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斌
語文教學的終極目標,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以促進其自主學習習慣的形成,從而使他們盡快達到“展卷自能通解,下筆自能合度”的自學水平。故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學會學習,無疑是十分重要的。而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能力不失為使學生獲得這種能力的主要方法之一。“質疑”是打開智慧寶庫的“金鑰匙”,“質疑”是使學生由被動變主動的“舵手”。那么初中語文教學如何培養(yǎng)學生質疑能力呢?
運用激勵名言使學生充分認識“疑”是學習的需要,從而有起疑積極性。創(chuàng)設寬松民主的教學氛圍,使學生愿意質疑、敢于質疑。在此基礎上,要教給學生質疑的方法。常見的質疑方法有哪些呢?
一、找尋關鍵詞發(fā)問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就是問題。問題是思維的火花,學生在閱讀中能發(fā)現(xiàn)和提出問題,是獨立思考的發(fā)現(xiàn)。教師要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就要引導學生能在看似平常、實有深意的文章中質疑,也就是找尋關鍵詞句。
對一些深刻雋永、耐人尋味的佳句,學生總能提出質疑?!犊滓壹骸芬徽n中,介紹孔乙己第一次出場時寫道:“孔乙已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苯?jīng)過思索,學生提出這樣一些問題:站著喝酒的該是什么人?為什么孔乙己穿了長衫卻站著喝酒?他“唯一”在何處?這句話的作用是什么?解決了這些問題,也就把握了孔乙己的身份、地位、性格特點,從而找到了分析這個人物的鑰匙。
二、依據(jù)文章結構、文體特點質疑
要真正讀懂一篇文章,首先要讓學生了解各類文章的基本閱讀方法,以及與此相關的表達方式(說明、記敘、抒情、議論)、表現(xiàn)手法(鋪墊、對比、襯托、象征、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其次,了解析段的基本手法:劃分層次,歸納段意,理清段落層次之間的過渡與照應(尤其要明確照應的幾種類型:首尾照應、情節(jié)照應、伏筆照應、人物語言照應、文題照應等)。
圍繞這些方面質疑,使學生感到有規(guī)律可循,學生避免了質疑的盲目性、隨意性。思維總是從問題開始的,質疑發(fā)展了學生的思維,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引發(fā)了學生獨立鉆研課文的興趣,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學能力。
三、從比較中質疑
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比較質疑能力,可從下列幾方面進行:
(1)前后比較
通過前后比較提出問題,比如閱讀《故鄉(xiāng)》時,比較少年時的閏土、中年時的閏土,楊二嫂前后的外貌、語言、動作行為的不同。經(jīng)過比較分析,就可提出以下問題:20年前的閏土和20年后的閏土有什么不同?這變化表現(xiàn)在哪兒?楊二嫂有什么變化?他們變化的原因是什么?等等。
(2)參照比較
以課文為中心參照多方面的材料進行比較,從中發(fā)掘疑點質疑。比如學習《晉祠》時,可以圍繞課文內容,同時參看詞典中“晉祠”條目和有關晉祠的材料,從比較中尋找疑點、提出問題。如晉祠與太原的距離,課文上說是40里,條目中說是50里,哪一個對?對于那棵老樹,課文中說是“唐槐”,條目中說是“隋槐”,說法不同,為什么?塑像的數(shù)目課文上說42尊,條目上說43尊,哪個對?課文與其他材料在表述方法上有何不同?等等。
(3)異同比較
即把主題相同題材相似的文章進行比較閱讀,從中發(fā)現(xiàn)它們的異同,由此質疑。
《孔乙己》和《范進中舉》,都是寫科舉制度下讀書人的經(jīng)歷和命運,都是揭露科舉制度的罪惡,都運用了諷刺手法。但他們是有差異的:孔乙己是封建末期一個科舉制度殉葬品的典型形象;而范進則是一個屢試不第、半生潦倒、癡迷功名的封建社會讀書人的典型形象。《孔乙己》控訴了科舉制度的罪惡,揭露了當時社會人與人之間的冷漠無情;《范進中舉》則揭露了科舉制度對讀書人乃至整個社會的毒害。《孔乙己》是以樂境寫哀,用喜劇的形式表現(xiàn)悲劇的內容;《范進中舉》則運用夸張、對比等手法,進行辛辣的諷刺。通過分析比較,可提出質疑:兩篇課文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有什么異同?在主題和表現(xiàn)手法上,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等等。通過同中求異、異中求同更能理解作品獨特的內涵及魅力。
學生學會了質疑,猶如掌握了一把打開知識寶庫的鑰匙,他們就會學得積極、主動,由被動接受的“容器”變成主動獲取的“探索者”,獲得終生受用的自學能力。這就為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理想教學境界開辟了道路,提供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