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 摘譯 鄧仁躍 審校/武漢大學人民醫(y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武漢 430060)
人聲帶瘢痕的組織學特點
/王燕 摘譯 鄧仁躍 審校/武漢大學人民醫(y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武漢 430060)
聲帶瘢痕的形成發(fā)生于反復的聲帶損傷或炎癥之后,可引起聲帶黏膜振動明顯減弱,導致聲嘶、聲音沙啞和聲音微弱。了解聲帶瘢痕的組織學改變對于重建聲帶組織結構很重要。動物物種、組織和損傷機制不同,創(chuàng)傷的愈合過程可能不一樣。與其他動物不同,人的聲帶有三層結構,固有層由淺層、中間層和深層組成,淺層包含各種粘蛋白和多糖,中間層主要由彈力蛋白組成,深層主要由膠原組成。中間層和深層形成聲韌帶,是其他動物缺乏的一種結構。因此,人聲帶瘢痕的組織學改變可能與其它動物不同,有必要進行研究。
在京都大學和京都醫(yī)療中心,Hirano等學者對10例由聲帶切除術引起的瘢痕聲帶的組織學改變進行了研究。9例男性患者因T1期聲門癌行內(nèi)鏡下聲帶切除術,依據(jù)歐洲喉科學會工作委員會制定的標準:I型為上皮下切除,II型為韌帶下切除,III型為貫穿肌肉切除,IV型為全切,V型為擴大切除。9例中有3例為I型切除,1例為I型切除術后加放療,4例是II型切除,1例是III型切除。于術后3~13個月在直接喉鏡下取聲帶瘢痕部位的組織(包括上皮和幾乎整個固有層)進行組織學檢查,在確認沒有腫瘤細胞后剩余的組織用于該研究。一例女性患者因先天性瘢痕在其他醫(yī)院接受了聲帶表層切除術,術后3個月嗓音沒有改善,本研究中盡可能切除上皮下的瘢痕組織。
研究結果表明,I型切除的4例患者中,2例表現(xiàn)為固有層淺層膠原輕度沉積,在不同的個體間,彈力蛋白、透明質(zhì)酸和纖維連粘連蛋白含量有變異,但在所有的病例中均可見到多糖沉積。行II型切除的4例患者均有過多的排列紊亂的膠原沉積,形成厚的膠原束,貫穿整個固有層;彈力蛋白排列紊亂或消失;在不同的個體間,透明質(zhì)酸、纖維粘連蛋白和多糖有變異。III型切除的患者也有過多的、排列紊亂的膠原沉積,形成厚的膠原束;彈力蛋白保留,但排列紊亂;其它分子如透明質(zhì)酸、纖維粘連蛋白和多糖未檢測到。一名女性患者組織學檢查示過多的排列紊亂的膠原沉積形成厚的膠原束,彈力蛋白和透明質(zhì)酸缺失,纖維粘連蛋白和多糖存在。
最后,該文得出結論如下:①因個體變異,瘢痕聲帶的組織學變異較大;②損傷聲帶深層可能導致膠原過多沉積,在固有層中形成厚的膠原束,與淺層切除相比,較少有多糖沉積;③因個體差異的緣故,無論損傷程度如何,彈力蛋白、透明質(zhì)酸、纖維粘連蛋白的變異都較大。即因損傷的程度和個體愈合的機制不同,瘢痕聲帶的組織學有所不同,但該研究同時也表明,因缺乏正常對照,且病例數(shù)較少,研究結論是有限的。本研究的另一個問題是取瘢痕組織的時間點不同,這可能也是研究結果不同的原因。
(摘自:Hirano S,et al.Jouonal of Voice,2009,23:399~407.)
10.3969/j.issn.1006-7299.2010.04.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