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靜
(華中科技大學 中文系,湖北 武漢 430074)
東漢核心詞“黑”的語義研究
劉曉靜
(華中科技大學 中文系,湖北 武漢 430074)
“黑”在M·Swadesh《一百詞的修訂表》中居91位,是語言中較為核心的詞。考察東漢文獻,“黑”語義場有10個成員:黑、墨、玄、弋、緇、淄、黔、黝、盧、皁。上古漢語里,先秦時期表“黑”義的有“黑、墨、玄、緇、盧”,但“黑”占主要地位,這種優(yōu)勢一直持續(xù)到現(xiàn)代漢語。秦至魏晉南北朝時期,“淄、黔、黝、皁”也加入了表“黑”義的行列,但使用頻率極低。
核心詞;語義場;東漢;黑
本文以東漢文獻《漢書》、《論衡》、《潛夫論》、《東觀漢記》和《風俗通義》等為主要資料,旨在研究核心詞“黑”的語義場在東漢的具體情況以及探討語義場各成員在上古漢語里的歷時演變等問題。通過考察,我們發(fā)現(xiàn),東漢與“黑”相關(guān)的詞共有10個:“黑、墨、玄、弋、緇、淄、黔、黝、盧、皁?!?/p>
黑:《說文》:“黑,火所熏之色也。”與“白”相對,又能與“白”相組合?!昂凇痹跂|漢時大量出現(xiàn),在同表“黑”義的諸多詞語中使用頻率最高。其修飾對象多種多樣,范圍極為廣泛,如:衣、履、斑、發(fā)、膚、頭、身、牛、墳、日、氣、水、云、果、雉、龍、烏、雕、馬等?!昂凇睒O為活躍,這不僅表現(xiàn)為“黑”可單用,亦可與其他詞語相組合一起出現(xiàn),還表現(xiàn)在“黑”的語法功能上:
(1)行夏之時,時以平旦,服色、犧牲尚黑。(《東觀漢記·記一》)
(2)賊問所以,君仲云:“黑與母,赤自食。”(《東觀漢記·卷十五·傳十》)
(3)白紗入緇,不練自黑。(《論衡·率性篇》)
(4)宋人有好善行者,三世不改,家無故黑牛生白犢。(《福虛篇》)
由此可見,“黑”不僅可作賓語(例1)、主語(例2)
黃樹先師將“黑”與緬語里的“黑暗”和“燒烤、燒焦”作對比,得出漢語的“黑”字可能與“炱煤”有同一來源的結(jié)論。[1]P171
墨:《廣雅·釋器》:“墨,黑也?!薄睹献印る墓稀罚骸懊嫔钅?。”注:“墨,黑也?!薄秶Z·吳語》:“臣觀吳王之色類有大憂?!弊ⅲ骸皞髟唬骸馐痴邿o墨?!駞峭跤心?。墨,黑氣也。”《釋名·釋書契》:“墨,晦也,言似物晦黑也?!薄澳北怼昂凇绷x時,在東漢極少使用,以《漢書》、《論衡》為證:“墨”在《漢書》中出現(xiàn)73次,僅3次表“黑”;《論衡》中78次,僅5次表此義:
(5)圣賢不治名,害至不免辟,形章墨短,掩匿白長。(《論衡·累害篇》)
“墨”除單純表顏色名詞外,還表刑罰,即刺刻面額,染以黑色。此刑商周時叫“墨刑”,秦漢時則改叫“黥刑”?!栋谆⑼āの逍獭罚骸澳?,墨其額也。”如
(6)凡殺人者踣諸市,墨者使守門,劓者使守關(guān),宮者使守內(nèi),刖者使守囿,完者使守積。(《漢書·刑法志》)
此外,“墨”還有一用法與“黔”相似,即以“黑”義出現(xiàn)在固定詞語中,表人。如:麋墨。
(7)晉文反國,命徹麋墨,舅犯心感,辭位歸家。(《論衡·感類篇》)
《論衡校釋》中劉盼遂集解引吳承仕曰:“《韓非子·外儲說左上》云:‘文公反國至河,令手足胼胝,面目黧黑者后之……此云麋墨者,麋假為霉,麋霉同部聲近。’《淮南子·說山訓》:“云:‘文公棄荏席,后霉黑,舅犯辭歸?!缒疵购谝??!奔础镑缒北砻嫔诘娜?。但與“黔首”不同的是,“黔”的“黑”義呈淡化趨勢,而“墨”的“黑”義則不變。
與“黑”使用的高頻率、廣對象相比,“墨”則要遜色得多?!澳辈粏为毷褂?,除“麋墨”、“墨罪”等與人有關(guān)的少量固定詞語外,“墨”與其他語素之間的組合多為臨時搭配,語法功能上,除可作謂語外,還作定語,但此例極少,目前僅發(fā)現(xiàn)1例:
(8)凡可憎惡者,若濺墨漆,附著人身。(《論衡·四諱篇》)
關(guān)于“黑”、“墨”的關(guān)系,王力先生認為:“‘黑’的古音可能是mx?k,故與‘墨’m?k同源?!盵2]P253黃英在此基礎(chǔ)上提出“墨”、“黑”乃同源相諧。二者實為一語,“墨”是由“黑”的喉音轉(zhuǎn)為唇音所形成,造成此現(xiàn)象的原因則是上古漢語有送氣流音聲母,“黑”、“墨”古音同部位同鼻音又同為入聲收-k尾,由此,“墨”源于“黑”。[3]
玄:《說文》:“黑而有亦色者為玄黑而有亦色者為玄。”《考工記·鐘氏》:“五入為緅,七入為緇?!编嵭ⅲ骸胺残?,在緅緇之間,其六入者與?!庇址褐负谏??!稄V雅·釋器》:旐“玄,黑也。”《小爾雅》:“玄,黑也?!薄稌び碡暋罚骸埃ㄐ熘荩┴鼠跣w縞?!笨讉鳎骸靶诳??!薄靶痹跂|漢多作人名出現(xiàn),或表幽怨深暗等非顏色義,表“黑”義者較少,仍以《漢書》和《東觀漢記》為例:“玄”在《漢書》中出現(xiàn)229次,表“黑”義者21;《東觀漢記》中出現(xiàn)20次,表此義者僅1,如:
(9)新野君薨,贈以玄玉赤紱,賻錢三千萬,布三萬匹。(《東觀漢記·記三》)
在修飾對象上,“玄”多與“圭、服、甲、豹、鶴、旌、鸞、龜、云、石、冬”等相配,其中對于“玄冬”的詞源分析,師古曰:“北方色黑,故曰玄冬。隆烈者,陰氣盛?!薄靶钡氖褂脤ο箅m多,但語用上的靈活性卻極低,絕大多數(shù)時候都在句中作定語,目前,尚為發(fā)現(xiàn)“玄”單獨使用的例子。
弋:“弋”表黑色目前僅在《漢書》中發(fā)現(xiàn)3例,且搭配對象只為“綈”,如《文帝紀》:身衣弋綈,所幸慎夫人衣不曳地,帷帳無文繡,以示敦樸,為天下先。注:弋,黑色也。
緇、淄:“淄”,黑色,古通“緇”?!白汀北怼昂凇绷x在戰(zhàn)國后才出現(xiàn),且僅處于引用前人話語之中?!墩f文》:“緇,帛黑色也?!薄稄V雅·釋器》:“緇,黑也?!薄熬l”和“淄”表“黑”義時在東漢的使用頻率極低,“緇”只出現(xiàn)1次,“淄”也只出現(xiàn)3次,皆為引用前人語句:
(10)吉因于賀,涅而不緇。(《漢書·敘傳》)
(11)而曰“堅磨而不磷,白涅而不淄”(《論衡·問孔篇》)
黔:《說文》:“黔,黎也。秦謂民為黔首,謂黑發(fā)也,同謂之黎民?!薄缎栄拧V詁》:“黔,黑也。”《集韻·嚴韻》:“黔,黃黑色?!薄扒住边@一固定用語沿用至東漢并頻繁被使用,但“黔”的“黑”義在這一詞語中不斷淡化。與其有相同用法的詞還有“黔黎”,但此詞并不多見,目前僅在《風俗通義·怪神》中發(fā)現(xiàn)一例:
(12)死生有命,善兇由人,哀哉黔黎,漸染迷謬,豈樂也哉,莫之徵耳。
“黔”多于“黔首”這種復音詞形式中出現(xiàn),單用的情況極少,至今只在《漢書·敘傳第》中發(fā)現(xiàn)1例,于句中作謂語:
(13)夫德不得后身而特盛,功不得背時而獨章,是以圣哲之治,棲棲皇皇,孔席不曖,墨突不黔。
黝:《說文》:“黝,微青黑色?!薄稜栄拧め屍鳌罚骸昂谥^之黝。”注:“黝,黑貌。”目前,僅在《論衡》中發(fā)現(xiàn)1例表黑色的“黝”:
(14)使面黝而黑丑,垢重襲而覆部,占射之者,十而失九。(《自紀篇》)
“黝”、“幽”相通。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幽,假借為黝?!薄抖Y記·玉藻》:“一命赤袚幽衡,再命赤韨幽衡?!编嵭ⅲ骸坝淖x為黝,黑謂之黝。”唐代孔穎達疏引孫炎注《爾雅》云:“黝,青黑?!?/p>
盧(盧):清·徐灝《說文解字注箋·皿部》:“盧為火所熏,色黑,因謂黑為盧?!薄稌の暮钪罚骸氨R弓一,漢·揚雄《太玄經(jīng)》盧矢百。”孔傳:“盧,黑也。”《荀子·性惡》注:“盧,黑色也?!蔽鳚h揚雄《太玄經(jīng)》:“上九。與荼有守,辭于盧首不殆?!狈锻ⅲ骸拜?,白也;盧,黑也。”“盧”在東漢多作為姓氏,用于表黑色例極少,僅于《漢書》中發(fā)現(xiàn)1例:
(15)《漢書·王莽傳下》:“是猶紲韓盧而責之獲也。”師古曰:“韓盧,古韓國之名犬也。黑色曰盧?!?/p>
考上古諸多文獻,“盧”僅指韓犬時才表“黑”義,極為特殊。
皁:《集韻·晧韻》:“皁,黑色?!薄夺屆め尣刹罚骸鞍o,早也,日未出時,早起視物皆黑,此色如之也?!薄鞍o”表“黑”義時在東漢文獻中的使用頻率不高,當前僅在《漢書》里出現(xiàn)3次,《東觀漢記》里出現(xiàn)1次,無單用現(xiàn)象,其修飾對象常為衣物,如:皁綈、皁衣、皁襜褕等。
這些詞都表顏色,且多數(shù)互為同義詞,為了更好地對“黑、墨、玄、黔、黝、皁、緇”進行區(qū)分②,我們不妨將其進行比較:
首先,在色彩上,“墨”與“皁”都表純黑,“玄”是黑中帶赤,“黔”是黃黑色,“黝”是微青黑色,“緇”的“黑”色則是以紅為底,經(jīng)多次染色才得到的深黑,它比“玄”更深[4],而“黑”一方面可指純黑,另一方面又泛指一切黑色。
其次,在使用對象上,“黑”的范圍最全面最廣泛,“玄”次之,“黔”、“墨”、“黝”多用于面部,而“緇”、“皁”則多用于衣物。
最后,在語法功能上,“黑”的功能最全,主語、謂語和賓語都已見,也最為活躍,既能單用,也可與其他語素組合出現(xiàn);“緇”、“墨”、“黔”多作定語,也有極少數(shù)作謂語,能單用,但此種情況極為少見;而“黝”、“皁”、“玄”則尚未發(fā)現(xiàn)作謂語的情況,且不單用。
為更好地觀察“黑、墨、玄、緇、黔、黝、皁”②這幾個詞在上古漢語里的演變情況,我們選取一些代表性的文獻進行粗略考察:
縱覽全圖,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在諸多表“黑”義的詞語中,唯有“黑”這一詞從始至終都牢牢占據(jù)著主要地位,并將其特有優(yōu)勢保持到現(xiàn)代社會,獨領(lǐng)風騷數(shù)千年,并仍在穩(wěn)健發(fā)展;“玄”在先秦的發(fā)展僅次于“黑”,在使用頻率和修飾范圍上都有著不俗的表現(xiàn)。但秦以后,其發(fā)展裹足不前,尤其是進入中古漢語時期,更是呈緩慢下降趨勢;“墨”從先秦時多數(shù)用于“墨刑”外,只有少量用于搭配服飾,至秦漢后,“墨刑”被“黥刑”所取代,其修飾范圍進一步縮小,至中古漢語后,此義呈式微之態(tài);“緇”在先秦的發(fā)展比不得“黑”、“玄”,但也一直保持穩(wěn)定,所修飾對象絕大多數(shù)都與衣物有關(guān),如:緇衣、緇帶、緇布等,但從另一方面也顯示出其對象范圍的狹窄,使用范圍難以得到擴展,這種現(xiàn)象一直持續(xù)到秦漢,但漢以后,隨著“黑”更進一步的強勁發(fā)展,這種局勢被打破,“緇”的使用對象開始大量流失,發(fā)展趨勢極不樂觀。而其他詞語諸如“黔”、“黝”、“皁”的發(fā)展則從一開始就處于不利地位:“黔”直到秦以后才出現(xiàn)“黑”義,且絕大多數(shù)時用于“黔首”這一固定詞語中,但“黔首”中的“黔”已在不斷淡化“黑”義,發(fā)展呈式微態(tài);而“黝”、“皁”則恰好相反,此二者在漢時才出現(xiàn),雖然使用次數(shù)不多,但在進入中古漢語以后,就開始逐步穩(wěn)定發(fā)展,至今在現(xiàn)代漢語中仍能發(fā)現(xiàn)“黝”的身影。
注 釋:
①原文為:“君仲取桑椹,赤黑異器。賊問所以,君仲云:‘黑與母,赤自食?!闭Z義上,“黑”為修飾語,但句形中,“黑”仍作主語,此乃真實主語的省略所造成。
②因為“弋”、“盧”、“淄”出現(xiàn)次數(shù)過少,且修飾對象固定,詞中“黑”義在上古時就已呈消亡之勢,屬特殊情況,因此本文沒有將其納入一般顏色詞的比較范圍,也不作圖列說明。
[1]黃樹先.漢緬語比較研究[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3.
[2]王力.同源字典[Z].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82.
[3]黃英.試論古漢語中“黑”與“黴”“墨”“煤”之關(guān)系[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3).
[4]李英.古代顏色觀的發(fā)展——《說文》糸部顏色字考[J].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3).
[5]唐麗珍.《說文解字》“黑”義類詞淺論[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5,(6).
[6]王力.古代漢語[M].北京:中華書局,1996.
[7]黃金貴.古漢語同義詞辨釋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8]施真珍.后漢書核心詞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
[9]曾昭聰.顏師古《漢書注》中的詞源探討述評[J].古漢語研究,2007,(2).
(責任編校:周 欣)
book=202,ebook=366
H131
A
1673-2219(2010)03-0202-03
2009-12-11
劉曉靜(1983-),女,湖北黃岡人,華中科技大學中文系2007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