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河北人物地名的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及文化底蘊研究

2024-11-27 00:00:00張洋洋馬英新
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 2024年27期

摘要:地名是國家和民族歷史的見證、文化的記憶、情感的寄托,凝聚著中華兒女的鄉(xiāng)情。河北省燦爛文化資源源遠流長,這其中當然也包含地名文化。自古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作為中華文明的發(fā)源地之一,河北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從中也誕生了無數(shù)可歌可泣,影響中國乃至世界的歷史文化名人。當然,也有許多其他地區(qū)的歷史人物為這片土地奉獻一生甚至長眠于此,被永遠銘記,他們的名字或與之相關(guān)的事件被地名記載。該文主要對河北地名文化中與人物有關(guān)的地名進行整理統(tǒng)計,有助于河北地名文化資料的進一步更新完善,同時宣傳河北文化,讓人們了解河北,是讀懂河北的重要窗口。

關(guān)鍵詞:河北;人物;地名;文化;底蘊;數(shù)據(jù)統(tǒng)計

中圖分類號:G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4110(2024)09(c)-0065-05

Research on the Cultural Deposits and Data Statistics of Place Names Named after People in Hebei Province

ZHANG Yangyang, MA Yingxin

(Chinese Department, C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Cangzhou Hebei, 061001, China)

Abstract: Place names are witnesses of national and ethnic history, memories of culture, and emotional sustenance, embodying the hometown sentiment of Chinese people. The splendid cultural resources of Hebei Province have a long history, which of course also includes the culture of place names. Since ancient times, the lands of Yan and Zhao were known for their many brave men who were filled with noble sentiments and vented their frustrations in song. As one of the birthplaces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Hebei has always been a battleground for military strategists, giving birth to countles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figures who are both inspiring and influential in China and even the world. Of course, there are many other historical figures from other regions who dedicated their lives to this land and even died here, and are forever remembered. Their names or events associated with them are recorded in place names. This article mainly focuses on the organization and statistics of place names related to people in Hebei's place name culture, which will help to further update and improve the information of Hebei's place name culture. At the same time,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window for promoting Hebei culture, allowing people to understand and comprehend Hebei.

Key words: Hebei; People; Place names; Culture; Background; Data statistics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面建設(shè)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fā)展道路,增強文化自信,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建設(shè)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發(fā)展面向現(xiàn)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xué)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激發(fā)全民族文化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活力,增強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fù)興的精神力量。河北作為一個文化大省,在歷史文化資源等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在文化自信語境下,應(yīng)當傳承好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深植文化自信的底蘊。燕趙兒女多壯志,他們被歷史銘記,以他們的名字或相關(guān)事件賦予一地之名,是人們紀念他們的一種方式。地名猶如一個人的姓名,反映了其內(nèi)在的氣質(zhì)特點和性格特征[1],折射出文化史中的方方面面,它忠實地記錄著歷史自然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原貌[2]。河北省涵蓋石家莊、唐山、秦皇島、邯鄲、邢臺、保定、張家口、承德、滄州、廊坊、衡水共11個地級市,54 803個地名。筆者根據(jù)地名得名由來,以河北人物為依托,對河北省地名進行了極為細致的梳理與分析,最終一共搜集到1 093個河北人物地名,這些人物地名涉及具體名字的人物將近900人,這對研究河北省地名中的文化基因,對京津冀協(xié)同發(fā)展和國家新型城鎮(zhèn)化發(fā)展背景下有效保護地名文化,挖掘河北省文化精神,促進京津冀文化協(xié)同發(fā)展,都具有重要意義[3]。地名不應(yīng)僅停留在書本或者記憶中,它值得不斷挖掘、保護和發(fā)揚[4]。在那段記憶之外,蘊含更多的是一種鄉(xiāng)愁,一份情緣,值得我們共同守護。

1 河北人物地名調(diào)查結(jié)果統(tǒng)計

本文以《河北政區(qū)聚落地名由來大典》為語料庫,進行窮盡式數(shù)據(jù)統(tǒng)計。根據(jù)地名的得名由來,對這些地名中以人物命名的地名進行全盤梳理,并歸納成8個大類,即以革命英雄命名的地名、以文臣武將命名的地名、以皇親貴胄命名的地名、以俠義之士命名的地名、以一代名醫(yī)命名的地名、以能工巧匠命名的地名、以傳說人物命名的地名、以普通百姓命名的地名。下面對這8類地名進行舉例展示。

1.1 以革命英雄命名的地名(7個)

中國歷史上,涌現(xiàn)出許許多多的忠貞愛國之士。近代,河北這片紅色沃土作為革命老區(qū)也涌現(xiàn)出不少革命英雄,有馬本齋,狼牙山五壯士中的馬寶玉、葛振林、胡德林、胡福才等河北籍英雄,也有犧牲在河北這片紅色熱土的非河北籍革命英烈,如黃驊、狼牙山五壯士中的宋學(xué)義等。為紀念這些烈士,有些地名就是以他們的名字命名的,共搜集到7個,分別是“本齋村”“三杰村”“存瑞鎮(zhèn)”“黃驊市”“五勇村”“息元村”“林北村”[5]?!氨君S村”,隸屬于滄州市獻縣本齋回族鄉(xiāng),據(jù)傳,明朝“燕王掃北”時,辛姓由南京水西門遷來建村,故起名“辛莊”。為紀念抗日民族英雄馬本齋,改名為“本齋”?!叭艽濉?,隸屬于滄州市任丘市議論堡鎮(zhèn),1967年,為紀念在第二次國內(nèi)革命戰(zhàn)爭時期壯烈犧牲的牛文良、牛文倉、牛文常三兄弟,改名為“三杰村”?!按嫒疰?zhèn)”,隸屬于張家口市懷來縣,為紀念著名戰(zhàn)斗英雄董存瑞烈士,故名“存瑞鎮(zhèn)”?!包S驊市”,屬于滄州市,1945年,為紀念1943年在當?shù)貭奚脑綎|軍區(qū)冀魯邊軍區(qū)副司令黃驊而得名,黃驊烈士雖然不是河北籍,但他的英勇事跡和崇高精神卻成為“黃驊”這座沿海城市的精神根脈所在,永遠定格在河北人民心中?!拔逵麓濉彪`屬于保定市易縣狼牙山鎮(zhèn),1944年為紀念狼牙山戰(zhàn)斗中的五勇士,獨立建村,村名為“五勇村”?!跋⒃濉彪`屬于邯鄲市館陶縣壽山寺鄉(xiāng),1943年抗日戰(zhàn)爭時期,六區(qū)區(qū)長董息元光榮犧牲,為了紀念烈士,經(jīng)冀南行署批準,將村名改為“息元村”?!傲直贝濉彪`屬于邯鄲市館陶縣柴堡鎮(zhèn),1943年為紀念抗日烈士霍林北,故稱“林北村”。這些地名等同于豐碑,銘刻著烈士們的豐功偉績[6]。

1.2 以文臣武將命名的地名(378個)

河北省與文臣武將相關(guān)的地名共計378個,其中涉及的人物有關(guān)羽、張飛、廉頗、藺相如、尉遲敬德、酈道元、南宮適、任丘、董仲舒、趙云等。

1.2.1 以文臣命名的地名

“張華村”隸屬于保定市徐水區(qū)遂城鎮(zhèn),晉朝文學(xué)家張華故里,村東原有張華墓遺址,村名即以紀念張華而得名“張華村”?!跋鄧f”隸屬于滄州市滄縣崔爾莊鎮(zhèn)。馮道是五代十國時期著名宰相,其居住之所以馮道之官職取名“相國莊”?!拔飨嗳纭彪`屬于保定市曲陽縣產(chǎn)德鄉(xiāng),戰(zhàn)國時期建村,因該村是趙國藺相如故里,故得名“相如”。清朝嘉慶十六年(1811年)分為二村,該村居西,遂取名“西相如”,另有“東相如”一村?!皷|道園”隸屬于保定市涿州市,北魏時期著名的地理學(xué)家、文學(xué)家酈道元之祖酈商,因在西漢高祖元年(前206) 破燕王臧荼有功,于高祖六年(前201),被封侯于涿,此后酈姓在此立莊,名為“酈莊”。酈道元成名后,后人為紀念他,以其名改為“道元村”,今為“東道園”,另有“西道園“一村?!磅U墟村”隸屬于保定市蠡縣鮑墟鎮(zhèn),相傳,東周列國鮑叔牙生于此,曾有“鮑叔故里”之稱,后因戰(zhàn)爭這里成為廢墟,明初又建村,故名“鮑墟”。類似的還有與明朝南京戶部尚書張縉相關(guān)的隸屬于滄州市運河區(qū)小王莊鎮(zhèn)的“張家墳”,與明朝廣東道監(jiān)察御史王國祚相關(guān)的隸屬于滄州市新華區(qū)小趙莊鄉(xiāng)的“王御史村”,和隸屬于滄州市孟村回族自治縣孟村鎮(zhèn)的“王御史村”,以及隸屬于滄州市黃驊市呂橋鎮(zhèn)的“大王御史莊”和“小王御史莊”,與西漢政治家董仲舒相關(guān)的隸屬于衡水市故城縣房莊鎮(zhèn)的“董學(xué)村”等。

1.2.2 以武將命名的地名

“大樂堡”隸屬于邯鄲市邯山區(qū)代召鄉(xiāng),戰(zhàn)國時期燕國大將樂毅自燕奔趙后,居住在這里,故名為“樂家堡”。后來發(fā)展成三個村,該村稱“大樂堡”,另有“曹樂堡”“小樂堡”二村。“趙云堡”隸屬于邯鄲市肥鄉(xiāng)區(qū)辛安鎮(zhèn),三國時趙云在此居住過,故稱“趙云堡”?!皷|廉良”隸屬于保定市競秀區(qū),相傳,戰(zhàn)國時趙國大將廉頗來過此地,后建廉頗廟,廟前有石梁,故名“廉梁村”。后演變?yōu)椤傲即濉?,因該村位于廉頗廟東側(cè),故稱“東廉良”,另有“中廉良”“西廉良”?!拔竟濉彪`屬于保定市滿城區(qū)石井鄉(xiāng),相傳,尉遲敬德征戰(zhàn)時曾到過此地,村民因仰慕尉遲敬德的為人和功績,故取村名“尉公”?!白娲宓辍彪`屬于保定市定興縣定興鎮(zhèn),據(jù)定興縣志載,東村為東晉抗敵名將祖逖故里,原名“祖村”。自金建都北京(稱大都)后,此地為北京至保定驛路,設(shè)有店鋪,約在明末更名為“祖村店”。類似的還有與戰(zhàn)國時期燕國將領(lǐng)劇辛相關(guān)的隸屬于保定市容城縣晾馬臺鎮(zhèn)的“北劇”“南劇”等。

1.3 以皇親貴胄命名的地名(229個)

中國古代,有不少與皇親貴胄相關(guān)的歷史事件發(fā)生在河北這片土地,因此有很多地名都與這些皇親貴胄有關(guān)聯(lián),一共搜集到229個地名。這些地名涉及的人物約80人,如堯舜禹湯、燕昭王、趙武靈王、秦始皇、光武帝、唐太宗等?!氨蓖趼?,隸屬于滄州市黃驊市滕莊子鄉(xiāng),明永樂二年(1404年)建村。據(jù)傳,此地為西漢時王曼(新朝開國皇帝王莽的父親)的封地,故稱村名“王曼莊”。該村居北,1952年改稱“北王曼”,另有“中王曼”“南王曼”。“秦王村”隸屬保定市唐縣川里鎮(zhèn),相傳,唐初李世民為秦王時,率兵追擊劉武周、宋金剛,曾至此扎營,而得名“秦王”。“唐城”屬保定市定州市,據(jù)唐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載,帝摯五年,堯受封為唐侯,帝摯九年,受禪為天子。新樂縣以北,唐河以南一帶地方都是當年唐候受封之域,故該村命名為“唐城”?!扒巴鯄邸彪`屬于衡水市棗強縣唐林鎮(zhèn),相傳,東周列國時期,百里封王,太子善友居此為王,故得名“王善友”。后為表示對太子的尊敬,改名為“王壽村”。明永樂年間,分為兩村,該村居前稱“前王壽”,另有“后王壽”。“曹公泉”隸屬于邯鄲市武安市康二城鎮(zhèn),村居儒山之東,山下有泉,為曹公(三國魏詩人陳思王曹植)在此修儒行時的飲馬泉,該村以此命名為“曹公泉”?!扒鼗蕧u”河北省轄地級市,因秦始皇東巡至此派人入海求仙而得名,是中國唯一一個因皇帝帝號而得名的城市。類似的還有與宋襄公相關(guān)的“西宋門”“東宋門”(滄州市吳橋縣宋門鄉(xiāng)),與商湯相關(guān)的“湯村”(保定市滿城區(qū)于家莊鄉(xiāng))等。

1.4 以俠義之士命名的地名(37個)

自古燕趙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如高漸離、荊軻、樊於期、田光等,很多地名的命名都與這些俠義之士有關(guān)?!按蟪圄敗彪`屬于保定市徐水區(qū)遂城鎮(zhèn),據(jù)《安肅縣志》記載,赤魯原為荊軻里。戰(zhàn)國末期,衛(wèi)人荊軻曾寄居于此,荊軻刺秦不中,卒以身殉,村人為紀念壯士取村名“荊軻里”。秦滅燕后,村人恐受秦害,改名“赤魯村”,寓意荊軻“赤膽忠心,魯莽勇士”,以示永久紀念。后以曲水河為界,河南為“大赤魯”,河北為“小赤魯”?!扒G軻山”隸屬于保定市易縣易州鎮(zhèn),此處原有荊坷館,現(xiàn)存有磚結(jié)構(gòu)塔一座,傳言此山即荊軻衣冠冢,故該村定名“荊軻山”。另外“北白虹”“南白虹”(保定市易縣裴山鎮(zhèn))二村的命名也與荊軻相關(guān)?!案呃锎濉彪`屬于保定市定興縣高里鎮(zhèn),高里為戰(zhàn)國時期燕國愛國藝人高漸離故里,借此取名“高里”。“血山”隸屬于保定市易縣高山鎮(zhèn),血山原名“樊館山”,系戰(zhàn)國時期秦降燕將樊於期的公館。荊軻入秦,樊於期于此山授首予軻,血染山紅,后人為了紀念他,定名為“血山”?!疤锎邃仭彪`屬于保定市徐水區(qū)高林村鎮(zhèn),田光為燕國大夫,為燕太子丹謀劃刺殺秦王,并舉薦了荊軻。燕太子丹請他不要泄密,他遂即自殺,以激勵荊軻。后人為紀念田光,將其故里命為“田村鋪”。

1.5 以一代名醫(yī)命名的地名(10個)

古代名醫(yī),如扁鵲、張仲景、孫思邈、劉完素等,他們治病救人,人們感恩他們的醫(yī)術(shù)醫(yī)德,一些村莊地名的命名則與這些名醫(yī)有關(guān)。“神頭村”隸屬于邢臺市內(nèi)丘縣南賽鄉(xiāng),春秋戰(zhàn)國時期,渤海州(現(xiàn)河北任丘)出了個名醫(yī),姓秦名緩字越人,其為醫(yī)在趙,因治好了趙簡子之病,趙于中丘(今之內(nèi)丘)蓬山,賜田四萬畝。自此,扁鵲在此上山采藥,下鄉(xiāng)為人治病。他不但治好了許多鄉(xiāng)下民人,而且也治好了虢國太子的“尸厥”,享有盛名,秦國太醫(yī)令李醯產(chǎn)生嫉妒之心,殺扁鵲于秦都咸陽。蓬山的人們懷念他,便千方百計到咸陽,把扁鵲的頭取回,葬于鵲山(即今太子巖)之下、九龍河旁,改村名為“神頭”?!爸倬按濉彪`屬于衡水市濱湖新區(qū)彭杜村鄉(xiāng),漢朝名醫(yī)張仲景著有醫(yī)書《傷寒雜病論》,古時這一帶瘟疫時常流行,村民依其方治好了很多人的病,作為紀念,把村名定為“仲景”?!按髮O村”隸屬于石家莊市正定縣正定鎮(zhèn),唐代醫(yī)學(xué)家孫思邈,早年曾為百姓醫(yī)治疾病,受到人們的崇敬,后世尊稱他為“藥王”。為了懷念孫思邈大夫,給村莊取名“大孫村”,另外還有“小孫村”一村。劉完素,滄州市河間市人,是金元時期的著名醫(yī)家,有4個村名與其相關(guān)。“前劉守”隸屬于滄州市河間市西九吉鄉(xiāng),因坐落在金代名醫(yī)劉完素(字守真)的祠墓前面,遂取村名“前劉守”,另外還有“中劉守”“后劉守”二村?!皠⑹貜R”隸屬于保定市蓮池區(qū),金代名醫(yī)劉守真居此,劉故后,為懷念他高尚的品德和精湛的醫(yī)術(shù),而建劉守真廟,故村名為“劉守廟”。

1.6 以能工巧匠命名的地名(3個)

河北地名中與能工巧匠有關(guān)的地名有3個,他們憑借自己的技藝或?qū)⒓易灏l(fā)展壯大或造福鄉(xiāng)鄰。“化營”隸屬于承德市承德縣六溝鎮(zhèn),因村里有擅長畫壁畫的工匠,故名“畫匠營子”。后因語音轉(zhuǎn)化,“畫”成“化”字,簡稱“化營”?!凹埛弧彪`屬于保定市曲陽縣產(chǎn)德鎮(zhèn),該村有個叫鄭國棟的人,造紙手藝很高,他傳授給很多人,村民多從事造紙,其造紙業(yè)遠近聞名,鄭死后,人們?yōu)榧o念他,稱該村為“紙坊”?!皬埢⑶f”隸屬于邯鄲市永年區(qū)講武鎮(zhèn),明永樂二年(1404年),一個叫張虎的鐵匠從山西遷此定居,因此匠人鍛造技藝精湛,家族發(fā)展很快,村莊也隨之擴大,所以人們將該村稱“張虎莊”。

1.7 以傳說人物命名的地名(23個)

河北地名中與傳說人物有關(guān)的地名有23個,這些地名涉及的傳說人物約16人,如王母娘娘、三圣母、盤古、干將、呂洞賓、鐘離權(quán)、韓湘子、孫悟空、紀昌等?!巴跄复濉彪`屬于石家莊市平山縣平山鎮(zhèn),世傳漢武帝曾謁王母于此飲以瓊漿,奏以霓裳,因此修建王母祠于上。后人在閣下定居,取名“王母”。又傳說王母娘娘本系該村桑氏之女,因哥嫂不賢,常命其牧牛紡織,后遇仙人,嫁配天庭,賜封王母。后當?shù)厝私璐藗餮匀〈迕麨椤巴跄浮薄!安芗矣彪`屬于保定市滿城區(qū)坨南鄉(xiāng),該村南部山上有一天然石洞,相傳為宋朝曹國舅修道成仙之所,故洞名“曹仙洞”,村名取為“曹家峪”?!扮婋x村”隸屬于邯鄲市磁縣岳城鎮(zhèn),漢朝人鐘離權(quán),到此山崗上修行成道。建村時為紀念此人,取其復(fù)姓“鐘離”為村名?!凹o昌莊”隸屬于邢臺市寧晉縣紀昌莊鄉(xiāng),據(jù)縣志記載:“紀昌莊即今紀家莊,為古紀昌所居,紀昌以善射名載《列子》,故取村名“紀昌莊”。類似的還有“仙人村”(邢臺市內(nèi)丘縣柳林鎮(zhèn))、“閻仙莊”(邢臺市新河縣荊家莊鄉(xiāng))等。

1.8 以普通百姓命名的地名(406個)

除了以上7種情況之外,還有406個河北人物地名是與普通百姓相關(guān)的。例如,“周英莊”隸屬于滄州泊頭市西辛店鄉(xiāng),明永樂二年(1404年),山東即墨縣一個名叫周英的人遷至此處落戶建村,取名“周英莊”?!摆w順”隸屬于張家口市康保縣張紀鎮(zhèn),1906年,一個名叫趙順的人來此開地立村,故名“趙順營子”;1978年改為“趙家營”,1981年地名普查時恢復(fù)“趙順”?!按笳隆彪`屬于滄州市獻縣張村鄉(xiāng),明朝永樂年間,有個叫趙大章的人,由山西洪洞縣遷此建村,故取名“大章”。類似的還有“郭圍”(滄州市南皮縣烏馬營鎮(zhèn))、“陳敬莊”(滄州市滄縣張官屯鎮(zhèn))等。

2 河北人物地名體現(xiàn)的文化底蘊

從上述地名的命名方式不難看出,河北省傳統(tǒng)價值觀念的一個突出特點是河北人民重信諾、尚節(jié)義,主要表現(xiàn)為舍生取義的氣節(jié)[7]。比如,黃驊、馬本齋、廉頗、藺相如、荊軻等。他們重信尚義,而地名也將這些人、這些事記錄下來并流傳下去。它們見證了河北地區(qū)的歷史變遷,凝結(jié)著河北人從古至今的智慧和精神[8],承載著河北人民對歷史的記憶和對未來的期許。同時,這些地名也是河北地區(qū)獨特的文化符號,是河北省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的有力見證[9]。地名凝聚著人們對地方的共同記憶和親切體驗,具有一種潛在的能量[10],體現(xiàn)的是一方水土的血脈傳承,標記著漫漫來路,指引著未來去路。

3 結(jié)束語

本文對河北省以人物名命的地名進行了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共搜集到相關(guān)地名1 093個。這些地名展示了河北地區(qū)獨特的歷史文化底蘊,加強地名文化的傳承保護,讓更多的人認識和了解這些地名背后的歷史和文化,感受燕趙力量,讓人物地名文化成為河北大地的一個重要文化符號。以文化自信推動文化強省建設(shè),讓燕趙文化在新時代煥發(fā)出新的生機和活力,為河北的發(fā)展注入強大的動力,也讓每個燕趙兒女心中永葆那份熾熱的鄉(xiāng)土情懷。

參考文獻

[1] 程龍.音韻與意境:河北地名文化之中的內(nèi)涵與傳承[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23,7(14):81-85,92.

[2] 王榮加.文化視角下的河北地名淺析[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xué),2012.

[3] 劉立華.文化基因視角下河北省地名保護研究[D].天津:河北工業(yè)大學(xué),2017.

[4] 關(guān)小彬.河北省地名文化保護研究[J].產(chǎn)業(yè)與科技論壇,2014,13(18):96-97.

[5] 河北省地名區(qū)劃檔案資料館.河北政區(qū)聚落地名由來大典[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6.

[6] 張智慧,柴世森.河北地名及其文化內(nèi)涵芻議(上)[J].河北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1999(2):141-147.

[7] 馮石崗,劉立華.基于地名的河北省文化基因探究[J].河北地質(zhì)大學(xué)學(xué)報,2017,40(4):127-131,140.

[8] 李小平,李夢珂.河北太行山區(qū)地名探析[J].河北廣播電視大學(xué)學(xué)報,2020,25(1):101-105.

[9] 馮石崗,劉立華.新型城鎮(zhèn)化進程中河北省地名文化保護[J].唐山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學(xué)報,2017(3):33-36.

[10]魏玲玲,閻景娟,薛芮.文化生態(tài)視野中的浙江地名文化保護策略研究[J].保山學(xué)院學(xué)報,2024,43(10):96-101.

宁远县| 酒泉市| 丰县| 高安市| 积石山| 兴城市| 喜德县| 安多县| 若羌县| 辛集市| 抚松县| 富锦市| 舒城县| 武强县| 金昌市| 什邡市| 琼海市| 攀枝花市| 汾阳市| 马关县| 封丘县| 额济纳旗| 平度市| 同仁县| 鸡东县| 永平县| 济南市| 洛扎县| 抚州市| 琼结县| 桐庐县| 筠连县| 榆树市| 高台县| 辰溪县| 洛南县| 吉木乃县| 招远市| 高要市| 隆昌县| 江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