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宋代上梁文考論

2009-04-24 09:51谷曙光
江淮論壇 2009年2期
關(guān)鍵詞:宋代民俗文體

谷曙光

摘要:上梁文發(fā)軔于南北朝,唐末初具規(guī)模,兩宋時趨于定型,宋以后的上梁文一直延續(xù)宋代的規(guī)格樣式,以承襲為主。宋代是上梁文最為繁盛發(fā)達的時期,作品最多、藝術(shù)成就最高。本文考證了上梁文的來歷,其文體的軌范形制,分析了宋代最有代表性的上梁文作家作品,并對宋代上梁文之歷史價值與地位作出客觀評價。

關(guān)鍵詞:上梁文;宋代;民俗;文體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志碼:A

中國古代的不少文體與民間風俗習慣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比如古代建筑房屋時,在上大梁以前,要舉行一種誦唱“上梁文”的儀式,以祈求根基牢固,誦祝房舍平安長久。明代徐師曾《文體明辨序說》對此有相關(guān)解說:“按上梁文者,工師上梁之致語也。世俗營構(gòu)宮室,必擇吉上梁,親賓裹面(今呼饅頭)雜他物稱慶,而因以犒匠人,于是匠人之長,以面拋梁而誦此文以祝之。其文首尾皆用儷語,而中陳六詩。詩各三句,以按四方上下,蓋俗體也?!盵1]169可知上梁文的形成源于民間風俗。這個儀式猶如今天建筑工地的開工典禮一樣,擇選良辰吉日,親朋相賀,熱熱鬧鬧的誦祝一番。至于上梁文的文體特征,徐氏也略作說明。不過,上梁風俗由來已久,徐氏的解說只是粗陳梗概,有些問題并沒有完全說清楚。關(guān)于上梁文的種種,仍需作進一步的深入研究。

一、宋以前上梁文的發(fā)展概況

上梁文究竟起源于何時,今已難確考。宋代王應麟認為上梁文起于南北朝:“后魏溫子升《閶闔門上梁祝文》云:‘惟王建國,配彼太微。大君有命,高門啟扉。良辰是簡,枚卜無違。雕梁乃架,綺翼斯飛。八龍杳杳,九重巍巍。居宸納祜,就日垂衣。一人有慶,四海爰歸。此上梁文之始也?!盵2]卷二十如果王說可信,則南北朝時就已有上梁文。溫子升作品的體制完全是四言韻文。王說只是孤證,南北朝時有無其他人寫作上梁文,尚待細考。劉師培《論文雜記》里有一則札記,論及南朝新興文體:“有所謂上梁文者矣;(出于《詩斯干篇》)……一二慧業(yè)文人,筆舌互用,多或累篇,少或數(shù)言,語近滑稽,言違典則,此則子云稱為小技,而昌黎斥為俳優(yōu)者也。古人謂‘小言破道,其此之謂乎?!盵3]113看來劉氏亦認為上梁文出現(xiàn)在南北朝,但他并未舉出具體篇章作品。在傳統(tǒng)文人眼里,上梁文自然是不登大雅之堂的雕蟲小技。今唐人文集亦無上梁文傳世。倒是在敦煌文獻中,有幾篇唐末的上梁文。比如編號“伯3302”的《維大唐長興元年癸巳歲二十四日河西都僧統(tǒng)和尚依宕泉靈跡之地建龕一所上梁文》,作于公元930年,此文甚長,不據(jù)引。這是為佛寺建龕而作的,采用駢文體式,一方面寫出資建龕的和尚是有德高僧,贊美一番;另一方面,頌祝建龕的功德,寓有吉祥如意的祝福。此文最可注意者,是祝辭的體制:

若夫敦煌勝境,地杰人壽,自故崇雅,難可談之……

兒郎偉,鳳樓更巧妙,李都料繩墨難過……

兒郎偉,和尚眾人之杰,多不與時同……

兒郎偉,今因良時吉日,上梁雅合周旋……

自此上梁之后,高貴千年萬年。

這顯然是一種約定俗成的體制。關(guān)于“兒郎偉”的含義和為何用它領(lǐng)起祝辭,下文再談。敦煌文獻中,還有一種與此不同的上梁文,如“斯3905”《唐天德元年辛□歲□月十八日金光明寺造窟上梁文》,完全采用了六言詩的形式:

宕谷光賢石躒,薛問五記同椽。

目茲萬圣出現(xiàn),千佛各坐金蓮。

石澗長流圣水,花林寶島驚喧。

圣跡早晚說盡,紙墨不可能言。

獫狁狼心犯塞,焚燒香閣摧殘。

合寺同心再造,來生共結(jié)良緣。

梁棟秀仙吐鳳,盤龍乍去驚天。

便是上方近制,直下屈取魯班。

馬都料方其分,繩墨不追師難。

這是寫當時的北方少數(shù)民族焚燒破壞了佛寺,全寺上下不畏艱難,同心協(xié)力,再造寺廟。顯然,唐代上梁文在民間使用已很廣泛,但似乎還未引起普通文人的注意。其體制也尚在發(fā)展變化之中,既有駢文形式,又有韻文形式。和溫子升《閶闔門上梁祝文》比較,唐代上梁文的文章容量大大豐富,不僅是說幾句吉祥如意的好話,更有事情原委的敘述,帶有一定的抒情色彩。

二、宋代:上梁文軌范體制的定型

從南北朝到唐代,可以看作是上梁文的草創(chuàng)時期,上梁風俗在民間已經(jīng)很普遍,上梁文體制也粗具一定規(guī)模,但上梁文的作者多不可考,大約一般知識分子還沒有注意到這種文體。延及宋代,這種與建筑風俗休戚相關(guān)的特殊文體乃大盛,今存眾多宋人文集里都有上梁文。清代彭元瑞編《宋四六選》,在眾多的四六體裁中,只選了詔、制、表、啟、上梁文、樂語六種,由此可見上梁文在宋代諸種駢文體裁中占有一席之地,并非可有可無。欲詳細研討宋代上梁文的來龍去脈,應首先對相關(guān)文獻作梳理。根據(jù)《文淵閣四庫全書》中的宋人別集作初步統(tǒng)計,現(xiàn)存宋代上梁文的作者篇目基本情況如下:

胡宿《醴泉觀涵清殿上梁文》、《集禧觀大殿上梁文》、《修蓋睦親宅吳王院神御堂上梁文》(《文恭集》卷二十八);石介《南京夫子廟上梁文》(《徂徠集》卷二十);元絳(有上梁文,已佚);歐陽修《醴泉觀本觀三門上梁文》(《文忠集》卷八十三);王安石《景靈宮修蓋英宗皇帝神御殿上梁文》(《臨川文集》卷三十八);黃庭堅《靖武門上梁文》(《山谷集》外集卷十);陳師道《披云樓上梁文》(《后山集》卷十七);黃裳《三清殿上梁文》(《演山集》卷三十五);鄒浩《上梁文》(《道鄉(xiāng)集》卷三十一);傅察《槐堂上梁文》(《忠肅集》卷下);李綱《中隱堂上梁文》、《桂齋上梁文》(《梁溪集》卷一百五十六);張守《倦飛亭上梁文》(《毗陵集》卷十);程俱《常州華嚴教院上梁》、《山居上梁文》(《北山集》卷十七);李彌遜《漳州移學上梁文》(《筠溪集》卷二十一);王庭珪《盧溪讀書堂上梁文》、《安??h廳上梁文》、《安福縣學上梁文》(《盧溪文集》卷四十);劉子翚《修祖居上梁文》、《屏山新居上梁文》(《屏山集》卷六);孫覿《馬跡上梁文》、《西徐上梁文》、《金山大殿上梁文》、《資圣上梁文》(《鴻慶居士集》卷二十八);胡宏《文定書堂上梁文》、《碧泉書院上梁文》(《五峰集》卷三);胡寅《永州譙門上梁文》(《斐然集》卷三十);周紫芝《草廬上梁文》、《萬波亭上梁文》、《九江新居上梁文》、《二妙堂上梁文》、《負暄亭上梁文》(《太倉稊米集》卷六十二);史浩《四明新第上梁文》、《明良慶會閣上梁文》、《竹院上梁文》(《鄮峰真隱漫錄》卷三十九);羅愿《愛蓮堂上梁文》(《羅鄂州小集》卷四);朱熹《同安縣學經(jīng)史閣上梁》(《晦庵集》卷八十五);周必大《淳熙二年修蓋射殿門上梁文(十二月二十二日)》、《后殿上梁文(六月二十九日)》(《文忠集》卷一百十八);林亦之《海口夫子廟上梁文》(《網(wǎng)山集》卷八);陳傅良《瑞安縣學上梁文》(《止齋集》卷四十四);樓鑰(原有四篇,已佚);洪適《東湖上梁文》、《廣州緩帶堂上梁文》、《澹津卜筑上梁文》、《楚望樓上梁文》、《花信亭上梁文》、《容膝齋上梁文》、《聚螢齋上梁文》(《盤洲文集》卷六十八);楊萬里《南溪上梁文》、《施參政信州府第上梁文》(《誠齋集》卷一百四);陳造《懷莒堂上梁文》、《定??h廳事上梁文》、《激犒庫上梁文》、《臨澤常住院上梁文》(《江湖長翁文集》卷四十);程珌《云溪上梁》、《玊樞上梁》(《洺水集》卷十九);劉過《為吳縣尉俞灝商卿作排青軒上梁文》(《龍洲集》卷十四);劉學箕《耕隱上梁文》、《五峰新居上梁文》(《方是閑居士小稿》卷下);李曾伯《淮東制府僉廳議堂》(《可齋雜稿》卷二十三)、《江陵府學講堂上梁文》(《可齋雜稿》續(xù)編前卷五);劉克莊《慈濟殿上梁文》、《建陽縣西齋上梁文》、《徐潭草堂上梁文》(《后村集》卷二十九);方岳《淮東制司儀門上梁》、《招信軍譙樓上梁》、《工部草堂上梁》、《福星門上梁》、《歸來館上梁》、《繭窩上梁》(《秋崖集》卷三十四);釋居簡《彰教法堂上梁文》、《大梅護圣僧堂上梁文》、《裒金新之上梁文》、《華亭楊木浦朱寺法堂上梁文》、《碧云藏殿上梁文》、《下天竺造僧堂上梁》、《丘運使后堂上梁文》、《慧日僧堂上梁文》(《北澗集》卷九);姚勉《西澗書院換新梁文》、《惠政橋上梁文》、《桂殿上梁文》、《天香閣上梁文》、《賦梅樓上梁文》、《秋山上梁文為謝飛卿作》(《雪坡集》卷四十三);文天祥《山中堂屋上梁文》、《山中廳屋上梁文》、《代曾衢教秀絳上梁文》(《文山集》卷十七);陳著《建里域三石祠上梁》、《代慶元府天寧寺起大殿上梁文》(《本堂集》卷九十二);釋道璨《薦福法堂上梁文》、《感山依云閣上梁文》(《柳塘外集》卷三);柴望《崧山書院上梁文》(《秋堂集》卷二);方逢辰《上梁文》(《蛟峰文集》卷六);牟(山獻)《七先生祠》(《陵陽集》卷二十三);熊禾《書坊同文書院上梁文》、《蓮社上梁文》(《勿軒集》卷四)。

此外,在宋代總集《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里也收錄了34篇上梁文,有楊億、蘇軾、黃庭堅、辛棄疾等人的作品。

據(jù)文獻考察可知,宋代上梁文在眾多文章樣式中是異軍突起的,創(chuàng)作繁盛一時,連當時的大家、名家也樂此不疲。

現(xiàn)存的宋代上梁文約有一百余篇,如果要對這些文章進行分類,最好的途徑莫過于按建筑的種類略作歸并。《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九十二、九十三收錄的上梁文即按此標準分為宮殿、官宇學校、府第、寺觀、廟宇橋船等幾種類型,這不失為一種行之有效的分類辦法。

上梁文的文章規(guī)模體制定型于宋代。如果說唐末的上梁文體制還只是初步形成,那宋代就嚴格規(guī)范得多了。元代陳繹曾《文章歐冶》之“四六附說”,專門介紹了十余種駢文的體式,其中就有“匠人上梁之文”,按陳氏的解釋,上梁文一般分為四段:“一、破題;二、頌德;三、入事;四、陳拋梁,東西南北上下詩各三句?!盵4]1272清末吳曾祺《文體芻言》亦論及上梁文:“不知始于何時,宋以后此體屢見,楊誠齋、王介甫集中皆有之,文用駢語,皆寓頌祈之意,實《小雅·斯干》之遺。末附詩,上、下、東、西、南、北凡六章。每章冠以‘兒郎偉三字,亦有不用者?!盵5]附錄上梁文文章形式本是十分靈活的,陳、吳所言也只是大致言之。遍覽宋代上梁文后,筆者將其文體規(guī)格局面概括為“駢文——詩——駢文”的藝術(shù)形式。試以北宋歐陽修的《醴泉觀本觀三門上梁文(七月二十一日)》為例加以說明:

兒郎偉,我國家膺三靈之眷命,革五代之荒屯。多壘削平,包干戈而偃武;四夷面內(nèi),解辮索以承風。逮先圣之撫臨,躋群生于富壽,乃欲追羲、軒以并軌,款云、亭而勒成。容典交修,遂舉曠古難行之禮;瑞應來集,有非人力可致之祥。卿云矞和露之光,紛綸而雜委;朱草靈芝之秀,焜耀而叢生。爰有神泉,涌茲福地,甘如飲醴,美可蠲疴。湛靈液以淵渟,敞琳宮而崛起。歲時游豫,順民俗之樂康;棟宇翼嚴,表京師之壯麗。近以有司不謹,飛熖延災。皇上愛物推仁,因民所利,顧遺基之巋爾,回圣慮以惻然,爰飭良工,載新有作。損其土木之費,所以寬民;適其奢儉之中,俾之可久。用涓吉日,構(gòu)此修梁。盍效歡謳,形于善祝。

兒郎偉,拋梁東,危構(gòu)岧峣彩露中。 欲識圣君仁及物,靈源一勺本無窮。

兒郎偉,拋梁西,金碧相輝俯仰迷。萬瓦寒光浮瑞露,層檐晚景掛晴霓。

兒郎偉,拋梁南,善利深功不可談。但喜斯民無疾癘,誰知靈液有余甘。

兒郎偉,拋梁北,觀者如云來九陌。四方萬國會京師,有類眾星環(huán)斗極。

兒郎偉,拋梁上,棟宇規(guī)模標大壯。落成行即慶良辰,望幸何時來彩仗。

兒郎偉,拋梁下,祈福為民崇廣廈。四時和氣致休祥,萬國多歡洽朝野。

伏愿上梁以后,三辰順軌,百谷豐登?;芊耦},咸被垂衣之化;行歌戴白,永為擊壤之氓?;实廴f歲!皇帝萬歲!皇帝萬萬歲!

文章以“兒郎偉”領(lǐng)起,先是一段駢文,泛論本朝的文治武功,次說醴泉觀不慎失火被焚,皇帝仁民愛物,撥款重修,這是說明事情的來龍去脈。中間一段采用詩的形式,仍以“兒郎偉”開頭,然后分別拋梁東、西、南、北、上、下,接三句七言詩,句式為“三、三、七、七、七”。最后一段再以駢文作結(jié),說一通吉祥祝福的話。

歐陽修的這篇上梁文帶有“兒郎偉”,基本繼承了唐文的規(guī)模。此外,宋代還有很多上梁文已沒有“兒郎偉”字樣。茲再引陳師道《披云樓上梁文》為例:

夙夜在公,必有燕休之地;上下同樂,孰知興作之勤。惟此東州,稱為輔郡。遺澤未息,猶有陶虞之風;王化既成,更同齊魯之俗。河山千里,枹鼓不鳴;閭巷百年,豪杰間出。地滋墾辟,歲嗣豐穰。里無愁嘆之聲,吏絕追呼之擾。因斯時之暇豫,樂此地之登臨。革故增高,事非過制;斷長續(xù)短,費不及民。棟宇靚深,稱吏民之觀望;歲時游豫,遂老幼之歡娛。爰歷靈辰,用興危架。聽于輿頌,落此成功。

拋梁東,日上云開四顧中。今代功名歸二老,當年富貴有朱公。

拋梁南,舳艫銜尾系江潭。朝(齊)已作豐年雨,暑飲行聽抵掌談。

拋梁西,陰陽桃李下成蹊。舉頭更覺長安近,送酒長隨落日低。

拋梁北,瑞塔亭亭入云矗。百年戰(zhàn)斗及明時,千里河山余故國。

拋梁上,危架岧峣遠千丈。房星璀璨近檐楹,海岱摧藏但空曠。

拋梁下,割肉成堆酒如瀉。燕雀投人也自忙,鼠蝠旋墻不容鏬。

伏愿上梁以后,人神同力,旸雨以時。水宿涂行,夜無風露之警;盆繅鐮割,家有槁廩之余。囹圄一空,鞭笞不試。商旅四集,貨賄遂通。據(jù)榻以談,不減庾公之興;從游而賦,尚須韓子之文。

不管帶不帶“兒郎偉”,其體制規(guī)格基本相同。把宋代上梁文的體制和宋之前作比較,可以看出明顯的發(fā)展變化。宋人葉某《愛日齋叢抄》卷五云:“上梁文吳氏漫錄考其所始,云后魏溫子升有《閶闔門上梁祝文》,……乃知上梁有祝文矣。第不若今時有詩語也。”[6]卷五這里的“吳氏漫錄”大約是指吳曾的《能改庵漫錄》。六朝雖有上梁文,但只是四言的頌贊體。宋代上梁文顯然更多的借鑒了敦煌民間上梁文的體式,再加以規(guī)范化。首先文章結(jié)構(gòu)非常的嚴謹工整,其次敘述、祝福的語言更為華美整飭??傊沃暗纳狭何膸в懈嗟拿耖g色彩,而宋代的上梁文顯然經(jīng)過文人的加工,趨于定型。上梁文這種文體的最終成熟是在北宋。

體制既明,則上梁文里的“兒郎偉”、“拋梁東、西、南、北、上、下”的字樣究竟寓何含義,是我們接下來應該解決的問題。其實在宋代,已有學者注意到“兒郎偉”的問題。宋樓鑰《跋姜氏上梁文稿》云:“上梁文必言‘兒郎偉,舊不曉其義?;蛞詾槲ㄖZ之唯,或以為奇?zhèn)ブ畟?,皆所未安。在敕局時見元豐中獲盜推賞,刑部例皆節(jié)元案不改俗語。有陳棘云:‘我部領(lǐng)你懣廝。逐去深州。邊吉云:‘我隨你懣去。‘懣本音‘悶,俗音‘門,猶言輩也。獨秦州李德一案云:‘自家偉不如今夜去云。余啞然笑曰:‘得之矣。所謂兒郎偉者,猶言兒郎懣,蓋呼而告之。此關(guān)中方言也。上梁有文,尚矣。唐都長安循襲之。然嘗以語尤尚書延之、沈侍郎虞卿、汪司業(yè)季路,諸公皆博洽之士,皆以為前所未聞,或有云用相兒郎之偉者,殆誤矣。因附見之?!盵7]卷七十二樓氏認為“偉”即關(guān)中方言的“們”,“兒郎偉”就是“兒郎們”意思。不過樓氏的證據(jù)似不夠充分,只可聊備一說。事實上,“兒郎偉”出于敦煌文獻,故可能仍與民間風俗有關(guān)??级鼗臀墨I,有一種名叫《兒郎偉驅(qū)儺》的六言體民間歌謠,簡稱《兒郎偉》或《兒郎衛(wèi)》。這是一種與驅(qū)儺民俗相聯(lián)系而產(chǎn)生的歌謠,一般在每年的臘月民間驅(qū)儺時演唱。姑引一首敦煌編號“伯4976”的《兒郎偉》:

舊年初送玄律,迎取新節(jié)青陽。北六寒光罷末,東風吵散冰光。

萬惡隨于古歲,來朝便降千祥。膺是浮游浪鬼,付與鐘馗大郎。

從茲分付已訖,更莫惱害以鄉(xiāng)。謹請上方八部,護衛(wèi)龍沙四方。

既然要除鬼去疫,保佑老百姓,那就需要一個像鐘馗那樣厲害的“偉兒郎”,故而“兒郎偉”可能就是指歌謠中的“鐘馗大郎”。敦煌文獻中《兒郎偉》的歌謠甚多,這說明民間驅(qū)儺風俗的盛行,老百姓以此來祈求神靈保佑,祝福國泰民安。至于“兒郎偉”怎樣和“上梁文”結(jié)合起來,不可詳考。不過,“兒郎偉”既是一種影響廣泛、喜聞樂見的民間頌祝歌謠形式,那么上梁文把它吸收融入自身的文體體制中,也是非常自然的。

“拋梁東、西、南、北、上、下”的含義比較好理解。前引徐師曾《文體明辨序說》中曾有“以面(饅頭)拋梁”的說法。按,“拋梁”仍是一種民間的風俗儀式。上梁時,親友們帶著錢、物前來慶賀,競相把禮物拋上大梁,這就是“拋梁東、西、南、北、上、下”的確解。試看楊億《開封府上梁文》即可明白:“兒郎偉,今茲吉日將畢奇功。爰自拋梁,式申犒勞。散金錢而滿地,堆餅餌以如山。卮酒彘肩,盈樽滿案。極量而飲,應不羨于單醪;實腹而餐,固如填于巨壑。既醉以飽,式舞且歌。同承渙汗之恩,共樂升平之化?!睏钗牡拿枋鲱H為生動,場面也更為宏大??梢酝浦?,皇家或達官貴人的“上梁”儀式,一定非常鋪張,散錢滿地,堆餅如山,飽餐痛飲,高歌狂歡;而平民百姓“上梁”則會量力而行,儉省節(jié)約很多。至于上文徐師曾所說的拿饅頭“拋梁”,不失為一種儉省的好辦法,饅頭既便宜,又有替代物的作用。說到底,“上梁”只是一種頌祝的儀式,實在沒有必要大肆鋪張。

三、宋代上梁文的藝術(shù)分析

上梁文屬于那種實用性很強的文體,在體制上由駢文與詩歌兩種文體合成,其結(jié)構(gòu)在古代文體中非常有特色。好的上梁文還有很高的藝術(shù)性,不僅讀起來音節(jié)鏗鏘,富有風味,而且辭藻瑰麗,屬辭比事警策精切,可以見出作家的才情學識。上文所引楊億、歐陽修、陳師道諸人的作品都屬上梁文中的佳作。

蘇軾才高八斗,于文無所不精。他的文集里有一篇《白鶴新居上梁文》,借事詠懷,遣辭清妙,堪稱上梁文中的壓卷之作:

鵝城萬室,錯居二水之間;鶴嶺一峰,獨立千巖之上。海山浮動而出沒,仙圣飛騰而往來。古有齋宮,號稱福地。鞠為茂草,奄宅狐貍。物有廢興,時而隱顯。東坡先生,南遷萬里,僑寓三年,不知歸與之心,更作終焉之計。越山斬木,泝江水以北來;古邑為鄰,繞牙檣而南峙。送歸帆于天末,掛落月于床頭。方將開逸少之墨池,安稚川之丹灶。去家千歲,終同丁令之來歸;有宅一區(qū),聊寄揚雄之住處。今者既興百堵,爰架兩楹。道俗來觀,里閭助作。愿同父老,宴鄉(xiāng)社之雞豚;已戒兒童,惱北鄰之鵝鴨。何辭一笑之樂,永結(jié)無窮之歡。

拋梁東,喬木參天梵釋宮。盡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輕打五更鐘。

拋梁西,裊裊虹橋跨碧溪。時有使君來問道,夜深燈火亂長堤。

拋梁南,南江古木蔭回潭。共笑先生垂白發(fā),舍南親種兩株柑。

拋梁北,北江江水搖山麓。先生親筑釣魚臺,終朝弄水何曾足。

拋梁上,璧月珠星臨蕙帳。明年更起望仙臺,縹緲空山隘云仗。

拋梁下,鑿井疏畦散鄰社。千年枸杞夜長號,萬丈丹梯誰羽化。

伏愿上梁之后,山有宿麥,海無颶風,氣爽人安,陳公之藥不散;年豐米賤,林婆之酒可賒。凡我往還,同增福壽。

這是紹圣三年(公元1096年),蘇軾被貶惠州期間所作。流放嶺表,天涯淪落,但苦難中的蘇軾并沒有一般人的凄凄愁苦之音。他在白鶴峰營建了新的屋宇,借了這篇上梁文,顯示出曠達的襟懷和對生活的熱愛。上梁文本是一種有著嚴格文體規(guī)定的應用性文體,堆砌一些典故,說幾句祝福的話,應該不算困難;而蘇軾卻能利用它來抒寫自己樂天曠達的情懷,取得和散文一樣的感人效果,真令人嘆服。他人的上梁文,多用古人語,廣引典故以炫耀博學;蘇軾這篇應算“變體”,以敘述為主,委曲精盡,簡直是一篇散文詩。前后的駢文部分以散行之氣運對偶之文,顯得流暢清新,絕無一般上梁文的雕章琢句、浮華之氣;中間的詩語恬淡靜謐,顯出洗盡鉛華、熱愛自然的樂天襟懷。

像蘇軾這樣才情俱佳的上梁文堪稱絕無僅有;更多的上梁文徒具華麗的外表包裝,語調(diào)的鏗鏘、音節(jié)的協(xié)暢并不能掩蓋內(nèi)容的空洞。不過,僅就藝術(shù)技巧論,大多宋人的上梁文還是嚴謹講究的。比如有的上梁文工于剪裁,能在對句上顯出一些新意。孫仲益《山居上梁文》中的對句云:“老蟾駕月,上千崖紫翠之間;一鳥呼風,嘯萬木丹青之表?!掳俳Y(jié)之衲,捫虱自如;拄九節(jié)之筇,送鴻而去?!睒?gòu)思奇妙,措詞精切,羅大經(jīng)《鶴林玉露》[8]丙編卷六贊為“奇語”。俞文豹《吹劍錄外集》贊賞的趙以夫《建宅上梁文》有云:“有花有酒,姑為過客之歡;無子無孫,盡是他人之物?!痹谏狭猴L俗中寄寓人生感慨,也屬難得。

還有的文人在大體遵循傳統(tǒng)體制的同時,于藝術(shù)形式上有所創(chuàng)新。比如南宋的方岳。他的上梁文有六篇,藝術(shù)形式上篇篇不同,能在細小的變化中顯出作者構(gòu)思的匠心。文中的詩句不再用“拋梁東、西、南、北、上、下”加三個七字句這樣固定的形式,而易以符合實際、隨心所創(chuàng)的新句子樣式,像《招信軍譙樓上梁》中的韻文部分:

東五云,扶日曉瞳昽。鯨歸海嶼波濤靜,虎視淮山氣象雄。

西角聲,吹月浸玻璃。長淮蘸碧馮夷舞,遠漢森寒太白低。

南宮闕,云深萬象涵。夜奏捷書今混一,秋成樂歲又登三。

北劍氣,已凌秋月窟。誰取中原四百州,喜有惟良二千石。

上天與,渾儀無兩樣。待挽銀河凈洗兵,見說玉階催放仗。

下浮嵐,晚翠鱗差瓦。弓彎曉月落雙雕,劍臥秋風無匹馬。

這樣的形式前此未見,不但顯得靈活,而且切合實際,可以看作一種體制上的創(chuàng)新。

結(jié)語

上梁風俗在民間一直存在,各地有各地的特點,五花八門,形式繁多。本文不是民俗研究,不擬細論。只就上梁文而言,發(fā)軔于南北朝,唐末初具規(guī)模,兩宋時趨于定型,宋以后的上梁文一直延續(xù)宋代的規(guī)格樣式,以承襲為主。由此言之,宋代是上梁文最為繁盛發(fā)達的時期,作品最多、藝術(shù)成就最高。然而,這種獨特文體久被忽略,歷來乏人關(guān)注。本文只是作初步研究,更細致深入的研討請俟來哲。

參考文獻:

[1]徐師曾.文體明辨序說[M].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169.

[2]王應麟.困學紀聞[M].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Z].子部十.雜家類二,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3]劉師培.論文雜記[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113.

[4]陳繹曾.文章歐冶[C]. //王水照.歷代文話[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1272.

[5]吳曾祺.文體芻言[C]. //吳曾祺.涵芬樓文談[M].附錄,上海:商務印書館,1933:48.

[6](宋)葉某.愛日齋叢抄[M]. //印文淵閣四庫全書[Z].子部十.雜家類二,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7](宋)樓鑰.跋姜氏上梁文稿[C]. //攻媿集[M].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Z].集部四.別集類三,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8]羅大經(jīng).鶴林玉露[M]. 北京:中華書局,1983:342.

(責任編輯吳勇)

猜你喜歡
宋代民俗文體
冬季民俗節(jié)
民俗中的“?!?/a>
輕松掌握“冷門”文體
文從字順,緊扣文體
民俗節(jié)
淺談宋代瓦子勾欄的興盛及對書會形成與發(fā)展的影響
宋代工筆花鳥用線
宋代浦城吳氏家族與王安石新法
宋代尚意與晚明尚奇書學思想的探析與比較
慶六一 同成長民俗歡樂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