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名師的教學經(jīng)驗能為普通教師提供教學借鑒,而普通教師可以從名師教學中探尋教學訣竅。特級教師王崧舟以三十多年的教育實踐為基礎,提煉出了極具個人特色的備課策略和課堂教學策略。他的教學思想和教學策略給予廣大小學語文教師啟示與借鑒。文章聯(lián)系王崧舟老師的研究成果,結(jié)合王崧舟老師的閱讀教學經(jīng)驗,論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相關經(jīng)驗的具體措施,希望幫助教師增強語文閱讀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王崧舟;閱讀教學;教學方法;應用價值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7-1737(2023)29-0042-03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關鍵部分,是影響語文教學效果的關鍵因素。語文課程改革歷經(jīng)多年,閱讀教學思想和教學策略發(fā)生了顯著變化。但是,“少、慢、差、費”等問題尚未得到有效解決。在此背景下,一大批優(yōu)秀的小學語文教師以日常教學為依托,努力探索,形成了極具個人風格的教學思想和教學策略,特級教師王崧舟就是其中之一。
王崧舟老師敢于打破傳統(tǒng)閱讀教學的桎梏,走出具有個人特色的“詩意語文”教學之路,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于是,筆者利用閑暇時間搜集了王崧舟老師的教學實錄、優(yōu)質(zhì)課等,認真分析并從中提煉適宜的教學策略,并以自身的日常教學為依托,認真實踐,
獲取語文閱讀教學的新思路、新方向。
一、借鑒王崧舟老師教學經(jīng)驗的價值
(一)獲取備課思路
很多小學語文教師習慣采用“為讀而讀”的方式解讀文本。在解讀文本的過程中,這些語文教師往往會產(chǎn)生如此困惑:為什么什么都想教,但是什么都教不好。王崧舟老師深入剖析此困惑,探尋到原因——沒有恰當取舍閱讀教學內(nèi)容。對此,王崧舟老師以備課階段為抓手,緊扣閱讀文本的獨特性,以文本特征、學生實際情況為基礎,著力挖掘適宜的教學內(nèi)容,夯實閱讀課堂教學基礎。王崧舟老師的備課成果為一線小學語文教師提供了思路,有利于一線小學語文教師在關注學生的同時,細讀文本,增強備課效果。
(二)獲取課堂教學方法
閱讀教學過程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閱讀教學效果。但是,部分小學語文教師在閱讀課堂上“自說自話”,單向引導學生接受閱讀內(nèi)容,很少引導學生深入探究。學生雖然可以建立一定的閱讀認知,但是閱讀認知浮于表面。針對此情況,王崧舟老師狠下功夫,探索多樣的閱讀課堂教學方法,如創(chuàng)設情境、還原比較、意會文字、一唱三嘆、讀寫整合等。多樣的教學策略催生多樣的閱讀教學活動。學生通過體驗閱讀教學活動,能夠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由淺入深地認知文本內(nèi)容,獲得思想啟迪、情感熏陶、智慧引領。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具體策略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備課策略
備課是閱讀課堂有效教學的前提。王崧舟老師總結(jié)出了兩種備課策略,即文本細讀和關注學生。
1.文本細讀
王崧舟老師的教學能力之所以能達到令人欽佩的地步,首先歸功于他對閱讀文本的專業(yè)解讀。在王崧舟老師看來,最便捷、最有效的專業(yè)解讀方法當屬文本細讀[1]。在進行文本細讀時,王崧舟老師摒棄教參書,直面文本,注重言語,反復咀嚼有深意的字、詞、句,探尋其背后的深刻內(nèi)涵,溝通作品語言與作者思想,由此知道“教什么”“如何教”,為閱讀課堂教學指明方向。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借鑒王崧舟老師的備課經(jīng)驗,采用文本細讀法解讀文本。
以《慈母情深》的備課為例,教師可先以讀者的身份反復誦讀文本。在第一次誦讀時,教師可以從整體角度出發(fā)梳理文本內(nèi)容,知道“寫了什么”。在第二次誦讀時,教師可以將注意力集中在感動點上,思索
“為什么這樣寫”。在第三次誦讀時,教師可以重點關注關鍵字詞,感受“這樣寫的目的”。如文本標題中“深”字揭示了母子之間的深厚情感,作者圍繞“深”
字進行了環(huán)境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神態(tài)描寫等,這樣寫的目的是歌頌母子之間的深情。在第四次誦讀時,教師可以回歸文本本身,再次站在整體角度進行品味。在反復誦讀的過程中,教師的關注點有所變化,逐步深入文本并建立深刻的理解,繼而確定教學目標、教學方法,做好課堂教學準備。
2.關注學生
王崧舟老師的語文教學是喚醒學生的教學[2]。喚醒學生是指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將閱讀的權利還給學生,采用不同的方式指導學生探究,借此使學生彰顯自身潛能,認知文本內(nèi)容,陶冶精神世界。在進行備課時,王崧舟老師關注學生,依據(jù)他們的知識水平思索他們會讀什么、會產(chǎn)生哪些疑問等,由此宏觀地把握課堂教學,確保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
以《開國大典》為例,這篇文章描述的事件距離學生的生活較遠。大部分學生在理解文本深層意義時存在一定的難度。要想使學生理解文本的深層意義,教師要關注他們,將他們放在備課的第一位。在備課時,
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播放與《開國大典》有關的視頻,
將學生帶入真實的情境。在播放視頻的同時,教師可以用動人的語言進行描述,渲染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其次,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文本內(nèi)容為基礎,
使用課堂提問法、任務驅(qū)動法等,促使學生思索文本內(nèi)容,了解開國大典的具體場景,感受人民群眾激動的心情,體會作者蘊含其中的思想情感。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課堂教學策略
王崧舟老師以閱讀課堂教學為依托,總結(jié)出諸多富有智慧的閱讀教學策略。
1.創(chuàng)設情境
創(chuàng)設情境是王崧舟老師實施閱讀教學時使用的核心策略。情境是貼近閱讀文本的具體場景。學生在體驗情境的過程中,會彰顯主觀能動性,直觀地感受文本傳遞出的深刻內(nèi)涵,品味文本深處的思想情感,由此建立深刻的閱讀認知。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式多種多樣,如語言渲染、播放視頻等。教師可以依據(jù)閱讀文本內(nèi)容,
選用恰當?shù)姆绞?,精心?chuàng)設情境。
以《記金華雙龍洞》為例,在這篇游記中,葉圣陶先生記敘了游覽雙龍洞的過程,描述了美麗的自然景象,表達了對祖國大好河山的喜愛與贊美之情。在現(xiàn)實生活中,不少學生在節(jié)假日期間和父母游覽過一些景點,已經(jīng)建立了感性認知。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先鼓勵學生描述自己印象深刻的景點。在你一言我一語的描述下,大部分學生走進生活情境,“欣賞”祖國的大好河山。在學生描述后,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展示雙龍洞圖片,并借助描述,將學生帶入情境:“今天,
我們要跟隨葉圣陶先生,從金華出發(fā),欣賞雙龍洞的美景?!痹趯W生進入情境后,教師可以順勢引導學生誦讀文本,探尋葉圣陶先生游覽雙龍洞的過程及觀賞到的景象。在體驗情境的過程中,學生自然地走進閱讀文本,建立相關認知。
2.還原比較
還原比較是王崧舟老師最常用的閱讀教學策略,是指引導學生將文本中的語言文字轉(zhuǎn)化為相應的形象、意象、場景等,促使學生品味語言文字背后的深刻情感或?qū)徝酪馓N[3]。實際上,還原比較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種新的語言環(huán)境,有利于學生發(fā)揮自主性,深入剖析,
建立深刻認知。教師可以圍繞閱讀文本中重點的語言文字內(nèi)容,應用還原比較法。
以《草船借箭》為例,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先后描述了諸葛亮的三次笑。這三次笑不光展現(xiàn)了諸葛亮的人物特點,還展現(xiàn)了曹操、魯肅、周瑜的性格特點。人物是小說的三要素之一,是學生理解小說內(nèi)容的切入點。教師可以諸葛亮的三次笑為切入點,應用還原比較法,推動學生剖析、認知人物形象。例如,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進行批注式閱讀,圈畫描寫諸葛亮三次笑的具體內(nèi)容,并試著想象畫面,解讀諸葛亮在“笑什么”。在學生完成批注式閱讀任務后,教師可以組織角色扮演活動,鼓勵學生與小組成員分飾諸葛亮、魯肅、周瑜、曹操,認真對話,分別展現(xiàn)諸葛亮三次笑的場景。在扮演角色的過程中,學生將關鍵字詞轉(zhuǎn)化為具體場景,感受不同人物的性格特點。如在諸葛亮和魯肅的對話中,學生可以感受到魯肅的忠厚老實,可以從諸葛亮的笑中感受到他的寬厚友善。如此,學生可以切實認知不同的人物,感受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
3.會意文字
會意文字是王崧舟老師常用的閱讀策略之一,是指在特定的情境中品味文字語言的深刻內(nèi)涵[4]。每篇文本都有一些寄托作者思想情感、寫作意圖的字、詞、句。這些字、詞、句值得細細品味、意會。如此,學生才能真正感悟文字背后的神韻。教師可以緊抓文本中重點的字、詞、句,引導學生在情境中細細品味。
以《荷花》為例,在這篇文章中,作者使用一個“冒”字描繪出了荷花的神韻。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反復誦讀“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同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找出突出白荷花形態(tài)的一個字。學生邊誦讀邊想象,將注意力集中在了“冒”
字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可以將‘冒字換成其他的什么字?”在思考時,大部分學生在腦海中想象畫面,把握“冒”字的使用效果。在想象后,學生組建語言,描述“冒”的場景。立足學生的描述情況,教師可以從荷花的外形、內(nèi)心世界入手,詳細剖析“冒”
的使用效果。與此同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播放視頻,直觀再現(xiàn)荷花從重重疊疊的荷葉下“冒”出來的場景。學生遷移已有認知,體驗場景,將荷花的氣質(zhì)和神韻印刻在內(nèi)心深處,建立深刻的理解。
4.一唱三嘆
一唱三嘆是王崧舟老師在語文閱讀課堂上最常使用的一種策略,即朗讀法。在王崧舟老師看來,朗讀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有利于學生在理解文本內(nèi)容的同時養(yǎng)成語感,積累語言,體驗審美。一般情況下,王崧舟老師會圍繞某一句或某一段,引導學生進行三次朗讀。在每次朗讀前,王崧舟老師會提出不同的任務或問題,驅(qū)動學生邊讀邊思。教師可以借鑒王崧舟老師一唱三嘆的做法,引導學生通過朗讀走進文本深處。
以《威尼斯的小艇》為例,作者在這篇文章中描述了小艇的特點。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朗讀文本,勾畫描寫小艇特點的語句。在不斷朗讀的過程中,大部分學生認真思索,勾畫出相關語句,如“船頭和船艄向上翹起,像彎彎的新月。行動起來,輕快,靈活,仿佛一條蛇”?;诖耍處熆梢砸龑W生再次朗讀,思考小艇的特點。在此次朗讀的過程中,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在“輕快”“靈活”這兩個詞語上。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反復朗讀這兩個詞語,并細心觀察。在朗讀的過程中,大部分學生發(fā)現(xiàn)“輕快”“靈活”之間用的是逗號而非頓號。于是,學生反復朗讀,讀出了文本的節(jié)奏感、韻律感。學生在不斷朗讀的過程中能夠感受到文字的魅力,有利于增強閱讀興趣。
5.讀寫結(jié)合
讀寫結(jié)合是王崧舟老師在每節(jié)課上都會使用的策略,是指以閱讀文本和學生的閱讀所得為基礎,組織仿寫、擴寫、縮寫等活動[5]。在閱讀課堂上,王崧舟老師往往在看似平淡無奇的地方插入寫作訓練,驅(qū)動學生遷移閱讀認知,組建語言,書寫語句。這樣不僅使學生獲得了宣泄情感的機會,還使學生豐富了情感體驗,增強了閱讀認知,鍛煉了讀寫能力。
以《北京的春節(jié)》為例,在閱讀過程中,學生了解了老北京的春節(jié)習俗,感受到了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同時,大部分學生體會了作者的寫作特色,積累了詳略得當?shù)恼J知?;趯W生的閱讀所得,教師借助多媒體播放視頻,展現(xiàn)本地的春節(jié)習俗。在學生回想本地的春節(jié)習俗后,教師組織仿寫訓練活動,鼓勵他們模仿作者的寫作方法,詳略得當?shù)孛枋霰镜氐拇汗?jié)習俗。在描述的過程中,學生遷移閱讀所得,梳理可詳寫的春節(jié)習俗和可略寫的春節(jié)習俗,繼而認真書寫、介紹。學生通過體驗讀寫結(jié)合活動,在強化閱讀認知的同時,鍛煉了寫作能力。
三、結(jié)束語
總而言之,王崧舟的閱讀教學經(jīng)驗為小學語文教師提供了很有價值的閱讀教學借鑒,有利于教師獲取備課思路和課堂教學方法,由此有效實施閱讀教學。所以,在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借鑒名師的閱讀教學經(jīng)驗,在備課階段關注學生,細讀文本,
明確課堂教學的方向;在課堂閱讀階段,靈活應用創(chuàng)設情境、還原比較、會意文字等策略,引導學生使用多樣方式探究閱讀內(nèi)容,建立深刻認知,發(fā)展多樣能力。
參考文獻
[1] 周紅娟.探討構(gòu)建詩意語文課堂的有效策略:評《語文的生命意蘊:王崧舟詩意語文教學》[J].語文建設,2022(18):81.
[2] 沈興華.素養(yǎng)立意下語文課堂新樣態(tài):王崧舟《母雞》課堂教學研討圓桌會[J].小學教學設計,2022(19):30-32.
[3] 檀鑫超.在文本中發(fā)現(xiàn)表達的精妙:特級教師王崧舟教學統(tǒng)編語文教材五年級上冊《慈母情深》片段賞析[J].遼寧教育,2022(5):90-93.
[4] 吳美君,王浩.王崧舟“詩意語文”教學理念探究[J].課外語文,2021(34):20-22.
[5] 馬春梅.王崧舟“詩意語文”教學理念與實踐研究[D].南寧:廣西師范大學,2021.
作者簡介:黃炳貴(1972.10-),男,福建長汀人,
任教于福建省長汀縣策武中心學校,一級教師,??茖W歷,曾獲縣級“優(yōu)秀教師”“師德標兵”“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