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天
摘要:大課間活動是學生體驗運動快樂、釋放學習壓力的一種體育活動。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精心選擇大課間活動的主題;應該巧妙、恰當地在大課間活動情景中融入中華優(yōu)秀文化,以此讓大課間活動更加有魅力、有內涵、有教育意義;應該與學生一起,創(chuàng)造性地解鎖跳繩運動、球類運動等各種體育項目的新玩法,以此增加大課間活動的吸引力,讓學生熱情洋溢、激情四射地參加大課間活動。
關鍵詞:小學;大課間活動;多樣化;特色化
大課間活動,即陽光體育大課間活動,是學生走出教室、走進操場、釋放壓力、愉悅身心、強身健體的一項體育活動[1]。為了更好地發(fā)揮大課間活動在減輕學生課業(yè)負擔,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方面的作用,教師應多樣且有特色地開展大課間活動。鮮明且多元的活動主題,生動且有趣的活動情景,豐富且有效的活動內容,都是教師多樣化開展大課間活動必不可少的要素。鑒于此,教師應該以學生興趣為導向,選擇有特色的大課間活動主題;以中華文化為內涵,創(chuàng)設有特色的大課間活動情景;以強身健體為目標,開展有特色大課間活動項目,據此打造一種多樣化、特色化的大課間活動,進而讓大課間活動成為學生心馳神往的一項活動。
學生是大課間活動的真正主人[2]。因此,在確定大課間活動的主題時,教師不應該“越俎代庖”替學生選擇,而應該充分放權,深入了解,聆聽學生的心聲,讓學生自主選擇大課間活動的主題,讓學生真切感受到“我的課間我做主”。
(一)問卷調查,征集主題
在醞釀大課間活動的主題時,教師應該面向全體學生,廣泛征集活動主題,鼓勵他們積極為學校大課間活動主題建言獻策。
教師可設計一份關于征集大課間活動特色主題的調查問卷。之后,依托校園網、班級群等信息化平臺,對全體學生開展在線問卷調查,并鼓勵他們大膽、真實地發(fā)表自己的意見、表達自己的想法。調查結果表明:學生對街舞、滑板、輪滑、跳繩、球類運動興趣濃厚。最后,基于問卷調查的統計與分析結果,教師梳理、歸納、總結了學生提議的各種大課間活動主題。
顯而易見,教師以問卷調查的形式,向全體學生征集大課間活動的主題,既凸顯了學生在大課間活動中的主體地位,也為精準選擇一些有特色且學生喜歡的大課間活動主題提供了重要的參考。
(二)結合實際,精選主題
在全面、深入、精準了解學生體育運動項目喜好的基礎上,教師應該結合學校實際,結合學生實際,從學生期望、推薦的體育運動項目中,精選一些有價值、有特色的體育運動項目,并將其作為大課間活動的主題。
比如,圍繞“街舞、滑板、輪滑、跳繩、球類運動”等征集到的各種主題,教師從“可行性”方面展開了深入分析。如,因為學校已經有了多年開展花樣跳繩的經驗,且學生有一定的跳繩基礎,所以將跳繩運動作為一項大課間活動特色主題,是可行的;因為學校立足課后服務,先后組建了籃球、足球等球類社團,且學校球類社團開展得有聲有色、成效顯著,所以將球類運動作為一項大課間活動特色主題,也是可行的……
在深入細致地分析學生提議的各種大課間活動主題的基礎上,教師能夠有針對性地選擇一些符合校情、學情的特色化大課間活動主題,據此為更加有趣、更為有效地開展大課間活動奠定堅實的基礎。
精彩紛呈的大課間活動,離不開生動有趣的活動情景[3]。背景音樂、活動場地等,都是開展大課間活動的一些基本情景。為了讓大課間活動變得更加有內涵、有特色,教師可以在大課間活動的背景音樂、活動場地中,巧妙、恰當地融入多姿多彩的中華文化。
(一)在大課間音樂之中融入中華文化
教師可以圍繞大課間活動各種主題,精心設計一些背景音樂,并在背景音樂中融入一些中華文化元素,據此讓學生在盡情享受陽光體育運動快樂的同時,感知、理解、傳承中華優(yōu)秀文化。
《三字經》《千字文》《朱子家訓》《增廣賢文》等與小學生年齡特征相符的國學啟蒙讀物,都可以適時適度、恰如其分地融入到大課間活動的背景音樂之中。依托這些融入中華文化的大課間背景音樂,不僅可以讓學生放松身心,還可以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之中牢記國學啟蒙讀物的內容,以及卓有成效地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進而助力學生樹立文化自信。
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融入一些紅色革命文化,如可以在大課間活動期間,通過紅領巾廣播站,播放一些紅色兒童歌曲、紅色革命故事、紅色革命詩詞等,以此豐富大課間活動的內容。
(二)在大課間場地之中融入中華文化
在圍繞大課間活動的主題選擇、設計場地的時候,教師不僅要充分考慮場地的寬闊性,還要在場地中融入與大課間活動主題相關的一些文化元素,據此讓活動場地更加有內涵,更加有特色,更加具有教育意義。
比如,在跳繩運動項目區(qū),教師可以在場地醒目的位置懸掛、張貼一些以圖文并茂的形式介紹跳繩文化的海報,如《北齊書·后主紀》中關于跳繩運動的有趣記載,一種單人“跳且唱”的活動;南朝梁代宗懔《荊楚歲時記》中關于跳繩游戲的記載,即“飛百索”;唐人段成式在《酉陽雜俎·境異》中關于跳繩活動的記載,即“透索”等……
同樣,在球類運動項目區(qū)大課間活動場地的醒目位置,教師也可以融入一些與之相關的中華文化。當學生在陽光體育活動小憩之余,就可以自主閱讀、深入了解關于這些體育運動項目的文化知識,以此開闊自身的文化視野。
讓學生盡情地玩,讓學生在玩中忘卻煩惱、釋放壓力,讓學生玩有所樂、玩有所得等,是教師多樣化、特色化開展大課間活動的歸宿點[4]。因此,教師應引領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解鎖各種體育運動項目的新玩法,讓學生在大課間活動中玩出新花樣、新樂趣、新素養(yǎng)。
(一)解鎖跳繩運動項目新玩法
跳繩在強身健體方面作用明顯,且對于運動場地、運動器材等,都沒有過高的要求,簡便易操作。鑒于此,教師可將跳繩運動作為大課間活動的一項主題,并嘗試不斷解鎖跳繩運動的新玩法。
單人跳、雙人跳、集體跳等,都是跳繩運動的基本形式,以單人跳為例,教師可以設計雙腳跳、單腳跳、左右鐘擺跳、前后繩交叉跳、左右腳交替眺;以雙人跳為例,教師可以設計車輪跳、朋友跳、連鎖跳;以集體跳為例,教師可以設計跳大繩、四人運貨式跳繩、多人網繩、十字繩、繩中繩等。
在解鎖跳繩新玩法的過程中,教師還應該充分考慮學生的跳繩基礎,遵循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認知原則,逐一解鎖跳繩的新玩法,讓學生始終對跳繩運動保持一種濃厚的興趣,讓學生逐步提升自身的跳繩能力。
(二)解鎖球類運動項目新玩法
籃球、足球等球類運動項目,也備受小學生喜愛,教師可以嘗試解鎖球類運動的新玩法,讓學生在有限的運動場地中玩出無限的樂趣。
以籃球運動為例,教師可組織學生開展花式運球活動。此項活動,既有助于學生夯實籃球功底,也能夠有效解決籃球運動場地不足的問題。如,左右手交替運球、胯下運球、轉身運球、前后交替運球等。除了單人花式運球之外,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雙人花式運球、多人花式運球等。以足球運動為例,在有限的場地內,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花式顛球活動,如,單腳腳背顛球、雙腳腳背交替顛球、大腿顛球、頭頂顛球等。
在上面的案例中,通過組織學生樂此不疲地解鎖球類運動的各種新玩法,不僅可以讓他們更進一步地熟悉球性,還可以夯實他們球類運動的基本功,也可以促進他們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總而言之,為了讓學生在陽光體育大課間活動中更好地放飛自我、釋放壓力、體驗快樂,教師應該在全面、深入了解學生需求的前提下,精心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些融入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大課間活動情景。在此基礎上,引領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解鎖跳繩運動、球類運動等各種體育項目的新玩法,讓他們在大課間活動中真玩、真樂、真運動、真成長,讓學校大課間活動朝著多樣化、特色化、趣味化、高效化的方向蓬勃發(fā)展,讓學生的童年因主題鮮明、異彩紛呈的大課間活動而變得更加富有童趣、童真。
參考文獻:
[1]陳月華.“雙減”背景下中華傳統體育融入農村特色體育大課間探析[J].體育風尚,2022(9).
[2]李佳錫.校園文化視域下小學大課間活動的活力創(chuàng)新研究[J].體育風尚,2022(1).
[3]余藝.提升大課間體育活動有效性的對策研究[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20.
[4]李伯軒.小學生大課間體育活動方案的優(yōu)化研究[D].荊州:長江大學,2020.
課題項目:甘肅省金昌市2022年教育科研“十四五”規(guī)劃課題“‘雙減背景下大課間活動多樣化、特色化開展的研究”(JCJYKXGHKTLX[2022]76)研究成果
編輯/陸鶴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