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張俊家族是崛起于南宋初年的武將家族。該家族的崛起,源自張俊于兩宋之際對金戰(zhàn)爭中取得軍功所建立起的顯赫權(quán)勢。然而,受高宗朝收兵權(quán)政策與“崇文抑武”的政治環(huán)境影響,張俊家族沒有以武傳家,而是棄武從文,在留心科舉仕進的同時,注重藝文傳家,由此產(chǎn)生張镃、張樞、張炎等幾代文人學士,成為南宋著名的藝文家族。誠然,張俊后人在朝從未身居高位,但卻憑借其強大的經(jīng)濟實力,留心藝文,往往在藝文交游圈中舉足輕重,從而較為成功地維系了其家族精英地位。
【關(guān)鍵詞】南宋;張俊家族;武將
【中圖分類號】K245?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3)48-0102-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48.030
南宋時期以軍功取得顯赫功勛的張俊家族在崛起之后,并沒有以武傳家,而是選擇由武轉(zhuǎn)文。那么,為何張俊家族選擇轉(zhuǎn)型?由武轉(zhuǎn)文對張俊家族而言有何意義?這些重要的問題正是本文研究的主旨所在。關(guān)于宋代家族的個案研究,學界已多有探討,成果豐碩,相關(guān)研究已經(jīng)勾勒出家族演變的基本情況。①不過既存研究更多是將視角集中于文官家族,或是武將家族的興衰發(fā)展,較少關(guān)注外部環(huán)境對武將家族傳承的影響,從而忽視了武將家族的差異化策略選擇。實際上,以戰(zhàn)功崛起的武將家族,并不需要遵循傳統(tǒng)將門傳承的模式,而是需要因應環(huán)境的變化,調(diào)整家族的發(fā)展方向,維系家族的精英地位。此外,盡管學界對張俊及其后人頗有研究,但是對張俊家族的認識仍然有限,沒有有效展現(xiàn)這一家族成功維系精英地位的特性。②因此,本文將從討論張俊家族入手,通過對其家族轉(zhuǎn)型與藝文傳家、婚姻特點與家族利益、詩詞酬唱與人際交往等情形,揭示南宋武將家族轉(zhuǎn)型傳承的特性,進而理解南宋的政治面貌及文、武關(guān)系。
一、家族轉(zhuǎn)型與藝文傳家
張俊,字伯英,鳳翔府成紀人,是南宋中興四將之一。年十六時,為三陽弓箭手,后從官軍討南蠻、攻夏人、平盜賊,以功遷武德郎。晉升武官后,張俊仕途不斷升遷,到高宗初年已為大將,手握重兵,抗擊金、偽齊軍,取得諸多戰(zhàn)役的勝利,為南宋政局的建立及穩(wěn)定作出了貢獻。同時,張俊早年追隨高宗,曾積極參與勸進,且支持和議,擁護高宗收兵權(quán),皆為其贏得高宗的恩寵,以致高宗認為張俊之功與其他諸將不同,并且“于諸將中眷(張)俊特厚”[1]。如在紹興二十一年(1151年),高宗臨幸張府,拜張俊為太師,遷其侄子蓋為安德軍節(jié)度使,及擢升其子弟十三人。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張俊薨,高宗到張府祭奠,升遷其侄子安等五人的官職。由此可見,張俊家族經(jīng)張俊的努力下,崛起為顯赫的武將家族,并得到宋高宗的重點關(guān)照,家族子弟得以恩蔭入仕,并不斷升官。
然而,面對南宋“崇文抑武”的政治環(huán)境,張俊在推動家族傳承的過程中,并沒有建立以武傳家的傳統(tǒng),而是有意識地轉(zhuǎn)變家族策略。如在紹興四年(1134年)十月,張俊“乞以明堂恩任子宗元文資。吏部言有礙條格,詔特許之。武臣非使相而以文資祿子孫者,自是為例”[2]。張俊為孫兒宗元謀取文職,表明張俊對家族傳承所做的策略選擇。況且,在張俊諸子的官職中,多為文職。子顏,曾知襄陽、紹興、鎮(zhèn)江等府州,最高官至戶部侍郎。子正,曾知泰州,歷仕直秘閣、直顯謨閣、敷文閣待制等職。
在這時期,韓世忠、楊存中、劉光世等武將家族也存在家族轉(zhuǎn)型的狀況。而這一現(xiàn)象與高宗朝收兵權(quán)的政治決策相關(guān)。如紹興十一年(1141年)正月,時任淮西宣撫使的張俊入見,高宗曾問其是否讀過《郭子儀傳》,并告誡之:“今卿所管兵,乃朝廷兵也,若知尊朝廷如子儀,則非特身享福,子孫昌盛亦如之。若恃兵權(quán)之存,而輕視朝廷,有命不即稟。非特子孫不享福,身亦有不測之禍,卿宜戒之”[3]。高宗對張俊的告誡反映出朝廷對武將的防范。為此,部分武將為了維護家族的地位,促進了家族由武向文的轉(zhuǎn)型,而張俊家族的轉(zhuǎn)型,即是其中重要的代表。
張俊家族從第二代起便有家族轉(zhuǎn)型的跡象。張俊“諸子儼列,誾誾焉有向儒之風”[4],已有相當程度的文學修養(yǎng)。據(jù)張镃《南湖集》所載,以“叔祖”為題的詩篇多達十幾首,其中張镃常與叔祖張子顏以詩詞為樂。同時,在家族的重視之下,還形成“家有師儒是學林”的教育環(huán)境,取得科舉上的突破。張宗元,年十八即中紹興十八年(1148年)王佐榜進士,并且仕途經(jīng)歷皆為文職??梢?,張俊家族從第二代起,便已注重家族的轉(zhuǎn)型,不僅培養(yǎng)家族子弟的文學修養(yǎng),還支持家族子弟追求舉業(yè)。
張俊家族經(jīng)過前幾代的積累,到第四代時,涌現(xiàn)了以張镃為代表的文人。張镃,自幼家學淵源,曾在《仕學規(guī)范》自述:“天資庸樸,粗知讀書,日思放滌膏粱之習,以從賢士大夫后。是以寤寐前哲,采摭舊聞,凡言動舉措粹然中道,可按為法程者,悉派分鱗次,萃為鉅編,以便省閱?!盵5]在家族藝文環(huán)境的影響下,張镃頗有成就,文章詩賦皆有可觀,有《南湖集》《仕學規(guī)范》傳世,且精于書法、繪畫,有畫作傳之后世,比如石壁松杉圖、秋山落木圖、墨竹圖等。另外,張镃之弟張鑒、張錤,文學修養(yǎng)皆高,擅長填詞作詩,常與文人交游集會。
此后,張俊家族更是“文雅才藝,殊無將家之風”[6],以詩詞聞名于世者有張樞、張炎、張楧。張樞,精通音律,擅長填詞,張炎《詞源·音譜》稱:“先人曉暢音律,有《寄閑集》,旁綴音譜,刊行于世?!盵7]張炎,為張樞之子,是宋末元初著名詞人,長于詞曲,有《山中白云詞》《詞源》傳世,時人稱許之:“《春水》一詞,絕唱今古,人以‘張春水'目之。蓋其父寄閑先生,善詞名世,君又得之家庭所傳者。”[8]張楧,文章詩賦皆有所成,撰有著作《張仲實詩稿》《張仲實文編》,在元初文壇頗負盛名,常與方回、連文鳳、趙孟頫等文人交游集會,唱和詩詞,戴表元稱其:“在杭友中年最妙,而詩尚最力?!盵9]
二、婚姻特點與家族利益
自宋代以來,“取士不問家世,婚姻不問閥閱”成為時下盛行的社會現(xiàn)象,但官宦家族的婚姻往往注重門當戶對,重視婚姻關(guān)系給家族帶來的利益。正如張邦煒所指出:“封建婚姻固然是一種權(quán)衡利害的婚姻,但它所權(quán)衡的是家世的利益,而決不是個人的意愿”[10]。因此,對家族發(fā)展而言,婚姻關(guān)系可以鞏固家族的發(fā)展利益。
在張俊家族的傳承歷程中,因不同的環(huán)境與機緣,締結(jié)婚姻的對象較為不同,前四代以武將家族為主,后幾代主要轉(zhuǎn)變?yōu)槲氖恐摇5捎谫Y料限制,對張俊家族的婚姻情況與人際網(wǎng)絡,只能經(jīng)由少數(shù)人的婚姻對象來進行大致觀察。
張俊作為南宋初年崛起的武將勛貴,其家族前期的婚姻對象是上層武將家族,例如張子仁娶韓世忠之女,張宗元娶劉光世之女,張錤娶楊存中之孫女,同時把女兒分別嫁給了這三位武將的兒子??梢姀埧〖易迩八拇幕橐鰧ο?,主要以武將后代為主,利于拉近雙方家族之間的聯(lián)系,也符合家族的總體利益。據(jù)史載,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張俊死后,高宗到張府祭奠,“詔(張)俊侄右宣教郎子安等五人各進一官,諸婿直徽猷閣韓彥樸、直秘閣劉堯勛、楊?并進一官,升一職?!盵11]
此外,隨著張俊家族的轉(zhuǎn)型,其婚姻對象也發(fā)生了轉(zhuǎn)變,自第五代以下的可考婚姻對象,以士大夫家族子弟為主。張镃將侄女嫁給知閤門事、樞密都承旨蘇師旦之子;張楧娶句容縣主簿劉沆之女,后繼娶理學大儒牟巘之女;張文在娶虹縣主簿陳恕可之女??梢姀埧〖易宕藭r選擇的婚姻對象,不再是前幾代聯(lián)姻的武將之家,而是純粹的士人家族,突出了家族轉(zhuǎn)型的趨利性原則,即家族轉(zhuǎn)型為文人之家時,通過與書香門第的婚姻,維護家族的地位。況且,后幾代的張俊家族成員官職低微,沒能在朝廷上維持家族的政治地位,在家族勢力衰微之際,與士人子弟締結(jié)婚姻利于維持家族的地位。就如張镃為了結(jié)交權(quán)臣蘇師旦,“抑令侄女竭資財結(jié)姻蘇師旦之子”[12],即其顯例。
總之,從張俊家族的婚姻網(wǎng)絡,可以看到其家族前后的婚姻對象有所不同。前幾代與武將家族之間的聯(lián)姻,是基于家族利益所做的有利選擇。但當家族成功轉(zhuǎn)型為藝文之家后,其婚姻對象轉(zhuǎn)變?yōu)槭咳思易?,借此鞏固家族地位?/p>
三、詩詞酬唱與人際交往
張俊家族自政治地位提升后,便較為注重家族子弟的藝文修養(yǎng),藉由豐厚的物質(zhì)生活條件筑亭修苑,或為游玩棲息之地,或為詩詞酬唱之所,或用來標榜家族文化品味。自張镃這一代起,其家族“園池、聲妓、服玩之麗甲天下”,常與文人學士唱和詩詞,以致“一時名士大夫,莫不交游”[13]。在時人的文集、詩詞中,常能見到相關(guān)的記載。
據(jù)《武林舊事》載,張镃的宅園總名為“桂隱”,“東寺為報上嚴先之地,西宅為安身攜幼之所,南湖則管領(lǐng)風月,北園則娛宴賓親”[14]。僅北園而言,就有桂隱、清夏堂、玉照堂等幾十處園林池沼。張镃宅園環(huán)境優(yōu)美,其中著名的牡丹會就是以此為背景的詩詞宴會。周密的《齊東野語》追憶當時的情節(jié)云:“命卷簾,則異香自內(nèi)出,郁然滿坐。群妓以酒肴絲竹,次第而至……所謳者皆前輩牡丹名詞。酒竟,歌者、樂者,無慮數(shù)百十人,列行送客。燭光香霧,歌吹雜作,客皆恍然如仙游也”[15]。此次牡丹宴會場面盛大,文人雅客齊聚于園林之中,宴飲交游,唱和詩詞,彰顯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文化生活。
與此同時,張镃還通過結(jié)社的方式,與文人學士交游集會,唱和詩詞。張镃《南湖集》所載《園桂初發(fā)邀同社小飲》詩,及《廬陵李英才自制墨與梅花寫真,艮齋、誠齋又許其能詩,十月七日攜畫見訪,且索拙語,因成古風以贈》云“又聞覓句頗清熟,社中宗匠交口稱”[16],即為結(jié)社之證。而張镃詩社成員,“有張镃、楊萬里、謝諤、陸游四人,多為詩壇大家”[17]。正如陸游詩曰:“回思舊社驚年往,細讀來書恨紙窮”[18]。楊萬里詩云:“湖邊花底舊論詩,再要尋盟今若為”[19]。事實上,除此三人外,張镃還與其他友人交游,如姜夔、周必大、曾三聘等人皆是張镃園中??停c之飲酒作樂并賦詩記述其事,與辛棄疾、尤袤、陳亮等人均有詩詞往來。當然,張镃能夠舉辦雅集,以詩會友,與其家族的物質(zhì)環(huán)境條件有關(guān),但更離不開其出眾的文采。楊萬里稱:“尤蕭范陸四詩翁,此后誰當?shù)谝还??新拜南湖為上將,更推白石作先鋒”[20]??梢钥闯觯瑮钊f里對張镃推崇至極。因此,從張镃的交游圈來看,張镃與文人墨客雅集結(jié)社、酬唱詩詞的文化活動,利于促進張镃的人際交往,如張镃稱陸游為知己,其家廟碑及弟張錤的墓志銘即為陸游所作,二人常有詩詞往來。
在張镃之后,張樞也憑借家族的物質(zhì)環(huán)境條件,組織詞社,酬唱詩詞。正如周密《瑞鶴仙》所載:“寄閑結(jié)吟臺,出花柳半空間,遠迎雙塔,下瞰六橋,標之曰‘湖山繪幅',霞翁領(lǐng)客落成之。初筵,翁俾余賦詞,主賓皆賞音。酒方行,寄閑出家姬侑尊,所歌則余所賦也。調(diào)閑婉而辭甚習,若素能之者。坐客驚詫敏妙,為之盡醉。越日過之,則已大書刻之危棟間矣?!盵21]“寄閑”為張樞號,其所結(jié)吟臺命名為“湖山繪幅”,有效仿其祖父張镃之意,如前所述張镃的“群仙繪幅樓”,便可見其一端?!跋嘉獭睘闂罾y號,是張樞園中??停私M織名為“吟社”的社團,與文人墨客宴飲集會,唱和詩詞。在周密的詞集中,描述了他們雅集賦詞的場景,如《一枝春》詞序云:“寄閑飲客春窗,促坐款密,酒酣意洽,命清吭歌新制。余因為之沾醉,且調(diào)新弄以謝之?!盵22]這樣的場景也時常見之于張炎的文集,其所著《詞源》云:“近代楊守齋精于琴,故深知音律,有《圈法周美成詞》,與之游者,周草窗(密)、施梅川(岳)、徐雪江(宇)、奚秋崖(?)、李商隱(彭老),每一聚首,必分題賦曲?!盵7]總之,張俊家族子弟藉由園林為載體,與文人墨客的文化活動,顯然利于擴大家族在士人群體間的影響力和社會地位。
四、結(jié)語
張俊家族的崛起與轉(zhuǎn)型,是內(nèi)、外諸多因素造成的。在南宋初期,張俊憑借軍功建立起權(quán)勢顯赫的武將家族,政治地位和經(jīng)濟實力大為增強,為家族后代的延續(xù)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然而,基于高宗朝收兵權(quán)政策與“崇文抑武”的政治環(huán)境影響,張俊沒有追求軍功作為家族傳承的唯一方式,而是因應環(huán)境的變化,推動家族轉(zhuǎn)型,在留心科舉仕進的同時,注重藝文傳家,由此產(chǎn)生張镃、張樞、張炎等幾代文人學士,成為南宋著名的藝文家族,終能維持家族聲望與地位于不墜,長達七代之久。事實上,張俊家族之所以長盛不衰,其婚姻關(guān)系、仕宦關(guān)系固然都是有利條件,但這些均處于次要地位,關(guān)鍵在于其家族能夠彈性因應環(huán)境的變化,憑借其強大的經(jīng)濟實力,留心藝文,往往在藝文交游圈中舉足輕重,從而較為成功地維系家族的聲望和社會地位。由此可見,通過考量張俊家族的轉(zhuǎn)型與傳承,我們會發(fā)現(xiàn)以武起家的武將家族,在南宋“崇文抑武”的時代背景下,要想延續(xù)家族的繁盛,維系家族的精英地位,轉(zhuǎn)向文職入仕與藝文傳家無疑是最好的途徑之一。
注釋:
①關(guān)于文官家族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張邦煒:《宋代婚姻家族史論》,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65-345頁;黃寬重:《宋代的家族與社會》,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版。武將家族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何冠環(huán):《北宋武將研究》,香港中華書局2003年版;陳峰:《北宋武將群體與相關(guān)問題研究》,中華書局2004年版。
②關(guān)于張俊家族的相關(guān)研究情況,學界多為對具體人物的研究,或從文學史角度進行考察。如楊海明:《張炎家世考》,《文學遺產(chǎn)》1981年第2期;張眉:《張镃研究》,2007年南京師范大學碩士論文;張劍、呂肖奐、周揚波:《宋代家族與文學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版,第220-271頁;王善軍:《宋代世家個案研究》,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53-101頁。其中,王善軍一文對于張俊家族由武轉(zhuǎn)文有所揭示,但未展開討論。
參考文獻:
[1]脫脫.宋史[M].北京:中華書局,1985:11476.
[2]李心傳.建炎以來系年要錄[M].北京:中華書局,2013:1538.
[3]李心傳.建炎以來系年要錄[M].北京:中華書局,2013:2609.
[4]周麟之.海陵集[O].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5]張镃.仕學規(guī)范[O].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6]吳泳.鶴林集[O].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7]張炎.詞源[O].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8]鄧牧.伯牙琴[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9:28.
[9]戴表元.戴表元集[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4:191.
[10]張邦煒.宋代婚姻家族史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27.
[11]李心傳.建炎以來系年要錄[M].北京:中華書局,2013:3167.
[12]脫脫.宋史[M].北京:中華書局,1985:12547.
[13]周密.齊東野語[M].北京:中華書局,1983:374.
[14]周密.武林舊事[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5:224.
[15]周密.齊東野語[M].北京:中華書局,1983:374.
[16]張镃.南湖集[O].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17]張劍,呂肖奐,周揚波.宋代家族與文學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241.
[18]陸游.劍南詩稿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1744.
[19]楊萬里.楊萬里集箋校[M].北京:中華書局,2007:2125.
[20]楊萬里.楊萬里集箋校[M].北京:中華書局,2007:2190.
[21]周密.蘋洲漁笛譜[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5:37.
[22]周密.蘋洲漁笛譜[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5:25.
作者簡介:
鐘觀林,男,廣西玉林人,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