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斌
(湖南女子學院 思政部,湖南 長沙 410004)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無領導小組討論教學法管窺
羅 斌
(湖南女子學院 思政部,湖南 長沙 410004)
將無領導小組討論方式引入課堂教學,其主體平等性、情景模擬性、問題爭議性、考核特殊性、參與廣泛性和教學互動性等特征,能極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全面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和能力,促進學生的充分就業(yè)和成才。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教學應重視和發(fā)掘無領導小組討論法。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無領導小組討論;教學方法
無領導小組討論教學方法,是將無領導小組討論方式引入課堂教學而形成的一種有別于一般討論教學法的新型教學方法。在教學中,教師給一組學生一個與教學有關的討論問題,不指定學生特別的角色或者只給每個學生指定一個彼此平等的角色,讓學生自行組織并進行一定時間的討論,以檢測和培訓學生的組織協(xié)調(diào)能力、口頭表達能力、辯論能力和說服能力、處理人際關系的技巧、非言語溝通能力等。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應重視和發(fā)掘無領導小組討論法,積極推進無領導小組討論教學,并以此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和能力,促進學生的充分就業(yè)和成才。
無領導小組討論教學的實施程序,一般由三個步驟組成。一是工作準備。準備工作包括編制試題、設計測評表、小組劃分、選擇適當?shù)膶嵤┉h(huán)境、主持人和評委的確定等幾個方面,其中重點是試題的編制和測評表的設計。二是討論實施。無領導小組討論教學一般以40~50分鐘為宜,討論過程一般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討論準備,學生熟悉材料,了解討論內(nèi)容,明確所扮演的角色和小組討論的任務,獨立思考,列出發(fā)言提綱,一般為8分鐘左右;第二階段逐個發(fā)言,學生針對材料中的問題,輪流發(fā)言闡述自己的觀點,一般為每人2分鐘左右;第三階段自由發(fā)言,學生交叉辯論,繼續(xù)闡明自己的觀點,或?qū)e人的觀點提出不同的意見,并盡可能得出小組的一致意見,一般為25分鐘左右。三是評估反饋。評委通過觀察學生在討論中的表現(xiàn)加以比較,按照測評表上的評價要素并依據(jù)評分標準為每位學生打分,由指導教師作出總結和點評。
無領導小組討論教學法不僅具有一般討論教學法的共性,如參與的廣泛性、教學的互動性、學生的主體性、過程的開放性等,還具有自己的特征。
無領導小組討論教學:要求主持人地位中立,其主要職能是嚴肅紀律,掌控討論流程,收集各評委評分。要求評委地位中立,其主要職能是觀察并依據(jù)評分標準為每位討論者打分,不準參與討論或給予任何形式的誘導。要求學生地位平等,討論不指定負責人,大家地位平等;學生依順序依次發(fā)言,不得向老師和評委提出任何問題;學生盡量兼顧“表達自己所持意見和達成小組一致意見”兩個目標,通過充分的溝通協(xié)調(diào)達成共識。
無領導小組討論教學,不僅要求處理的問題、完成的任務要逼真,使學生在逼真的情景下按一定要求扮演一定角色進行實際活動或?qū)嶋H操作,而且要求所模擬的環(huán)境盡可能逼真,討論場境要特別注意“現(xiàn)場感”。
無領導小組討論教學所采用的試題,可分為客觀性試題和主觀性試題兩大類,具有較大的爭議性??陀^性試題,大多是“供給式”,學生的解答就是對已給出的答案作出正確性的判斷或選擇并簡要說明;主觀性試題,這是一種“自由應答式”的試題,學生自己編織答案,充分表達自己見解。
無領導小組討論教學,以學生發(fā)言次數(shù)和發(fā)言態(tài)度、討論是否善于提出新的見解、是否善于消除緊張氣氛、能否說服別人并把眾人的意見引向一致、是否尊重他人等外在行為,以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問題分析能力、概括和歸納能力、反應的靈敏性等內(nèi)在素質(zhì)為依據(jù),重點檢測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語言說服能力、應變能力、組織協(xié)調(diào)能力等,并在一定程度上區(qū)分出學生個體能力、素質(zhì)上的相對差異。
第一,以新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無領導小組討論教學法的實施:其平等角色的定位、廣泛參與的要求、突出個體的內(nèi)涵、注重能力的培訓等,使學生真正的成為參與者和當事人,尊重學生的主體性,突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自主性、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教學要求,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主體意識。其情景模擬的形式要求,豐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教學的內(nèi)容,遵循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教學必須堅持“以生為本”和“三貼近”的教育原則,盡可能實現(xiàn)社會發(fā)展需要與學生個人需求的有機統(tǒng)一。其問題的爭議性,可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第二,以較完備的程序設計修正討論式教學的缺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一般討論式教學存在:一是跑題,學生討論中常常言不及義;二是“一言堂”,話語權被少數(shù)學生壟斷;三是野蠻爭論,情緒化爭論等問題[1]。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無領導小組討論教學,其平等的角色定位和平等的發(fā)言權利設計可避免“一言堂”和野蠻爭論;其“表達自己所持意見和達成小組一致意見”的目標要求可避免跑題和野蠻討論等,從而修正一般討論式教學中存在的缺陷。
第三,以情景的模擬破解實踐性教學基地不足的難題。實踐教學是促進大學生不斷提高綜合素質(zhì)的有效途徑,然而,實踐教學基地數(shù)量不多、基礎不牢等現(xiàn)實問題,直接導致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踐性教學的實效性大打折扣[2]。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無領導小組討論教學,其情景模擬將社會實際融入課堂教學,使學生在無領導小組討論參加過程中獲得直接的社會經(jīng)驗,這在某種程度上可破解實踐性教學基地不足的難題。
第四,以測評技術的創(chuàng)新提高課堂教學的質(zhì)量。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無領導小組討論測評技術比較深入地測試了學生的知識掌握與運用、行為能力與水平,有利于提高測評的準確性、有效性;可克服重考試結果、輕學習過程,重考試分數(shù)、輕實踐能力,重客觀、輕主觀等教學效果評估體系的垢病。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無領導小組討論教學:通過檢測功能,測評學生的思想政治理論與知識理解和運用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語言說服能力、應變能力、組織協(xié)調(diào)能力等;通過區(qū)分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區(qū)分出學生能力、素質(zhì)上的相對差異,使學生及時發(fā)現(xiàn)自身理論知識、實踐能力的相對差異和不足,并在學習和實踐中加以改進;通過培訓功能,不斷提高學生的政治素養(yǎng)、邏輯思維能力、人際交往和溝通協(xié)調(diào)能力、情緒控制和承受壓力能力、應變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以縮小個體之間能力上的相對差異,從而全面提高學生個體的綜合素質(zhì)。
同時,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無領導小組討論內(nèi)容的政治性,學生在激辯后的反思和科學分析后的理性回歸,可催生學生對思想政治意識深層次的思考[3],從而提高自身的政治素養(yǎng)。
目前,無領導小組討論在實踐中得到了用人單位廣泛的應用,但據(jù)高校學生反饋,在校學生對于無領導小組討論測評的了解相對較少[4]。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無領導小組討論教學法的運用,學生通過培訓與實踐,可熟悉無領導小組討論的實施過程、把握無領導小組討論的要求、增強對就業(yè)過程中的各類求職技巧的了解、提高就業(yè)能力和素質(zhì)等,為就業(yè)作好思想上、認識上、心理上、觀念上的有效準備并奠定充分就業(yè)的基礎。
由于對無領導小組討論教學的實證研究深入不夠,以及有關無領導小組討論知識的普及缺失等原因,實踐者和研究者更多地關注其測評功能而忽視了他的培訓作用,實施不力;更多地考慮其實施難度而忽視了他的價值取向,遇難而退;更多地借鑒用人單位的經(jīng)驗而忽視了課堂教學的特殊性,教學針對性不強。另外,實踐者和研究者存在的討論過程越激烈越好、話越多得分越高等認識誤區(qū),教學中出現(xiàn)的誤用、偏用現(xiàn)象,導致該方法的真正效用沒有充分地發(fā)揮。
無領導小組討論教學,在我國還是一種比較新穎的方法,尚處于補充、完善、改進和探索中[5];將無領導小組討論引入高等教育,國內(nèi)尚處于應用的初級階段,理論研究落后于實際應用的需要。理論研究的滯后,使思想政治理論課無領導小組討論教學難以得到強力支撐和有效指導。
一般來說,高校一次思想政治理論課無領導小組討論教學,事前教師要積極準備,精心設計,認真組織;事中教師要按照討論程序的設計和要求,指揮、引導、監(jiān)控、組織好討論的實施;事后教師要做好點評和總結工作,鞏固討論的教學效果;這些都需要花費很大的時間成本和人力物力成本,影響了無領導小組討論教學的廣泛實施。
在教學實踐中,討論程序的設計要求較嚴,參與無領導小組討論的人數(shù)一般嚴格控制在10人左右,這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際情況嚴重沖突。在高校,十幾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承擔幾千甚至上萬學生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是普遍現(xiàn)象,合班教學是常有之事。教師數(shù)量嚴重不足,需要多人協(xié)同作戰(zhàn)的無領導小組討論教學課難以開展。另外,教師隊伍中有無領導小組討論教學經(jīng)驗的教師不多,組織實施無領導小組討論教學的難度較大。
討論題目的質(zhì)量,直接影響無領導小組討論的教學效果。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無領導小組討論教學題目的設計,應符合政治性、逼真性、針對性、熟悉性、適宜性、辯論性等要求;其設計步驟包括社會調(diào)查、案例收集、案例篩選、設計討論題目、討論題的檢驗、討論題的修正等過程,所以討論題目難以確定。
無領導小組討論測評,受制于評分依據(jù)和標準設計的科學與準確、受困于評分難度的撐控、受損于評委的主觀性、偏見和誤解等[6],這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無領導小組討論教學評分技術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盡管教學是出于實戰(zhàn)的模擬與培訓,測評要求可低于用人單位招聘錄用,但決不能因此而降低要求。
為推進無領導小組討論教學法的實施:要進一步明確無領導小組討論教學法的重要作用,無領導小組討論教學法作為一種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有效教學方法,不能受制于各種制約因素。要進一步認清無領導小組討論教學法的實施難度,知難而上、有的放矢,迎難而上、趨勢而行。要進一步清除無領導小組討論教學法運用中的認識誤區(qū),切實消除實施過程中的誤用、偏用現(xiàn)象。
第一,考慮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規(guī)模、師資實況與無小組討論參與人數(shù)嚴格控制的矛盾,以及各專業(yè)的教學要求等,結合無領導小組討論的特點,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重點普及并抓好人力資源、營銷、法學、工商管理等專業(yè)的無領導小組討論教學以促進學生的專業(yè)技能;要合理組織學生扮演好討論者、觀摩者、評價者、主持人等教學活動的角色并明確相關的教學要求,盡可能的擴大教學活動的人數(shù)以保證學生的廣泛參與。
第二,考慮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各課程特色和教學目的,結合無領導小組討論的特點,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重點普及并抓好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形勢與政策等課程的無領導小組討論教學以求最佳教學效果,同時強調(diào)討論的政治性以突出教學目的并區(qū)別于其他專業(yè)課程的無領導小組討論教學。
第三,考慮單次討論耗時太長、經(jīng)常性討論可能引起學生反感的情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無領導小組討論教學不宜頻繁使用,采用輪訓方式、角色互換,直接參加、間接參與等實現(xiàn)共同提高的目的。
第一,精心準備。要科學命題,針對學生的知識程度和需求,遵循政治性、逼真性、針對性、熟悉性、適宜性、辯論性等原則,編制好難易適中的試題,使試題為學生所熟悉并感興趣、內(nèi)容深刻并能引起爭論、有明確的思想政治目標而又不能誘發(fā)學生的防御心理等。要重視討論小組劃分,嚴格控制討論人數(shù),注意男、女同學搭配、寢室同學分散搭配、活躍分子和性格內(nèi)向同學搭配,盡量減少組間差異。要設計測評表,明確評定的要素和評定依據(jù)并科學制定評分標準。要確定評委,重點做好評委尤其是學生評委的培訓工作,確保測評的準確性、公平公正性。
第二,規(guī)范程序。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無領導小組討論教學的三個階段各有明確的任務與要求,運用中必須保持與用人單位選拔人才慣用的模式相一致;教學活動的參加者和參與人各有明確的任務與要求,要嚴格遵守無領導小組討論的程序、紀律和要求。
第三,及時總結。討論結束后,指導教師應就本次討論作出總結和點評,對學生現(xiàn)場參與的態(tài)度乃至思維的廣闊性、深刻性給予恰如其分的評價,就存在的問題提出自己的想法并提供建設性的建議和要求。
悉心研究教學方法和手段是教師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的重要問題,也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使命和責任。只有強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無領導小組討論教學法的研究,通過理論的強力支撐,無領導小組討論教學法才能得以完善,無領導小組討論的教學實踐才能有效推進。
[1]張穎.淺議討論式教學方式在思想政治課程中的實踐意義[J].綏化學院學報,2008,(8).
[2]袁飛.制約“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開展的因素及對策學報[J].大連民族學院,2006,(2).
[3]王朝彬.基于無領導小組討論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9,(5).
[4]郁芬.“無領導小組討論”讓考生有點懵[N].新華日報,2009-05-25.
[5]崔雙平,王琦.無領導小組討論法在法學課堂教學中的探究[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3).
[6]王小華,車宏生.無領導小組討論——種有效的人事測評方法[J].中國人力資源開發(fā),2003,(10).
(責任編校:周 欣)
book=85,ebook=68
G41
A
1673-2219(2010)03-0085-03
2009-11-31
湖南省教育廳高校教學改革研究項目(2009321-474)。
羅斌(1965-),女,湖南澧縣人,湖南女子學院思政部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理論與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