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人畫藝術(shù)歷史久遠,種類豐富,傳承有序。題畫詩是繪畫章法的一部分,它通過書法融入文人畫作中,使詩、書、畫三者之美極為巧妙地結(jié)合起來,增強了作品的形式美感,并借此表達了文人情懷、文化意趣、文人風骨,還有不落塵俗的文人執(zhí)著。歷史上的不少具有代表性的文人畫家,他們通過題畫詩將個人的理想、志趣、審美、體驗以詩文的形式書寫于畫作之中,既加深了中國繪畫的文化內(nèi)涵,又拓寬了文人表達思想精神的領(lǐng)域。
文人畫講究的是詩、書、畫、印融為一體,一幅傳統(tǒng)的中國文人畫上,除了畫面內(nèi)容外,有些還會題有一段跋文或一首詩詞,用書法和詩歌為繪畫賦彩增色。
中國文人畫起源較早,自唐之后,在畫中題詩寫文明志的繪畫作品比比皆是,作為“文人畫始祖”的唐代大詩人王維就是一個能將“詩寓于畫、畫融于詩”的典范。宋代是中國繪畫的巔峰時期,繪畫題詩作為文人士大夫業(yè)余遣興、抒情、寓意的釋懷工具。到了元代“四大家”,特別是倪云林不但能詩善書,而且發(fā)展到詩、書、畫、印并用,開拓了書畫布局的新款式。明清兩代,出現(xiàn)了長于題跋的大家,清代的“揚州八怪”更是無畫不題。這些文人在繪畫中融入詩文,通過題畫詩表達繪畫思想,寄托文人情懷,表現(xiàn)文人風骨,詩畫結(jié)合,相得益彰。題畫詩既加深了中國繪畫的文化內(nèi)涵,又拓寬了文人表達思想精神的領(lǐng)域。通過分析名家題畫詩作,古代題畫詩的思想作用主要有如下幾種。
一、突破空間藝術(shù)的局限,豐富繪畫意境
繪畫是空間的藝術(shù),由于受畫幅和構(gòu)圖的限制,可能無法多角度全方位表現(xiàn)繪畫內(nèi)容。繪畫以色彩線條來構(gòu)造畫面,因此所呈現(xiàn)的藝術(shù)形象是靜止不動的。而題畫詩可以不受時空的限制,彌補繪畫的不足,它通過語言文字將畫面上的景物寫活寫動,詩歌還可以促使讀者展開想象,激發(fā)讀者的情感體驗,起到豐富繪畫意境的作用。畫是視覺的藝術(shù),詩是語言的藝術(shù),把有形的畫和含蓄的詩巧妙地融為一體,畫意與詩情互相豐富、互相延伸,達到“詩畫一體”的藝術(shù)境界。
《題李世南畫扇》詩云:“野水潺潺平落澗,秋風瑟瑟細吹林。逢人抱甕知村近,隔塢聞鐘覺寺深?!崩钍滥系漠嬅嬷杏行∠⑸綁]、樹林、落葉、人、甕、寺廟等景物,呈現(xiàn)出的是鄉(xiāng)村野外恬靜、安詳?shù)臍夥?。這首題畫詩好在不單是寫景,還進一步發(fā)揮想象,闡發(fā)畫面以外的意趣?!颁笔窍暎吧笔秋L吹樹林聲,遠處寺廟傳來鐘聲,使畫面上靜止的景物活動了起來,變得有色且有聲,使畫面更加豐富,拓展了繪畫的意境。
倪瓚的《江岸望山圖》上有段自題的詩:“江山春風積雨晴,隔江春樹夕陽明。疏松近水笙聲迥,青峰浮嵐黛色橫?!蹦攮懸砸环N極其簡潔的筆法描繪了平遠風光,所畫全在一個“境”字,這個“境”是由他親手將各類素材巧妙布設(shè),糅然一處。他要表現(xiàn)的是笙聲之迥,這個“迥”字是要表現(xiàn)笙聲,那么怎樣用視覺來表現(xiàn)呢?他所選用的素材便是“疏松近水”,聲借水而遠,既遠,又清,還有韻味?!笆琛彼梢埠苤匾芰吮惆洋下曊诒?;倘若沒有呢?又失了起興的條件,只是在水邊,那笙調(diào)可不就太過零落悲戚了?不多不少的幾棵老松略一襯托,頓時有了生趣,有了憑靠,也有了聽眾。倪瓚是無錫人,江南的山多為丘陵,以連綿逶迤的姿態(tài)為美,所以要用“嶂”字,如同碧綠的綢嶂綿延不絕,淡淡的水汽自山谷中靈動飄出,如幻如真,煙雨朦朧。最末一個“橫”字用得極妙,因為既要與“迥”相對,又要意趣相諧為上?!皺M”是延展開去,是個很有質(zhì)感的動詞,既突出了江南丘陵的特點,又使它富有極強的生命力,表達的意思與“迥”相同,都是“遠”;“迥”是傳得遠,“橫”則是行得遠。兩字又是一虛一實,一個是聽起來悠然遠播,一個是看上去青綠無垠。恰好將畫家眼中實景與心中所冀完美地糅合一處,意境深遠。
有這樣一首題畫詩:“青山閑碧溪,人靜秋亦靜。虛亭藏白云,野鶴度幽徑?!边@是一首既清新活潑,又恬靜怡然的詩。青山綠水本來就是最容易引發(fā)人們美感的自然風光,南方之秋并不像北方那樣蕭瑟深沉,所以他說“青山碧溪”。一帶碧水在山間曲折蔓延,除了叮咚的水聲和時而響起的鳥鳴之外,可以說是萬籟俱寂。沈周由衷感嘆道“人靜秋亦靜”,“靜”是難得的人生感受和人生境界,“心靜則寧”是一句絕好的箴言,只是可惜鮮有人能夠做到。人靜之后,秋也才會靜,以寧靜的目光再去欣賞青山碧溪,那才是大美之境。詩后兩句開始講“動”,這個“動”是靜中之動,是靜謐自然里蘊含的生命之動。“虛亭藏白云”可以擬人化地說成山上的小亭都快要躲進白云深處去了,時隱時現(xiàn),如真似幻,是云在流動,但也好像是云里的亭子在移動。到了“野鶴度幽徑”這句時,動感便更為強烈,也更為具體了。幽徑是人跡罕至之處,正因如此,才會有三五野鶴閑憩其間。鶴行之姿是很獨特的,既像優(yōu)雅的君子踱步,又像年邁的老翁徐行,他們垂首覓食。腦袋隨著長長的脖頸起伏不住點頭,就仿佛是一邊踱步一邊閱讀一般。
二、以題畫為由,進一步抒情言志
在繪畫中,畫家通過意象、筆墨線條與色彩濃淡等來反映作者的主觀情感,往往存在深層意旨不明顯、背景難以充分表現(xiàn)的問題。作品的畫外之意,如果通過題畫詩來補充和擴展,繪畫所表達的感情便可以進一步深化和明朗。故而有部分作者借題畫詩來補充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表白自己的志向,寄托自己深沉的感慨。
我們先來看一首倪瓚題于《秋風蕙蘭圖》上的詩:“秋風蕙蘭化為茅,南國凄涼氣已消。只有所南心不改,淚泉和墨寫離騷。”倪瓚目睹過家國淪落后的悲慘世界,有著與被流放的屈原相同的故國之思?!扒镲L蕙蘭化為茅”是句痛心的話,可見故國人心不再,倔強也已不再?!澳蠂鄾鰵庖严笔侵v故國上下凄涼哀思一片,毫無復(fù)國的生氣。后兩句轉(zhuǎn)而贊頌“所南”心誓死不改,即便只剩下一支他們瞧不起的筆,也要以熱淚和墨,以繪畫的方式又寫一部《離騷》。在他所有的作品中,我們都能看到這種風骨和清高。內(nèi)心的孤傲、對理想世界的追逐向往、對現(xiàn)實世界的疏離感以及對自身繪畫藝術(shù)的執(zhí)著堅持都淋漓盡致地體現(xiàn)在他的畫中與詩中。他用優(yōu)雅的楷體書寫,配合他恬淡清峻的畫風,點綴以抒情言之的詩歌,整幅作品都是屬于作者自己的,是他精神世界的完全呈現(xiàn)。
沈周有一首題畫詩,可以一窺他醉心于藝術(shù)的志向?!熬G樹迷昏霧,青山生白云。自天為此景,平與畫家分?!痹娦蜗蟮孛鑼懽匀痪吧?,樹蔭的濃郁之狀就像一團團綠霧升騰而起,翠綠的山頂飄出了如煙如幻的白云。對自然之美的認可,大多數(shù)人都所差無幾。這首詩的重要之處在于沈周通過它明確地表達了一個畫家的使命和責任,天公造化我有心睹之,若不能傳之以筆墨,豈不是自殄其珍嗎?把天作之景及世間之情用自己的語言,以自己的筆觸描繪出來,這是贊天地化育之功,也是沈周作為文人畫家的使命。
時代的號角將“純粹藝術(shù)”無情地催入了滔滔洪流,徐渭便是那個苦苦掙扎、不愿隨波逐流者?!鞍肷淦且殉晌?,獨立書齋嘯晚風。筆底明珠無處賣,閑拋閑擲野藤中。”這首《題葡萄圖》的題畫詩便是徐渭真實的寫照。他滿腹文才,卻似明珠無人識,懷才不遇,一生坎坷。莫要說什么彪炳史冊的功業(yè),在世人眼里他不過是個處處碰壁的倒霉文人罷了,可嘆的是自己最為自負的才華卻不為時人所欣賞,但即便如此,也絕不甘愿去迎合所謂的風尚,閑拋閑擲的做法雖然無奈,也是對荒唐社會的傲視與嘲弄。那些被打拋擲在野藤茶草中的它們,雖身陷沼泥,卻可否還能有一些生出根來,發(fā)出芽來?這是他當時最無奈也是最渺茫的希望。他的題畫詩不僅是題畫,更是對個人人生的真實寫照,從他的作品中我們能夠讀到他的苦難,讀到他懷才不遇的深沉感慨,還有他藐視苦難、笑對生活的灑脫與豁達。
三、活躍繪畫藝術(shù)批評,表達藝術(shù)見解
歷代名家苦心孤詣于藝術(shù)創(chuàng)作,他們的畫作是畫家個人藝術(shù)風格和藝術(shù)理論的集中展現(xiàn),在畫作上題詩,可以迅速有效地表達作者對繪畫的創(chuàng)作心得和藝術(shù)見解,也可以對同代或前代其他畫家的作品的藝術(shù)特色進行評論,又可以對畫家之間的師承、流派等進行闡述和考證。
“石如飛白木如籀,寫竹還應(yīng)八法通。若也有人能會此,須知書畫本來同?!边@是趙孟頫題寫在《秀石疏林圖》上的題畫詩。詩的意思很直白:畫石的筆法像書法的飛白體,畫書畫竹都類似書法,如有人能領(lǐng)悟這一點,就必須知道書法與繪畫在古代基本上是相通的。趙孟頫成為首個提出“書畫同源”這一畫學思想的人。書法與繪畫的基本原理是同根共源的,可以說是互為借鑒,更可以說是本為一體。書畫同源這一理論清楚地告訴人們,中國畫最重要的基礎(chǔ)是線條,線條實際上是人對物體形狀、動靜的抽象表達。
趙孟頫《題蒼林疊岫圖》詩云:“桑苧未成鴻漸隱,丹青聊作虎頭癡。久知圖畫非兒戲,到處云山是我?guī)??!彼J為畫家應(yīng)外師造化,隨時隨處向大自然學習,“道法自然”,不斷提升對自然的領(lǐng)悟能力和表現(xiàn)水平,才能取得理想的繪畫成就,反映了其重視向自然學習的藝術(shù)思想。
石濤晚年寫過一首題畫詩,非常準確地講出了自己的藝術(shù)追求:“名山許游未許畫,畫必似之山必怪。變化神奇懵懂間,不似似之當下拜?!惫P下之山,本就不是那座山,又怎能和它一樣呢?越是像它便越不是它?!安凰扑浦笔撬囆g(shù)的高絕處,“似之”是精神找到了居所,“不似”是精神得到了表達,這是一切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目的。作畫要形神兼?zhèn)?,不能畫得太像,又不能畫得不像,畫家筆下的藝術(shù)形象雖源于生活,卻不能機械地照搬生活,而要通過藝術(shù)家的主觀情感賦予作品以超越自然的藝術(shù)美,因此產(chǎn)生“似與不似”的藝術(shù)效果。
再看一首倪瓚關(guān)于自己繪畫的立論,這是題于《浮玉山居圖》上的詩句:“何人西上道場山,山自白云僧自閑。至人不與物俱化,往往超出乎兩間。洗心觀妙退藏密,閱世千年如一日?!鄙届o日自長,千年如一日,山水畫追求靜,因為靜能超越時間,能突破生命,而停頓即靜,山居即停頓,這就是云林理解的永恒,永恒就是山自白云僧自閑,心不為物所系,從容自在。高明的人不會旁觀,也不要融入,他會用自己獨具的慧眼,憑自己強健的精神再上層樓,用最廣闊的視野去創(chuàng)作,以自己澄澈的心來發(fā)現(xiàn)世界、領(lǐng)悟世界,看一眼便是千年,畫一筆即是永恒。
四、感受繪畫魅力,贊美繪畫藝術(shù)
題畫詩可以自畫自題,也可以題在他人的畫作上,同自題的詩歌一樣,作者可以作為欣賞者詠嘆畫面意境,表達個人對畫面的理解,談?wù)撍囆g(shù)見解,進行藝術(shù)交流,更可以發(fā)自肺腑地表達對作品的欣賞與贊美,歷史上這樣的佳作不在少數(shù)。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說到贊畫的詩不得不提這首《畫》,從詩中可以看出這是一幅山水花鳥畫。前兩句寫其山色分明,流水無聲;后兩句描述其花開四季,鳥不怕人。這首詩寫得相當恰切,畫是自然實景的呈現(xiàn),觀者可以通過想象身臨其境,也能跳出畫外,領(lǐng)略繪畫藝術(shù)的虛實之異,贊嘆畫家高超的繪畫技藝,著實有趣。
在宋代,惠崇的畫備受收藏家的青睞,當時許多文化名人都為他的畫題過詩,結(jié)果惠崇的畫沒流傳下來幾幅,贊美他畫作的題畫詩倒流傳甚廣。最知名的要數(shù)蘇軾的《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边@首詩開始應(yīng)該是題寫在惠崇《春江晚景》畫作上的,可惜原畫沒有流傳下來,但從蘇軾的題畫詩可以想象這是一幅絕好的畫作。這是一幅生機盎然的春日畫卷,有著濃郁的春天氣息和生動的畫面感。三兩枝桃花嬌艷欲滴,在竹的掩映之下更顯得明艷動人,春風和煦,花香沁人,春水里鴨子自由自在地嬉游,好一幅春日生活場景,后二句由美景推及美食,畫意濃郁,極富生活氣息,給人以美的享受。
黃庭堅《題鄭防畫夾五首(其一)》這首詩對惠崇畫逼真的藝術(shù)效果加以贊賞?!盎莩鐭熡隁w雁,坐我瀟湘洞庭。欲喚扁舟歸去,故人言是丹青?!痹娨夂苊靼?,作者說惠崇的畫上,煙雨籠罩湖面,天上掠過歸雁,我仿佛置身于瀟湘江畔、洞庭湖邊。我正想呼喚水上的船夫撐船載我回家鄉(xiāng),突然,耳旁響起朋友的聲音:這是一幅畫。作者這才發(fā)現(xiàn)自己是將畫境當作真景了?!耙约賮y真”雖說有點夸張,作者卻以極精煉的筆墨,寫出賞畫時陶醉而恍惚進入畫中的感受,表達了對畫面的逼真?zhèn)魃窈彤嫾揖考妓嚨馁濏灐?/p>
五、結(jié)語
中國文人以自己之本體作為文化傳播最獨特的載體,將個人的理想志趣、審美、體驗以詩文的形式書寫于畫作之中,將原本工匠化、職業(yè)化的繪畫帶入了一個集美學、文學、哲學于一體的藝術(shù)境界,使中圖畫成為同時具有繪畫、書法、篆刻、文學多種類型的,既屬于視覺藝術(shù),也屬于文學藝術(shù)的獨特文化現(xiàn)象。從文中列舉的具有代表性畫家的詩文中,可以看出古代的文人題畫詩具有極高的思想性、藝術(shù)性和傳承性,他們代表著文人畫家的生命詩意與藝術(shù)追求。
參考文獻:
[1]康倩. 中國文人畫史上的“元祐”時代[N]. 中國社會科學報,2023-08-28(005).
[2]陳昌遠. 分析倪瓚題畫詩中“虛靜恬淡”意境的審美表現(xiàn)[J]. 藝術(shù)品鑒,2023,(18):12-14.
[3]胡卉雨. 明末清初“題畫詩”的研究[J]. 青年文學家,2023(03):62-64.
[4]姜明昊. 詩畫山水:趙孟頫山水題畫詩的多重審美維度[J]. 大眾文藝,2022(23):77-79.
[5]劉俊,鄭悅. 石濤題畫詩研究[J]. 藝術(shù)評鑒,2023(08):168-171.
(作者簡介:李玲玲,女,本科,無錫旅游商貿(mào)高等職業(yè)技術(shù)學校,講師,研究方向:現(xiàn)當代文學、語文教學)
(責任編輯 肖亮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