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閱讀圈”是一種教學組織形式,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給學生提供證明自己的機會,以此鼓勵學生積極學習、不斷學習、主動構建知識體系。“閱讀圈”將“讀”“說”“寫”有機組合起來,這是英語活動相對科學的實踐?!盎印钡睦砟钤谛抡n程改革中已經(jīng)成為共識。交互式英語教學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而且要秉持以英語學習為中心的活動理念,為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提供方向和方法上的指引,但如何在閱讀教學中更好地應用,還有待進一步探討。
[關鍵詞]閱讀教學;閱讀圈;英語學習活動觀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24)27-0024-04
語言文字能力指的是個體在聽、說、讀、寫等方面的能力。這些能力對人們的日常生活、學習和工作都是至關重要的。其中,讀尤為重要,因為閱讀和興趣互相促進,語言水平和智力在閱讀過程中會得以提升。學生通過閱讀能夠獲得語感、知識和增強文化意識。英語學習活動觀是新課標的核心理念,強調(diào)理解、應用、遷移、創(chuàng)新等重要能力。這種注重知識綜合性、關聯(lián)性和實用性的學習活動觀,以各類語篇為載體,幫助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的語言素養(yǎng)得到全面提升。因此,將閱讀與英語學習活動觀相結合,可以增加學生的英語知識儲備和提高學生的語言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正確思維方式。
一、“閱讀圈”概述及其應用實踐
(一)閱讀圈概述
“閱讀圈”(Reading Circles)是一種教學組織方式,是以小組形式進行的集體閱讀。每個小組由6名學生組成,每個小組成員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閱讀小組組長(Discussion Leader)組織小組成員進行討論,根據(jù)所閱讀的文章內(nèi)容進行提問;篇章概括員(Summarizer)的主要任務是概括文章的基本思路和基本觀點;文化收藏家(Culture Collector)負責發(fā)現(xiàn)中國文化實踐文本的差異;生活連接者(Life Connector)則需要找出文章內(nèi)容與現(xiàn)實生活的相似性與差異性;單詞大師(Word Master)要對文章中難以理解的關鍵詞進行解析;篇章解讀者(Passage Person)要從語篇中找出具有重大意義或更具有專業(yè)性的寫作技巧的語段。使用“閱讀圈”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選擇什么樣的材料。教師開展“閱讀圈”教學活動在選擇材料時,應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和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為出發(fā)點,以文學作品為素材,這樣更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英語學習活動觀
在英語學習活動觀的指導下,教師設計英語閱讀課時要注重專題引領,通過多種英語學習活動,幫助學生實現(xiàn)對語言知識的理解、應用、遷移和創(chuàng)新。這要求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上,以各種語篇為載體,通過分析問題,提高語言技能。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發(fā)掘語言背后的文化內(nèi)涵,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方式,最終讓學生能夠合理地使用適合自己的方式學習英語。為此,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秉持英語學習活動觀,以課文為基礎,以主題語境為背景分配角色,從而高效地開展教學。
二、高中英語教學中的“閱讀圈”應用實踐
(一)“閱讀圈”導入閱讀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高中英語長篇閱讀課文往往會加大學生理解語言知識的難度,要解決這一問題,導入環(huán)節(jié)十分關鍵。“閱讀圈”教學模式能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較好地幫助教師開展閱讀課的教學。例如,人教版高中英語教材必修第二冊Unit 3 “The Internet”中的語篇“Stronger together: how we have been changed by the Internet”是一篇科技敘述文。文章以網(wǎng)絡為主題,以人與社會為主題脈絡,講述了50歲的無業(yè)教師Jan是怎樣利用網(wǎng)絡改變?nèi)松?。這篇課文能使學生了解到科技進步對生活的積極影響,讓學生認識到正確使用因特網(wǎng)是十分必要的。
本課以信息獲取、文本解讀、評價與探討為主線,建構完整的閱讀過程,注重培養(yǎng)學生閱讀理解的技巧,將布盧姆的教育目標與之結合起來,能保證教學的有效性。教學活動和問題設計以學生的學情和文章的內(nèi)容為基礎,能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學習質(zhì)量。
(二)“閱讀圈”融入閱讀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習慣
1.預讀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自主學習,而預習是有效的策略之一。學生基于“先學后教”的理念,可以自主進行課前預習。教師通過深入了解教材,全面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根據(jù)學生的個體差異,指導Discussion Leader設計適當?shù)念A習任務,并在學生完成預習任務的過程中,開展如下活動,引導學生鍛煉綜合能力。
[活動一]Discussion Leader提出兩個問題,并通過展示學生熟悉的程序的圖像,引入網(wǎng)絡專題, Life Connector整合并呈現(xiàn)討論結果。
Q1: What can we do with the apps?
Q2: Do you know other conveniences brought by the Internet?
[活動二] Discussion Leader提出兩個問題,讓學生根據(jù)題目對課文內(nèi)容進行預測,Summarizer歸納討論結果。
Q1: What do you think the text will say?
Q2: How the writer feels about the topic?
活動一是導入,為后續(xù)閱讀、討論打下基礎;活動二是通過思考和討論,讓學生以題目為依據(jù),預測課文內(nèi)容和作者態(tài)度,引導學生圍繞題目簡明扼要、突出重點的特點展開討論。這些問題的設計都是為了讓學生將重點放在文章題目上,培養(yǎng)觀察能力和發(fā)現(xiàn)能力。
2.閱讀中
閱讀的重要前提是掌握閱讀技能,因此,教會學生如何閱讀特別重要。在閱讀教學中,筆者采用“閱讀圈”摘錄中心詞的方法,引導學生掌握閱讀技巧,進行重點詞匯和信息的摘錄。
經(jīng)過Step 1的介紹、發(fā)現(xiàn)等活動后,筆者帶領學生深入分析文章,并開展有利于學生思維品質(zhì)發(fā)展的英語閱讀活動,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從而歸納、分析、整理文字內(nèi)容。
這個環(huán)節(jié)主要設計了兩個讀書活動,在小組成員對文章進行解讀和討論后,由各小組的Summarizer呈現(xiàn)小組學習成果。
[活動一]讓學生對課文進行泛讀、歸納段落大意、判斷課文體裁及寫作特點。
Q1: Match the main idea with the sentences in the text.
Q2: What is the genre of this passage?
Q3: What are the six elements of a narration?
[活動二]學生精讀課文,歸納、總結Jan的基本信息和因特網(wǎng)給Jan帶來的變化,同時分析、比較Jan借助因特網(wǎng)給他人帶去的變化。
Q1: Who brings changes to many people by the Internet?
Q2: Where did she live in?
Q3: When did she focus on the Internet?
Q4: Why did she think the Internet will help other people?
Q5: What did she do to change people's lives?
通過對上述問題的解答,學生了解了Jan的基本情況。接著,教師讓學生深入分析Jan對他人的影響,引發(fā)了學生對Jan行為的思考。整合式的設問方式,有助于學生加深對語篇的理解,全面掌握知識,促進思維比較、分析、推理等方面的發(fā)展。
3.閱讀后
閱讀教學的讀后環(huán)節(jié),要求學生能夠按照課文進行復述或?qū)懽鳌T谶@個環(huán)節(jié)中,筆者運用了“閱讀圈”教學模式中的篇章概括法。還是以“Stronger together: how we have been changed by the Internet”這一語篇教學為例,學生完成閱讀后,再進行復述和記錄。筆者用多媒體把學生的作品投到白板上,讓大家一起點評,由此加深學生的印象,使他們能更好地完成以wSLSF2PmvYoZlI2FlZoUM8M/qDC/PDNmoPncQhto34o=讀促寫的任務。
“閱讀圈”活動能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激發(fā)學生的求知熱情,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對閱讀訓練起著關鍵作用。
(三)“閱讀圈”嵌入閱讀教學,升華學生的情感
在閱讀教學的拓展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可以設計聽、說、讀、寫的活動,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使學生的情感得到升華。在完成“Stronger together: how we have been changed by the Internet”整篇文章細節(jié)信息的梳理后,閱讀小組將書本知識遷移到實際生活中,思考網(wǎng)絡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變化,并由Life Connector呈現(xiàn)小組討論的成果。
Q1: Why the word "improve" is used at the end of the passage, but not "change"?
Q2: Has your life been changed by the Internet? If so, how? Show the strong points and weak points caused by the Internet.
這些問題旨在結合題目引導學生深入思考“網(wǎng)絡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變化是好還是壞”這一問題,讓學生思考網(wǎng)絡與自身的關系,正確評價“網(wǎng)絡的好與壞”,加深學生對評價的全面認識,使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得到有效發(fā)展。
英語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教材,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zhì)。筆者根據(jù)學生的語言素質(zhì)和閱讀能力,制訂了以課本為主的閱讀計劃。其中,預讀活動以提高學生的發(fā)現(xiàn)能力為目的。讀書活動則重在引導學生厘清思路,調(diào)整結構,并對文章進行深入研究,發(fā)展分析能力。讀后活動要求學生對自己的情況進行客觀評價,培養(yǎng)思辨能力。這些活動使學生的思維層次由低到高形成了螺旋式的循環(huán),促進了思維質(zhì)量的提升。
三、“閱讀圈”和英語學習活動觀的關系及其作用分析
“閱讀圈”是指一群有共同目的的讀者,通過分享閱讀經(jīng)驗、互相探討來共同成長的社群。英語學習活動觀是讓英語學習者通過各種活動達到語言交流目的的一種理念?!伴喿x圈”與英語學習活動觀互相輔助、密不可分,有力地推動了學生的語言學習。下面,從三個方面來分析兩者的聯(lián)系。
(一)“閱讀圈”促進英語語感的形成和提高
“閱讀圈”是支持互相溝通的平臺,在溝通中有口語的表達。通過對話和表達,學生不僅能提高語感和口語表達能力,而且能運用更加真實、生動的口語素材,從而對英語表達方式有更深刻的理解?!伴喿x圈”成員之間的交流、分享、討論,也能增加相互間的了解,促進語言文化的溝通。
(二)“閱讀圈”提高學生英語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
學生通過參與“閱讀圈”的活動,可以積累更多的英語單詞、語法結構和表達方式,提高自己的閱讀寫作能力,還可以分享自己提高語言運用能力的經(jīng)驗。此外,學生通過參與“閱讀圈”的活動,可以拓寬自己運用語言的領域,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閱讀圈”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創(chuàng)新的能力
學生通過閱讀不同類型的文章感受英語的魅力,培養(yǎng)閱讀興趣,提高探索語言文化的積極性。“閱讀圈”活動創(chuàng)造了讓學生集中閱讀和交流討論的機會,促使學生自主思考、發(fā)現(xiàn)問題、創(chuàng)新思維等能力得到提高。
“閱讀圈”與英語學習活動觀相互促進,切實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了學生的交流溝通能力。此外,參與“閱讀圈”活動,學生能結識更多的英語愛好者,拓寬閱讀領域,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
四、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的“閱讀圈”教學策略探究
(一)做好“閱讀圈”活動的前期準備
新課標強調(diào)對學生多元思維、學習能力、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提出了“英語學習活動觀”的理念。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設計情境化、分層、具有實效性的學習活動,引導學生理解、解釋、判斷話語的含義,表達自己的觀點、意圖和情感態(tài)度,分析中外文化的差異和共性,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多元化思維,提高學生的學習和運用能力。英語學習活動觀的提出,為英語教學帶來了可操作性,但在閱讀教學中如何應用以及效果如何,還需要進一步探討。
首先,教師需要加強對學生的引導,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保證學生對自身扮演的角色都清楚明了。比如,當Discussion Leader提問時,教師要提醒其不要問細節(jié)問題,而是指引其關注主題、章節(jié)結構和寫作意圖。
其次,班級分成5~7人的讀書小組,組長由理解能力強且有責任感的學生擔任。組長決定組員的作用。這樣的結構有利于閱讀任務的完成,而且能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
(二)豐富學生的自主體驗,完成角色任務
學生要按照各自的角色,獨立閱讀課文,完成規(guī)定的任務。領讀組長需要督促小組成員完成任務并展開交流,了解小組成員的情況,幫助有困難的小組成員。獨立閱讀是“閱讀圈”活動的基礎,完成情況會對學習效果有影響。閱讀分享是“閱讀圈”活動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在小組、班級層面進行交流分享,能幫助學生對文本細節(jié)信息、語言運用、主題意義、篇章結構、文化意識等方面進行深入多元的解讀。
(三)讀后展示,提煉總結鞏固知識
盡管現(xiàn)在已有許多基于英語閱讀教學設計的英語學習活動觀研究,但仍缺乏如何更有效地將英語學習活動觀應用于實際教學中的研究。而致力于以英語學習活動觀為基礎,探索最佳的教學設計方案并對其使用效果進行分析,能為英語閱讀教學提供借鑒,使英語學習活動觀在實踐中更好地落地,從而推動學生閱讀能力和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進一步促進課程改革。
經(jīng)過多次閱讀交流,學生對課本內(nèi)容有了深入的了解,提交閱讀報告的信心也更足。他們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通過PPT或思維導圖來展現(xiàn)故事脈絡以及文字內(nèi)容等。之后,各組提出寶貴的問題并進行討論。教師引導學生對人物、故事、篇章結構等進行深入剖析,鍛煉學生的思辨能力,深入解讀文本。此階段為學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機會,讓學生體驗到閱讀的樂趣,從而促進學生對文本進行開發(fā)和深度研究。
綜上,“閱讀圈”教學模式體現(xiàn)了“英語學習活動”這一理念——教師以語篇為主題設計閱讀活動促進學生學習,以社團為單位創(chuàng)造有利于學生發(fā)展的環(huán)境。這種模式可以提高學生運用策略的能力和自主合作學習的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為學生的終身閱讀和可持續(xù)發(fā)展打下基礎,同時,也要求教師提高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改變教學模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閱讀。
[ 參 考 文 獻 ]
[1] 顧逸群.借助“閱讀圈”提升學生英語閱讀能力[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3(2):60-61.
[2] 馬會,康忠琳,胡航.意志力:合作意識促進社會情感能力發(fā)展的關鍵[J].西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2(6):23-36.
[3] 童梨花,李曄.“閱讀圈”英語教學模式研究綜述:問題與路徑[J].英語廣場,2022(9):122-124.
[4] 汪東萍,龐觀麗,馮婧.在線“文學圈”英語閱讀教學模式的探討[J].課程·教材·教法,2021(3):90-96.
[5] 孫佳林,鄭長龍.自主學習能力評價的國際研究:現(xiàn)狀、趨勢與啟示[J].比較教育學報,2021(1):67-84.
[6] 羅少茜,張玉美.閱讀圈任務在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教學與評價中的應用[J].外語教育研究前沿,2020(3):27-33,91.
[7] 陳東容.共讀共生:高中英語“閱讀圈”教學模式探究[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20(1):75-78.
[8] 王黎.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9(7):76-78.
[9] 周霜.閱讀圈在高中《21世紀學生英文報》泛讀課中的實踐探索[J].基礎外語教育,2019(3):63-70,109.
[10] 王薔,敖娜仁圖雅.中小學英語繪本教學的途徑與方法[J].課程·教材·教法,2017(4):68-73.
(責任編輯 黃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