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永平 黨從心
1930 年,陳寅恪在《陳垣〈敦煌劫余錄〉序》中指出:“治學之士,得預此潮流者,謂之預流?!鼗蛯W者,今日世界學術之新潮流也。”①陳寅?。骸督鹈黟^叢稿二編》,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1 年,第266 頁。陳寅恪的“預流”說,既包括20 世紀初全新的研究領域——敦煌學,也包括了西方漢學的學術方法和思潮。
遺憾的是,通過貿(mào)易、饋贈、焚毀破壞或者劫掠等,大量中國珍貴古籍遺失或者流落海外。近現(xiàn)代翁萬戈的藏書,即翁氏藏書,其始祖翁心存和第二代傳人翁同龢,分別是清朝兩代皇帝的老師。因此,翁氏家族成為民間藏書大家。翁同龢五世孫翁萬戈,1948 年將翁氏藏書運到美國。2000 年4 月,上海市政府出資450 萬美元將翁氏藏書共計80 種542 冊入藏上海圖書館,其中僅宋刻本就達11 種,這批藏書被譽為海外文物文獻分量最重的一份藏書。咸豐十年(1860)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期間,英法聯(lián)軍連續(xù)兩天在圓明園到處放火,貯藏于園內(nèi)文源閣的《四庫全書》同毀于火,燼余散本也被侵略者掠到國外。日本歷次侵華戰(zhàn)爭造成我國文獻資源損失慘重:中日甲午海戰(zhàn)、日俄戰(zhàn)爭、抗日戰(zhàn)爭期間,南滿鐵道株式會社(1907 年至1935 年在中國建立了29 家圖書館搜集中國文獻)劫掠了大量中國珍貴古籍。②臺灣世新大學《信息傳播與圖書館學》2000 年第7 卷第2 期發(fā)表李彭元《日本歷次侵華戰(zhàn)爭造成我國文獻資源損失之研究》,將日本對我國文獻資源的掠奪情況做了統(tǒng)計。
隨著本課題調(diào)查的推進,與當初的敦煌學一樣,誕生于20 世紀20 年代的寶卷學同樣是一門世界性的專門學問。從20 世紀20 年代以來,寶卷文獻流散世界各地,部分稀見寶卷集中于日本東京與京都、美國波士頓哈佛大學、英國倫敦、俄羅斯圣彼得堡等地。世界近20 位漢學家致力于寶卷研究。其中,日本漢學家起步最早,且長期居于領先地位,以澤田瑞穗、吉岡義豐、小南一郎、柯凌旭為代表。
可惜的是,盡管現(xiàn)代以來,顧頡剛用民俗材料、陳寅恪用詩文證史、李濟運用考古材料等①參見羅志田:《史料的盡量擴充與不看二十四史——民國新史學的一個詭論現(xiàn)象》,載《歷史研究》2000 年第 4 期,第165—167 頁。展開整體的系統(tǒng)研究,但是即使今天,我們的學術依然存在“史料豐富而史學貧乏的奇怪局面”②余英時:《中國史學的現(xiàn)階段:反省與展望》,見《文史傳統(tǒng)與文化重建》,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4 年,第 379 頁。,“重發(fā)現(xiàn)輕發(fā)明”,在寶卷研究上,由于學科劃分的人為擾動,國內(nèi)寶卷研究重要力量多集中在中國俗文學、佛教寶卷與民間教派等少數(shù)幾個領域,研究視野不夠開闊。同時,由于多語種閱讀研究能力的局限,對海外寶卷研究的關注主要集中在非常窄的領域里。筆者近年通過調(diào)查、翻譯等工作,擬推出“海外中國寶卷研究叢刊”10種③其中第一種是筆者與伊維德、白若思等編的《海外中國寶卷收藏與研究導論》,擬由上海古籍出版社2023 年出版。,試圖改變研究現(xiàn)狀。
哈佛大學伊維德(Wilt L.Idema,1944 —)教授撰稿的《劍橋中國文學史》第五章“說唱文學”部分,詳細介紹了《劉香寶卷》《香山寶卷》《何仙姑寶卷》。在國內(nèi),最早發(fā)現(xiàn)并肯定寶卷價值的是顧頡剛、鄭振鐸等文史學者。20 世紀二三十年代,受當時流落海外的敦煌文獻的影響,顧頡剛、鄭振鐸、向達等人開始收藏和研究寶卷。鄭振鐸自1920 年代末開始在上海搜集到大量寶卷。
近一百年來,中國寶卷著錄編目中涉及部分海外收藏寶卷文獻資料。傅惜華編《寶卷總錄》(1951 年)除對國內(nèi)公私機構所藏的寶卷著錄之外,還對日本東方文化研究所藏的寶卷進行著錄編目。2000 年,車錫倫先生《中國寶卷總目》(修訂版)由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該書在前人編目的基礎上,著錄了部分海外藏中國寶卷:根據(jù)澤田瑞穗著錄日本藏本 209 種,根據(jù)李福清(Riftin,Вoris Lyvovich,1932 —2012)等人評介李世瑜《寶卷綜錄》的論文著錄了莫斯科國立列寧圖書館藏明代宗教寶卷7 種,根據(jù)司徒洛娃(Elvira S.Stulova,1934 —1993)《蘇聯(lián)科學院東方研究所列寧格勒分所收藏寶卷評述》著錄18 種明清寶卷,又從法國學者蘇遠鳴(Michel Soymie,1924 —2002)處得知其所藏明代寶卷12 種。
根據(jù)車錫倫、馬西沙、澤田瑞穗、李福清、司徒洛娃、伊維德、相田洋、崔蘊華、白若思(Rostislav Вerezkin,1982 —)、陳安梅、山下一夫、霍建瑜、徐巧越、喬現(xiàn)榮、范夏葦?shù)热说纳L集、梳理、研究,海外中國寶卷主要收藏在東亞、歐洲、北美等地。其中東亞的日本收藏孤本、稀見版本最多,歐洲次之,北美再次之。學者大淵慧真20 世紀30 年代搜集明清寶卷10 種。⑤參見李永平、白若思:《繪制海外中國寶卷收藏“地圖”》。1939年9 月,為了全面侵華,日本近衛(wèi)內(nèi)閣設立“財團法人國家調(diào)查機構”東亞研究所,在中國進行民間宗教信仰和民俗調(diào)查。此間搜集的寶卷戰(zhàn)后歸入日本國會圖書館,共34 種,44 個版本。這一時期,日本京都大學人文學科研究所搜集中國寶卷112種,其中明及清初刊本寶卷和抄本寶卷6 種。
“九一八”事變后,日本急于了解宗教信仰和民俗習慣等中國情況。l939 年9 月,日本南滿鐵道株式會社調(diào)查部成立東亞研究所,并在許多地方設立分所。此間,許多“支那學家”被派到中國各地進行民間宗教調(diào)查。塚本善隆從1928 年到1945 年,曾先后七次來華從事宗教社會調(diào)查。酒井忠夫于1935 年大學畢業(yè)后到上海任東亞研究所研究員,專門調(diào)查中國的秘密宗教結社。澤田瑞穗和吉岡義豐也來中國留學,還組織過“風俗研究會”,收集到不少寶卷資料。繼澤田瑞穗之后,倉田淳之助也是日本學者中搜集中國寶卷較多的一位,其搜集的寶卷現(xiàn)藏于京都大學。二戰(zhàn)后,日本學者們開始研究這批寶卷,出現(xiàn)了酒井忠夫、大淵忍爾、澤田瑞穗、吉岡義豐、倉田淳之助、冢本善隆等一批寶卷收藏家和研究者。吉岡義豐收藏寶卷4 種,漥德忠個人藏5 種(現(xiàn)藏于沖繩國際大學),大淵忍爾收藏6 種,日本佛教大學的研究者藏寶卷12 種,磯部彰藏寶卷10 種。
越南漢喃研究院收藏中國寶卷的重刻本有兩種:一是河內(nèi)報恩寺《香山寶卷》(1772 年),二是河內(nèi)玉山三圣廟《觀音濟度本愿真經(jīng)》(1881)。通過這兩種版本與其他明代寶卷版本的比較,李福清院士與白若思論證河內(nèi)重刻本應為15 —16世紀的版本。①參見Rostislav Вerezkin and Вoris L.Riftin, “The Earliest Known Edition of The Precious Scroll of the Incense Mountain and the Connections Вetween Precious Scrolls and Вuddhist Preaching,”Т’оипg Рао 99.4 –5 (2013): 445 –499.寶卷在越南傳播的情況很獨特,因為對本地民族文學與信仰有較大的影響,不像其他東南亞國家,如泰國與馬來西亞,寶卷的傳播刊刻基本限于當?shù)氐娜A人圈子。越南漢喃研究院所藏兩部寶卷都講述妙善公主修道的故事。這種類型的故事在越南傳播甚廣,是當?shù)赜^音菩薩信仰的一個部分。越南用喃字編撰的妙善公主故事的韻體神傳已出現(xiàn)在17 世紀末18 世紀初,據(jù)白若思考證其最早的版本改編自中國神傳小說,而不是《香山寶卷》。然而,該小說本來與《香山寶卷》也有關系。后來《觀音濟度本愿真經(jīng)》也傳入越南,現(xiàn)存河內(nèi)重刊本的原版注為1870 年,應是在廣州刊刻。越南也出現(xiàn)了幾部《觀音濟度本愿真經(jīng)》的改編本,一直流傳到現(xiàn)在。可見中國寶卷在越南傳播的情況比較復雜。
歐洲大陸收藏的寶卷并不多,但有幾部早期的珍本甚至孤本。筆者編著《海外中國寶卷收藏與研究導論》時有對歐洲收藏研究情況做詳細概括。②李永平、伊維德、白若思等編:《海外中國寶卷收藏與研究導論》。特別指出的是,萊比錫大學柯若樸(Philiр Clart)教授收藏有光緒癸未年(1883)《白鶴傳》(《新刻韓仙寶傳》)的一個版本,筆者獲贈該版本后,對該版本進行了比較研究。③李永平、李婷宜:《湘子寶卷若干問題研究述要——兼論德國漢學家柯若樸藏〈白鶴傳〉的文獻價值》,見《戲曲與俗文學研究》(第十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1 年,第162—177 頁。
以往,研究中華文化的學者,大多據(jù)古代典籍,特別是傳統(tǒng)儒家經(jīng)典來立論。從整體中國文化發(fā)展來講,這只是反映了少數(shù)精英階層的研究取向,中國民間社會的精神與信仰同樣自下而上地影響了中國社會的文化走向,所以逐漸有學者將佛、道和民間信仰文獻等納入視野,葛兆光的《中國思想史》第一、第二卷就是這方面的重要成果。翻檢中國思想史,南宋初流行《太上感應篇》,明末常見的《了凡四訓》《迪吉錄》,清中葉有《玉歷鈔傳》(后有《玉歷寶鈔》《玉歷至寶鈔》等稱呼),這些民間廣為流行的文化傳統(tǒng),其價值取向對中國底層人的精神世界影響很大。神話觀念認為,人類“罪愆”會導致災異、瘟疫和社會動蕩,甚至讓末日劫難到來。在清代,職業(yè)宣講者在講授康熙《圣諭》時會加入大量善書中的故事以期勸善禳災。寶卷中有《救劫寶卷》《家譜寶卷》《覺世真經(jīng)》等相當一部分善書,力勸民眾修行佛道,一心向善。民眾這一“受迫害的想象”與封建社會后期政治動蕩、災害頻仍乃至社會內(nèi)卷直接相關,受迫害的想象極易啟動替罪羊機制。替罪羊機制的存在,使寶卷成為禳災文本。人們對瘟疫、天災、疾病、戰(zhàn)爭的恐懼,對吉祥美滿的渴望,使其自覺擔責,成就了自我“修煉”與以人為“善”的道德宗教。修禊“污染”,禳解“災異”是禳災敘述與“做會”儀式發(fā)生的神話觀念基礎。④李永平:國家社科基金研究報告《禳災與救劫——寶卷敘述的人類學研究》,擬由商務印書館2023 年出版。
寶卷研究已經(jīng)走過了一百多年。顧頡剛在發(fā)起《歌謠周刊》、主持孟姜女故事的討論時,曾全文刊載了永裕謙的《孟姜仙女寶卷》刊本。鄭振鐸先生認為寶卷是“講唱文學”,他在1927 年發(fā)表《研究中國文學的新途徑》第七節(jié)“巨著的發(fā)現(xiàn)”,首次把變文、寶卷(佛曲——變文和寶卷)、彈詞、鼓詞、民間戲曲等列為開拓中國文學史研究的新領域。⑤鄭振鐸:《小說月報》號外《中國文學研究》,上海:商務印書館,1927 年。
寶卷的搜集與研究,也引起了外國學者的關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日本學者們率先開始整理研究寶卷,出現(xiàn)了第一代(20 世紀初)學者塚本善隆、倉田淳之助、澤田瑞穗、酒井忠夫、漥德忠、吉岡義豐、太田辰夫等學人。20 世紀40年代至50 年代,第二代代表人物有相田洋、小南一郎、淺井紀、砂山稔大塚秀高、磯部彰、磯部佑子等人。20 世紀60 年代至70 年代,第三代代表人物包括松家裕子、二階堂善弘、太田出、上田望、柯凌旭、山下一夫、佐藤仁史等學者。日本學界寶卷研究成就最突出的是澤田瑞穗。其中其《增補寶卷的研究》將寶卷的歷史分為“古寶卷時代”和“新寶卷時代”兩個大的發(fā)展階段。該書還介紹了個人收藏的300 多種寶卷,對每一種寶卷都提供了詳細的內(nèi)容提要以及有關作者和刊刻等方面的信息。
歐美學者對中國寶卷的研究起步于19 世紀初,由于當時國內(nèi)外學者對民間文學價值的認識不足,該研究沒有得到廣泛關注,后續(xù)發(fā)展也較為緩慢。在國內(nèi)學者鄭振鐸等人的啟發(fā)下,更多歐美學者開始關注中國寶卷。
總體而言,歐美學者發(fā)表的綜述研究不多。2012 年,伊維德首次對寶卷研究的英文成果進行了梳理。該研究由霍建瑜譯成中文見錄于《美國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圖書館藏中國寶卷匯刊》。①伊維德:《寶卷的英文研究:文獻調(diào)查》,見霍建瑜主編《美國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圖書館藏寶卷匯刊》,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年,第5—15 頁。2016 年,該文的增補版由孫曉蘇重譯發(fā)表在《中國寶卷國際研究論文集》。②該部分主要參考了伊維德《寶卷研究的英文文獻綜述》(增補修訂版),孫曉蘇譯,見《中國寶卷國際研討會論文集》,揚州:廣陵書社,2016 年,第33—48 頁。伊維德和孫曉蘇還合作了另外一篇寶卷研究的綜述性文章《英語學界中國寶卷研究、翻譯與書評文獻述略》,③伊維德、孫曉蘇:《英語學界中國寶卷研究、翻譯與書評文獻述略》,載《常熟理工學院學報》2020 年第3 期,第1—16 頁。該文較為詳細地列舉了目前為止作者所知的英語學界中中國寶卷的研究狀況及其成果。對此,伊維德撰文認為20 世紀80 年代以來,寶卷是西方學者特別關注的文類之一。④伊維德、張煜:《英語學術圈中國傳統(tǒng)敘事詩與說唱文學的研究與翻譯述略》,載《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11 期,第6 頁。另外,孫曉蘇翻譯伊氏的《英語學界中國寶卷研究、翻譯與書評文獻述略》主要向中國讀者介紹了1950 年至2019 年歐美學者用英文發(fā)表的中國寶卷研究、翻譯成果以及其書評。⑤伊維德、孫曉蘇:《英語學界中國寶卷研究、翻譯與書評文獻述略》,第1—16 頁。
英國傳教士艾約瑟(Joseрh Edkins)應該是東亞以外最早注意寶卷的人。歐大年是繼荷蘭的漢學家高延(Jan Jacob Maria de Groot)之后西方研究中國教派寶卷的學者。早在1976 年,他就出版了《中國民間宗教教派研究》⑥同上,第2 頁。,這是第一本以西方語言系統(tǒng)地介紹明末清初新教派的著作。1999 年,歐大年發(fā)表了著作《寶卷:十六至十七世紀中國宗教經(jīng)卷導論》⑦同上。。
歐大年的學生那原道(Randall L.Nadeau)同樣致力于寶卷研究。其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論文《明代流行教派:羅清及其“無為教”》討論羅清及其著作,提出了令人信服的觀點——所有寶卷演出都是宗教儀式的一部分。那原道的《中國流行宗教文學的文體風格:寶卷》認為宗教性寶卷和非宗教性寶卷都是宗教儀式的一部分。這一研究超越地域局限,一針見血很有見地地指出寶卷編創(chuàng)背后的動力機制。如歐大年教授一樣,一直潛心研究中國晚明教派的學者還有不少,如石漢椿(Richard Нon-Chun Shek)和韓書瑞(Susan Naquin)等學者,他們共同的特點是從社會歷史學角度研究晚期中國社會。韓書瑞在專著《山東叛亂:1774 年王倫起義》中認為王倫和他的信眾似乎并無經(jīng)卷可依。而其《千年末世之亂:1813 年八卦教起義》則大量引用黃育楩《破邪詳辯》里的教派經(jīng)卷來重現(xiàn)教徒們的信仰。
另外,英國杜德橋(Glen Dudbridge)、荷蘭漢學家伊維德對《香山寶卷》中的妙善傳奇的主題和不同國家相關主題做了比較研究。整體上以杜德橋、伊維德為代表的歐洲漢學家繼承了歐洲漢學注重語言訓練和文本解讀的傳統(tǒng)。伊維德教授還翻譯了包括《沉香寶卷》《香山寶卷》《善才龍女寶卷》《孟姜賢女寶卷》《雷峰寶卷》《灶君寶卷》《目連三世寶卷》《張四姐大鬧東京寶卷》《平天仙姑寶卷》《劉全進瓜寶卷》《鸚哥寶卷》《老鼠寶卷》《救劫寶卷》《黃氏女寶卷》《三茅寶卷》等在內(nèi)的中國寶卷20 余種。2013 年伊維德和管佩達(Вeata Grant)合作翻譯了《目連三世寶卷》,出版了著作《逃離血湖地獄:目連和黃氏女的傳說》。2015 年伊維德教授翻譯了《平天仙姑寶卷及其他幾部河西寶卷》①李永平、范夏葦:《從小說到寶卷:小南一郎的俗文學研究路徑》,載《北京聯(lián)合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0 年第5 期,第44—53 頁。。
從20 世紀30 年代開始,經(jīng)過鄭振鐸、向達、惲楚才、魏建猷、李家瑞、孫楷第、佟晶心、吳曉鈴、傅惜華、胡士瑩、李世瑜、關德棟、馬西沙、車錫倫、濮文起等幾代人的努力,國內(nèi)寶卷的調(diào)查、整理編目取得了顯著成績。近年王昊、王文仁、李永平、白若思、周曉蘭、韓洪波,包括車錫倫先生本人都在不停地為《中國寶卷總目》補遺。這對摸清中國寶卷存留的種類、形制、歷史、地域等問題至關重要。因為不斷有新發(fā)現(xiàn),這一工作還在繼續(xù)。
客觀地說,既有研究在取得豐碩成果的同時,仍然有很大的拓展空間,正像筆者之前總結歸納的那樣②參見濮文起、李永平編:《寶卷研究·后記》,北京:商務印書館,2019 年,第443—444 頁。:缺少全面的整體性研究成果。寶卷是“文化文本”,其中的一部分寶卷是宗教教派的經(jīng)卷,一部分是民間信仰的故事卷,還有一部分是“儀式卷”,有圖像,有音樂,有敘述程式,有禳災儀式,有宣卷家族或團體。一方面,研究俗文學、民間信仰、宗教教派、社會史的學者,局限于學科歸屬,對寶卷的研究各執(zhí)一端,刻意強調(diào)某一個方面。另一方面,寶卷分布廣泛,地域特色明顯,近年寶卷研究以地域特色劃分,強調(diào)地域特點而忽視了整體特性。目前缺乏以獨立的、綜合的眼光考察寶卷的歷史、社會功能、傳播變異等的整體性的研究成果。
目前的研究缺乏問題意識。明清時代,民眾在如此廣闊的地域編創(chuàng)、傳抄、刊印、宣講種類繁多的寶卷。寶卷存在的社會功能是什么?民眾參與宣卷活動的動機又是什么?學者以“勸善”和“娛樂”概括寶卷的功能,從文化大傳統(tǒng)角度看,寶卷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民間故事,筆者認為寶卷的演述儀式是參與社會整合的實踐活動,祈福禳災才是寶卷說唱的文化動力。
禳災演述是文學人類學研究的組成部分,通過對寶卷演述禳災機制的研究,拓展文學社會治療研究的空間。寶卷的編創(chuàng)、抄寫、宣卷都是儀式實踐。在這些實踐活動中,我們看到社會群體、疾痛的個體與其關聯(lián)的族群、文化、生態(tài)環(huán)境、大小傳統(tǒng)交流互動,彼此療癒、整合形成民間禮俗的過程。這一過程研究由于涉及社會學、集體記憶、文化記憶、口頭傳統(tǒng)等學科,而且要做一定規(guī)模的田野調(diào)查,整個調(diào)查研究較為滯后。
受學科分類影響,跨學科交叉研究滯后。寶卷是“文化文本”,涉及民間文學、口頭詩學、民間宗教史、人類學、社會學、域外中國學、民間曲藝等等。由于寶卷研究隊伍的新老斷層現(xiàn)象較為突出,以往研究的慣性還在持續(xù),文獻考證還居于研究主體,學科間的交流互動不足,跨學科、新方法、新角度、新視野研究處于邊緣狀態(tài)。
總體而言,在文獻整理上,國外藏中國寶卷的調(diào)查、整理、研究成果的翻譯介紹滯后。中國大量珍貴的文物、文獻、檔案流落海外。作為極為珍貴的歷史文化瑰寶,中國寶卷的海外收藏情況是近現(xiàn)代西方世界體系賡續(xù)中的“中國鏡像”,其流失的歷史背景、整體面貌,就是近現(xiàn)代的中外關系史另一種表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