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冬
摘要:保全請求在客觀上考驗著法庭的審判能力。在快速審理的壓力下,法庭必須依據(jù)有限的事實迅速裁定。由于這種裁定是在權利義務關系尚未明確甚至訴訟尚未提出之前作出的,因此,容易忽略被申請人的利益,但完全不考慮被申請人的利益是違背法所追求的公平和正義原則的。保全命令,實質上是法庭在對申請人、被申請人和公共利益等各方利益進行權衡之后做出的價值判斷。
關鍵詞:訴訟保全;利益;權衡
中圖分類號:DF71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1-2397.2009.06.10
一、訴訟保全中利益權衡的必要性
訴訟保全是一種單方審理程序,這一制度本身是為了保護申請人的利益,避免使其遭受難以彌補的損害而設置的;根據(jù)迅速性要求,保全程序的構造有別于以處分權主義和辯論權主義為基礎而建構的以對審為特征的本案訴訟程序。保全程序中通常不會傳喚或者通知被申請人陳述意見,有時甚至還要刻意追求秘密性而避免讓被申請人知曉;對申請的審查大多僅依靠申請人的陳述和證據(jù)材料來進行。從法律上看,這種單方審理程序是符合正當性要求的,因為這是在緊急狀態(tài)下做出的應急措施,況且其效力只持續(xù)短暫的期間。但是,保全措施畢竟是在權利義務關系尚未明確甚至是訴訟尚未提出之前采取的,申請人訴稱的受到侵犯的實體權利是否存在或者申請人是否會提起訴訟以及在訴訟中是否會勝訴都是未知的,這樣就有可能給被申請人的合法利益造成損害。尤其是對行為的保全,保全措施的適用很多時候是在阻斷侵害的同時,也使得實體權利提前實現(xiàn),導致“請求的本案化”和“功能的本案化”。因此,為了使保全更加具有正當性,在審理過程中就不能一味地追求對申請人利益的保護,還需要適當?shù)乜紤]被申請人的利益,甚至是公共利益。也就是說,是否準予保全,實質是法官在對諸多利益進行綜合考量之后基于自由裁量權而作出的一種利益選擇。
不同的利益主體之間對利益的爭奪形成了利益沖突,“當一種利益與另一種利益相互沖突又不能使兩者同時得到滿足的時候,就產(chǎn)生了應當如何安排它們的秩序與確定它們的重要性的問題。在對這種利益的先后次序進行安排時,人們必須作出一些價值判斷即‘利益估價問題。”既然利益沖突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在相互沖突的利益之間進行“估價”、“選擇”也是必然的,由此而形成的相關理論,與兩大法系的法學傳統(tǒng)相適應,分別就有了大陸法系的“利益衡量”理論和英美法系的“衡平”觀念。
二、對“利益衡量”的考察
(一)我國對利益衡量理論的認識
在我國當下的法學研究成果中,“利益衡量”這個概念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使用。但是,對既有的研究成果稍加分析之后會發(fā)現(xiàn),人們在不同的場合使用了兩種利益衡量的理論:德國和日本的理論。由此而形成了3種局面:第一,僅承認德國的理論?!袄婧饬空撟鳛橐环N法律解釋的方法論,其思想源于德國的自由法學及在此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利益法學”;第二,僅承認日本的理論?!袄婧饬坷碚撌?960年代由日本學者加藤一郎和星野英一提出后,在日本民法解釋學理論界長期占據(jù)主導地位,影響著民法解釋理論的發(fā)展和民事審判實務的開展”;第三,兩種理論的融合。在此認識之下,對于二者之間的關系又存在著3種不同的看法。(1)將二者視為同一理論而共用于對同一問題的闡述:“在客觀形態(tài)上,法官對衡量尺度的把握一般是在現(xiàn)有法律文本的框架內進行”,其標準“就是一定社會的主流價值取向,或者說一定社會當中對一般公眾而言具有較為重要意義的價值選擇?!痹谶@段表述中,前一部分的表述實質上是德國理論的內容,后一部分則為日本理論中的“一般人標準”;(2)二者之間具有“源與流”的關系:“利益衡量論作為一種法解釋的方法論淵源于德意志的自由法學及在此基礎上發(fā)展的利益法學,并受到美國現(xiàn)實主義法學的強烈影響。20世紀60年代,日本學者加藤一郎教授與星野英一教授將其體系化”;(3)盡管同稱為利益衡量,但二者之間沒有任何關系:“日本的利益衡量論直接淵源于自由法學,并且直接導人了美國的現(xiàn)實主義法學,卻沒有德意志利益法學的痕跡?!鄙鲜?種認識孰是孰非?目前沒有定論。為了準確的運用利益衡量理論對筆者所研究的問題進行分析和論證,我們有必要對德、日利益衡量的核心理論進行比較。
(二)溯本清源——兩種不同的利益衡量理論
德國的利益衡量理論是德國“利益法學”的核心內容。以赫克為代表的利益法學家認為,利益是法律產(chǎn)生的根源,“正是利益才造成了法律規(guī)范的產(chǎn)生,因為利益造就了‘應該的概念。在“利益法學”看來,法律命令源于各種利益的沖突?!币虼?,對各種利益進行衡量、取舍,是制定法律規(guī)則的基本前提。“利益法學”作為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學科,它更關注法律規(guī)則運用的過程中、特別是法官處理案件過程中的各種利益沖突和解決問題?!袄娣▽W”是為適應法律的實際目的而創(chuàng)設的一種方法,其目標是發(fā)現(xiàn)法官在處理案件過程中應該遵循的原則。但是,“利益法學”并不認為法官有理由自由的創(chuàng)設新的法律秩序。他們的工作是在既定的法律秩序的范圍內,使各種利益協(xié)調起來。具體來說,“利益法學”從兩個著眼點出發(fā)關注法官解決案件過程中的利益處理問題。第一個著眼點是,在制度存在的背景下,法官必然要受現(xiàn)行法律的約束。法官必然要協(xié)調各種利益,并且循著立法者的路子來平衡各種利益沖突。當事人之間的爭議使法官面臨著各種利益的沖突,但是法官對人們利益沖突所做的判決是要受立法者在既定法律中所體現(xiàn)出來的對人們利益沖突所做出的評價的限制?!袄娣▽W”的第二個著眼點在于,法律是不健全的,甚至在處理人們日常生活所產(chǎn)生的沖突時還表現(xiàn)出相當?shù)拿苄浴W鳛榱⒎ㄕ?,他們對法律的這種不健全性可謂耳熟能詳,因此,他們并不希望法官僅僅在字面上遵循法律的規(guī)定,更重要的是,法官應該熟諳法律中所包含的利益,并且在處理案件時,盡量使自己的利益判斷能夠與立法者在法律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利益保持一致。法官不僅僅在法律規(guī)則的框架內對案件的事實進行判斷,而且還應該在法律規(guī)則出現(xiàn)空白的地方構建新的法律規(guī)則,以彌補法律規(guī)則的不足。換言之,法官不僅應當運用一些法律命令,而且它還必須保護那些立法者認為值得保護的總體利益。
加藤一郎和星野英一被公認為是日本利益衡量理論的共同倡導者。該理論自1960年代提出后,一直在日本學界占據(jù)主導地位。其核心是:強調決定裁判的實質因素不是法律的構成,而是法律之外的、對案件事實中諸沖突利益的比較衡量后所得出的決斷。加藤指出:“在最初的裁判過程中,應該有意識地排除既存的法規(guī),在一個全然白紙狀態(tài)下,考慮這個事件的應然解決?!苯陙恚毡緦W界提出的把“事件平息的優(yōu)良”甚至是“現(xiàn)實的合理性”當作價值判斷的形式標準。至于在這種場合下的利益衡量或者價值判斷的立場,他們都主張不
是法律專家的立場,而是普通人的立場,而且不能違背常識。具體操作是,先在一種與現(xiàn)行法規(guī)相隔離的狀態(tài)下,以普通人的立場,依據(jù)超越法律的標準,對案件事實中諸沖突利益進行比較衡量,得出一個初步的決斷,然后帶著這個決斷回到現(xiàn)行法律法規(guī)中,其目的一方面是為了尋找現(xiàn)行法律上的依據(jù),以增加自己決斷的說服力,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用現(xiàn)行的法律法規(guī)來對自己先行得到的決斷進行檢測,在兩者之間不斷地試錯,最終得出盡可能合理、合法的判決。
(三)與本論文契合的理論
無論是德國的理論還是日本的理論,二者都發(fā)端于對概念法學的批判。批判的焦點都是對概念法學所主張的法律的自足性的懷疑,這個自足不僅包括法律自身的自足,而且還包括法律對社會沖突解決的自足。法律不可避免會存在漏洞,單靠法律是無法解決所有社會沖突的,因為法律無法解決其自身的問題,這是他們批判之后得出的共同的結論。既然法律存在漏洞,同時又必須要尋求法律的解決,就需要尋找法律規(guī)定之外的解決方案。作為解決方案,他們都主張把視角從法律轉向糾紛本身,通過發(fā)掘糾紛背后所隱含的利益沖突,指出對糾紛解決的根本途徑在于如何調和案件中相互沖突的利益,都強調利益衡量在裁判過程中的決定性意義。但是,在論及應如何進行利益衡量的標準問題的時候,兩者卻發(fā)生了嚴重的分歧,正是這種分歧,才使它們變成了兩種完全不同的知識。
“利益法學”所主張的利益衡量標準是通過探求立法者的意圖來確定保護的對象,即立法者在制定法律的時候想要保護的那一方利益;只有立法者想要保護的利益才是法庭最終應該保護的利益。法庭必須通過已有的法律規(guī)定來探求立法者的意圖,最后根據(jù)立法者的意圖而不是法庭自己所理解的公平正義做出判斷。“利益法學”的學者認為,盡管在需要做出衡量的具體問題上,立法者并沒有明確他所要保護的利益主體,但是,通過現(xiàn)有法律的規(guī)定以及參與立法程序之人的言論,仍然可以做出這種推斷,因為“立法者如何評價不同的利益、需求,其賦予何者優(yōu)先地位,凡此種種都落實在他的規(guī)定中”。這樣看來,“利益法學”所倡導的利益衡量在很大程度上類似于法解釋學中的目的解釋方法。但日本學者所主張的利益衡量標準恰恰與此相反。這種利益衡量是法官主動思維的結果。法官在做出自己的價值判斷的時候,不受既定法律的束縛,反對從既有的法律中揣摩立法者的意圖,或者說從根本上排斥立法者的意圖。它是法律之外或者超越法律的標準,是根據(jù)更為抽象的公平和正義的觀念做出裁決的標準,它更加強調發(fā)生沖突的兩種利益之間的比較,因而是司法者所做出的權衡,屬于法官自由裁量權的范疇。
盡管立法者在制定法律之初也是根據(jù)公平正義的原理做出規(guī)定的,但是法律的制定所考慮的必然是一般情形下的公平和正義,因此,作為普遍適用的法律規(guī)則所能夠呈現(xiàn)的也只能是立法者對于一般情形下的公平和正義的理解。而作為法官自由裁量依據(jù)的公平和正義則是與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相聯(lián)系的,因而是具體的公平和正義。這樣,在遇有不同于一般情形的特殊案件的時候,根據(jù)兩種利益衡量理論就有可能會得出不同的結論。就對行為的保全而言,通常的情形是申請人的利益受到了或可能受到侵害,因此,法律的一般規(guī)定必定是要旗幟鮮明地保護申請人的利益。這種立法意圖將會指導法庭在任何場合下均會準予保全的請求。但是,這樣的判斷有時也許并不真正符合一般人所理解的公平和正義的觀念。例如,被申請人因為疏忽而在申請人的土地上修建了一座建筑物,申請人向法庭申請要求被申請人將該建筑物從他的土地上移除。法庭經(jīng)過評估得知,被申請人移除該項建筑物需要花費1500美元,而申請人的土地價值總共價值15美元。對于此案例,如果依照探求立法者意圖的標準進行判斷,那么,必然是無視1500美元和15美元的差別而做出命令被申請人移除建筑物的禁令,因為法庭必須要維護法所保護的申請人利益。但如果依照日本的利益衡量理論,根據(jù)本案的具體情形進行考慮,就會是法官會在1500美元和15美元之間進行衡量,那么,最后的結果是法庭將拒絕移除建筑物的禁令申請而改用其它的諸如損害賠償之類的替代性救濟方式。
由此,我們基本上可以得出結論:德國的利益衡量理論究其實質不過是法解釋學的一種方法。所謂的衡量,事實上是立法者的行為,因為立法者在制定法律之前就已經(jīng)完成了對可能發(fā)生沖突的利益的權衡,司法者所能做的,只是將這種衡量的結果揭示出來而已。而日本的利益衡量理論,是司法者在對現(xiàn)實發(fā)生的相互沖突的兩種利益進行比較后做出判斷,這種利益衡量方式能夠真正體現(xiàn)出衡量、權衡的本意,因而更符合筆者所說的訴訟保全制度中的利益權衡。
三、英美法系的衡平觀念
在英國法律發(fā)展史上,衡平法是為了彌補普通法救濟的不足而出現(xiàn)的?!昂馄椒ǖ淖畲筘暙I之一就是針對普通法上救濟范圍的有限性,引進范圍廣泛的衡平法救濟?!蔽覀冞@里所稱的普通法,是專指1066年諾曼征服之后至衡平法興起之前,由英國皇室在全國推行的、統(tǒng)一的、以判例法形式存在的普通法院審理案件時所適用的法律。這個含義上的普通法,是與衡平法、制定法相對應的概念,它與我們現(xiàn)代作為判例法統(tǒng)稱的普通法③的含義并不相同。
由于衡平法初創(chuàng)時期,審理案件的大法官幾乎全部由代表了英國最高文化水準的教士擔任④,因此,大法官在處理案件的時候,不像普通法院的法官那樣注重訴訟的形式,而是更多基于道德和良心方面的考慮,判斷行為人的行為是否符合公平,是否符合正義。埃思米爾大法官評“牛津伯爵案”時說道:“存在一個大法官法院的原因是因為人的行為形式各異,不可窮盡,一般的法律不可能恰如其分地符合每一個行為以及行為發(fā)生的具體情況。司法官的職責在于喚醒人對任何性質的欺詐、違反信托、錯誤和壓榨的良知,并且緩解和修正法律的極端性?!倍?,人們向由教士擔任的大法官申請救濟,也可以是看做對身為基督徒的被申請人所進行的良心上的控訴:“但是大法官能做什么呢?他既沒有什么特殊的方法達到絕對公平,也沒有什么特殊方法了解人們的思想……他所能做的一切,就是啟發(fā)當事人的良心,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只有良心才能辨別事情的對錯。……衡平法之所以對人發(fā)揮作用,是因為只有人才有良心。”因此,“在所有的場合,為大法官的干預進行辯解的理由是良心的需要。來自不完善的法的解決糾紛辦法使良心受到?jīng)_擊。人家對之起訴的那個人利用法的不健全,為所欲為,是違反良心的?!币舱驗榇?,大法官審理案件所創(chuàng)設出來的規(guī)則才被稱為“衡平法”或者“公平法”,而衡平法院亦被稱為“良心法院”。1875年英國的司法改革將普通法院和衡平法院合并,所有的法院都可以同時行使兩種管轄權,適用英國法的全部規(guī)則,而不論該規(guī)則是在普通法還是衡平法發(fā)展起來的。與英國衡平法的發(fā)展相一致,美國對普通法與衡平法之間的關系同樣
是客觀的債權人的利益。但是,相當性原則要求考慮利益平衡:在本案主訴訟全面查明案情之前進行臨時性調整,只有在給債權人帶來的利不致與債務人的不利不相當?shù)那闆r下才是合理的,這種調整只有并不損害債務人的重大利益時才屬‘必要?!痹谌毡?,利益衡量理論在定暫時狀態(tài)的假處分制度中得到了充分地體現(xiàn):“定暫時狀態(tài)的假處分之必要性比較單純,即避免債權人遭受不利益。然而,判斷是否允許此類假處分時,必須衡量債權人與債務人雙方的利益來決定。如果沒有假處分將使債權人遭受的不利益大于有假處分時債務人遭受的不利益,則應允許該假處分;如果允許假處分將使債務人遭受的不利益大于債權人獲得的利益,則不應允許此類假處分?!蔽覈_灣地區(qū)的司法判例則是在對“重大或顯著的損害”進行認定的時候,通過一種比較迂回的語言顯示出對當事人之間的利益所做的考量:“如債務人就聲請假處分所欲避免之損害遠大于債權人因假處分所受之損害者,即屬因避免重大或顯著之損害而有定暫時狀態(tài)之必要,債務人非不得聲請定暫時狀態(tài)之假處分?!?/p>
五、“利益權衡”在我國訴訟保全制度中的闕如
長期以來,我國的訴訟保全僅有財產(chǎn)保全一種形式。為了保障裁定得以及時、有效地執(zhí)行,《民事訴訟法》對財產(chǎn)的保全設置了單方速裁的審理程序。這種程序本身不需要傳喚被申請人參加審理,法庭作出裁決的時候,也不需要太多地考慮被申請人的利益。因為只要申請人提供了相當?shù)膿?,那么,保全措施即使給被申請人造成了損失,也可以通過擔保的財產(chǎn)獲得補償,因此,在保全的及時性與對被申請人利益的保護之間,立法選擇了前者。對于現(xiàn)實中存在的對行為進行保全的需要,實務部門可通過“需要立即停止侵害、排除妨礙,立即制止某項行為”的案件可以先予執(zhí)行的司法解釋來實現(xiàn)對正在進行的加害行為的制止。江偉教授曾于1994年發(fā)表文章提出應當將對行為的保全納入到保全體系中來。之后,我國理論界開始了對該問題的關注。1999年的《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法》規(guī)定了強制令制度,強制被申請人實施或禁止實施某項行為。我國2000年和2001年完成了對《專利法》、《商標法》、《著作權法》的修改,增加了對知識產(chǎn)權的訴前司法保護。這兩項制度被認為是我國現(xiàn)行關于對行為進行保全的立法規(guī)定。
對行為進行保全的需求盡管在我國突出地表現(xiàn)在上述兩領域內,但不表明這種需求僅僅存在于這些領域。在其它類型的案件中,尤其是繼續(xù)性法律關系的案件中同樣有著廣泛的適用基礎。例如,對子女監(jiān)護權的爭執(zhí)、侵犯人身權、相鄰關系、禁止公司董事長行使職務、勞動關系、演藝合同等不涉及財產(chǎn)占有侵害方面的糾紛,都存在申請法院禁止或強制某種非財產(chǎn)處分行為的需求。因此,完整的訴訟保全體制既包括以財產(chǎn)為對象的財產(chǎn)保全,也包括以行為為對象的保全,這在我國理論界已經(jīng)基本形成共識。但就后者而言,至今尚未形成一個統(tǒng)一、準確的概念。
這樣的立法及認識使得訴訟保全中的利益權衡問題得以顯現(xiàn)。對行為的保全不同于財產(chǎn)保全的最為重要之處,除了給被申請人可能造成損害之外,就是保全措施一旦錯誤,損害的后果通常無法回復。因此,法院在審理申請人就行為提出的保全申請時,就沒有理由不去考慮被申請人的利益。但我國的上述兩項規(guī)定并沒有體現(xiàn)出對被申請人利益的考量?!秾@ā返?1條規(guī)定專利權人申請訴前停止侵犯專利權的請求時,需滿足“如不及時制止將會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條件。其中對“難以彌補的損害”的要求,與申請海事強制令的條件相比,在對被申請人的利益保護方面已經(jīng)有所改善,因為后者是只需要達到“將造成損害或者使損害擴大”即可。但僅對申請人單方利益進行考量就作出裁定的規(guī)定,與上述國家在平衡申請人與被申請人利益之后才作出裁決的做法仍然有所差距。以我國臺灣地區(qū)為例,準予假處分的有效條件是為避免顯著之損害或防急迫強暴或其它情事,而“所謂避免顯著之損害,就假處分所受債務人之損害或不利益,與債權人受侵害所蒙受之不利益兩者相比較,后者遠較前者之損害不利益為大之情形,即屬有顯著之損害?!?/p>
六、“利益權衡”在保全訴訟中的體現(xiàn)
綜觀各有關利益權衡的立法和實踐,總有一些共同的因素被不同的法庭反復地進行考量。我們可以從中探求一些普遍性的因素,以資在完善我國保全訴訟制度時就利益權衡原則的貫徹方面加以借鑒。利益需要被權衡的前提是利益之間存在著沖突,訴訟保全制度中可能產(chǎn)生的利益沖突一般存在于申請人與被申請人、申請人與社會公眾之間。當然,前一種沖突是主要的。因此,在裁定是否準予保全措施的時候,法庭通常應該考慮以下3個方面的問題:
1.如果不準予保全,申請人的利益是否會遭受難以彌補的損害。
既然訴訟保全制度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保護申請人的合法權益,因此,在裁定是否準予保全的時候,申請人的利益當然是首要被考慮的因素。那么,被申請人的行為對申請人利益的危害達到何種程度,法庭才可能準予保全申請呢?如果以《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法》中“將造成損害或者使損害擴大”為要件,很有可能使判斷標準失之寬泛,其結果是申請人輕易就能獲取保全的裁定,動輒就通過保全措施來限制被申請人的行為,不僅會影響訴訟的進程,也增加了訴訟的成本;更重要的是,會對被申請人的利益造成損害,有違法所追求的公平與公正。綜觀域外之立法規(guī)定,盡管表述各異,但實質內容基本相同,除要求“侵害的急迫性”之外,還要求“損害的難以彌補性”。這個標準也正是我國財產(chǎn)保全和申請訴前停止侵犯知識產(chǎn)權行為的裁決要件之一。關鍵的問題在于,什么是“急迫的侵害”和“難以彌補的損害”?“急迫的侵害”有可能是現(xiàn)實的、正在發(fā)生的侵害,也有可能是尚未發(fā)生但很有可能發(fā)生的侵害。不過,尚未發(fā)生的侵害很容易被法庭視為“時機不成熟”而駁回申請。但僅有“急迫的侵害”還不足以使法庭作出保全裁定,必須得考慮“損害是否難以彌補”。
就后者而言,我國臺灣地區(qū)學者的解釋是:“具體而言,系指若使債權人繼續(xù)忍受到本案判決時為止,其所受不利益或痛苦顯然太酷之情形而言?!崩?,債務人到處發(fā)出損害債權人名譽之印刷品,債務人建筑工作物以妨害鄰地所有人行使權利。司法實務界傾向于以“債權人所受之損害是否為不能以金錢補償”為判斷標準。如果對申請人造成的損失是難以用金錢來衡量的時候,通常就可以認為損失是難以彌補的。由此而造成了對于侵犯專利權的案件能否構成難以彌補的損害的爭論。因為對專利權造成的損害,通常是可以用金錢計算的,盡管有時候這個數(shù)額非常巨大?!半y以彌補的損害”這個標準在英美法系同樣適用。但更多的時候,英美法系的學者和法官認為,試圖用一個精確的方法來定義“難以彌補的損害”是不可能的,因此只能根據(jù)個案的具體情形來構筑它的形狀。
2.如果準予保全措施,被申請人將會遭受怎
樣的損害。
對被申請人利益的考量是衡平觀念在保全訴訟中的主要體現(xiàn)。這種衡平經(jīng)常發(fā)生在這樣的場合:盡管申請人所遭受的損害對他來說是嚴重的和不可彌補的,但實際上遠遠少于被申請人為了遵守對他的裁定而遭受的損害。有一些原因可以解釋為什么法庭在這一階段處理被申請人的利益時會猶豫不決。為了使裁定更加有效,法庭必須在案件進入法院后一段相對比較短的時間內作出決定。在這種快速審理的壓力下,法庭很有可能不會通知被申請人參與程序、陳述意見,即使是在對行為進行的保全中,通常也只是留給被申請人一個非常短的答辯期。這對法庭是一種考驗。它要求法庭必須具有敏銳的洞察力和準確的判斷力。他必須根據(jù)一些有限的事實,在匆忙的分析法律后去簽署一項可能會給一方當事人帶來嚴重后果的命令。由于這些原因,法庭在考慮是否準予保全措施的時候,就應當平衡考慮對雙方當事人有利或不利的因素?!霸谝粋€尚未確定的案件中,這些因素可能和案件的事實有關,也可能和法律有關,還可能和雙方都有關?!?/p>
3.對公共利益的影響也是法庭需要考慮的內容,因為公共利益最終會成為有利于當事人一方的因素而對法官的判斷形成影響。以美國的訴訟實踐為考察對象。涉及公共利益權衡的案件通常發(fā)生在環(huán)境污染、言論自由等領域。在環(huán)境污染領域里面,如果排放污染的企業(yè)對公眾是必要的,那么這種公共利益的因素就會成為對被申請人有利的因素。在有關言論自由的領域,公共利益的因素具有最重要的意義。有時候,即使申請人受到了傷害,但法庭也不愿通過禁令限制言論自由。法庭堅持這一觀點的原因是為了保護公共利益,即維持自由的社會和公開的交流,并不僅僅是保護訴訟當事人個人。通常,對于申請人來說,獲得禁令來限制書籍、報紙或其它交流媒體的出版發(fā)行是不可能的。這些媒體上有公眾感興趣的信息、教育甚至娛樂目的。在Krebiozen Research Foundations v.Beacon Press案件中,申請人想要禁止一本書的出版,他聲稱書中包含了虛假和荒謬的陳述,因為作者對申請人為了治療癌癥而新開發(fā)的麻醉藥進行了詆毀。但是,法庭否定了禁令申請。法庭認為關于事實真相的揭示對于公共利益來說是一個重要的問題,了解真相的最有辦的方法是允許充分、自由的討論這一事件。從公共利益的角度考慮,法庭更喜歡讓申請人試試普通法上的金錢賠償。
對公共利益的考慮并不總是使被申請人獲利,有時對申請人也會有幫助,它可以促使法庭簽署在其它情況下不會簽署的禁令。在Harris Dran-ley Coal&Land Co.v.Chesapeake&O.Ry.Co.案件中,鐵路公司為了避免引起公路上滑坡的危險,要求法院下令禁止一些礦主在公路上挖坑的行為。在通常情況下,法庭可以因為這種行為只是一種可能會導致滑坡的妨害行為而否定禁令申請。然而,法庭授予了禁令。法庭不是基于對申請人鐵路公司利益的考慮,而是從乘坐火車的公眾成員的利益來看待這個問題。法庭認為,一般說來,這樣的災難只在各種環(huán)境因素綜合起來的情況才會發(fā)生,而這些因素同時發(fā)生的機率是極小的,所以,法庭本應該駁回申請人的禁令申請。但是,根據(jù)普通的經(jīng)驗我們知道,災難經(jīng)常發(fā)生在我們意想不到的時間和預想不到的地方。法庭不能夠拿人民的生命做賭注,不管勝敗的可能性有多大。因為生命一旦失去,是沒有任何救濟可言的。因此,以衡平的觀念來看,僅對申請人提供損害賠償?shù)木葷褪遣怀浞值?,因此而批準了禁令的申請?/p>
對公共利益的考量可以分為兩個步驟。第一,需要就被控行為是否攸關公共利益作出判斷。在一些案件中,訴訟看上去似乎是為了個人利益提起的,但實際上可以直接導致公共政策的實行。例如,在Po~er v.Warner Holding Co.案件中的情形;而在另一些案件中,盡管法庭的主要目的不是通過私人訴訟執(zhí)行廣泛的公共政策,但是法庭也會因為訴訟對公共利益的影響而權衡原被告雙方的利益。例如Northern Indiana Public Service co.V.w.J.&M.s.Vesey案件。申請人禁止被申請人天然氣工廠的經(jīng)營,因為工廠制造的氣體、氣味、氨水和煙霧破壞了的附近花房。但法庭最終以天然氣工廠的經(jīng)營是具有公共利益為理由駁回了禁令。
第二,如果準予對被申請人的行為加以制止,那么可接受的替代方式是否充分,公眾是否會因之感覺不便。在Hybritech Inc.v.Activated Labo.ratories案件中,法庭認為相對人所研發(fā)的產(chǎn)品能夠促進公共健康,因此以維護公眾利益為理由拒絕核發(fā)禁令。在Sehenreich et a1.v.Town ofFairbanks,et al.案件中,被申請人阿拉斯加州的費爾班克市政當局根據(jù)有關法律的規(guī)定決定關閉Weeks Field機場,相應地,原附屬于Weeks Field機場的飛行員培訓學校、控制塔等服務設施停止使用。受到該決定影響的公民向法庭申請中間禁令和最后禁令,希望法庭能夠阻止該項決定的生效和執(zhí)行。申請人方提出的理由就是該機場屬于公共設施,市政當局的決定違反了公共利益,是非法的行為。但是,被申請人方提出了一系列的理由來反對申請人。例如,政府的財政無力負擔該機場營運所需要的支出;就在兩英里之外的地方有一個修建的更好更安全的大型機場可以使用,而Weeks Field機場只能起落小型飛機;新的學校已經(jīng)在Weeks Field機場跑道附近落成,如果繼續(xù)使用該機場,所威脅的不僅僅是使用機場的人的安全,也會影響到學校的學生和附近的居民;從公共利益和一般公眾的需要而言,進一步使用該機場是不必要的。法庭最后采納了被申請人的抗辯理由,拒絕頒發(fā)中間禁令。申請人向第九巡回法院提出上訴,上訴法庭認為,關閉Weeks Field機場不會危害公共利益,因此肯定了地方法院駁回中間禁令申請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