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初中數學的學習中,學生們開始接觸抽象的幾何問題,而尺規(guī)作圖類問題中又包含了一些基礎的幾何圖形知識點,如圓形、點、線、角、三角形、多邊形等的位置關系.尺規(guī)作圖在學生的學習中能夠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邏輯,由具體向抽象的轉變等,對于學生來說,尺規(guī)作圖是整個初中數學中最注重學生動手操作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怎樣通過直尺和圓規(guī)轉換為角度、弧度、線和面的關系是初中階段學生的難題。
【關鍵詞】尺規(guī)作圖;初中數學;解題方法
1 作圖題的作用
初中數學中幾何題型相較于其他問題更為抽象,因此作圖題的出現(xiàn)事實上更有利于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培養(yǎng)數形結合的思想.作圖題作為由具象到抽象的過渡,在此過程中學生需要通過不斷地學習、不斷地畫出思維圖象的練習以及不斷的對抽象知識點和概念的理解,使學生更好地應用知識結合建構出的模型,找出復雜幾何問題中的潛在規(guī)律,更好地、更生動地運用抽象的知識,達到舉一反三的水平.
2 常見的尺規(guī)作圖題型
2.1 根據作圖痕跡進行相關計算
例1 如圖1,用尺規(guī)作出:∠OBF=∠AOB,作圖痕跡弧MN是( )
(A)以點B為圓心,OD為半徑的弧.
(B)以點B為圓心,DC為半徑的弧.
(C)以點E為圓心,OD為半徑的弧.
(D)以點E為圓心,DC為半徑的弧.
解析 題中要求作出∠OBF=∠AOB,由題圖可知,第一步:以點O為圓心,任意長度為半徑畫弧,分別交射線OA,OB于點C,D;第二步:以點B為圓心,OC長為半徑畫弧EF,交射線BO于點E;第三步:以點E為圓心,CD為半徑畫弧,與弧EF交于一點,連接點B與這個交點,即可得出∠OBF,則∠OBF=∠AOB.
小結 本題給出作圖痕跡,學生需要通過題目中的作圖痕跡反推出角與角、邊與邊的關系,從而推出半徑與圓心的位置.
2.2 根據給定方式用尺規(guī)作圖
例2 圖2(a)是我們常見的地磚上的圖案,其中包含了一種特殊的平面圖形——正八邊形.如圖2(b),AE是⊙O的直徑,用直尺和圓規(guī)作⊙O的內接正八邊形ABCDEFG.
解析 如圖3所示,
第一步:分別以A,E為圓心,大于12AE的長為半徑畫弧,兩弧交于S點,連接SO并延長交⊙O于點G,C兩點.
第二步:同理作出F,B兩點及H,D兩點,連接AB,BC,CD,DE,EF,F(xiàn)G,GH,HA.
第三步:八邊形ABCDEFGH即為題中所求作的正八邊形.
小結 本題要求學生靈活、熟練掌握尺規(guī)作圖中角與角之間的相等關系應如何處理,通過大于兩點連線距離的一半為半徑畫弧,兩弧相交處定點為角,可以做出三條相交于圓心的線,由此可以確定出多邊形的幾個定點,從而畫出圓的內接正八邊形.
例3 如圖4,在平行四邊形ABCD中,AD>AB.
(1)作出∠ABC的平分線(尺規(guī)作圖,保留作圖痕跡,不寫作法);
(2)若(1)中所作的角平分線交AD于點E,AF⊥BE,垂足為點O,交BC于點F,連接EF,求證:四邊形ABFE為菱形.
解析 (1)如圖5所示畫圖方法,以B為圓心,任意長度為半徑畫弧交AB,BC于兩點,分別以這兩點為圓心,大于這兩點間距離的12為半徑畫兩條弧交于一點,以B與這個交點確定一條射線,這條射線便是∠ABC的角平分線.
證明(2) 因為BE平分∠ABC,由此可知∠ABE=∠EBF.
因為在平行四邊形ABCD中,AD∥BC,
由此可知∠AEB=∠EBF,
故而∠ABE=∠AEB,AB=AE.
因為AO⊥BE,
所以BO=EO.
因為在△ABO和△FBO中:
∠ABO=∠FBO,BO=BO,∠AOB=∠FOB,
所以△ABO≌△FBO,AO=FO.
因為AF⊥BE,BO=EO,AO=FO,
所以四邊形ABCD為菱形.
小結 本題考查學生對尺規(guī)作圖的概念以及角的相互轉換、三角形的性質、菱形的判定定理的運用.通過作出角平分線,得到兩個相等的角便能使問題簡單化,通過垂直和平行關系可以推斷出相等的邊和線段,由此得到相等的角度關系.再由相等的角度關系轉化為線的關系,從而解決菱形的判定問題.
3 結語
當下教育模式下,大多數學生并不能真正理解尺規(guī)作圖的內涵,而是一味地套用作圖模板進行做題,故而教師更應該引導學生理解尺規(guī)作圖的本質,從而巧妙地運用作圖的方法解決復雜、抽象的幾何問題.同時學生應認真審題,分析出題中所需作出的圖的作用方法,從而使問題可以運用簡單常規(guī)的思路,得以輕松解決.
參考文獻:
[1]杜有林.探析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維[J].華夏教師.2017(02):38.
[2]郭海云.新課程標準下尺規(guī)作圖問題[D].西安:西安大學.2013.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35-3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