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瀘縣方言程度副詞“焦”

2024-07-04 20:03:29段林玉
新楚文化 2024年14期
關鍵詞:程度副詞語法化

【摘要】四川瀘縣方言中存在著較多的程度副詞,“焦”就是其中之一。它在瀘縣方言中常見的副詞用法有“焦干”、“焦?jié)瘛薄ⅰ敖瓜獭钡取H欢敖埂弊鳛槌潭雀痹~是逐步虛化而來的,其間經(jīng)歷了好幾個階段。它的語法化路徑為動詞>形容詞>副詞。此外,在整個過程中,它的詞義也發(fā)生了變化。通過不同詞義出現(xiàn)的順序可知它的演變過程為“燒焦—干燥—竭盡—心情憂慮—很”。

【關鍵詞】瀘縣方言;程度副詞;“焦”;語法化;詞義演變

【中圖分類號】H17 ? ?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7-2261(2024)14-0094-03

【DOI】10.20133/j.cnki.CN42-1932/G1.2024.14.027

《四川方言詞典》中有關于“焦”用在形容詞前面的記載,詞典中所記載的“焦”一詞表程度深,意思相當于“很”[1]180。蔣宗福在《四川方言詞語考釋》中認為副詞“焦”和它的同音詞“潐”都有“很,極”的意思,且“潐”也可以用在形容詞前面,如“秧田頭潐干”[2]317。因此,作為副詞“潐”和“焦”在四川話的使用中有著極大的相似之處。此外,魯科穎在《四川方言程度副詞研究》中對程度副詞“焦”的虛化軌跡以及分布特征進行了研究[3],羅韻希在《成都方言程度副詞研究》中探析了副詞“焦”的程度以及感情色彩[4]。雖然已有關于四川地區(qū)程度副詞“焦”的研究,但是總的研究成果較少。因此本文擬從“焦”一詞的用法以及它的語法化、詞義演變等方面進行探究。

一、“焦”在方言中的使用

“焦”一詞不僅用于漢語普通話,而且在一些漢語方言區(qū)得到了較為廣泛的使用。由于“焦”使用的廣泛性,在使用過程中詞義不斷得到延伸與擴展,因此它逐步虛化為了程度副詞。下文將對“焦”在方言中的具體使用情況進行探究。

(一)“焦”在瀘縣方言中的使用

“焦”在瀘縣方言中的讀音為[t?iau44],它可作動詞、形容詞和副詞。當“焦”作動詞時通常為心理活動動詞,例如:

(1)一說起這些事,訥就焦得很。

(2)我焦我嘞菜賣不脫。

(3)看倒訥做嘞這些事都焦人得很。

(4)我硬是心焦得很。

(5)焦半天還不是訥個格式。

以上五個例子中的“焦”雖然用法有差別,但是詞義相同,都表示心情憂慮。例(1)和例(4)中的動詞“焦”后面都為程度補語,表示“心情憂慮的程度”。例(2)中的動詞“焦”后面是主謂短語,該主謂短語在這里作該句的賓語,表示“說話人所憂慮的事情”。例(3)中的“焦”為使動用法,義為“使……焦慮”,在句中指“使說話人憂慮”。例(5)中“焦”后面接的是時間補語,在句中表示“憂慮的時長”。

當“焦”作形容詞時通常為狀態(tài)形容詞,表示事物的情狀,例如:

(6)樹高頭嘞葉葉兒曬得好焦。

(7)酥肉就是要炸焦才好吃咹。

(8)這餅干還是泯焦的。

(9)紅苕都著燒焦嘍。

例(6)中的“好焦”義為“很焦”,在句中作補語,其中“焦”為形容詞,表示葉子被曬后的狀態(tài)。例(7)的形容詞“焦”在句中作動詞補語,表示油炸過后的狀態(tài)。例(8)中“泯焦”在句中為賓語,副詞“泯”修飾形容詞“焦”,義為“很干、很酥”。例(9)中的“焦”作動詞補語,在句中義為“糊的”。

而詞語“焦”在“焦干”“焦?jié)瘛薄敖裹S”等詞組中時,“焦”的詞性為副詞。當它作副詞時通常是放在形容詞的前面,表示某種狀態(tài)的程度很深。雖然“焦”可以作副詞,但不是所有形容詞前面都能加副詞“焦”,在瀘縣方言中“焦”和一些形容詞有著固定的搭配。例如:

(10)太陽把谷子曬嘞焦干。

(11)我嘞衣裳遭雨打嘞焦?jié)瘛?/p>

(12)今天嘞菜焦咸。

(13)白衣服放嘞焦黃。

例(10)中的“焦干”類似于“很干”,指“某物已經(jīng)干到了極點”。瀘縣方言在形容某物很干的時候,往往會在形容詞“干”的前面加上程度副詞“焦”。例(11)的“焦?jié)瘛币差愃朴凇昂軡瘛?,在形容某物被弄得很濕的時候,往往會用副詞“焦”和形容詞“濕”組合。例(12)和例(13)中的副詞“焦”也是“很、非?!钡囊馑?,因此在表達某物味道很咸或者顏色很黃的時候,也常常會用程度副詞“焦”來表示此種味道或此種顏色的程度。

(二)“焦”在其他方言中的使用

除了瀘縣方言中有將副詞“焦”用在形容詞前面的例子外,四川省內的其他漢語方言也有將副詞“焦”用在形容詞前面作副詞的情況。例如《成都話方言詞典》中指出“焦”在“鹽巴焦咸”和“衣服焦?jié)瘛崩餅楦痹~,表程度很深,相當于“很”“極”[5]104。

此外,北京官話、冀魯官話、晉語、東北官話等方言也有將“焦”作為副詞使用的例子[6]6207,例如:

(14)你看看,這是什么貨?焦[t?iau55]干的,燒起來點亮皮子一樣。(北京)

(15)這堆柴火焦[tsi?213-24]干。(山東郯城)

(16)我們這里是焦[t?iau445]干的雜柴,每擔兩塊五,出不起價的就不要過來。(湖南衡陽)

上述三個例子均摘錄自《漢語方言大詞典》[6]6207。例(14)中的文字來源于老舍的小說《二馬》,反映的是北京話中副詞“焦”的用法。例(15)為山東郯城方言中副詞“焦”的用法。例(16)中的文字來源于羅欣榮的《青山綠水人家》,反映的是湖南衡陽方言的用法。以上三例中的“焦干”雖然讀音有一定的差別,但是它們的意義都是相同的,且“焦”在這里都是作的程度副詞。在多地其他方言中程度副詞“焦”除了修飾形容詞“干”以外,還可以修飾其他形容詞。例如在東北官話中有“焦苦”的說法,在浙江永康有“焦臭”的說法,在江蘇徐州有“焦脆”的說法等[6]6208。可見副詞“焦”的用法是比較廣泛的。

二、“焦”的語法化過程

根據(jù)“焦”一詞在史料中出現(xiàn)的時間次序可以判定“焦”的語法化過程為動詞>形容詞>副詞。在語法化的過程中,“焦”的詞義不斷得到虛化與延伸。從北京大學CCL語料庫中的檢索結果可知,“焦”一詞最開始除了表示地名外,就是用作動詞,表示“燒焦”之意,例如:

(17)晉車千乘在中牟,衛(wèi)侯將如五氏,卜過之,龜焦,衛(wèi)侯曰:“可也!衛(wèi)車當其半,寡人當其半,敵矣?!保ā洞呵镒髠鳌罚?/p>

(18)若夫以火能焦木也,因使銷金,則道行矣。(《淮南子》)

上述兩例中的“焦”都是動詞,有“燒焦”之意。隨后“焦”一詞在使用的過程中又延伸為形容詞。例如:

(19)其味苦,其臭焦,其祀灶,祭先肺。(《呂氏春秋》)

(20)出,日中曬,令粟肉焦燥,可不畏蟲,得至後年春夏。(《齊民要術》)

例(19)的“苦”在此句中是形容詞,而“苦”和“焦”是句中相互對應的成分,因此“焦”在此句中也相應地為一個形容詞。例(20)中的“焦燥”是由形容詞“焦”和“燥”并列組合而成,為聯(lián)合結構,此時“焦燥”的詞義還未向后一詞偏移。

但是隨著“焦”一詞組合而成的聯(lián)合結構不斷地在句中充當謂語,且詞義向后偏移,在這個過程中“焦”不斷地虛化,逐漸成為一個副詞。例如:

(21)東海之外,荒海中有個山,山無草木而焦干炎熱。(《夏商野史》)

(22)你的臉都焦黃土褐色的,多因路上冒了風寒。(《醒世姻緣傳》)

(23)臉又焦黃,依舊惡心,仍是頭暈。(《醒世姻緣傳》)

例(21)中的“焦干”的詞義已經(jīng)向“干”一詞轉移,而“焦”在此時已經(jīng)虛化為了一個程度副詞。例(22)和例(23)中“焦黃”也是如此,詞義已向“黃”一詞轉移,“焦”在句中為副詞。對于此種虛化現(xiàn)象,已有學者指出“謂詞性的聯(lián)合結構在充當謂語的過程中,其詞義偏向后面一詞時,并列成分就會形成后主前次的格局,這樣,前一謂詞就會逐漸虛化,其結構關系也會由聯(lián)合轉向狀中[7]”。因此“焦干”和“焦黃”作為謂詞性的聯(lián)合結構,其內部關系不斷發(fā)生變化,“焦”在使用的過程中就逐步虛化為了程度副詞。

三、“焦”的詞義演變

《說文解字》中對“焦”的解釋為“焦,火所傷也,從火雥聲”[8]484。從該解釋以及“焦”的甲骨文字形可推知,它最早的意義來源于古人觀察群鳥被火所燒這一場景,因此它的本義與“被火所燒過度”有著密切的關系。隨后“焦”的詞義在使用的過程中不斷得到延伸和擴展,詞義出現(xiàn)的先后順序為“燒焦—干燥—竭盡—心情憂慮—很”。

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焦”除了表示地名或用在人名中以外,它主要的詞義是“被火所燒過度后的變化”。此時期“焦”一詞常用在表物的名詞后面作謂語,這個謂語通常是動詞性的,表示被火燒過度后事物的變化。例如:

(24)桑炭炙之,肉紅白而發(fā)不焦,是臣之二死也。(《韓非子》)

(25)不知屠者之一旦鼓臂布草操煙火,而己與豕俱焦也。(《莊子》)

例(24)的“焦”是一個動詞,在這里是指烤肉上的發(fā)絲沒有被火燒干變成灰燼。例(25)的“焦”同樣是一個動詞,指的是虱子和豬被火灼燒后的變化。

第二階段“焦”的使用范圍擴大,不只用于被火燒過度后的變化。由于物體被火燒是一個水分流失逐漸變干的過程,且物體會由原來的面貌變黃甚至變黑。而物體的水分在其他外力作用下也會流失,最后導致物體變干、變黃。這兩個變化的過程很相似。所以后來“焦”的使用范圍擴大,它不僅僅用于物體被火燒過度后的變干甚至變黑,還可以用于某物在其他外力作用下水分流失過度而引起事物變干。例如:

(26)日月不時,寒暑雜至,五谷焦死。(《墨子》)

(27)夫靈山固以石為身,以草木為發(fā),天久不雨,發(fā)將焦,身將熱,彼獨不欲雨乎?(《晏子春秋》)

(28)儒者傳書言:堯之時,十日并出,萬物焦枯。(《史論.論衡》)

例(26)中的“焦”是一個動詞,是指由于白天和黑夜不定時出現(xiàn),季節(jié)也變得混亂而引起谷物水分流失,最后直至枯死。例(27)中的“焦”是一個形容詞,是指由于天太久不下雨而引起的草木干枯。例(28)的“焦”是一個動詞,在這里是指十個太陽一起出來而引起萬物水分流失最后變得干枯。可見此時“焦”一詞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干燥、干枯”之意,它使用范圍變大的同時,詞義也得到了擴展。

在戰(zhàn)國時期“焦”的詞義繼續(xù)擴大,已經(jīng)有了“費盡、竭盡”的意思。因為“焦”的本義為被火燒過度后水分逐漸流失,最終物體變得干燥且黃黑;而要使物體變得干燥且黃黑,那么水分肯定會完全竭盡;所以后來“焦”的詞義被引申為“費盡、竭盡”。在這個階段“焦”通常為動詞,并且會和名詞搭配在一起使用,可以出現(xiàn)在名詞前,也可以出現(xiàn)在名詞后。例如:

(29)窮困無以圖之,布唇枯舌,焦心熱中,今君不辱而臨之,愿君圖之。”(《晏子春秋》)

(30)既以伐其本,竭其原,而焦天下矣。(《荀子》)

(31)思焦面如病,嘗膽腸似絞。(《春歸昌谷》)

例(29)的“焦”是一個動詞,義為“費盡”在文中指費盡心思。例(30)的“焦”意思是“耗盡、竭盡”,也是一個動詞。它和該句中的“竭”是同義詞,在文中指的是使天下的財物都耗盡。例(31)的“焦”義為“費盡”,在文中指的是費盡憂思,因而從臉上看起來像是生病了一樣。

隨后“焦”的詞義繼續(xù)得以擴展,東漢時期就已有指人心情急切,形容人內心憂慮的用法。此時“焦”一詞開始作心理動詞,用于指人的內心活動。然而“焦”一詞的“急切、憂慮”之意是由“干燥、干枯”之意引申而來。“焦”的詞義為“干燥”時,不止指物體干燥,還可以指人的嘴唇、肌膚等干燥,例如“故民至于焦唇沸肝,有今無儲”。而當人感到干燥、燥熱時內心則會急切、憂慮,因此“焦”一詞后來又引申為指人心情急切、憂慮。例如:

(32)往者,昭帝即世而無嗣,大臣憂戚,焦心合謀,皆以昌邑尊親,援而立之。(《尚德緩刑書》)

(33)心計焦迫,進退罔躓。(《請假啟》)

(34)雖尚視息,憂惕焦灼,未知軀命,竟在何時。(《三國志》)

例(32)中的“焦”義為“急切、憂慮”,在該句中指的是大臣們懷著急切的心情一起籌謀。例(33)中的“焦”意義為“憂慮”,在該句中指心情憂慮迫切,進退兩難。例(34)中的“焦”義為“急迫、著急”,在句中指的是非常憂慮和著急?!敖埂币辉~除了在東漢、六朝時期表“急切、憂慮”之義外,在之后的唐宋等時期直至今日也有此義。

后來“焦”一詞的詞義又引申為“很、非?!?,通常放在形容詞前面作程度副詞,表示程度高。但“焦”一詞最開始用在形容詞前面時,并不作修飾形容詞的副詞,而和該形容詞是并列關系且詞性相同。明代用在形容詞前面的“焦”就有作副詞的現(xiàn)象。例如:

(35)他把我的楊柳枝拔了去,放在煉丹爐里,炙得焦干,送來還我。(《西游記》)

(36)焦黃頭發(fā)髭須卷,捷足不辭千里遠。(《水滸傳》)

上述兩例中的“焦”都是副詞。例(35)中的“焦干”義為“很干、非常干”,在句中指楊柳枝被烤得很干。例(36)中的“焦”修飾形容詞“黃”,表示程度深,因此“焦黃”在句中用于指人的頭發(fā)很黃。

四、結語

瀘縣方言中“焦”一詞在當?shù)氐氖褂幂^為頻繁,不僅用作動詞、形容詞,還可以用作副詞。然而“焦”用作程度副詞是逐步虛化而來的,它的語法化路徑大致為動詞>形容詞>副詞。且當它作副詞時有著自身的習慣用法,不能隨意用于修飾其他形容詞。此外“焦”一詞詞義在整個過程中不斷得到延伸和擴展,詞義的演變過程為“燒焦—干燥—竭盡—心情憂慮—很”。由此可見“焦”演變?yōu)槌潭雀痹~經(jīng)歷了一個較為漫長的過程。

參考文獻:

[1]王文虎,張一舟,周家筠.四川方言詞典[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

[2]蔣宗福.四川方言詞語考釋[M].成都:巴蜀書社,2002.

[3]魯科穎.四川方言程度副詞研究[D].成都:四川大學,2007.

[4]羅韻希.成都方言程度副詞研究[J].四川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0(02):56-59.

[5]羅韻希,冷玉龍.成都話方言詞典[M].成都: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7.

[6]許寶華.漢語方言大詞典[M].北京:中華書局,1999.

[7]張誼生.論與漢語副詞相關的虛化機制——兼論現(xiàn)代漢語副詞的性質、分類與范圍[J].中國語文,2000(01):3-15+93.

[8]段玉裁.說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作者簡介:

段林玉(1999.1-),女,四川瀘州人,云南師范大學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語言學。

猜你喜歡
程度副詞語法化
程度副詞“生”的來源與發(fā)展特點研究
從文學作品看中日程度副詞的使用特點
漢韓程度副詞對比及偏誤分析
介詞“依據(jù)”的詞匯化與語法化
漢語方言“馱”字被動句的特征及其生成機制
漢語方言“馱”字被動句的特征及其生成機制
貴港方言“爹”的多功能用法
上古漢語“之”的詞性及用法
考試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3:00:47
河南信陽方言中的程度副詞“可”
《漢語史論集》述評
求知導刊(2016年18期)2016-08-10 18:43:11
大安市| 彭山县| 莫力| 城固县| 会宁县| 彭州市| 游戏| 靖江市| 炎陵县| 电白县| 海南省| 同仁县| 陈巴尔虎旗| 正安县| 理塘县| 弥勒县| 府谷县| 沙坪坝区| 益阳市| 阿巴嘎旗| 密云县| 蓝田县| 达州市| 信丰县| 丰宁| 栖霞市| 临汾市| 忻城县| 大兴区| 镇雄县| 闵行区| 循化| 桐乡市| 长阳| 馆陶县| 武义县| 繁昌县| 宝山区| 海淀区| 瓮安县| 安丘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