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麥青
(南京師范大學 外國語學院,江蘇 南京 210023)
翻譯行為本身就是一個從原語到目的語轉換的復雜過程。除了語言本身的轉換外,還需要考慮翻譯的目的、用法和讀者等因素[1]。翻譯的出發(fā)點是保持原語的原有功能。
文學翻譯作為翻譯行業(yè)的中流砥柱,在翻譯領域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而書信體小說作為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以其新穎、獨特的敘事風格和藝術形式在文學作品中脫穎而出[2]。書信體小說是一種以信件形式寫成的小說。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環(huán)境的描繪、人物的塑造,都是通過文字的形式來實現(xiàn)的。一封小小的信把一群原本互不相識的人聯(lián)系在一起。這就是書信小說的特殊魅力。
不同的文本需要采用不同的翻譯策略,以最大程度地發(fā)揮文本的功能。書信體小說兼有書信和小說的優(yōu)點,在翻譯時卻面臨著雙重困難。研究書信體小說的英漢翻譯策略,可以幫助我們對比和分析不同文本的特點和功能,并采取相應的翻譯策略,使譯文可以跨越文化差異,消除讀者的理解障礙。
本部分簡要介紹海蓮·漢芙及其代表作《查令十字街84號》[3],并對書信體小說國內(nèi)外發(fā)展現(xiàn)狀進行研究。
1916年4月,海蓮·漢芙生于美國費城。她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都在為戲劇公司做劇本評論。她居住在美國一個“白蟻肆虐、搖搖欲墜、白天沒有暖氣”的破舊公寓里,但仍然享受在破爛的沙發(fā)上由閱讀帶來的美好時光[4-5]。生活的不富裕意外地為她在“馬克斯與科恩”舊書店購書提供了契機[6]。她的重要作品除《查令十字街84號》之外,還包括紐約市導覽的日記體作品《我眼中的蘋果》、半自傳體作品《別腳混劇圈》、傳記作品《Q的傳奇》以及美國歷史讀物系列;1971年6月17日,漢芙在倫敦出版了《布魯姆斯伯里街的公爵夫人》。1997年4月9日,海蓮·漢芙在紐約去世。
她在《查令十字街84號》的信件中沒有運用華麗的修辭,也沒有使用深奧的隱喻,甚至沒有太多結構復雜的句子。然而,漢芙時而尖銳、時而風趣的寫作口吻,令讀者忍俊不禁,對其生活經(jīng)歷感同身受;而漢芙和馬克斯及其店員之間的關切和問候,則永遠閃耀著人性的光輝。
英國書信體小說的發(fā)展經(jīng)歷了從誕生到成熟的過程,這一趨勢與其他藝術形式的發(fā)展相似。18世紀是英國小說全面崛起的時代。由于娛樂和休閑活動的缺乏,人們之間的信件交流越來越頻繁,這為書信體小說的興起奠定了基石。隨后,這種文學風格逐漸演變并廣泛傳播。
Schellen博士[7]在1860年講述了英國書信體文學的發(fā)展歷史。他指出,英國散文寫作受到了包括書信寫作在內(nèi)的古希臘和羅馬文學的深刻影響。他認為,已知最早的英文信件是由John Payne整理并于1787年出版的Original Letters,其中包括亨利五世、愛德華四世和理查三世時期的許多信件。這之后,在18世紀書信文學經(jīng)歷了一場顯著的轉變,即“在此之前,信函僅僅被用于家人和朋友之間的私人交流;而現(xiàn)在,信函也開始被用于表達公眾關注的議題”。
Swift和Junius用書信體的形式來質(zhì)問政治問題。Richardson在這個時期成功地創(chuàng)造了書信體文學,從其歷史淵源和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來看,書信體的出現(xiàn)并非偶然。Richardson繼而用書信體的形式寫小說[8],他將當時的書信體文學創(chuàng)作劃分為三個主要類別:第一類作家 “用書信體形成友好科學的交流”;第二類作家“用書信體描寫不同的國家和人物”;第三類作家“以信反映政治事件”。Richardson的書信體小說創(chuàng)作屬于第一類,他共創(chuàng)作三部書信體小說,都采用了以人物為中心的結構,而不是故事情節(jié)。書信體小說以第一人稱敘事,具有明顯的情感色彩。書信體小說很容易吸引中產(chǎn)階級讀者,在他們心中產(chǎn)生強烈的共鳴。
除此之外,Steyr夫人[9]強調(diào)書信體小說是最適合描寫情感和表達愛情的文學風格。在18世紀的文學繁榮期之后,盡管理查德森的書信體小說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吸引了眾多文學創(chuàng)作者的關注,書信體小說地位卻逐漸下降。隨著現(xiàn)代傳播社會的發(fā)展,書信體小說以新的形式悄然再次出現(xiàn)在社會中,繼續(xù)影響著現(xiàn)代文學的發(fā)展。
綜上所述,可以看到國外學者對書信體小說的動態(tài)研究過程:早期主要關注單個具體文本,并結合文學理論進行分析;后期,隨著書信體小說新技法的不斷發(fā)展,學者們開始對不同的書信體文本進行多維度的比較分析,從宏觀角度把握書信體小說的演變與發(fā)展。
中國書信體小說最繁榮的時期是20世紀20年代,這一時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書信體小說的概念及其敘事特征上。關于書信體小說概念的定義,最早記載在“ShortStoryApproach”一書中:“書信體小說是由一個人的書信或多數(shù)人的書信匯總而成的。”它不適合通過物體來描述情感,而且缺乏靈活性,它最明顯的優(yōu)點是它只突出敘述者的某種個性[10]。
陳平原[11]在《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一書中首次從敘事學的角度關注書信體小說,指出書信體小說具有強調(diào)人物思想、突出作家審美個性、不以情節(jié)為結構中心、善于表達情感等特點。陳平原的具體分析對研究書信體小說有很大的啟發(fā)。
20世紀80年代,中國書信體小說的研究沒有取得重大突破。從研究對象的角度來看,中國學者往往將書信體和日記體作為一個整體進行研究[12-13],僅有一篇論文研究中國書信體小說(不包括日記文體),學者是韓蕊、韓魯華[14]。兩位學者從最具特色的敘事視角、敘事時間、敘事結構三個方面對書信體小說的敘事特征進行了分析和探討,以探究書信體小說興衰的原因[15]。
錢雪琴、肖淑芬[16]解釋說,學術界對中國現(xiàn)代日記文體和書信體小說的研究缺乏,這與現(xiàn)代日記文體和書信體小說一度流行并留下許多經(jīng)典文本的文學史不符。目前有兩個方面的問題值得我們深入思考:一是擴大書信體小說研究范圍。我們不僅需要研究男性作家的書信作品,還需要將中國現(xiàn)代女性作家的大量日記和書信小說納入研究視角。二是實現(xiàn)理論層面的突破。我們應該從認識論、美學、心理學和意識流理論等角度對現(xiàn)代日記體裁和書信小說進行進一步的探索,從而豐富中國日記體裁和書信小說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韓蕊[14]對中國現(xiàn)代書信體小說進行了較為全面的綜述。她探討了中國現(xiàn)代書信體小說的發(fā)展與演變,分析了中國現(xiàn)代書信體小說的文體特征和敘事特征,對中國現(xiàn)代書信體小說的發(fā)展和風格特征進行了全面的概述。
本部分從兩個方面進行介紹,首先介紹書信體小說的特點,其次介紹書信體小說的功能。
書信體小說指的是一種運用書信作為基本表達和結構手段的小說形式,其中故事的進展、環(huán)境的描繪以及人物的塑造均以書信的形式呈現(xiàn);書信體小說作為一種實用文本,其內(nèi)容廣泛;格式固定,包括稱呼、問候語、正文、結束語、人名、日期等;考慮到目標受眾的特點,語言形式相對口語化[17]。書信體小說的語言具有以下鮮明特征:
首先是情感交流的互動性。人們在寫信的時候,更多的是關注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與讀者的交流也集中在個人情緒的變化上。書信體小說利用情感交流的互動性,深入挖掘人物內(nèi)心的情感,并以獨特的語言方式表達出來,成為抒情小說的中流砥柱[18]。根據(jù)Bakhtin的對話理論,“書信體小說是一種復調(diào)的話語,而不是一種單一的話語?!币虼?書信體小說主要是兩個演員之間的“事實”對話,寫信人和收信人都有各自明確的對話目的。隨著他們之間情感關系的推進,書信的內(nèi)容和語言也逐漸發(fā)生變化。
其次是敘事視角的單一性。敘事視角的單一性是指從某個單一的角度來敘述某件事,或者用第一人稱來描述故事。對于書信體小說,作者通常使用單一敘事視角來描述文本,這樣增強了小說的真實性,有助于表達主人公的內(nèi)心世界[19-20]。書信體小說的單一敘事視角比普通的敘事技巧更能直接洞察人物的思想,因為書信的形式非常適合再現(xiàn)人物復雜的心理活動,包括人物的所感所念,所思所悟。
再次是情節(jié)主線的弱化。書信體小說的另一個明顯特點是故事情節(jié)性不強。在書信體小說中,大部分文字都是用來記錄人物的內(nèi)心活動、情感起伏和心理變化,很少像其他小說那樣為讀者設計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jié)。這并不是說書信體小說沒有情節(jié),而是說,故事的情節(jié)主要是通過人物的內(nèi)心活動來體現(xiàn)的。通過這些書信,作者在字里行間傾吐了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喜怒哀樂。在表達內(nèi)心想法的同時,他們也會偶爾寫下身邊的美景和別人生活中的瑣事?!爱斘覀冮喿x書信體小說時,我們可以清楚地感受到這種特點,不是因為它們?nèi)狈η楣?jié),而是因為情節(jié)線索被稀釋,取而代之的是更強烈、更清晰的情感線索,以避免分散小說的主要思想。”[21]
書信體小說可以交流情感。情感始終是書信體小說最重要的審美元素,它在強調(diào)作者內(nèi)心深處的思想的同時,運用多種表達手段來渲染小說的情感內(nèi)涵。在信件中,讀者不需要經(jīng)過復雜的思考或仔細的分析,就能準確地把握主人公的情感;讀者對小說人物的了解不是通過傳統(tǒng)的介紹,而是通過寫信人和收信人字里行間的信息。在書信往來中,不同人物之間的緊張和沖突被充分展現(xiàn),成為推動小說情節(jié)發(fā)展的重要外部動力[20]。
此外,書信體小說還展示了人物性格特征。“信件是揭示作者情緒和洞察人物性格的有效途徑。”[22]信件首先是作為一種傳遞信息的工具而存在的,而信息的傳遞來自于信件敘述者的內(nèi)心感受和意識?!巴ㄟ^以各種形式呈現(xiàn)的信件,讀者(包括人物讀者和真實讀者)可以更清晰、更真實地感知其背后意識主體的存在,人物變得更加鮮活,讀者的閱讀體驗變得更加真實、生動?!盵19]
翻譯中的直譯和意譯之爭由來已久。羅馬時期出現(xiàn)了直譯派,直譯派主張最大程度保留源語言的精神內(nèi)涵而舍棄譯文的易讀性。但由于不同文化和語言差異性的存在,直譯有時不能完美地傳達源語言的意義和意境。根據(jù)當代語言學家Halliday[23]的觀點,語言與其所發(fā)生的社會環(huán)境密不可分。另一位語言學家John Lyons[24]將情景語境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來,并對言語活動產(chǎn)生一系列影響,其中包括參與者雙方、場合(時間、地點)、言辭的正式程度、交流媒介、話題或語言使用領域等。在他看來,譯文的翻譯要符合原文所處的情景語境。
為了平息直譯與意譯之爭,備受贊譽的語言學家和翻譯理論家Peter Newmark引領了一種多元化的翻譯模式,并提出了八種不同的翻譯方法?;趯υ凑Z言的重視程度,他將翻譯分為逐字翻譯、直譯、忠實翻譯和語義翻譯。此外,根據(jù)對目標語言的重視程度,他將翻譯分為改寫、自由翻譯、習語翻譯和交際翻譯。這一分類體系豐富了翻譯方法的選擇,使得翻譯更加靈活多樣?!罢Z義翻譯是指在譯者的語義和句法結構允許的范圍內(nèi)盡可能準確地再現(xiàn)原文的語境意義,交際翻譯是指譯文對目的語讀者的影響應盡可能與原文對源語讀者的影響相當。”[25]Newmark還指出,譯者應根據(jù)原文的類型,采用語義翻譯或交際翻譯。嚴肅文學作品更適合語義翻譯,因為它的目的是表達功能。然而,諸如教科書、技術產(chǎn)品手冊和廣告宣傳等信息性和號召性文本,更適合進行交際翻譯,這些文本以其特點而著稱。Newmark還指出,一個文本可能具有多種功能,因此語義翻譯和交際翻譯通常需要根據(jù)具體情況在文本中相互交叉運用,甚至相互補充,以達到最佳的翻譯效果。兩者之間的區(qū)別在于,語義翻譯注重譯文對原作的忠實度,而交際翻譯則要求譯者忠實于譯文的受眾讀者。
語義翻譯指的是“既準確地再現(xiàn)原文的語境意義,又準確地再現(xiàn)譯文的語義和句法結構”。
直譯的優(yōu)勢在于可以事半功倍地完成大量的翻譯任務,有利于譯者掌握基本的語言知識。Basil Hatim和Ian Mason[26]在《語篇與譯者》 一書中寫道“翻譯是以呈現(xiàn)為中心的,重點是針對特定類型的讀者反應”。正確的直譯可以將源語言文本準確地傳達到目的語中。它既滿足了原文信息的完整性,又有助于讀者從詞匯上消除文化差異造成的混淆。直譯這一翻譯策略可以有效運用到書信體小說翻譯中。
例一
原文:It’s incredible that a book published in 1840 can be in such perfect condition.
陳(建銘)譯:實在難以置信,這本一八四〇年出版的書,竟然還能保持這么完好的書況。
在小說中,漢芙的情感表現(xiàn)得熱烈而真誠,從語義翻譯的角度運用直譯來處理可以更好地保留作者這一情感交流的風格。如例一,漢芙小姐用It’s incredible that…表達她對書況的震驚,如果把“incredible”放在句尾,翻譯為 “這本一八四〇年出版的書,竟然還能保持這么完好的書況,實在是令人難以置信”[3],雖然會更符合目的語的表達習慣,但削弱了作者的語氣。因而陳建銘用“實在”二字加強“難以置信”的語氣,并放在句首表明漢芙的態(tài)度,更符合源語言的語言風格。
Baker[27]說過“譯文讀者如果知道的越多,譯者越不需要給出冗長的解釋。這樣源語言文化和目的語文化之間也會更和諧”。每種語言都有其獨特的文化。當目的語中沒有對應詞來描述源語言中的具體事物時,可以采用借譯的翻譯策略,把源語言的詞匯直接搬到目的語中。
例二
原文:Where is Leigh Hunt?Where is the Oxford Verse?Where is the Vulgate and dear goofy John Henry? I require a book of love poems with spring coming on. No Keats or Shelly,send me poets who can make love without slobbering-Wyatt or Jonson or somebody, use your own judgment. Just a nice book preferably small enough to stick in a slacks pocket and take to Central Park.
陳譯:利享特呢?《牛津英語詩選》呢?《通俗拉丁文圣經(jīng)》和書呆子約翰享利的書呢?春意漸濃,我想讀點兒情詩。別給我寄濟慈或雪萊!我要那款款深情而不是口沫橫飛的。懷亞特還是瓊森或誰的,該寄什么給我,你自己動點兒腦筋!最好是小小一本,可以讓我輕松塞進口袋里,帶到中央公園去讀。
書信體小說不可避免包含許多專有名詞?!恫榱钍纸?4號》整理了海蓮·漢芙和弗蘭克·多爾之間20多年來的書信合集,其中人名、地名和書名林林總總,有許多名稱在目標語言中沒有對應的翻譯。借用是應對這個問題的常用方法,它符合語義翻譯模式。譯者可以將源語言中的名詞音譯,借用到目的語中。
“翻譯交流的過程并不總是一帆風順的。譯者需要與源語文化進行協(xié)商,減少差異,將源語代入目的語境,代入一套不同的語言系統(tǒng),實現(xiàn)譯文在譯語中的傳遞。”[28]“仿譯是一種特殊的借用,意思是將源語言的表達或結構轉移到目標文本中,并將每個元素逐字翻譯?!盵29]仿譯的優(yōu)點在于既保留了原語的表達方式,又在目的語中引入了新的概念。
例三
原文:Now then,Brian told me you are all rationed to two ounces of meat per family per week and one egg per person month and I am simply appalled.
陳譯:言歸正傳,布萊恩告訴我:你們每一戶每個星期才配給到兩盎司肉;而每個人每個月只分得一只雞蛋!我一聽簡直嚇壞了。
在書信體小說中,總有一些在其他語言中找不到的概念。上句中的“ounce”是指英國人制定的一種計量單位,譯文采用了仿譯法將其直譯為“兩盎司肉”。這些形式被轉移到目標文本中,向目標語言引入新的概念。
交際翻譯的目的是“努力使譯文對目的語讀者所產(chǎn)生的效果與原文對源語讀者所產(chǎn)生的效果相同”。這類譯文要適合交際翻譯,通過交際翻譯可以突出文本信息的內(nèi)容,增強譯文的可讀性,傳達原文應有的效果[29]。
增譯指的是通過在譯文中補充必要的短語和句子,讓讀者更清楚地理解原文的內(nèi)容,進而通順地讀完譯文。翻譯是將源語言形式所表達的全部信息轉換成目的語語言形式的過程。然而,由于英漢兩種語言都有其獨特的語法結構、語義結構、修辭手段甚至不同的歷史文化背景,在英漢翻譯過程中,譯者需要根據(jù)實際情況使用增譯翻譯策略,以符合漢語的語法規(guī)則和表達習慣。
例四
原文:The Leigh Hunt essays are ont going to be so easy.
陳譯:至于您提及的利亨特的散文,目前頗不易得見。
收信人在回信時通常會省略不必要的信息,使句子簡潔明了。在上述句子的翻譯中,“Leigh Hunt essays”中的“essays”指的是弗蘭克之前提到的書。因此,“The Leigh Hunt essays”在原文中的意思是“The Leigh Hunt essays you mentioned”。如果把“The Leigh Hunt essays”直譯成《利亨特文集》,這可能會導致誤解和混淆。因此,在翻譯書信體小說時,為了準確地傳達原文的意思,應該結合上下文,并在必要時采用增譯的方法來翻譯。
例五
原文:Savage Landor arrived safely and promptly fell open to a Roman dialogue.
陳譯:薩維奇蘭多的書今天寄達,我迫不及待立即翻開“羅馬對話錄”。
隨著漢芙與馬克斯與科恩書店日益頻繁的書信往來,老友間的拘束越來越少,書信語言趨向口語化。具體表現(xiàn)在話題名詞充當句子主語,而第一人稱往往被省略。在例五中,陳從交際翻譯的角度出發(fā),在翻譯中通過添加主語“我”,一個語義清晰、邏輯可接受的譯文立刻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
“翻譯是一門運用語言的藝術,是用新的一種語言把原文本語言替換掉的過程?!盵30]英語長句的翻譯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因為英語長句結構復雜,與漢語的結構差異較大,處理不好的話容易影響后續(xù)的翻譯。為了更好地理解英語中的長句,在翻譯過程中可以根據(jù)語法、意義群和表達習慣將句子進行拆分,再將拆分出來的短句進行翻譯,以方便讀者理解。
本報訊近日,輝隆連鎖集團第五屆“百日大會戰(zhàn)”總結暨秋種部署大會在安徽六安召開。集團相關負責人、省內(nèi)大區(qū)經(jīng)理及安徽、江蘇區(qū)域配送中心負責人百余人參加會議。
例六
原文:We should feel very much easier if you would send your remittances by postal money order in future,as this would be quite a bit safer than entrusting dollar bills to the mails.
陳譯:不過我們建議您不妨改以郵政劃撥的方式付款,如此不但對你我雙方都較為便利,亦比直接將鈔票放入信封內(nèi)要保險得多。
這句原句是一個復合句,包含由if和as引導的條件狀語從句。如果譯者完全依照原文句子的順序,翻譯成“我們都能感到輕松如果您以后可以改以郵政劃撥的方式付款,因為這比將鈔票放入信封內(nèi)要保險得多”,顯然是不合邏輯的,也會造成語義模棱兩可。因為在漢語的表達習慣中,條件和原因狀語在前,多使用短句和短語。因此,對于書信體小說的長句翻譯,需采用拆分法將長句分割,增強譯文的可讀性。
“漢語有明顯的動態(tài)特征,句中多用動詞和副詞。相比之下,英語有明顯的靜態(tài)特征,句中多用形容詞,名詞和介詞。英語多用名詞、介詞和形容詞而不是動詞的原因在于,作者希望表達可以更準確、更客觀?!盵31]英語習慣用物體或抽象概念作為主語,從客觀的角度描述事物,使句子顯得靜態(tài),而漢語句子具有明顯的動態(tài)性。
例七
原文:Being used to the deas-white paper and stiff cardboardy covers of American books,I never knew a book could be such a joy to the touch.
陳譯:看慣了那些用慘白紙張和硬紙板大量印制的美國書,我簡直不曉得一本書竟也能這么迷人,光撫摸著就教人打心里頭舒服。
例八
原文:The tins of tongue look very inviting and will be a welcome addition to our larders,and in my case will be put on one side for a special occasion.
陳譯:牛舌罐頭亦相當誘人,它們大大地補充了我們的貯糧。至于我自己,我則會將它們好好地收藏起來,以備特殊場合再派上用場。
為了符合漢語的表達習慣,addition 被譯為動詞“補充”,介詞短語“for a special occasion”被譯為“派上用場”。這符合漢語表達呈現(xiàn)動態(tài)的特點,使讀者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弗蘭克收到海蓮不遠萬里寄來的食物之后的喜悅和珍惜之情。
“詞序調(diào)整法是翻譯方法的一種,它指的是重新構建詞法和句法順序,讓翻譯符合目的語的表達?!痹~序調(diào)整法作為一種翻譯技巧,是指在翻譯過程中對語序進行必要的或本質(zhì)的改變,而不僅僅是顛倒語序。翻譯要在理解原文語義、厘清句子成分、時間和邏輯順序的基礎上,適當調(diào)整原文語序,更好地傳達原文的信息。
例九
原文:We were all quite dazzled to see the meat.And the eggs and tins were so very welcome.I did feel I must write and tell you how exceedingly grateful we all are for your kindness and generosity.
陳譯:一見到包裹里的肉,所有人的眼睛都看直了,而雞蛋也大受歡迎。我覺得有必要給您寫個信,向您報告:所有同仁對您的好意和慷慨都萬分感激。
在上面的翻譯案例中,陳按照語義邏輯整理了動作發(fā)生的先后順序,即先“看到包裹里的肉”,然后“眼睛都看直了”。除此之外,英語習慣于把for引導的原因放在句末,而漢語習慣于把原因放在前。因此,譯者采用詞序調(diào)整的方法來呈現(xiàn)原文,這樣的翻譯有助于兩種語言之間的有效交流。
交際翻譯作為一種主觀的解釋過程,有助于避免語用和認知的損失。意譯的翻譯方法是將原文的意思解釋給讀者,得到符合目的語表達的譯文。
例十
原文:I enclose a list of my most pressing problems.
陳譯:隨信附上一份清單,上面列出我目前最想讀而又遍尋不著的幾本書。
如上所述,由于書信體小說的故事情節(jié)具有連貫性,通信雙方在回信時往往會簡述或省略雙方都知道的一些信息,使句子簡潔明了。在上述句子的翻譯中,“my most pressing problems”是有所指的,如果直譯成“我最迫切的問題”,會給讀者造成困惑,不如意譯為“我目前最想讀而又遍尋不找的幾本書”。因此,在書信體小說的翻譯任務中,為了將文本的內(nèi)容準確地傳達給目標讀者,應該使用意譯的方法來補充缺失的部分。
例十一
原文:Some time ago you asked us for Newman’s Idea of a University.Would you be interested in a copy of the first edition?We have just purchased one,particulars as follows:
……
In case you would like them,we will put both books on one side until you have time to reply.
陳譯:許久以前,您曾垂詢紐曼的《大學論》一書的下落。您是否中意首版書?最近我們收購到一冊,謹描述如下:
……
為了避免讓別人捷足先登,這兩本書我們會為您保留。靜候您的回復。
“In case you would like them”被意譯為“為了避免讓別人捷足先登”,一來表明這本書受歡迎的程度和漢芙小姐的不凡品味,二是拉近了漢芙小姐和店員弗蘭克之間的距離[3]。
例十二
原文:You can look at it.They have it down at the 42nd street branch.But not to take home! The lady said to me,shocked.Eat it here,just sit right down in room 315 and read the whole book without a cup of coffee,a cigarette or air.
陳譯:要讀的話倒是有。四十二大街上的分館有一本,但,恕不外借!坐鎮(zhèn)在柜臺的女館員用力搖了搖頭,盛氣凌人地說:“僅供內(nèi)用!”然后只準我窩在密不通風的315號閱覽室里啃完整本書。不能邊讀邊喝咖啡,抽煙就更純屬妄想了。
陳的翻譯令女館員的不客氣的態(tài)度以及漢芙小姐的妥協(xié)和無奈躍然紙上。如果只是把shocked譯為“生氣的”,則容易讓讀者感到困惑;如果把“without a cup of coffee, a cigarette or air”譯為“沒有咖啡,也沒有煙”,則會破壞漢芙小姐在讀者心中的形象。陳的翻譯把“shocked”譯成“盛氣凌人的”,把“喝咖啡”和“抽煙”當做漢芙小姐在這家書店讀書時的癡心妄想,則更容易被讀者接受。意譯的優(yōu)越性在此處得到凸顯。
書信體小說《查令十字街84號》,向讀者真實地呈現(xiàn)了劇作家海琳·漢芙和書店經(jīng)理弗蘭克·多爾之間跨越時空的純粹友誼,成功展現(xiàn)了漢芙小姐率真善良和弗蘭克周全穩(wěn)重的人物特點。陳建銘先生的翻譯敏銳地保持了對中英文化差異的認知,通過使用各種翻譯策略將信函的內(nèi)容準確地傳達給讀者,并在譯文中實現(xiàn)了信函的交際效果,這符合Newmark的語義翻譯和交際翻譯的功能。從語義翻譯的角度看,翻譯中常用的翻譯方法有直譯、借用和仿譯;從交際翻譯模式的角度看,常用的翻譯方法有增譯、拆分、詞性轉換、詞序調(diào)整和意譯等。如上所述,筆者研究了84,CharringCrossRoad體裁特點和陳先生的譯本所采用的翻譯策略。然而,對翻譯研究的深入性和全面性還有待繼續(xù)改善,期待著在未來能夠進行更加完善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