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古代,男子行冠禮是成人的一個標志。冠禮制度從周代沿襲演變下來,在日期選定、制作材料、慶祝儀式、佩戴場合等方面都有嚴格的規(guī)范。了解冠禮制度,可以加強我們對中國古代文化的認知。
【關鍵詞】 冠禮 成年禮儀 加冠
在我國古代,男子到了成年時要舉行加冠的禮儀,這就是冠禮。這種冠禮實際上就是一種成年禮。根據(jù)近代學者們的調查研究,許多處于原始社會階段的氏族都有成年禮。氏族社會的青年男女到了生理成熟期以后,必須舉行某種表示成年的儀式,才能被承認為氏族的正式成員,在氏族中享受應有的權利并履行應盡的義務。我國周代的冠禮正是遠古社會成年禮的演變形式。
根據(jù)相關禮書的記載,古代貴族男子二十歲時行冠禮。冠禮的儀式在宗廟里舉行,由加冠青年的父親主持。在行冠禮前要用筮的辦法進行占卜,以選定加冠的吉日;在冠禮前的第三日還要用筮的辦法選定來賓為青年加冠。確定來賓后,要將日期通知賓家。到行禮的那一天,主家清晨即起床,將行禮用的一應物品準備齊全,并讓加冠青年立于房中等候。然后由其父請來賓進門,入宗廟就位,加冠青年也入宗廟就位,諸事就緒后即舉行冠禮。行禮時,由來賓將規(guī)定的服飾加于加冠青年,共行三次,依次稱為始加、再加、三加。始加時,加用黑麻布制成的緇布冠,表示該青年從此有了治人的特權;再加時,加用白鹿皮拼接而成的皮弁,表示該青年從此要服兵役;三加時,加用最細的麻布制成的赤黑色的爵弁,表示該青年從此有權參加祭祀。加冠后,來賓用酒向青年表示祝賀。隨后,青年由西階下,去拜見自己的母親。見過母親后,再回到西階的東南面,由來賓給他取一個字。于是禮儀完成,由青年的父親將來賓送出廟門。這時,已加冠的青年還要分別去見自己的兄弟與姑姊,同時還要穿戴禮服禮帽,攜帶禮品去拜見國君、卿大夫與鄉(xiāng)先生。最后,其父以酒款待所請的來賓,贈送束帛、儷皮,并敬送出家門。至此,儀式遂告全部完成。從此,該青年就是成人了,社會與家庭也將按照成人的標準來要求他。
加冠既然是成人的一個標志,因而冠也就成了貴族男子的服飾。應該戴冠的場合不戴冠,是一種非禮的行為。例如《晏子春秋·內篇雜上》就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齊景公“被發(fā),乘六馬,御婦人,以出正閨”,守門人刖跪“擊其馬而反之,曰:‘爾非吾君也。景公慚而不朝”。刖跪之所以敢于極不禮貌地對待齊景公,守住宮門讓其車馬返回,其中一個相當有力的理由就是齊景公披發(fā)而不冠?!妒酚洝ぜ赤嵙袀鳌酚涊d說,漢武帝坐在武帳中,汲黯前來奏事,“上不冠,望見黯,避帳中,使人可其奏”。這說明漢武帝因為未戴冠只能對汲黯避而不見。以上記載說明了戴冠不僅是一種禮制,同時也表明了戴冠者自身的嚴整,以及在交際場合對他人的敬重?!逗鬂h書·馬援傳》也有馬援未做官時,“敬事寡嫂,不冠不入廬”的記載。由此更可以看出,不只是帝王將相,即便是有教養(yǎng)的白身士人,也將在相應場合不戴冠視為不禮貌的行為。
古代貴族男子既以戴冠為禮,因此也極為看重戴冠的作用?!蹲髠鳌ぐЧ迥辍酚浭鲂l(wèi)國內亂,孔子的弟子子路被人砍斷了系冠的纓,他連忙說:“君子死,冠不免?!庇谑欠畔挛淦髭s快結上冠纓,結果被敵人殺死?!稘h書·霍光傳》說,霍光因受燕王旦的誣陷,見昭帝時“免冠頓首謝”,昭帝曰:“將軍冠!朕知是書詐也,將軍亡罪?!被艄庹ス冢硎菊堊锎P;昭帝要他戴上冠,表示認為他無罪。這是因為古代貴族男子中,除去孩童,只有罪犯才不戴冠。
成年的貴族男子要戴冠,因此后世又可以用冠作為達官貴人的代稱。例如張衡《西京賦》:“冠帶交錯,方轅接軫?!毖C注:“冠帶,猶縉紳,謂吏人也?!惫谶€可以用來指代仕宦之家。例如《晉書·張方傳》:“參軍畢垣,河間冠族?!惫谧逡布垂谏w之族,其中的冠字就是指仕宦者之冠。貴族男子到了二十歲行冠禮加冠,因此又可以用“冠”來表示年齡為二十歲?!抖Y記·曲禮上》:“二十曰弱冠?!蓖醪峨蹰w序》:“無路請纓,等終軍之弱冠?!睋?jù)《漢書·終軍傳》載,終軍年十八選為博士弟子,數(shù)年后自請:“愿受長纓,必羈南越王而致之闕下?!蓖醪囊馑际?,自己現(xiàn)在與當時的終軍一樣,二十來歲弱冠年紀,可是連請纓立功的機會也沒有。
人們通常將冠解釋成帽子,這是一種并不準確的粗略說法,是從二者都屬于古人的一種頭飾著眼的。其實古代的冠與后世的帽子在形制上有很大的不同。冠并不能像帽子那樣將頭頂全部罩住,而是用一個冠圈套在發(fā)髻上,上面有冠梁,自前至后,覆在頭頂上。冠的作用主要是管束住頭發(fā),同時也起裝飾的作用。戴冠時,要先將束在一起的頭發(fā)在頭頂上盤成髻,用纚將發(fā)髻包住,然后再加上冠。纚,又寫作縰,是一塊幅寬為二尺二寸,長為六尺的緇帛。加上冠后還要用笄、簪左右橫穿過冠圈、發(fā)髻加以固定。再用冠圈兩旁的絲繩在頷下打結,將冠固定在頭上。這兩根絲繩就叫纓。纓打結后余下的部分垂在頷下,這叫做緌,也是一種裝飾。另有一種用一根絲線兜在頷下,兩頭系在冠上的方法,這種絲繩就叫做纮。《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中說藺相如“怒發(fā)上沖冠”,指的是藺相如極度氣憤,以至于頭發(fā)的晃動連帶著冠也在晃動,而不是指頭發(fā)頂起了帽子。因為無論如何生氣,頭發(fā)也是絕不至于將帽子頂起來的。
與青年男子成年時行冠禮相應,古代貴族女子十五歲許嫁并舉行笄禮后要結發(fā)加笄。所謂結發(fā),就是在頭頂上盤成發(fā)髻以區(qū)別童年時的發(fā)式,表示年屆成人可以結婚了?!段倪x》卷二十九蘇武《留別妻》詩說:“結發(fā)為夫妻,恩愛兩不疑?!笨梢娺@種風俗起源很早??上У氖牵芋嵌Y的詳細情況由于文獻資料的不足已經(jīng)不可考了?!?/p>
(柳士鎮(zhèn),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國家教材委語文專委會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