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子庭
黨晴梵(1885—1966),名沄,字晴梵,后以字行,號鄰泉村人、西河山人、二無、待廬主人,陜西合陽靈泉村人。黨家世代經商,在廣州開設有商號,運售甘肅、新疆等地的藥材、毛皮、玉石至上海和中國香港等地出口,同時兼營水產進口,清末生意衰微,逐漸走向落寞。其父鋒清公在合陽當?shù)鼐杷谫c災,名聲顯赫,清光緒年間授奉政大夫候銓同知,覃恩三代。黨晴梵于昆仲四人中居長,自幼天資聰穎,九歲能詠《燕翦》詩中“吳江波劃綠,隋苑樹裁紅”一句,為時人所稱道,并于同年拜入古莘學院。受恩師影響,黨晴梵幼時就對研習書法及金石文字抱有濃厚的興趣。1903年,黨晴梵考中秀才,自述“幼年受過封建教育,進過前清的學(所謂“秀才”)”[1]。他通過《盛世危言》《新民叢報》等書刊,讀到清廷割地賠款一事,深感激憤。1904年,其父抱病逝世,黨家因欠銀十余萬兩而隨之凋敝。黨晴梵系黨氏長子,被咸寧縣署拘役、扣押兩年有余,家中房產均被抵償還債,一時困窘至極。
1906年,經歷了牢獄之災的黨晴梵在其母變賣首飾等物品的資助下,求學上海,遇見了他一生中的貴人——于右任。于右任介紹他進入上海的中國公學理工科學習。1910年畢業(yè)后,他加入了中國同盟會,并返回陜西擔任同州中學堂教員,同時從事革命宣傳工作。1912年,黨晴梵任西北大學教員。1913年,他在西安創(chuàng)辦大型日報《國民新聞》,任報社社長。1916年初,他創(chuàng)辦了陜西省第一所縣立中學——合陽中學,并擔任校長。
1917年,陜西靖國軍興起,黨晴梵堅決反對袁世凱復辟稱帝,遂加入靖國軍并擔任總部秘書,至1929年辭職,后鮮少問政,潛心研究學術。在軍旅生涯中,黨氏曾與于右任等人組建詩群。
黨晴梵與于右任相識甚早。二人相差六歲,生長的時代與地域相同,且都致力于革命事業(yè),并在靖國軍中任職。民國時期戰(zhàn)亂頻發(fā),黨晴梵與于右任常借書信、電報往來,其中內容多涉及詩文、戰(zhàn)事。黨晴梵有詩贊于右任曰:“振臂靖國難,投荒萬里來。痛哭神州后,文章亦霸才?!盵2]雖然于右任的社會地位高于黨晴梵,但二者卻是莫逆之交,其中的原因包括他們都對詩詞創(chuàng)作有著濃厚的興趣,書法取法也近似。由此可見,于右任對黨晴梵在書法創(chuàng)作、詩詞創(chuàng)作和書學思想的發(fā)展層面有著重要影響。
1903年,于右任的《半哭半笑樓詩草》出版。這部推崇革命、反對清王朝封建統(tǒng)治的詩集一經印行便“遍饋士林,一時士論驚為奇絕”[3]。于右任在蜚聲詩壇的同時,也被清廷下令緝拿,后逃亡至上海,入震旦學院讀書。1906年,于右任參與創(chuàng)辦復旦公學、上海中國公學,并擔任中國公學教員。同年,他結識了變賣家中財產負笈上海求學的黨晴梵,便介紹其加入中國公學。1910年夏天,畢業(yè)后的黨晴梵回到陜西,于是年秋天加入秦隴復漢軍任東路大都督府參謀。
1917年張勛復辟,陜西靖國軍于同年在西安豎立義旗,黨晴梵積極參與其中。1918年,于右任自上?;氐疥兾?,擔任靖國軍總司令,黨晴梵則擔任機要秘書,靖國軍詩群就此開始醞釀。在靖國軍成立初期,黨晴梵與于右任的詩文在軍中皆為人所稱道。二人在詩文中通過不同視角反映陜西時局,其中黨晴梵注重描繪靖國軍的發(fā)展簡史,于右任偏向勾勒陜西靖國軍舉義的背景故事。馬大勇、陳龍在《陜西靖國軍詩群及其詩歌活動考證》一文中這樣評價二人的詩歌創(chuàng)作:“于右任、黨晴梵的早期創(chuàng)作均稱不上豐富,但卻是詩人革命與心史的雙重書寫,彌足珍貴。他們……揭開了詩群活動史的第一頁,為詩群的形成與興盛奠定良基。”[4]
1921年,靖國軍總部下令各地方須振興教育,而于右任也為黨晴梵創(chuàng)辦的合陽縣立中學寫下了“合陽中學校”匾額。1922年,黨晴梵在《于右任先生與中國的新聞紙》一文中稱贊于右任在報界的成就:“嗟呼!世之人固無不知于先生在吾國報界史上,尤有勇敢直前,抱大無畏之精神,不憚犧牲,以喚醒我四萬萬同胞!”[5]1922年,靖國軍因連年攻戰(zhàn)而疲憊不堪,終因內部不團結而導致同僚刀兵相向,逐漸退出歷史舞臺,幸而黨晴梵與于右任的交游佳話得以流傳。黨晴梵在《靖國軍陜西戰(zhàn)紀》一文中曾提及“現(xiàn)在我獨存有于總司令給我的親筆復函兩件”[6],原文如下:
晴梵老弟:手函及華堂函均收到。聯(lián)及拙書,緩即寄上也??藜臼娮x過,較往年詩蒼老多矣。書生有數(shù)篇不朽之作,視俗人所營營者,真如糞土。望弟對舊文學,萬勿輕易棄卻。吾鄉(xiāng)有此資格者,不數(shù)人也。前寄之物,交何處,刻尚未到,晤方剛時,請致意。笠僧現(xiàn)已委為全軍總指揮矣。并聞。此頌近佳。右任上言,卅晚。
晴梵弟親及:久違念念。前寄上此間通電,想已見矣。時局如此,奈何奈何。近作一首呈上,望閱后,視不妥處,示知為幸。方剛處請致意。右任言,十四。[7]
于氏的信札飽含對黨晴梵的期許與厚望。彼時正值新文化運動,舊體詩日漸式微,然而于右任仍舊高度評價了黨氏的詩作,勉勵他繼續(xù)創(chuàng)作。
在書法方面,都生于清末陜西關中的于右任和黨晴梵也有許多相似之處。關中地區(qū)的鐘鼎、石鼓出土豐富,金石文字研究已成一時風潮,加之清末魏碑風行,黨晴梵也有“北碑今日特橫絕”[8]的感慨。于右任與黨晴梵都曾熱衷于魏碑楷書,于右任取法《石門銘》,書風飛逸奇渾,黨晴梵取法《龍門二十品》,書風莊嚴高古。
二人在金石考評上也常有交流。于右任會拿出自己購藏的金石拓本贈予黨晴梵。黨晴梵在《鴛鴦七志齋藏石與靈山出土銅器》一文中提及,“晚近石刻收藏,國內當以于右任先生為第一,先生所購六朝墓志石約二百七十余方,夫婦玄石并存者七,所以自號曰‘鴛鴦七志齋……民十九曾以拓本貽予,惜彼時只一百三十余種。先生又有漢石經殘石一方,亦罕見物也”[9]。1962年,于右任發(fā)表《望故鄉(xiāng)》一詩后,黨晴梵作為于氏故舊,和詩數(shù)篇登載中國香港報端——這是兩人最后一次有跡可循的來往。1966年,繼于右任病逝后,黨晴梵也去世了。
對黨晴梵來說,長自己六歲的于右任就像是老師和前輩。二人因革命運動而結緣,又同以詩歌得名。亦師亦友的于右任對黨晴梵的書法創(chuàng)作、金石研究也產生了重大影響。鐘明善將黨晴梵的書學成就與于右任并置,對黨晴梵給予了高度評價:“黨先生書史、書論研究的學術成就是繼清代康有為以后的第一人,也是我省繼明代趙崡論書的第一人,是近代中國文化史上難得的大書論家。他的書學成就與于右任先生的書法藝術成就無疑是近代中國書壇的兩大高峰?!盵10]二者來往的信札存件雖因種種原因遺失,但從現(xiàn)存資料來看,二人交情十分穩(wěn)固。
1950年至1963年,黨晴梵先后擔任西北大學歷史系教授、西北軍政委員會文教文員會副主任、教育部副部長、陜西省第一、二、三屆政協(xié)副主席,其間發(fā)表了舊著《先秦思想史略論》。黨晴梵是一名思想家、金石學家、史學家、文字學家,是一位愛憎分明的報界前輩、一位憂國憂民的民主革命家。倪文東評價他道:“黨晴梵是本世紀中期陜西著名的學者……以篆書和行草書著名,并且注重文史金石之研究,著書立說,收藏鑒定,對陜西的文史研究和書法創(chuàng)作產生了重要的影響?!盵11]
(一)黨晴梵的書法史觀
在書法史學或金石學研究方面,前人多有論書詩,其中大多偏向于對書家個體及書法審美的品評,如包世臣、康有為、王文治等人的論書詩。然而,無論是從篇幅還是行文邏輯來說,黨晴梵的《論書》都顯得更加博大、精密。他沿著書法史的發(fā)展脈絡,建立起了書法風格秩序之間的邏輯關聯(lián)。
他的《論書》是自書法鴻蒙伊始,對歷代書法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考評后,通過百篇詩作對不同時代的碑石、帖札、墨跡及書家事略予以考證、修訂并進行評點的書學詩作。嚴謹鉆研、科學系統(tǒng)的學術態(tài)度是黨晴梵對待書學的不二法門,因而梳理書學的時代脈絡也成為研究黨晴梵書學思想的重要依據(jù)。
清代梁巘總結歷代書法概況曰:“晉尚韻,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態(tài)?!盵12]這其實是對董其昌歸納晉、唐、宋三代書法的延續(xù):“晉人書取韻,唐人書取法,宋人書取意?!盵13]明清之后,學者也大多憑借這種書法史觀來論述古代書法。黨晴梵則與董其昌、梁巘的認知略有不同。他在《論書》中寫道:“晉有風神魏有筆,唐人間架宋人機?!盵14]就此而言,黨晴梵的書法史觀更多的是強調要回歸書法本身,具體說明書法本身的時代特征,從而對書法建立更清晰的認識。
張懷瓘在《書議》中提到“風神骨氣者居上,妍美功用者居下”[15],認為“風神”是書法蘊藏的風韻、神氣,“骨氣”是書法呈現(xiàn)出的筆法、筋力,這正好與黨晴梵對魏晉書風的描述相對應。魏晉時期是中國書法藝術自我意識成熟并實現(xiàn)高度自覺的時代,所謂的“魏晉風骨”恰恰是那一時期的時代標簽之一,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然是“二王”。黨晴梵的行草書師法“二王”,并以魏碑作為基底,可見他對“魏晉風骨”和魏碑筆力的感知頗深。
黨晴梵的詩中不乏對“二王”的褒贊:“史游檢便伯英狂,行草大成屬二王。禊帖牢籠千百載,唐臨宋摹俱肩墻。銀鉤鐵畫世無雙,墨沈淋漓筆似杠。書圣至今推逸少,羨他快雪對晴窗。大令居然紹右軍,風華踔絕不猶人。黃庭樂毅皆名貴,又見瓊瑤寫洛神。”[16]他認為,自唐代而下,言行草者皆宗王羲之《蘭亭序》,而其子王獻之玉版十三行《洛神賦》與王羲之《黃庭經》《樂毅論》“皆小楷中最精者”[17]。
黨晴梵在題詩《隋董美人墓志》中曰:“貴筋病肉抱犢傳,遠溯薪衣逸少前,差喜隋唐能繼美,傳神妙在秋毫顛。洛神玉版十三行,江左靈根屬二王,豐潤何如勁瘦好?玉環(huán)飛燕各擅場?!盵18]其在《論書》中又曰:“瘦勁通神董美人,蘇慈骨肉最停勻。漫云晉楷皆豐潤,如此娟娟亦足珍。董美人墓志,瘦硬秀麗,無上品也。蘇慈墓志亦停勻可喜,特氣稍弱耳!”[19]他認為,《董美人墓志》娟娟秀美又硬瘦通神,多力豐筋又多骨微肉,應是由晉楷豐潤走出,又傳薪“二王”之風神。對《董美人墓志》的溢美之詞足以折射出他對“二王”書法乃至“魏晉風骨”的贊賞和悉心研悟。
關于唐宋其人、其書,黨晴梵用“唐人間架宋人機”來形容,認為唐人法度嚴謹,書體的間架結構有著嚴格的規(guī)范,而宋人則自出新意,書體機巧流美。這與董其昌“唐人尚法,宋人尚意”的觀點不謀而合。
黨晴梵幼年受《雁塔圣教序》《皇甫誕碑》等唐楷書法開蒙教育,評價歐陽詢?yōu)椤熬麤_和柔蘊剛,醴泉化度字生香”[20],評價褚遂良為“健筆棱棱欲落難,風神瞥樣到毫端”[21]。明代方孝孺題褚遂良《文皇哀》冊中曾談及“意”與“法”:“古人所為,常使意勝于法,而后世常法生于意。夫書亦‘六藝之一,大儒未嘗不留心焉?”[22]這句話的意思是,“法”與“意”應該得到同樣的重視。可見在書法史觀上,黨晴梵與方孝孺有著同樣的考量。
黨晴梵在《論書》中這樣評價米芾:“宋人氣機特暢,南宮尤流動可喜?!彼J為,宋人不依法而自出新意,自我個性肆意發(fā)揮,這代表著他們有自己獨特的審美邏輯與理念。他們同時也向上求索,卻師古不泥,正如米芾“集古字”。他也在《論書》中言及:“釵腳何如屋漏痕,天尊爭座筆如奔。素師已解其中妙,更使米顛悟法門。魯公與懷素論書,素曰‘如折釵腳,公曰‘何如屋漏痕,素撫其背曰:‘得之矣。爭座位一帖,米元章生平最愛臨摹?!盵23]
黨晴梵對書法史的總結,源于他對傳統(tǒng)書法深長的敬畏之心。他在論書時有自己獨到的見解,能夠真實“體道”“妙觀察智”。他的書法史觀有唐人法度,攜宋人機意,又深刻“魏晉風骨”與北碑之鏗鏘。
(二)黨晴梵的書法師法觀
1.碑帖融合的包容理念
黨晴梵生于清末民初,彼時碑學余緒尚在,加之他又身處陜西,當?shù)氐慕鹗芯恐L頗盛。書法發(fā)展至清代中后時期,宋、元、明以來的濃厚“帖學”風尚被打破,書家們把目光移向先秦文字、漢代隸書以及北朝摩崖、造像與墓志上,碑學因而在清代中晚期的書壇占據(jù)了最為重要的地位,何紹基、包世臣、鄧石如等碑派書家大放異彩。民國時期的書法同樣繼承了晚清的碑學特征,并伴隨著時代的更替和新思想的涌入,書風愈加多元與包容,“具有濃厚的后碑學特征,碑學的傳承方興未艾,帖學的復蘇成就斐然,碑帖結合早就創(chuàng)新之路”[24]。
在這樣的學書背景下,黨晴梵師法多家:篆書師法西周金文及秦石鼓文,隸書師法漢碑,楷書師法魏碑與初唐楷書,行草書師法“二王”。他的《論書》中多有金石考評及對魏碑、漢隸的頌揚。不過,他也能發(fā)出“耳食紛紛談魏體,誰將帖學細鉆研”[25]的疑問。正是這種兼收并蓄的包容態(tài)度,使他能以更平正的思考去師法,因而得以熔鑄碑帖于一爐,并自成風貌。
2.不泥古的創(chuàng)新精神
蘇軾曾曰:“吾書雖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踐古人,是一快也?!盵26]這正是他所倡導的“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27]。黨晴梵18歲進入中國公學接受新思想教育,“求新”的態(tài)度十分堅決。他一生都在追求新思想,渴求新知識,坦言“因為人生的光陰有限,處在這20世紀學術綜合時代,世界上真有多少對于我們生活,迫切不獲已的學問,還都靜待我們研究的”[28]。
黨晴梵一方面對囿于前人的做法提出了質疑,認為祝枝山、文徵明的書法雖工,但卻始終顯露為“小家”之風,蹈襲前人:“隸勢端方草勢斜,衡山希哲亦堪夸。饒渠寫遍簪花樣,碧玉原來是小家。”[29]。同時,他也認為素有“濃墨宰相、淡墨探花”之稱的劉墉、王文治師法于董其昌卻又被董氏之法所局限:“只向墨花分淡濃,門墻猶是傍思翁。王劉到底局轅下,天馬何曾解御風?!盵30]
另一方面,黨晴梵贊許趙之謙、張裕釗師法魏碑漢晉卻能“自出己意”,有書家風范。在他看來,趙書形美感目,巧富彈性,張書意態(tài)險絕,獨蘊一格:“撝叔學魏意匠多,濂亭變晉毓嵯峨。愛他師古非泥古,片紙零嫌好護呵?!盵31]黨晴梵的一句“愛他師古非泥古”不僅道出了對趙氏、張氏的青睞,也鮮明地表達了自己的師法觀念,即習古而不泥古,能夠繼往開來。
3.黨晴梵的賞評觀
在對待中國古代書法文物時,黨晴梵堅持用一分為二的目光來審視。他在《論書》中對古代書法一直是褒盛于貶,且十分珍視流傳下來的史料,認為“千年史料須護持”[32]。不過即便如此,也能看到他是在以端正、辯證的審美眼光看待古代書法作品。
黨晴梵有詩云:“孫碑呂表漸凋殘,劉韜郭休不足觀。才力果為時代囿,行間風味竟單寒?!盵33]關于晉隸《任城孫夫人碑》《太公呂望表》《劉韜碣》等,黨晴梵認為它們雖然繼承了漢隸的寫法,卻簡化了提按頓挫,將隸書表達得太過簡化、直白,千篇一律的波磔程式無可玩味,還有部分凋殘破損,實在不足為觀。他對此深感惋惜,認為兩晉五體演變幾近完成,楷書、行書成為時代主流,隸書走向衰落,這些晉隸的呈現(xiàn)不顯“茂密”反覺“單寒”。
其又有詩云:“太學石經字字精,中郎真跡至今名。曹魏何事添三體,婢學夫人究不成?!盵34]他認為,《三體石經》是對《熹平石經》“不完美”的模仿。古今經文之爭由來已久,魏正始時距前代甚遠,洋洋灑灑的大量五經文字可考據(jù)、釋讀者寥寥,不足以讓人信服。
黨晴梵的許多書學主張十分新穎、獨到,又能與同時代的書家遙相呼應。他在“宋四家”中首推蘇軾,對書名顯赫的米芾則頗有微詞:“多景樓詩天馬賦,米家船繼右軍鵝。指端但愛機神暢,筆下何妨字腳拖。”[35]在他看來,米芾乘宋人氣機特暢之風,筆勢流動尤為可喜,奈何字腳拖沓,美中不足。
黨氏《書論》有云:“甌香池館雪霜清,勁節(jié)孤蹤一代橫。妙學河南能入室,偏教六法掩書名。”[36]他認為,惲壽平的書法絕似褚遂良,足可登堂入室,可惜書名為畫名所掩,實為憾事。巧合的是,在啟功的《論書絕句》中,也有類似的表述:“頭面頂禮南田翁,畫家字說殊不公。千金寶刀十五女,極妍盡利將無同?!盵37]他還認為,惲壽平的書法風韻秀麗,已將虞世南、褚遂良、米芾、黃庭堅書法之精妙之處冶于一爐,自有造化。
清代阮元的《南北書派論》《北碑南帖論》兩篇文章拉開了碑學興起的序幕,后又有包世臣的《藝舟雙楫》、康有為的《廣藝舟雙楫》讓“尊卑貶帖”的風氣開始充斥整個書壇。黨晴梵雖然受碑學影響深重,但仍反對這種厚此薄彼的行為:“安吳持論薄香光,變化無端須較量。只是萬毫齊力語,藝舟自詡有津梁。”
包世臣的《藝舟雙楫》中有“萬毫齊力”[38]之語,啟功的《論書絕句》中恰有詩妙和:“橫掃千軍筆一枝,藝舟雙楫妙文辭。無錢口數(shù)他家寶,得失安吳果自知?!盵39]黨氏認為,包世臣文辭愈發(fā)活躍,然與書藝相去愈遠。諸如此類的獨到見解,黨晴梵還有許多。當然,他也有許多與同時代書家相似的論點。通過這些論點互證,有助于我們更好地了解當時的書學風貌。
“岣嶁神禹跡茫茫,蝌蚪遺文費榷揚。卻怪用修多解釋,支離附會寫縹緗?!盵40]黨氏此詩單刀直入,提出當時屢遭翻刻、四處留跡的《岣嶁碑》(又名《禹王碑》)斷然并非夏朝之物,而系宋人偽刊。他對明代楊慎的臆測行為深表不解,認為太過牽強。這正體現(xiàn)出黨晴梵精辨史料真?zhèn)蔚亩苏龖B(tài)度,體現(xiàn)了他治學之嚴謹。
我國18世紀有大量考古發(fā)現(xiàn),一眾青銅器、魏碑也在這一時間出土,涌現(xiàn)出了大量金石學愛好者,金石研究取得了長足進步。陜西關中地區(qū)作為西周虢季子白盤、西周散氏盤等鐘鼎石鼓出土的地區(qū),也誕生了許多金石研究學者。黨晴梵顯然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精于金石文字考評、詩詞創(chuàng)作、書法創(chuàng)作,幼年受家學影響而接觸唐楷,童年入古莘學院,為日后研究金石學、古文學建立了基礎。青年時期,他負笈滬上,接受了西式教育,壯年又投身軍旅,與于右任等同時代書家廣泛交游。與此同時,他積極地創(chuàng)作詩詞、創(chuàng)辦報刊、躬耕教育,中年又深耕學術,于金石考評、古文字學、思想史學研究領域樹立了典范。
在書法方面,他師法廣博又五體精能,其中以篆書和行草造詣最高。他的書法取法金文、石鼓、魏碑、“二王”、漢碑、唐楷、清隸等,熔鑄碑帖于一爐。他以魏碑立基,以此進行輻射性創(chuàng)作,篆書金石澆鑄,隸書漢碑正源,楷書樣態(tài)多變,行草書結合融洽,面貌新穎獨特。黨晴梵的書學思想是近現(xiàn)代陜西書界罕有的能夠通過論書詩作、書法創(chuàng)作實踐、金石考據(jù)、思想史研究、古文字研究、書法交游等多個方面相互印證的書家,其中大篇幅的論書詩作是解讀其書法史觀、師法觀、創(chuàng)作觀的絕佳參照。
注釋
[1]參見《黨晴梵自傳》。
[2]黨晴梵.靈泉詩稿[M]//李克明,鄧劍,主編.黨晴梵詩文集 第一卷.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272.
[3]參見升允1904年發(fā)表于《秦中官報》的一文《請革三原縣舉人于伯循》。
[4]馬大勇,陳龍.陜西靖國軍詩群及其詩歌活動考論[J].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3):147.
[5]王澹如,編.新聞學集[M].天津:《大公報》西安分館,1931:195.
[6]參見黨晴梵《靖國軍陜西軍紀》。
[7]同注[6]。
[8]黨晴梵.論書[M]//李克明,鄧劍,主編.黨晴梵詩文集 第一卷.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200.
[9]黨晴梵.鴛鴦七志齋藏石與靈山出土銅器[J].碑林集刊,2000(1):63.
[10]鐘明善.書史論書雅韻入書——學習黨晴梵先生的書學思想與書法藝術[A]//王德榮,黨文興,編.黨晴梵先生遺墨.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12:5.
[11]倪文東.黨晴梵的意韻超遠[M]//倪文東.二十世紀陜西書法簡史.西安:陜西人民美術出版社,2000:106.
[12]梁巘.評書論[M]//歷代書法論文選.上海書畫出版社,1979:575.
[13]董其昌.容臺別集[M]//明清書法論文選.上海書店出版社,1994:218.
[14]同注[8],211頁。
[15]張懷瓘.張懷瓘書論[M].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1997:17.
[16]同注[8],195—196頁。
[17]同注[16]。
[18]黨晴梵.隋董美人墓志[M]//李克明,鄧劍,主編.黨晴梵詩文集 第一卷.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211.
[19]同注[8],199頁。
[20]同注[8]。
[21]同注[8]。
[22]劉正成,葛鴻楨,主編.中國書法全集49 明代編 祝允明卷[M].北京:榮寶齋出版社,1993:384.
[23]同注[8],201頁。
[24]曹建.民國書法的觀念與后碑學特征[J].中國書法,2008(12):28-33.
[25]同注[8],210頁。
[26]李裕康,注.蘇軾論書選注[M].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1988:26.
[27]同注[26],4頁。
[28]黨晴梵.有閑階級之寫字與寫字駕馭英雄[M]//李克明,鄧劍,主編.黨晴梵詩文集 第一卷.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111.
[29]同注[8],208頁。
[30]同注[8],209頁。
[31]同注[25]。
[32]同注[8],205頁。
[33]同注[16]。
[34]同注[8],193頁。
[35]同注[8],206頁。
[36]同注[30]。
[37]啟功.論書絕句[M].趙仁珪,注釋.北京:生活 讀書 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2:172.
[38]同注[25]。
[39]同注[37],40頁。
[40]同注[8],18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