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國海
(湖南師范大學 公共管理學院,湖南 長沙 410081)
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大眾化
蔣國海
(湖南師范大學 公共管理學院,湖南 長沙 410081)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具有大眾化的基本內涵和要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大眾化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與實踐發(fā)展的客觀需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大眾化的途徑與方法還需要進一步探索。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大眾化
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了“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宣傳普及活動,推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1](P34)的戰(zhàn)略任務。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也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大眾化。深入研究和探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大眾化的內涵、必要性和方法,對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宣傳普及和大眾化活動,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鄧小平指出:“我們講了一輩子馬克思主義,其實馬克思主義并不玄奧。馬克思主義是很樸實的東西,很樸實的道理?!保?](P382)這就要求我們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大眾化的工作中,重在正確認識和把握大眾化的基本內涵和要求。
所謂理論的大眾化,就是理論為廣大人民群眾所理解、所認同、所掌握,并被人民群眾自覺地用來指導自己的實踐的過程。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大眾化,是從理論的主體和功能的角度,對其總體價值取向作出的基本定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大眾化,就是使這個理論體系由抽象理性轉變?yōu)樯鷦泳唧w,由深奧思辨轉變?yōu)橥ㄋ滓锥?,由被少?shù)人所理解和掌握轉變?yōu)楸粡V大人民群眾所理解和掌握,并使它轉化為人民大眾的思想觀念和價值觀念,內化為人民大眾自覺的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
大眾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特定理論功能決定的。從理論方面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來源于社會主義的改革開放和現(xiàn)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是這一實踐經驗的總結和概括。人民群眾的實踐是其理論生命力的唯一源泉,是其與時俱進、持續(xù)發(fā)展的唯一動力。如果人民群眾對這一理論體系不認同、不掌握、不用于指導實踐,那么其理論生命力將日漸衰微而最終喪失其功能。從實踐方面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是廣大人民群眾的事業(yè),不依靠廣大人民群眾同心同德共同奮斗就不能成功。為此就必須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作為共同的思想基礎,來引領方向,來凝聚力量。要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大眾化,為大眾所認同、掌握并指導大眾的實踐,無論在理論研究方面還是在宣傳普及方面,都必須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大眾化的基本要求:
一是理論的科學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之所以能夠引領當代中國發(fā)展進步、凝聚全國各族人民力量,最根本的原因是它科學地揭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fā)展規(guī)律。同樣,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大眾化,最根本的也是要清楚地闡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fā)展規(guī)律。對于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fā)展觀,必須從規(guī)律的意義上加深理解,也必須在規(guī)律的意義上進行宣傳。同時,對一些重要問題,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得出科學的結論,才能有效地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大眾化。
二是理論的實踐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實踐經驗的總結,具有很強的現(xiàn)實針對性,實踐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本質特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大眾化,其目的是讓人民群眾掌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在生產、生活實踐中運用它,成為實踐的指南。人民群眾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運用于生產生活,運用得越廣、越深,大眾化的程度越高。理論工作者只有深入群眾、深入實踐,向群眾學習、向實踐學習,才能找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與群眾生產、生活的結合點,找到大眾化的最佳表現(xiàn)形式、傳播方式,才能分出重點難點熱點,分出輕重緩急,增強大眾化的現(xiàn)實針對性。大眾化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存在著如何在實踐中進行總結提高的問題。這樣的大眾化,本質上屬于實踐范疇。
三是理論的民族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是具有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它深深植根于中國人民實踐和中國的優(yōu)秀文化之中,其本身是一個民族的東西。這種民族性是就中華民族大家庭而言的。但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各民族在語言、心理、行為習慣等方面有差異,同一民族人民因所處的地域不同,在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發(fā)展等方面也呈現(xiàn)出差異。因而,當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在大眾化過程中,必須反映這種差異,體現(xiàn)出民族特色或地方特色,展現(xiàn)出濃郁的民族風情或地方色彩,使之符合不同民族、不同地方群眾的情感、心理需求、認知方式、價值認同,為不同民族、不同地方的普通群眾所理解、所掌握,轉化為他們的信仰、價值準則、行為方式,把馬克思主義真理的力量深深熔鑄在各民族的生命力、創(chuàng)造力、凝聚力之中,促進各民族的共同繁榮與發(fā)展。
四是理論的時代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與時俱進的產物,抓住了時代主題,反映了時代要求,體現(xiàn)了時代特征,是時代精神的再現(xiàn),具有鮮活的時代氣息。因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大眾化也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大眾化過程中,要始終堅持用發(fā)展著的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武裝全黨、教育人民,努力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最新成果的時代內涵和要求貫注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實踐之中,引導人民群眾不斷提高運用最新成果認識新情況、分析新矛盾、揭示新規(guī)律、解決新問題、總結新經驗的能力,使之成為推動時代前進的動力。同時,還要采取富有時代氣息的鮮活的傳播手段和表現(xiàn)形式,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大眾化從內容到形式都具有鮮明的時代感。離開時代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大眾化便無法滿足時代發(fā)展的需要,就會失去生命力。
五是理論的人民性。從理論的價值取向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以人為前提、以人為核心、以人為歸宿的理論體系。人的主體地位貫穿于所有理論內容之中,人的全面發(fā)展是這一理論體系的最根本訴求。尤其是在科學發(fā)展觀中,更是把以人為本作為其理論的核心。胡錦濤同志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不僅重申黨要始終把實現(xiàn)好、維護好、發(fā)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這一基本原則,而且把這一原則具體化到“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yī)、老有所養(yǎng)、住有所居”以及各項保障和發(fā)展人民群眾的政治權益、文化權益和社會權益的具體安排上,從而使以人為本不僅是一種理論原則,而且具有了現(xiàn)實可操作性。在理論研究和宣傳中對此予以足夠的關注和強調,必能大大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大眾化。
六是理論的普及性。普及化是大眾化的基本要求。大眾化首先表現(xiàn)為面上的普及,沒有普及就缺少堅實的民眾基礎和主體力量,理論作用對象范圍就會受到限制和影響。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大眾化,就是要廣泛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宣傳普及活動,堅持不懈地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全黨、教育人民,使它為更多的普通大眾所了解和熟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要想在實踐中真正發(fā)揮指導作用,就需要宣傳普及,就需要掌握實踐主體,就需要掌握人民大眾。
七是理論的通俗性。大眾化離不開通俗化,只有通俗的才是大眾的。當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通俗化,就是賦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內容以大眾文化的表現(xiàn)形式,生動活潑的大眾語言,使之適合人民大眾的口味。理論晦澀難懂不是優(yōu)點而是缺點。通俗化是馬克思主義的優(yōu)點,鄧小平曾經說過,馬克思主義并不玄奧,馬克思主義是很樸實的道理。列寧非常重視馬克思主義的通俗化,他認為:“最高限度的馬克思主義=最高限度的通俗化”[3](P467)。通俗化要求表述理論內容的語言不但要準確,而且要明白;不但要易懂,而且要生動。通俗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說服群眾、掌握群眾、在實踐中發(fā)揮作用的重要特征。
堅持不懈地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全黨、教育人民,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真正成為人民大眾普遍認同、接受和自覺實踐的價值理念,不斷提高全體人民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的自覺性,為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奠定堅實的思想理論基礎,是大力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大眾化的歷史使命。大力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大眾化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與實踐發(fā)展的客觀需要。
大眾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本質要求。馬克思主義理論是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改造世界的銳利思想武器。馬克思主義不是為理論而理論,不是理論教條,而是為廣大人民群眾的實踐服務。馬克思主義需要自己的物質力量即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同樣,工人階級和人民群眾也需要馬克思主義。馬克思說過:“理論一經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力量?!保?](P9)“哲學把無產階級當做自己的物質武器,同樣地,無產階級也把哲學當做自己的精神武器。”[4](P15)列寧也指出:“沒有革命的理論,就不會有革命的運動?!保?](P23)這說明馬克思主義理論離不開無產階級和人民群眾的實踐,人民群眾的實踐只有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下才能有正確的發(fā)展方向。人民群眾對馬克思主義的掌握,離不開馬克思主義的大眾化和通俗化普及。馬克思曾經說過:“理論只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保?](P9)恩格斯指出:“如果工人沒有理論感,那么這個科學社會主義就決不可能像現(xiàn)在這樣深入他們的血肉?!保?](P635)列寧指出:“最高限度的馬克思主義 = 最高限度的通俗化?!保?](P467)可見,馬克思主義的經典作家都十分重視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宣傳普及和大眾化工作。
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馬克思主義的宣傳普及和大眾化工作。毛澤東說過:“任何思想……如果不為人民群眾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東西,即使馬克思列寧主義,也是不起作用的?!保?](P1515)艾思奇、李達等黨的理論工作者,在推動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過程中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艾思奇的《大眾哲學》把哲學真正從哲學家的書本和課堂里解放出來,普及到廣大人民群眾之中,特別是在廣大青年人中起到了宣傳普及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明顯效果,對于把廣大青年人引向革命之路,引向信仰馬克思主義有著很大的影響。歷史表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大地上,從理論思潮到成為革命運動,再到建設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能夠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一貫地把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把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大眾化,使黨的理論和路線被廣大人民群眾所認知、認同和踐行。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是億萬人民群眾追求自身全面自由發(fā)展的事業(yè)。馬克思主義的歷史使命,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大眾化的宗旨所在。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fā)展觀等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當代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產物,是我們黨堅持馬克思主義,立足于新的實踐和發(fā)展,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不斷開拓馬克思主義理論發(fā)展新境界的產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需要廣大人民群眾這種“物質力量”,同樣,廣大人民群眾也需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這種“精神武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指導當代中國發(fā)展、指導當代中國人民實踐的銳利思想武器。
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大眾化是鞏固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和客觀要求。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事業(yè)。共同事業(yè)需要共同的思想基礎。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思想基礎。長期以來,在信仰層面上有一種誤解,即認為馬克思主義只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指導思想。這是影響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進程的重要認識障礙。毛澤東早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開幕詞中,就向全國各族人民莊嚴宣布:“指導我們思想的理論基礎是馬克思列寧主義”[8](P350)。我國憲法以根本大法的形式明確規(guī)定馬克思主義為我國各項事業(yè)的指導思想。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和社會主義事業(yè)的發(fā)展,無不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引下取得的。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進程中,我們黨把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結合起來,創(chuàng)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黨最可寶貴的政治和精神財富,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霸诋敶袊瑘猿种袊厣鐣髁x理論體系,就是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12](P12)這是歷史經驗的深刻總結,是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時代昭示。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大眾化,就是要堅持不懈地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全黨、教育人民,以鞏固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
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大眾化是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全黨和教育全國人民的需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既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又根據當代中國新的實踐譜寫新的篇章,取得了重大的理論創(chuàng)新成果——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fā)展觀等都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也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的基本內容。這些黨的理論創(chuàng)新的最新成果是指導當代中國發(fā)展和實踐的指南。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繼續(xù)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fā)展,促進社會和諧成為對全黨全社會的要求。這些都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大眾化提出了新的任務。因為理論的大眾化與運用理論指導實踐有著直接的聯(lián)系。“信”是“用”的前提,“學”是“信”的基礎,而對于廣大普通群眾來說,理論的“大眾化”是“學”的發(fā)展方向。因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大眾化有利于促進全體黨員和廣大人民群眾真正理解掌握和運用馬克思主義。
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大眾化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的迫切需要。首先,只有推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才能不斷提高全體人民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的自覺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大眾化的一個重要內涵,就是用科學發(fā)展觀教育和武裝全體人民,讓科學發(fā)展觀深入大眾生活??茖W發(fā)展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重要指導方針。在當代中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要堅定不移地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堅持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統(tǒng)一全國人民的思想,就要堅定不移地用科學發(fā)展觀教育和武裝全體人民,使全體人民普遍認同、接受和自覺實踐科學發(fā)展觀。這是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要求,是推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一項重要使命。其次,只有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大眾化,才能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創(chuàng)造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國家的穩(wěn)定,社會的和諧,既是科學發(fā)展觀的應有之義,也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的前提和基礎。人類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表明,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有賴于國家主導意識形態(tài)(或主導信仰)的確立與鞏固。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是當代中國的主導意識形態(tài),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靈魂。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必須大力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大眾化,以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主導地位,鑄牢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精神支柱,從而為實現(xiàn)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fā)展提供和諧穩(wěn)定的社會環(huán)境。
理論是思想的體系,它注重目的性、合理性和邏輯性。大眾化是操作的要求,它注重通俗性、多數(shù)性、認同性。理論要發(fā)揮指導實踐作用,必須獲得大眾的內在認同。這就要求:
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大眾化,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深入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宣傳普及活動,把廣大人民群眾的力量凝聚起來,把創(chuàng)造能力激發(fā)出來。
一是要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與實踐、時代以及人民群眾的生活實際結合起來。這就要求宣傳普及活動必須克服從理論到理論的不足,深入研究和回答改革發(fā)展中的重大現(xiàn)實問題,切實研究和回答干部群眾關心的熱點和難點問題。堅持把理論學習宣傳同研究推動社會重大現(xiàn)實問題的解決結合起來,從而使理論成果更好地轉化為各級黨委政府的決策思路,轉化為干部群眾的自覺行動。
二是要把深刻領會科學發(fā)展觀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宣傳普及和大眾化工作的重點。著力轉變不適應不符合科學發(fā)展觀的思想觀念,著力解決影響和制約科學發(fā)展的突出問題,把全社會的發(fā)展積極性引導到科學發(fā)展上來,把科學發(fā)展觀落實到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各個方面。
三是把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大眾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建設緊密結合起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精髓。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核心和關鍵是其中的理想信念問題。通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大眾化,建設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統(tǒng)領共同理想、民族精神、時代精神和榮辱觀等觀念所構成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四是要把實現(xiàn)公民信仰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主導意識形態(tài)統(tǒng)一起來。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大眾化,引導全體人民認同、接受和信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我國公民提升信仰自由、品位的通衢大道。正確認識和處理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指導地位與信仰自由的關系,努力實現(xiàn)公民信仰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主導意識形態(tài)的和諧統(tǒng)一。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大眾化,就是要在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前提下,尊重差異,包容多樣,用一元化的指導思想整合和引領多樣化的社會思想差異。
重視大眾接受的方式、效果問題。采用大眾喜聞樂見、通俗易懂的語言,利用發(fā)生在大眾身邊的事例,對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進行生動活潑的闡發(fā)、講解。避免全是教科書式的、死板生硬的灌輸。當然,也要在通俗化的同時避免庸俗化。通俗不等于庸俗。要把握好通俗的“尺度”。在大眾讀物的形式方面,要重視創(chuàng)新、新穎、別致。在圖書的封面、版式、用紙、文字樣式等方面巧用心思,把工作做細,改變傳統(tǒng)式理論讀物沉悶、缺乏視覺享受的不足,增強其吸引力和可讀性、愉悅性,使群眾在學習、教育中得到愉悅,在愉悅中獲得思想覺悟的提高。
重視現(xiàn)代大眾文化傳播手段的綜合運用和創(chuàng)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大眾化既是一種對大眾的教育,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大傳播。要重視對現(xiàn)代傳播媒體,如互聯(lián)網、電子媒介等等的利用,注意在內容和形式方面的精心選擇和創(chuàng)造性發(fā)揮,注重不斷更新。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大眾化普及教育中,凡是有助于大眾理解、接受,效果顯著的方式、方法,都可以大膽探索、創(chuàng)新。
重視說理材料的新鮮、權威、準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對當代中國最新實踐經驗的概括和總結,是我黨面對國際國內新情況、新形勢做出的科學判斷,成為全黨和全國人民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行動指南。在向廣大群眾宣傳、解釋這些理論觀點時,需要結合國際國內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許多方面的新材料。在運用這些材料時,應注意材料的新鮮、權威、準確,增強說服力和時代感。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大眾化所面對的“大眾”,是在文化程度、知識結構、職業(yè)特點、生活狀況、年齡、興趣等等方面有著多樣差異的社會不同群體。不同的人群對理論的期待、理解、需求等也是有很大差異的。在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的當今時代,期望用一種教育、傳播模式來滿足所有人的需求,這樣的做法變得越來越不適應。這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大眾化教育提出了艱難的新課題,要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在教育、宣傳中,從對象群體上看,可以對“大眾”進行群體、層次等劃分,區(qū)別不同的對象,提供適合不同對象群體的多種類的普及化、大眾化內容。如適應黨政干部、青年學生、普通大眾等不同層次的普及內容。特別要注意文化程度方面的不同需求。因為大眾化普及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與文化程度有著更直接關系的。
建設一支宏大的專職與兼職結合的馬克思主義宣傳普及工作隊伍。要把培養(yǎng)中青年理論骨干作為重點,進一步加強理論隊伍建設。要建立和完善人才成長的長效機制,加強人才培養(yǎng),使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教育工作者、黨的宣傳工作者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大眾化的主要力量。要建立和完善理論政策宣傳普及專家?guī)?,廣泛吸收政治素質好、理論水平高、表達能力強的領導干部、專家學者等參加理論宣傳普及活動。要充分發(fā)揮離退休老干部、老教授、老工人以及其他社會各界人士理論宣傳的積極性,努力建立老、中、青相結合、馬克思主義專兼職人員共同參與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大眾化人才隊伍。
建立健全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大眾化的體制機制,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建立健全上下聯(lián)動的宣講教育工作機制。重點加強縣市區(qū)宣講陣地建設,健全機構,落實編制,培訓人員。各級黨校和講師團要上下聯(lián)動,形成整體合力。建議各級宣傳部門要在基層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大眾化示范點,不斷探索基層宣講教育的有效形式。
建立健全傳統(tǒng)媒體和網絡媒體互動配合機制。傳統(tǒng)媒體要進一步加大理論宣傳的力度,網絡媒體要及時轉載傳統(tǒng)媒體的重要理論報道,使之形成互動,不斷擴大理論宣傳普及的整體效果。
建立健全信息溝通反饋機制。經常深入實際,開展專題調研,及時掌握廣大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不斷增強宣傳教育的針對性。
建立健全考核、評價與協(xié)調機制。通過完善科研選題、成果考核、專業(yè)評獎、社會評價等方面的體制機制,對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大眾化的實踐活動及其理論成果給予扶持。
建立健全滲透和轉化機制。要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滲透到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之中,使其與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緊密相聯(lián),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轉化為人民群眾的思想覺悟、理性認識和自覺行動。
[1]胡錦濤.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列 寧.列寧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4]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列 寧.列寧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6]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毛澤東.毛澤東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責任編校:彭大成)
On Popularization of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JIANG Guo-hai
(Colleg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Hunan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Hunan 410081,China)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as The basic content and requirements popular.It is the objective needs of contemporary theory and practice development of Marxism in China.Ways and means of carrying it forward need exploring.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popularization
A849
A
1000-2529(2010)04-0014-04
2010-03-05
蔣國海(1963-),男,河南信陽人,湖南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