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未未
2022 年版課標指出:“審美創(chuàng)造是指學生通過感受、理解、評價語言文字及作品,獲得較為豐富的審美經驗,具有初步的感受美、發(fā)現(xiàn)美和運用語言文字表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在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但是如果單純進行審美教育,不注重學生學習的關聯(lián)性,就不利于學生審美素養(yǎng)的提升。那么,基于關聯(lián)視域下的教學活動該如何實施與開展呢?教師可以從文本與生活關聯(lián)、朗讀與感悟關聯(lián)以及模仿與表達關聯(lián)等方面展開教學,以深化學生的審美理解、審美體驗,提升學生的審美創(chuàng)造能力。
美育在學生成長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2022 年版課標在“核心素養(yǎng)內涵”中指出“……涵養(yǎng)高雅情趣,具備健康的審美意識和正確的審美觀念”。這就意味著在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關注課文內容,還要關注學生生活,通過文本與生活的聯(lián)結來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意識。
每個學生的內心深處都存在一定的審美潛能,教師要以教材為基礎,挖掘文本審美與生活聯(lián)結的突破口,還原生活原有的樣子,發(fā)掘學生的審美潛能,讓學生形成良好的言語表達習慣以及審美感受,提升學生的社會交往能力。如教學三年級下冊《我不能失信》一課時,在學生初讀課文后,教師可以將課文中描寫的事與學生的生活聯(lián)系,讓學生說說自己在生活中,在與同學或者朋友相處時,有沒有發(fā)生過類似的事情,自己是怎樣想的、怎么做的,然后將普通人的做法與宋慶齡處理事情的方法做比較,讓學生真切感受到誠實守信的魅力,在培養(yǎng)學生傳統(tǒng)美德的同時提升學生的審美素養(yǎng)。
教材中許多課文都蘊含著豐富的美,有歌頌祖國山川的,有贊美社會藝術的,還有蘊含人文精神的等,教師要引導學生體會、感受、鑒賞,讓學生學會判斷事物的美和丑,不斷提高學生的鑒賞水平。如《日月潭》《觀潮》《記金華的雙龍洞》等課文,蘊含著人文景觀之美;《劉胡蘭》《黃繼光》《狼牙山五壯士》這些課文主要描寫悲壯的革命者事跡,蘊含著紅色革命文化;《伯牙鼓琴》《月光曲》《京劇趣談》中蘊含著藝術之美等。教師要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和挖掘教材中蘊含的美,并能夠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去理解這些美,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為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奠定基礎。
朗讀是學生感受文本語言美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教學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將朗讀與感悟關聯(lián)起來,讓學生能夠透過文本的語言文字,觸摸文章的靈魂,通過朗讀獲得深刻的審美體驗。
大聲朗讀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讓學生真正走進作者的內心,獲得更深刻的感受,進而把課文讀活、讀透,讀出課文蘊含的美來。充分的朗讀是學生體會語言文字美的重要途徑,教師要注重對學生朗讀與感悟的關聯(lián),以此來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如三年級上冊《秋天的雨》一文,主要是從三個方面描寫了秋雨的美麗。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大聲朗讀,邊讀邊想象課文中描寫秋雨的句子,引導學生感受秋雨的美麗。大聲朗讀可以讓學生置身于作者描寫的情境之中,讓作家描繪的事物真正的入眼、入心,浮現(xiàn)在學生的腦海中,深化學生的情感體驗,為學生審美創(chuàng)造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礎。
教材中有許多課文看似在描寫景物,其實都是作者的真情流露。教師要引導學生朗讀,在讀中感受文本的意蘊美、內涵美等,通過朗讀來感悟語言文字特有的美感。如五年級下冊《祖父的園子》一文,作者主要通過充滿詩意的語言把“我”和祖父生活的園子展現(xiàn)在讀者的面前,字里行間流露出自由美、語言美和情感美等。在教學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把朗讀和對文本的理解感悟結合起來,讓學生真正讀出文本語言的內涵,讀懂作者所要表達的主旨。在閱讀教學中,教師依據(jù)文本語言的特點,引導學生真正入文、入心,進行深層次朗讀,讓學生通過文本語言的描述,在腦海中想象相應的畫面和形象,讓學生能夠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人,走進作者內心,感受語言文字特有的美感。學生在文本的字里行間徜徉,真正感受文本蘊含的意味與情感,深化學生對文本主旨內涵的理解,幫助學生獲得豐富的審美體驗,把美育的教學目標落到實處。
教材中選編了許多文質兼美的課文,教學這些課文時,教師可以采取模仿與表達相關聯(lián)的教學形式,發(fā)掘學生的審美潛能,搭建表達的橋梁,提升學生的審美創(chuàng)造能力。
教材中描寫景物的課文有很多,這些文章都是經典之作,是學生習作模仿的范例。教學時,教師不僅要注重指導學生對課文中關鍵詞句的咀嚼品味,幫助學生積累語言,還要對學生進行文章寫法的指導,在豐富學生審美體驗的同時,引導學生審美創(chuàng)造,將美育真正落到實處。如三年級下冊《荷花》一文,主要描寫了公園里美麗的荷花和作者由此展開的聯(lián)想與想象,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荷花的喜愛與贊美,是一篇值得學生模仿的佳作。教學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可以采取模仿和表達等相關聯(lián)的教學方式布置作業(yè),讓學生利用周末時間去觀察一種自己喜歡的花,然后仿照課文的樣子寫一寫,抓住這種花的特點,用上排比和比喻的修辭手法,發(fā)揮自己的想象,把抽象的語言文字和美麗的花變?yōu)榫唧w可感的景物形象。這樣教學,可以促進學生審美創(chuàng)造能力的提升。教材中有許多值得學生品味積累的語言內容及表達范式,教師應注重閱讀與表達的關聯(lián),讓學生由閱讀走向表達的路徑更加清晰,切實提升學生的審美創(chuàng)造能力。
一切景語皆情語。景物描寫常常是作者借以抒發(fā)自己感受的媒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依據(jù)課文特點,恰當?shù)匾胍恍┱n外資料,這樣可以使學生對文本的寫作背景以及景物描寫在文章中起到的作用有更加深刻的了解與認識,培養(yǎng)學生借助景物抒發(fā)自己情感的能力。如教學五年級下冊《桂花雨》一課時,教師可以從母親的話引入,讓學生感受母親話中的真正含義。為了促進學生理解母親話中的含義,教師可以向學生適當拓展一些關于作者的生平資料,讓學生明白桂花承載著作者對故鄉(xiāng)的無限思念,所以才寫下了這篇文章?!霸谀愕某砷L過程中,有哪些事物或者景物是你念念不忘的呢?這些事物或者景物又引起了你怎樣的思考呢?想一想,再寫下來?!痹陂喿x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聯(lián)系相關的事物展開描寫,將模仿與表達結合起來,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提升學生的審美創(chuàng)造能力。多數(shù)景物描寫是為了抒發(fā)作者的內心情感。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寫景文章中模仿與表達的關聯(lián)教學,把培養(yǎng)學生審美創(chuàng)造能力的教學目標落到實處。
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提高審美意識,并注重閱讀文本與學生生活的關聯(lián)、朗讀與感悟的關聯(lián)以及模仿與表達的關聯(lián)等,以發(fā)掘學生的審美潛能,實現(xiàn)課標對學生審美創(chuàng)造的學習要求,提升學生的審美創(chuàng)造能力,把美育的教學目標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