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德國作家歌德在老年時期寫下了一部飽受爭議的小說《親和力》,其中男女主人公愛德華與夏洛蒂所經(jīng)歷的愛情悲劇在當時被認為是對婚姻制度與倫理道德的攻擊。這場愛情悲劇的產(chǎn)生不僅是情感與倫理道德之間的沖突,更深層的原因是自然、自由與自我之間的矛盾,這正是歌德一生所探尋的自然觀問題。在這場愛情悲劇中,不同的人物選擇了不同的路徑尋求救贖之路。本文選用“游戲”與“斷念”兩個概念解讀小說中體現(xiàn)的救贖思想,以此分析歌德在18-19世紀面對思想動蕩的時代所采取的態(tài)度。
[關鍵詞] 《親和力》? 愛情悲劇? 歌德? 自然觀
[中圖分類號] I106?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文章編號] 2097-2881(2023)10-0080-04
《親和力》是德國作家歌德老年時期所寫下的一部小說,此時歌德的文學思想已從“狂飆突進”時期的情感至上轉變?yōu)閷诺渲髁x的推崇,這種轉變體現(xiàn)了他在藝術、自然等方面的觀念轉變。小說通過男女主人公愛德華和夏洛蒂之間的婚姻與愛情悲劇展現(xiàn)出自然之力在現(xiàn)代社會生活中的表現(xiàn)和作用,而這種對自然之力的呈現(xiàn),正是歌德對其自然觀的思考。本文將立足于小說中男女主人公的愛情悲劇,從悲劇的產(chǎn)生和悲劇的救贖兩個角度分析文本,并從中探究歌德的自然觀。
一、愛情悲劇的產(chǎn)生
《親和力》主要講述了四個人的愛情悲?。阂粚Ψ驄D經(jīng)歷艱辛終于能夠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但寧靜閑適的婚后生活卻使二人感到枯燥厭煩,于是丈夫愛德華邀請朋友上尉來做客,妻子夏洛蒂邀請侄女奧狄莉來做伴。四人生活更加豐富有趣,但是四人之間逐漸出現(xiàn)這樣的局面:男主人漸漸愛上奧狄莉,而女主人也對上尉產(chǎn)生情愫。然而,夏洛蒂和愛德華的已婚身份以及當時的倫理道德卻對這種情感產(chǎn)生了約束,這種情感與道德倫理之間的沖突最終導致奧狄莉在自責中死亡,而愛德華也為此殉情。值得一提的是,四人之間這種情感的產(chǎn)生似乎是毫無依據(jù)的,四個人中沒有誰具有突出的吸引力或者人格魅力,這樣一種情感上的吸引就像化學里具有親和力的兩種化學物質(zhì),只要兩者在一起就會互相吸引。這種情感上的吸引正是自然力量的體現(xiàn),即一種內(nèi)在精神的自然力。然而,夏洛蒂和愛德華的已婚身份卻作為外部倫理道德的自然力產(chǎn)生約束,兩種自然力相互沖突,使得情感的自由生發(fā)遭到?jīng)_擊。需要指出的是,在小說中,自然包括內(nèi)部自然與外部自然:外部自然即一種外在刺激,包括自然環(huán)境、自然文明等;內(nèi)部自然即一種內(nèi)在情感,常常表現(xiàn)為一種情感沖動。
在《親和力》中,內(nèi)部自然之力的產(chǎn)生是情感不加克制的自然流露,而外部自然之力的產(chǎn)生則是由于外在倫理道德的約束,兩者的沖突是導致愛情悲劇的直接原因。在小說中,主人公愛德華在確認自己與奧狄莉產(chǎn)生愛情后,便毫不掩飾地表達自己對奧狄莉的愛慕之情,不因為自己的已婚身份而有所克制。文中這樣寫道:“愛德華的愛戀可是沒有止境的。正如他渴望把自己奉獻給奧狄莉一樣,他對她的關注、饋贈、許諾也沒有節(jié)制。”[1]而在當時的社會,對婚姻制度的尊崇被放到很高的地位,正如四人在新居中舉辦宴會時,牧師米特勒強調(diào)敬畏婚姻的訓誡:“你應當敬畏婚姻,當你看到一對夫妻相愛時,你應當為此喜悅,就像你對風和日麗的天氣感到幸福一樣?!盵1]這種內(nèi)部自然情感與外部自然約束之間的沖突直接導致了愛情悲劇的產(chǎn)生。奧狄莉正是聽到了米特勒關于敬畏婚姻的言論而陷入深深的自責,郁郁而亡,愛德華也為她殉情,而夏洛蒂和上尉之間雖然也產(chǎn)生了情愫,卻因為彼此的克制而得以保全。
歌德設計這樣一個愛情悲劇,實質(zhì)上是在探討自由與自我之間的關系,而此二者之間的沖突才是小說中愛情悲劇的根本原因。小說中,愛德華與奧狄莉之間的愛情、夏洛蒂和上尉之間的愛情都是一種自我的情感生發(fā),由于內(nèi)部自然力與外部自然力之間始終存在著制約關系,這種情感不能得到自由發(fā)展。自然力會作用在自我身上,而自我意志產(chǎn)生就牽涉到自由的問題。以賽亞·柏林提出自由分為積極自由與消極自由。積極自由即自我享有絕對主動權,當自然與自我產(chǎn)生沖突時,自我能征服自然以實現(xiàn)自由;消極自由即自我處于被動狀態(tài),是在外部自然的約束下的自由,當自然與自我產(chǎn)生沖突時,自我往往是囿于自然,呈現(xiàn)出偽自由。因此,小說中的四人實際上處于一種偽自由狀態(tài),當他們中有人嘗試打破束縛追尋積極自由時,悲劇便產(chǎn)生了。
在歌德生活的時代,啟蒙運動的弊端已經(jīng)凸顯,現(xiàn)代社會的弊病已經(jīng)顯露,工業(yè)化發(fā)展的社會伴隨著人的異化,一味地遵循外部自然的規(guī)定必然有違人性的自由發(fā)展,歌德注意到了這個問題。在這個背景下,浪漫主義應運而生,浪漫主義對于情感、理想、自我的狂熱,對于既定規(guī)則的蔑視,亦令歌德不滿。在上述背景下,歌德致力于對自然、自我、自由的探索。在歌德的自然觀里,他主要關注自然的力量,將之稱為自然力。在歌德所處的時代,人往往是處于消極自由的狀態(tài),法律、倫理、道德、制度等所謂的社會文明,也就是外部自然力在約束著人們,而人便處于被動的狀態(tài),在這種狀態(tài)下,人很容易失去自我。但是,當內(nèi)部自然起作用時,情感和欲望的力量突顯出來,內(nèi)部自然力與外部自然力往往會起沖突,這時候自我是繼續(xù)在消極自由里委曲求全還是去爭取積極自由呢?自我該如何作出選擇,該如何處理這種矛盾?這正是歌德在這場愛情悲劇中所思考的問題。
二、悲劇的救贖之路
1.“游戲”:靜觀與創(chuàng)造
“游戲”即席勒所提出的游戲沖動,是席勒處理客觀與主觀、理性與感性的一種方式。對于“游戲”概念,以賽亞·柏林這樣解釋:“他說人們解放自身的唯一途徑就是保持游戲玩家的心態(tài)。只要我們能把遵守法則的必然性改成某種近乎本能的,完全自由、和諧、自發(fā)、自然的運作,只要我們能做到這點,我們就獲救了。”[2]《親和力》中夏洛蒂與上尉在面對兩人之間的愛情時就保持了“游戲”的態(tài)度。對于夏洛蒂與上尉之間的感情,歌德最常用的詞便是“克制”,雙方都在克制自己的感情,對外在自然力保持敬畏,自我與外部自然力是統(tǒng)一的。上尉與夏洛蒂泛舟湖面時,因船擱淺而不得不抱起夏洛蒂上岸,在上岸時上尉情不自禁與夏洛蒂相吻。面對這樣的情感沖動,夏洛蒂是這樣處理的:“友誼、愛慕、棄絕化成歡快的畫面在她面前一一滑過。她覺得自己內(nèi)心恢復了正常,不久一種甜蜜的疲倦攫住了她,她安靜地沉入夢鄉(xiāng)?!盵1]她將自己對上尉的愛慕與對這份感情的放棄化作歡樂與甜蜜,愛慕依舊存在于心,但行動上已經(jīng)放棄去追尋,安靜地享受這種甜蜜。這正是一種把遵守法則的必然性與自我情感調(diào)和成了完全自由、和諧的運作。通過自我對于內(nèi)部自然力與外部自然力的調(diào)和,夏洛蒂為自己創(chuàng)造了一種愛而不愿得的甜蜜,自我與自然借助這種調(diào)和而統(tǒng)一,從而獲得自由。
相反,對于愛德華與奧狄莉之間的感情,歌德是這樣描寫的:“愛德華雖然年齡在增長,但仍保持著某些孩子氣,這與奧狄莉的青年心性十分投機?!盵1]歌德在愛德華身上不止一次提到了“孩子氣”一詞,愛德華與奧狄莉是全然聽憑內(nèi)部自然力??梢钥闯觯穆宓俸蜕衔居徐o觀者的視角,而愛德華與奧狄莉則是全然投身于這樣一段有違婚姻倫理的愛情之中,因此后兩者走向了悲劇。
夏洛蒂與上尉通過“游戲”對于內(nèi)心情感沖動進行自覺的克制,既保全了自己的情感,也成全了婚姻制度。但這種克制顯然與啟蒙主義中的“理性至上”不同,“理性至上”追求理性,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個人的情感需求。夏洛蒂和上尉并沒有否認自己的情感,并未對自己所秉持的這種情感感到不齒,而是坦然接受這種情感,只不過他們通過“游戲”的方式克制這種情感的進一步發(fā)酵,維護了情感的同時也保全了婚姻制度。因此,“游戲”是在面對自我、自然與自由的矛盾時,提醒人保持一種靜觀狀態(tài),并鼓勵調(diào)和三者以達到平衡。
2.“斷念”:逃避與救贖
“斷念”首次出現(xiàn)在歌德《威廉·邁斯特》系列小說的副標題,歌德在自傳《詩與真》中也提道:“我們的肉體和社會的生命……一切都號召我們該斷念。”[3]可見老年時期的歌德對于“斷念”有其特殊的認識。為歌德寫傳記的呂迪格爾·薩弗蘭斯基解釋歌德的“斷念”為:“放棄追求什么、放棄實現(xiàn)什么,盡管有許多因素促使他這么去做,但為了防止一種更大的損失,應該放棄?!盵4]薩弗蘭斯基認為斷念的核心是對情色的斷念。斷念不同于克制,自我放棄與自然力相協(xié)調(diào),將重心轉向一種內(nèi)在的自我救贖。
《親和力》中,愛德華在從軍隊回來時,他已經(jīng)為自己和奧狄莉爭取到了在一起的機會,就在這時奧狄莉失手將襁褓中的嬰孩——愛德華與夏洛蒂所生卻長得像奧狄莉和上尉的孩子落入水中溺死。孩子的死讓奧狄莉看到了違抗外部自然之力的毀滅性結局,它預示著奧狄莉將走上贖罪的道路。奧狄莉從此斷念,拒絕與愛德華在一起,“我永遠不會成為愛德華的人!上帝已經(jīng)用一種可怕的方式睜開我的雙眼,我犯下了什么樣的罪過??!”[1]奧狄莉的斷念是在逃避她與愛德華的自然悲劇,是在為自己找尋一條救贖的出路。在此之后,無論愛德華如何對奧狄莉傾吐自己依舊熾熱的感情,奧狄莉直到死亡都沒有再說過一句話,這也可看出奧狄莉對于斷念的決心。在小說的結尾,奧狄莉與愛德華顯然是得到了救贖的——奧狄莉與愛德華都葬在了小教堂的穹頂下面,夏洛蒂花了錢不許任何人再安葬在這里。小說結尾寫道:“這兩個相愛的人就這樣并臥長眠。和平在他們墓穴的上空飄蕩,歡愉的、與他們相似的天使畫像從穹頂俯視著他們。”歌德寫下的結局仍然是寧靜而美好的,是圓滿的。
可以說奧狄莉與愛德華兩人最終得到了救贖,而這種救贖源于奧狄莉的斷念。在《親和力》中,歌德自始至終都沒有使奧狄莉與愛德華的感情得以成全,在他看來一旦成全即是毀滅。《親和力》中的牧師米特勒多次出現(xiàn)并強調(diào)婚姻不可破壞的重要性:“婚姻是一切文明的起點和頂峰。它使野蠻人變得文明起來;除非通過婚姻,不然最有教養(yǎng)的人也無法證明自己是文明人。”[1]小說中的男爵提出婚姻制度應該變革,應該隨夫妻二人感情之變化而做出調(diào)整,然而這在歌德看來卻是“過分自由”的言論,因此他采取“斷念”的方式使奧狄莉與愛德華進行自我救贖。
可見,“斷念”是一種自我救贖的手段,也是歌德自然觀的重要組成。如果說啟蒙主義運動中理性至上的觀念使理性束縛了情感的自然發(fā)展,顯然這是一種不合理的失衡狀態(tài),那么奧狄莉與愛德華任由情感支配理性,情感與理性之間轉向了另一種失衡,悲劇也就不可避免。當悲劇在實踐中已然無法避免時,歌德以斷念的方式來進行救贖——奧狄莉拒絕與愛德華沖破傳統(tǒng)婚姻制度?!皵嗄睢边@種自我救贖的手段,實際上也是歌德在探索如何處理自然、自由與自我的矛盾時所進行的一種嘗試,當他發(fā)現(xiàn)一味尊崇自我、一味追求自由而企圖破壞自然必然會發(fā)生悲劇時,轉向去尋找救贖的道路,而非激進地挑戰(zhàn)自然、征服自然。
三、和諧的自然觀
“游戲”與“斷念”既是《親和力》中愛情悲劇的兩種救贖手段,也是歌德自然觀的一種體現(xiàn),二者反映出歌德對和諧統(tǒng)一的追求。“游戲”是一種驅動力,在對主客觀的調(diào)節(jié)中會開辟出一條審美的道路,人們需要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以便能在處理自然、自我與自由的矛盾時找到一條到達和諧統(tǒng)一的道路,于是席勒提出了美育的觀點??梢哉f“游戲”在提出之際就是以達到和諧為目的,而“斷念”本身在歌德看來也是為了達到和諧:“放棄實現(xiàn)和未實現(xiàn)的盈利,還有這種該放棄的意志力,它們都可以豐富個性。遇到損失的危險,斷念者能很好地保存自身?!盵4]從《親和力》可以看出,歌德一直在追求的是一種和諧,是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的統(tǒng)一,是自然、自我與自由的協(xié)調(diào)。歌德反對激進、偏執(zhí)、狂熱,同時也反對理性至上的、工業(yè)文明下的人的異化,他想要在二者之間達到一個平衡點,希望達到一種和諧。而“游戲”與“斷念”恰是他用于調(diào)和矛盾以達到和諧的兩個手段。
歌德的自然觀是轉向和諧的一種生命態(tài)度。在歌德的時代,狂飆突進運動掀起了對情感與個體生命的關注,而后感傷主義接踵而至,緊接著浪漫主義在德國掀起浪潮。歌德是狂飆突進運動的引領者,是感傷主義的參與者與支持者,晚年卻是浪漫主義的反對者。在《歌德談話錄》里歌德曾說:“我自己就是一個溫和的自由派,在我的漫長的一生中,我都按照這個精神行事……在這個本來不是十全十美的世界里,我們只能滿足于還好的東西,等到有了有利的時機和條件,再去爭取更好的東西。”[5]“溫和”與“自由”恰是歌德追求和諧的寫照,他想要追求自由,想要達到自然、自由與自我的統(tǒng)一,但這個過程必須是個溫和的過程,與后來激進狂熱的浪漫主義不甚相同,在追求自由的同時,歌德更希望維持一種和諧的狀態(tài)。
同時,歌德自然觀的局限性也不可避免地顯露出來。在某種程度上“游戲”與“斷念”顯示出他對現(xiàn)實的自我妥協(xié)、為了達于和諧而委曲求全的趨向,這是歌德到老年時期思想更加趨向保守的表現(xiàn)。但他對于內(nèi)部自然力即個人情感的關注,對于外部自然力中社會倫理與自我、自由之間矛盾的思考,仍具有超越時代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歌德.親和力[M].楊武能,譯.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15.
[2]? ?伯林.浪漫主義的根源[M].呂梁,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19.
[3]? ?歌德.歌德自傳 詩與真[M].李咸菊,譯.北京:團結出版社,2004.
[4]? ? 薩弗蘭斯基.歌德 生命的杰作 下[M].衛(wèi)茂平,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19.
[5]? ?艾克曼.歌德談話錄[M].朱光潛,譯.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2008.
[6]? ?楊明強.浮士德、現(xiàn)代性及其道德困境[J].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26(3).
[7]? ?高晨.從《審美教育書簡》淺談席勒的美育觀念[J].藝術科技,2019,32(8).
(責任編輯 夏? 波)
作者簡介:程麗嵐,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在讀碩士,研究方向為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