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旭
(五邑大學 文學院,廣東 江門 529020)
雋 妙 與 峻 切
——嵇康及其詩歌的美學魅力
李 旭
(五邑大學 文學院,廣東 江門 529020)
嵇康為人就是一首詩,具有非凡的美學魅力。他的詩則長于用興,歌詠生命的自由,是莊玄意境進入詩歌領域并獲得成功的絕妙之作;其《憂憤詩》抒發(fā)憂憤與抗議,歷來被看作悔疚自責實是誤讀,特為辨明。
嵇康;詩歌;美學魅力;《憂憤詩》
一
嵇康(223—263),字叔夜,祖居會稽,后避怨遷譙(今安徽境內(nèi))。嵇康的文學成就不如阮籍,但他的人格魅力無論在當時或后世,都遠非阮籍可比。當時,阮籍的思想人格慘遭當權者司馬氏的強奸,阮乃忍之。葉夢得就《勸進表》一事批評說:“籍忍為此,亦何所不可為!籍著論鄙世俗之士,以為猶虱處乎禈中,籍委身于司馬氏,獨非禈中乎?”宋人品評人事,總喜歡作道德審判,以上對阮籍的批評確乎太過份了。阮籍的悲劇讓人傷心扼腕,他因此為人類精神深拓了一隅。嵇康則貞烈地捍衛(wèi)了人生存的尊嚴?!稌x書·嵇康傳》充滿贊揚之情,用了許多褒獎之辭。徐公持《魏晉文學史》“嵇康”一章,特辟“人格魅力與文學”一節(jié),認為“在中國文學史,嵇康屬于最具魅力的人物之列”。竹林七賢中,山濤、阮籍比他年長、官大,王戎比他富有,向秀的玄學造詣不在他之下,劉伶、阮咸的任誕超過他,但嵇康卻是核心人物?!爸窳种巍奔丛陲档纳疥栐⑺K髞淼臄橙绥姇菨h末穎川大名士鐘皓之后,當時太尉鐘繇之子,聰明過人,又是形名學專家,寫成《四本論》,很希望得到他的贊揚,又不敢見他,在門外把書扔進他的院子。①當時蘇門山(在今河南輝縣)有大隱士孫登,阮籍想與他討論養(yǎng)氣長生之術,他不予理睬,嵇康卻能從之游,并在分別時以“性烈而才雋,其能免乎”告誡嵇康。嵇康被害前,“太學生數(shù)千人請免,于時豪俊皆隨康入獄”(《世說新語·雅量》),可見其人望之高。鐘會最后在司馬昭面前進置嵇康于死地的讒言,竟然說他是威脅皇權的“臥龍”,這固是陰險之辭,但也說明嵇康其人確實極非尋常。
嵇康的魅力,是由多方面構成的。他風度過人,才藝出眾,性情率真自然,人格高尚正直。這些在《晉書·嵇康傳》及他的作品中可以體現(xiàn)出來。魏晉是一個崇尚風度和美的時代,何晏也是美男子,“動靜粉白不去手,行步顧影”(《三國志·魏志》),這與“龍章鳳姿”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飾”的嵇康簡直無法相比。嵇康在同時人眼里,是“蕭蕭肅肅,爽朗清舉”(《世說新語·容止》);其“為人也,巖巖若孤松之獨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將崩?!?《世說新語·容止》)到明代王世貞還說:“吾每想其人,兩腋習習風舉。”(《藝苑卮言》卷三)大約因為同鄉(xiāng)的關系,嵇康娶了曹林(曹丕異母兄弟,曾徙封譙)之女(或云孫女)為妻,得了一個中散大夫的閑職。在那個政治丑惡的時代,他無意做官。所以當好友山濤舉薦他作吏部尚書郎時,他專門寫信拒絕,并責備對方不知己,用“膻腥”、“死鼠”來污染自己,頗能表現(xiàn)其清高自守、不同流合污的風骨。朋友呂安的妻子徐氏因美麗出色而被哥哥呂巽奸污,他出面調(diào)停。呂巽“以子父交為誓”,不重犯,不報復,但旋以“不孝”告呂安。呂安引嵇康為質(zhì)?!妒勒f新語·雅量》注引《文士傳》:“呂安罹事,康詣獄以明之”,司馬昭召集“庭論”,鐘會趁機誣諂他曾“欲助母丘儉反”,攻擊他“言論放蕩,非毀典謨”。并說他是“臥龍”般的危險人物,“宜因釁除之”,于是與呂安一同被害。這件事既可見嵇康的厚道,又可見他仗義有擔承。臨刑之日,嵇康神態(tài)自若,“顧視日影”,料時將至,“索琴彈之”,曰:“《廣陵散》于今絕矣!”他在生命的最后時刻,再一次表現(xiàn)了無人可及的光彩!他的文章,常常是見解新穎而大膽。為被周、孔視為大逆不道的管叔蔡叔翻案(《管蔡論》),替被孔子申斥的“鄭聲淫”辯護(《聲無哀樂論》)等等,表現(xiàn)了敢于“違眾詭俗”的個性和風采。他的思想敢于“違眾詭俗”,蔑視當時禮教的虛偽,但生活作風卻淡泊而嚴肅,“情不系于所欲,矜尚不存乎心”(《養(yǎng)生論》),魏晉名士中那種縱欲及腐朽的生活,在他身上是找不到的。
二
嵇康詩今存53首,體裁有四言、五言、六言、樂府。四言詩成就最高,與曹操、陶淵明等一起,成為《詩經(jīng)》以后四言詩的巨擘。他最突出的創(chuàng)造是表現(xiàn)了與阮籍《詠懷》不同的另一種獨特的美。鄭振鐸《插圖本中國文學史》對此有精彩論述:“他的《贈秀才入軍詩》十九首,很有幾首是極為雋妙的……像‘春木載榮,布葉垂陰。習習谷風,吹我素琴’;‘目送歸鴻,手揮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如珠的好句,都是未之前見的;此種韶秀清玄的風格,也是未之前見的。在嵇康之后,在思想上固另辟了一條老莊的玄超的大路,一脫漢儒的陰陽五行凡近實踐的淺陋;在詩歌上也別有了一條高超清雋的要道,一洗漢詩乃至建安詩中的淺近的厭世享樂的思想?!雹诟爬ǖ卣f,嵇康開創(chuàng)了一種前所未有、影響深遠的詩歌意境——韶秀清玄、高超雋妙。它是由玄風的吹拂和名士風流的澆灌而生成的,也是由當時恐怖政治的反激、文人希望隱逸山林、高蹈避禍的心理造成的。因此它把作者的現(xiàn)實情興、自然的優(yōu)美風景、玄學帶來的幽玄之思、名士生活的灑脫自得熔于一爐,鑄成為“極為雋妙”的詩作。莊玄的思想與意境進入詩歌領域并獲得成功,嵇康是第一功臣。它沒有其后玄言詩枯燥無味的缺點,也沒有陶淵明田園詩的成熟與造詣,但它鮮活、靈動、飄逸,這是連陶淵明也不具備、中國后世詩歌中所罕見的。讀嵇康這種好詩,筆者常覺得它是詩中的《蘭亭集序》(書法與文章合一)和《世說新語》。魏晉時代古琴最為流行,嵇康又是當時最杰出的琴師,他的詩中常有琴聲與音樂相伴,讀他的詩,仿佛聽到崇山環(huán)繞的竹林茅舍傳出古琴聲聲。總之,它最足以反映魏晉風流的美麗、深情與悠遠。如:
鴛鴦于飛,嘯侶命儔。朝游高原,夕宿中洲。交頸振翼,容與清流。咀嚼蘭蕙,俛仰優(yōu)游。(《贈秀才入軍》其二)
婉彼鴛鴦,戢翼而游。俯唼綠藻,托身洪流。朝翔素瀨,夕棲靈洲。搖蕩清波,與之沉浮。(《酒會詩》其二)
借鴛鴦的“俛仰優(yōu)游”寫出一種天趣自然的自由境界。有同伴交頸振翼,有清流素瀨托身,有靈洲可棲、綠藻可唼,無憂而樂,無樂而游。這是受老莊玄學刺激而生的對于自在、自由的雋妙構想。
其中“儔侶”在當時是一個重要的人生與藝術表現(xiàn)問題,它是孤獨的反面和否定,是人覺醒后渴望肯定自身價值的必要形式。竹林七賢和魏晉名士們就是通過命儔嘯侶來實現(xiàn)他們的人生風流的。所以在嵇康的詩中,不斷地講到“良朋”、“英賢”、“佳人”、“所欽”、“好仇”。阮籍則從反面反復地講“無儔”(《首陽山賦》)和孤獨而思親友(《詠懷》其十七)。這兩首詩是以鴛鴦作比興,《四言詩十一首》其一“微嘯清風,鼓楫容裔。放掉投竿,優(yōu)游卒歲”,和《送秀才入軍》其十六“朝發(fā)泰華,夕宿靈洲。彈琴詠詩,聊以忘憂”,則是直接寫人的藝術化的自由生活境界了。又如:
良馬既閑,麗服有暉。左攬繁若,右接忘歸。風馳電逝,躡景追飛。凌勵中原,顧盼生姿。(《贈秀才入軍》其九)
與曹植《白馬篇》相比,已經(jīng)沒有了“捐驅(qū)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家國事功意識,而更多的是自我實現(xiàn)、自我表現(xiàn)的風采;具體的現(xiàn)實內(nèi)容減退了,抒情的形象靈動性增強了。“顧盼生姿”的形象不僅僅是英雄,而且他有高度的自我意識,是英勇和美的合一。這是人的自由的實現(xiàn)的另一種姿態(tài)。又如:
微風清扇,云氣四除。皎皎亮月,麗于高隅。興命公子,攜手同車。龍驥翼翼,揚鑣踟躕。肅肅宵征,造我友廬。光燈吐輝,華幔長舒。鸞觴酌醴,神鼎烹魚。弦超子野,嘆過綿駒。流詠太素,俯贊玄虛。疇克英賢,與爾剖符!(《雜詩》)
這是名士清談的詩意描寫。如果說阮籍《詠懷》的時代性是表現(xiàn)當時政治的陰暗和恐怖,嵇康這些詩的時代性就是表現(xiàn)名士的玄學志趣與清談的風流超逸,它真正把玄學風氣與清談宴樂詩化了。在那個時代,沒有第二個人用詩的形式做到這一點。詩中,美景、豪興、華筵、琴歌、談友與妙道玄旨的玩索溶為一體。“誰能以英賢之德,與爾剖符而仕乎?”(《文選》李善注)真正是“調(diào)越風雅,而情趣躍如”(許學夷語)。又如:
閑夜肅清,朗月照軒。微風動袿,組帳高褰。旨酒盈樽,莫與交歡。鳴琴在御,誰與鼓彈。仰慕同趣,其馨若蘭。佳人不在,能不永嘆!(《贈秀才入軍》其十五)
輕車迅邁,息彼長林。春木載榮,布葉垂陰。習習谷風,吹我素琴。交交黃鳥,顧儔弄音。感悟馳情,思我所欽。心之憂矣,永嘯長吟。(《贈秀才入軍》其十二)
或靜夜在家,或游息山林,對“佳人”和“所欽”的思念深長而優(yōu)美。馮友蘭論魏晉風流的美,規(guī)納出四點:“有玄心”、“有洞見”、“有妙賞”、“有深情”。[1]睹物興情,歌酒動情,但最打動人感情的是對“佳人”和“所欽”的系心。魏晉玄思與風流本來就是在共同興趣的心靈撞擊中形成的,所以儔侶之好就作為一個重要主題,在特定的時代背景上被凸顯出來了。嵇康作為魏晉風流的代表和竹林七賢的中心人物,在這方面的歌詠因此就特別多。如“伊我之勞,有懷佳人。寤言永思,實鐘所親。”(《贈秀才入軍》其五)“思我良朋,如饑如渴,愿言不獲,愴矣其悲?!?《贈秀才入軍》其十三)“酒中念幽人,守故彌終始。但當體七弦,寄心在知己?!?《酒會詩》其七)“浮游太清中,更求新相知。比翼翔云漢,飲露餐瓊枝?!?《述志詩》其一)不一而足。
但這是不易得的,所以他每發(fā)孤獨無質(zhì)之嘆:
泳彼長川,言息其滸。陟彼高岡,言刈其楚。嗟我征邁,獨行踽踽。仰彼凱風,涕泣如雨。(《贈秀才入軍》其三)
凌高遠眄,俯仰咨嗟。怨彼幽縶,邈爾路遐。雖有好音,誰與清歌。雖有姝顏,誰與發(fā)華。仰訊高云,俯托清波。乘流遠遁,抱恨山阿。(《贈秀才入軍》其十一)
魏晉對個性和自由的追求,其實就是人自身存在的覺醒,真正的覺醒者是“靡瞻靡恃”(《贈秀才入軍》其四)的孤獨。這在正始以后20年的恐怖虛偽的統(tǒng)治時期尤其如此。竹林七賢的分化就是典型。山濤、阮籍、王戎、阮咸、劉伶先后入仕,追隨嵇康留在山陽的,只剩下一個向秀,真是“嗟我征邁,獨行踽踽”,“雖有好音,誰為清歌”了!
嵇康的好詩,寫的是人的自由理想、清談風流、儔侶佳人之思和存在的孤獨感,這些內(nèi)容本身是和藝術有同一性的,加上嵇康長于用興,或?qū)κ挛镒髋d味深長的描寫(如“鴛鴦”二首),或?qū)懸馀d高昂的人生姿態(tài)(如“良馬”),或用以景興情的手法(如“微風”、“閑夜”等)。他還善于使用最有起興功能的意象或詞語,動詞意象像“飛”、“翔”、“游”、“嘯”、“容與”、“征邁”、“顧眄”等,名詞意象如“清波”、“洪流”、“微風”、“朗月”、“習習谷風”、“交交黃鳥”等,短語意象就更多,如“交頸振翼”、“顧盼生姿”、“龍驥翼翼”、“組帳高褰”、“布葉垂陰”、“顧儔弄音”、“誰與清歌”、“仰訊高云”等等。他最有名的短語意象“目送歸鴻,手揮五弦”,真具有興發(fā)無盡的動力。在一定意義上說,嵇康和阮籍在當時詩壇各極其致,阮籍長于用比,嵇康長于用興;阮籍寄托遙深,嵇康興象雋妙。他們是正始文學的雙子星座。
三
嵇康還有另一種詩。鐘嶸《詩品》說他“過為峻切,訐直露才,傷淵雅之致;然托喻清遠,良有鑒裁,亦未失高流矣”。嵇康的詩,有“清遠”的一面,主要與玄學高致有關,已如前述。其“峻切”的一面,主要和現(xiàn)實險惡有關,不過這一面在他的詩中處于十分次要的地位,以《幽憤詩》為代表。其他像《五言詩答二郭》其三,罵世也是毫不含糊。
《幽憤詩》是他遭讒在獄中所作,內(nèi)容十分痛切,抒發(fā)了他“欲寡其過,謗議沸騰;性不傷物,頻致怨憎”的委曲與憤慨。他的本性“托好老莊……志在守樸”,像“嗈嗈鳴雁,奮翼北游,順時而動,得意忘憂”那樣,像伯夷叔齊“采薇山阿,散發(fā)巖岫,永嘯長吟,頤情養(yǎng)壽”那樣,但卻是“事與愿違,遘茲淹留”,原因何在?他檢討了自己性格上的一些情況,又敘述了當時政治和人事的險惡。這就把一些粗心的讀者弄迷糊了。其實,他檢討自己不過是要表明本性本心:他要遠離世事是非,“鸞鳳避罻羅,遠托昆倉墟”(《五言詩答二郭》
其二),在“夷路殖枳棘”的時代,“捐外累”而“養(yǎng)誥然”(《與阮德如》)。自己這樣都要遇害,那就只有一條:這個世界只允許順從者與同流合污者生存。所以對自我的檢討只是一種襯托,表明自己并非敵對者而無理遇害。前面“恃愛肆姐(嬌)”、“馮寵自放”,是和“抗心希古,任其所尚”一體的,后面又說不能“奉時恭默”,如“萬石周慎,安親保榮”,言下之意,自己不過為呂安做證而已,難道不該為呂安做證嗎?詩中是有回答的。“惟此褊心,顯明臧否……欲寡其過,謗議沸騰,性不傷物,頻致怨憎。”“顯明臧否”抽象地說就是“對事物善惡要加以議論”[2],具體說是為呂安“伸張正義,明辨是非”[3],這是歸咎自身、是后悔么?又,“咨余不淑,纓累多虞。匪降自天,實由頑疏,理弊患結(jié),卒至囹圄”。這直接說到自己入獄的原因是“理弊患結(jié)”?!氨住?《文選》李善注為“壞也”,道理壞了,沒理了,所以造成自己入獄的禍患。若從全文的形象邏輯透過一層看,詩中的這些內(nèi)容不是真的悔過,而是要襯托出自己并非敵對者而遇害、罪非其實而遇害。詩中是寫到了他檢討自己性格上的一些情況,甚至可以站在現(xiàn)實人生的立場上說他是自思其過(這就是孔子所謂“鄉(xiāng)愿”觀),但作為讀者,真的能理解為阮籍相信他的罪與過一體、從而在認罪思過嗎?如果不是,說他悔過有什么根據(jù)和意義呢?說他在詩中悔過,又為什么題為《幽憤詩》呢?所以這首詩是不容易讀的。李贄維護嵇康說:“余謂叔夜何人也,歸終奏《廣陵散》,必無此紛紜自責錯謬、幸生之賤態(tài),或好事者增飾其間耳”(戴明揚《嵇康集校注》卷一),把“幽憤”讀成了“自責”。甚至有現(xiàn)代學者認為:“《幽憤詩》格調(diào)低沉,字里行間滲透著失敗主義的情緒,與其《難自然好學論》、《與山巨源絕交書》的激揚文字相比,若出自二人之手……嵇康雖然沒有投降,但其內(nèi)心的確動搖了,后悔了?!盵4]有的學者則說:“當時他似未意識到即將被害,因他實無任何罪過”,但仍然判定詩中“有自我省視疚悔”。[5]213既無過,悔者何?這都是沒細心去體會嵇康寫自己性格上的一些情況只是襯托手法所致。詩中還有很強烈的批判和揭露,除“欲寡其過,謗議沸騰”,“理弊患結(jié),卒至囹圄”這樣的矛盾荒謬之外,“子玉之敗,屢增惟塵。大人含弘,藏垢懷恥。民之多僻,政不同己”。“大人”與“己”指司馬乎?皇帝乎?若指司馬,是斥責呂巽;若指皇帝(《文選》張銑注:“大人,天子也”),則揭露司馬與呂巽,“峻切”極矣!詩中更打動人的是他對所受迫害和侮辱的描寫:
對答鄙訊,縶此幽阻。實恥訟冤,時不我與。雖曰義直,神辱志沮。澡身滄浪,豈云能補!
“對答鄙訊……實恥訟冤”,即《史記·李將軍列傳》“大將軍(衛(wèi)青)使長史急責廣之幕府對簿”,李廣“終不能復對刀筆之吏”?!半m曰義直,神辱志沮”,即《史記·絳侯周勃世家》周勃被誣入獄受獄吏“侵辱”,既出而嘆:“吾嘗將百萬軍,然安知獄吏之貴乎!”綜合地看,這首詩的“幽憤”內(nèi)涵至深至重,切不可片面淺解為悔疚自責!
這樣說來,嵇康實堪稱中國文學史上的一位大詩人。徐公持說:“鐘嶸列嵇康于‘中品’,如與‘上品’中曹植、阮籍相比,嵇康確應退居于后;然陸機、張協(xié)、潘岳等人,亦列‘上品’,則嵇康似有不值?!盵5]216從現(xiàn)代文學史的觀念來看,他至少可比于曹操:兩人都代表了某種時代和風格的極致,曹操的代表作影響較大,而嵇康的好作品更多(創(chuàng)作總量也更大)。兩人都有些不好的作品,曹操是過于質(zhì)實,嵇康是搬弄玄學觀念和語匯(用興辭即出好詩,弄概念則不濟),都是有損詩美詩味。
注釋:
①參見《世說新語·文學》。
②參見人民文學出版社1957年出版的鄭振鐸《插圖本中國文學史》第144頁。關于“在詩歌上也別有了一條高超清雋的要道”語,宋范晞文《對床夜語》卷一已有前評:“嵇叔夜‘目送歸鴻,手揮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則運思寫心迥不同矣?!辈煌?受玄風影響,玄學之詩化也。
[1]馮友蘭.三松堂學術文集·論風流[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4:610.
[2]朱東潤.中國文學作品選:上編第二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289.
[3]殷翔,等.嵇康集注[M].合肥:黃山書社,1986:25.
[4]王曉毅.嵇康傳[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4:156.
[5]徐公持.魏晉文學史[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
[責任編輯文 俊]
I206.2
A
1009-1513(2010)02-0017-04
2009-11-02
李旭(1955—),男,湖北荊門人,碩士,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文學和文學批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