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進 臧晴 選編
張錯②的《馮至評傳》以詩人馮至的詩歌創(chuàng)作為中心,基于張錯在師從馮至好友衛(wèi)德明教授時所獲的一手資料以及他對馮至詩歌的閱讀,記錄了從五四時期到新中國成立后,馮至從“個體情感抒發(fā)”到“為大眾寫作”的創(chuàng)作動力的轉變,討論馮至如何在隨時代發(fā)展變化的過程中延續(xù)和發(fā)展其詩歌的抒情性,并成為中國現(xiàn)代最具代表性的“抒情詩人”之一。
該書共分為五個章節(jié),書前附有馮至生平年表,書末附錄馮至《十四行集》英文翻譯和兩篇關于中國詩歌的抒情浪漫主義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中國詩歌新格律問題的評論文章。第一章將馮至的詩歌創(chuàng)作置于時代大背景中,記錄馮至創(chuàng)作風格的變遷。張錯將馮至的創(chuàng)作分為抗日戰(zhàn)爭前(1921-1932)、抗戰(zhàn)中(1932-1946)和抗戰(zhàn)后三個時期。馮至的創(chuàng)作在這三個時期中經歷了脫離中國文學傳統(tǒng),學習整合西方詩歌風格以完善個人詩歌的形式和內容,到追求詩人、大眾與社會主義思想的統(tǒng)一的重大轉變,反映了中國當代詩歌的總體發(fā)展進程。第二章評價了馮至在詩壇所扮演的角色,在馮至詩歌與其他詩人(如徐志摩)詩歌的對讀中突出馮至堅持“寓情于理”,有著不同于過度傷感的個人主義傾向的對現(xiàn)實世界的關照,在民族主義高漲的抗戰(zhàn)時期也保持自己的抒情風格。而社會主義新時期的馮至詩歌也與此前產生分野,他在這時期的詩歌中受虐式地對過去的自我主義傾向進行了否定。第三章具體分析了馮至的十四行詩。格律上,馮至的十四行詩將形式與內容有機結合,不受格律的嚴格限制,靈活借鑒歐洲文學傳統(tǒng),依據(jù)漢字聲調形成新的韻律。意象上,通過與里爾克詩歌的對讀,張錯認為馮至十四行詩中所取自然意向也受到類似的神話傳統(tǒng)的影響。同時,馮至也將其對生命哲學的思索融入了個體經歷的詩性抒發(fā)中。第四章介紹了馮至早期的詩歌嘗試以及這些嘗試對其后期創(chuàng)作的影響。在由主觀個體化的“敘事抒情”逐步轉向借鑒民俗神話故事以體認客觀現(xiàn)實的“抒情敘事”的過程中,馮至通過兩種敘事模式中共有的“抒情性”維系了其詩歌敘事的轉型。最后一章關注了馮至社會主義時期的詩歌創(chuàng)作。新時期詩歌創(chuàng)作“為人民服務”的要求使得馮至在詩人自我與群眾意識的兩難中掙扎。最終,馮至掙脫了個人抒情的牢籠,開始進行反映人民群眾共同意識形態(tài)的新時期歌謠的創(chuàng)作。馮至后期的探索與試錯,揭開了當代中國詩歌曲折探索的新篇章。
該書圍繞馮至詩歌的“抒情性”,是第一部系統(tǒng)性地總結詩人馮至在不同時期的創(chuàng)作與探索的著作。同時也借由馮至的詩歌創(chuàng)作反映了孕育中國現(xiàn)代詩歌的時代背景和現(xiàn)代詩歌在發(fā)展過程中的主要論爭。在浪漫主義與現(xiàn)實主義、中國與西方、詩人自我與群眾意識的對壘之中,馮至通過對抒情詩的寫作與反思介入了中國現(xiàn)代詩歌發(fā)展的各個階段,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現(xiàn)代詩人。
漢樂逸④的《發(fā)現(xiàn)卞之琳:一位西方學者的探索之旅》是對“現(xiàn)代派”詩歌的重要代表人物卞之琳的研究著作,也是海外卞之琳研究的早期代表,曾被稱為是海外“發(fā)現(xiàn)卞之琳”途程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作品。該書以文本為經、歷史為緯,采用傳記式研究方法,系統(tǒng)、全面地審視了卞之琳的生平及其作品,詳細評析了其詩歌創(chuàng)作、詩歌理論、文學翻譯和翻譯理論。對此,屠岸先生評價道“漢樂逸的這部論著篇幅不長,但質量很高。其特點是史論結合,繁簡得宜,語言精粹,邏輯嚴密;有如評傳,但無某些評傳的煩瑣考證之弊。曾有一些以文學家為傳主的紀實作品,偏重史實,忽略文本;或者反過來,囿于文本,疏離背景。漢樂逸此書二者均不偏廢,為讀者提供了全面了解卞之琳文學成就的通道。這本書還有一個特點,即摒除了術語的堆砌和理論的玄奧,做到了深入淺出,因而引人入勝。”
該書共分為六章,系統(tǒng)論述了卞之琳的生平及各個時期的著作,并具體分析其詩藝。其中第三章“戰(zhàn)前詩歌”和第五章“五十年代”是本書的重點。前者分析了卞之琳詩形式的基本特征,突出論證了卞之琳詩作中節(jié)奏單位“頓”的重要意義;分析了卞詩意象的象征內涵;指出了卞詩意象的三個來源:西方象征派詩歌、中國古詩傳統(tǒng)和中國佛道哲學。后者則詳細回顧了50 年代由新民歌運動引起的關于新詩形式的一場持久論戰(zhàn),使讀者仿佛置身論戰(zhàn)現(xiàn)場,明悉這場論戰(zhàn)中卞之琳的觀點由簡約到完整的發(fā)展過程。
該書前后呼應,闡述了卞之琳早期和晚期作品是如何以不同的方式表達了同樣的主題和思想:卞之琳早期以詩知名,漢樂逸認為,他的戰(zhàn)前詩歌和詩歌理論,特別是對節(jié)奏單位“頓”的闡釋,在中國新詩史上具有極其巨大的影響,但晚年的卞之琳卻變成了一個翻譯家和學者,雖然他從來沒有放棄自己對詩歌的雄心(這一點從他在上世紀50 年代“新民歌運動”中表現(xiàn)出的論戰(zhàn)姿態(tài)可以極其清晰地感受到),但他晚期詩歌產量下降、流傳不廣,卻是不爭的事實。在漢樂逸看來,卞之琳在總體上創(chuàng)造性地融合了西方和中國的元素,可以被稱為是20 世紀影響力最持久、風格最獨特的中國詩人之一。
該書現(xiàn)有中譯本《發(fā)現(xiàn)卞之琳:一位西方學者的探索之旅》(李永毅譯),由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 年出版。
梁秉鈞⑥《對抗的美學:1936-1949 年代中國現(xiàn)代主義詩人研究》是其1984 年于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畢業(yè)時的博士學位論文,雖然并未出版,但也是國際漢學界較有權威的現(xiàn)代漢詩專項研究之一。該文的主要研究對象是中國三四十年代現(xiàn)代主義詩歌,梁秉鈞的研究“認為文學的現(xiàn)代主義不僅僅一種技法上的實驗或對城市生活的描寫,更是一種獨特的具有創(chuàng)新與批判精神的創(chuàng)作模式,直至四十年代才達到成熟”。同時梁秉鈞認為三四十年代也正是中國城市經濟崛起帶來的現(xiàn)代主義文學飛速發(fā)展,隨著各類新刊物的發(fā)行,一種新詩之特質也隨之產生和成熟,而且這些新詩人的作品展示了一種共同的現(xiàn)代主義精神,使之區(qū)別于同時代的其他詩人的作品,梁秉鈞在引論部分即對現(xiàn)代主義的一代詩人群體做了詳細的定義:包括九葉派、七月派等“他們在文學作品中對于危機四伏的時代做出的反應截然不同于當時的文學主流。他們作為敵對文化而對抗主流文化的立場;他們對于當下危機的直接意識;以及他們對于語言和形式革新的反思性的關切,構成了他們的現(xiàn)代性。不再僅僅關注于類似現(xiàn)代主義的一般要素,他們也把特定的西方現(xiàn)代主義詩人作為志趣相投的同行。不滿意標語口號式的詩歌和千篇一律的戰(zhàn)爭詩歌,他們在西方現(xiàn)代主義詩人的作品中發(fā)現(xiàn)了一種可能的替代物(他們對于一個急劇變化的價值規(guī)律崩潰的世界作出了敏感的綜合性的反應)。
梁秉鈞首先在第一章導論部分對現(xiàn)代主義一代做了詳細的定義,然后介紹了研究針對比較視野下的現(xiàn)代主義所使用的研究方法。第二章對背景和理論進行整理和論述,包括中國在這一時期的現(xiàn)代化進程以及文學上的現(xiàn)代主義的發(fā)展狀況,然后介紹了中國語境下受到考驗的幾種主要的現(xiàn)代主義理論;第三章則對中國現(xiàn)代詩的構成進行了詳細的分析考察,主要是從中國新詩在白話與詩歌形式的早期探索起源,以及三十四年代時中國文學現(xiàn)代性的發(fā)展狀況;第四章則逐一對40 年代現(xiàn)代詩的幾種主要模式進行了分析,包括卞之琳的新戰(zhàn)爭詩、穆旦的“我”等。最后第五章的結語部分則對中國現(xiàn)代詩的復雜情形進行總結。
整體來看,梁秉鈞的這項研究對1936 年至1949 年一代的中國現(xiàn)代主義詩歌進行的綜合考察也是難得的詳細,尤其是將之放在整個中國現(xiàn)代主義文學發(fā)展的背景來考察,其勾勒了中國現(xiàn)代詩歌從早期嘗試性的新詩到成熟的現(xiàn)代主義詩歌的發(fā)展過程。雖然該研究也存在少部分材料和史料方面的謬誤問題,但終也瑕不掩瑜,不失為英語世界較為詳細的現(xiàn)代漢詩研究之一。
張明暉⑧的《當代中國詩歌論集》主要評述了包括紀弦、鄭愁予、周夢蝶、羅門、蓉子、痖弦、葉維廉、吳晟和余光中共九位臺灣現(xiàn)當代詩人及其詩作,是關于中國現(xiàn)當代詩歌研究的重要的英語著作之一。張明暉在該著作開篇先是簡要介紹了了1949 年之后臺灣的詩歌創(chuàng)作情況,盡管詩人們有意識在嘗試突破過去的創(chuàng)作模式,但也依然在吸取著中國詩歌傳統(tǒng),就如他們對歐美現(xiàn)代主義詩作的西方傳統(tǒng)的吸收一樣,并也藉此論爭了為何臺灣的當代詩歌相比大陸更貼近于其他世界當代詩歌。此外還檢視了70 年代中期興起的新現(xiàn)實主義美學對五六十年代的現(xiàn)代主義詩歌的反叛,這一浪潮也造就了臺灣和大陸當代詩歌的巨大差異。此外,張明暉立足于其對所引述具體詩歌作品的英譯,以此作為批評詩歌文本的主要依據(jù)組織起論述,同時其對具體詩作的批評觀點也頗為簡明和獨到,對詩人們與五四思潮的聯(lián)系也做了文學史方面的考察。此外,張明暉還明確指出當代中國詩歌創(chuàng)作的不足之處,這些都是中立而客觀的批評。
張明暉著作中對九位詩人每一位都各列一章專作詳細論述,在譯述其各自的代表詩作與分析批評詩歌文本之外,張明暉還追溯了詩人的創(chuàng)作風格所受到的影響來源,有來自西方現(xiàn)代主義詩歌的影響,有來自中國五四時代新詩的影響,也有中國古代詩歌傳統(tǒng)的影響。同時,張明暉還對具體詩作的歷史語境予以關注,并對詩人們的創(chuàng)作技法進行了一定的比較研究。此外,張明暉還建立了一套批評話語,對詩作的優(yōu)劣之處予以盡可能公正的評價,盡管這套批評理論太過強調詩歌的結構與技法,而且張明暉在書中還多次強調這些當代詩人在美感上受到了現(xiàn)代主義的強烈影響,但現(xiàn)代主義在這些臺灣詩人身上如何與中國傳統(tǒng)詩學融合仍待思考。關于這些的討論張明暉在該著作中也有對這些詩人在當代的新作品和其三四十年代的作品進行比較,但未能更深入一步探討,尤其在他們對現(xiàn)代白話新詩的吸收方面。此外,張明暉的著作僅聚焦于臺灣的中國當代詩人,而忽略了同時期大陸詩人的詩歌創(chuàng)作。
奚密⑩的《現(xiàn)代漢詩:一九一七年以來的理論與實踐》是海外第一部通論中國現(xiàn)代詩歌的研究著作。作者審視了詩的理論與創(chuàng)作,對其作了文學的與歷史的定位,以此闡釋了現(xiàn)代漢詩何以會取現(xiàn)在的路徑,并與三千年的中國舊詩傳統(tǒng)相對照。作者認為,中國現(xiàn)代漢詩,是對業(yè)已喪失活力的古代文學傳統(tǒng)的反抗,也是對20 世紀迅速變化的社會政治與文化狀況的反應。她論述了促成詩之革命的諸多因素,指出隨著終極價值體系的喪失,文學所扮演的角色也隨之變化。現(xiàn)代漢詩,作為一個私人的、內向的、與眾不同的世界,傳統(tǒng)詩歌中不能想象的藝術實驗可以輪番試行。作者強調中國現(xiàn)代詩所獨有的文體風格特征,還論述了1917 年后的中國現(xiàn)代詩對西方現(xiàn)代性影響的自覺接受,它們既是中西合壁的產物,又是傳統(tǒng)的變體。
該書分為六章。第一章討論現(xiàn)代漢詩具備的革命性本質,以歷史描述的方式關注其理論的結構和實際表現(xiàn)與古典詩歌規(guī)范的實質區(qū)別。第二章探討詩人作為悲劇英雄的形象,這種影響的文化源頭既來自本土也來自外界,并著重強調現(xiàn)代詩歌中的星星意象,認為其象征了詩的超越與詩人的異化,與現(xiàn)代漢詩的處境息息相關,顯示出詩歌具備的主體化、主觀化傾向。第三章著眼于詩歌意象,尤其是隱喻在現(xiàn)代詩學中的意義,作者從作為具體意象與結構性原理這兩方面來探討,認為現(xiàn)代詩中隱喻既普遍存在于古典詩也承載著來自西方的哲學內涵。第四章探討作者觀察到的現(xiàn)代漢詩中的一個普遍形式——“環(huán)形結構”,這種以大致相同的意象或主題作為一首詩的開頭和結尾的現(xiàn)象,主要受到歐洲浪漫主義與象征主義的影響。第五章討論現(xiàn)代漢詩與古典詩歌傳統(tǒng)間存在的關聯(lián)。最后一章對全書進行總結。
該書是對中國現(xiàn)代詩歌的一次雄辯,只有本土評論家才能以這種方式完成。奚密從一開始就坦誠自己還是大學生時在臺灣校園里所遭遇的令其倍感費解的經歷。該書有助于這些詩歌在其產生的社會——中國大陸與臺灣得到進一步曝光;同時,這也是對部分英語文學作品的豐富與重要補充。
該書現(xiàn)有中譯本《現(xiàn)代漢詩——1919 年以來的理論與實踐》(奚密、宋炳輝譯),上海三聯(lián)書店于2008 年出版。
賀麥曉[12]的《雪朝:通往現(xiàn)代性的八位中國詩人》一書除前言和結論外共五章,圍繞朱自清、俞平伯、周作人、劉延陵、徐玉諾、郭紹虞、葉紹鈞、鄭振鐸八位詩人,按照詩人的名字和時間順序介紹了他們的187 首詩歌,并且重構了他們的詩學基礎。賀曉麥研究了“雪朝”詩人團體的起源,回溯到1917 年胡適在《新青年》上提出的《文學改良芻議》,并以這些知識分子的詩歌為例,考察了他們作品之間的互文性。作者認為,這八位詩人放棄了傳統(tǒng)詩歌的社會性,而轉向強調個人的自我表達的作品,奉行“藝術為人生”的文藝主張,使中國詩人走上了現(xiàn)代化的道路。本書的研究時間始于1917 年,至1922 年《雪朝》的出版為止,展示了當時文壇關于新詩的論爭。
該書第一章介紹了中國新詩的產生和文學研究會的背景。第二章的研究內容圍繞周作人在《新青年》雜志上發(fā)表的第一首白話新詩《小河》以及關于此詩展開的論爭。第三章介紹了徐玉諾、葉紹鈞的詩學以及文壇作出的回應。第四章追溯了中國傳統(tǒng)詩歌,并介紹了俞平伯、朱自清的文藝主張和他們的詩歌選。第五章則重點介紹了劉延陵、郭紹虞和鄭振鐸的詩歌。這本書證實了這群新文化運動的先驅都以詩歌為起點,并參與了文學研究會的成立和發(fā)展,他們堅持“藝術為人生”的口號,雖然他們的詩集并不像他們的其他創(chuàng)作那樣產生很大的影響,但是他們在青年時期都熱愛詩歌,并試圖以詩歌作為文學改革的起點。盡管賀曉麥得出結論,認為80 年代的詩人逐漸擺脫了傳統(tǒng)詩歌,走上了全新的發(fā)展道路,但是他也承認這一時期的許多人在1922 年以后很少或者沒有再寫過詩。
該書基于賀曉麥的博士論文,其觀點為該領域的進一步研究做出了有價值的貢獻。20 世紀20 年代的詩人即使在外國理論的幫助下也不能確定到底什么是現(xiàn)代詩歌,以及他們對現(xiàn)代詩歌的期望是什么。他們嘗試改變中國詩歌藝術又缺少方向性。但就像賀曉麥在結論中所說:“他們是熱情的實驗者,高高興興地沖向一條死胡同,跌跌撞撞地摔倒,站起來,然后重新開始。在這一過程中他們逐漸形成了方向感,從錯誤中吸取了教訓,最終走上了一條新路?!?/p>
柯雷[14]的《碎裂的語言:當代漢語新詩與多多》簡述了20 世紀50 年代到80 年代中期中國當代詩歌發(fā)展歷程,并以多多為例細察其詩藝獨立于政治話語的審美價值??吕自跁欣辶恕爸袊浴焙汀罢涡浴钡脑姼枧u視野,前者將中國當代詩歌視作了解中國社會現(xiàn)實的材料,后者將中國當代詩歌的萌芽簡單歸結為一種政治的反撥??吕琢D將多多的詩歌從“中國性”和“政治性”的慣常視野剝離,從詩歌的審美性入手強調多多作品的藝術價值。在90 年代海外漢學的特殊語境中,柯雷有目的性地“去中國化”、“去政治化”,由此本書的意義在于對習慣了從固定的政治視角進入詩歌的西方讀者和批評者起到一定的糾偏作用,從而肯定了詩歌藝術的普遍價值。
該書分為上下兩部分,正文共八章,另附有前言與展望。第一部分的中國當代詩歌史由四章組成,第一章至第三章將當代詩歌分為20 世紀50年代和60 年代初、60 年代初到70 年代末、70 年代末之后三個時期,按時間順序粗略地介紹了正統(tǒng)文學、地下文學、實驗詩歌三大詩歌現(xiàn)象。第四章則單獨勾勒了多多的生活背景和創(chuàng)作生涯。在詩歌史的闡述中,柯雷通過田野調查的方法收集了詩人、批評者的一手材料,為后文的多多作品研究提供了可做參照的文學社會學視野。第二部分共四章,柯雷將文學的討論對象縮小至詩人個案,簡單闡釋了研究方法、研究目的、關鍵術語,將多多的詩歌分為前期作品(1972-1982)和后期作品(1983-1994),并梳理了多多作品在國內外讀者處的接受情況??吕渍J為作品的呈現(xiàn)以及不同視角揀選,就像作品置于不同角度的光線進行觀察,能夠呈現(xiàn)的只是詩人和詩歌的一部分。當文學的完整面貌受到遮蔽,那么其中的原因更需要被追問。在柯雷看來,多多的詩歌王國處于政治話語的陰影下,其詩歌藝術仍有待探索,由是柯雷拋開西方批評者和讀者的政治成見,發(fā)掘多多作品的獨特價值??吕渍J為,文學藝術不只是政治文化現(xiàn)實的注腳,文學的審美性具有普遍性。
柯雷展示的中國當代文學史是描述性的,他欲借此書全面客觀地展示當代詩人和詩歌的面貌。然而本書僅以多多為例表達對審美性的倚重,恐怕還難以深入到文學現(xiàn)象發(fā)生的具體語境,無法顯示出政治與審美互動的復雜境況。另一方面,多多的詩歌遵從一種更普遍的解構主義,柯雷在強調解構“政治性”時不可避免地忽視了多多更為辯證的思考??吕椎慕鳌毒衽c金錢時代的中國詩歌》對個人的理論框架進行了完善,從文本、語境和元文本三個維度切入當代的重要詩人和詩歌現(xiàn)象,以此回應批評者對前作的種種質疑。
該書現(xiàn)有部分翻譯章節(jié),第六章《多多的早期詩歌》(谷力譯)發(fā)表于《詩探索》1999 年第2 期。
米家路[16]的《身體詩學:現(xiàn)代性、自我模塑與中國現(xiàn)代詩歌1919-1949》以20 世紀20 年代初到40 年代末的三個主要詩人郭沫若、李金發(fā)、戴望舒為研究對象,對三位詩人的主要作品進行了詳細解讀,揭示了新的現(xiàn)代自我如何在詩歌中被表述出來,澄清每個詩人在尋找新身份的旅程中經歷的各種轉折,著重點出他們之間的橫向聯(lián)系,以此闡明現(xiàn)代自我在中國的誕生過程以及所形成的微妙軌跡。作者認為,在西方現(xiàn)代性進入中國的過程中,身體的功能是一個建構性行為的實行者:一系列不間斷的努力、能量和意志,將分裂的文化身份重新整合起來,在身體內部并通過身體重新構建一個新的自我。因此作者將身體作為討論的起點,以三位詩人的作品為考據(jù),揭示出文化轉變時期現(xiàn)代性對身體的影響,而身體又會怎樣感覺到文化身份的危機并對此作出回應。這種將現(xiàn)代性內化入身體的現(xiàn)象,既可以看作文化轉型的結果,也可以看成是自我模塑的前提條件。
該書分為四個部分。導言標題為“詩性身體:模塑的自我與民族身份”。在此作者交代了全書的核心論題即“現(xiàn)代性”這一概念,接著定義了全書的幾個關鍵詞匯,如“身體”、“身體危機”、“身體經濟”和“力比多經濟”,并且明示將通過郭沫若、李金發(fā)和戴望舒的詩歌測繪出三種不同的身體,即郭沫若的進步的身體、李金發(fā)的頹廢的身體,戴望舒的自戀的身體。這三種不同的身體最終聯(lián)系的是三種對自我模塑的不同觀念。接下來第一章討論的是郭沫若,標題為“進步身體的辯證法:郭沫若《女神》中自我、宇宙與民族身份”。首先討論郭沫若接受的惠特曼身體的生命力概念、尼采的身體本能力量,以及伯格森的身體能量,然后對郭沫若詩歌作品《天狗》做文本分析,討論從肉身和本能的身體創(chuàng)造個人自我的過程。然后作者又討論了隱喻性身體在郭沫若的泛神論觀念中顯現(xiàn)出的泛宇宙的大自我的化身。最后,通過三種民族主義形象的構建,考察郭沫若作品中激情的身體為了新民族身份的誕生而進行自愿的獻身行為。第二章討論的是李金發(fā),標題為“頹廢的身體:李金發(fā)詩中的悲悼否定倫理學”。主要研究了李金發(fā)作品中頹廢的身體、生命力的反高潮運動、力比多能量的危機,以及時間作為非生長性的概念。討論特別關注李金發(fā)作品《棄婦》,以期顯示郭和李之間的話語張力,即與郭沫若進步向上的、勝利的自我截然不同,李金發(fā)的自我,由于其生命力的匱乏,必須永遠受制于轉瞬即逝的時間,最終導致一種向內轉的自省意識。第三章討論的是戴望舒,標題為“自戀的身體:戴望舒詩歌中的碎片現(xiàn)代性與追憶救贖”。作者討論了戴望舒的自戀身體,碎片化的現(xiàn)代性靈光在身體中得以捕捉,一種新的自我意識則通過他的記憶敘事塑造出來。其中還解讀了貫穿戴望舒詩歌中的花卉和女性融合的多重含義。最后一部分結束語,標題為“自我模塑、現(xiàn)代性與成熟的意志”。本書的結論是,在現(xiàn)代中國身份的形成過程中,發(fā)生了痛苦的分裂?,F(xiàn)代化的自我仍舊與其起源疏隔,一直不斷地與其母體抗爭,為其合法性苦苦掙扎。換句話說,一個新的中國民族身份的塑造還是一個未完成的工程。
該書的學術價值可以從兩方面考察。首先它是關于中國現(xiàn)代主義的研究,在全球化的語境下對所有研究現(xiàn)代主義的學術都有啟發(fā)。其次,它為中國現(xiàn)代詩歌的研究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視角,向讀者更完善地介紹了20 世紀上半葉的這些詩人。《身體詩學》是中英文學界第一部研究中國現(xiàn)代詩歌中身體如何塑造現(xiàn)代自我的學術專著,開現(xiàn)代性與自我塑造關系之先鋒。本書是米家路于1992—1995 年在香港中文大學英文系攻讀比較文學研究生時寫成的,這也是作者的第一部英文學術著作。其中第一章的第二小節(jié)、第二章與第三章先后刊發(fā)在大陸《江漢學術》雜志“教育部名欄:現(xiàn)當代詩學研究”上。該書的中譯本《身體詩學:現(xiàn)代性、自我模塑與中國現(xiàn)代詩歌1919—1949》(趙凡譯)于2020 年9 月由臺灣秀威資訊出版。
張曉紅[18]的《一種話語的創(chuàng)造:中國當代女性詩歌》是第一部系統(tǒng)研究中國女性詩歌的英文著作,在宏闊的學術背景下審視了一系列“周邊”華語。該書在文學理論、性別研究、中外女性文學史等領域中開辟出一方新天地,同時避免了讓個性化的聲音淹沒在理論術語和歷史潮流當中。
作者認為,女性詩歌的話語建構是對文革時期階級話語的反動,折射出對女性性別和性別身份重新萌發(fā)的興趣。追本溯源,女性詩歌最初是由男性批評家和研究者所界定、所操作、所炒作的話語,其積極意義在于認同性別化寫作,為獨立地研究女性作品提供了某種理論上的指導和支撐,其負面意義則表現(xiàn)為各種男性傲慢與偏見,往往對女性詩人和女性書寫進行不由分說的道德評判或政治化解讀。然而,從接受的角度來看,利用非文學標準來判斷文學文本價值的做法缺乏有效性。個體的文學經驗不同于其真實的生活經驗。真實或非真實的生活經驗,于文學作品的真實性無增無減。武斷的道德標準不適于文學批評與研究,尤其對女性文學造成了嚴重的誤讀和傷害。女性詩歌不能也不應僅僅以性別為參照點,使得道德標準凌駕于文學標準之上。任何脫離文學標準的判斷都會導致簡單粗暴的介入性閱讀。這一方面阻礙讀者審美經驗的發(fā)揮和文本審美潛質的挖掘,另一方面無助于我們透視一種新的文學話語的形成機制。
在該書的理論框架內,女性詩歌指的是,女詩人用一種明晰的演說方式表現(xiàn)與社會性別有關的主題、經驗和心理的詩歌作品。作者對主觀臆斷、輕率魯莽的詩歌批評提出質疑,借助互文性理論和女性主義批評話語重新思考文學創(chuàng)作和性別身份的關聯(lián)和糾葛。該書重點研究的問題有:當代中國女性詩歌在批評話語中是如何被定義的?當前的批評話語是否客觀公正地反映了該研究領域的主要趨勢?女性詩歌有何區(qū)別性特征?它何以在中國當代先鋒詩歌的大框架內成為一個獨立的批評話語?它與更早的中國女性書寫有何聯(lián)系?女性身份與特定的詩歌話語類別之間的關系如何?女詩人如何言說其獨特的性別經驗?女詩人從本土文學和外國文學中選擇了什么樣的楷模?她們如何協(xié)調借鑒與創(chuàng)新的關系?互文聯(lián)系如何作用于中國女性詩歌話語的建構過程?
作者借助文本和互文分析來辨析女性個體創(chuàng)作中反復出現(xiàn)的主題、意象、語言用法和形式特征。與此同時,借鑒女性主義理論來分析女詩人是如何把性別經驗轉化為語言的。在具體的語境中,作者不避諱歷史的、傳記式的及社會文化等多種視點,從而不斷補充和豐富文本分析、互文性理論和女性主義批評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全書主體部分由八章構成:第一章至第三章構筑本書的理論框架,分別介紹歷史語境中的中國女性詩歌、作為閱讀策略的互文性及女性主義理論;第四章至第八章按照“女性身體”“鏡子意象”“黑夜意識”“死亡情結”“飛翔”五個專題,對翟永明、唐亞平、張真、王小妮、伊蕾、海男、虹影等女詩人的代表作進行個案分析,挖掘其間豐富的文本性和互文性,同時管窺女性詩歌話語的形成和運作機制。
中國當代女性詩歌話語在語言用法上別具一格。女性詩人紛紛書寫有關女性獨特性別經驗的主題,女性詩歌因而呈現(xiàn)出標志性文本特征。從創(chuàng)作角度來看,女詩人傾向于書寫“小敘事”,通過形式和風格方面的探索來表達特殊的性別經驗。她們有選擇性地對待創(chuàng)作和語言,使某些意象、語言、形式和風格特征格外引人注目。比如,“我是”和“我做什么”之類的句式大量涌現(xiàn)。在20 世紀80年代的女性“自白詩”中,一切觀點、見解、經驗、感受、感情和判斷都以“我”為中心,加上陰森、突兀和黑色的意象,使女性身份顯得冷硬孤僻甚至歇斯底里。女詩人還大量使用重復、排比、高潮結構和突降結構等等。需要強調的是,從句式和結構入手解讀性別因素十分棘手,盡管一些句法和形式結構帶有性別色彩,但是詩歌形式屬于公共資產,本身不帶任何性別標簽和性別屬性。
女性詩歌衍生于當代先鋒詩歌,在這一框架內與由男詩人和男作家主導的種種文學潮流協(xié)調發(fā)展,同時不斷從中外文學傳統(tǒng)中尋求文學楷模和發(fā)掘寫作資源。無數(shù)文本線索表明,文本與文本、寫作者與寫作者之間的對話深深植根于中外文學傳統(tǒng)中。從某種意義上說,文學對話行為揭示了文學創(chuàng)作的秘密,個體寫作者通過回應別的寫作者和前文本來創(chuàng)造新文本,而寫作者群體通過內部和外部的雙向交流來創(chuàng)作群體語言或群體詩學。女性詩歌話語既蘊含豐富的性別化視角和個體主觀意識,又無時無刻不在與來自多種文化傳統(tǒng)的前文本進行著對話和磋商,從而獲得了內向和外向的雙重屬性,而內外兩個維度正是文學品質的一種保證。
李點[20]的《反抗與流亡:北島的中文詩(1978-2000)》一書為英語世界首部關于北島詩歌的專著。北島是中國當代重要詩人,被視為“朦朧詩”的代表詩人之一,雖然英語世界對北島詩歌的翻譯較早,先后出版了《八月的夢游者》(1988)、《舊雪》(1991)、《距離的形式》(1994)等英譯詩集,但相關研究一直僅限于單篇論文。該著綜論北島去國前后二十余年間的詩歌,以“反抗與流亡”為視角,結合北島的個人經歷和創(chuàng)作,全面探討了北島詩歌的主題、表達策略和文本特征,并厘定了北島的詩歌史地位。用著者的話說,他“試圖建構出北島復雜詩學的概念化路線圖,它與傳統(tǒng)漢語和后現(xiàn)代主義美學具備著同樣不可忽視的個體主義精神”,并“試圖駁倒北島不可讀的神話,論證北島詩歌意義的不確定性正是他根深蒂固的懷疑主義的體現(xiàn)”。
該書除“前言”和“結語”外,主體內容包括七章,書前有馬悅然的“序”,書后有北島的生平簡表。第一章“意識形態(tài)與沖突”和第二章“流亡的承諾”以時間為線索,勾畫了北島的生命旅程和詩歌歷程,通過追溯朦朧詩在中國的興起,論述了1980 年代民主運動時期北島英雄話語的模糊性(第一章),并檢視了流亡對于北島書寫的影響(第二章);第三章“虛幻的意象”探究了北島詩歌的內在景觀,其中“非真實性”的建構預示著詩人對理性與邏輯的不信任;第四章“用關鍵詞游戲”闡釋了北島如何通過對所選關鍵詞賦予新的意義,從而解構語言的傳統(tǒng)性;第五章“悖論與對立”將悖論作為北島詩學的核心價值,認為這一價值更深刻地反映了北島在寫作和世界上的內在矛盾;第六章“作為批評的可譯性”回答了把北島視為一個“非中國”詩人的批評,并主張在一個后殖民主義和跨國主義的背景中評判北島和他的詩歌;第七章“北島的位置”討論了北島跨國身份導致的文化上的不確定和歸屬的不確定?;谝环N綜合性研究,全書的結論是:“北島的詩歌是一種生存的演練,一場聲音的戰(zhàn)斗,一幕反抗的表演,它們也是一個策略,這個策略試圖在當前社會映射出一個消失的自我來反抗所有異化的野獸,無論是在現(xiàn)實中還是在想象中?!?/p>
該書無疑會為更好地解讀北島詩歌的美學趨向和歷史價值提供借鏡,其中文翻譯和出版正在進行中。
白瑞梅[22]的《對現(xiàn)代主義文化的干預:空白屏幕之外的詩歌》對美國和臺灣地區(qū)現(xiàn)代主義作品中的文化政治進行了細致的比較分析。白瑞梅認為這些作品通過書寫或者抵制美國的擴張歷史、冷戰(zhàn)時期新殖民主義軍事存在和其在亞洲的經濟影響力將現(xiàn)代主義的兩大內核聯(lián)系在一起。她把后殖民理論中經常忽視的詩歌作為研究重點,認為現(xiàn)代主義詩歌支離破碎的文本形式特別適合展現(xiàn)美帝國主義和新殖民主義的現(xiàn)代性。在該著作中,白瑞梅所選取的文本材料構建了一個有效的批判框架,有助于人們更好地理解“小現(xiàn)代主義”如何重塑了被一些經典現(xiàn)代主義文本抹掉的歷史。
該書分為四個部分,另有引言和結論兩部分。引言部分以“經典現(xiàn)代主義、小現(xiàn)代主義和分裂的文化政治”為題,引出本書論述的核心問題。作者通過將美國的經典現(xiàn)代主義作品與冷戰(zhàn)時期美國少數(shù)族裔移民作品和臺灣先鋒派作品進行比較,探討現(xiàn)代主義的形成和意義如何超越其自我指涉的地緣政治基礎。此外,“現(xiàn)代”的意義亦有多種來源,因此與它創(chuàng)造和維護的規(guī)范也不止一種關系,否認其自身意義混合性是一種自相矛盾的說法。在正文部分,白瑞梅比較了美國經典現(xiàn)代主義作家、詩人埃茲拉·龐德和格特魯?shù)隆に固挂蚺c臺灣作家余光中、夏雨以及韓裔美國移民作家Theresa Hak Kyung Cha 作品中對時間性、混雜性、擦除性和性別的表現(xiàn)方式。白瑞梅將龐德和余光中的詩歌并置,展現(xiàn)余光中如何利用支離破碎、矛盾的現(xiàn)代主義表現(xiàn)形式揭示美國新殖民主義的影響,龐德則通過詩歌的形式和主題展現(xiàn)了非普遍性發(fā)展形式,否認和掩蓋美帝國主義在亞洲的影響。白瑞梅認為斯坦因利用美國現(xiàn)代性和身份話語表現(xiàn)了非常規(guī)的欲望和性欲,將這種傾向與夏雨實驗詩歌中的性別表現(xiàn)形式進行了對比。最后,白瑞梅強調龐德在《詩章》中采用了多種現(xiàn)代主義表現(xiàn)形式,進而比較了龐德在《詩章》和查(Cha)在《口述》(Dictate)中采用的多種去語境化和非歷史性聲音等表現(xiàn)手段。結論部分總結了介入性詩學的文化價值。
江克平[24]的《革命中的聲音:現(xiàn)代中國的詩歌與聽覺想象》開創(chuàng)性地對20 世紀中國文學中的“聲音”和詩學實驗進行檢視,將關于詩學形式的拯救民族國家性、語言革新和理論論爭等諸多方面的要素關聯(lián)在一起。作者追溯了《詩經》的口頭傳統(tǒng),隨后探討了20 世紀以來的詩歌文本,以及現(xiàn)當代中國詩人如何致力于解決印刷詩歌文本和聽眾之間的距離感,也就是面對大規(guī)模的聽眾、使用更合適的語言和形式去表述朗誦詩歌。這本書顯然為現(xiàn)代文學時期的中國詩歌與“聲音”提供了較為合理的解讀。
該書共分為七個章節(jié),另有引言和導論。第一章討論了20 世紀中國從帝制向民族國家轉變時期的詩學聲音構建,在隨后探討詩學的現(xiàn)代性問題時,作者提及了魯迅的“摩羅詩力說”,以及在新文化運動中出現(xiàn)的諸多語言問題。第二章分為四個部分,分別論述了胡適1919 年關于“自然的音節(jié)”的文章、檢視了1920 年代與口頭表演相關的詩歌、1930 年代左翼中國詩歌會、第一批現(xiàn)代詩朗誦等等。書的核心章節(jié)是第三、四章,第三章描述了抗戰(zhàn)時期的詩學與聲音,抗日戰(zhàn)爭過程中的詩歌朗誦被當作一個非常重要的文學現(xiàn)象展開研究。第四章中,通過豐富的案例列舉,作者為我們提供了更加豐富的視野去看待這些當時的社會實踐。第五章圍繞朱自清的情境詩學為例,針對1930 至1940 年代的詩歌朗誦展開考察,作者認為,朱自清本人的觀點也是經歷了變化的,剛開始,朱自清持一種學究式的認可態(tài)度,從歷史層面分析朗誦對國民語言教育的幫助,將朗誦視為推動新詩為中國文學做貢獻的手段。后來,他變得熱切地關注詩歌朗誦在革命行動中能夠產生的直接社會效應?!陡锩械穆曇簦含F(xiàn)代中國的詩歌與聽覺想象》一書的研究視野十分廣闊,貫穿了整個20 世紀,在第六章里,作者又對“十七年時期”的政治抒情詩、早期朦朧詩等詩歌現(xiàn)象進行觀察。第七章,也就是最后一章,他研究了當下社會主義中國詩歌朗誦的價值變遷。
著名的英國學者布魯諾在書評中如是說:“這本書從現(xiàn)代百年中國詩歌的聽覺維度出發(fā),既著墨于上半個世紀的口頭表演和文本革新,又側重了下半個世紀的詩歌朗誦,將所有的相關素材聯(lián)系到一起。”
殷海潔[26]的《詩歌病毒化:中國新媒體場景下》分為五個部分,另有導論、附錄、注釋、索引、參考書目五部分。主體前四部分為四章,每一章都涉及一個獨立的詩歌活動的媒體空間:互聯(lián)網(wǎng)、印刷出版物、在場大事項和新聞媒體,從而反映2000 年后中國詩歌的變化發(fā)展,最后一部分得出結論。
20 世紀90 年代以來,媒體、文化、社會泛背景化,媒體和文學評論家都將現(xiàn)代詩歌描繪成危機中的文學:無法適應20 世紀80 年代高文化熱的烏托邦主義,在20 世紀90 年代及以后,為商業(yè)流行文化的貨幣潮流邊緣化,然而作者認為現(xiàn)代詩歌在21 世紀的中國仍然活躍。詩歌仍然活躍在互聯(lián)網(wǎng)、印刷出版物、詩歌大事項和新聞媒體等活動,這些活動共同提供了詩歌“場景”(scene)的結構。作者用英語單詞“scene”來定義一定歷史條件下松散關聯(lián)的人際網(wǎng)絡。他們參與制作、傳播和評估文化形式的內容,并承擔確定該文化領域一般邊界的主要責任?!皥鼍啊辈皇怯傻乩砘蚱渌锢硖卣鞫x的,而是由其中發(fā)生的活動定義的。
該書基于作者對中國大陸詩歌活動的長期沉浸。全書以詩歌活動的媒體空間為切入口,研究詩歌活動如何與特定媒體空間相關,并探索空間內部和空間之間存在的,促進詩歌生產、增強伴隨的情感的動力。
該書第一章討論互聯(lián)網(wǎng)上的詩歌,探索互聯(lián)網(wǎng)在中國詩歌“scene”運作中的作用?;ヂ?lián)網(wǎng)現(xiàn)在是中國詩歌創(chuàng)作和傳播的主要空間?;ヂ?lián)網(wǎng)特定的媒體動態(tài)和實踐(包括匿名和在線文本的可搜索性等)暗示了詩歌論壇代表的詩歌在場“scene”的重要性。個別詩人和他們所屬的社群都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的能力進行直接、實時的互動,存檔大量詩歌相關的文本,以獲得在中國詩歌“scene”中的認可和歷史地位。第二章探討了印刷出版在新媒體時代功能的轉變。盡管互聯(lián)網(wǎng)發(fā)展成為最活力的詩歌活動空間,印刷文本仍然反映了文本的意識形態(tài)和相關價值的永久和權威,以及更加在場的話語。印刷文本可以增強詩歌選集作為物理對象的吸引力。第三章探索了在場大事項的媒體空間,即詩人“肉身”為詩歌服務的任何場合。從中國詩歌界的角度來看,參加面對面的詩歌活動是獲得詩歌“scene”中身份的重要手段,是一種公共表演形式,需要某些儀式化的行為準則,包括(但不限于)充滿政治和美學的詩歌朗誦行為。雖然詩歌在場大事項往往并非詩歌欣賞的嚴肅場合,但其助于產生重要的詩歌“事件”從而對詩歌“scene”的權力結構產生變革影響,有助于指導未來詩歌話語的方向。第四章探索了新聞媒體的外部公眾空間。作者分析了現(xiàn)代詩歌和非詩歌閱讀公眾之間的一些互動,并從媒體視角展示了詩歌類型正受到不同的美學和政治需求的沖突。作者以事實證明“詩歌”這個類別在21 世紀初的中國仍然具有巨大的象征意義:“詩歌病毒化”。網(wǎng)民們與媒體無意中承認了中國詩歌的文化記憶,且詩歌足以讓中國人民回應具有民族意義的時刻。
最后作者得出結論,現(xiàn)代中國詩歌作為一種社會形式,平衡了商業(yè)、政治機構、文化經濟的邏輯?!霸姼璨《净笔菍Ω志玫奈幕瘋鞑ズ凸惨饬x創(chuàng)造模式的回歸,這表明詩歌的“光環(huán)”畢竟遠沒有消失。
格洛麗亞·卞[28]的《波德萊爾在中國:文學接受史研究》一書共九章,另有導論和總結。很少有西方詩人在中國的影響如波德萊爾(1821-1867)一般持久而深廣。然而以往有關其作品的譯介與傳播的研究,僅將其置于中國象征主義詩學的發(fā)展脈絡中,從而忽略了其與中國文學現(xiàn)代性之間千絲萬縷或隱或顯的聯(lián)結。該書的研究從姚斯接受美學中期待視野這一框架入手,結合劉若愚關于讀者的能動性創(chuàng)造的研究思路,嘗試分析波德萊爾在20 世紀中國的接受史,詳細梳理了波德萊爾在中國的譯介、批評、傳播、模仿和挪用等一系列跨語際實踐。
該書的第一章《波德萊爾與中國古典詩學》和第二章《接受的視野》將波德萊爾置身于中國獨特的詩學傳統(tǒng)與歷史語境中加以考量。一方面對比波德萊爾與古典詩人李白、杜甫、李賀等人的作品,嘗試分析促進其在中國被快速接受與廣泛傳播的“期待視野”;另一方面將波德萊爾接受史中的幾個重要節(jié)點與20 世紀中國的社會文化背景相勾連,還原歷史語境,為后文進一步的論述做出鋪墊。第三章針對波德萊爾的諸多譯本,探討了中國譯者們對其詩篇的遴選以及對翻譯的語言形式、譯介策略的考量。討論范圍不僅包括徐志摩、戴望舒等人的現(xiàn)代文譯本,也涉及了王力、李思純的文言文譯本。第四章展現(xiàn)了文學評論界對波德萊爾的接受。作者敏銳地指出,文藝界對波德萊爾的探討實際上早于對其作品的譯介。波德萊爾特立獨行的詩人氣質與其內涵豐富而略顯晦澀的作品為閱讀者提供了廣闊的闡釋空間。很多研究嘗試將其置于“西方”文學的傳統(tǒng)之中,而田漢、梁宗岱等人則希望尋找其作品與中國古典詩歌對話的可能。對中國詩人而言,波德萊爾的影響,并不僅僅意味提供了一種創(chuàng)作上可資模仿借鑒的典范,有時也被充當一種人格或聲望上比附的對象,比如郁達夫被稱為“中國的波德萊爾”,而李金發(fā)被譽為“東方波德萊爾”。
該書的第二部分“創(chuàng)造性的回應”將波德萊爾的作品看做一種姚斯所說的“文學事件”(literary event),并分析其在中國新文學場域中持久的影響力。作者嘗試梳理與波德萊爾發(fā)生關聯(lián)的作家與詩人,其中包括直接對其進行回應的魯迅和徐志摩,在形態(tài)風格上與之接近的郁達夫、于賡虞,曾經在詩藝探討中對其有所借鑒的王獨清、穆木天和馮乃超,嘗試模仿或學習波德萊爾象征主義特征的詩人戴望舒、卞之琳,以及當代詩人多多等等。在這個創(chuàng)造性的接受過程中,波德萊爾已然脫離了他自身所處的19 世紀中期法國的文化語境,而以一種更為復雜的形態(tài)進入了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場域。其作品中所體現(xiàn)的文學傳統(tǒng),對中國讀者來說,反而成為一種來自異邦的新奇,而其詩歌創(chuàng)作中所進行的探索與嘗試,卻常常毀譽參半。波德萊爾逐漸被塑造成一個典范,一種模式,一種象征,甚至是一個神話。
然而,正如學者蘇源熙所指出的,“接受史”層面的探討似乎不足以涵蓋波德萊爾及其作品與中國作家的復雜關系。本書雖然提供了豐富的原始材料,幫助讀者了解中國詩人對波德萊爾的借鑒與挪用,但是一些由此衍生出的問題仍然有討論的空間,比如,為什么在現(xiàn)代中國詩歌發(fā)軔之際,中國作家選擇了波德萊爾,而非其他歐洲詩人?波德萊爾的作品在經由中文翻譯之后,究竟有哪些改變?中文語境下的波德萊爾與其法文世界里的原有形象有何不同?這些問題將啟發(fā)后來學者進一步展開研究。
①Cheung,Dominic.Feng Chih: A Critical Biography.Boston:Twayne Publishers,1979.(該書敘錄執(zhí)筆者:馮子涵。)
②張錯(Dominic Chenung),本名張振翱,現(xiàn)為南加利福尼亞大學東亞系榮休教授。主要從事東西方文學關系,視覺文化,當代詩歌和比較詩學研究。
③Haft, Lloyd.Pien Chih-lin: A Study in Modern Chinese Poetry.Dordrecht, Holland: Foris Publications, 1983.(該書敘錄執(zhí)筆者:臧晴。)
④漢樂逸(Haft Lloyd),荷蘭詩人、學者、翻譯家、漢學家,主要從事初級漢語以及詩歌教學、翻譯與研究工作。
⑤Leung,Ping-Kwan.Aesthetics of Opposition: A Study of the modernist Generation of Chinese Poets, 1936-1949.Ph.D.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 Diego,1984.(該書敘錄執(zhí)筆者:宋奇論。)
⑥梁秉鈞,筆名“也斯”,廣東新會人,香港著名詩人、作家、學者,1998 年起任職香港嶺南大學中文系比較文學講座教授,后兼任人文學科研究中心主任,專授文學與電影、比較文學、香港文學、現(xiàn)代文學批評、中文文學創(chuàng)作等科目。
⑦Lin,Julia C.Essays on Contemporary Chinese Poetry.Athens,Ohio and London:Ohio University Press,1985.(該書敘錄執(zhí)筆者:宋奇論。)
⑧張明暉(Julia C.Lin)(1928-2013)教授是美籍華人學者,1999 年于俄亥俄大學英語系退休,主要從事中國現(xiàn)當代詩歌研究。
⑨Yeh, Michelle.Modern Chinese Poetry: Theory and Practice since 1917,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3.(該書敘錄執(zhí)筆者:李青睿。)
⑩奚密(Michelle Yeh),現(xiàn)為美國戴維斯加州大學東亞語言文化系杰出教授(Distinguished Professor)。研究領域以比較詩學為主,撰寫了大量現(xiàn)代詩詩評,針對中國漢詩與臺灣現(xiàn)代詩研究詩歌創(chuàng)作的規(guī)律,以解讀英美詩歌的角度評析中文新詩,為臺灣詩學理論建構開拓了多重面向。
[11]Hockx, Michel.A Snowy Morning: Eight Chinese Poets on the Road to Modernity.Leiden: Research School CNWS,1994.(該書敘錄執(zhí)筆者:劉欣葉。)
[12]賀麥曉(Michel Hockx),現(xiàn)任美國圣母大學東亞語言與文化系中國文學教授,美國圣母大學劉氏亞洲研究所所長。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文學、中國詩歌和詩學,以及中國文學的數(shù)字化等。
[13]Crevel, Maghiel van.Language Shattered: Contemporary Chinese Poetry and Duoduo.Leiden: CNWS Publications,1996.(該書敘錄執(zhí)筆者:林楠。)
[14]柯雷(Maghiel van Crevel),荷蘭萊頓大學中國語言文學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國當代詩歌及文化社會學、文化翻譯等,此外還長期從事中國當代詩歌和荷蘭詩歌的譯介工作。
[15]Mi,Jiayan.Self-Fashioning and Reflexive Modernity in Modern Chinese Poetry 1919-1949.Lewiston:Edwin Mellen Press,2004.(該書敘錄執(zhí)筆者:郭戀東。)
[16]米家路,現(xiàn)任美國新澤西州新澤學院英文系和世界語言文化系副教授,中文及亞洲研究學部主任。學術研究涉及中西現(xiàn)代詩歌、電影與視像、文化批評理論、后殖民理論與性別研究以及生態(tài)文化。
[17]Zhang, Jeanne Hong.The Invention of a Discourse: Women’s Poetry from Contemporary China.Leiden: CNWS Publications,2004.(該書敘錄執(zhí)筆者:張曉紅。)
[18]張曉紅,1971 年出生,荷蘭萊頓大學比較文學博士,現(xiàn)任深圳大學副校長兼外國語學院院長。
[19]Li, Dian.The Chinese Poetry of Bei Dao, 1978-2000: Resistance and Exile.New York: The Edwin Mellen Press,2006.(該書敘錄執(zhí)筆者:張?zhí)抑蕖#?/p>
[20]李點,現(xiàn)任美國亞利桑那大學(University of Arizona)東亞系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北京師范大學特聘教授,四川大學講席教授。擔任英文雜志Comparative Literature & World Literature(《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的副主編。他的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比較文學及文學理論。
[21]Parry, Amie Elizabeth.Interventions into Modernist Cultures: Poetry from beyond the Empty Screen.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2007.(該書敘錄執(zhí)筆者:寧明。)
[22]白瑞梅(Amie Elizabeth Parry)現(xiàn)為臺灣國立中央大學英美語文學系教授、性別研究中心重要成員,主要研究領域為現(xiàn)代主義文學、臺灣詩后殖民理論、美國文學、奇幻文學與視覺文化、性別研究。
[23]Crespi, John A.Voice in Revolution: Poetry and the Auditory Imagination in Modern China.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2009.(該書敘錄執(zhí)筆者:邱靜。)
[24]江克平(John A.Crespi),現(xiàn)為美國柯蓋德大學東亞語言文學系教授,是英語學界中國文學研究的重要學者之一。
[25]Inwood, Heather.Verse Going Viral: China’s New Media Scences.Washington: 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2014.(該書敘錄執(zhí)筆者:王吉。)
[26]殷海潔(Inwood, Heather),畢業(yè)于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現(xiàn)為劍橋大學亞洲與中東研究系副教授,主要從事中國文學與媒體研究。
[27]Bien, Gloria.Baudelaire in China: A Study in Literary Reception.Newark: University of Delaware Press, 2015.(該書敘錄執(zhí)筆者:王吉。)
[28]格洛麗亞·卞(Gloria Bien),紐約州柯爾蓋特大學(Colgate University)榮休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