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普京第四屆總統(tǒng)任期的俄羅斯對外政策調整評析

2024-02-05 10:53:48
東北亞學刊 2024年1期
關鍵詞:北約普京烏克蘭

張 建

內容提要:2024 年可謂“全球大選年”,其中俄羅斯總統(tǒng)選舉引人注目。2018—2024 年是普京作為俄羅斯總統(tǒng)的第四屆任期,俄對外政策在理念和實踐層面都有諸多調整。尤其是2022 年烏克蘭危機升級后,俄周邊環(huán)境更加嚴峻,與西方關系跌至谷底,通過進一步發(fā)展與東方國家的雙邊、多邊關系,俄對外政策加速“東向”進程。2023 年3 月,俄發(fā)布新版《俄羅斯聯(lián)邦對外政策構想》。俄調整對外政策既有烏克蘭危機升級的客觀沖擊,也有主動維護國家利益,再次探尋自身定位的主觀因素。俄對外政策調整帶來的影響將是長期的。俄試圖通過在不同區(qū)域實施不同的對外政策,促進新的國際秩序加快調整與重塑。

大國的對外政策塑造本國與其他國家的關系,甚至影響地緣政治格局和全球秩序演變。2023年12月7日,俄羅斯聯(lián)邦委員會正式確定將于2024年3月15—17日舉行總統(tǒng)選舉。2023年12月8日,普京宣布參選。①“По - другому нельзя”.Как Путин объявил о своем участии в выборах президента России в 2024 году, Российская газета, 08.12.2023, https://rg.ru/2023/12/08/podrugomu-nelzia-kak-putin-obiavil-o-svoem-uchastii-v-vyborah-prezidenta-rossii-v-2024-godu.html[2023-12-09].自世紀之交任代總統(tǒng)以來,普京一直處在俄羅斯政治的中心。2018—2024年是普京作為俄羅斯總統(tǒng)的第四個任期。在這樣的歷史節(jié)點上,對普京在第四任期內的俄對外政策調整進行評析,探索俄對外政策的內在邏輯及相關影響,對于中國運籌中俄新時代全面戰(zhàn)略協(xié)作伙伴關系具有一定意義。

一、俄羅斯對外政策實踐的調整

2018 年5 月7 日,普京宣誓就職俄羅斯總統(tǒng)并正式開啟第四屆總統(tǒng)任期。普京在就職演說中不僅提到任內的任務,甚至提到俄羅斯未來十年的命運。他指出:“在風云變幻的時代,俄羅斯面臨著諸多歷史性的抉擇,這些抉擇將決定俄羅斯未來十年的發(fā)展命運,任何困難都不能阻礙俄羅斯自主地決定國家的未來,俄羅斯人學會了維護自己的利益,面臨這些嚴峻的任務,需要整個俄羅斯社會的共同參與、更需要所有肩負責任感的政治力量和公民力量的團結?!雹讧厂洄支擐唰鸳猝学蕨蕨? Выступление Владимира Путина на церемонии вступления в должность Президента России, Российская газета, 07.05.2018, https://rg.ru/2018/05/07/stenogramma-vladimir-putin-vstupil-v-dolzhnost-prezidenta-rossii.html[2023-12-01].這展示了維護俄羅斯國家利益、恢復大國影響力的決心。近六年來,俄對外政策實踐最大的調整體現(xiàn)在與近鄰地區(qū)以及東西方關系上。

(一)周邊環(huán)境更趨嚴峻

恢復俄羅斯在歐亞地區(qū)的傳統(tǒng)影響力是普京對外政策的重中之重,而烏克蘭是連接歐亞大陸的“橋梁”。2013 年底烏克蘭危機爆發(fā)以來,因克里米亞問題,西方對俄不斷制裁,俄與以美國為首的北約以及歐盟的關系持續(xù)惡化。2019 年,烏克蘭把加入歐盟和北約作為國家基本方針寫入憲法。③“Ukrainian parliament approves constitutional amendments to affirm EU and NATO aspirations,”ConstitutionNet, February 8, 2019, https://constitutionnet.org/news/ukrainian-parliament-approves-constitutional-amendments-affirm-eu-and-nato-aspirations[2023-12-30].在俄羅斯看來,美國為首的北約不斷加強與烏克蘭的軍事合作,將先進武器源源不斷地運往烏克蘭給俄國家安全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直接安全威脅。2022年2月24日,普京通過發(fā)表全國電視講話向世界宣告決定在頓巴斯地區(qū)開展“特別軍事行動”,烏克蘭危機升級①本文涉及的“烏克蘭危機升級”,特指2022年2月24日之后的形勢發(fā)展。。同年8月起,俄烏針對巴赫穆特展開作戰(zhàn)。2023年下半年,隨著烏克蘭“反攻”失利,西方國家的悲觀情緒增加,因中東局勢的惡化,西方注意力已有向中東轉移的趨勢。這場沖突已經(jīng)持續(xù)近兩年并且未出現(xiàn)?;疔E象,不確定性增加,沖突是否會“長期化”引發(fā)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對于俄烏兩國來說,沖突與政治前景、國家命運息息相關,退讓余地較小。

在普京第四任期內,俄白一體化進程穩(wěn)步推進。2020 年8 月,五年一度的白俄羅斯總統(tǒng)選舉開始,盧卡申科獲勝,白俄羅斯多地出現(xiàn)抗議活動。同年8月16日,普京表示,俄羅斯隨時準備根據(jù)共同軍事協(xié)議為白俄羅斯提供幫助。面對歐美國家的施壓,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表示,這是白俄羅斯國家內政,白俄羅斯反對派內部的一些人希望發(fā)生“流血事件”,他們想把白俄羅斯變成第二個烏克蘭。烏克蘭危機升級后,西方在制裁俄羅斯的同時也對白俄羅斯進行制裁。

2022 年初,中亞大國哈薩克斯坦發(fā)生了流血騷亂沖突。1 月6 日,以俄羅斯為主的集體安全條約成員國組織武裝力量進駐該國。1 月10 日,在局勢穩(wěn)定后,哈薩克斯坦總統(tǒng)托卡耶夫在集體安全條約組織領導人峰會上表示,哈薩克斯坦挫敗了恐怖分子破壞憲法秩序、奪取權力的政變圖謀。

蘇聯(lián)解體后,俄羅斯在外高加索地區(qū)的影響力有所下降。2020 年9—10 月,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之間因納卡問題再次爆發(fā)沖突。納卡周邊各種力量由于地緣、歷史、信仰等因素,關系錯綜復雜。沖突在俄羅斯調解下實現(xiàn)?;?,俄羅斯維和部隊進入納卡地區(qū)。在沖突中,俄維和部隊也遭到攻擊。2023 年9 月,阿塞拜疆對納卡地區(qū)發(fā)起軍事行動,汽油庫爆炸致使上百人傷亡,地區(qū)緊張局勢持續(xù)。納卡沖突牽動外高加索、黑海、中東地區(qū)的多重力量博弈,俄羅斯在外高加索面臨的環(huán)境更加嚴峻,需要更多的精力投入。

北約于1999 年開啟了向原東歐社會主義陣營國家的擴張之路。1999年,匈牙利、波蘭和捷克加入北約;2004年,保加利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羅馬尼亞、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和愛沙尼亞成為北約成員國;2009年,阿爾巴尼亞和克羅地亞加入北約;2017 年,黑山成為北約成員國;2020 年,北馬其頓加入北約,至此,蘇聯(lián)曾經(jīng)的東歐盟國都加入了北約。波羅的海國家瑞典和芬蘭原本奉行軍事不結盟政策,在烏克蘭危機升級后,兩國決定加入北約。2023年4月,芬蘭已經(jīng)正式成為北約的第31個成員國。俄羅斯在波羅的海的出??谠獾揭欢▏?,這還意味著俄羅斯與北約的邊境線新增上千公里,直接威脅到以圣彼得堡為中心的俄羅斯西北地區(qū)的安全。

(二)俄羅斯與西方關系跌至谷底

俄羅斯對美、對歐政策向來有別。2018年5月24日接待到訪的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是普京第四總統(tǒng)任期內第一次接待歐洲國家元首。同年6 月5日,普京第四屆任期首次出國訪問的目的地是奧地利,體現(xiàn)了對俄歐關系的重視。7月16日,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與普京在芬蘭赫爾辛基舉行會晤。普京認為會晤總體上是成功的。①Путин назвал успешной встречу с Трампом, Известия, 19.07.2018, https://iz.ru/768651/2018-07-19/putin-nazval-uspeshnoi-vstrechu-s-trampom[2023-11-21].但在特朗普任內,美國國內炒作俄羅斯干預美選舉,西方對俄羅斯的焦慮情緒增加。2021 年1月下旬,俄羅斯多個城市爆發(fā)民眾抗議,要求釋放反對派人士納瓦利內。針對美國提前知曉并公布抗議示威活動路線圖的做法,俄羅斯認為這種做法是美國嚴重干涉俄羅斯內政。同年6 月16 日,美國總統(tǒng)拜登與普京在瑞士日內瓦舉行會晤。12 月7 日,普京與拜登舉行閉門視頻會晤。12 月30 日,普京與拜登就烏克蘭局勢進行了電話會談。在“特別軍事行動”之前,俄對外政策的重點是對沖西方的經(jīng)濟制裁,該“行動”后,俄美兩國高層互動幾乎中斷,俄面臨的不僅是俄烏博弈、“反制裁”問題,更有與西方國家之間的“混合戰(zhàn)爭”。俄羅斯聯(lián)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杰夫表示,與俄羅斯對戰(zhàn)的并不是烏克蘭政權,而是北約360 萬軍隊,北約幫助烏克蘭訓練軍事人員,甚至直接加入烏克蘭沖突。②Россия воюет не с украинским режимом, а с армией НАТО, заявил Медведев,РИА Новости,24.03.2023,https://ria.ru/20230324/medvedev-1860259498.html[2023-11-27].從根本上說,烏克蘭危機升級是西方擴張戰(zhàn)略與俄羅斯地區(qū)戰(zhàn)略的必然沖突。2022年3月15日,俄羅斯決定退出歐洲委員會。1990年,北約和華約簽訂旨在削減雙方在歐洲地區(qū)常規(guī)武裝力量的《歐洲常規(guī)武裝力量條約》,該條約于1992 年正式生效。2007 年俄羅斯曾一度暫停履行該條約。2023年11月7日,俄羅斯外交部發(fā)表聲明,宣布完成退出《歐洲常規(guī)武裝力量條約》的全部程序。同時,俄美關系不斷惡化,雙方在烏克蘭危機、削減戰(zhàn)略武器、敘利亞、伊朗、巴以、朝鮮、驅逐外交官、網(wǎng)絡安全、經(jīng)濟制裁等問題上一再發(fā)生沖突和對抗。烏克蘭危機升級后,美國率西方陣營對俄羅斯大加制裁。2021 年6 月7 日,俄總統(tǒng)普京簽署退出《開放天空條約》法律草案;2023年2月22日,俄羅斯國家杜馬一致通過停止履行《新削減戰(zhàn)略武器條約》的法律草案。①Госдума одобрила приостановку действия ДСНВ для России, Российская газета,22.02.2023, https://rg.ru/2023/02/22/gosduma-odobrila-priostanovlenie-dejstviia-dsnv-dliarossii.html[2023-11-21].這些都給全球戰(zhàn)略穩(wěn)定和國際安全帶來了不確定性。俄美多邊合作也所剩無余,甚至出現(xiàn)了斷交的可能性。2022 年11 月,俄羅斯副外長謝爾蓋·里亞布科夫表示,盡管與美國斷交并不符合俄羅斯的利益,但是不能排除這種可能。②Рябков не исключил возможность разрыва отношений между РФ и США,Российская газета, 17.11.2022, https://rg.ru/2022/11/17/riabkov-ne-iskliuchil-vozmozhnostrazryva-otnoshenij-mezhdu-rf-i-ssha.html[2023-12-11].隨著俄美兩國對立程度加深,雙方關系進入“長期對抗期”。在烏克蘭問題上,美國一方面打擊俄羅斯,另一方面捆綁歐洲。歐洲經(jīng)濟顯現(xiàn)疲態(tài),安全壓力劇增,在“戰(zhàn)略自主”與“戰(zhàn)略依附”之間搖擺不定。

(三)俄羅斯對外政策加速“東向”進程

在與西方關系惡化的情況下,俄認識到國家發(fā)展倚重發(fā)展與西方關系的時代已經(jīng)結束,美西方遏俄弱俄的制裁政策不會改變,加快“向東轉”的進程,提出與“非西方”國家改善關系,得到了越來越多民眾的支持,全俄社會輿論研究中心的民調顯示,超過2/3 的俄羅斯人支持“轉向東方”。在中俄關系、俄印關系等雙邊、多邊方面有明顯體現(xiàn)。

第一,積極主動發(fā)展與中國的合作關系。在普京第四任期內,中俄關系在各個方面得到了長足發(fā)展。中俄關系的特質是成熟、穩(wěn)定、堅韌,具有強大內生動力和獨立價值,不受外部因素干擾。雙方始終秉持世代友好、合作共贏的理念,堅持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原則,推動兩國關系沿著正確方向發(fā)展。①參見中共中央宣傳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編:《習近平外交思想學習問答》,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167頁。在元首外交方面,2023 年3 月20 日至22 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并與普京總統(tǒng)進行了富有成果的會談,兩國元首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lián)邦關于深化新時代全面戰(zhàn)略協(xié)作伙伴關系的聯(lián)合聲明》和《關于2030 年前中俄經(jīng)濟合作重點方向發(fā)展規(guī)劃的聯(lián)合聲明》。同年10 月18 日,習近平主席同來華出席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普京總統(tǒng)舉行會談,普京已連續(xù)三次出席該論壇。中俄兩國元首達成諸多新的重要共識,并得到認真落實。12 月19 日,中俄總理舉行第28 次定期會晤。12 月20日,習近平主席會見俄羅斯總理米舒斯京。中俄政治互信更加牢固。在中俄元首外交引領下,兩國關系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兩國對外政策體現(xiàn)出更加全方位的戰(zhàn)略協(xié)調與合作,俄羅斯對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等中國方案更加積極響應。在戰(zhàn)略協(xié)作方面,2019 年,中俄關系由全面戰(zhàn)略協(xié)作伙伴關系升級為新時代全面戰(zhàn)略協(xié)作伙伴關系。經(jīng)過近年來的持續(xù)發(fā)展,中俄新時代全面戰(zhàn)略協(xié)作伙伴關系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并持續(xù)向前發(fā)展。(見表1)此外,經(jīng)貿合作方面,根據(jù)中國海關總署發(fā)布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2023 年1 月至11 月,中俄兩國貿易總額達2181.76 億美元,歷史性地首次突破2000 億美元。②參見《2023 年11 月進出口商品主要國別(地區(qū))總值表(美元)》,中國海關總署網(wǎng)站,2023年12月7日,http://www.customs.gov.cn/customs/302249/zfxxgk/2799825/302274/302275/5549370/index.html[2023-12-10]。兩國提前完成之前設定的突破2000 億美元的戰(zhàn)略目標,標志著俄羅斯積極“東向轉”政策已經(jīng)取得成效。

表1 中俄戰(zhàn)略協(xié)作的標志性進展

第二,加深和鞏固與印度的傳統(tǒng)關系。印度是俄羅斯在南亞地區(qū)的重要合作伙伴。①參見張建:《俄羅斯亞洲政策新動向及其對中俄關系的影響》,《和平與發(fā)展》2016年第6期,第86—97頁。俄印之間的軍事合作相當密切。2018 年印度與俄羅斯達成協(xié)議,印度從俄羅斯購買了五套領先級別的S-400“凱旋”防空導彈系統(tǒng),俄羅斯已逐漸向印度交付。2021 年12 月6 日,普京訪問印度期間,俄印簽署了兩國政府關于2021—2030 年軍事技術合作計劃的協(xié)議。烏克蘭危機升級后,印度并沒有加入對俄羅斯制裁的行列。俄羅斯戰(zhàn)略界對俄印合作的關注度較高,雙方在軍事、經(jīng)貿等方面推進了合作。2023 年11 月21 日,俄羅斯太平洋艦隊宣布,為了加強俄印兩國在海軍領域的合作,應對全球威脅,俄太平洋艦隊和印度海軍將在孟加拉灣舉行聯(lián)合海軍演習。②В Бенгальском заливе проходят совместные учения кораблей Тихоокеанского флота и ВМС Индии, TACC, 21.11.2023, https://tass.ru/armiya-i-opk/19337225 [2023-11-28].在經(jīng)貿合作方面,印度逐漸加大對俄羅斯能源的進口。2023 年4 月至10 月,印度從俄羅斯進口商品的總額增長60%,達到近363 億美元。其中,俄羅斯能源和化肥供應的增加,推動了印度進口增長,俄羅斯已成為印度第二大進口來源國。③Индия увеличила импорт из РФ на 60%за семь месяцев,TACC,16.11.2023,https://tass.ru/ekonomika/19293485[2023-11-29].根據(jù)俄方預計,到2030 年俄印貿易額可能達到1000 億美元,俄羅斯對印出口額將從2022 年的300多億美元升至2030 年的700 億—900 億美元,出口很大程度上由能源構成,進口則由主要由醫(yī)藥和化工產品構成。①Оборот рублей и рупий с оговорками, Коммерсантъ, 21.12.2023, https://www.kommersant.ru/doc/6413002[2023-12-30].不過,俄印經(jīng)濟合作仍面臨金融和物流方面的多種問題。

第三,與伊朗、朝鮮關系穩(wěn)中有升。俄羅斯與伊朗和朝鮮兩國關系發(fā)展的大背景是聯(lián)合應對美西方“制裁”。2018 年,特朗普政府退出關于伊朗核計劃的國際協(xié)議,并對伊朗施加單邊制裁。2022 年1 月,伊朗總統(tǒng)萊希訪問俄羅斯。同年7 月19 日,普京訪問伊朗,會見土耳其總統(tǒng)埃爾多安和伊朗總統(tǒng)萊希,舉行俄土伊“阿斯塔納進程”三國首腦會議,俄伊元首實現(xiàn)年度內互訪。在巴以沖突之際,2023 年12 月6 日,普京訪問阿聯(lián)酋和沙特兩國,并分別與兩國領導人就石油政策、巴以沖突等問題舉行會談。12 月7 日,伊朗總統(tǒng)萊希再度訪問俄羅斯。俄伊戰(zhàn)略伙伴關系以及能源、經(jīng)貿、軍事等方面的合作不斷加強。②“Работа по всем направлениям”.О чем договорились президенты России и Ирана, РИА Новости, 07.12.2023, https://ria.ru/20231207/iran-1914477901.html [2023-12-12].俄羅斯在中東外交的活躍,引發(fā)了國際社會的關注,這也顯示美國對中東主導力的下降。

拜登上任以后,美朝關系再次趨冷。2023年12月2日,美國、澳大利亞、日本和韓國聯(lián)合宣布對朝鮮再次實施制裁,加劇了半島緊張局勢,不利于半島問題的政治解決。與此同時,俄朝關系不斷升溫,外交互動明顯增加。烏克蘭危機升級后,朝鮮公開表態(tài)支持俄羅斯。2023 年7 月25 日,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對朝鮮進行為期兩天的正式訪問。這是俄羅斯國防部長十年來首次訪朝,致力于推動兩國的軍事合作。同年9 月,朝鮮領導人金正恩訪問俄羅斯,與普京進行“歷史性”會晤并提出進一步密切朝俄戰(zhàn)略合作,還與俄國防部長紹伊古討論了加強朝俄武裝力量和國防安全合作等實際問題。③Ким Чен Ын и Шойгу обсудили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о в сфере обороны и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 РИА Новости, 17.09.2023, https://ria.ru/20230917/oborona-1896759672.html[2023-10-18].10月,俄外長拉夫羅夫訪問朝鮮,這是五年來俄外長首次訪問朝鮮,拉夫羅夫表示,俄朝關系達到了新的戰(zhàn)略水平。俄朝兩國決定在更高水平上擴大綜合性、建設性雙邊關系。①Как прошел визит главы МИД РФ Сергея Лаврова в КНДР, Деятельность Сергея Лаврова,19.10.2023,https://www.kommersant.ru/doc/6283433[2023-11-19].

第四,加強與東盟、上海合作組織、金磚機制等組織的合作力度。俄羅斯認識到與東盟國家加強合作有利于擴展在亞太地區(qū)的多元外交。2018 年11 月13—14 日,普京出訪新加坡,將俄羅斯與東盟的關系從之前的對話伙伴關系提升至戰(zhàn)略伙伴關系。②Владимир Путин начал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визит в Сингапур, Российская газета,13.11.2018, https://rg.ru/2018/11/13/vladimir-putin-nachal-gosudarstvennyj-vizit-v-singapur.html[2023-11-19].2021 年10 月28 日,在第四屆俄羅斯-東盟峰會上,俄羅斯與東盟通過了《關于落實俄羅斯與東盟戰(zhàn)略伙伴關系綜合行動計劃(2021—2025 年)》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將2022 年定為俄羅斯-東盟科技合作年,同時還決定舉行史上首次俄羅斯-東盟海軍演習,并強調繼續(xù)開展多領域合作、進一步深化戰(zhàn)略伙伴關系。③Путин на саммите Россия - АСЕАН призвал активизировать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о,Российская газета,28.10.2021,https://rg.ru/2021/10/28/putin-na-sammite-rossiia-asean-prizval-aktivizirovat-sotrudnichestvo.html[2023-12-10].此外,俄羅斯與東盟國家中的越南、印度尼西亞、緬甸等國的雙邊關系也有不同程度的進展。

上海合作組織的重要性不斷增加。2021 年9 月,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舉行杜尚別峰會,同意吸納沙特阿拉伯、埃及、卡塔爾為對話伙伴國,通過關于啟動吸納伊朗成為正式成員國的程序。2023 年7 月4 日,伊朗作為第九個成員國加入上合組織。普京表示,上合組織政治經(jīng)濟能力強大,是多極世界最有影響力的中心之一,為歐亞地區(qū)安全穩(wěn)定和經(jīng)濟持續(xù)增長作出了不可代替的貢獻,俄羅斯對上合組織抱有很大的期望。④Расширенное заседание коллегии МИД Владимир Путин принял участие в расширенном заседании коллегии Министерства иностранных дел, Президент России,18.11.2021,http://www.kremlin.ru/events/president/news/67123[2023-12-19].在第四任期內,普京提及上合組織的重要性頻度增加。⑤Путин назвал формирование справедливого миропорядка тенденцией мирового развития,Новости дня,8.11.2023,https://vz.ru/news/2023/11/8/1238826.html[2023-12-20].

在可預見的時間范圍內,俄羅斯將會更加注重與非西方國家和組織的關系發(fā)展與合作互動,推動全球格局的持續(xù)轉變與新國際秩序的逐漸形成。如,自2024 年1 月1 日起俄羅斯擔任金磚國家輪值主席國。沙特、埃及、阿聯(lián)酋、伊朗、埃塞俄比亞的正式金磚成員資格也從2024 年1 月1日起生效,金磚國家擴容本身表明了金磚國家作為“全球南方”話語權的地位提升,機制的政治經(jīng)濟影響力增強,世界多極化趨勢更加凸顯。俄羅斯高度重視本次擔任輪值主席國,提出要致力于“加強多邊主義,促進公平的全球發(fā)展與安全”推進成員國在政治與安全、經(jīng)濟與金融、文化與人文交流三個重點領域的合作,為此俄已策劃了大約200 場活動。在普京第四任期內,兩度召開俄非峰會:2019 年10 月23—24 日,在俄羅斯南部城市索契,首屆俄羅斯與非洲國家峰會召開。2023 年7 月27 日至28 日,第二屆俄羅斯與非洲國家峰會在俄羅斯圣彼得堡舉行,普京多次表示俄支持非洲在國際舞臺上發(fā)揮更大作用,為非洲提供糧食援助,體現(xiàn)了俄羅斯對非西方國家的重視程度提升。同時,也要認識到,俄羅斯的“非西方政策”具有一定的功利務實特點,缺少經(jīng)濟資源和政治影響力,而且工具箱中的工具欠缺多元內涵和連貫性。因此,對俄羅斯“非西方政策”的走勢要客觀看待。

二、俄外交與安全戰(zhàn)略的調整

在普京第四任期內,官方出臺了兩份對外政策戰(zhàn)略文本。2021 年7月,俄再次出臺國家安全保障領域的綱領性文件——《俄羅斯聯(lián)邦國家安全戰(zhàn)略》。2023 年3 月31 日,新版《俄羅斯聯(lián)邦對外政策構想》出臺,其定位為戰(zhàn)略規(guī)劃文件,闡明了國家利益觀以及對外政策的基本原則、戰(zhàn)略目標、主要任務和優(yōu)先方向,從而保障俄羅斯對外政策的實施。①Концепция внешней политики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утверждена Президентом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В.В.Путиным, 31.03.2023, https://www.mid.ru/print/?id=1860586&lang=ru[2023-12-20].其調整主要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

(一)呼吁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國際秩序

2023年版《俄羅斯聯(lián)邦對外政策構想》更加清楚直接地呈現(xiàn)了對外政策的建構邏輯,體現(xiàn)了俄羅斯面對俄烏沖突持續(xù)等壓力下對外政策的調整理念。在新版構想中,“公平”出現(xiàn)了十次,提到“一些主導國家不愿意看到世界發(fā)生著積極變化,國際秩序出現(xiàn)了新的特征”,“聯(lián)合國及其他多邊機構面臨巨大壓力”,體現(xiàn)對美國主導的不公平不公正國際秩序的不滿,主張維持聯(lián)合國為中心的國際治理構架,提出俄羅斯作為世界大國應該獲得更加公平和平等的與西方對話機會。

在葉利欽時期,普里馬科夫于1996 年接替科濟列夫擔任外長,提出“多極世界”理念,積極調整對外政策。①參見葉·普里馬科夫:《沒有俄羅斯世界會怎樣?》,李成滋譯,中央編譯出版社2015年版,第10—12頁。普京在第四任期內,頻繁提及推動世界多極化。關于國際形勢走勢的判斷從2016 年版《俄羅斯聯(lián)邦對外政策構想》“深刻變革”升級為“革命性變革”,對國際體系的判斷為“更加公正的多極世界”,并尖銳地指出,“殖民大國通過侵占附屬領土的資源在經(jīng)濟上超過世界其他國家的模式”正在“不可逆轉地成為過去”。2023年版《俄羅斯聯(lián)邦對外政策構想》提到,國際趨勢朝著有利于多極化的趨勢發(fā)展,非西方國家和地區(qū)大國的影響力不斷提升,為推動世界多極化,俄將致力于發(fā)掘金磚國家機制、獨聯(lián)體、歐亞經(jīng)濟聯(lián)盟、上海合作組織和集體安全條約組織等潛力,將歐亞經(jīng)濟聯(lián)盟的發(fā)展計劃與中國的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對接,從而發(fā)揮更大作用。

(二)威脅感知度明顯提升

在普京第四任期內,俄羅斯對威脅感知不斷提升,在烏克蘭危機升級后,認為西方與俄羅斯進行“混合戰(zhàn)”。2015 年版《俄羅斯聯(lián)邦國家安全戰(zhàn)略》發(fā)布后,西方媒體和智庫大量發(fā)布關于“俄羅斯威脅”的“擔憂”,美國蘭德公司的報告甚至認為俄羅斯軍隊可以在60 小時內擊潰北約波羅的海國家。②David A.Shlapak, Michael Johnson, Reinforcing Deterrence on NATO’s Eastern Flank Wargaming the Defense of the Baltics, https://www.rand.org/pubs/research_reports/RR1253.html.較之2015 年版《俄羅斯聯(lián)邦國家安全戰(zhàn)略》,2021年版該戰(zhàn)略認為面臨的安全威脅仍在不斷提升,指出“地緣政治局勢日益緊張”“俄羅斯經(jīng)濟受到壓迫”“國家間矛盾加劇”“俄羅斯的傳統(tǒng)價值觀受到威脅”“全球安全體系有效性降低”等。對于周邊安全形勢,提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企圖對俄羅斯及其盟友、伙伴進行軍事施壓,在俄羅斯邊境增加軍事基礎設施,對俄偵察活動更加積極,研究對俄動用大規(guī)模軍事組織及核武器,這些加劇了俄軍事危險和軍事威脅”。同時,直接指出美國等西方國家對俄羅斯采取“混合戰(zhàn)”,2023 年版《俄羅斯聯(lián)邦對外政策構想》也提到“美國強化了反俄政策,是反俄的主要倡導者和領路人。西方的整體政策旨在全面削弱俄羅斯,利用‘混合戰(zhàn)’削弱俄羅斯”“不友好國家對我們安全與發(fā)展造成的威脅到了極其嚴重的程度”“國際社會的對話文化正在退化,外交作為和平解決爭端手段的效力正在下降。在國際事務中嚴重缺乏信任和可預測性”。①Концепция внешней политики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Министерство иностранных дел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31.03.2023, https://www.mid.ru / print/? id=1860586&lang=ru[2023-10-20].可以看出,俄羅斯對自身面臨的威脅感知度明顯提升。

(三)地區(qū)優(yōu)先度的排序

烏克蘭危機升級導致俄羅斯與西方持續(xù)對抗,與西方轉圜合作的空間逐步縮小。新版《俄羅斯聯(lián)邦對外政策構想》將對外政策的地區(qū)優(yōu)先次序進行了調整,所列順序依次是:獨聯(lián)體等近鄰國家和北極,亞太地區(qū),伊斯蘭世界,非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qū),歐洲地區(qū)、美英為代表的“盎格魯-撒克遜國家”、南極。同時,俄提出“俄羅斯對其他國家和國際組織的態(tài)度取決于其對俄政策是建設性的、中立的還是不友好的”。從中可以看出,未來俄羅斯在國別區(qū)域方向上對外政策的走向,以及俄對外政策觀念的變化,如,在西方制裁背景下,為反擊制裁,北極重要性提升,俄羅斯尋求維護北極和平與穩(wěn)定,提高該地區(qū)的環(huán)境可持續(xù)性,降低對國家安全的威脅程度?!鞍桓耵?撒克遜國家”在烏克蘭危機升級后多次出現(xiàn)在俄官方表述中,在對外政策構想中將歐洲國家和“盎格魯-撒克遜國家”區(qū)別開來,體現(xiàn)對歐洲戰(zhàn)略自主的認可,對“盎格魯-撒克遜”更加防備,美歐的排位變化也反映著俄羅斯對西方的失望態(tài)度。

普京第四任期內,俄羅斯也更新了軍事學說、海洋學說等,這些戰(zhàn)略文件在系統(tǒng)內相互協(xié)調,互為補充,各自側重于相應的專業(yè)領域,呈現(xiàn)著俄羅斯國家利益觀的樣貌。普京表示,國際生活發(fā)生了根本性變化,這要求俄羅斯認真修改戰(zhàn)略規(guī)劃的關鍵文件。《俄羅斯聯(lián)邦對外政策構想》與《俄羅斯聯(lián)邦國家安全戰(zhàn)略》將成為外交部和其他部門工作的路線圖。①Расширенное заседание коллегии МИД, Президент России, 18 ноября 2021,годаhttp://www.kremlin.ru/events/president/news/67123[2022-10-12].這兩份對外政策官方戰(zhàn)略文件既是對以往對外政策的總結,也是俄羅斯當前及未來對外政策的導引,對俄羅斯的對外政策制定和執(zhí)行持續(xù)發(fā)揮重要作用和影響。

三、調整的主要動因

客觀上,烏克蘭危機升級及其對俄內外安全局勢的重大沖擊是重要的客觀因素之一。烏克蘭危機改變了俄國家發(fā)展進程。俄羅斯一直試圖兼顧安全利益和發(fā)展利益。在本屆任期之初,普京提出爭取2024 年俄羅斯進入世界經(jīng)濟前五強,現(xiàn)在看來難以實現(xiàn)。烏克蘭危機升級后,西方的多重經(jīng)濟制裁,使俄試圖通過融入世界經(jīng)濟實現(xiàn)國家發(fā)展的努力遭遇阻礙。烏克蘭危機在歐亞大陸的影響巨大而深遠,地區(qū)間和國家間的關系緊張程度不斷升級,歐亞安全形勢緊張度上升。②參見高飛、張建:《烏克蘭危機背景下的大國博弈及其對國際安全格局的影響》,《和平與發(fā)展》2014年第6期,第78—98頁。在烏克蘭危機爆發(fā)之前,依據(jù)民調數(shù)據(jù),俄羅斯民眾普遍認為成為富足國家是重要任務,隨著烏克蘭危機升級,越來越多俄羅斯民眾關注國家安全受到的威脅。俄羅斯的對外政策首先考慮維護國家安全,其次考慮經(jīng)濟利益。烏克蘭危機導致俄國家發(fā)展進程受阻,在外交實踐和戰(zhàn)略方面加以調整應對。

主觀上,俄羅斯不斷將國家利益具體化,在對外政策中致力于維護國家利益。從傳統(tǒng)地緣博弈的角度看,蘇聯(lián)解體后,北約多次東擴。2023年4 月,芬蘭加入北約后,俄外長拉夫羅夫認為,芬蘭加入北約是對俄羅斯安全利益的嚴重威脅,也是對俄歷史和文化傳統(tǒng)的無視和侮辱。俄外交部副部長格魯什科表示,從軍事安全出發(fā),作為對芬蘭加入北約的回應,俄將加強西部和西北部的軍事力量。如果其他北約成員國部隊和設施部署到芬蘭境內,俄將進一步維護切身利益。

在2021 年版《俄羅斯聯(lián)邦國家安全戰(zhàn)略》中清晰全面地界定了國家利益,將國家利益劃分為八個維度,更加重視新技術、人力資源開發(fā)利用等領域。俄羅斯意識到科學技術的重要性,人工智能、通信技術、芯片技術、生物技術、納米技術、能源技術都成為新的博弈場域,并與傳統(tǒng)的地緣博弈相結合。國家利益具體化有利于增加對外政策工具的多元化,有利于在地區(qū)和全球事務中擁有話語權。

另一方面,俄羅斯對外政策調整背后有對自身文明和身份的高度焦慮感。2021年版《俄羅斯聯(lián)邦國家安全戰(zhàn)略》指出,一些國家試圖有針對性地侵蝕傳統(tǒng)價值觀,歪曲世界歷史,修正俄羅斯在世界歷史中的角色和地位,煽動跨民族和跨宗教沖突。2020年6月19日,普京發(fā)表題為《偉大勝利75 年:對歷史和未來的共同責任》的文章,對否定歷史、壓縮俄羅斯戰(zhàn)略空間進行警告,維護俄羅斯傳統(tǒng)價值觀。①75 лет Великой Победы: общая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 перед историей и будущим,Президент России, 19 июня 2020 года, http://www.kremlin.ru/events/president/news/63527[2020-12-27].2018 年4 月,普京總統(tǒng)助理弗拉季斯拉夫·蘇爾科夫發(fā)表題為《混血兒的孤獨》的文章,分析俄羅斯幾個世紀以來“東向”與“西行”的探索,導致身份認同的困惑,反映了在與西方關系不斷惡化、“脫鉤”的背景下,俄羅斯政治精英對俄未來發(fā)展道路的失落與迷茫。②Владислав Сурков: Одиночество полукровки (14 + ), Россия в глобальной политике,№2 2018 Март/Апрель,https://www.globalaffairs.ru/articles/odinochestvo-polukrovki-14-2/[2023-12-20].2019 年2 月,蘇爾科夫發(fā)表文章《普京的長久國家》,指出俄羅斯不認可西方的“普世民主”,俄實行的是根據(jù)自身歷史和地緣政治的主權民主。③Владислав Сурков: Долг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о Путина, Независимая газета, 11.02.2019,https://www.discred.ru/2019/02/11/vladislav-surkov-dolgoe-gosudarstvo-putina/[2022-10-22].俄羅斯建構國家文明的緊迫感進一步提升,“非西方”“獨特的世界力量中心之一”是鮮明特征,重新定位“俄羅斯世界”“國家文明”“斯拉夫文明”等內涵,以增進凝聚力和合法性。

四、影響及啟示

普京第四任期的俄羅斯對外政策顯示了俄羅斯外交的嫻熟,具有復雜性、挑戰(zhàn)性和應激性,對歐洲安全格局及其俄自身等影響將是長期性的。

(一)對歐洲安全格局的沖擊

烏克蘭危機爆發(fā)及其升級是對二戰(zhàn)后歐洲安全格局的重大沖擊。歐洲國家紛紛開始為國家安全而擔憂,不斷增加軍費投入。2023 年4 月,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2022 年全球軍費增幅為3.7%,歐洲2022 年軍費開支較2021 年增加13%,創(chuàng)下30 年來的新高,英國以685 億美元軍費位列歐洲第一,其中約25 億美元被用于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歐洲國家中增幅最為明顯的包括芬蘭的36%、立陶宛的27%、瑞典的12%、波蘭的11%。①World military expenditure reaches new record high as European spending surges,SIPRI,April 24, 2023, https://www.sipri.org/media/press-release/2023/world-military-expenditurereaches-new-record-high-european-spending-surges[2023-12-21].2023 年7 月,法國新版《軍事規(guī)劃法》出臺,確定了2024—2030 年軍費上漲幅度,從2025 年起,法國國防預算將達到國內生產總值2%的標準。②Парламент Франции принял закон о военном планировании до 2030 года на€413 млрд, TACC, 13 июля 2023, https://tass.ru/mezhdunarodnaya-panorama/18266067 [2023-10-28].2023 年6 月14 日,德國出臺了首份國家安全戰(zhàn)略,文本中俄羅斯被界定為“歐洲和平與安全的最大威脅”,前總理默克爾主張的“建立有俄羅斯參與的整個歐洲的安全架構”的政策邏輯被取代。同年11 月10 日,德國總理朔爾茨公開表態(tài),出于增強軍事實力的需要,德國未來將長期增加軍費投入。

俄烏沖突持續(xù)所引發(fā)的地緣緊張、安全焦慮,為歐洲國家擴充軍備、軍事演習、增加國防開支提供了合理理由。2024 年,緊鄰烏克蘭的波蘭將提升國防預算至北約國家中的較高水平,購置的防空武器等均重點部署在東部邊境地區(qū)。歐洲更加重視北約作為軍事聯(lián)盟的角色,2010 年的北約戰(zhàn)略文件中,俄羅斯被定義為“伙伴”。而2018 年7 月的北約峰會上,俄羅斯被稱為“歐洲安全最嚴重的威脅”。③參見張建:《歐洲安全格局視角下俄羅斯與北約的關系及趨向》,《和平與發(fā)展》2019年第4期,第34—50頁。2022 年6 月,在西班牙馬德里舉行的北約峰會上通過了《北約2022 戰(zhàn)略概念》,俄羅斯則被界定為“北約最大的威脅”。④“NATO 2022 Strategic Concept,”March 3, 2023, https://www.nato.int/cps/en/natohq/topics_210907.htm[2023-12-20].這可以看出,北約對俄定位的徹底轉變過程。同時,北約加大對烏克蘭的支持和誘拉,2023 年7 月,北約峰會在立陶宛維爾紐斯召開,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表示,北約將在烏“入約”過程中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①“The 2023 NATO Summit in retrospect,”NATO Review,July 27,2023,https://www.nato.int/docu/review/articles/2023/07/27/the-2023-nato-summit-in-retrospect/index.html[2023-11-22].烏克蘭危機升級對歐洲安全格局的沖擊,可能會蔓延至亞太地區(qū)。北約2023 年峰會除了北約31 個成員國領導人參會,還邀請了瑞典和烏克蘭兩個申請加入國領導人,還有四個亞太國家領導人參會,分別來自澳大利亞、新西蘭、日本和韓國。在相關地區(qū)國家的推動下,北約逐步加大對亞太地區(qū)的介入,亞太地區(qū)有“北約化”趨勢。②參見陳靜靜:《烏克蘭危機下日本與北約的戰(zhàn)略合作》,《東北亞學刊》2023年第6期,第43—56 頁;岳圣淞:《“印太北約化”:內涵、表征及影響》,《亞太安全與海洋研究》2023年第1期,第16—35頁。這是值得亞太地區(qū)國家高度警惕的。

因地緣相連,俄歐之間能源安全關聯(lián)原本相當緊密,烏克蘭危機爆發(fā)和升級后,俄歐能源關系出現(xiàn)斷崖式下跌,歐洲國家紛紛在能源方面“去俄化”,歐盟公布新能源發(fā)展計劃,加快向綠色能源轉型,力爭在2030 年擺脫對俄的能源依賴,能源價格與能源交易規(guī)則的變化帶來了國際能源結構深度調整。2022年9月26日,俄歐合作的標志性大型工程項目——“北溪2 號”天然氣管道發(fā)生爆炸,對俄歐能源安全格局造成的地緣政治影響重大。該事件也極大改變了俄歐能源供需格局,美國進一步增強對歐洲能源和貿易的控制,歐盟國家為應對能源危機紛紛投巨資,能源安全格局的變化影響到歐盟內部的政治態(tài)度與經(jīng)濟發(fā)展。

(二)新型“混合戰(zhàn)爭”加劇演化,武力風險上升

國際格局的結構性變化推動了“混合戰(zhàn)爭”,尤其是人工智能、社交網(wǎng)絡、數(shù)字經(jīng)濟、供應鏈、非國家行為體等方面的快速發(fā)展和相互連通成為助力。在烏克蘭危機升級后,俄羅斯成為受制裁次數(shù)最多的國家之一,制裁領域也幾乎是全方位的。在金融領域,克里米亞事件后,美國將俄羅斯的幾家大型銀行從國際結算系統(tǒng)SWIFT 中除名,2022 年2 月26 日,美國、歐盟、英國和加拿大共同宣布將俄羅斯從SWIFT剔除,嚴重阻礙了俄羅斯國際經(jīng)濟交往。俄羅斯已經(jīng)設計了獨立于西方金融系統(tǒng)之外的支付系統(tǒng)SPFS,雖仍然有缺陷,但從一定程度刺激了俄羅斯自主研發(fā)的能力。此外,俄羅斯與西方國家相互關閉領空也是“混合戰(zhàn)爭”的體現(xiàn),直接增加飛機航行的里程數(shù),增加燃油開支,并對國際物流價格、全球治理、低碳減排等方面都產生了不同程度的不利影響。

在國防與武裝發(fā)展方面,2023 年11 月27 日,普京簽署俄羅斯2024 年聯(lián)邦預算,以及2025 年和2026 年聯(lián)邦預算計劃法案。①Федеральный закон от 27 ноября 2023 г.N 540-ФЗ “О федеральном бюджете на 2024 год и на плановый период 2025 и 2026 годов”, Российская газета, 30.11.2023,https://rg.ru/documents/2023/11/30/document-o-federalnom-byudzhete-na-2024-god.html[2023-12-10].國防支出大幅增加,成為聯(lián)邦預算支出重點。在普京第四任期內,俄羅斯重視軍事發(fā)展,提高武器更新速度。對外政策的調整,使俄訴諸武力的風險上升。俄羅斯逐年增加軍事演習的頻率,并且在2019 年3 月24 日南美洲委內瑞拉反對派兵變時,出兵對委政府支援。2020年8月27日,面對白俄羅斯形勢的變化,俄羅斯組建后備部隊,隨時待命前往白俄羅斯支援。集體安全條約組織武裝力量進入納卡地區(qū)、哈薩克斯坦。根據(jù)俄羅斯的新版《軍事學說》,俄羅斯的防空和通信系統(tǒng)、情報以及軍事供給系統(tǒng)等都有所提升,同時加強了海軍和海洋能力規(guī)劃。②參見張建、郭曉婷:《俄羅斯海洋安全觀的嬗變及其啟示》,《太平洋學報》2023年第7期,第84—98頁。面對不斷惡化的西北部形勢,2023 年6 月16日,普京在圣彼得堡經(jīng)濟論壇上表示,俄羅斯雖然不會輕易動用核武器,但第一批核武器已被運到白俄羅斯境內,預計年內完成部署工作。③Путин: Первые ядерные заряды уже находятся в Беларуси, Российская газета,16.06.2023,https://rg.ru/2023/06/16/putin-pervye-iadernye-zariady-uzhe-nahodiatsia-v-belarusi.html?ysclid=lq6ozx4bi9924245675[2023-10-19].

(三)國際秩序加快調整重塑,對外政策區(qū)分度加大

烏克蘭危機爆發(fā)、沖突升級及其背后激烈的大國博弈,顯示美國主導全球秩序的能力下降,進一步導致不同領域的失序態(tài)勢:大國協(xié)調的難度加大、產業(yè)分工的重組、國際能源市場波動、國際航空運輸成本劇增等。2023 年12 月14 日,俄羅斯總統(tǒng)年度記者會與相關直播連線活動再次舉行,普京一再指責美西方“基于規(guī)則的國際秩序”事實上毫無規(guī)則。西方政客根據(jù)形勢和現(xiàn)實利益改變規(guī)則。④Итоги года с Владимиром Путиным, Президент России, 14.12.2023, http://www.kremlin.ru/events/president/transcripts/statements/72994[2023-12-16].2023 年10 月2 日至5 日,在俄羅斯索契召開的瓦爾代國際辯論俱樂部年會上,普京批評西方忽視國際法,認為世界需要公平的多極化。這體現(xiàn)了俄對當前秩序的不滿程度逐漸提升并爭取成為國際議程的制定者之一,力圖促進形成新的更為平衡的秩序。

質言之,在普京第四總統(tǒng)任期內,俄羅斯外交雖在不同領域有所進展,但在烏克蘭危機升級、地緣政治和世界格局深刻演變的背景下,俄羅斯仍在積極探尋突破西方制裁圍堵的途徑與辦法,但要找到保障自身穩(wěn)定與發(fā)展的道路,仍然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在2024 年世界大選年中,俄美兩國都將進行總統(tǒng)大選,普京已正式宣布參選,從民意基礎看,普京有著較大的威望和較高的支持率,他大概率將會再次贏得總統(tǒng)大選。這意味著俄羅斯未來的內政外交和決策層的連續(xù)和穩(wěn)定,在沒有重大國際事件發(fā)生的情況下,俄羅斯將延續(xù)當前既有的對外政策:以“建設性、中立性或不友好特征”為劃分多邊、雙邊關系的依據(jù),區(qū)分度將進一步加大,外交風格將會趨近更加保守,對于建設性的友好國家,俄羅斯將擴大交往力度,進一步發(fā)展關系,其中中俄關系將繼續(xù)保持高水平發(fā)展;對于不友好國家,俄羅斯將進一步降低其在對外政策中的優(yōu)先順序,并對不友好、敵對行為加強采取“反制手段”,從而緩解自身面臨的困境。

猜你喜歡
北約普京烏克蘭
走向北約?
烏克蘭當?shù)孛癖姵冯x
中國公民分批撤離烏克蘭
五片陰云籠罩北約70周年慶
英語文摘(2019年6期)2019-09-18 01:49:06
特朗普邀巴西進北約秀“特殊”
“狙擊手普京”
普京與秋田犬
失控的烏克蘭
普京:反對派欲抹黑大選
北約就焚燒《古蘭經(jīng)》道歉
广宗县| 忻城县| 得荣县| 泽库县| 临西县| 壶关县| 基隆市| 江川县| 宣威市| 望城县| 济宁市| 泸西县| 呼和浩特市| 台东市| 襄樊市| 茂名市| 新绛县| 视频| 丰城市| 宁远县| 长白| 维西| 临西县| 侯马市| 唐海县| 南投市| 尖扎县| 南宁市| 桐庐县| 苗栗县| 鹿邑县| 榆树市| 昌平区| 伊吾县| 新丰县| 正蓝旗| 博湖县| 乌拉特后旗| 贡觉县| 盐山县| 宁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