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外來詞是在語言交流過程中從其他民族語言中借來的詞,是漢語中的外來成分,也是我國與外來民族文化相互交流、融合的產物。外來詞的使用是一種語言向另一種語言遷移的過程,對其他民族語言的語音、詞匯、語義等各個層面進行改造,在漢語中表現(xiàn)為外來詞本土化過程,同時也對漢語產生了影響。外來詞的構形方式傳遞了漢語的獨特魅力,反映出了漢語兼收并蓄的功能。而漢語是表意文字,除了表意,還兼具審美功能,進入漢語交際的外來詞更能凸顯漢字的審美意蘊。
一、漢語外來詞引進歷程
漢語歷史上經歷過三次大規(guī)模引入外來詞之熱潮。
(一)漢唐時漢語外來詞的引入
漢唐時期,經濟、文化發(fā)展較快,各個民族間的交流也極為頻繁。這一時期是漢語發(fā)展的轉折時期,此時,漢族文化和外來文化產生了巨大碰撞,大量外來詞正是在文化碰撞中被引入漢語之中的。這一時期的外來詞,多為當時未曾見過的動植物、食品,以及樂器之名稱,比如葡萄、石榴、苜蓿、駱駝、琉璃、琵琶,以及嗩吶等,很多已成為漢語中的重要詞匯。這些外來詞進入漢語后,不僅豐富了漢語詞匯,還促進了當時的經濟文化交往。
(二)晚清民國時漢語外來詞的引入
晚清民國時期是漢語外來詞大量涌入的重要時期,對現(xiàn)代漢語詞匯體現(xiàn)的形成產生了重大影響。許多從未見過的事物、觀念出現(xiàn),許多反映新鮮事物的詞匯也相繼出現(xiàn),有直接生動反映科技發(fā)展成果的詞如“蒸氣機”“火車”“電話”“手表”“咖啡”“盤尼西林”等;反映設施的詞如“議院”“交易所”“證券”“銀行”“公司”“公園”“衛(wèi)生局”“警察署”等;反映觀念的詞如“科學”“進步”“文明”之類的詞。文化、藝術、體育方面:卡通、蒙太奇、馬拉松等;日常生活方面:夾克、香檳、吐司、派司等。這一時期,大量專業(yè)術語從國外引入國內,擴展了漢語的詞庫,推動了漢語發(fā)展的國際化進程。
(三)改革開放之后漢語外來詞的引入
這一時期,漢語詞匯發(fā)生了巨大變化。語言和發(fā)展是相輔相成的,作為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和思維工具,語言時刻反映著社會的變化,在語言的三要素中,詞匯對語言的變化最敏感。社會的發(fā)展決定了人們在使用語言時追求富有新色彩、新格調的詞,在語言運用方面具有敢于創(chuàng)造的熱情和創(chuàng)新的能力。這一時期,漢語外來詞集中體現(xiàn)在科技領域,科技成為經濟發(fā)展的主要推動力量,同時,科技也承擔了文化交流的重要內容。
當然,語言有繼承性,科技領域中原有的外來詞依然占有相當大的比重。各個領域中的專業(yè)術語基本上在沿用固定的表述形式,而大量的外來詞匯具有多元化傾向,這對漢語詞匯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這使得漢語必須主動或者被動地創(chuàng)造出新詞以表達各類新概念與新事物的含義。這一時期外來詞的特點有詞匯涉及領域擴大、以科技發(fā)展為主要來源、出現(xiàn)了一些較難理解的專業(yè)術語等,比如克隆[英:clone]和基因[英:genes],厄爾尼諾[西班牙:Elnino],先鋒霉素[拉丁語:cephalothin],那達慕[蒙古語:nagadum]等。
二、現(xiàn)代漢語外來詞形成原因
(一)語言認同是引進外來詞的基礎
語言發(fā)展的過程離不開吸收不同語言中的詞語,對這些外來語言進行改造,以期適應本民族或本地區(qū)的語音系統(tǒng),這是語言發(fā)展的自然規(guī)律。外來詞的本土化與語言認同密切相關。語言認同是跨文化交際中各方對語言進行的系統(tǒng)性調整,消除分歧和排斥,接納吸收其他語言中的元素,從而實現(xiàn)本土語言持續(xù)性的自我更新的過程。在不同民族交流、交往、交融過程中,外來的語言被本民族語言認同,在漢語中以漢語的形式廣為流傳,成為漢語語言的一部分。
漢語中外來詞語言地位得到了漢語使用者的廣泛認可,并成為漢語交際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得益于語言環(huán)境優(yōu)勢,對外來詞的認同也相對優(yōu)于其他語言,外來詞對漢語仍保有較高的忠誠度,能夠傳承并延續(xù)中華文化。
(二)外來詞的引入立場體現(xiàn)漢語開放性
中華文化之所以綿延不絕,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中華文明始終保持著鮮活的生命力。中國自古以來一直嘗試著與外來文化進行交流溝通,對外來文化也呈現(xiàn)出兼收并蓄的態(tài)度。大眾的家國意識以儒家文化為代表,這是我國群體文化基因里家國情懷的體現(xiàn)。
近代以來,一大批有識之士積極嘗試把西方思想引入中國,東西方文化經過不斷的碰撞與融合,出現(xiàn)了一大批外來詞。這些外來詞的引入既是外來文化在中國的體現(xiàn),也是外來詞語漢化過程的體現(xiàn)。這一時期引入的外來詞,無論在數(shù)量,還是詞匯內容等方面,都遠遠超過漢語史上的任何時期。引入的外來詞語在和漢語詞匯系統(tǒng)融合的過程中,受到語言內部的因素與文化因素的雙重影響,在語音、詞匯構形和語義等方面得到了改造,成為漢語一般詞匯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漢語外來詞構詞形式的審美特征
外來詞進入現(xiàn)代漢語都要經歷本土化過程,外來詞構詞形態(tài)的變化與語言的社會功能有很大關系,漢語在書寫和構詞造句模式上的特殊性及社會文化心理因素體現(xiàn)了漢語的審美創(chuàng)造。
(一)音譯外來詞體現(xiàn)了漢語的表意美
漢語是表意文字,而其他大多數(shù)語言屬表音文字。從翻譯史料看,與漢語形成語言接觸、產生外來詞的語言,如梵語、英語、法語、俄語等,都是表音文字,與表意文字的漢語之間存在巨大差異。表意和表音這兩種文字不存在轉寫的基礎,漢語與其他表音文字民族語言的差異,必須借助音譯漢字才能完成語碼轉換的工作。
當一個外來詞通過音譯的方式進入漢語時,在語音層面上要符合現(xiàn)代漢語具有雙音節(jié)詞占優(yōu)勢的特點,詞形的音節(jié)長短、元輔音音素等要符合漢語語音系統(tǒng)特點,三音節(jié)以上的多音節(jié)詞通常削減了音節(jié)數(shù)量、縮短詞形,單音節(jié)詞通常增加了音節(jié)數(shù)量、增長詞形的方式構形。與漢語相比,外語中多音節(jié)詞的數(shù)量很多,簡化成了音譯詞音節(jié)調整的主要形式,楊錫彭提出音節(jié)簡化是音譯詞在漢語中“扎根”的重要方式。漢字具有見形知義的特點,音譯詞形中所選用的某些漢字,可以通過字形知曉其意義,如鴯鹋[中:ér miáo]源于[英:emu],能夠從字的形體看出和詞義相關的意義。
(二)意譯詞體現(xiàn)了漢語的韻律美
漢語歷來講究韻律的平衡與和諧,對于漢語的使用,意譯詞是指從意義上解釋或模仿外來詞的一種造詞法,在表意明確的前提下追求音節(jié)的平衡與和諧。意譯詞產生之初并未特意追求韻律的平衡與和諧,但是在說話行文時卻不得不受到韻律的制約而對語言形式做出調整。外來詞在詞形上不能產生聯(lián)想義,僅僅是在語音上與外語詞對應,想要深層次地融入漢語詞匯系統(tǒng)會非常困難,其漢化程度通常比較低,如巧克力、卡路里、蒙太奇等。這些外來詞即使進入漢語的歷史比較久遠,但是外來詞的印記很深。反之,表意明確的意譯詞可以更快地融入漢語的詞匯系統(tǒng),漢化程度更高。
意譯詞的構詞方式:(1)語素組合,也就是使用漢語中現(xiàn)成的語言材料對引入事物的性質、狀態(tài)、用途進行說明,如鐵路[英:railway],從字面就很容易理解其是用鐵軌鋪成的路,既表明材料,又說明用途,這種類型的意譯詞最為普遍,詞義明確、易理解。(2)詞義引申,通過改變詞義表達范圍表示新事物、新概念是一種常見的方式。如路演[英:road show],原是國際上廣泛采用的證券發(fā)行推廣方式,指證券發(fā)行商通過投資銀行家或者支付承諾商的幫助,在初級市場上發(fā)行證券前針對機構投資者進行的推介活動,現(xiàn)在多用于宣傳媒體或商業(yè)公司組織的巡回演出的一種方式。(3)比喻或借代,通過修辭手法讓人們聯(lián)想起具體熟悉的事物。如空巢[英:empty nest],原指空寂的巢穴,比喻小鳥離巢后的情景,借用為子女離開后的家庭。(4)縮略,縮略形式受漢語雙音節(jié)化的影響,自然地、無意識地將某部分省略掉,以此達到“最經濟”形式,讀起來更具韻律感。(5)借形,主要是利用漢字意譯西方新事物、新概念。如經濟[英:economy],現(xiàn)指社會生產活動,和古代漢語中的“經世濟民”之義相對應,即治理國家,后又引申為耗費少而收益多之義,其他使用此法造的詞有“文明”等。
意譯詞的形成是漢語在發(fā)展過程中兼容并蓄、全面發(fā)展的最好體現(xiàn),而且能夠使人們更好地探討本民族文化的發(fā)展融合關系。意譯詞的數(shù)量非常龐大,而且意譯詞已經很好地融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意譯詞運用了漢語的語素和構詞方法,和本族語言固有詞匯在語音和書寫形式上也沒有區(qū)別,這就是意譯外來詞容易被人接受的原因。透過形式,看到它們各自在文化內涵上的不同,以及它們在構詞理據上的區(qū)別。意譯詞的構詞依據是本民族的語言和本民族的歷史文化。在構詞過程中,更多體現(xiàn)本民族的人對世界的認識方式和對本民族文化成果的積累。比如黑馬[英:dark horse],原指比賽或競選中本無望而爆冷門獲勝的人。雖然中文里早有“黑馬”一詞,但表示新秀、爆冷門的意思卻來自英語,該詞的詞義源自英國歷史上發(fā)生的賽馬事件??梢姡瑵h語詞“黑馬”的新意是對英語詞“dark horse”的模仿。
(三)音意兼譯外來詞的意合美
外來詞大多數(shù)是名詞,普通名詞和專有名詞。意音兼譯法要求在意譯外來詞的同時兼顧音譯,在詞匯中巧妙地將外來詞的意和音合二為一。音意兼譯構成形式:(1)保留原詞的語音或部分語音。(2)引進外來語語音的同時,給出簡明的意義,可避免純音譯引起的誤會,填補音譯的語義空白,維護漢語的純潔性。(3)賦漢字以新義,形成新的語素和構詞成分,豐富漢語語匯。譚汝為認為,“音意兼譯”是“外來詞翻譯的最高境界”。周有光認為:“‘現(xiàn)代漢字體系是‘表意和表音文字,簡稱‘意音文字。”
漢語中典型的音意兼譯的外來詞有“基因(gene)、血拼(shopping)、引得(index)、烏托邦(Utopia)等,這些詞表現(xiàn)了漢語意合性特征。不僅在語音形式上與外語原詞有聯(lián)系,其“意”也與外語原詞的意義有關,即所謂“音意兼譯”之“意”與外語原詞意義相通,音意兼譯外來詞是漢語詞匯意合法的結果。如“血拼”源于英語“shopping”,購物?!把痹谀承┓窖灾杏小昂堋薄笆帧薄胺浅!敝x,可以修飾動詞。“拼”這個詞的意義是“豁出去”,這兩個漢字放在一起,很形象地說明了“血拼”不是一般的購物,它是對瘋狂購物、搶購、有發(fā)泄傾向的購物形象的描寫。這個外來詞既符合音譯原則,又是漢語語素“血”“拼”的義項意合,還與人們對“血拼”這個詞的認知相同。
漢語音意兼譯外來詞體現(xiàn)了漢語詞匯形成的意合美,意合法既考慮聲音上的聯(lián)系,又考慮漢字或漢字組合的意義與外語詞的意義相關聯(lián),音、意兩個方面的聯(lián)系缺一不可。
四、結語
外來詞是“特殊身份”的漢語詞,受漢語語言習慣和文化心理的影響,外來詞既傳遞了外來文化,也反映出了中外文化間的差異。外來詞來源廣泛,涉及經濟、文化、科技等諸多方面,我國一直以包容開放的姿態(tài)接納吸收外來文化,新詞的產生,除了受當時環(huán)境與外來文化的影響,本民族的思想觀念、審美情趣、語言規(guī)則也會起到一定影響作用。漢文化和外來文化交流碰撞產生的外來詞豐富和補充了漢語詞匯??v觀漢語外來詞的發(fā)展歷程,外來詞的構形提升至了美學的范疇,逐漸融入我國語言中,其發(fā)展逐步得到認同,外來詞構形的審美創(chuàng)造成為漢語外來詞研究的一個關注點。
參考文獻:
[1]史有為.漢語外來詞[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
[2]史有為.外來詞:異文化的使者[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4.
[3]魏慧萍.漢語外來詞素初探[J].漢語學習,2002(01):28-32.
[4]賈玉新.跨文化交際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
[5]李彥潔.現(xiàn)代漢語外來詞發(fā)展研究[D].山東大學,2006.
[6]楊錫彭.漢語外來詞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基金項目:本文系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國家情懷、世界眼光結合下的漢語外來詞的民族文化心理研究”(項目編號:2020SJA0550)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王靜欣,女,碩士研究生,金陵科技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語言學)
(責任編輯 劉冬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