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彩云
隨著素質教育的持續(xù)深入與全面貫徹,音樂作為藝術教育、審美教育的關鍵學科組成,其教學地位也有了明顯提升。為更好地保障小學生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探尋音樂教學創(chuàng)新模式已經(jīng)逐漸成為當代小學音樂教師所重點關注的教學課題。從目前的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情況來看,課堂活力低、教學實效差、學生興致不足等問題比比皆是,這不僅不利于小學音樂教育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對學生音樂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同樣也會帶來不小的阻礙。鑒于此,本文將從單元整合的教育視角出發(fā),從單元內與單元外兩個層面上對新時代小學音樂單元整合教學路徑展開探析與思考。
新課改的深化推動了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結構的轉變。學生主體的課堂教學形式已然成為當前學校教育主要推崇的教育教學方式。這就意味著,小學音樂教師必須及時適應現(xiàn)如今教學形勢的變化,堅持以生為本的教學原則將課堂教學實效全面作用在學生這一學習主體身上[1]。而單元整合教學的提出,恰好能夠滿足當代小學音樂教師的教改需求,從而在推動小學音樂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的同時,更好地提升與增強音樂課堂的教學實效。
從教師教學層面上來看,單元整合教學需要教師從“大觀念”出發(fā),全面把握小學音樂的整體教學內容,以知識板塊之間的聯(lián)系性為切入點去促進教學內容、方法、形式的融合,并以此來有效突破傳統(tǒng)教學的限制,確保學生能夠更加全面、更加深入地理解與掌握音樂知識內容,提升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從學生學習層面上來看,小學音樂單元整合教學,不但重點突出了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學生也能夠有效擺脫以往課堂學習所存在的時空條件限制,從多個方面、多個維度、多個層次學習音樂、感受音樂,獲得審美體驗的陶冶與藝術情操的升華,從而在實現(xiàn)音樂學習效率提升的同時,得到音樂核心素養(yǎng)的綜合發(fā)展與穩(wěn)定提升。
小學生普遍具有貪玩好動、好奇心與求知欲強的特點,學生對某一事物的興趣越大,其學習動機與探索欲望也就越強,集中度與參與度也會隨之提高。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應用實踐單元整合教學,便能夠針對學生的這一年齡特點,將更多更具創(chuàng)新性、趣味性、多元化的教學方法與教學內容融合到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之中。從而在為小學音樂教學注入鮮活活力與生機的同時,更好地為學生的音樂學習帶去新鮮感,促進學生音樂學習興趣的生成,讓學生的音樂學習保持高度集中與持久注意,實現(xiàn)音樂核心素養(yǎng)的穩(wěn)定發(fā)展[2]。
首先,在單元內整合教學中,指向的是單元教學目標的提煉、單元教學主題的突出以及單元教學評價的優(yōu)化。其次,在單元外整合教學中,指向的是單元教學資源的結合及單元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
1.基于單元整合,提煉單元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引領師生實現(xiàn)高效教學與深度學習的關鍵。在小學音樂單元整合教學實踐中,教師首先就要把教學重心集中在單元教學目標的確立上。從蘇少版小學音樂教材的編排布局情況來看,可以清楚觀察到小學音樂知識之間存在緊密的內在關系。因此,小學音樂教師在確定單元教學目標之時,就可以此入手,將教學各板塊內容有效連接起來,讓學生在單元整體目標的引領下實現(xiàn)音樂學習重難點的有效突破。
《憶江南》《楊柳青》是蘇少版小學音樂四年級下冊的教學內容,旨在讓學生通過學習兩首歌曲感受我國民族民間音樂的特點與魅力,生成發(fā)揚與傳承民歌的文化意識。因此,小學音樂教師在制定單元教學目標時,就要立足于學生音樂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制定如下三維教學目標。
首先,知識與能力目標:
聆聽音樂,感知歌曲中的意境美;
能夠用準確的音調與優(yōu)美的聲音演唱歌曲,表達出對揚州風光、江南風情的熱愛贊美之情;
其次,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視聽結合的方式感受江南水鄉(xiāng)的秀美與歌曲中的江蘇味;
(2)在小組合作演唱、舞蹈中得到音樂感知感受的升華與情感情操的熏陶;
(3)通過情境教學掌握欣賞民歌、品味民歌、演唱民歌的正確方法;
最后,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在歌曲情緒的帶動下生成學習民歌、發(fā)揚民歌的欲望與意識;
通過聆聽與演唱歌曲得到情感的陶冶與體驗深化;
通過積極參加視、聽、唱、跳等音樂活動,感悟音樂與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并對我國特色民俗文化生成感性認識。
2.基于單元整合,突出單元教學主題
單元教學主題模糊是單元整合教學實踐中頻發(fā)的教學誤區(qū)。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小學音樂整體教學實效的提升與學生音樂核心素養(yǎng)的協(xié)調發(fā)展。因此,為有效規(guī)避此類教學現(xiàn)象的發(fā)生,小學音樂教師在明確單元整體教學目標之后,就要著眼于突出單元教學主題,以此來讓學生更好地抓住重點展開學習,進而實現(xiàn)音樂綜合素質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引導五年級學生學習《七子之歌——澳門》時,小學音樂教師可基于本首歌曲所傳達的思想感情去突出單元教學主題,即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懷。基于此,小學音樂教師再從單元教學主題出發(fā),對蘇少版五年級下冊音樂教材中有關愛國教育的音樂曲目進行整合,展開小學音樂單元整合教學實踐。
首先,鑒賞聆聽。引導學生聆聽《少年,少年,祖國的春天》《地圖——聽音尋路》《東方之珠》《春節(jié)序曲》等歌曲,以此來深化學生的音樂感知感受,促使學生在鑒賞多首以愛國教育為主題的音樂中由衷地生成愛國之情。其次,比較欣賞。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東方之珠》與《七子之歌——澳門》兩首歌曲,讓學生在情緒、情感的帶動下自覺地展開對比分析。屆時,教師再抓住教學契機向學生提問:“你們聽過這兩首歌嗎?你們知道這兩首歌唱的是我國什么地方或什么城市嗎?你能在地圖上找到這兩個地方嗎?對于這兩個地方的歷史你知道哪些?”以此來引發(fā)學生的思考探究,發(fā)散學生的思維思路。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在學生討論過程中,向學生介紹兩首歌曲的創(chuàng)作背景,以此來深化學生的音樂學習感受,讓學生在對比、比較以及歷史背景的影響下更好地領會《七子之歌——澳門》中歌詞、節(jié)奏、旋律以及情感表達的內在聯(lián)系。再次,總結歸納。向學生提問:“你認為這兩首歌曲在風格、結構、創(chuàng)作手法、情感表達等方面上有怎樣的不同或相同之處?”以此來引導學生展開對比分析,讓學生對《七子之歌——澳門》中所表達出的“游子對回歸祖國母親懷抱的迫切心情”形成更為深入的理解與掌握。最后,演唱處理。引導學生分析歌曲歌詞,在《七子之歌——澳門》歌詞中,多次出現(xiàn)了對祖國“母親”的呼喚,學生在分析與解讀歌詞的過程中,便會循序漸進地把握歌曲演唱形式的變化,從而在有效提升學生音樂表現(xiàn)能力與鑒賞能力的同時,更好地促進學生音樂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
3.基于單元整合,優(yōu)化單元教學評價
在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開展小學音樂單元整合教學實踐,除要制定明確科學的單元教學目標、著重突出單元教學主題外,同時也必須重視對單元教學評價的優(yōu)化設計[3]。以此來更好地把握學生單元整合學習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促進學生音樂學習質量與音樂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提高。
因此,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三個單元教學為一個教學周期,定期展開單元教學評價,并要將教師評價、學生評價以及學生自主評價方式有機結合起來,以此來更加全面、客觀、公正地反映學生的音樂單元整體學習情況。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以通過建立有效成長激勵機制的方式,促進學生良性競爭、公平競爭關系的形成,讓學生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以及良好的師生、生生關系的作用下,實現(xiàn)更好的成長與發(fā)展。
1.拓展延伸,豐富單元教學資源
小學生音樂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是綜合、全面的。如果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僅依賴于教材,不主動向外進行拓展與延伸,便會在一定程度上制約學生音樂核心素養(yǎng)協(xié)調發(fā)展。因此,為在新時代有效規(guī)避這一教學缺失的出現(xiàn),小學音樂教師在展開單元整合教學實踐時,應該立足于單元教學主題與目標去開發(fā)多元教學資源,以此來更好地打開學生的學習思路與知識視野,深化學生的音樂學習體驗[4]。
例如,在《春天的歌》單元整合教學中,為確保學生能夠從“春天之音”中更好地感受春日之美,教師就可立足于“春天”這一單元教學主題,為學生播放《春天在哪里》《迎春花》《春曉》《春天花會開》等歌曲,以此來有效地拓寬學生的音樂鑒賞視野、加深學生對美的感悟與體會。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基于個人經(jīng)驗提出更多自己喜歡的、與春天有關的歌曲,并在課堂中師生一同欣賞。從而在有效活躍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氛圍的同時,更好地調動與激發(fā)學生演唱春天、歌頌春天、表達春天的興致。
2.創(chuàng)新改革,構建音樂教學情境
音樂是一種較為特殊、較為抽象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對學生的思維能力、認知能力要求相對較高。因此,為了在小學音樂單元整合教學中,有效深化與內化學生的音樂學習感知,小學音樂教師可從生活、游戲及網(wǎng)絡信息技術等多個層面出發(fā),為學生構建直觀形象的音樂教學情境。以此來確保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與理解音樂歌曲的情感與思想,在身臨其境中體會歌曲的意境,實現(xiàn)音樂感知與藝術感受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開展《地球媽媽》單元整合教學中,教師可以基于《森林與小鳥》一曲的意境與情感思想,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構建小鳥在大森林中自由飛翔、歡樂歌唱,后來森林被砍伐,小鳥的家園被毀、流離失所,最終在破敗的樹樁上盤旋、久久不能散去的教學情境。以此來更好地深化學生對歌曲意境的感知感受,激發(fā)與調動學生保護環(huán)境、保護自然、保護動物的情感,讓學生在情感的作用下,進行自主演唱或學生對唱。這不僅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藝術表現(xiàn)力與歌唱能力,還能使學生的情感、情操得到熏陶與感染,自覺肩負起保護環(huán)境、保護自然、保護地球的責任與義務。
總而言之,在新時代教育背景下開展小學音樂教學實踐,需要身為研究者與組織者的小學音樂教師持續(xù)不斷地探索實效更高、趣味更足、靈活度更強的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以此來為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注入新活力、新生機,從而在調動與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音樂、鑒賞音樂、感知音樂的熱情與興趣的同時,更好地深化學生的審美體驗與藝術感受,保障學生的心靈能夠得到凈化、情操能夠得到陶冶、素養(yǎng)能夠得到發(fā)展、能力能夠得到培養(yǎng),實現(xiàn)音樂核心素養(yǎng)的持續(xù)發(fā)展與綜合素質能力的全面發(fā)展。筆者在文章中對小學音樂單元整合教學實踐方式,提出了幾點淺顯的思考,從單元內與單元外兩個層面上分析了有效的小學音樂單元整合教學策略,以期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效果,促進教育工作者持續(xù)鉆研小學音樂單元整合教學的可行性方案,助力小學音樂教育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