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說文·月部》:“期,會也。從月,其聲?!倍巫ⅲ骸捌谡?,要約之意,所以為會合也。”《說文》:“會,合也?!蓖x為訓,因此,“期”與“會”二字是同義詞。在現(xiàn)代漢語中,“期”常作動詞“期待”、名詞“日期”、量詞“第一期”等,“會”常作動詞“會做某事”“會合”,以及情態(tài)動詞表達能愿的語氣,除此之外,還作名詞“會計”?!捌凇迸c“會”在“要約、會合”之義項上重合,在它們同義的基礎上,其區(qū)別是什么?針對這個問題,本文從“期”“會”二字的字形入手,分析其造字之初的本義,掌握二字的核心義,從字義演變過程中梳理二字的引申義,了解其語義演變的脈絡,并從語義演變過程中找出其重合義項的細微區(qū)別,以便更好地認識和使用二字。
二、以形索義:“期“會”字形及其本義
(一)“期”字字形及其本義分析
在甲骨文中尚未見到“期”字,“期”字最早見于金文,金文“期”從日 ? ?,其 ? ?聲;或從月 ? ?,其 ? ?聲,在六書中屬于形聲。見金文字形更像從日,而后世的字體中從月。戰(zhàn)國文字中的 ? ?應該是 ? ?的簡化形式,仍讀“其”聲,既有從日,也有從月的寫法。從篆文起,“期”字形符與聲符的位置開始固定下來,為左右結構,并且繼承了形符為“月”的寫法?!墩f文》古文繼承從日、丌聲的寫法,只不過將「日」置于了「丌」內。隸書、楷書皆從篆文而來?!叭铡薄霸隆背似浔玖x太陽、月亮外,在古代還表示時間,有一天一月、每日每月、時光等義。如《論語·雍也》:“ 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余則日月至焉而已矣?!边@是孔子表揚顏回的話,他認為顏回可以很長時間不離開仁德,其余的學生只能在短時間做到仁?!叭隆睂叭赵隆?,“三月”不一定指三個月,而是泛指很長時間。而“日月”指一天一月、短時間、偶爾。又如漢蔡邕的《難夏育上言鮮卑仍犯諸郡》:“方今郡縣盜賊,刼摽人財,攻犯官民,日月有之?!苯忉尀槿缃窨たh里的盜賊,強取豪奪、攻擊冒犯官民,每天每月都有這樣的事發(fā)生??梢?,“期”金文字形從日,后世的字體中從月,都為 ? ?聲,故“期”在造字之初應表示與時間相關之意。
(二)“會”字字形及其本義分析
“會”字最早見于甲骨文,其字形上方
像一個器物的蓋子,中間 ? ?似蒸煮事物用的鏤空隔層,是一種炊具——箅子,下方
為一種器皿,在六書中屬于象形。造字之初應表示蒸煮事物用的器具,但是這個意義逐漸消失。金文繼承甲骨文構形,有兩種異體,一種從辵,用來表示會同、會合之義,另一種從金、會聲,用來表示其初文本義,蒸煮食物的炊具。戰(zhàn)國文字與篆文的構形相差無幾,《說文》古文“會”從彳、合聲,應是從金文中從辵的那個字形得來,簡體已看不出其原始構造之形。由于其初文“蒸食器物”之義已逐漸消失,故后以其形像器物蓋子與箅子、器皿上下之合而表示會合之義,又有《說文·會部》:“會,合也”,詞的本義指造字之初的意義,是以這是或能夠考證到的最早的意義,故“會合、會同”之義為“會”的本義,且“會” ? 與“合” ? 在字形上類似,字義上也應差不多,都為“會合”之義。
三、“期”“會”二字語義演變
(一)“期”的語義演變
“期”的字義按功能分,主要可分為動詞、名詞及量詞?!捌凇北玖x表示時間、時光。如妻,《傳》曰:為妻何以期也?妻,至親也。(《儀禮·喪服》)此處,“期”指夫為妻服齊衰的時間?!皶r間”“時光”義在語句中產生了幾種不同的語境義。
1.“時間、時光”引申出“預定的時間、選定的日子”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詩經·國風·王風·君子于役》)
匪我愆期,子無良媒。將子無怒,秋以為期。(《詩經·國風·衛(wèi)風·氓》)
相應的動詞義為“預知、料想”,如難期一年事,到曉泥詩章,(唐·盧延讓《八月十六夜月》)即為該義。
2.“預定的時間、選定的日子”引申出“邀約”“會合”之義
預定時間見面即表達邀約、會合。
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送我乎淇之上矣。(《詩經·國風·鄘風·桑中》)
夫不可知,盜不與期,賊不與謀。(《呂氏春秋·慎行論》)
這種會合起初是約定的、邀約的,之后也有表示偶然的會合之義,即“機運、際會”。如于穆皇祖,天挺應期。(《隸釋·漢淳于長夏承碑》)
等候所邀約之人時會產生“期待、期盼”之義。如臣愿定謀于全勝,期收地于兩河。(《謝講和赦表》)
3.“時間、時光”義引申出“事物、項目、工程等的分期”之義
即現(xiàn)代漢語中常說的“第一期”“第二期”。
(二)“會”的語義演變
按照“會”字功能分,可分為動詞類、名詞類、副詞類以及情態(tài)動詞類。動詞義有“聚合、會合”“見面”“擅長”“匯總”等義,名詞類有“會議”“機會”“都會”等義,副詞有“恰逢”之義,情態(tài)動詞有“表意愿”“表推測”等義?!皶弊衷跉v史發(fā)展的過程中引申出了眾多意義,其詞義和功能很多、很復雜。為了解其歷時發(fā)展演變,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梳理出兩條關于“會”字字義大致的引申脈絡。
人的認知遷移可以由具體到具體,也可以由具體到抽象,詞義反映著人們對世界的看法,相應地也呈現(xiàn)出由具體到具體、由具體到抽象的兩種引申路線。本文將“會”字字義梳理為以上兩種類型。
第一種,由具象會合向具象會合的引申(兩種事物具有某種相似性)?!皶北玖x為“會合、聚合”的動詞義,如冬十有二月,夫人姜氏會齊侯于禚。(《左傳·莊公·莊公二年》)惟十有三年春,大會于孟津。(《周書·泰誓》)
1.“會合、聚合”引申為“見面、會見”
在《漢語大詞典》中,“會”有“見面、會見”這一義項,是“會合、聚合”在語句中被使用時出現(xiàn)的語境義,最早出現(xiàn)于先秦。如召萊子,萊子不會,故晏弱城東陽以逼之。(《左傳·襄公·襄公二年》)冬,公會齊人、宋人、陳人、蔡人伐衛(wèi)。(《左傳·莊公·莊公五年》)
2.“會合、聚合”依次引申為“總計”“計算”“付給、支付”
表人與人會見用“聚合”,而將物聚合起來則是為了總計,總數目。如段玉裁的《說文解字注》:“凡曰會計者,謂合計之也。皆非異義也?!睔q終,則令六鄉(xiāng)之吏,皆會政致事。(《周禮·地官司徒》)是為該義。《說文》:“計,會也,筭也”,“筭”為“算”,總計也屬于計算,因此引申出了計算的意義。又有鄭玄注:“會,計也”,推測古代“會”“計”二字同義。如誰習計會,能為文收責于薛者乎?(《戰(zhàn)國策·齊策四》)今有人于此,修身會計則可恥,臨財物資盡則為己,若此而富者,非盜則無所取。(《呂氏春秋》)
“會”作“計算”義時,出現(xiàn)了“支付、付給”之義。如酒保,他會鈔過不曾?(明·凌蒙初《二刻拍案驚奇》)
3.“會合、聚合”引申為“會試、會考、考試”
徐繼祖敘出姓名,年方一十五歲,今科僥幸中學,赴京會試。(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十一)可見古代科舉選拔人才,人們聚集在一起是為了考試。
第二種,由具象會合向抽象會合的引申。
1.具象會合到時間、空間會合
(1)“聚合、會合”引申為“時機、機會”
“聚會、會合”即兩者相合,事與事或人與人之間偶然碰見、遇上為一種巧合,這種巧合是一種機遇、機會。如此時代王非太子,亞夫非適嗣,逢時遇會,卓然卒至。(東漢·王充《論衡·命祿》)
(2)“聚合、會合”引申為“表示很短的時間(一會兒)”
事物偶然遇見的時間點以及機會出現(xiàn)的時間段總是只有那么短暫的一刻,即一會兒。如鳳姐道:“這會子你先去罷?!辟Z瑞料定晚間必妥,此時先去了。(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十二回)此時的會表一會兒。
(3)“聚合、會合”引申為“指一個地區(qū)的政治經濟中心”
人聚集的地方為中心、都會。如名都廣會,閭閻萬室。(唐·王勃·《<九成宮頌>序》)
2.具象會合到事物性質的會合
(1)“會”引申為“配偶、匹配”義
人事物能聚到一起、走到一起,為匹配,匹配的男女為各自的配偶。如仲春之月,令會男女。(《周禮·地官·媒氏》)
(2)再由“匹配、配偶”義引申出“符合”之義
如上明陳其制,則下皆會其度矣。(《管子·法禁》)
3.具象會合到心靈的會合
心靈的會合為心領神會,即理解、領會。如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東晉·陶淵明《五柳先生傳》)一喝分賓主,照用一時行。要會個中意,日午打三更。(宋·釋宗杲《偈頌一百六十首》)
四、“期”與“會”意義的區(qū)別
王云路在《漢語詞匯核心義研究》中指出:“在同義詞各自的引申義列(或者義位聚合)中,部分義位偶然重合,多數義位往往相異,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同義詞有各自不同的核心義。因此,核心義分析是辨析同義詞的一種重要方法?!蓖ㄟ^上述對“期”“會”二字語義演變的梳理,可以了解到,首先,“會”字的引申義數量更多且引申的路徑也更為復雜,而“期”字的引申義較少且路徑簡單。其次,“會”的本義為“相合”,核心義為“相重、相合”,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事物重合到一起,其引申義也在此基礎上展開。而“期”字的本義為“時間”,核心義為“邀約”。王云路指出:“‘邀約是在時間上的約定、限制?!比纭皶叨x,一期一祈”,意為時常相聚的人定會有離散的一天,要把和每個人的相遇,當作一生只有一次的緣分。此處“會”即“相和、相聚”,“期”表示時間,此處“一期”譯為“一生”。最后,二者主要在“相合、會合”義項上重合。如“期”“會”同義連用的例子,“涉欲上冢,不欲會賓客,密獨與故人期會”(《漢書·游俠傳》);“方事之初起,先生于其鄉(xiāng)設公所,聚眾期會,行之期年”(《皇朝經世文續(xù)編》);“眾生緣果所遭各有期會”(《廣弘明集》)?!芭c故人期會”“聚眾期會”中的“期會”均表示“會和、會聚”的意思;“眾生緣果所遭各有期會”中的期會表示“機遇、機緣”的含義,碰見機遇、機緣,本身也是一種相合、相聚?!捌凇薄皶本哂胁煌谋玖x與核心義,在引申義列中,因受到核心義的制約,二者多數義位相異,在“會和”這一義位上重合。不過,根據二者本義的分析及引申義的梳理,還是能區(qū)分二者在“會合”義上的區(qū)別的。“期”本義表時間,核心義為要約,其引申義中大多是帶有預期的時間概念,如君子于役,不知其期。(《詩經·國風·王風·君子于役》)從已有的文獻例證上看,“會”在表示“相和、會和”之義時,多側重于“會和”本身這一動作,而不帶有預期的時間概念,往往表達一種已經完成的“會和、相聚”之義。如諸侯會于澶淵,凡為宋災故也。(《公羊傳·襄公三十一年》)總而言之,“會”的“會合、聚合”義更多地表示一種普遍的或已經實現(xiàn)的“會合”,而“期”的“會合、聚合”義更多地表示一種預定、預知和希望、期待,表未實現(xiàn),或者說,“期”是邀約會合、預計會合,而“會”是邀約會合的結果,是已經完成的會合。
五、結語
本文主要從形訓和義訓兩個角度訓釋了同義詞“期”“會”二字,通過分析字形了解到“期”的本義表示與時間有關的概念,“會”的本義表示事物兩相會合、重合。在對二者眾多引申義的梳理過程中,掌握了二者的引申脈絡及核心義,從而認識到不同的核心義制約著同義詞各自的詞義發(fā)展變化。最后,在二者同義的基礎上尋找出了細微的差別,即“期”是邀約會合,是在時間上的約定、限制,是未實現(xiàn)的,而“會”是已實現(xiàn)的會和。
參考文獻:
[1][清]段玉裁,撰.說文解字注[M].北京:中華書局,2013.
[2][東漢]許慎,撰.[宋]徐鉉,校定.說文解字[M].北京:中華書局,2015.
[3]周大璞.訓詁學要略[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0.
[4]陸宗達,王寧.訓詁方法論[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
[5]王云路,等.著.漢語詞匯核心義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
[6]吳福祥,王云路,編.漢語語義演變研究[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
[7]程燕.淺析“義訓”與“訓詁方法”[J].現(xiàn)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07(07):19-20.
[8]許嘉璐.訓釋字/詞義的方式——說“互訓”[J].文史知識,2011(9):113-121.
[9]陳甜.“會”的語義演變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9.
[10]潘秋平.新加坡華語助動詞“會”分析框架之建立[J].華文教學與研究,2018(04):86-95.
[11]張亞利.“能”和“會”的語義、語用特點及其偏誤探析[J].語文學刊,2016(07):32-33+84.
(作者簡介:鄧芳菲,女,碩士研究生在讀,江蘇海洋大學,研究方向:漢語詞匯學)
(責任編輯 杜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