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佳旻
摘 要:基于對文學跨文化敘事功效的關照,論文使用皮爾斯符號學原理分析美國華裔文學經(jīng)典作品《女勇士》。小說特殊的中國敘事和文化雜糅形成文化“像似符”,帶來跨文化交流效率與“真實性”的失衡,反映出華裔文學中國敘事的結構性困境——美國“同質化共同體”對異質存在的壓迫造成異族文化表面“像似性”敘事和隱性“同質化”敘事。湯亭亭“像似性”敘事的有效性是對早期華人群體“沉默”困境的突破。文化“像似符”是華裔文學文化傳播發(fā)展早期形成的表意方式,其有效性會隨著跨文化交流廣度和深度的拓展而消減?!杜率俊返闹袊鴶⑹吕Ь澈汀鞍l(fā)聲”主題說明,多民族社會主體對“多元化共同體”建構的需求與呼聲。
關鍵詞:《女勇士》;湯亭亭;“像似符”;中國敘事;“共同體”
中圖分類號:I106.4?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1-4225(2023)06-0046-07
引? 言
湯亭亭(Maxine Hong Kingston, 1940—)的《女勇士》(The Woman Warrior: Memoirs of a Girlhood Among Ghosts, 1976)是美國華裔文學經(jīng)典作品之一。小說運用多元文化素材使作品贏得國際社會關注,引起學界對“美國華裔作家”“歷史現(xiàn)實”“中國文化”等議題的深入探討。①作品發(fā)表至今已近半個世紀,學界對其研究熱情不減,一方面在于其作品文化敘事方式之特殊、社會影響之廣泛,另一方面在于其作品作為華裔文學跨文化中國敘事的早期實踐,對推動現(xiàn)階段文學文化傳播具有反思和借鑒意義。
《女勇士》曾引發(fā)關于中國敘事“真實性”的爭論——湯亭亭同時代的華裔作家批評作品“扭曲”中國文化,“迎合白人市場”,“存在刻意誤譯”等問題[1]3-26;對此另有學者提出“不應以對傳統(tǒng)文化的忠誠度為標準評價華裔文學作品”,因為“誤讀”概念會掩蓋華裔作家文化書寫的創(chuàng)造性[2]62;也有學者進一步提出作品“中國故事改寫”是作者用“現(xiàn)代女性立場和華裔實用視角”對傳統(tǒng)文化的重構[3]115,是適應全球化的“創(chuàng)造性反映”[4]73,是華裔群體做出“全球化方向的努力”[5]71。這些研究均從作者批判視角提出作者的身份、性別、社會、時代等因素對作品敘事意圖及方式的影響。隨著國際交融的深入與我國文化建設意識的加強,學界對華裔文學研究的關注點逐漸從文學被動反映現(xiàn)實,拓展至文學如何主動促進“文化傳播”[6]與“傳統(tǒng)文化再生產(chǎn)”[7]123等探討。近些年對作品文化敘事如何反映跨文化交流的研究雖有出現(xiàn),但鮮見以符號學理論為依據(jù)的專題性分析,也罕見從社會結構批判視角分析特定敘事語境內(nèi)的中國敘事困境及解構途徑。
根據(jù)國內(nèi)現(xiàn)有針對作品“中國敘事”的符號學分析,《女勇士》類華裔文學作品內(nèi)的“中國文化形象”不能體現(xiàn)“中國傳統(tǒng)價值內(nèi)涵”[8]28,因此作品內(nèi)的“中國文化符號不等于中國文化”[9]3。諸如此類研究均提出作品形成的文化符號與現(xiàn)實文化不直接對等,但兩者具體是什么關系有待進一步明晰。無論是從文學的受動性探討作品文化敘事的現(xiàn)實性反映,還是從文學的能動性分析作品對跨文化交流的影響,都無法回避的核心問題是:作品文化敘事與所敘述文化(中國文化)、敘事語境(美國社會)的關系分別是什么。前者決定文學文化符號的本質屬性,后者決定其作用機制,同時敘事關系也反映出特定的社會交往結構?;趯θA裔文學跨文化敘事與交流功效的關照,本文對《女勇士》中國敘事的特點、效果及成因進行符號學分析與社會學考察,論述美國華裔文學“像似性”中國敘事在跨文化交流中的“同質化”結構困境和“多元化”建構途徑。
一、《女勇士》中國敘事形成文化“像似符”及其效果
湯亭亭的文化改寫與“雜糅”是學界一直以來的關注點,有學者稱其為“偷梁換柱”或“借題發(fā)揮”[3]113;也有學者將其總結為華裔文學的普遍特點——“一種‘觀和‘演的視覺話語邏輯”,屬于“淺層文化敘事”——“對文化表征及具體形態(tài)的描述性呈現(xiàn)”[7]124。無論是“觀和演”還是“偷梁換柱”與“借題發(fā)揮”,都在強調(diào)文化敘事與現(xiàn)實文化之間的不直接對等關系。對此,本文引用符號學概念對其進行概括,即“像似性”,旨在進一步論述文學文化符號的表意及傳播功效?!跋袼菩浴庇⑽脑~Iconicity意為形象性,用圖像(image)表示。皮爾斯以“肖像畫”為例解釋符號與對象間的關系:肖像畫能夠成為所畫之人的符號不僅是因為“它像這個人”,還因為“它是照著這個人畫的”[10]35。“像似性”是符號“象征性”(symbolization)的必要不充分條件。“像似”與“象征”的區(qū)別在于,后者不僅“像似”(resemble)對象而且以對象為呈現(xiàn)依據(jù)。然而“像似符僅僅憑借自己的品質去指稱對象,并且無論這種對象事實上存在還是不存在,它都照樣擁有這種相同的品格”[10]5。早期關于《女勇士》中國敘事“真實性”的批判就集中于作品文化呈現(xiàn)不以現(xiàn)實文化是否(或怎樣)存在為依據(jù)。《女勇士》通過文化改寫、雜糅形成一幅“肖像畫”——通過表面的中國“像似性”給西方讀者帶來陌生感和新奇感;同時,又因為它只是“像似”,實際并不是照著中國而畫——其內(nèi)核仍屬于“西方文學母題”,因而增加了作品在西方語境中的“認同感”。
《女勇士》文化“像似符”在小說文本語境內(nèi)形成,具體表現(xiàn)為文化形象的“形似神異”和文化元素的“裝飾性”存在。學界關于作品中國文化呈現(xiàn)的評論集中在“白虎”篇,該篇對“花木蘭”和“岳飛”等中國文化形象進行改寫與雜糅。首先,小說將花木蘭“替父從軍”情節(jié)與西方文學“個人成長”主題雜糅。中國文化中的花木蘭抵抗外敵入侵被唐皇帝追封為“孝烈將軍”,而小說中女主人公替父從軍是為做“女英雄”[11]18和“廢除皇帝”[11]28。小說人物傳達的西方“個人英雄主義”價值觀與花木蘭體現(xiàn)的中國“忠孝”倫理精神截然不同。同時,小說將“岳母刺字”情節(jié)與西方“復仇主題”①相融合。與中國文化相似的是小說主人公出征前父母在其背上刺字的情景,不同的是人物行為動機與內(nèi)核精神。原文化中的岳飛是為抗擊外敵而投軍報國,其母刺字為“精忠報國”;而小說主人公從軍是為“廢除皇帝”,其父母刺字為“復仇”和“名字”,目的是“無論發(fā)生什么事情,人們都會記得我們的犧牲”[11]27。中國文化中的民族英雄形象與小說中強調(diào)自我的“復仇者”形象截然不同,后者更多表達西方現(xiàn)代精神中“個體價值的自我確證”[12]133-140。小說在人物形象塑造中采用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元素,但內(nèi)核表達的卻是西方現(xiàn)代精神,因此整體上小說文化形象與原文化“形似神異”。
此外,小說直接將中國文化元素雜糅進細節(jié)描述中,對文本空間形成“裝飾性”作用。例如女主人公出征前,家人和親戚為其準備了隨行的禮物——“象牙筷子、銀筷子、銀色刺繡剪刀、絲綢衣物、青花瓷碗”等明顯標志中國文化的器物[11]27。這些物品與前后情節(jié)發(fā)展以及小說傳達的主題精神均沒有必然聯(lián)系,因此在整體結構中表現(xiàn)出松散性,即替換成其他文化元素也不影響情節(jié)和主題表達。小說中這類中國文化元素比比皆是,在敘事功能中表現(xiàn)為標明文本語境的“裝飾性”存在——使文本空間生動且多元?!把b飾性”文化元素像是攝影棚里的場景裝飾物,通過模仿現(xiàn)實文化場景塑造一個仿真空間。而仿真空間的主題內(nèi)涵可以與原文化內(nèi)涵無關甚至相反,因為文學空間是一個相對自足的場域,其合理性取決于空間內(nèi)部的融貫一致?!把b飾性”文化元素的敘事意義不在于對文本外現(xiàn)實文化的真實呈現(xiàn),而在于小說“文本內(nèi)真實性”的生動表現(xiàn)。小說對中國文化元素進行切割與拼貼,構建出一個具有文化特色的文學空間——與現(xiàn)實空間成“像似性”關系——從而成為中國文化“像似符”,其“像似性”體現(xiàn)出文學表達的模仿力和文學空間的能動性。
《女勇士》東西雜糅的敘事方式使作品成為經(jīng)典。但任何一種文化都具有相對獨立的系統(tǒng),作品能夠實現(xiàn)跨文化系統(tǒng)的整合在于小說“文本空間”的能動性,即以“文本內(nèi)真實性”為標準來調(diào)動和協(xié)調(diào)一切元素的有序并存?!拔谋緝?nèi)真實性”的判斷標準是“文本中各元素的相互一致:邏輯上相關,各元素相互支持”[13]24。小說將完整的文化形象進行碎片化切割,使之成為可能動使用的情節(jié)元素;然后以主題內(nèi)涵為統(tǒng)一的邏輯框架對元素進行拼貼和整合。因此,小說形式上的文化切割與雜糅并未影響文本語境內(nèi)的邏輯融貫??ɡ眨↗onathan Culler)認為“文學敘事對于讀者第一重要的不是信息,而是‘可述性(tellability)”[14]26?!杜率俊肺幕跋袼菩浴睌⑹碌某晒υ谟谑埂跋袼贫煌钡奈幕卦谖谋緝?nèi)部融貫一體,保證了作品的“可述性”,即“從重要性和娛樂性上都讓讀者覺得這個故事值得一聽”[14]26。
綜上,《女勇士》中國敘事形成文化“像似符”是指小說文本語境內(nèi)形成的文化符號與現(xiàn)實文化之間成“像似性”關系。皮爾斯提出“最基本的符號(signs)分類”:像似符(Icons)、指示符(Indices)和規(guī)約符(symbol),他們分別代表符號與對象之間的“像似性”“指示性”和“規(guī)約性”三種關系[15]275。像似符根據(jù)“符號本身的特性”指涉對象,指示符因自己被對象影響而指涉對象,規(guī)約符根據(jù)法則或規(guī)范——通常是“一般觀念的融合”指涉對象[15]247-249。對比三種符號的表意特點:“像似符”能動地呈現(xiàn)對象信息,其意義更多取決于符號“再現(xiàn)”的特點;指示符更多受所指對象影響,是一種被動呈現(xiàn);規(guī)約符更多受社會規(guī)范和觀念影響,是對“一般觀念”的融合性反映?!杜率俊肺幕跋袼品辈灰栽幕瘍?nèi)涵為呈現(xiàn)依據(jù),更側重文本語境內(nèi)的能動表達而非對現(xiàn)實文化客觀、真實再現(xiàn),所以最終表現(xiàn)為“看起來像似”(resemble/like)①中國文化,但又截然不同。作品通過文化切割、雜糅與拼貼等敘事技巧形成文化“像似符”,構建小說“文本語境內(nèi)”真實性和豐富性的同時,還使作品在“敘事語境內(nèi)”符合西方讀者的價值取向,從而獲得了美國社會的接受與認可。從文化傳播的角度來看,湯亭亭利用能動的小說空間將一部分中國文化元素激活,使其煥發(fā)新的生命力,在美國社會有效傳播。如果說文化傳播要經(jīng)歷“立形”“立意”到“立境”的發(fā)展過程,那么《女勇士》文化“像似符”實現(xiàn)了一定程度的中國文化形式輸出和關注度獲取。同時,對文化“像似符”有效性和困境的辯證認識,有助于推動跨文化中國敘事走向新的發(fā)展階段。
二、“像似性”敘事反映跨文化交流的“同質化”結構困境
《女勇士》文化“像似性”敘事形成文化“像似符”,但是“像似符”(Icon)不是“符號”(sign),“像似性”也不代表“象征性”。皮爾斯認為,“完美符號(perfect sign)是像似性、指示性與規(guī)約性三者盡可能均勻的混合”[15]448。三種符號特性分別實現(xiàn)不同表意功能——“像似性使符號表意生動直觀;指示性使對象集合井然有序;規(guī)約性讓符號表意準確有效”[16]85?!杜率俊吠ㄟ^文化“像似符”使小說“文本語境”多元且生動,使作品在西方語境內(nèi)有效傳播。但同時,作品的文化雜糅導致其對現(xiàn)實文化“指示性”混亂,在更大語境內(nèi)也難以具有“規(guī)約性”。因此作品引發(fā)了學界爭議,包括著名的“趙湯之爭”——趙建秀批判湯亭亭按西方刻板印象采用“非真實的東方主義”描繪中國社會,因此是“虛假的、非現(xiàn)實的”[17]257-272。對此也有學者提出:“湯亭亭憑借《女勇士》得以躋身美國文學經(jīng)典作家之列,而趙健秀聲嘶力竭地吶喊,卻讓他在美國文學的邊緣彷徨,個中原因值得深思?!盵18]69可以看出,《女勇士》“像似性”中國敘事在美國語境內(nèi)表現(xiàn)為效率與“真實性”的失衡,即“不真實”但有效,其深層次原因值得進一步探究。
《女勇士》中國敘事在美國傳播屬于跨文化敘事與交流??缥幕瘮⑹滦逝c質量不平衡的問題普遍存在(雖程度不同),它屬于“文化折扣”現(xiàn)象——“存在于跨國別、跨民族之間的交流,也存在于不同文化群落的交流,甚至細微到個體之間的‘接受—認知差異中”[19]64。湯亭亭意識到了這種困難,她在接受采訪時說:“他們不明白神話必須變化,如果沒有用處就會被遺忘。把神話帶到大洋彼岸的人們成了美國人同樣神話也成了美國神話?!盵20]24因此,作者文化敘事的目的并不是對原文化客觀、全面的呈現(xiàn),而是通過能動地改造使其在“大洋彼岸”“有用處”“不被遺忘”,即重視文化敘事在敘事語境(美國社會)中的有效性和實用性。
敘事的有效性不僅取決于敘事者如何敘事,更取決于敘事語境與敘事者及其敘事對象間的互動關系?!跋袼品⒉皇钦嬲姆枴?,它代表“一種關于對象的觀念”[15]248?!杜率俊贰跋袼菩浴敝袊鴶⑹录捌洹跋袼品钡挠行鞑?,反映出一種對中國文化“像似”接納的觀念,即表面或形式上接納與內(nèi)在的排斥,它根植于更隱性的敘事結構困境中,即社會結構對敘事者及其敘事方式的框束。美國經(jīng)濟、社會學家托馬斯·索維爾(Thomas Sowell)在《美國種族簡史》中提到“華人既不是白種人,又不是基督教徒。而在當時,這兩條缺一不可,無論哪一條都足以構成致命的弱點”,“無論是文化上還是習俗上華人都被認為是不可同化的種族”[21]137??梢?,美國社會“文化共同體”是以“白人”及其價值、信仰為“同一”標準的“白人共同體”,并且是以“同化”作為共同體建構與維護方式的“同質化共同體”。因此,華裔作家及其民族文化面臨的直接困境就是不被接納或被同化。湯亭亭要在美國語境內(nèi)實現(xiàn)中國(異族)敘事的“有效性”,就不得不犧牲原文化的“真實性”,通過“像似性”敘事來減弱異族文化的“異質性”。作品表面的“像似性”敘事無法掩蓋其“同質化”敘事本質。
文化“像似性”敘事不是目的,只是特殊社會結構和敘事框束下的被動選擇。湯亭亭時代美國社會的同質化結構,將經(jīng)濟社會的普遍矛盾轉變成針對性的排擠與壓迫。這使華人為了生存在政治上不得不采取“退讓”與“回避”的態(tài)度[21]139?!杜率俊肺幕跋袼菩浴睌⑹率侨A裔群體在文化領域“退讓”與“回避”的表現(xiàn)。索維爾認為正是華人這種“靜悄悄滲入的戰(zhàn)術”使他們在反華情緒低落時獲取了一定的生存空間[21]144。華裔作者的民族文化身份是他們不可回避的血緣屬性,也是華裔群體在自我確認中不愿掩飾的特點。但在“同質化共同體”壓迫下,文化“像似性”敘事就成了一種“靜悄悄滲入的戰(zhàn)術”。作品文化敘事的目的局限于作者的生存環(huán)境——同質化壓抑下族裔作家首先要實現(xiàn)自我身份的確認,這是作品文化雜糅表象下的統(tǒng)一主題,即“女勇士”從“無名”到“發(fā)聲”。正如小說主人公所吶喊的:只有“發(fā)聲”才是真正地作為人存活而不是“一棵植物”,只有“發(fā)聲”才能“有個性”“有腦子”[11]112。因此,“像似性”敘事不僅是敘事語境內(nèi)實現(xiàn)有效“發(fā)聲”的實用性策略,也是華裔群體突破“同質化”壓迫走向“多元化共同體”建構的必經(jīng)階段。
三、從“無名”沉默與“像似性”發(fā)聲到“多元化共同體”建構
《女勇士》以“無名女人”(No Name Woman)作為開篇故事,以“胡笳怨曲”(A Song for a Barbarian Reed Pipe)作為結尾,刻畫出“無名”的一代華人身影與努力“發(fā)聲”的二代華裔形象,反映出美國華人從沉默斗爭到爭取平等話語權的生存困境與發(fā)展愿景。小說人物斗爭與成長的方式是“開口說話”和呼吁同伴“發(fā)聲”——“你需要說話”,“我要讓你開口說話”[11]109。主人公認為說話是人存在的本質——“你要是不說話,就是棵植物”;說話關乎生存——“你不說話靠什么生活?”;說話才能展現(xiàn)個體特殊性——“你要是不說話,就不會有個性。你會沒個性,沒頭發(fā)。你得讓別人知道,你有個性有腦子”[11]112。所以她哭著呼吁同伴說話:“你沒看出我是在幫你,對不對?你不想就這樣當一輩子啞巴么?……說話,求求你,說?。 盵11]112小說人物的表達是作者意志的投射,作品是作者實現(xiàn)發(fā)聲的媒介。文化“像似性”敘事是美國華裔群體在“無名”“無聲”狀態(tài)下,實現(xiàn)自我身份確認的階段性有效策略。
早期華人采取的“回避”策略使他們在美國社會激烈的“排華”政策中生存下來,并且為子女的生存發(fā)展提供了經(jīng)濟基礎和教育條件,這使二代華裔的生存狀況發(fā)生質變。一代華人在美國是沒有身份的“無名”存在;二代華裔擁有美國身份,但在同質化社會結構中他們也只能是壓抑自我的“像似性”存在,而非完全真實性存在。小說特別描述了一群美國華人女孩為了不表現(xiàn)得像中國人那樣——“說話粗門大嗓且盛氣凌人”,她們努力模仿美國女人的說話方式——“學著柔聲細語,可聽起來明顯比美國女人更輕柔”;還有一些人“則直接放棄,只搖頭,不說話——一個字都不說”[11]107。這段關于“如何說話”的描述凸顯了華人在美國社會的生存方式——通過努力模仿讓自己更像美國人(白人),或直接放棄說話,即放棄話語權和自我表達。美國華人群體努力壓抑自我以“像似性”方式生存,因為在“同質化共同體”中異族群體的全部真實意味著不可“同一”和不被接納。索維爾將新一代華人被接納的原因總結為“可被同化”:“那些在美國出生因而屬于美國公民的年輕一代,被送往高校深造,悄悄地進入一些專門職業(yè)領域。這些開拓者以自身的事例,有力回擊了美國人普遍存在的那種認為華人是不可同化的異族的世俗偏見,并證明華人應當更大程度地被接納?!盵21]114上一代華人的“回避”和“沉默”是社會“排擠”下一種出于自保的生存策略,新一代華裔的模仿發(fā)聲或“像似性”敘事則是同質化結構中的自我發(fā)展謀略。
美國華裔群體的“沉默”與“像似性”敘事都是被動的,因為“賤民不能發(fā)言”,因為“真實”的異族聲音不被接納。斯賓瓦克(Gayatri C. Spivak)曾強調(diào)“發(fā)言是言者與聽者之間的互動”;“賤民不能發(fā)言”(the subaltern cannot speak)是指:“賤民即使拼死發(fā)言也不能被聽到。發(fā)言(speaking)加傾聽(hearing)才是言說行為的完成?!盵22]289-292湯亭亭“像似性”敘事是出于對“言者”(異族群體)與“聽者”(美國社會)互動關系的認識,故采取可以被聽到的方式進行有效發(fā)聲。斯賓瓦克解釋“賤民”概念是在強調(diào)“與社會流動進程隔絕的空間”,并不存在“純粹賤民”(pure subaltern),“賤民”代表一種廣義的“從屬地位”(subalternity)[22]288-289。美國華人社區(qū)一度處于社會發(fā)展中的“隔絕空間”,如索維爾所描述的“自我封閉的社區(qū)”——“19世紀華人與白人直接競爭時那種猖獗的反華情緒使華人退縮到自己的土地,既不進行競爭也不加以反抗”,為了不再觸發(fā)政治抗議,“華人內(nèi)部組織盡可能地自己處理貧困和其他問題”[21]141-144。華人的社會從屬地位和被迫“自我封閉”使他們身處“賤民不能發(fā)言”的困境之中?!杜率俊吩诿绹鐣〉贸晒ψC明湯亭亭“像似性”敘事在特定發(fā)展階段和特定社會結構中的有效性,它是美國華裔群體由“無名”沉默走向有效“發(fā)聲”的階段性成果。但同時,“發(fā)聲(giving utterance)、說話(talk)與發(fā)言(speaking)不同”[22]291。小說主人公努力模仿美國人說話和勇敢發(fā)聲是作者用文化敘事為華人發(fā)聲的文學性投射,但在同質化社會結構中,無論小說內(nèi)外的“女勇士”都只能作為“像似性”存在,進行“像似性”發(fā)聲。因為“同質化共同體”中異族群體即處于“從屬地位”和“社會流動隔絕空間”里“不能發(fā)言”的“賤民”階層,在這樣的社會結構中華裔文學文化敘事難以實現(xiàn)有效且真實的跨文化交流。
《女勇士》“像似性”中國敘事及其文化“像似符”的有效性是在歷史發(fā)展階段中實現(xiàn)的,它使華裔作家“靜悄悄地滲入”當時美國文化共同體內(nèi),其有效“發(fā)聲”為中國文化贏得了關注度與跨文化語境內(nèi)的發(fā)展契機。同時,作者的文化敘事意圖并不止步于“發(fā)聲”,而是最終能夠用自己的語言歌唱。小說結尾著力刻畫了“蔡琰歌唱”的場景,“胡人們聽到一個女人的聲音在歌唱,像是在唱給她的寶貝,歌聲嘹亮清越,與笛聲相和”,“蔡琰在歌唱中土,歌唱她在中土的親人。歌詞似乎是漢語,可其中流露出的悲傷與憤懣,胡人也聽得懂”[11]128。小說主人公從努力學英文、學說話到呼吁同伴“發(fā)聲”,都是對美國“同質化共同體”下華裔群體生存困境的寫照;而故事的最后——漢族女子用漢語歌唱、感染周身的胡人——描繪出跨文化交流與共融的生動畫面。同時作者作為多元社會的主體,通過文學畫面呈現(xiàn)出多元主體在差異性共存中,互相理解與和諧共處的美好景象。結合作品的“像似性”敘事方式和“發(fā)聲”主題,可以說《女勇士》既是美國華裔作者在“同質化共同體”下實現(xiàn)自我發(fā)聲的勇敢實踐,也是社會主體對“多元化共同體”建構的大聲疾呼。小說形式上的多元文化雜糅和內(nèi)容上的跨文化沖突與融合,都在著力刻畫一幅跨種族、跨文化間人類和諧共生的美好畫面——異聲各唱、美美與共。
結? 語
早期華裔群體在同質化壓抑下被迫“沉默”與“像似性”發(fā)聲說明,以單一群體為標準的“同質化共同體”不利于社會整體的多元互鑒與發(fā)展?!杜率俊肺幕跋袼菩浴睌⑹率谷A裔群體在20世紀中后期的美國社會實現(xiàn)有效“發(fā)聲”,這是以湯亭亭為代表的二代華裔在美國社會交往與發(fā)展中的階段性成果,是對一代華人“沉默”困境的突破;但同時,其“像似性”敘事方式產(chǎn)生并局限于美國同質化社會結構之中,在更大的交往語境內(nèi)其有效性被“真實性”否定,進而無法實現(xiàn)更大范圍的“規(guī)約性”?!杜率俊肺幕跋袼品痹诋敶膶W跨文化中國敘事發(fā)展早期帶來過積極的成效,它是華裔文學文化傳播“立形”“立意”“立境”發(fā)展過程中實現(xiàn)“立形”的有效表意方式;同時,其建立在“失真”基礎上的有效性也決定了它的局限性。隨著文學文化活動在廣度和深度上的拓展,“像似符”必然不能滿足跨文化交流與互鑒的需求。因此從文學文化演進發(fā)展的立場出發(fā),應該辯證地看待文學敘事方式及其成效在社會歷史發(fā)展中的特殊性。華裔文學從表達個體自我確證,到推動族群文化發(fā)聲,再到促進人類多元互鑒與發(fā)展,需要不斷地進行否定之否定的自反性認識與實踐,不斷突破舊的敘事意識和文化格局。只有立足多元文化互鑒發(fā)展的大勢,才能突破局域文化交往的結構性困境。
參考文獻
[1]WONG S C. Necessity and Extravagance in Maxine Hong Kingstons The Woman Warrior: Art and the Ethnic Experience[J]. Melus, 1988, 15(1): 3-26.
[2]沈甫根.神話世界的“離經(jīng)叛道”者——解讀金斯敦作品中的傳統(tǒng)文化[J].外國文學,1997(2):51-62.
[3]衛(wèi)景宜.改寫中國故事:文化想象的空間——論美國華裔作家湯亭亭文本“中國故事”的敘事策略[J].國外文學,2003(2):111-120.
[4]吳冰.從異國情調(diào)、真實反映到批判、創(chuàng)造——試論中國文化在不同歷史時期的華裔美國文學中的反映[J].國外文學,2001(3):73-80.
[5]胡亞敏.談〈女勇士〉中兩種文化的沖突與交融[J].外國文學評論,2000(1):69-73.
[6]王豐碩.基于敘事范式的傳播研究——以《女勇士》中的花木蘭故事為例[D].山東:山東大學,2012.
[7]黃輝輝.當代美國華裔文學敘事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再生產(chǎn)[J].江西社會科學,2018(9):123-129.
[8]徐穎果.中國文化符號與美國的亞洲化[J].國外文學,2006(3):26-30.
[9]徐穎果.美國華裔文學中的中國文化符號[J].外國文學動態(tài),2006(1):34-36.
[10]皮爾斯,李斯卡.《論符號》[M].趙星植,譯.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14.
[11]KINGSTON M H. The Woman Warrior: Memoirs of a Girlhood Among Ghosts[M]. New York: Vintage, 1976.
[12]桂萍.論中西文學復仇主題的文化傳承及嬗變[J].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學報,2006(4):133-140.
[13]趙毅衡.文本內(nèi)真實性:一個符號表意原則[J].江海學刊,2015(6):22-28.
[14]CULLER J. Literary Theory: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15]PEIRCE C S. Collected Papers of Charles Sanders Peirce, Volumes I and II: Principles of Philosophy and Elements of Logic[M].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32.
[16]趙毅衡.符號學原理與推演[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6.
[17]MADSEN D L. Chinese American Writers of the Real and the Fake: Authenticity and the TwinTraditions of Life Writing[J]. Canadian Review of American Studies, 2006(3): 257-272.
[18]肖畫.重讀美國華裔文學中的“趙湯之爭”[J].華文文學,2012(4):69-76.
[19]喻國明.跨文化交流中的三個關鍵性傳播節(jié)點——關于減少和消除“文化折扣”的傳播學視角[J].新聞與寫作,2020(3):62-65.
[20]LIM S. Approaches to Teaching Kingstons The Woman Warrior[M]. New York: 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of America, 1991.
[21]SOWELL T. Ethnic America: a History[M]. New York: Basic Books, 1981.
[22]LANDRY D, GERALD M. The Spivak Reader[M]. New York: Routledge, 1996.
(責任編輯:徐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