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娟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閱讀教學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和語言能力,直接影響語文教學的效果。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對不同年級的學生進行了詳細的閱讀指導,并相應地提出了學生應達到的閱讀量。要達到這樣的目標,需要廣大小學語文教師積極尋求并探討行之有效的閱讀教學方法。基于此,本文分析了閱讀教學的價值,探討了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一些解決方法,從而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價值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助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課堂上,教師既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的閱讀方法,又要讓學生懂得語言的基本特征,懂得語句的基本構成,懂得語言的價值。在課堂教學計劃中,教師要根據(jù)新課程改革的需要來優(yōu)化課堂活動,站在人才培養(yǎng)方案的角度來培養(yǎng)學生,擴大教學內容,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閱讀教學體系。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語文的基礎階段。在這個階段,學生對語句的構造了解不足。因此,學生只有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才能確保閱讀的效果,并在學習中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提升語文理解力的同時,掌握閱讀方法。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助于學生基本素質的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寫作能力等基本能力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閱讀是培養(yǎng)這些基本能力的有效方式。開展科學、高效的閱讀教學活動,能明顯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培養(yǎng)其良好的閱讀習慣。通過長期的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等會獲得明顯提高。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方法落后
當前,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一些較為突出的問題,其中最為顯著的是教學方法落后。具體來說,這種落后主要體現(xiàn)在閱讀方式上,即傳統(tǒng)以“聽”“讀”為中心的閱讀教學仍然是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方法。在課堂上,教師占據(jù)主導地位,把所有知識點講解得清清楚楚。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缺乏自主思考和探索的機會。這樣的教學方式使得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很少去深入思考、探究,從而導致語文閱讀學習變得枯燥乏味。長此以往,學生會對閱讀產(chǎn)生厭倦情緒,失去閱讀的興趣。這對于提高閱讀效率和語文素養(yǎng)無疑是一種阻礙。因此,必須對當前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進行改革,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其閱讀能力,從而為學生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忽視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處在新舊交替的階段,傳統(tǒng)教學模式仍然存在。閱讀教學對于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綜合素質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然而,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往往沒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權。特別是在小學生階段,由于學生年齡小、理解能力有限,很多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不會輕易讓學生進行自主閱讀。這導致學生不能進行有效的閱讀,從而影響閱讀效果。在課堂上,教師通常會講授閱讀方法和相關知識,但沒有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來運用這些方法進行實踐。
(三)缺乏閱讀方法
學生沒有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已成為閱讀教學中的突出問題,制約學生閱讀水平的提高。這種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一方面,與學生自身的學習方式有關。另一方面,與學生的閱讀習慣和閱讀方式有關。首先,由于小學生正處于知識學習的初級階段,其學習方式較為單一,更注重被動接受知識。這在閱讀過程中表現(xiàn)為,學生往往忽視閱讀的方法,不能正確把握閱讀的要點。學生只是簡單地讀文字,不能深入理解文章的內涵和作者的意圖。這種閱讀方式使得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難以形成自己的觀點和思考,從而影響了閱讀效果。其次,受閱讀習慣以及閱讀方式的影響,閱讀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閱讀只停留在表面的文字上,學生無法體會到文章的美妙和趣味。長此以往,學生的閱讀興趣逐漸減弱,有些學生甚至會產(chǎn)生厭倦情緒。在這種情況下,學生閱讀水平自然難以提高。
三、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一)優(yōu)化閱讀教學方法
小學語文教師要優(yōu)化閱讀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例如:案例教學法,一種比較新的教學方法。通常教師會對閱讀內容進行細致地講解,在案例方面所花的時間比較少。而采用案例教學法,教師可以適當?shù)剡M行一些調整,增加案例教學的時間,鼓勵學生討論和研究所講解文章中的案例,并結合具體實例來解釋說明。學生學習部編版語文三年級上冊《賣火柴的小女孩》一課時,體會到這是一篇故事性很強的文章。在這種情況下,采用對比的方法,可將小女孩前后的內心想法展現(xiàn)出來,這樣會給學生留下很深刻的印象。由此可見,優(yōu)化閱讀教學方法是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水平行之有效的手段。
(二)促進閱讀興趣的發(fā)展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向導,也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在語文教學中,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要從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入手,采用多種方式讓學生愛上閱讀,并使學生感受到閱讀帶來的進步,從而激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使他們在閱讀中不斷提高語文素養(yǎng)。在閱讀教學中,如果學生對教師所教的內容不感興趣,或者缺乏學習動力,就會影響閱讀教學的效果。因此,在語文課堂上,教師在備課時應根據(jù)教學內容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尤其要注意的是,教師設計的問題不能過于簡單,既要符合學生的認知、理解和思維發(fā)展,讓學生帶著疑問去閱讀,又要在閱讀的過程中讓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以問題為導向的語文閱讀教學,可以提升學生探索、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理解、想象等方面的能力。另外,在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的互動對于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具有重要意義。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與學生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以拉近師生間的距離,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能夠將自己在閱讀過程中學到的知識與教師交流互動,從而激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其主動性。
(三)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
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而良好的閱讀習慣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形成的。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與成長的重要時期。教師要引導學生每日堅持閱讀,并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和需要,有目的地進行閱讀。在閱讀時,要引導學生集中注意力,培養(yǎng)其獨立思考的能力。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要具備引導學生制訂閱讀計劃的能力,并引導學生進行科學閱讀,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確保閱讀效率。良好的閱讀習慣是提高閱讀能力的根本。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閱讀習慣的基礎上,尤其是在有目標的閱讀教學中,要讓學生慢慢地對閱讀產(chǎn)生興趣,并引導他們將閱讀視為語文學習中不可缺少的一環(huán)。即使在沒有教師指導、督促的情況下,學生也能自主、自覺地閱讀,并將知識內化,真正提高自身的閱讀水平。例如:教師可以在班級中定期舉辦主題為“閱讀有感”“我最喜歡的一本書”的比賽,讓學生積極參與,也可以讓一部分學生作為評委,感受閱讀的魅力。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閱讀比賽,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增強他們的閱讀興趣。
總之,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內容。作為教育工作者,要從長期發(fā)展的角度去思考,規(guī)劃閱讀教學。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時刻保持以人為本的思想,思考如何給學生帶來愉悅的閱讀體驗,使閱讀變得輕松、愉悅、有趣,從而促進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此外,教師還可以積極地將閱讀與其他教學內容相結合,增強語文教學的連貫性與完整性,進而提高學生的閱讀有效性。
(吳? 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