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靜
[摘要] 抗挫力是重要的能力,心理營養(yǎng)是學生的底層代碼。當今學生整體呈現(xiàn)心理脆弱趨向,因此提高學生的抗挫力、培養(yǎng)意志品質成為新時代育人建設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教師和家長作為重要的育人角色,需要在掌握學生成長規(guī)律,輔助學生輸入“正面應對問題”營養(yǎng)的同時掌握培育策略,合力為學生輸入“解決實際問題”的營養(yǎng),這樣才能促使學生在行動過程中展現(xiàn)出意志力、抗壓力,助力學生健康幸福成長,培育意志品質。
[關鍵詞] 心理營養(yǎng);抗挫折力;意志品質
2021年,九江市一位11歲小學生被老師指責后選擇了最讓人心痛的做法——留下了一封遺書,跳樓自殺,網絡一片嘩然。同年,新余市一位小學五年級學生因喜歡玩手機游戲,嫌寒假作業(yè)多而選擇了自殘。心理學家們一致認為:學生自殘、自毀低齡化,抗挫力弱,主要是由于學生內向能量感沒有得到足夠培養(yǎng)和鍛煉。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難以避免地會經歷挫折、挑戰(zhàn)、失敗、難堪等,他們年齡尚小,沒有較多的人生經驗去面對挫折,這時候就需要父母和教師為學生及時補充“心理營養(yǎng)”。
“心理營養(yǎng)”即給予不同階段學生“無條件的接納,你最重要,安全感,肯定、贊美、認同,學習、認知、模范”等心理營養(yǎng)。心理營養(yǎng)有利于學生抵制許多不良影響,在遭遇挫折的時候自動開啟保護裝置,不斷提升學生的抗挫折能力,保證學生的健康成長。教師要依據(jù)學生的不同階段、不同境況、不同需求,及時為其補充不同的心理營養(yǎng),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抗挫折能力。
一、把握成長規(guī)律,輸入“正面應對問題”心理營養(yǎng)
尊重學生的成長規(guī)律是培育學生意志品質,促使生命拔節(jié)成長的前提。筆者認為,正確認識“心理彈性”,引導學生正確面對“適度挫折”來為學生輸入“正面應對問題”營養(yǎng)是必經之路。
(一)正確認知“心理彈性”
“心理彈性”是指人在面對危險、困難、惡劣條件時能成功應對,并將這些不利因素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恢復到正常狀態(tài)的能力,也就是抗挫折能力。
歷史長河中有不少關于“心理彈性”的中外名人故事,我們現(xiàn)實生活中也有許多勵志故事。這些都可以成為我們引導學生認知“心理彈性”的素材。例如,在逆境中不斷崛起,忍辱完成史官使命著成千古絕唱《史記》的司馬遷;由于患病導致雙耳失聰、雙目失明的美國暢銷書勵志作家海倫·凱勒,堅持創(chuàng)作給無數(shù)殘疾人帶來光明和希望。
教師和父母還可以巧借身邊的真實事例來引導學生正面認知“心理彈性”。2022年11月,廣州疫情空前嚴重,人人談新冠色變。小凱同學的爸爸感染新冠,小凱和爺爺作為密接者被帶進酒店隔離。筆者通過視頻連線小凱,和小凱一起談情緒、談感受、談未來、談理想。當筆者問小凱害不害怕的時候,小凱跟筆者說,老師平時經常教導我們,“越是危急的時候越需要淡定”,現(xiàn)在遇到了緊急情況,他就想起了這句話。小凱還告訴筆者,長大后要做一名軍人,軍人最需要的就是勇氣和膽量。后來,小凱跟同學們分享了這段經歷,同學們從小凱身上理解到了什么是“心理彈性”——挫折和困難是生活的一部分,越是危急的時候越需要淡定,逃避是不能解決問題的。
無論是名人故事,還是身邊的事例,這些都是心理營養(yǎng),都滋養(yǎng)著正在快速成長的學生,讓他們在遭遇挫折的時候能正面認知挫折,不斷提高“心理彈性”。
(二)正面認識“適度挫折”
挫折是生活中必然經歷的。適度挫折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形成抗挫折能力。因此,教師在學生面對困難時要有一個正確的站位,主動暗示學生堅強面對,做最勇敢的自己。學生應對挫折的過程實際上是“跳一跳,能夠到”的過程,是不斷提升自我“心理彈性”的過程。家長盡量不要干涉學生自主地面對困難。如果過度干涉,無疑是在剝奪學生成長的機會。
當然,有些挫折可能是突破學生心理極限的,甚至還會給學生帶來心理創(chuàng)傷。例如,當學生面臨幾次充分備考卻仍舊沒有考好的情況時,就需要家長和老師去幫助學生搭建一些“逃脫性通道”。美國知名心理學家塞利格曼研究的不斷失敗的經歷如何誘發(fā)習得性無助的經典實驗,講的就是這個道理。這種情況下,如果學生長期無法從困難中擺脫出來,就容易形成習得性無助,最終導致絕望,出現(xiàn)“破罐子破摔”“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等情況。
二、掌握培育策略,輸入“解決實際問題”心理營養(yǎng)
培育有策略。如要解決實際問題,還需為學生輸入“解決實際問題”營養(yǎng)。筆者認為,可借助創(chuàng)設鍛煉機會、主動以身作則、建立“心靈加油站”、借力心理效應四個策略來輔助提升學生抗挫力。
(一)創(chuàng)設鍛煉機會,相機體驗挫折
當學生遇到挫折的時候,教師應適當引導學生正確看待挫折,既不夸大挫折的負面意義,也不否認挫折帶給學生的負面情緒。幫助學生疏導負面情緒的同時,積極引導學生認識挫折本身所帶來的意義,讓學生意識到挫折既是一柄“雙刃劍”,更是一塊“鋪路石”。
在平時,教師還可以適當開發(fā)一些障礙性課程,帶領學生進入具體情境中體驗挫折。例如,對于養(yǎng)尊處優(yōu)的學生,我們可以經常帶他去垃圾回收站做清潔志愿者,學生聞到各種不舒服的味道時可以鼓勵學生“環(huán)保需要我們每一個人去付出”;體力不濟的學生,可以讓他多參與體育運動,當他想放棄時鼓勵他“多跑100米,多堅持1分鐘,多游10米……”讓學生在克服困難的過程中,感受到戰(zhàn)勝困難的喜悅。
在學生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時,教師和家長可以嘗試和學生一起分析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學生將會在不斷地“面對、嘗試、探索、分析、解決”的過程中,獲得直面挫折的勇氣和樂觀心態(tài)。
(二)主動以身作則,激發(fā)學生斗志
人生道路上難免會遇到困難和挫折。父母和教師都是學生人生旅途的導師,學生在耳濡目染中需要學習如何應對挫折、戰(zhàn)勝困難。因此,父母和教師有義務、有責任以樂觀積極的態(tài)度去面對挫折和困難,做學生人生的榜樣。
疫情期間,本班家長小凡爸爸在方艙醫(yī)院隔離期間,不僅通過自身堅強的意志與病毒抗爭,更是不斷引導小凡在沒有家長照料的情況下照顧自己,跟進學業(yè),給遠在他鄉(xiāng)的媽媽安慰和鼓勵。小凡的爸爸沒有懼怕病毒帶來的傷害。小凡也在爸爸的影響之下,度過了一段只有一個人生活的艱難時光。這一經歷不僅沒有擊垮小凡,反而激發(fā)了小凡在困境中好好生活的勇氣和斗志。同時,小凡在困境中主動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教師和家長還可以多與學生分享一些在逆境中奮起的事例,引導學生通過榜樣習得樂觀的態(tài)度,感受榜樣的力量,激發(fā)學生不懼怕挫折,對生活永遠懷抱希望的樂觀精神。
(三)營造抗挫環(huán)境,建立“心靈加油站”
尼克胡哲的父母,從剛開始的痛苦,到漸漸接受現(xiàn)實并從不放棄尼克胡哲,像教育正常孩子一樣教育他,教會他用殘缺的身體去做很多事。尼克胡哲18個月的時候,父親把他放進水里讓他學習游泳;到了入學年齡,母親把他送進普通學校接受教育。他也曾有自殺的心理,但是在親人們的鼓勵下,他戰(zhàn)勝了自己,并嘗試通過演講去鼓勵其他人。尼克胡哲的足跡遍布世界各地,他的故事影響了無數(shù)人??梢?,有意識地去營造能提高抗挫力的環(huán)境,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運動發(fā)泄、轉移注意力、直面問題等方式輔助調節(jié)自我情緒;家長可以每天花十幾分鐘與孩子分享一天的情緒、感受;班主任在班會課上,可以通過活動教會學生與人相處的小技巧;社區(qū)也可以組織學生多參與社區(qū)活動,加強鄰里溝通。這些都是在為學生建立“心靈加油站”,學生會因為這些而擁有應對挫折的勇氣。
(四)借力心理效應,培養(yǎng)意志品質
心理效應是輔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有力抓手。學生所有的行為和現(xiàn)象都可以溯源。教師和家長可適當借力心理效應,為學生輸入解決實際問題的營養(yǎng)。
當學生熱切期盼得到贊譽的時候,意志品質的幼苗正在悄悄破土而出,他們因堅持而有收獲的意志品質幼苗需要保護。此種情況下,我們可以借力“羅森塔爾效應”,幫助學生喚起呵護意志品質種子的自信和力量。
洪自誠在《菜根譚》里這樣表述:批評缺點和錯誤時不能太過苛刻;如果希望對方改正錯誤,不能將目標定得太高,可實現(xiàn)的是合適的高度。一些時候,教師和家長可參考“登門檻效應”,引導學生將目標化整為零,在完成一個個小目標中不斷克服畏難情緒,助力意志品質培養(yǎng)。
意志品質的培養(yǎng),不僅需要有計劃地進行,更需要學生能在困難面前主動迎接挫折并堅持不懈地去克服困難。教師和家長可巧借“瓦拉赫效應”,引導學生揚長避短,接受失敗,在戰(zhàn)勝挫折的過程中自我悅納。這可以發(fā)展學生人格,催生學生良好意志品質的形成。
“心理營養(yǎng)”是學生一生的底層代碼。它是學生在行動過程中能展現(xiàn)出意志力、抗壓力的沃土。教育者要把握學生成長規(guī)律,把握學生生命節(jié)律,為學生輸入“正面應對問題”的營養(yǎng);掌握培育學生意志品質的策略,為學生輸入“解決實際問題”營養(yǎng),提升學生抗挫力,助力學生健康幸福成長。
[參考文獻]
[1]邊玉芳.讀懂孩子[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1.
[2]楊鑫宇. 基于CVM的我國學生友好型城市建設意愿研究[D].吉林建筑大學,2020.
劉 靜? ?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qū)天成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