茍 偉
【摘 要】本文在對比認知語法與生成語法的基礎上,根據(jù)兩種理論的基本原理,用簡單通俗的語言闡明其在英語語法教學中的實際應用,并力圖模糊語言理論邊界,根據(jù)有利于掌握英語語法的原則,把兩種看似對立的理論統(tǒng)一地運用于英語語法教學之中。
【關鍵詞】生成語法 認知語法 英語語法教學
一、當前主流語言理論
1.“生成語法”Generative grammar, (N. Chomsky)。生成語法學不是一般人所理解的語法學。其研究對象是內(nèi)在性語言,而不是外表化語言,是指人腦對語法結(jié)構(gòu)的認識以心理形式體現(xiàn)。生成語法學研究范圍限于人的語言知識或語言能力,而不是語言的使用。生成語法學以描寫和解釋語言能力為目標,提出語法假設和理論來揭示其規(guī)律,說明其原因。喬姆斯基說,與其把生成語法看作一種理論,不如看作一門“學科”,其性質(zhì)和研究方法與以往的語言學有本質(zhì)的區(qū)別,它是建立在三個基本的假設之上:
(1)語言是一個自足的認知系統(tǒng),語言能力獨立于人的其他認知能力。
(2)句法是一個自足的形式系統(tǒng),獨立于語言結(jié)構(gòu)的詞匯和語義部分。
(3)描寫語義的手段是以真值條件為基礎的某種形式邏輯。
2.“認知語法”Cognitive Grammar,(Langacker,R.W)。跟“生成語法”注重形式、從形式出發(fā)相反,“認知語法”注重意義、從意義出發(fā)。Langacker據(jù)此提出三個與“生成語法”針鋒相對的假設:
(1)語言不是一個自足的認知系統(tǒng);對語言的描寫必須參照人的一般認知規(guī)律。
(2)句法不是一個自足的形式系統(tǒng);句法(和詞法)在本質(zhì)上跟詞匯一樣是一個約定俗成的象征系統(tǒng);句法分析不能脫離語義。
(3)基于真值條件的形式邏輯用來描寫語義是不夠用的,因為語義描寫必須參照開放的、無限度的知識系統(tǒng)。
二、用“生成語法”指導基本語法規(guī)則教學
眾所周知,英語最基本的語法規(guī)則幾乎都是固定的。對于基本的語法規(guī)則,學習者幾乎不可能從意義出發(fā)去掌握這些規(guī)則。“A generative grammar views linguistics combinatorially, through use of formal grammars. A generative grammar is defined as one that is fully explicit, in the sense that it consists of a set of rules by which it is possible to decide whether any given sentence is grammatical or not.”(N. Chomsky)。喬姆斯基在此強調(diào)了“rules”(語法規(guī)則)對“explicit”(達意)的影響。因此,要想真正學好英語語法,就要在學習中自覺運用“生成語法”的基本原理:“語言是一個自足的認知系統(tǒng),語言能力獨立于人的其他認知能力”(N. Chomsky),排除來自于母語思維的影響,牢記語法基本原則,構(gòu)建基本的語法框架。具體說來應該掌握以下幾個方面知識:
(1)詞類: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數(shù)詞、代詞、冠詞、介詞、助詞、連詞。
(2)時態(tài):現(xiàn)在、過去、將來時態(tài),然后在此基礎上拓展相應時態(tài)。
(3)語態(tài):主動語態(tài)與被動語態(tài);主動語態(tài)用來表示被動語態(tài)。
(4)語氣:真實條件與虛擬語氣。
(5)句式:簡單句五種基本句式,八種感嘆句的特殊表達。
(6)從句:名詞性從句(主、賓、表、同位語),定語從句,狀語從句體系。
三、用“認知語法”指導對語法難點的理解
在掌握了基本的語法規(guī)則之后,學習者常常會發(fā)現(xiàn)對于一些復雜的語法現(xiàn)象難以理解。這時就需要運用“認知”這個概念?!罢J知語法”認為人類語言由語義單位(semantic units)、語音單位(phonological units)以及符號單位(symbolic units)組成。該理論也是目前為國內(nèi)大多數(shù)人接受的理論模式?!癟arget structure is the result of conceptualization. It is essentially the coding of language unit and the context.. grammar plays the role of supplying potential conventionalization.”(Langacker).要使語義單位達到“conceptualization”(概念化)的結(jié)果,必須先要經(jīng)過大量“conceptualized”的訓練,也就是說在符合基本語法規(guī)則的前提下,才可能實現(xiàn)這一目標。如下面兩句話:
(1)We cant help her break the code. Its too elaborate.
(2)We cant help her breaking the code. Its too simple.
在這兩個句子中,學習者用“生成語法”的原理,記住了“cant help sb do sth”,“沒法幫助某人做某事”,但是如果仍這樣去理解(2),那就大相徑庭了。這時候就需要把語義單位(semantic units)和文脈關系(contextual details)結(jié)合在一起。由于后面的單詞“Simple”提供了另外一個語義,從而理解“cant help sb doing sth”中“help”實為“prevent”之意。
又如:
(3)Some authors write because theyhave a story to tell.
(4)Some authors write because theyhave to tell a story.
初看兩句話,似乎無多大區(qū)別。但是這種語序的調(diào)整,帶來了意思上本質(zhì)的不同?!癐f the target structure is acknowledged by grammar, it can be converted to a perceptible expression, with schematization and conceptualization with or across structures .The expression can be processed either directly or with cognitive interventions like schematization and conceptualization.”(Langacker)所以,根據(jù)“cognitive interventions”(認知干預)可知(3)為:“有些作家寫文章是因為感到有東西可寫。”而(4)的意思則為“有些作家寫文章是因為非寫不可。”
四、結(jié)語
Ross(1972)在其論文“The category squish”(《范疇的果醬性》)中指出了語法中存在的一些概念模糊和范疇模糊的現(xiàn)象:“語法規(guī)則不是要么適用要么不適用,而是在一定程度上適用;語法成分不是要么屬于某一語法范疇或要么不屬于某一語法范疇,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屬于?!盦uirk(1985)亦認為語法在某種程度上是一個不明確的體系,在許多不同范疇或結(jié)構(gòu)之間,往往缺乏明確的界限,而且這種模糊性分布很廣。學習者在學習語法的過程中一定不要生搬硬套某一種理論。就目前現(xiàn)存的這兩種主流的語法理論,筆者認為也應“模糊”兩種理論的界限,綜合運用兩種理論中最適用的部分來指導自己學習英語語法。
參考文獻:
[1]RONALD W. LANGACKDER.認知語法基礎(II)——描寫與運用[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9.
[2]徐廣聯(lián).大學英語語法講座與測試[M].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1998,11.
[3]盧植.認知與語言——認知語言學引論[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6.
[4]王寅.認知語法概論[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6.
[5]沈家煊.當代語言學[J].19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