞;《梅苑》所錄皆詠梅之詞,題材單一;《樂府雅詞》力主“雅”風,摒棄“諧謔”、“艷曲”, 缺乏多樣風格;《草堂詩余》以時令、節(jié)序、天文、地理等為類編次,重類別區(qū)分而輕前后承傳,所以這些詞選,都無法反映出唐五代北宋詞壇發(fā)展演進的全貌。從這個意義上說,黃昇《花庵詞選》不僅接續(xù)了前代的“以選代史”的傳統并將之引入詞選,更重要的是,其第一次全面概括并具體展現了唐宋詞的發(fā)展狀況和發(fā)展歷程。唐宋詞之有史,自《花庵詞選》始。而且,就與前代的“以選代史”相比較,無疑更有突破,尤其是在體例上更加完備,許多詞作附有評點,美學觀點的表露更加充分。
《花庵詞選》在詞史構建上成績突出,但也無可諱言,其尚存一些不足之處。
(一)《中興以來絕妙詞選》在權威性上比不上《唐宋諸賢絕妙詞選》
《唐宋諸賢絕妙詞選》中選錄詞作數量的多寡,往往與詞人的藝術成就成正相關。如其錄蘇軾詞作31首,數量居全書之冠,這同蘇詞的成就是相符的。但《中興以來絕妙詞選》中,劉克莊與辛棄疾的詞作數量均為42首,并列全書第一,而姜夔僅入選34首,陸游也僅入選20首。劉克莊詞作的藝術感染力不強、其對詞體的開拓和創(chuàng)新方面較之辛棄疾、姜夔、陸游等人有較大差距、其流傳至今的名篇名作的數量也遠不能他們相埒,選錄42首,顯然偏多。其他一些成就有限的詞人入選數量也偏多。如康與之入選23首、嚴仁入選23首、盧祖皋24首等。因此,在選詞數量上,《中興以來絕妙詞選》顯得比較混亂。這體現了黃昇對南宋詞人藝術成就的判斷不夠客觀,權威性不足。
黃昇的《唐宋諸賢絕妙詞選》評騭精到,為什么《中興以來絕妙詞選》就權衡失準?原因大略有三:首先是選擇的對象不同。相較于唐五代北宋詞,南宋詞的題材更加豐富、形式更加多樣,表現手法日趨精微、風格不斷求新求變。南宋詞的發(fā)展在客觀上對選家(或曰文學史家)分析判定詞人詞作的藝術價值增加了難度。所以不難理解,在揀擇唐五代北宋詞時行之有效的藝術眼光,面對南宋詞時,就顯得不夠寬容、規(guī)范和全面。
其次是選擇的時間點不同?!短扑沃T賢絕妙詞選》選的是前代詞,而《中興以來絕妙詞選》選的是當代詞。經過百年時間的淘洗,那些浮華喧囂于一時的作品逐漸褪色,沉淀下來的往往都是些“真金白銀”,這就降低了選擇的難度;再加上不必考量現實中的人際關系、鄉(xiāng)土情感等因素,黃昇在選唐五代北宋詞時,掣肘更少,自由度更大。而作為南宋人選南宋詞,對于詞史的發(fā)展缺乏足夠超脫的視閾和姿態(tài),不免“當局者迷”。
再次是選擇時的資料限制。黃昇《中興以來絕妙詞選》編后自言其書的資料來源是:“據家藏文集之所有、朋游聞見之所傳”。黃昇是福建建安人,僻處鄉(xiāng)曲,僅根據家藏文集、朋游聞見來選詞,是很然做到全面反映南宋詞全貌的。而《唐宋諸賢絕妙詞選》,則是在《花間集》、《樂府雅詞》、《復雅歌詞》等詞選的基礎上再行開拓,自然易于功成。
(二)《花庵詞選》在詞作的考訂方面,尚有欠缺
正如龍榆生《選詞標準論》一文所指出的,《唐宋諸賢絕妙詞選》選李白詞,有《菩薩蠻》、《憶秦娥》二首,但這兩首詞實際上并非李白之作。又《清平樂令·翰林應制》評語曰:“按唐呂鵬《遏云集》載應制詞四首,以后二首無清逸氣韻,疑非太白所作?!备鶕髌返娘L格特征來判定作品真?zhèn)闻c否,客觀性、說服力都不足。
黃昇《花庵詞選》雖然存有若干遺憾,但一眚不足以掩大德,其全面而又客觀地構建了以作品為中心唐宋詞史,深刻地影響了后人對于唐宋詞的認識。而且,《花庵詞選》“以選代史”的學術模式,對于當代文學史寫作中重理論闡釋輕作品分析、善規(guī)律總結拙藝術品鑒的傾向,無疑有糾偏補弊之用。同時,黃昇編纂《花庵詞選》的經驗,對當代編輯提升編輯藝術、明確學術使命也有啟迪。
(一)當代編輯應增強學術使命感與學術自信心
黃昇的《花庵詞選》雖然只是文學選本,但黃昇通過編選《花庵詞選》,構建了以作品為中心的唐宋詞史,在詞學史上留下濃抹重彩的一筆。當代編輯應以黃昇為榜樣,雖是“為他人作嫁衣裳”,卻也應自出機杼,借助繁針密線般的編輯實踐織出學術的回文之錦。前言、編者按、選目多寡、編排次序、點評等等,是編輯參與學術的具體方式。當然,編輯在參與學術時,應追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境界,而不宜喧賓奪主,其學術觀點和意圖,應當象《花庵詞選》那樣,隱藏在具體的編輯活動之中。
(二)當代編輯應有持平公正,寬厚包容的學術眼光
黃昇《花庵詞選》的編選,盛麗、妖冶、悲壯、豪俊等諸種風格并重,因為其不專崇一格,不偏執(zhí)一類,所以其詞選能基本反映出唐宋詞史發(fā)展的全貌,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當代編輯在編選作品時,也應持平公正,寬厚包容,不自蔽、不蔽于人,不囿于定勢思維,不以私人愛好取代學術公論,只有這樣,其編輯活動才具有學術價值和學術生命力。
(三)當代編輯應增強學術參與能力
黃昇編選《花庵詞選》取得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是他自己也從事創(chuàng)作。《中興以來絕妙詞選》即附錄有黃昇本人詞作三十八首,《四庫全書總目》評價其詞“亦上逼少游,近摹白石”[17]P1822。黃昇精于創(chuàng)作,這得他在選擇評點唐宋詞時,能夠本色當行、不做外行語;能夠理解和感悟那些“看似尋常最崎崛,成似容易卻艱辛”的詞作背后的曲折用心,故而其選目相對妥當,評點也往往熨帖詞作本心,從而使得其詞選氣韻生動、結構飽滿,并最終成功地構建了以作品為中心的唐宋詞史。因此,當代編輯不僅要鉆研編輯藝術,也要努力提升自身的學術參考能力,積極投身創(chuàng)作或參考學術研究活動。只有對所編輯的對象有深刻的理解,才能做好編輯工作。
黃昇《花庵詞選》“以選代史”的編選方式,留下了許多值得當代編輯細加考索的經驗。借鑒其成功的經驗,規(guī)避其存在的缺點,對增強當代編輯的學術使命感,提升編輯藝術,具有重要的意義。
[1]陳維崧.陳嘉陵文集(卷二)詞選序[M].四部叢刊初編本.
[2]龍榆生.選詞標準論[J].詞學季刊,1933,(2).
[3]王兆鵬.詞學史料學[M].北京:中華書局,2004.
[4]蔣哲倫.《花庵詞選》及其在詞史上的價值[J].古典文學知識,2007,(6).
[5]黃昇.絕妙詞選序[A].唐圭璋.唐宋人選唐宋詞[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6]魯迅.選本[A].魯迅全集(第七卷)集外集[C].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
[7]黃昇.唐宋諸賢絕妙詞選(卷三)[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8]黃昇.中興以來絕妙詞選(卷五)[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9]黃昇.唐宋諸賢絕妙詞選(卷一)[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10]黃昇.唐宋諸賢絕妙詞選(卷七)[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11]王水照.序[A].唐圭璋.唐宋人選唐宋詞[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12][梁]蕭統.文選[C].北京:中華書局,1977.
[13][唐]李善.李崇賢上文選注表[A].文選[C].北京:中華書局,1977.
[14]國秀集序[A].傅璇琮.唐人選唐詩新編[C].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15]司馬遷.報任少卿書[A].[梁]蕭統.文選(卷四一)[C].北京:中華書局,1977.
[16]殷璠.河岳英靈集敘[A].傅璇琮.唐人選唐詩新編[C].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17]四庫全書總目(卷一九九)[Z].北京:中華書局,1965.
G213
A
1673-2219(2011)11-0194-04
2011-09-30
福建省教育廳項目“唐宋詞集的編纂與詞的雅化”(項目編號 JA09018S);福州大學引進人才科研啟動基金項目(項目編號826650)。
陳未鵬(1980-),男,福建莆田人,《福州大學學報》(哲社版)編輯部編輯,文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古代文學、編輯學。
(責任編校:王晚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