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泓
作為一名一線教師,我十分理解學科融合的重要性,特別是在藝術教育領域。藝術本身就是融合性較強的學科,例如音樂、舞蹈、戲劇等藝術形式之間的融合,以及藝術與科學的交叉都反映出藝術學科融合的特點。在我的教學經(jīng)驗中,涉及建筑等課程時,藝術與科學的融合是不可避免的。此外,藝術還與道德教育、數(shù)學、歷史等學科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通過打破學科邊界,藝術課程得以回歸教育的本質(zhì)。感謝人美版《普通高中教科書·美術鑒賞》的出版,它內(nèi)容豐富,立意深遠。其中,課程的項目化學習是對人們關注和追求美好生活的一種指引。
對于一線教師而言,傳統(tǒng)的授課方式確實存在一些問題,以往的授課方式似乎已不再適用。一些年長的教師說現(xiàn)有的課時根本不夠用,無法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講完所有的課程內(nèi)容。我曾經(jīng)也有同感,但是通過研究,我發(fā)現(xiàn)通過更有效的方式進行教學是可以解決這一問題的,具體就是通過闡述觀點、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通過活動深入學習,并最終通過反思提升課程理解。
例如,教師可以樹立一個觀念,即注重解決學生在欣賞作品時可能面臨的困惑,讓孩子們在感興趣的作品上盡情欣賞,不再局限于對作品本身的了解。他們會發(fā)現(xiàn)欣賞的目的并非僅僅了解作品本身,而是要思考如何將這些欣賞的體驗用于實際生活。我在實際教學中進行了很多嘗試,比如探索單元課程教學以及視頻教學課等新方式。我們要站在學生的角度,開展真實而有效的教學,讓學生重視學習的過程,注重問題的引導和活動的開展,鼓勵他們像藝術家一樣表達自我。
在此,我還想分享一下美術教學的整個過程。首先,我決定先讓學生學習美術語言,確保他們在整個學習過程中能有完整的體驗。我的課程設計是以“開盲盒”的方式作為導入。盲盒是我校和當?shù)卮髮W共同設計的兩套徽章,一套以革命故事為主題,另一套以祖國建設為主題。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了解了這些內(nèi)容,并且自己親自動手制作,深刻體會到了美術的魅力及其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在課程中我讓學生感悟故事,逐步引導他們進入敘事表達的階段。隨后,他們將通過自主學習來探究美術語言,具體包括空間、色彩、筆觸和人物形象等內(nèi)容。最后,學生會細致品味象征主義在作品中的延伸,達到拓展遷移的目的。
課程重在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藝術家通過美術創(chuàng)作表達情感的過程,并最終反思自己將成為何種人的現(xiàn)實思考。在大單元課程教學中,我特意加入了一節(jié)課,讓學生領悟敘事類中國近現(xiàn)代美術作品的重要性。之所以選擇這樣的教學方式,是因為美的呈現(xiàn)往往需要多學科的支撐,美的表現(xiàn)常常涉及多種因素和社會需求,因此融合不同學科的呈現(xiàn)方式顯得尤為重要。
學生大多數(shù)沒有接受過專業(yè)的美術訓練,作為教師,我們需要努力將多種因素融合在一起,以藝術為主導,引導學生進行活動和探究。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與學生共同分享感受和經(jīng)驗,不斷調(diào)整課程設計以使學習過程更加順暢。
在創(chuàng)作和設計課程的過程中,我也不斷收獲新的體會。在此,我期待得到各位專家和教師的批評與指導,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