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語言景觀對二語習得的遷移影響

2023-11-26 11:05湯朝菊呂由李佳怡
關(guān)鍵詞:語言景觀教學反饋二語習得

湯朝菊 呂由 李佳怡

【摘要】語言景觀與語言教學特別是二語習得教學的相關(guān)性研究在近年來是比較新穎的話題。探討語言景觀對學習者語言學習尤其是二語習得的遷移影響,可以對語言教學形成反饋作用。二者的相關(guān)性研究不僅可推動語言教學的進一步發(fā)展,同時對語言景觀設(shè)計者具有借鑒意義。通過分析成都市語言景觀的語碼分布和英譯偏誤對二語習得的遷移影響發(fā)現(xiàn),語言景觀對二語習得學習者的正遷移影響除了提供語言服務(wù)等功能外,還提供詞匯、語音、書寫、語用、文化等各方面的具體使用場景示范;語言景觀對學習者二語習得的負遷移影響則主要來自標識的錯誤、偏誤和不恰當標識等,這些負遷移會影響學習者二語習得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從而影響其語言的習得程度。

【關(guān)鍵詞】語言景觀;二語習得;遷移影響;教學反饋

【中圖分類號】H0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4860(2023)05-0103-08

自從1997年語言景觀(Linguistic Landscape)這一概念被提出以來[1],相關(guān)研究成為應(yīng)用語言學和社會語言學兩大領(lǐng)域最熱門的話題之一,廣受國際學界關(guān)注,其研究成果一直呈上升趨勢。語言景觀與語言教學,尤其是二語習得的研究,也是熱點之一。21世紀初,國外就已經(jīng)關(guān)注到語言景觀成為外語或多語教學的資源問題[2],后來,語言景觀的工具型功能研究在語言教育和學習、批判性思維、語言行動主義[3]、語言多樣性與文化多樣性理解等領(lǐng)域中成為研究主題[4]。目前,語言景觀在教育領(lǐng)域的相關(guān)研究依然是熱點[5],但是國內(nèi)對語言景觀的研究較少涉及語言與教學,主要是描寫和分析雙語、多語景觀表達的現(xiàn)狀,比如語言文化景觀與旅游的影響效應(yīng)[6]、景觀翻譯與交際策略[7]等。大部分研究視角聚焦在語言景觀中非漢語文本所存在的偏誤現(xiàn)象,比如分別從通告標識語[8]、提示標識語[9]、城市語言景觀標識語[10]、交通道路標識語[11]等各個方面的不規(guī)范翻譯、錯譯、漏譯和誤譯等具體問題的討論,以及一些國內(nèi)城市景觀的區(qū)域?qū)Ρ妊芯?sup>[12]、海外華語景觀與境內(nèi)語言景觀的對比研究[13]。近年來,相關(guān)研究拓展到分析英語在語言景觀中的頻率和功用,并同時探討語言活力、語言傳播、語言沖突、語言競爭的問題[14]。語言景觀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作用和影響,成為當下的研究熱點,比如語言景觀在對外漢語中的輔助作用[15]、語言景觀作為國際中文教育資源的實證研究[16]、旅游語言景觀在國際中文教育中的應(yīng)用研究[17]等。目前,國內(nèi)對語言景觀和二語習得的相關(guān)性研究主要成果是“語言景觀與語言教學:從資源到工具”[18],梳理了語言景觀與二語習得相關(guān)研究的前期成果,主要包含語言景觀對二語習得的功能列舉:重要的語言輸入來源和教育工具、學習興趣激發(fā)源。同時,文章從偶發(fā)性學習、語言意識和語言能力等方面探討了語言景觀對二語教學的價值和作用。值得關(guān)注的是,語言景觀與二語習得的相關(guān)研究引出了語言景觀對二語習得遷移影響的問題。

一、語言觀景的內(nèi)涵及其與二語習得的關(guān)系

“語言景觀”這一概念由羅德里格·蘭德里(Rodrigue Landry)和理查德·Y·布爾希斯(Richard Y. Bourhis)兩位加拿大學者在“語言景觀與族群語言活力”一文中提出,其定義為“在公共路牌、廣告牌、街名、地名、商鋪招牌、政府樓宇的公共標牌等載體上的語言構(gòu)成特定屬地、區(qū)域或城市集群的語言景觀”[1]。語言景觀因其攜帶的信息功能和象征功能,成為多學科的交叉研究內(nèi)容。

(一)語言景觀提供的語言環(huán)境

語言景觀呈現(xiàn)的是超語言環(huán)境,指語言景觀除了提供一種真實的語言應(yīng)用的呈現(xiàn)環(huán)境,還提供一種語音、語碼、語義及文化的語言附帶環(huán)境,以及一種語言的操練環(huán)境和文化的體驗環(huán)境。因此,語言景觀是一種由疊加環(huán)境組成的超語言環(huán)境。這種語言環(huán)境對語言學習者來說,主要有提供語料輸入、對課堂語言知識提供應(yīng)用環(huán)境、對語言學習起補充或限制的作用、增強學習者的文化體驗感等幾種功能。

(二)語言景觀與二語習得

森諾斯和果特爾(Cenoz & Gorter)認為,語言景觀是語言學習者二語習得過程中一個重要的輸入來源[19]。修哈宓和瓦克司曼(Shohamy & Waksman)[2]認為,語言景觀可以作為教育、語言學習、批判思維和語言行動主義強有力的工具,強調(diào)學生有必要留意語言景觀在公共空間所展示的多層次的意義。瑟爾(Sayer)認為,讓學生參與調(diào)查和分析語言景觀研究項目,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對語言學習尤其是二語習得的興趣,提高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3]

二語習得受諸多因素影響,如語言環(huán)境、學習年齡、學習動機、教學方式等,其中語言環(huán)境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二語習得過程中,無法充分接觸目標語是學習者面臨的主要障礙之一,而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能夠提高學習者二語學習能力和潛力,勒福和溫格爾(Lave & Wenger)同樣強調(diào)過在真實的、相關(guān)的語言環(huán)境中學習的重要性[20]。城市中的語言景觀正是語言環(huán)境的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為二語學習者提供現(xiàn)實的語言材料和接近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增加二語習得者對語言材料接觸的途徑和頻率,增強語言意識,從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習者自然習得目的語,并進一步鞏固已習得的語言材料。

受全球化影響,英語語言景觀在中國各大城市中最為常見,如中英雙語的公交車牌、地鐵指示牌、公園路標、店鋪名稱等。研究這些雙語景觀,分析其語種、語碼、排列、翻譯等現(xiàn)狀,討論其對二語習得的作用及反作用,可以有助于語言教學。

二、成都市雙語景觀現(xiàn)狀

成都作為一個國際化大都市,遍布市內(nèi)的雙(多)語言景觀也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分析成都市語言景觀,分析其雙(多)語景觀的偏誤對二語習得的影響是很有意義的,對城市規(guī)劃、城市經(jīng)濟發(fā)展和商業(yè)營運都有參考價值,同時,對語言教學也有借鑒和應(yīng)用價值。

本項研究選取的對象為成都市的中英雙語語言景觀,語料收集采取的方式是田野調(diào)查法。課題組成員通過3年的實地調(diào)研,分批分組到市內(nèi)各個區(qū)域,用手機拍攝成都市各地的語言景觀,其照片作為第一手語料,進行語言景觀的內(nèi)容分析,并根據(jù)其元素自建了小型語料庫。

根據(jù)景觀語言標識的語種數(shù)量,成都市內(nèi)的語言景觀主要有單語、雙語和多語;根據(jù)語言景觀的語種,成都市的語言景觀所用語言有漢語、英語、彝語、日語、韓語、越南語等。從語碼的組合來看,成都市的語言景觀有:漢語、漢字+拼音、漢字+英語、漢字+英語+他語(除英語以外的語種)、漢字+拼音+英語、漢字+他語(除英語以外的語種)、漢字+拼音+他語(除英語以外的語種)等幾種排列組合形式。單語一般是指只用“漢語(漢字或漢字+拼音)”標識,雙語主要是指用“漢語(漢字或漢字+拼音)+英語”標識,多語是指用“漢語(漢字或漢字+拼音)+英語+他語(除英語以外的語種)”標識。

這些語種及語碼組成的語言景觀,形成語言標牌,語言標牌又可以基于研究目的進行不同的標準分類[21]。本研究主要選取“漢語(漢字或漢字+拼音)+英語”這類雙語景觀標牌,又根據(jù)語言景觀功能和使用功能進行標牌分類,分為:場所名標牌、信息牌、路牌、廣告牌和提示語標牌五種子類型。另外,根據(jù)巴克豪斯(Backhaus)研究日本東京鐵路線語言景觀時收集數(shù)據(jù)的方法[22],將每一個選樣的語言標牌都作為一個分析單位(表1)。

這類雙語語言景觀對于英語學習者和漢語學習者都是一種語言輸入,而且是一種體驗式的超語言環(huán)境。因此,分析這類語言景觀的各元素內(nèi)容,對英語學習者和漢語學習者都具有很好的反饋作用。尤其是語言景觀的偏誤現(xiàn)象,會對學習者產(chǎn)生負遷移影響。分析這些偏誤,不但可供語言景觀設(shè)計者借鑒參考,而且對語言教學可以起到有效的反饋作用。

三、語言景觀對二語習得的遷移影響

語言學習中的遷移現(xiàn)象主要是指已有的先期知識、語言技能等對目標學習語言產(chǎn)生的影響作用。語言習得中的遷移影響分為正遷移和負遷移。正遷移主要是對學習者目標語產(chǎn)生積極促進作用的影響,負遷移是對學習者目標語產(chǎn)生消極或干擾作用的影響,這在很多文獻中如拉多(Lador)[23]、奧德林(Odlin)[24]和埃利斯(Ellis)[25]等都得到支持。漢英雙語景觀語料的遷移影響根據(jù)學習者群體主要分為對英語學習者的遷移影響和對漢語學習者的遷移影響。漢英雙語語言景觀對英語學習者的正遷移影響是不言而喻的,比如語言景觀可以提供給學習者翻譯的具體案例,通過語言景觀,對單詞的漢英選詞對應(yīng)、語義對應(yīng)等方面提供直觀的語料,同時提供生動的語用環(huán)境。對漢語學習者來說,語言景觀可以提供漢字的書寫(正體或變異體)的示范,同時還提供拼音的書寫格式示范,當然也直觀地提供漢語的使用語境,尤其是文化使用環(huán)境。語言景觀對學習者的負遷移影響不容忽視,語言景觀對學習者的負遷移影響主要來自書寫失誤、翻譯偏誤、語碼混用等幾個方面,這部分主要討論英譯偏誤對英語學習者的負遷移影響和混合語碼對漢語學習者的負遷移影響。

(一)成都市雙語景觀英譯偏誤對英語學習者的負遷移影響

本研究收集了507個中英雙語語言景觀樣本,存在用詞不一致、用語不規(guī)范、語法錯誤、翻譯不對等偏誤現(xiàn)象。

1. 用詞不一致

一個城市的語言景觀雙語標識,應(yīng)該有其一致性,需要一定的標準。比如,成都市的路牌景觀是常見的指示信息類景觀,這些信息的表述在內(nèi)容和意義上有系統(tǒng)性的統(tǒng)一標準,英譯也應(yīng)當保持一致性,特別是出現(xiàn)在同一區(qū)域內(nèi)的語言景觀。通過景觀樣本單元分析研究,發(fā)現(xiàn)這些景觀中的英語用詞存在不統(tǒng)一、語碼選擇或排列等有差異的問題(表2)。

由表2可以看出,成都市路牌中的“路”有兩種景觀,分別是英語全稱Road/ROAD和英語縮寫Rd./RD./RD?!奥贰钡姆g也出現(xiàn)了用詞或格式不統(tǒng)一:或全稱,或縮寫;縮略號“.”不統(tǒng)一,大小寫字母不統(tǒng)一。此外,還有一處引起歧義的不當翻譯:“萬東北三路(3rd Wandong Rd. N.)”,其原意應(yīng)該是“萬東路北向第三路”,按照英語的慣例,應(yīng)譯為“THIRD N. WANDONG Ave (AV.)”,也可用RD. 或ST. 代替Ave(AV.)。英文的“路”有多個單詞,一般大都市南北向為Avenue,東西向的是Street,中間有一條Central Avenue (Street)的道路,如果在市中心有中間隔離帶、每側(cè)至少三條車道叫Boulevard,F(xiàn)reeway通常指沒有紅綠燈的道路,Drive一般指連接私人住宅和街道/公路的那段路,當然還有Parkway這樣的景觀路,出了市中心的地區(qū)“道路”通常叫Road,其可用于普通公路(國道、省道,縣道),也可指城鎮(zhèn)內(nèi)的普通街道。通常情況下,如果是單字母縮略語則需要縮略號“.”,比如在美國新澤西州的Highland Park(高地公園)的街道在標牌上是這樣標示的:“N. FIFTH AV” 或 “S. FOURTH AV”。因此,上述列舉的成都市道路景觀標識至少在同一個地區(qū)要保持一致。

2. 用語不規(guī)范

城市語言景觀大部分屬于公共服務(wù)領(lǐng)域標識,翻譯應(yīng)該遵照國際慣例或遵守國家標準。為此,我國已經(jīng)出臺了國家標準,即GB/T 30240《公共服務(wù)領(lǐng)域英文譯寫規(guī)范》[26]。對照國家標準可以發(fā)現(xiàn)成都市內(nèi)存在語言景觀英譯用語不規(guī)范的實例(表3)。

表3列舉了成都市內(nèi)不符合國家標準的語言景觀英文翻譯。通過對比,主要存在以下三種問題:

(1)英譯與原文不對應(yīng)。如將“非機動車停放點”譯為“BICYCLE PARKING”,非機動車是指以人力或者畜力為驅(qū)動,上道路行駛的交通工具,以及雖有動力裝置驅(qū)動但設(shè)計最高時速、空車質(zhì)量、外形尺寸符合有關(guān)國家標準的殘疾人機動輪椅車等交通工具。而自行車只是非機動車的一種,翻譯為“bicycle”無法涵蓋非機動車的完整含義,縮小了漢語“非機動車”的語義范圍。此處“非機動車停放點”的標準翻譯應(yīng)為“Non-Motor Vehicle Parking”。

(2)英譯與原文所表達的意義相似,但與國家標準或國際慣例不一致。如“禁止通行”翻譯為“No Thoroughfare”,只注意了其形式上的相似,但不符合國家標準,規(guī)范程度不夠。國家標準“Do Not Enter”或“No Entry”遵照了國際慣例也順從了母語者的語義感知,言簡意賅。同理,“救援電話”的英譯景觀偏誤為“Rescue call”,也是一種機械的形式對應(yīng),國標“First Aid Call”突出了其“急救”的語義內(nèi)涵,且符合標識語的語用慣例。

(3)英譯與原文所表達的意義存在偏差或模糊。如(a)“禁止停放車輛”被譯為“NO PARKING AT ANY TIME”。而“禁止停車”的譯法需區(qū)分不同情況:“No Parking”(禁止長時間停車),“No Stopping”或“No Stopping at Any Time”(禁止臨時停車、停留),表格中列舉的英譯既不符合禁止長時間停車也不符合禁止臨時停車、停留的情況,應(yīng)根據(jù)具體情況規(guī)范翻譯。(b)“請勿倚靠”被譯為“STAND CLEAR”,國標譯為“No Leaning”,而“Stand Clear”通常用于“禁止倚靠車門”即“Stand Clear of the Door”,其主要是交通規(guī)則用語,顯然,“請勿倚靠”的范圍要寬泛很多。對于國家標準規(guī)范的英文翻譯,城市內(nèi)的語言景觀應(yīng)盡量遵守。

3. 語法錯誤

成都市中英雙語景觀的英譯部分還有很多語法錯誤,表4列舉了成都市中英雙語景觀中英譯部分存在語法錯誤的情況。

“嚴禁扒門”被譯為“No professional doors”,中英內(nèi)容風馬牛不相及,準確或規(guī)范的翻譯應(yīng)當是“Do not force the door open”或“Do not force open”,然而該錯誤標識已出現(xiàn)在成都多處電梯內(nèi)。反復(fù)出現(xiàn)的錯誤英語標識,在沒有標準翻譯的對照或糾正下,二語學習者會不斷加深對錯誤表達的印象,形成認知上的刻板印象或認知僵硬,即便后期得到正確的輸入,其負遷移也會留存,不利于學習者語言習得。

“橫過馬路別亂穿,斑馬線上最安全”被譯為“DO NOT JAYWALKING PLEASE USE THE CROSSING”,該標識中“DO NOT”后面直接用“V-ing”是錯的,而PLEASE后面又直接用動詞,在結(jié)構(gòu)上非常混亂。此外,“斑馬線”被譯為“THE CROSSING”(十字路口),與斑馬線(The Zebra Crossing,The Pedestrian Crossings,The Crosswalk)有所差別。此外,英語中“the crossing”常不與動詞“use”連用,二者不是常見搭配,此處可以改為“walk on the zebra crossing”。其實在北美地區(qū),道路的交通標識“十字路口”,大多標識為“Xing”,“X”是“十字路口”的象形標識,真的是所見即會意。針對漢語標語“橫過馬路別亂穿,斑馬線上最安全”當然也可以直譯為“Do not jaywalk please walk on the zebra crossing”,而如果該案例譯為“DO NOT JAYWALK PLEASE CROSSWALK”,這樣把“crosswalk”活用為動詞也是不錯的,且更言簡意賅。

“食藥安全,社會共治”被譯為“FOOD AND DRUG SAFETY SOCIAL GOVERNANCE TOGETHER”,此處“社會共治”被譯為“social governance together”,用“together”來表示“共治中”的“共”,然而從語法上來講此種翻譯是不合規(guī)范的,且造成語義釋解歧義,“共治”的準確表達是“co-governance”。因此,此處應(yīng)該譯為“Social Co-governance for Food and Drug Safety”。

對于學習者而言,語言景觀是真實的、情景化的輸入,是社會語境的組成部分,除了能達到語言服務(wù)、信息交互、指示指引等目的外,還可以成為語言學習的直觀輸入語料,成為課堂外的延展學習或應(yīng)用場所。因此,語言景觀的語言偏誤會影響語言學習者的習得。

(二)語言景觀的混合語碼對漢語學習者的遷移影響

在語言景觀中,有一類屬于混合語碼類型,對于這類語言景觀,除了給學習者的語碼轉(zhuǎn)換帶來一定的難度,還對語言習得產(chǎn)生遷移影響,主要凸顯在對漢語學習者的遷移影響(表5)。

上述語言景觀的語碼類型,大部分是混合語碼,格式非?;靵y。比如,有的是“漢語拼音+英語”,如“ErMAPub”“YAMAN”“QUANU”“DONGSEN OPTICAL”“ZHAITIANXIA DECORATE”“KAO MASTER”“Hong Qi Chain”“GANG HAO SCI & TECH”;有的“威妥瑪拼音+英語”,如“Kwun Kee Tailor”;有的是純漢語拼音,如“CHABAIDAO”(“茶百道”奶茶店的標牌);有的用縮寫,如“Xcheng”。在這些混合語碼標示案例中,有的英語用音譯,如“YAMAN”中的“MAN”,“QUANU”中的“U”;有的用意譯,如“Hong Qi Chain”“CHENGDU BANK等的“chain”和“bank”;有的英譯語碼用連寫,如“CHUN XI LI Hotpot”中的“Hotpot”;有的用分寫,如“SHU DAXIA HOT POT”中的“HOT POT”;還有的全部語碼連寫,如“ErMAPub”。絕大部分漢語拼音都沒有標示聲調(diào)。漢語是聲調(diào)語言,是聲、韻、調(diào)的結(jié)合體,而且聲調(diào)還有區(qū)別意義的功能。現(xiàn)代標準漢語一般用四聲調(diào),聲調(diào)不同,意義不同,比如“媽mā,麻má,馬mǎ,罵mà”。因此,如果不標示聲調(diào),可能對漢語學習者有一定的影響,不但造成辨字的障礙,而且會造成聲調(diào)等拼讀的偏誤,比如“Mas Kitchen”也可能理解為“Mothers Kitchen”或“Moms Kitchen”,而不是“Surname Mas Kitchen”。同理,“TANG BOOM”也可能有很多解讀,如果只有聲韻母的音段“TANG”,有可能對應(yīng)很多漢字,如“湯”“唐”“堂”“燙”“餳”,這對于漢語學習者來說,語碼辨認會有一定的困難。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了語言景觀對二語習得的負遷移影響。

四、語言景觀的遷移影響對課堂教學的反饋作用

語言景觀的遷移影響對課堂教學的反饋作用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方面,語言景觀是一個極好的語言輸入環(huán)境或第二課堂,對二語學習者來說,各種語言景觀都是一種很好的語料和信息輸入來源,這可以對二語學習者形成正遷移影響。另一方面,各種語言景觀的錯誤或者偏誤在一定時間段會對特定的人群的二語習得造成一定的負遷移影響。因此,語言景觀在二語習得過程中是一把雙刃劍,語言景觀對二語學習的正遷移影響可以為課堂教學提供正反饋(Positive Feedback),而負遷移卻提供負反饋(Negative Feedback)。語言景觀對二語學習者的語言遷移影響所形成的對課堂教學的反饋作用反過來有利于課題教學的改進。

(一)語言景觀的正遷移對課堂教學的正反饋作用

首先,語言景觀為二語學習者提供了實體的現(xiàn)實多模態(tài)語言環(huán)境,對教學的反饋作用是,教師在課堂上應(yīng)盡量創(chuàng)造或者使用仿真語言學習環(huán)境。在當下信息化時代,語言景觀為VR(Virtual Reality)等技術(shù)手段營造語言學習環(huán)境提出了應(yīng)用前景。斯波斯基和喀伯兒(Spolsky & Copper)認為,在教室中進行的外語教育和學習,學生所接觸的語言是受控的,然而現(xiàn)實語言環(huán)境中的語言是真實且開放的,也是鮮活的,能夠自然而然地激發(fā)人們的交際欲望和動機[21]。中英雙語景觀能夠構(gòu)建英語學習語言環(huán)境,幫助學生認識和理解二語或外語。其次,語言景觀的正遷移影響還拓展了語言學習的文化背景,這為課堂二語學習引入和結(jié)合文化意識提供了正反饋。瑟兒(Sayer)[3]和羅蘭德(Rowland)[27]曾引導學生們關(guān)注街道上的語言標牌(語言景觀),發(fā)現(xiàn)學生能夠通過閱讀學習真實環(huán)境中的文本加深對自己所處社會環(huán)境的認知和理解,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通過語言景觀學習英語能夠促進學生對英語文化和其社會環(huán)境的理解。第三,語言景觀構(gòu)建了語言知識與多學科的網(wǎng)狀聯(lián)結(jié),這對二語習得形成一定的正遷移影響,從而為課堂教學反饋提供了很好的借鑒參考。

(二)語言景觀的負遷移對課堂教學的負反饋作用

語言景觀的負遷移對課堂教學形成負反饋作用。第一,中英雙語景觀的英譯偏誤、漢語的無聲調(diào)語碼及混合語碼的錯誤使用現(xiàn)象等,這無疑會對將英文作為第二外語的學習者和將漢語作為外語或第二外語的學習者產(chǎn)生負遷移作用,其課堂反饋作用就是,教學中要盡量糾偏,用規(guī)范的知識消除因負遷移形成的習得障礙。語言景觀中語言的準確性和規(guī)范性必須得到保障,語言景觀中出現(xiàn)的錯誤應(yīng)當引起相關(guān)部門、語言教學者和學習者的警惕。對于現(xiàn)實社會難以即時糾正的錯誤,可以充分發(fā)揮教師和課堂的作用,將教學與語言景觀的正負遷移相結(jié)合,充分利用反饋作用,鞏固語言習得。第二,課堂教學強調(diào)正確的正字法,并同時引導學習者區(qū)分開語言景觀中出于美學需求而產(chǎn)生的變異語碼,學會正確的識讀方法。第三,課堂教學要加強雙語轉(zhuǎn)換的等效性相關(guān)訓練,比如中英翻譯的高對等度:語音、語法、語序、語義、文化等各個層面的恰當性。

在中英雙語語言景觀廣泛存在的情況下,不僅要強調(diào)語言景觀對外語學習者的正向積極作用,外語教學者還應(yīng)該有意識地將語言景觀案例納入課堂學習中,發(fā)揮課堂和教學環(huán)境的作用。同時,也不能忽略其負向消極影響,盡力減少其對學習者的阻礙作用。

結(jié)語

語言景觀在現(xiàn)今的社會中觸目可及,它是現(xiàn)實環(huán)境的一部分,也組成了人們所處的語言環(huán)境。隨著全球化的深入,英文的廣泛普及,中英雙語語言景觀已經(jīng)深入社會。中英雙語(甚至多語)路牌、指示牌、街鋪名成為了以英語為二語學習者或以漢語為二語學習者的語言輸入來源,有意或無意地影響著二語學習者,其反饋作用既有正向也有負向,但都無法被忽視。面對語言景觀帶來的負向影響,可以結(jié)合課堂教育,讓教師介入,幫助學習者辯證地學習,減少負向影響,當然語言學習者也應(yīng)該發(fā)揮自身主觀能動性,在學習時學會思考,學會篩選。

參考文獻

LANDRY R, BOURHIS R Y. Linguistic Landscape and Ethnolinguistic Vitality: An Empirical Study[J].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7, 16(01): 23-49.

SHOHAMY E, WAKSMAN S.Linguistic Landscape as an Ecological Arena: Modalities, Meanings, Negotiations, Education[A]. Linguistic Landscape: Expanding the Scenery[C]. New York: Routledge. 2009: 313-331.

SAYER P. Using the Linguistic Landscape as a Pedagogical Resource[J]. ELT Journal, 2010(02): 143-152.

HANCOCK A. Capturing the Linguistic Landscape of Edinburgh: A Pedagogical Tool to Investigate Student Teachers Understandings of Cultural and Linguistic Diversity[A]. Linguistic Landscapes, Multilingualism and Social Change[C]. Frankfurt:Peter Lang, 2012: 249-266.

BROWN K. D. The Linguistic Landscape of Educational Spaces: Language Revitalization and Schools in Southeastern Estonia[A]. Minority Languages in the Linguistic Landscape[C].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2012: 281-298.

潘秋玲. 旅游開發(fā)對語言文化景觀的影響效應(yīng)研究——以西安為例[J]. 旅游學刊, 2005, 20(06): 19-25.

孫利. 語言景觀翻譯的現(xiàn)狀及其交際翻譯策略[J]. 江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9, 42(06): 153-156.

楊永林, 姜孟. 雙語標識譯寫研究——通告標識篇[J]. 語言教學與研究, 2011(02): 98-105.

楊永林, 趙珊. 雙語標識譯寫研究——提示標識篇[J]. 外語學刊, 2011(05): 85-89.

徐茗, 盧松. 城市語言景觀研究進展及展望[J]. 人文地理, 2015, 30(01): 21-25.

方佳. 語言景觀視域下道路名稱公共標識英譯調(diào)查與研究——以常州市市區(qū)道路為例[J]. 江蘇理工學院學報, 2015, 21(01): 21-25.

鄧驍菲. 豫園商城和上海老街語言景觀對比分析[J]. 現(xiàn)代語文(語言研究版), 2015(10): 99-101.

孫蓮花, 谷月. 淺析日本中華街的語言景觀——以與上海中餐店語言景觀的比較為例[J]. 現(xiàn)代語文(語言研究版), 2013(10): 108-110.

YUAN M. Submission and Resistance in the English Linguistic Landscape of Chaoshan[J]. English Today, 2019, 35(02): 20-28.

秦曈. 語言景觀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輔助作用探究[D]. 上海: 上海師范大學, 2019.

鄭雨馨. 語言景觀作為對外漢語教學資源的實證研究[D]. 成都: 西南交通大學, 2020.

羅圓. 旅游語言景觀在國際中文教育中的應(yīng)用研究[D]. 上海: 上海師范大學, 2022.

尚國文. 語言景觀與語言教學: 從資源到工具[J]. 語言戰(zhàn)略研究, 2017, (02): 11-19.

CENOZ J, GORTER D. The linguistic landscape as An Additional Source of Input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J].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2008(03): 267-287.

LAVE J, WENGER E. Situated Learning: 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pation[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SPOLSKY B, COPPER R. The Language of Jerusalem[M].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91.

BACKHAUS P. Multilingualism in Tokyo: A Look into the Linguistic Landscap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ltilingualism, 2006(03): 52-66.

LADO R. 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M]. Ann Arbor, MI: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57.

ODLIN T. Language Transfer Cross Linguistic Influence in Language Learning[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ELLIS R.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公共服務(wù)領(lǐng)域英文譯寫規(guī)范第2部分: 交通GB/T 30240.2-2017[S]. 北京: 中國標準出版社, 2017: 1-24.

ROWLAND L. The Pedagogical Benefits of a Linguistic Landscape Research Project in Japan[J].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Bilingualism, 2013(04): 494-505.

Transfer Effects of Linguistic Landscapes o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 Case Analysis of Chinese-English Linguistic Landscapes in Chengdu

TANG Chaoju, LV You, LI Jiay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UESTC, Chengdu 611731, Sichuan, China)

Abstract: The research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linguistic landscapes and language (especially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eaching), has been a relatively novel topic in recent years. Exploring the influence of linguistic landscapes on learners' language acquisition, particularly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can provide valuable feedback for language teaching. The study of their correlation not only promotes further development in language instruction but also offers insights for linguistic landscape designers. By analyzing the language code distribution in the linguistic landscapes of Chengdu City and the impact of English translation errors on the transfer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t was found that linguistic landscapes have positive effects on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 by providing specific usage scenarios in vocabulary, pronunciation, writing, pragmatics, and culture, in addition to their language service functions. On the other hand, linguistic landscapes can have negative effects o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due to incorrect, erroneous, or inappropriate signage. These negative effects can compromise the authenticity and integrity of learners'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hus impacting the level of language proficiency attained.

Keywords:linguistic landscapes,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ransfer effects, teaching feedback

猜你喜歡
語言景觀教學反饋二語習得
海洋文化語言景觀研究:視角與方法
“預(yù)檢展評測”教學模式研究
民族旅游村寨語言景觀調(diào)查研究
如何打造初中生物優(yōu)質(zhì)課堂
高職院校英語視聽說教學改革探究
二語習得的關(guān)鍵期理論對英語教學的啟示
獨立學院英語專業(yè)低年級學生英語寫作母語遷移影響實證研究
高中生二語(L2)習得的性別個體差異
高中物理課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模式初探
天津市大港區(qū)大學城商業(yè)語言景觀調(diào)查
巨野县| 宕昌县| 玉屏| 化州市| 会同县| 新巴尔虎左旗| 藁城市| 南郑县| 德安县| 镇远县| 五大连池市| 尼勒克县| 咸宁市| 抚远县| 新乡县| 甘孜县| 乃东县| 福海县| 澎湖县| 聂拉木县| 迁西县| 乳源| 乐至县| 新干县| 汉阴县| 新沂市| 彭阳县| 防城港市| 霍邱县| 米易县| 永新县| 蒲江县| 宁河县| 舞钢市| 天等县| 古浪县| 靖江市| 涟水县| 乡宁县| 乐东| 盐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