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后,在較短的時期內就完成了其中國化的過程。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馬克思主義理論本身的特點所決定,但更重要的是其社會價值觀與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精神有深層次的契合之處。此外,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特性也是馬克思主義得以中國化的基礎。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傳統(tǒng)文化
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和發(fā)展使中國的革命有了科學的指導思想并且最終取得成功??梢哉f,它從根本上改變了近代以來中國的貧困落后的歷史面貌,成為當代中國的靈魂和中華民族的強大精神支柱。這不僅因為馬克思主義是偉大的科學真理,適應了近代以來中國歷史發(fā)展的需要,而且是因為幾千年來形成的中華民族的文化心理與馬克思主義在許多方面產生共鳴。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對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具有極為深遠的影響。
一、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特性是馬克思主義得以中國化的基礎
縱觀整個中國歷史發(fā)展的軌跡可以看出,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自己的發(fā)展歷程中,從不抱殘守缺,固步自封,而總能以非凡的包容與會通精神豐富和完善自己,始終表現(xiàn)出極強的兼容性和吸收消化能力,這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最顯著的特性。
在多種文化的相互碰撞之下,非但沒有使中國文明出現(xiàn)象古希臘那樣的歷史斷裂,反而使中國歷史和文化綿延了幾千年。從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內部結構來看,各學派百家爭鳴,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交替成為社會主流思想,但沒有哪個學派的思想因為另一種思想的強勢而被徹底消滅;從外部文化來看,不管是儒釋道各家文化還是少數(shù)民族習俗,甚至是基督文化,都沒能成為中國社會的主流思想,它們?yōu)橹袊幕障?成為中國文化的一部分。中國文化的兼容性和其自身的消化能力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得以中國化的基礎[1]。
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契合點
1、科學社會主義與“大同”、“平均”理想
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核心就是科學社會主義。列寧曾指出:“許多世紀以來,甚至幾千年來,人類早已幻想過‘立即消滅所有一切剝削。”也就是說,自從人類進入階級社會以后,由于階級剝削和階級壓迫的存在,早就促使勞動人民產生了要求消滅剝削和壓迫、實現(xiàn)人類解放的思想。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這種理想叫“大同”或“平均”的思想。
平均主義思想是中國傳統(tǒng)政治文化中一種古老而又源遠流長的政治觀念,它是從春秋戰(zhàn)國時期形成的??鬃邮紫忍岢?“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睉?zhàn)國時期,盡管儒法諸家在政治上提出了不盡相同的主張,但卻都在不同程度上堅持平均主義,譬如:荀子主張“農分田而耕”,“以禮分施,均遍而不遍”。孟子主張“制民之產”,“五畝之宅樹之桑”,“百畝之宅勿奪其時”。法家的集大成者韓非也主張:“論其賦稅以均貧富”。近代太平天國農民起義也提出了“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處不飽暖”的革命口號。總起來看,“大同”、“太平”理想代代相傳,經(jīng)久不息,始終存活在勞動人民心中,成為中華民族心理的一部分。有了這個思想基礎,當馬克思主義的共產主義理想傳入到中國后使人感到“似曾相識”,從而對其懷抱一種可感知、可理解、可接受的愉悅的文化認同心態(tài)??茖W社會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的核心,它之所以被廣大農民、工人等社會下層接受和信仰,進而成為中華民族的莊嚴信念,與這種“文化認同心態(tài)”有直接關系。但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所蘊含的“大同”“平均”思想也有明顯的消極影響。
2、群眾史觀與“民本主義”思想
民本主義向來被認為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大特色。所謂“以民為本”就是指以民為考慮一切問題的根本。對待“民”的問題,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內容。中國古代,早在殷商至西周時期,一些杰出的思想家就從現(xiàn)實的階級斗爭中初步看到了民的力量,提出了“民為邦本,本固邦寧”和“敬德保民”的思想。春秋戰(zhàn)國時期,社會動蕩加劇,民的作用愈加顯示出來,思想家們更加清楚地認識到民對君的重要性,“民實瘦矣,君安得肥?”孔子提出的“仁”學,使重民思想發(fā)展到了一個新階段,“足食足民,民信之矣”。孟子提出的“仁政”學說,把重民思想推進到了一個新的高峰,對民的地位和作用進行了比較系統(tǒng)的闡述?!懊駷橘F,社稷次之,君為輕?!薄拌罴q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秦漢之后,封建專制制度逐步確立,社會矛盾日益尖銳,民的力量和作用鮮明地表現(xiàn)出來,重民思想因而得到了進一步的豐富和發(fā)展。西漢的賈誼對民的作用的認識很具有代表性:“聞之于政也,民無不為本也。國以為本,君以為本,吏以為本。故國以民為安危,君以民為威侮,吏以民為貴賤。此之謂,民無不為本也”。
盡管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民為邦本”、“使民以時”、“民貴君輕”等民本思想植根于尚農、重農的社會心理的深層結構之中,與重農主義相為表里,又與君主專制主義相反而又相成,但是其重視民眾巨大作用的基本精神,則與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關于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等原理有相通、相融、共鳴之處,因而成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發(fā)展的重要思想基礎。不僅為中國人民接受馬克思主義的唯物主義奠定了思想基礎,而且在使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中發(fā)揮著巨大作用。
三、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對傳統(tǒng)文化的革命性揚棄和發(fā)展
馬克思主義之所以能與中國文化傳統(tǒng)相結合,從實現(xiàn)過程看,在于中國馬克思主義者自覺地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作了重新闡釋,使之能與馬克思主義結合起來。馬克思主義不僅是理想價值判斷和追求的文化精神,更是科學探索和實踐運用的理論武器。李大釗曾一方面肯定馬克思主義是“世界改造原動的學說”、“拯救中國的導星”,具有普遍的意義;另一方面又強調不可“就那樣整個拿來,應用于我們生存的社會”,而“應該細細研考馬克思的唯物史觀,怎樣應用于中國今日的政治經(jīng)濟情形”。但只是在經(jīng)歷了20世紀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把馬克思主義教條化、共產國際決議和蘇聯(lián)經(jīng)驗神圣化所造成的挫折后,毛澤東明確提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問題。從理論角度講,毛澤東思想是中國共產黨第一代領導集體在高度民族文化自覺基礎上對馬克思主義哲學思維科學運用的結果,是全黨集體智慧的結晶。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是貫穿于毛澤東思想各個組成部分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在中國特殊歷史條件下就是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由于實事求是,黨克服了教條主義的影響,找到了適合中國自己的革命道路,執(zhí)行了正確的策略和政策;由于走群眾路線,黨堅持了人民的文明主體地位,獲得了最可靠的革命力量;由于獨立自主,黨始終保持了自己的先進性,避免了各種錯誤思想的同化和其他各種勢力的束縛。鄧小平則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具體的建設實際相結合,從而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和發(fā)展道路。此后,黨的第三代、第四代領導集體繼續(xù)領導全國各族人民把這樣一條路繼續(xù)走下去,我們的改革開放已經(jīng)取得了巨大成就。所有這些,都是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揚棄的結果。
總之,中國傳統(tǒng)文化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偉大寶藏,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中應十分重視從傳統(tǒng)文化中汲取營養(yǎng),豐富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當然,傳統(tǒng)文化中有許多封建的思想糟粕,必須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對其批判,防止一些消極因素融入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之中。
【參考文獻】[1]李有秩.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文化動因[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07(6).[2]王舵.中國傳統(tǒng)文化現(xiàn)代化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芻議[J].蘇州科技學院學報,2005(11).
【作者簡介】
于吉平(1964-),甘肅寧縣人,講師,慶陽師范學校副校長.
淺談鄧小平理論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馬克思主義與科學發(fā)展觀
馬克思主義與科學發(fā)展觀淺談鄧小平理論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淺談鄧小平理論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王輝
(陜西紡織服裝職業(yè)技術學院陜西咸陽7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