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字通假:指本有某字,但用字的人沒有用這個(gè)字,而是借用了一個(gè)讀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來代替。這個(gè)被代替的字叫做本字,用來代替的字是通假字。如《孟子·公孫丑下》:“寡助之至,親戚畔之?!薄芭稀钡谋玖x是田界,這里借用作“叛”,表示“背叛”。“畔”是通假字,“叛”是本字?!而欓T宴》:“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xiàng)王!”“蚤”的本義是跳蚤,這里借用作“遲早”的“早”?!霸椤笔峭僮郑霸纭笔潜咀?。
(2)識別四類通假字:①音同形似。如:“悟言一室之內(nèi)?!保ā短m亭集序》)“悟”通“晤”,意思是“晤面”。②音近形似。如:“屬予作文以記之?!保ā对狸枠怯洝罚皩佟蓖ā皣凇?,意思是“囑咐”。③音同形異。如:“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保ā肚G軻刺秦王》)“振”,通“震”,意思是“震懾”。④音近形異。如:“河曲智叟亡以應(yīng)。”(《愚公移山》)“亡”通“無”,意思是“沒有”。
(3)辨別通假字的方法:①借字與本字的上古讀音相同或相近。所謂的相同指二者的聲母和韻母都相同;所謂的相近指二者的聲母相同、韻部相近,或者韻部相同、聲母相近,或者聲母相近、韻部也相近。②借字與本字在字義上具有一定的差異性。一般來說,兩字字義的差異性主要從字的本義或者與本義最近的引申義去判別。③借字與本字具有共時(shí)性。所謂的共時(shí)性是指借字與本字處于同一歷史平面上。
【同步訓(xùn)練1】
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釋。
①浩浩乎如馮虛御風(fēng)。
②舉匏樽以相屬。
③今老矣,無能為也已。
④秦伯說,與鄭人盟。
⑤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
⑥今日往而不反者。
⑦張良出,要項(xiàng)伯。
⑧令將軍與臣有郤。
⑨頒白者不負(fù)戴于道路矣。
⑩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通假字
(1)古字通假:指本有某字,但用字的人沒有用這個(gè)字,而是借用了一個(gè)讀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來代替。這個(gè)被代替的字叫做本字,用來代替的字是通假字。如《孟子·公孫丑下》:“寡助之至,親戚畔之。”“畔”的本義是田界,這里借用作“叛”,表示“背叛”?!芭稀笔峭僮?,“叛”是本字?!而欓T宴》:“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xiàng)王!”“蚤”的本義是跳蚤,這里借用作“遲早”的“早”?!霸椤笔峭僮?,“早”是本字。
(2)識別四類通假字:①音同形似。如:“悟言一室之內(nèi)。”(《蘭亭集序》)“悟”通“晤”,意思是“晤面”。②音近形似。如:“屬予作文以記之?!保ā对狸枠怯洝罚皩佟蓖ā皣凇?,意思是“囑咐”。③音同形異。如:“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荊軻刺秦王》)“振”,通“震”,意思是“震懾”。④音近形異。如:“河曲智叟亡以應(yīng)?!保ā队薰粕健罚巴觥蓖ā盁o”,意思是“沒有”。
(3)辨別通假字的方法:①借字與本字的上古讀音相同或相近。所謂的相同指二者的聲母和韻母都相同;所謂的相近指二者的聲母相同、韻部相近,或者韻部相同、聲母相近,或者聲母相近、韻部也相近。②借字與本字在字義上具有一定的差異性。一般來說,兩字字義的差異性主要從字的本義或者與本義最近的引申義去判別。③借字與本字具有共時(shí)性。所謂的共時(shí)性是指借字與本字處于同一歷史平面上。
【同步訓(xùn)練1】
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釋。
①浩浩乎如馮虛御風(fēng)。
②舉匏樽以相屬。
③今老矣,無能為也已。
④秦伯說,與鄭人盟。
⑤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
⑥今日往而不反者。
⑦張良出,要項(xiàng)伯。
⑧令將軍與臣有郤。
⑨頒白者不負(fù)戴于道路矣。
⑩秦有余力而制其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