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巖
摘要除了進行具體的教學模式改革外,通過了解并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來提高教學質量,對培養(yǎng)高素質藥學人才具有更重要的意義。文章基于自我決定理論,在課前向學生推送教學問題,學生通過小組的形式自主預習,滿足學生的勝任需要和關系需要;課中將來自臨床的真實藥物治療案例導入課堂,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滿足其自主需要;課后布置具有挑戰(zhàn)性的開放式問題,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課程結束后使用基本心理需求滿足和挫折量表進行教學評估。文章創(chuàng)新性地從自我決定理論出發(fā),探討了臨床藥學本科生的教學模式,為教學過程中如何激發(fā)大學生的學習動機提供參考。
關鍵詞自我決定理論;臨床藥學;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2023.21.020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Teaching Mode of Clinical Pharmacy for Undergraduates Based on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WANG Yan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Pharmacy, Xi'an, Shaanxi 710004)
AbstractIn addition to reforming specific teaching models, improving teaching quality by understanding and stimulating s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 is of greater significance for cultivating high-quality pharmaceutical talents.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self-determination, which pushes teaching questions to students before class. Students preview independently in groups to meet their competence and relationship needs; Introduce real clinical drug treatment cases into the classroom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meet their autonomous needs; Assign challenging and open-ended questions after class to deepen students' understanding and application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After the course, use the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Satisfaction and Frustration Scale for teaching evaluation. Starting from the theory of self-determination, this paper innovatively discusses the teaching mode of clinical pharmacy undergraduates, and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how to stimulate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Keywords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clinical pharmacy; teaching mode
臨床藥學專業(yè)是一門以藥為源,以人為本,醫(yī)藥融合,以合理用藥為最終目標的新興專業(yè)。臨床藥學本科專業(yè)課程設置繁多,不僅涉及藥學相關基礎課程,還包括內(nèi)科學、外科學、婦科學、診斷學、病理生理學等臨床相關課程[1]。理論教學多以教師為主導,將理論知識和基本實踐技能傳授給學生。因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常處于被動接受、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2]。研究發(fā)現(xiàn),本科醫(yī)學教育中學生的倦怠較為常見,可能與低動機有關[3]。
教育心理學認為學習需要認知、情感和元認知條件才能成功,即學習需要對內(nèi)容的理解、具有投入學習的意愿(動機)以及調節(jié)學習的能力[4]。通常,充足的學習動機對學習成效有積極的導向作用,反之則產(chǎn)生消極作用[5]。當下臨床藥學專業(yè)本科教學模式的探索大多集中在授課方式上的創(chuàng)新,卻鮮有研究探討如何在教學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意愿)。本文擬基于自我決定理論(Self-determination Theory,SDT),圍繞滿足學生學習基本心理需求,以職業(yè)勝任力為導向,采用自主支持教學行為構建臨床藥學本科專業(yè)中臨床藥物治療學教學模式,以期為改進教學質量提供參考。
1? 自我決定理論
SDT(自我決定理論)是美國心理學家Deci和Ryan等人在1985年提出的一種關于人類自我決定行為的動機過程理論,用以分析和闡釋人類行為的內(nèi)在動力及產(chǎn)生的機制,從而提高學習、工作和自我管理的能力[6]。SDT將動機分為自主的(出于真正的興趣和/或個人認可的重要性)和受控的(出于內(nèi)部/外部壓力或取決于獎勵/懲罰)。與受控動機相比,自主動機與深度學習、更好的學習成績、更高的創(chuàng)造力和心理健康有關。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動機取決于三個基本心理需求的滿足:自主需要(執(zhí)行自主選擇學習任務的需要)、勝任需要(有能力完成課程內(nèi)容的需要)和關系需要(同伴群體的歸屬感的需求)。相反,受控動機是由這些需求的挫敗感所激發(fā)的。教學中,教師采用自主支持教學行為和更開放的信息交流態(tài)度,能夠幫助學生提升學習的內(nèi)部動機[7]。
2? 教學設計
2.1? 了解需求,調整教學形式
教師在課前通過與學生交流、問卷調查、微信群提問等多種途徑、多種形式了解學生在課堂教學和實驗課中更想獲得哪些知識,并圍繞這些需求構建教學形式,目的是使學習內(nèi)容與學生未來所從事的臨床工作緊密關聯(lián),滿足其自主需要。教學形式上,教師在課前對學生進行分組,布置預習任務,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通過自主查閱相關資料對問題進行討論、探索、梳理和總結,最后形成統(tǒng)一答案在課堂上進行成果展示。此學習過程為學生提供了勝任需要和關系需要,從而激發(fā)學生對學科的真正興趣,產(chǎn)生內(nèi)在動力。
2.2? 教學目標
臨床藥物治療學是臨床藥學專業(yè)的核心課程,知識層面:學生需要掌握疾病的藥物治療原則、藥物不良反應、藥物相互作用、特殊人群用藥、藥物治療監(jiān)測等。能力方面:學生應具有將藥物與臨床治療緊密結合的能力,保障患者用藥安全、有效、經(jīng)濟和適當。情感目標方面:提高學生的課程興趣度,積極參與課堂活動,運用專業(yè)知識解決患者用藥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職業(yè)認同感,滿足學生自主需要,提升學習動機。
2.3? 教學活動設計
2.3.1? 課程總體設計
根據(jù)既往教學經(jīng)驗,學生更喜歡通過具體案例學習藥物在疾病中的應用,而非單純學習疾病的藥物治療原則。在《癲癇》這一章節(jié)中,以1例癲癇合并妊娠患者規(guī)律服用抗癲癇藥期間仍反復癲癇發(fā)作為例,通過條理清晰的邏輯分析,解決妊娠期癲癇患者的個體化用藥問題,進而達成教學目標。在SDT框架下,教學過程充分考慮學生的三個需要(自主需要、勝任需要和關系需要),以自主支持教學(組織自主支持、程序自主支持和認知自主支持)的技巧完成授課,最終驅動學生產(chǎn)生內(nèi)在學習動機。具體教學設計見圖1。
2.3.2? 課前活動設計
圍繞學生需求構建課程有助于在學生中創(chuàng)造一種自我決定的動機狀態(tài)(內(nèi)部狀態(tài)),這種自主動機狀態(tài)將進一步引導學生的主動學習行為,以激發(fā)他們對學習的持續(xù)興趣和動機。以滿足學生自主需要為目標設計課前教學問題,對問題感興趣的學生會利用課余時間和精力查閱相關資料,課前進行充分準備,理論課上也會更專心?;趯W生當前的知識儲備和自主學習能力,教學問題的難度應具有最佳挑戰(zhàn)性,既具有一定難度,但通過學生自主學習,又能夠解決部分關鍵問題。
以滿足學生自主需要為目標設計課前教學問題,教師在課前1~2周通過班級微信群或“雨課堂”向學生推送教學問題,學生以小組的形式討論問題并形成解決方案。每輪問題選出1名同學作為負責人(一學期中所有學生都有機會擔任此角色),負責整理、匯總小組成員搜集到的資料,并在課堂上進行成果展示。通過解決與未來職業(yè)密切相關的臨床用藥問題能夠滿足學生的自主需要和勝任需要,分組課前預習及擔任小組負責人能夠滿足學生的能力需求及關系需求。
2.3.3? 課堂活動設計
課堂教學根據(jù)小組長匯報各組圍繞課前教學問題形成的臨床問題解決方案→教師講授理論知識→學生→教師討論→教師再講授的順序展開。來自臨床的真實案例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促使其產(chǎn)生學習動機。因此,首先以1例癲癇合并妊娠患者既往癲癇控制良好,孕中期頻繁癲癇發(fā)作的案例向學生提出以下三個問題引導開始教學活動:①患者癲癇頻繁發(fā)作的原因可能是什么?②妊娠合并抗癲癇患者的藥物治療方案應如何調整?③不同抗癲癇藥物的致畸性有何特點?
2名小組長分別陳述小組課前自主學習達成的問題解決方案。學生完成匯報后,教師應該給予其及時、積極和建設性的反饋,使學生充分了解當前對知識的理解與教學目標之間的差距。教師給予學生的反饋應該僅針對學習問題而非針對個人,應使用積極的措辭提出學生在解決臨床問題中存在的不足,并為其將來的自學方式與內(nèi)容提供建議[8]。
完成上述教學環(huán)節(jié)后,教師能夠掌握學生對知識點的了解程度,從而更加靈活、有針對性地調整理論授課內(nèi)容。如,學生通過課前自學能夠較好地回答妊娠合并癲癇患者的選藥原則,而忽略了因用藥依從性對藥物療效的影響,教師則應在后續(xù)教學環(huán)節(jié)重點強調患者用藥依從性在確??拱d癇藥物療效中的重要作用。同時引用1~2個案例對這一問題進行進一步說明,強化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與認識。
最后,教師再進一步提出臨床問題引發(fā)學生討論,例如如何通過治療藥物監(jiān)測判斷患者的用藥依從性、如何為肝腎功能不全患者制訂抗癲癇藥物治療方案及藥物劑量調整等臨床常見問題。討論過程中教師需要在課堂上創(chuàng)造一個溫暖、積極、分享的氛圍,情感支持能夠讓學生充分地表達他們的感受、困惑和問題。與教師積極互動可能會促使學生對學習更感興趣,且與教師的“親緣感”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內(nèi)在動機。完成討論后再由教師進行總結性知識回顧和重點內(nèi)容強化。
2.3.4? 課后活動設計
課后教師向學生提出一個與本節(jié)課相關的開放性問題,如“抗癲癇藥物的研究進展”,要求學生通過自主查閱文獻、書籍并結合理論學習內(nèi)容,完成一篇小綜述。本部分旨在加深學生對課堂知識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3? 教學評價
在完成一學期的教學后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對教學效果進行評價,包括多維感知自主支持量表 [9](表1)和基本心理需求滿足和挫折量表 [10](表2)。筆者對量表進行了部分修改以符合評估本門課程教學中學生對教師自主支持行為、學生心理需求滿足以及學生內(nèi)在動機形成的調查需要。問卷中所有條目均采用5級李克特曼量表進行自評,1表示“非常同意”,2表示“同意”,3表示“不清楚”,4表示“不同意”,5表示“非常不同意”。
4? 結語
臨床藥學是藥學與臨床實踐相結合的一門科學,本科教育目標是培養(yǎng)出既具有豐富藥學知識又具備臨床實踐能力的高素質藥學人才。近年來,為了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教師通過案例教學、現(xiàn)場教學、模擬教學、角色轉換等各種方式不斷對教育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在既往的教學體系中,教師和教育機構普遍傾向于認為經(jīng)過精心設計的教學活動就可能使學生獲得最佳的教育結果。然而,如果不允許學生自己選擇如何學習以及學習什么,學生則難以認同教學活動,進而影響學習效果。最終,學生在理論課堂上所獲得的有限的知識也無法滿足將來的職業(yè)需求[11]。
SDT認為,如果課堂環(huán)境能支持學生的自我決定和自我需要,學生則會對學習更感興趣、更充滿好奇、更有勝任感和更有創(chuàng)造性,他們對概念的學習、學習成績、課堂出勤率、課堂滿意度、課堂參與度、自我調節(jié)學習策略的使用、心理幸福感都會提高,同時他們也更容易迎接學習與生活中的各種挑戰(zhàn)[12]。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是高等教育改革的趨勢。什么樣的教學模式才是“以學生為中心”值得深入思考。基于SDT和既往教學經(jīng)驗,了解學生的心理需求并圍繞其開展教學活動,對提高學生學習動機至關重要。SDT框架下,教師采用自主支持教學行為技巧在課前、課中以及課后對學生實施教學活動,滿足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自主需要、勝任需要和關系需要,提高學生對該門課程的興趣,產(chǎn)生持續(xù)的學習內(nèi)在動力,最終改善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霍記平,趙志剛,梅升輝.首都醫(yī)科大學臨床藥學專業(yè)學生培養(yǎng)模式[J].醫(yī)藥導報,2019,38(11):1524-1527.
[2]楊小光.基于“整合”理念的臨床藥學本科教學模式分析[J].中國醫(yī)藥導報,2020,17(16):70-73.
[3]Dyrbye LN,Thomas MR, Shanafelt TD.Medical student distress:causes, consequences, and proposed solutions[J].Mayo Clin Proc.2005,80(12):1613-22.
[4]Robert JV,Luc P,Marc R.B,et al.The Academic Motivation Scale:A Measure of Intrinsic,Extrinsic,and Amotivation in Education[J].Educ Psychol Meas,1992,52(4):1003-1003.
[5]李松霞,王俊紅,鄒香.自我決定理論下的自主支持教學策略研究[J].大學教育,2019(3):40-42.
[6]Karin B,Kristina L,Per-Olof S.,et al.Perceptions of self-determina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among Swedish home care recipients-a crosssectional study[J].BMC Geriatr,2019(19):142.
[7]Strijbos JW,Narciss S,D黱nebier K. Peer feedback content and sender's competence level in academic writing revision tasks: Are they critical for feedback perceptions and efficiency? [J].Learn Instr, 2010,20(4):291-303.
[8] Ryan RM,Deci EL.When rewards compete with nature:The undermining of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self-regulation[J].Intrinsic & Extrinsic Motivation,2000(23):13-54.
[9]Chen BW,Vansteenkiste M,Beyers W,et al.Basic psychological need satisfaction,need frustration,and need strength across four cultures[J].Motiv Emotion,2015,39(2):216-236.
[10]田碩.基于自我決定理論的大學生學習動機激發(fā)研究[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5,28(3):138-140.
[11]安妮塔·伍爾??耍珹nitaWoolfolk,伍爾???,等.教育心理學[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5.
[12]林梓鵬,陳楚婷,康樂,等.新形勢下發(fā)展我國臨床藥學教育的思考[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23,41(2):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