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信息技術快速發(fā)展背景下,高校英語教學方式不斷豐富,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已經成為當前高校英語教學的主要模式。本文對基于U校園智慧教學云平臺的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應用進行了探索,以期促進高校英語教學方式的優(yōu)化。
關鍵詞:混合式教學;大學英語;U校園
作者簡介:張夢婷,黑龍江工程學院昆侖旅游學院。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高校英語教學已經從原來的課堂單一講授逐步發(fā)展為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高校英語教師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開展線上教學,大學英語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已經成為一種主要教學模式。但是由于各個高校的教學手段和硬件軟件配置不同,混合式教學的具體設計和實踐效果有著很大的差異。本文探索了基于U校園智慧教學云平臺的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希望可以幫助廣大高校英語教師強化教學手段,并提供相關的借鑒。
一、混合式教學的具體特征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以及近幾年人們對于網絡課程的需求日益強烈,混合式教學已經成為各高校的重要教學手段。經過近幾年的專門研究和實踐摸索,目前教育界普遍認為混合式教學有如下特征:
首先,混合式教學通過在線學習和網絡教學平臺,為學生提供非單一化的信息輸入渠道。學生可以利用碎片化時間對教學內容進行全面掌握,并隨時進行更進一步的學習。
第二,在線下課堂教學中,師生可以以面對面的方式進行交流,對線上學習進行查漏補缺,強化了語言和情感的互動。
第三,線上和線下的學習活動有機融合,從而提升教學成效。
二、基于U校園智慧教學云平臺的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實踐案例
(一)教學對象
筆者所在學校于2020年8月引進了包括U校園智慧教學云平臺在內的各類網絡教學平臺。大學英語教學主要使用U校園智慧教學云平臺。參與本次實踐的人員包括我校外語教研室的教師以及大一、大二年級全體學生,時間為16周,采用基于U校園智慧教學云平臺的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
(二)教學方案
大學英語是我校開設的公共必修課,授課時間為兩年,即在大一、大二年級開設。所用教材為《新視野大學英語》,本次實踐主要講授第2冊的6個單元。
在開始實踐前,首先確定教學目標,即通過針對性的課程基礎知識學習和相關課文觀點的闡述,結合課文涉及的語法知識,讓學生掌握英語基礎知識。在此基礎上,學生在課后進行多樣化的線上補充學習。這樣既尊重了學生在課堂的主體性,又強化了學生英語學習風格的多樣性。在語言教學的基礎上,強化學生的互助協作能力,從而真正將英語知識運用于實際生活中。
本次實踐的主要教學形式為線下課堂教學和基于U校園智慧教學云平臺的線上教學。由于我校實施線上教學時間不長,因此本次實踐以線下教學為主,線上教學作為線上教學的補充。所占比例為線下教學占60%,線上教學占40%。
評價方式為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最終成績的60%為平時成績,涉及線上和線下的考勤、課堂回答問題情況,其余40%為期末試卷成績。
(三)教學實施過程
1.課前。在進行正式教學之前,學生需要利用U校園智慧教學云平臺完成課前預習。
一是基礎知識的預習,比如單詞的理解、課文的閱讀等。學生可以通過紙質教材配套的U校園數字課程進行預習,并在此基礎上觀看教師基于教學內容提前錄制好的微視頻來進行基礎知識的學習。每一段微視頻約8分鐘到10分鐘,符合學生集中精力進行聽課的最佳時間長度。學生需要對各類語言知識點和單詞用法進行集中學習,并在此基礎上通過在線學習的社區(qū)互動對所學知識進行全面強化和完善。教師所錄制的微視頻包括有相關的圖片和動畫,從多個角度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是觀點闡述。教師可以通過U校園智慧教學云平臺的相關功能,如作業(yè)和測試,給學生發(fā)布有關課文主題的問題,讓學生進行全面思考;或者利用教材中的練習題,讓學生到課文中去尋找答案。同時利用視頻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教師還可通過在線討論的方式跟學生進行答疑互動。教師會把課前預習作為學生學習的重點環(huán)節(jié)進行考查,同時給出對應的評價分數。學生如果可以產出自己的觀點,就會獲得較高的平時成績。
2.課中。大學英語課每周4個學時,每個學時的長度為2個小時。由于學生已通過自學的方式學習了基礎知識部分,因此在正式課堂上,教師主要對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進行引導,學生則需要對課堂上的各類話題進行討論,在課堂上將不會太多涉及基礎知識,主要是答疑解惑或者面對面的話題討論,讓學生分享學習體驗。
首先,教師會對學生所遇到的各類問題進行全面的分析和列舉,并進行連續(xù)提問,盡量保證每個學生都參與到課堂討論中,并針對性地對每一個問題都進行補充和研究。通過互動交流,學生可以進一步豐富自身的知識儲備。在此基礎上,教師借助U校園App投票提問的方式使課堂進一步的活躍,讓學生發(fā)出自己的聲音。
教師對課文內容進行講解之前,可以先利用U校園App,調查學生在日常有沒有可以和課文內容有關的行為。
《新視野大學英語》的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實際聯系緊密,教師可根據學生的投票情況對學生進行相應的分組,同時設計多樣化的問題引領學生從多個角度分析課文內容。在投票結果的引領下,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給學生講解相關的重點詞匯和英語表達方式。
3.課后補習。教師在進行課后總結的時候,首先需要針對上課過程中所出現的各類問題,以及整體的教學思路和教學效果進行歸納性反思,從而對當前的教學方法進行調整,并對學生的課前、課中作業(yè)和任務完成情況進行反饋,指出學生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并提出相應的整改意見。
教師可以利用的U校園智慧教學云平臺布置針對性的課后任務,比如根據課文內容進行相關的翻譯訓練或者寫作訓練,并在此基礎上開展協同互動學習,也就是根據課文內容進行相關的討論和復習。
學生可以利用U校園智慧教學云平臺進行針對性的經驗共享,并在討論區(qū)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和見解,幫助其他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課文和教學過程中所出現的各類生詞或者長難句。這樣做一方面可以對一些重點難點進行更進一步地掌握,另一方面可以對課文結構進行更進一步地深入分析,學生通過網絡上的英語交流可提升英語書面交流能力。教師對學生的英語作業(yè)的完成情況以及錯漏點進行針對性分析,對當前學生的學習行為有更進一步地了解,對學生的整體學習狀態(tài)和學習進度做到心中有數,全盤掌握。
三、實踐反思
一種教學方式是否成功,需要依據學生的滿意程度和最終考試結果來證明。本次教學實踐后,對參與實踐的學生進行抽樣調查,通過結構化訪談以及問卷調查等方式針對性了解其學習情況。具體的訪談和調查問卷內容涉及對混合式教學是否滿意、教學內容是否符合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學互動是否可以得到滿足,以及最終學習成效是否有所提升等。學生需要結合自己的學習經歷對具體的教學內容進行評判,說出自己感到滿意的地方以及滿意的原因。
調查問卷直擊參與教學實踐的學生的內心,可以充分了解到他們的內心體驗。在調查過程中,大部分學生談到自己可以利用U校園進行針對性的課前學習,不但對單元的重點和難點提前了解,同時在課堂上可以有針對性地聽講,把時間有效利用。
在課后討論區(qū),由于學生不需要面對面直接發(fā)言,因此大部分學生沒有在課堂上發(fā)言的恐懼感,可以暢所欲言,避免了在課堂上不敢開口說的尷尬情況的出現。
學生的學習記錄和學習態(tài)度可以在網上留痕,教師據此進行監(jiān)管和處理分析。這樣就有效解決了由于學生人數相對較多,教師無法深入了解每個學生學習情況的問題。學生在線上學習基礎內容,教師在課堂上直奔主題,進行課文分析講解。這樣就有效解決了教學內容相對較多而課時較少的難題。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得到更進一步提升,教師也擺脫了巨大的教學壓力。
通過這16周基于U校園智慧教學云平臺的教學實踐,教師不但對自身的教學理念和方法進行了全面的更新,而且建立了聯合共同體來促進更進一步的教學合作,以提升教學能力?;旌鲜浇虒W模式給了學生自我發(fā)揮的空間,教師也從單調繁瑣的機械式勞動中解脫出來,在監(jiān)督學生學習進度的前提下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能,使得學生收獲了更多的知識。
四、結語
隨著當前高校教學方式的不斷優(yōu)化,以及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不斷拓展,大學英語教師應用混合式教學模式保證了在學時不變的前提下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英語水平和學習需求深入進行英語學習,達到因材施教和個性化學習的目的。在基于U校園智慧教育云平臺的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激發(fā),自主學習能力有所提升,教學效果得以提高。
參考文獻:
[1]楊镕靜,王家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在地方高校《高級英語》課程中的應用[J].海外英語,2022(20):123-124.
[2]龍翔,馮喆.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授課方式對大學生英語閱讀和聽力學習的影響[J].英語教師,2022(3):32-34,38.
[3]田琳.基于O2O模式高校英語語法教學線上線下教學實踐研究[J].湖北開放職業(yè)學院學報,2021(17):175-176.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1年黑龍江省本科高校首批外語教育改革創(chuàng)新項目“優(yōu)化基于U校園智慧教學云平臺的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應用研究”(項目編號:HWX2022026-B)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