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景源 洪 飏
(遼寧師范大學(xué),遼寧 大連 116081)
(1)□亥卜,多辟臣其… (《合》27896)
“辟臣”可能為“嬖臣”,即受寵幸的近臣。另有一例卜辭也含有此詞:
目前,關(guān)于“辛”字本義有諸多爭議,大致分為刀具和非刀具兩類觀點(diǎn)。
另一類觀點(diǎn)認(rèn)為“辛”為非刀具,其說莫衷一是。如袁海林[12]認(rèn)為,“辛”應(yīng)當(dāng)為“萃”的本字,即“辛”的本義應(yīng)該是指一種藥草;汪寧生[13]認(rèn)為,“辛”是倒繪的人形,本義為死亡;蔡英杰[14]認(rèn)為,“辛”的本義是心宿,其字形是心宿的象形;劉偉乾[15]認(rèn)為,“辛”當(dāng)為“梓”的本字,其本義為梓樹,等等。
“辛”古今都可以說是常用字,但在甲骨卜辭、金文、古籍資料中,大多用其假借義或后起義,既可用作天干名,又可用作人名、地名,因此,確定本義比較困難。結(jié)合出土文物,甲骨文“辛”很顯然是銅鑿之象形,鑿字形下部的短橫疑為防止砸傷手用來扶持鑿具的輔助裝置(見圖1、圖2)。所以,最后綜合多家意見以及出土實(shí)物,“辛”為鑿類工具的觀點(diǎn)應(yīng)該是可信的。
圖1 殷墟劉家莊北地M508出土銅鑿
“辛”作為鑿類工具,不僅可用于黥刑,還可用作治玉、宰牲等。
(3)乙丑卜:有吉辛,子具ㄓ,其以入,若,侃,有髟徝。用。(《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481,以下簡稱《花東》)
這條卜辭是在卜問:有堅(jiān)實(shí)的“辛”這種工具,子備辦犧牲進(jìn)行ㄓ祭時(shí),是否該帶著這種鑿類工具進(jìn)入宗廟,子會不會被神靈順著,是否會快樂[16]?從這條卜辭可以看出,這里的“辛”應(yīng)為一種祭祀工具。
《說文》“辛”部列字五個(gè),其中“辠”“辜”“辥”字義與罪相關(guān),而“辤”與“辭”雖從“辛”,但“辭”中所從之“辛”為后換的聲符,并不從“辛”之義,而“辤”疑為“辭”字的訛混,所以兩字含義皆與“罪”無關(guān)。
從小篆開始,“辜”變?yōu)閺男?古聲,因?yàn)榇藭r(shí)“辜”的常用義已經(jīng)由“重罪”過渡到“罪”,故把形旁變成了常用于表示“罪”“刑法”等義的“辛”。
甲骨卜辭中“妾”字可用于商先公先王與諸子之配偶,意即配偶。例如:
(6)辛丑卜,于河妾。(《合》658)
(7)……于王亥妾。 (《合》660)
“妾”在卜辭中也可用為人牲。
(8)貞,今庚辰夕,用鬳小臣三十、妾三十于婦,九月。(《合》629)
(9)侑妾于妣己。(《合》904正)
所以,“妾”字也有奴隸這層含義。隨著詞義的發(fā)展,“配偶”這層含義由“妻”字承擔(dān),于是“妾”就留下“有罪女子”這層含義。
卜辭中的“童”出現(xiàn)較少,僅見兩例,且并未用其本義,只用作田獵地名,其地待考。金文中“童”可用作奴仆,如《史墻盤》之“長伐夷童”。后來,為這個(gè)義項(xiàng)造了新字“僮”。
“辟”字甲骨、金文中無節(jié)制義,甲骨文中可用于人名,如《合》(21085)的“子辟”,或與“僻”通,表示偏僻之地,“己巳卜,王燎于東。己巳卜,王于征,辟門燎。”《說文》“辟”所訓(xùn)之“法”應(yīng)為“效法”或“法則”義,如《師望鼎》:“用辟于先王?!庇谑∥嵫?“‘辟’作動詞用,則為‘效法’,其在句末作名詞用,則為‘法則’?!盵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