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奇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作為語文教育的核心之一,對學生語言、思維、情感、價值等方面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影響。閱讀是學生獲取信息和知識的主要途徑之一,能開闊學生視野,豐富學生知識,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和邏輯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和文化素養(yǎng)。因此,教師應該加強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正確認識和把握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性,以提高閱讀教學質量和效果,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必要性
(一)提高語文能力
閱讀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語言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使其掌握更多的語言知識和表達技巧。而開展閱讀教學,可以幫助學生了解各種文章的結構和邏輯關系,使其掌握不同的表達方式和修辭手法,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和表達能力。
(二)培養(yǎng)興趣愛好
閱讀不僅是一種學習方法,還是一種生活方式。而開展閱讀教學,可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體會閱讀的樂趣,培養(yǎng)學生閱讀習慣,激發(fā)學生對語文學科的興趣和愛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提高綜合素質
閱讀不僅能幫助學生學習語文知識,還涉及其他學科的知識,如歷史、地理、科學等。開展閱讀教學,可以幫助學生了解這些領域的知識,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四)增強文化意識
閱讀涉及各種文化和知識體系。而開展閱讀教學,可以幫助學生了解豐富多樣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知識,增強學生的文化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理解能力,這會對學生未來的職業(yè)規(guī)劃和人際交往產生重要影響。
(五)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
閱讀可以幫助學生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的創(chuàng)新和進步。開展閱讀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學習不同的思考方式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造力,為學生未來的發(fā)展打好基礎。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
(一)制定有效的教學方法
閱讀素養(yǎng)教育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重要策略之一。這種策略一般涵蓋多種教學形式和方法,包括朗讀、聽讀、閱讀比賽等,其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興趣。因此,教師要針對小學生的閱讀特點和需求,研究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興趣。
在閱讀前預熱階段,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初步了解,包括對文章主題、背景和相關知識點的介紹,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教師可以利用圖片、視頻、PPT等方式進行講解,讓學生對文章主題、背景和相關知識點有初步了解,或者通過問題啟發(fā)學生的思考,激發(fā)學生興趣。例如,教師要講解一篇關于水的文章,不僅可以通過圖片或者視頻,讓學生了解水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性,還可以介紹文章的主題和背景,讓學生對文章內容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另外,教師可以通過提問或者討論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為后面的閱讀打下基礎。
在閱讀過程中,教師要及時對學生進行引導和提示,指導學生正確理解和分析文本。在具體實施中,教師可以通過提問、解釋生詞、引導學生進行聯(lián)想和推理等方式,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增強閱讀效果。此外,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閱讀難度,選擇合適的引導方式,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獲得更好的體驗和效果。例如,在教授一篇關于文物的文章時,教師不僅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思考文物的種類、定義和重要性等問題,讓學生對文物有一個初步的了解,還可以對生詞進行解釋,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教師還可以通過分段閱讀、探究文本結構等方式,讓學生逐步理解和掌握文章的核心內容。
在閱讀后的總結和歸納階段,教師應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文章,以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例如,在教授一篇關于環(huán)境保護的文章時,教師不僅可以讓學生在閱讀后回答和總結文章的主題和核心內容,還可以通過討論文章的環(huán)保知識和環(huán)保意義,引導學生關注環(huán)境保護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
(二)建立評估機制
建立評估機制是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重要策略之一。評估機制主要包括三個部分:評估對象、評估方式、評估結果的分析。教師建立評估機制,可以及時發(fā)現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采取相應的教學措施,增強教學效果。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評估對象可以是學生的閱讀能力、閱讀興趣、閱讀習慣等方面。學生的閱讀能力可以從閱讀理解、閱讀速度、閱讀流暢度、閱讀記憶等方面評估;學生的閱讀興趣可以從閱讀內容、閱讀目的、閱讀方式、閱讀體驗等方面評估;學生的閱讀習慣可以從閱讀時間、閱讀頻率、閱讀環(huán)境等方面評估。
評估方式是指評估的具體方法和手段。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評估可以采用定期考試、課堂觀察、問卷調查、小組討論等方式。教師組織定期考試,可以檢驗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水平;教師進行課堂觀察,可以掌握學生的表現和參與情況;教師開展問卷調查,可以了解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合作意識。評估結果分析是指對評估結果進行綜合分析和解讀。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評估結果的分析可以從多個角度進行,如個體化分析、群體化分析、階段性分析等。個體化分析是對學生進行個性化指導和輔導;群體化分析是對班級、年級的整體情況進行分析和比較;階段性分析是對不同階段的評估結果進行比較和總結。
(三)利用教材和教學資源
教材是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載體,教師可以選擇更適合學生的教材內容,并利用多樣化的教學資源,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具體而言,教師應做到以下兩點。
一是選擇能夠滿足學生不同閱讀需求和閱讀水平的教材內容。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材內容包括文學作品、科普類文章、新聞類文章等。文學作品可以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和熱情,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科普類文章可以讓學生更好地了解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等相關知識;新聞類文章可以讓學生更好地了解時事信息和社會熱點。因此,教師要結合時代背景和學生的興趣愛好選擇合適的教材內容,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是利用多元化的教學資源,包括網絡資源、圖書館資源、實物資源等。網絡資源可以為學生提供海量的閱讀資料;圖書館資源可以讓學生更好地了解不同類型、不同風格的圖書,豐富學生的閱讀體驗,增加學生的閱讀量;實物資源可以通過實物展示、實地觀察等方式,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和文化背景。教師可以展示不同類別的圖書實物,如文學作品、科普類圖書、漫畫類圖書等,讓學生了解各種圖書類型和內容特點。
(四)加強教師培訓
加強教師培訓可以提高教師的閱讀教學水平、教育教學理論水平和教學技能水平,從而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
首先,教師應該具備深入研究閱讀教學的能力,掌握科學有效的閱讀教學方法。教師不僅可以研究教育學、心理學、語言學等相關學科,學習閱讀教學基本理論和方法,從而提高閱讀教學水平,還可以通過學習閱讀教學基本理論和方法,利用圖像教學、情境教學等方式,提高學生閱讀速度和閱讀流暢度。其次,教師應該具備教育教學理論的基本知識,學習教育法律等相關內容,了解教育教學的發(fā)展趨勢和重要意義,從而提高教育教學理論水平。教師可以通過學習教育教學理論,把握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采用啟發(fā)式教學、探究式教學等方式,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和思考問題。最后,教師應該具備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和策略,掌握教學技能和教學評價方法。教師可以通過參加教育教學培訓、閱讀教育教學相關書籍等方式,學習如何設計合理的閱讀教學方案、如何采用正確的方式評價學生閱讀能力等,提高自己的教學技能水平。
(五)利用信息技術提高教學質量
利用信息技術提高教學質量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重要策略之一。因此,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提供更多的教學資源和更好的教學方式,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效果。
網絡資源可以為學生提供海量的閱讀資料和多種形式的教學資源。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將教學內容制作成具有圖像、音頻、視頻等多種形式的課件,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多彩的閱讀材料和教學資源,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堂內容,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例如,在教授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識字”部分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制作圖像課件、動畫課件等,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漢字的基本構成和用法,從而提高學生的漢字識讀能力。又如,在教授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寓言二則》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利用網絡資源,讓學生閱讀童話故事、動物寓言等,從而豐富學生的閱讀內容和閱讀體驗。由此可知,教師不僅可以通過設計數字化教學方案,將閱讀教學內容和教學資源數字化,利用數字化手段實現教學內容的互動和教學評價等功能,還可以利用互動教學平臺、智能評價系統(tǒng)等平臺,實現學生閱讀評價的個性化和精準化,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
結語
為了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教師應當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營造課堂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對閱讀的積極性,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為了增強閱讀教學效果,教師要通過研究有效的教學方法、建立科學的評估機制、完善教材和教學資源、加強教師培訓、利用信息技術等方法,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作者單位:江蘇省泗洪縣明德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