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落梅風·薔薇露》是元代散曲家馬致遠所創(chuàng)作的元曲散曲。此曲以對四季景物變化的描寫,映襯了女子獨守空房,盼君無望的情思。通過薔薇、荷葉、菊花等四時景物比喻女主人公的心境變化,體現(xiàn)了女主人公內心的孤寂與怨憤。該曲后又被當代作曲家高為杰重新譜曲,成為我國古詩詞藝術歌曲中的經典曲目。本文對當代女高音歌唱家黃璐所演唱的鋼琴伴奏版的《落梅風·薔薇露》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鑒賞。從作品的藝術特色、演唱技巧以及黃璐的演唱風格等方面進行了探討。希望可以幫助更多的學者和演唱者深刻解讀詞曲,調動感情、運用技巧,達到字、聲、情、腔的高度統(tǒng)一,讓聽眾在欣賞歌曲的同時,感受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
[關鍵詞]古詩詞藝術歌曲;元曲;《落梅風·薔薇露》;藝術特色
[中圖分類號]J61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2233(2024)04-0202-03
[收稿日期]2023-12-08
[作者簡介](張唱(1999—),女,福建師范大學音樂學院研究生。(福州 350000))
《落梅風·薔薇露》是一首描寫愛情的經典元曲,它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美麗的四時景物和人物的情感變化。作品采用了傳統(tǒng)的詩詞形式,以七言絕句呈現(xiàn)出來,語言簡潔明了,意境深遠悠長。其獨特的音樂風格和充沛的情感內涵,讓歌曲的演繹顯得格外動人。這同時也給歌曲的演唱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和挑戰(zhàn)性,需要演唱者具備扎實的唱功和深厚的音樂功底,憑借極強的情感表達能力和較高的音樂素養(yǎng),將歌曲的意境和情感充分展現(xiàn)出來。演唱者黃璐在詮釋這首歌時運用了多種歌唱技巧,如氣息控制、音色變化等,使整首歌曲更加生動形象。其中,還巧妙地運用了一些情感處理手法,使得聽眾能夠更好地感受到人物的情感波動。
一、古詩詞藝術歌曲的起源和發(fā)展
(一)古詩詞藝術歌曲的起源
古詩詞藝術歌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詩詞吟唱。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人們就開始用歌唱的方式來表達情感,尤其是用詩詞來表現(xiàn)內心的喜怒哀樂。這種吟唱方式在漢代得到了進一步發(fā)展,逐漸形成了“樂府”這一機構和“樂府詩”這一文學形式。樂府詩不僅具有音樂美感,還蘊含著深刻的思想和情感內涵,成了中國古詩詞藝術歌曲的代表之一。
(二)古詩詞藝術歌曲的發(fā)展
在唐代,詩歌的發(fā)展達到了巔峰,出現(xiàn)了很多膾炙人口的詩詞,這些詩詞的旋律和內涵都深深地影響了古詩詞藝術歌曲的發(fā)展。唐詩的優(yōu)美旋律和深邃內涵,使得唐詩成了中國古詩詞藝術歌曲的重要組成部分。
而宋代,也是古詩詞藝術歌曲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在這個時期,詞這一文學形式得到了廣泛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詞有著婉約柔美的風格和細膩的情感表達方式,成了古詩詞藝術歌曲的重要遺產。
發(fā)展到元代,元曲這一文學形式進一步繁榮,涌現(xiàn)出了一大批優(yōu)秀的詞作家。馬致遠、關漢卿、鄭光祖和白樸被并稱為“元曲四大家”,他們創(chuàng)作了大量膾炙人口的優(yōu)秀文學作品,有別于律詩。絕句和宋詞有著嚴格的句式要求,而元曲的格式更加靈活,作文風格也更具批判和諷刺意味,相比于唐宋詩詞的曲高和寡,元曲更加貼近底層群眾的生活和立場,形成更具大眾化和聽眾共鳴的獨特藝術魅力,為后來明清時期的文學發(fā)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古詩詞藝術歌曲的現(xiàn)代化
到了近代,隨著西方音樂的傳入和普及,中國音樂家開始嘗試將西方音樂元素與中國傳統(tǒng)音樂相結合,創(chuàng)作出了大量中西合璧的古詩詞藝術歌曲。這些歌曲不僅保留了中國傳統(tǒng)音樂的特色和韻味,同時也融入了西方音樂的現(xiàn)代元素,使得古詩詞藝術歌曲更加具有時代感和現(xiàn)代性。
(四)古詩詞藝術歌曲的當代發(fā)展
如今,古詩詞藝術歌曲已經成為中國音樂界的重要遺產和寶貴財富。這些歌曲不僅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文化內涵,同時也是中華文化傳承和發(fā)展的重要載體。在當代音樂創(chuàng)作和教育領域中,古詩詞藝術歌曲也越來越受到重視。2越來越多的音樂家和教育者開始致力于研究和推廣古詩詞藝術歌曲,使得更多的人能夠領略到其獨特的藝術魅力。
二、散曲《落梅風·薔薇露》作品的解讀和賞析
(一)詞作解讀
《落梅風·薔薇露》作為馬致遠的一首代表性散曲,作品以景入情,通過對薔薇露、荷花雨、菊花香和梅梢掛月等四季景物的描寫,結合四季花卉和氣候的變化,映襯了女主人公苦等一年而戀人未歸,相思成怨,又因怨生恨的心理變化,將主人公的心情起伏描繪得生動逼真。文中以薔薇的露珠代指女人的相思淚,以靈動可愛的荷葉雨難以博人一笑的場景烘托女人的內心煩躁,又以秋霜冷寂中的菊花投射女子內心的孤苦,最后以深夜梅梢掛月的蕭條,映襯女子終于認清男子的薄情寡義后的怨恨和醒悟,意識到自己的美好年華竟然為了虛無縹緲的承諾而蹉跎,幡然醒悟后恨透薄情人辜負了她的一片真心和四時良辰美景的精彩紛呈的心境變化。
馬致遠出身書香門第,自幼飽讀詩書,勤學六藝,心懷江山社稷和黎民蒼生,一身雄才偉略,抱負卻無處施展,只能明珠暗投給金朝的王侯將相做幕僚,在備受打壓和郁郁不得志中蹉跎一生。因此,他的許多作品都會將目光投在飽受社會制度摧殘的女性和窮苦人身上,以批判的眼光去反映社會現(xiàn)象,來表達自身的反抗精神和人生態(tài)度。
馬致遠的散曲和詩詞作品思想豐富深邃、結構恢宏且淺白生動,常常用深刻傳神的情景烘托氛圍、打造意境,從無辭藻堆砌的庸俗和輕佻。筆下的人物無不熱烈真摯,胸懷磊落,個性鮮明躍然于紙上。也正因如此,才創(chuàng)造出《落梅風·薔薇露》這種意境高妙、虛實結合,讓作品飽滿生動,又引讀者入境共情的優(yōu)秀作品。
(二)作曲解讀
這首歌的作曲家高為杰,其音樂作品同樣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和獨特的藝術價值。他擅長創(chuàng)作交響敘事曲、民族管弦樂、鋼琴曲、雙二胡與管弦樂隊、民族室內樂等多種形式的樂曲,具有豐富的創(chuàng)作才華和深厚的藝術造詣。
在作曲時,高為杰結合歌詞結構精簡的特點,通過重復羽音和頂針等修飾手法使全文銜接流暢,情緒遞進更具層次感,旋律更加流暢,情緒感染力也更強。作品以降e為主音的c羽雅樂七聲調式為基礎,通過升高音階的第四級變徴和倚音、顫音的融入,來凸顯作品的中式韻味,刻畫作品靈魂的民族性。同時,也為單線條的中式旋律疊加西洋音樂的作曲技巧,讓整首曲子更加豐富飽滿,具有層次感和表現(xiàn)力,將古詩詞的韻味與現(xiàn)代音樂的元素完美結合,使得《落梅風·薔薇露》在旋律、節(jié)奏、情緒等方面都表現(xiàn)出獨特的藝術風格。
三、散曲《落梅風·薔薇露》的藝術特色
(一)歌詞韻律和情感表達
這首曲子的歌詞韻律優(yōu)美,句式整齊,音韻和諧,精練生動,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通過對薔薇、荷葉、菊花的描繪,展現(xiàn)了季節(jié)的變化和自然的美景。運用露、雨、霜、月等元素,營造出了清冷的氛圍,為后續(xù)的情感表達打下了基礎。
在情感表達方面,該曲表達的是一種孤獨、冷清而又深情纏綿的感情。從“梅梢月斜人影孤”“恨薄情四時辜負”這兩句,可以看出主人公對于感情的深深遺憾和無奈,使得這首曲子的藝術價值更加突出。
(二)音樂風格和藝術表現(xiàn)力
高為杰的音樂風格獨特,藝術表現(xiàn)力強。通過將中國傳統(tǒng)音樂的元素與現(xiàn)代作曲技術完美結合,讓曲子的音樂部分既有古典韻味,又不失現(xiàn)代音樂的張力和層次感,使曲子的音樂部分更加豐富多元。
在藝術表現(xiàn)力方面,高為杰的作曲充分展現(xiàn)了曲子的情感和內涵。利用戲劇性的音樂表現(xiàn)手法,呈現(xiàn)了“恨薄情四時辜負”這句歌詞的巨大情感波動,將主人公凄婉的情感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還傳遞出了淡淡的哀愁和無奈,并運用柔和的旋律和音效,將這種情感完美地呈現(xiàn)出來。
(三)演唱技巧和情感傳遞
女高音歌唱家黃璐的演唱技巧,在這首曲子中得到了充分體現(xiàn)。她運用了清晰準確的吐字、柔和自然的音色和流暢自然的換氣,在描繪“恨薄情四時辜負”的部分,體現(xiàn)了聲音的輕柔和細膩。在描繪美景的同時,也讓聽眾能夠更深刻地感受到曲中充沛的情感。
而在情感傳遞方面,黃璐也將曲子的情感體會傳遞得非常準確。例如,利用飽滿有力的唱腔,呈現(xiàn)“梅梢月斜人影孤”這一句的悲憤交加,又用輕柔的氣息和節(jié)奏在“恨薄情四時辜負”這句歌詞中呈現(xiàn)出主人公意識到一年來枉費日月、有負真心后的醒悟與無奈,將人物情感準確地傳遞出來。
(四)藝術價值和文化內涵
《落梅風·薔薇露》的藝術手法非常豐富多樣。通過將詞曲作者和演唱者獨特的藝術手法巧妙配合,展現(xiàn)出一種深邃的思想內涵和獨特的審美價值。它不僅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還具有重要的文化意義。引發(fā)了年輕一代對感情、責任和承諾的深刻思考和理解,也認清了在封建社會不對等的男女關系中,女性在婚姻和感情中的被動和卑微,傳達出曲子豐富的思想內涵和審美價值。
結合歌曲的歷史背景和文化內涵,作品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貌和文化特點。不僅體現(xiàn)了元代散曲的獨特韻律和風格,以及對景物、情感的細膩描繪,還傳達出了詞作者對愛情、時間和人生的思考,也反映出當時封建社會對女性、窮苦階層等弱勢群體的壓迫和束縛,表達了作者對社會的不滿和強烈的反抗意識,讓聽眾借此感受傳統(tǒng)文學的魅力和價值所在。
四、《落梅風·薔薇露》的演唱分析
(一)解讀歌詞中的意和象
結合前文對作者、時代背景、人物情感的剖析,可以得出作者以女子苦等情郎失望落淚,暗喻自己胸懷抱負卻未能報效朝堂,表達了作者對當時的國家和當權者的不滿情緒。這需要演唱者字字斟酌,細細體會古詩詞藝術歌曲的意境和對人物情緒的把控。
演唱中,要對薔薇上的露珠、荷葉上的雨水、菊花上的寒霜和梅梢上的月亮進行具象化的描繪和呈現(xiàn),將歌詞層面女子的情感和暗涌之下作者自身的情感投射出來,結合四時季節(jié)的變化去調整演唱,使得節(jié)奏和氣息呈現(xiàn)出春的輕快、夏的燥熱、秋的凄涼、冬的凜冽和心死如灰的情感,結合情感的深入,調整聲調和力度,體現(xiàn)出演唱者的聲音駕馭能力和氣息情感把控。
(二)把控音樂的整體風格
這首歌曲的音樂風格同樣充滿了中國古風元素,旋律優(yōu)美、婉轉,給人一種飄逸、夢幻的感覺。在演唱時,需要把握住音樂的古風韻味,咬字要清晰,聲音要柔和,不能過于刺耳或過于平淡。
這就要求在演唱時貼合人物的形象和心理活動,要表現(xiàn)出歌曲中女子的柔美、優(yōu)雅的特質,也要結合作者的深層立意,不完全拘泥于男女之間的小情小愛,唱出才華無人欣賞、抱負無處施展的抑郁和憤懣之情,情緒上要含蓄內斂,注意不能太放,也不宜唱得太過凄苦,結合音樂節(jié)奏的變化來表現(xiàn)出季節(jié)的轉換和情緒的起伏,實現(xiàn)意象虛實的完美結合。
(三)提升演唱者的演唱技巧
演唱這首歌曲需要有一定的演唱技巧和經驗。首先,要注意咬字和吐字的清晰度和音量控制,通過清晰的咬字、吐字和聲韻母的結合,來呈現(xiàn)出情緒的起伏和遞進。并結合音量的控制,保證演唱的收放自如,利用歌曲的旋律變化和聲音高低體現(xiàn)主人公的情緒變化。
其次,演唱者需要注意氣息的運用和音色的把握。通過穩(wěn)定的氣息來支撐聲音的表現(xiàn),利用真假音和音色的調整傳遞柔美、激昂、悲憤等各種情緒的變化。
最后,在高低音的處理上也要注意。例如,在表現(xiàn)春夏秋冬四個季節(jié)的交替時,需要通過高低音的轉換,來表現(xiàn)出旋律的變化和情感的起伏;而在表現(xiàn)女子柔美、嬌媚的形象時,則需要通過柔和的聲音和細膩的情感,來傳達出女子的內心感受。
(四)作品情感表達
歌曲《落梅風·薔薇露》表達了一個女子對情郎的思念之情,以及因愛生恨、失望落淚的情感變化。在演唱時,需要深入理解歌詞中的情感內涵,通過聲音、表情傳達出女子的內心感受。
在傳遞人物情感時,除了要運用到聲音的技巧,還需要演唱者充分調動個人情緒,結合自身對歌曲的理解,以及對角色的把握,來詮釋人物的內心世界。以真摯和投入的情緒狀態(tài)帶動聽眾的情緒,為聽眾建立畫面感和情感共鳴,形成臺上臺下良好的情感互動。
(五)舞臺表現(xiàn)力
舞臺表現(xiàn)力是演唱古詩詞藝術歌曲不可或缺的能力。在演唱這首歌曲時,需要注意身體的姿勢、動作和面部表情等細節(jié),在保證舞臺要求和演唱者形象的前提下,盡可能地利用表情和肢體的輔助,提高舞臺的表現(xiàn)力和觀賞性,找到端莊與投入之間的微妙平衡。
同時利用舞臺的燈光舞美、設備和站位,通過適當?shù)恼{度和走位避免聽眾的審美疲勞,最大限度地提高舞臺的視覺效果,渲染現(xiàn)場氛圍,將聽眾引入演唱者所構建的歌曲情景當中,使其沉浸式地感受演出的魅力。
結語
通過對黃璐演唱版本的元散曲《落梅風·薔薇露》的分析和鑒賞,我們可以看到該作品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馬致遠的詞婉約柔美,高為杰的作曲也巧妙地將詞的情感與旋律完美結合,通過優(yōu)美的旋律和深刻的歌詞,傳達出了舊時女性對愛情的忠貞和被動,生動刻畫了古代年輕女子對愛情充滿無奈與遺憾,為情所困的藝術形象。而黃璐的出色演繹更是讓這首作品錦上添花,使作品更加傳神動人。在演唱過程中,黃璐充分運用了氣息、嗓音和情感表達等多種技巧,準確地傳達了作品所要表達的情感。同時,她也融入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使作品更加具有生命力和感染力。整首元曲《落梅風·薔薇露》展現(xiàn)了高超的創(chuàng)作能力和演唱技巧,給聽眾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參考文獻:
[1]于澤洋.中國古詩詞作品的演唱風格與藝術處理——以《釵頭鳳》為例[J.黃河之聲,2023(1):142-145.
[2]金美玲.高為杰《元曲小唱(三首)》的創(chuàng)作特點和演唱風格研究[J.美育學刊,2023,14(2):74-79.
[3]楊智涵.中國古詩詞藝術歌曲《春花秋月何時了》解讀及演唱分析[J.藝術評鑒,2023(9):65-68.
[4]李怡潔.古詩詞藝術歌曲《杏花天影》的音樂特性及演唱釋義[J.黃河之聲,2023(5):116-119.
[5]孔二萍.高為杰聲樂套曲《元曲小唱(三首)》藝術特色與演唱分析[J.喜劇世界(中旬刊),2023(2):85-87.
[6]何嘉敏.中國古詩詞藝術歌曲《幽蘭操》的創(chuàng)作特征及演唱分析[J.藝術科技,2022,35(22):92-94.
(責任編輯:金方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