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紅揚
洪業(yè)(William Нung,1893 —1980)所著《在華教會大學與中國人文和藝術(shù)研究》一文②基督教在中國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基督教包括天主教(Catholicism)、基督教新教(Protestantism,在中國也稱耶穌教、更正教)、東正教(Оrthodoхy)。狹義的基督教專指基督教新教。本文在使用基督教這個概念時采用廣義的定義,但僅指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在論述在華教會大學時,指的是新教教會大學。,原為其于1954 年6 月23 日致司徒雷登(John Leighton Stuart,1876 —1962)的一封英文書信的附件。信件與附件原離散置放于大量書信文獻之中,筆者整理時發(fā)現(xiàn)二者之關(guān)聯(lián),歸并一處后方得完整原件。信件與附件現(xiàn)均藏于北京大學圖書館。信件中譯如下:
雷登:
在燕京校友歡聚一堂慶賀您的生日之際,請接受我的衷心祝賀。信中附件您或感興趣。芳威廉計劃出一本關(guān)于中國基督教高等院校的書,并請我撰寫書中第九章節(jié)。關(guān)于其他撰稿人及書籍何時問世我還一無所知。郭查理已將我所著章節(jié)復(fù)制并傳給編輯委員會各位。
江安真正帶著兩位從火奴魯魯來的女賓一路游覽紐約、費城,也許前往華盛頓,希望她們能參加您的生日慶祝會。
煨蓮
1954 年6 月23 日
該信為洪業(yè)(字煨蓮,亦作畏憐,為其英文名William 諧音)在司徒雷登78 歲壽辰之際手寫給其的賀信。從信中內(nèi)容可知,時任華聯(lián)董執(zhí)行干事的芳威廉(William Purviance Fenn,1902 —1993),正組織出版一本關(guān)于中國基督教高等院校的書,請洪業(yè)撰寫該書第九章。洪業(yè)完成后將長達20 頁的英文打印原稿寄給司徒雷登一閱。信中另提及的郭查理(Charles Нodge Corbett,1881 —1963)為華聯(lián)董干事③“華聯(lián)董”為中華基督教大學聯(lián)合董事會(United Вoard for Christian Нigher Education in China)的簡稱,亦簡稱“聯(lián)合董事會”,1955 年改組為“亞洲基督教高等教育聯(lián)合董事會”(United Вoard for Christian Нigher Education in Asia),簡稱“亞聯(lián)董”。,江安真(Rhoda Нung,1893 —1972)是洪業(yè)夫人。
該文原題名為“The China Colleges and the Нumanities and Fine Arts: Оriental”。主要論述在華教會大學的中國研究情況。洪業(yè)在文中常以“中國研究”(Chinese Studies)指代中國人文和藝術(shù)研究(Нumanities and Fine Arts)。在提及沙畹(Edouard Chavannes,1865 —1918)的研究以及二戰(zhàn)前美國的有關(guān)中國人文和藝術(shù)研究時,用的是“Sinology”(漢學)一詞,但有時也使用“sinological”一詞,泛指“中國研究的”或“漢學的”。文后有打印的名字及日期(William Нung,27 Aрril 1954),未及添加注釋,個別單詞有拼寫錯誤。全文6000 英文單詞左右,譯成現(xiàn)代漢語在萬字以內(nèi)。文章將燕京等教會大學的中國研究置于中外文化交流的歷史長河中來探討,回顧和總結(jié)其緣起、成就及不足;在佛教、耶穌會、新教與中國文化交流的歷史經(jīng)驗中尋找中西文化沖突的和解之道。文章篇幅不長,但歷史背景宏大,論述深入淺出,非有高度概括和精煉表達之能力,實難駕馭。
將洪業(yè)該文納入歷史背景中可見,在華教會大學“中國研究”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伴隨著國人國家和民族意識的日益覺醒。中國知識界以及全社會的民族主義思潮對于教會學校的學術(shù)發(fā)展方向有著深刻的影響。1922 年,非宗教運動及非基督教運動在全國展開,中國知識界眾多著名人士加入其間。李石曾、陳獨秀、李大釗、汪精衛(wèi)、朱執(zhí)信、蔡元培、戴季陶、吳稚暉等表態(tài)支持上海、北京學生的非宗教運動和非基督教運動,1922 年4 月8 日,世界基督教學生同盟第十一屆年會閉幕之日,北京大學舉行有3000 多人參加的非宗教演講大會,會上宣讀蔡元培的演說詞,要求教會學校的教育與宗教“分離”①蔡元培:《教育獨立議》,載《新教育》1922 年第4 卷第3 期,第17 —19 頁。。
1924 —1927 年,非宗教運動、非基督教運動達到高潮。1924 年1 月,在蘇聯(lián)的支持下,國共兩黨將反基督教視為反對帝國主義文化侵略的一部分。1924 年8 月,反基督教的民眾走上街頭演講,發(fā)傳單,游行示威,一些教堂和教會學校被搗毀,傳教士受到圍攻。1925 年5 月30 日發(fā)生的五卅慘案,更是激起全中國反帝運動高潮,教堂、教會和教會學校受到很大沖擊。1926 年,北伐國民革命軍沿途不斷發(fā)起反基督教活動,教會及附屬設(shè)施被侵害。1927 年3 月24 日,國民革命軍占領(lǐng)南京,英、美領(lǐng)事館遭到襲擊,六位傳教士被殺害,其中包括金陵大學副校長文懷恩(John Elias Williams,1871 —1927)。非基督教運動帶來的一個結(jié)果,便是收回教育權(quán)運動,中國知識界及全社會呼吁政府在法律上將教會學校納入中國教育管理體系。1925 年初,《中華教育界》雜志社出版了《收回教育權(quán)運動專號》,重刊了蔡元培的《關(guān)于教會教育的意見》、胡適的《關(guān)于宗教教育的提案》以及教育團體通過和發(fā)表的所有關(guān)于收回教育權(quán)的決議案。②詳見《中華教育界·收回教育權(quán)運動專號》,載《中華教育界》1925 年第14 卷第8 期,扉頁以及第1 —2 頁。在強大的社會力量推動下,國民政府頒布了一系列行政條例以加強對于教會學校的管理。1926 年教育行政委員會公布的《私立學校規(guī)程》結(jié)束了在華教會學校獨立于中國教育體系的歷史,使之成為中國私立學校的一部分。③教育部行政委員會:《私立學校規(guī)程》,見上海法學編譯社編《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法令大全七教育》,上海:上海法學編譯社,1931 年,第1 —16 頁。1927 年南京國民政府頒布的《私立大學及專門學校立案條例》中規(guī)定包括教會大學在內(nèi)的“私立大學及專門學校須經(jīng)中華民國大學院立案”,“校長由中國人充任”。④同上,第26 —29 頁。1929 年頒布的《宗教團體興辦教育事業(yè)辦法》,強調(diào)“教育與宗教分離”⑤《宗教團體興辦教育事業(yè)辦法》,見多賀秋五郎編《近代中國教育史資料民國編(中)》,臺北:文海出版社,1976 年,第657 頁。。這些法令條例促使教會大學進行相應(yīng)的調(diào)整和改革,加速了其中國本土化的進程。
在中國民族主義大潮的推動下,一些教會學校的領(lǐng)導者,希望通過加強“中國研究”取得社會的認可及知識界的認同。司徒雷登曾說:“加強中國研究,是和中國的民族主義者取得一致立場的最佳途徑?!雹匏就嚼椎侵轮Z思(Eric M.North)信(1927 年3 月31 日),見美國亞洲基督教高等教育聯(lián)合會董事會檔案縮微膠卷(以下簡稱聯(lián)檔),第334 卷,第5116 件,第112 頁(轉(zhuǎn)引自陶飛亞、梁元生:《哈佛燕京學社補正》,載《歷史研究》1999年第6 期,第159 頁)?!白屩袊嗽诮虒W、行政、宗教、財務(wù)和其他部門中發(fā)揮日益增多的作用,把學校最終辦成為一所中國大學,讓人們僅僅在談到其歷史的時候,才想起它的西方淵源來?!雹偎就嚼椎侵?,程宗家譯,劉雪芬校:《在華五十年》,北京:北京出版社,1982 年,第67 頁。辦好燕京,使其“在中國引起人們的關(guān)注,這一方面是想在一種受人猜疑而又可能引起敵對情緒的環(huán)境里去贏得人們的善意、良知和同情,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在中國獲得經(jīng)費支持”②同上。。1926 年哈佛大學醫(yī)學院院長大衛(wèi)·林·愛德沙爾(David Linn Edsall,1869 —1945)在致哈佛大學的信函中說:“他們都強調(diào)現(xiàn)在這里存在著相當強烈的民族主義情感,非??释M快把中國文化的研究開展起來,以期在受教育的中國人中間產(chǎn)生影響。”③愛德沙爾(D.L.Edsall)致哈佛大學信(1926 年9 月22 日),見聯(lián)檔,第334 卷,第5115 件,第33 頁(轉(zhuǎn)引自陶飛亞、梁元生:《哈佛燕京學社補正》,載《歷史研究》1999 年第6 期,第159 頁)。該文中愛德沙爾原名D.S.Edsall 應(yīng)為D.L.Edsall 之誤。在這種情形下,查爾斯·馬丁·霍爾(Charles Martin Нall,1963 —1914)遺產(chǎn)基金的投入無異于雪中送炭,在經(jīng)費上使哈佛燕京學社的建立以及中國研究在教會大學的發(fā)展成為可能。
教會大學中國化的成果是顯著的。菲利普·韋斯特(Philiр West,1938 —)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中國教師數(shù)量得到了大幅度增長。中外教員的比例由1919 年的4 ∶ 25 增長為1927 年的2 ∶ 1,之后的20 年中基本維持這個比例。1930 年,在中國青年教員的呼吁下,燕京大學開始為教員和行政人員分別實行統(tǒng)一的工資標準和福利待遇、學術(shù)職稱和晉升標準。在教員中,非基督徒比例亦大幅度增長。初創(chuàng)時中國教員幾乎都是基督徒,1930 年華人職員中基督徒占比下降為53%。1928年28 人全職西方教員中由教會任命的傳教士由原來的28 名降至14 位,減少了一半。原先在燕京大學為重點院系的宗教學院逐步邊緣化,資金和人員大為縮減。與之形成對照的是中國研究相關(guān)教員人數(shù)迅速增長。1917 —1918 年,44 位教員中只有2 位是“中國研究”相關(guān)教員,到了1930年,五分之一的教員是“中國研究”方面的教員,為宗教學院教員人數(shù)的兩倍。④Philiр West, Yепсhiпg Uпivеrsitу апd Siпо-Wеstеrп Rеlаtiопs, 1916 —1952.Cambridge, MA: Нarvard University Press.рр.116 –122.教授中國人文和藝術(shù)研究課程的杰出的中國學者有:洪業(yè)、陳垣、容庚、黃子通、張星烺、郭紹虞、顧隨、周作人、黎錦熙、楊振聲、許地山等。兩位北京大學教授,顧頡剛和張東蓀,分別于1929 年和1930 年來到燕京大學,并一直在此任教20 年。同時,也有一些外籍教授開設(shè)了一些中國人文和藝術(shù)課程,如瑞士籍教授王克私(Philiррe de Vargas,1888 —1956)開設(shè)“中國的文藝復(fù)興”課程,美國教授博晨光(Lucius Chaрir Porter,1880 —1958)開設(shè)“中西方比較哲學”課程。
洪業(yè)在文章中,既從一個基督徒的角度,探討基督教與中國文化沖突的和解之道,顯示其探求人類共同價值的一面,同時也從國家和民族的立場出發(fā),在基督教會內(nèi)部爭取中國基督徒的權(quán)益,并肯定基督徒的愛國主義精神。在文章中他對中國基督教大學下了如此定義:“那些由中國基督徒學者而不是傳教士主導學術(shù)領(lǐng)導層的基督教會大學才是真正的中國基督教大學”。為了駁斥“一位中國著名教育家的成見”——“教會學校的畢業(yè)生中是不會有為了愛國而犧牲自己生命的人”,洪業(yè)特舉出1948 年教育部《第二次中國教育年鑒》中抗日戰(zhàn)爭殉難人士名單中列在首位的圣約翰大學畢業(yè)生陸浩?、萁逃拷逃觇b編纂委員會編:《第二次中國教育年鑒》第三冊,上海:商務(wù)印書館,1948 年,第1067 頁。。1925 年,洪業(yè)從其學生王近仁處得知哈佛大學福格博物館(Fogg Museum)館員華納(Warner)企圖大規(guī)模搬運敦煌壁畫時,立即親赴教育部通報情況,及時阻止了這一珍貴藝術(shù)遺產(chǎn)外流。⑥陳毓賢:《洪業(yè)傳》,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14 年,第157 頁。珍珠港事變爆發(fā)后,洪業(yè)等十二位教員被日軍投入牢獄達半年之久。與洪業(yè)一起入獄的弟子侯仁之回憶說,他被取保釋放后,為防止日寇覺察到他曾經(jīng)協(xié)助同學奔赴抗日大后方,曾有過逃往成都的想法,于是派夫人張瑋瑛去征詢洪師意見。洪業(yè)認為,他不能走,如走,萬一日寇要抓人而又抓不到,會牽扯鋪保及他人;不走可能會再次被捕,甚至被判處死刑,但燕京人會知道“侯仁之是為什么死的”。侯仁之感到“這句話的分量很重”。侯仁之多年后感嘆,這些經(jīng)歷“對于他的成長,遠比課堂教育和書本知識的幫助更為重要”①侯仁之:《燕京大學被封前后的片段回憶》,見《燕大文史資料》第三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 年,第140 —141 頁。。
余英時曾說:“洪先生雖從小受西方教育,又信仰基督教,但內(nèi)心深處是一位徹底為中國文化所融化了的讀書人?!雹谟嘤r:《顧頡剛、洪業(yè)與中國現(xiàn)代史學》,見陳毓賢:《洪業(yè)傳》,第317 頁。《洪業(yè)傳》的作者陳毓賢也指出,洪業(yè)“皈依基督教后,并沒有放棄儒家的倫理觀念”③陳毓賢:《洪業(yè)傳》,第272 頁。。儒家文化體系中的重要價值觀——“家國情懷”貫穿洪業(yè)一生始終。
洪業(yè)并非出生于基督教家庭,四五歲時寄讀在外祖父隔壁的家塾里,接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教育,跟著先生背《三字經(jīng)》《百家姓》《千字文》、描紅、臨帖、學算盤等。后考入山東師范附屬中學,有段時間曾每天在家從《左傳》里選一個題目自己作文。后來,聽說上海招考海軍學生,洪業(yè)征得父母同意,去上海投考。當時其弟洪端已決定在山東進武備學校。兄弟倆準備將來做軍官,一海一陸,為國效力。但由于誤了考期,考海軍學校未成,聽從了父親友人——商務(wù)印書館總編輯高夢旦的建議,回福州上美國人辦的鶴齡英華書院,將來可以外交報國。④同上,第9 —10、55 頁。
在鶴齡英華書院,洪業(yè)非常反感學校里的宗教宣傳,他自己研究《圣經(jīng)》,覺得不合理的地方便用紅筆圈點了,把它抄下,再加上自己的辯駁,貼在公告牌上。關(guān)于洪業(yè)皈依基督教原因,陳毓賢認為,鶴齡英華書院校長夫人高迪夫人(Mrs.Gordy)在洪業(yè)父親去世時曾登門慰問,以及她對于教義的通融解釋使洪業(yè)反抗基督教的心有所松動,加之一些來校布道傳教士的影響,洪業(yè)最終皈依基督教,但他一直在尋找基督教與儒家之間的和解之道,1912 年8 月25 日他曾寫信給高迪夫人:“世界上確實有很多好人,遵照神的意旨而活,但他們并不稱為基督徒,他們是孔門弟子。不知道他們是否在我們天父的庇佑下,能得主耶穌救恩,但我相信他們并不比基督徒差遜?!薄盁o論如何,耶穌和孔子都是神的傳信人,是拯救人類的恩者”。⑤同上,第56 —60 頁。
從小接受儒家教育的洪業(yè)并未因為信奉基督教而放棄對于儒家文化的學習、研究。洪業(yè)在哥倫比亞大學歷史系讀碩士時的畢業(yè)論文題目是《〈春秋左傳〉與其對中國史學的影響》,為完成論文查找資料時讀到了以前在國內(nèi)也沒有讀過的《四庫全書總目》和《資治通鑒》等,大開眼界,感到自己的狹隘和局限。⑥同上,第96 —97 頁。另外,洪業(yè)一直以為基督教的教會信條是基督教為表明共同信仰,以留傳世代子孫而規(guī)立的;但他在紐約聯(lián)合神學院的老師麥吉弗特教授(Arthur Cushman McGiffert,1861 —1933)卻告訴他,教會信條規(guī)立的用意,原本是為排斥異己,并把教會信條不留情面地一條條分別追索到對某一異端的鎮(zhèn)壓。⑦同上,第97 —98 頁。洪業(yè)由此對于教會排斥異己的用意非常反感。從其對于佛教、耶穌會和新教與中國文化之間相互作用的論述可以看出,洪業(yè)理想中的中西方文化沖突的和解之道是,通過相互交流和學習,加強雙方的文化理解和認識。利瑪竇(Matteo Ricci,1552 —1610)以耶儒互融的方法化解中西信仰上的差異,為中西文化交流做出開拓性貢獻,為洪業(yè)所贊頌。利瑪竇理解并尊重中國人的情感,并以中國人能夠接受的方式普及科學知識,如,將中國置于中國版世界地圖——《坤輿萬國全圖》的中心。此舉對于中國文化有迎合之處,且最終為實現(xiàn)“中華歸主”之目的,但客觀上,也是對歐洲中心論的突破。同時,以李之藻、徐光啟等文人士大夫,通過《坤輿萬國全圖》了解各國在地球上的方位,認識到中國與其他國家一樣,僅為“坤輿萬國”之一。由此,利瑪竇和李之藻、徐光啟各自突破了局限,理解和認識了對方的文化。
洪業(yè)不少研究都與儒家經(jīng)典有關(guān)。如《哈佛引得》中《十三經(jīng)》的引得,《禮記引得》《春秋經(jīng)傳引得》的兩篇序文等。中年以后對杜甫研究猶有興趣,1950 年代出版的《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①Нung, William, Ти Fи: Сhiпа’s Grеаtеst Роеt, Cambridge, MA: Н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3.中譯本見:洪業(yè)著,曾祥波譯:《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年。包含杜甫(712 —770)的傳記及374首詩的附有所有典故詳盡考證的英譯;1960 年代初發(fā)表《我怎樣寫杜甫》②洪業(yè):《我怎樣寫杜甫》,見洪業(yè)著,曾祥波譯:《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第345 —364 頁。、1970 年代中期又撰有《再論杜甫》等。
洪業(yè)14 歲時父親教他翻檢詩韻,開始做五七言律詩。父親拿給他一部石印的《杜詩鏡銓》,告訴他說:“不但杜甫如何作詩是可學的,而且杜甫如何做人也是可學的?!碑敃r洪業(yè)年紀尚小,并無多大興趣,但隨著年齡閱歷的增長,對于杜詩的領(lǐng)會不斷加深?!皩τ谒氖鄽q的我,杜甫的詩句就有好些都是代替我想要說的話:政之腐敗,官之貪婪,民之涂炭,國之將亡,我的悲哀憤慨。盧溝變起,華北淪亡之后,那些杜句“‘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差不多天天在唇舌之上”,打動洪業(yè)的,是杜甫的家國情懷,洪業(yè)父親曾說,“人生的際遇離合大多半是不受個人支配的。杜甫在痛苦的處境中,還勉為常人所難,這是可學的。這樣的為人,走了運,當然會成功;倒了霉也不至于失敗”。③同上,第345 頁。杜甫在跌宕的人生中一直保有的憂國憂民之心,為洪業(yè)所推崇。
洪業(yè)對于中國古代典籍的研究不是回到以前封閉的研究體系中做僅屬于中國的學問,而是將中國文化置于世界文化中,在與西方文化的比較中發(fā)現(xiàn)中國文化的獨特價值,從而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有自己獨到的理解。洪業(yè)在文中提及,新文化運動倡導的“民主和科學”精神,以及在此精神指導下中國知識界興起的批判和重估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思潮,對于啟發(fā)教會學校開展中國研究起著重要的作用。胡適等人倡導的“整理國故”運動,是在“新思潮”下用“科學的精神”重新認識和估量“國故”。胡適說,“新思潮對于舊文化的態(tài)度,在消極一方面是反對盲從,是反對調(diào)和;在積極一方面,是用科學的方法來做整理的功夫。新思潮的唯一目的是什么呢?是再造文明”。④胡適:《新思潮的意義》,見《胡適全集》第2 卷,第691 頁。洪業(yè)對于胡適這位新文化運動領(lǐng)袖“整理國故”的看法是贊同的。在教會學校開展的“中國研究”中,他認為最有價值的是那些有助于拓展知識邊界或修正以往學者結(jié)論的研究,即具有一定創(chuàng)新性的研究。洪業(yè)是會通中西文化的杰出學人之一。在燕京大學的教學和研究工作中,他將西方的歷史研究方法應(yīng)用于中國人文研究中并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對西方介紹中國的學術(shù)取向與中外學術(shù)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洪業(yè)附寄此文給司徒雷登時,司徒雷登的自傳《在華五十年》一書清樣已出。⑤美國蘭登出版社編輯麥克道爾(David McDowell)致司徒雷登信(1954 年5 月21 日),信中告知,自傳清樣將于6 月初印出。該信藏于北京大學圖書館。洪業(yè)文中論述的燕京大學“中國研究”情況,正是司徒雷登自傳所沒有涉及的。司徒雷登在書中提到洪業(yè)的共兩處,且無足輕重。獨具慧眼的胡適在應(yīng)司徒雷登的要求為其自傳所寫的前言中,特別提及洪業(yè)的貢獻,胡適寫道:“在此,我要向那些協(xié)同創(chuàng)立燕京大學的中國學者致敬,尤其是洪業(yè)博士。在他的主持下,燕京大學建造了一流的中文圖書館,而且他還編纂和出版了精彩的《燕京學報》和《哈佛燕京引得》,功勞特別大?!雹蕨痷 Shih, “Introduction, ”in John Leighton Stuart, Fiftу Yеаrs iп Сhiпа, Тhе Mетоirs оf Jоhп Lеightоп Stиаrt, Missiопаrу апd Атbаssаdоr.New York: Random Нouse, 1946, р.хiv.胡適指出了司徒雷登自傳的不足,而洪業(yè)的這篇文章是對司徒雷登自傳最好的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