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我國高等學校教材建設的研究回溯與展望

2023-08-25 05:19:58李虹
教育文化論壇 2023年5期
關鍵詞:研究展望立德樹人

摘 要: 相較于中小學教材,高等學校各學科教材的建設自主性較大,我國對高校教材的重視程度相對不足,高校教材質量有待提高。高校教材是國家建構意識形態(tài)和文化認同的重要載體,也是高等教育知識選擇的理念和邏輯生成的集中體現(xiàn)。高校教材建設涉及政府、高校、教師、學生、出版社等多個主體,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tǒng)一的系統(tǒng)工程。高校教材建設研究應以發(fā)生學為基本理念,凸顯立德樹人的重要意涵;以角色論為破題思路,著力構建多維協(xié)同的建設機制;以實踐論為主要范式,重視調查研究,以保障高校教材建設質量。

關鍵詞: 高校教材建設;立德樹人;研究回溯;理論遵循;研究展望

中圖分類號: G64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7615(2023)05-0021-10

DOI: 10-15958/j-cnki-jywhlt-2023-05-003

在我國,高等學校教材是高校教學的基本依托,是解決為誰培養(yǎng)人、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這一根本問題的重要載體。大學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塑造的重要時期,高校教材是影響青年學子成長成才的思想寶庫和智慧經(jīng)典。長期以來,相較于對中小學教材的關注度,我國對高校教材的重視程度相對不足,加之高校各學科教材的自主性較大,高等學校教材質量良莠不齊,高等學校精品教材不多。近年來,隨著國家對教材建設工作的重視,關于高校教材建設的研究成果逐漸增多?;厮莞咝=滩慕ㄔO研究成果,可以為未來的高校教材研究與建設提供思路與借鑒,有利于提升高校教材質量。

一、研究回溯

(一)高校教材建設與意識形態(tài)安全研究

長期以來,學界較少從意識形態(tài)的視角對高校教材進行研究。近年來,隨著國際國內形勢的變化,諸多學者站在國家事權和意識形態(tài)安全的高度開展教材研究。有學者認為,社會和時代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要在教材中有所反映[1],教誨性是教材的根本屬性[2]。葛兆光認為,各種文、史、哲方面的教科書,要塑造忠誠國民,培養(yǎng)人的文明和教養(yǎng)[3]。杜時忠主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要選擇合理的方法與合適的流程環(huán)節(jié)“進教材”,提出一種將價值觀“融入”教材的概念[4]。韓震長期以來高度關注高校教材體系的完善,提出要充分發(fā)揮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育人功能[5],要總結中國經(jīng)驗、描述中國問題、表達中國聲音、傳播中國價值[6]。顧海良提出,社科類教材要進一步提升彰顯中國立場、中國智慧、中國價值的信念和信心[7]。田慧生強調,應從政治建設、質量建設、制度建設、隊伍建設、環(huán)境建設五個方面進一步加強教材建設[8]。杜瑞軍、李芒從我國高校教材管理的基本邏輯出發(fā),提出需要依法確立教材管理作為國家事權的內涵,并從提升教材水平的角度明確了高校和教師的職責[9]。李太平等認為,教材通過建立學生的制度自信、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自覺來實現(xiàn)國家認同的使命[10]。由檀傳寶領銜的“國民身份認同教育教材開發(fā)研究”課題組融入合乎時代要求的先進教育理念,吸納了教育學、心理學、美學等多學科前沿研究成果,對如何開發(fā)國民身份認同的教材提出了思路。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鄭富芝提出,要在教材建設方面體現(xiàn)國家事權“一堅持五體現(xiàn)” “一堅持五體現(xiàn)”,是指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必須體現(xiàn)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要求,必須體現(xiàn)中國和中華民族風格,必須體現(xiàn)黨和國家對教育的基本要求,必須體現(xiàn)國家和民族基本價值觀,必須體現(xiàn)人類文化知識積累和創(chuàng)新成果。 ?的基本遵循和實踐要求[11]。

(二)高校教材建設與管理研究

鐘啟泉較早提出需重視大學教材建設與開發(fā)[12]。劉學智等就“大中小學教材的一體化建設和管理研究”這一課題開展研究,提出我國必須以教材質量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構建縱向銜接和橫向配合的現(xiàn)代化教材體系[13-15]。2019年,李芒主持的重大研究課題“世界主要國家教材建設研究”開題,在教材的系統(tǒng)研究領域具有開拓性意義[16]。楊丹提出,隨著社會各領域發(fā)生深刻變化,高等教育改革進入深水區(qū),且面臨全球化、智能化 等挑戰(zhàn),高校教材建設應處理好知與魂、術與道、教與學、質與量、引與培、源與流等六個關系,提升教材的思想性、科學性、民族性和時代性[17]。李奇通過調查學生對已有教材建設成果的態(tài)度,發(fā)現(xiàn)高等教育教材在適用性與科學性、編寫印刷水平、定價與配套資源等方面存在問題,認為高校教材改革的重點在提高其實踐性、時代性和語言流暢度,并提出適當引入原版教材,實現(xiàn)優(yōu)質教育資源本土化[18]。李虹從高校教材編寫理念的創(chuàng)新、高校精品教材建設的長效機制、教材與“雙一流”建設的關系以及高校教材建設應與新時代同向同行等方面做了探索,認為在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面臨許多新形勢的情況下,需要創(chuàng)新高校教材的建設與管理機制[19,20]。蔡穎蔚以南京大學為例,提出高等學校教材建設需要實現(xiàn)“價值引領”與“知識傳授”同頻共振[21]。我國高等教育教材建設考察團于2003年前往發(fā)達國家進行高校教材建設考察時發(fā)現(xiàn),中外高校對“教材”一詞的用法不同,我國一些高校教師將教材作為textbook來使用,而美國高校的教材則類似于teaching material的功能[22]。孫益在分析了德國、美國、英國、法國等發(fā)達國家研究生教材遴選與管理的歷史、現(xiàn)狀與特征的基礎上,對我國研究生教材建設提出建議,如設立專門機構管理研究生教材建設、重視高?;A課程教材的設計與編寫、規(guī)范專業(yè)課程教材的選擇與使用、注重教材的電子化等[23]。郭瑾莉等則 從地方高校的視角提出,新時代地方高校必 ?須全面加強黨的領導,進一步推動教材政治建設;立足嚴格管理,加快完善教材管理制度與秩序;切實在教材特色和高水平編寫人員上下功夫,打造更具影響力的精品教材[24]。金文旺等對首屆全國高等教育類教材建設優(yōu) ?秀獎進行了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提出應多措并舉促進不同學科、高校和地區(qū)教材建設多樣化發(fā)展[25]。

(三)高校教材形式創(chuàng)新研究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智慧化教材應運而生,許多高等教育學者、高校教材的編寫者和教材管理者從高校教材建設與新技術結合的角度提出高校教材形式建設的創(chuàng)新思路。李輝認為,高校精品教材建設要結合“精品課程”建設需要,以電子教材建設為先導,創(chuàng)建高校教材規(guī)劃與建設的新機制[26]。張煒提出,在借助紙質教材完成知識的有限呈現(xiàn)后,可以通過網(wǎng)絡信息技術來實現(xiàn)新形態(tài)的課程平臺,促進教材的表現(xiàn)形態(tài)發(fā)生變化[27]。張家軍等提出,新形式教材(智慧化教材)的價值邏輯起點,是依托智能技術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28]。但隨著網(wǎng)絡化、多媒體教材的出現(xiàn),電子化教材的價值邏輯和負面影響需引起重視。李芒關注到電子教科書不能喪失教育性這個核心考察標準,一些電子教科書會對學生的學習狀況產(chǎn)生一定的負面影響,電子教科書目前無法徹底取代紙質教科書[29]。根據(jù)金文旺等對高等教育類教材建設優(yōu)秀獎的統(tǒng)計分析,在高校優(yōu)秀教材中,數(shù)字教材總體偏少,高校教材的形式創(chuàng)新及新形式教材建設的質量有待提高[25]。

(四)高校教材的出版和選用研究

部分教材出版社及出版人對教材出版質量展開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在出版實踐中開創(chuàng)了“研編一體化”的先河,促進了教材編寫者與出版者的同步互動,提升了一線教師和教材出版工作者共同促進教材質量的意識和素養(yǎng)。黃強認為,新時代的教材建設要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和價值導向,出版社要以人民為中心,真心誠意做好教材出版服務相關工作,大力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提升教材的科學性,加強教材的立體化和數(shù)字化建設[30]。饒濤探討了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針對高校教材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包括深耕優(yōu)勢學科、對接社會需求、加快高校教材出版轉型升級等[31]。王軍認為,面向新時代的高校人才培養(yǎng)與大學教材出版,必須與當今時代對人才提出的不同定位和要求相契合[32]。藥蓉認為,新時代大學出版社作為高等教育體系的一部分,其教材建設思路應圍繞“有質量”展開,從教材的品牌建立,到教材內容保障、形式創(chuàng)新等各個環(huán)節(jié)都要做到行為規(guī)范、品質優(yōu)先[33]。部分高校教材管理者對教材的選用和供應展開思考,建議制定便于操作的高校教材選用標準和嚴格的審批程序,對于不符合規(guī)定的教材,教材管理部門要嚴格把關;同時創(chuàng)新教材供應管理模式,引入競爭機制等[34]。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國內還涌現(xiàn)出一批由資深專家領銜開展的重大教材研究項目,包括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等國家智庫承擔的大中小學教材建設實施細則、管理辦法、發(fā)展規(guī)劃等課題;同時,國內一大批高校一線教師從不同學科的角度闡述了高校教師如何結合課程建設編寫學科教材,涉及不同學科教材編寫者的編寫思路、設計、方法等維度的研究,以及各學科如何結合學生的思維特點來編寫教材,從而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等;另有研究剖析了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對教材的選擇、解讀和反饋的意見建議等。由于涉及的學科范圍廣泛,學科與學科之間差別較大,本文不再贅述。

(五)研究述評

綜上所述,國內諸多學者專家對教材中包含的教育、政治、經(jīng)濟、文化和意識形態(tài)等因素進行了探索與分析;更有一些高校一線教師、高校教材管理者和出版者關注到高校教材的編寫、管理、選擇以及教材形式的變化和教材出版的重要性等。現(xiàn)有研究深化了學界和社會對教材建設的認知與把握,喚起了教育工作者對教材的高度重視,同時為高校教材的編寫、選用和出版提供了有益思考,也為未來研究奠定了基礎。從研究視角來看,既有研究更多集中在中小學教材建設,較少關注在大學生價值觀形成中發(fā)揮重要作用的高校教材建設;更多關注“馬工程”教材、“思政課程”教材、哲學社會科學教材,對同樣承擔立德樹人使命的專業(yè)學科教材缺乏關注。從研究內容上看,已有成果主要集中在提高重視、意義闡釋等方面,而對如何建構優(yōu)質的高校教材質量保證機制,如何在高校教材中體現(xiàn)黨和國家對高等教育的基本方針和政策要求、體現(xiàn)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及價值觀等方面,還缺乏具體的實踐措施。從研究方法上看,少有采用實證分析的方法進行深入研究,較少挖掘立德樹人在高校教材中的建設路徑、有效方法等,研究陷于空泛化。正如阿普爾提到,近年來對教科書的學術研究不少,但不少學者的研究成果仍然用賴特·米爾提出的“抽象經(jīng)驗論”這一概念來概括[35],一些研究缺乏具體可操作的落實機制。

申繼亮提出,“我國新時代的教材建設將面臨全球化、大眾化、信息化等多元挑戰(zhàn)”[36]。如何將立德樹人與高校教材有機結合,提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高校教材體系建設中的落實效果,形成高校教材質量保證機制,是新時代高校教材亟待解決的重要命題。高校教材建設必須回應時代要求,積極探索解決教材建設機制等現(xiàn)實問題,為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作出貢獻。

二、 理論遵循:一種具有特殊意涵的系統(tǒng)工程

高校教材是高等教育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它既是國家建立意識形態(tài)共識和文化認同的重要載體,也是高等教育知識選擇理念和生成邏輯的集中體現(xiàn),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統(tǒng)一的系統(tǒng)工程。

(一)發(fā)生學與高校教材建設:立德樹人之本質意涵

要深入把握高校教材建設的本質意涵,需要引入發(fā)生學理論。“發(fā)生”不同于“起源”,“發(fā)生”是邏輯推理概念,“起源”是歷史時間概念。發(fā)生學理論注重研究對象中主要的、根本的、必然的因素,是以邏輯推斷研究事物產(chǎn)生和發(fā)展的學問。高校教材建設必須引起重視的依據(jù)是什么? 這是高校教材建設必須討論的問題。教育心理學家皮亞杰對于認知過程的考察開啟了發(fā)生學方法在教育學領域的應用,目前,這一理論已被廣泛應用于人文社會學科。根據(jù)布迪厄率先定義的“文化資本”這一概念,可以認為,書本(教材)是一種客體化的文化資本(Objectified cultural capital)[37]。阿普爾提出“官方知識”(Official knowledge)的概念,認為“教科書除了傳授專門的知識和技能,還負責傳遞和塑造國家的意識形態(tài)”[38]??梢?,教材在塑造國民價值觀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那么,高校教材的作用又如何呢?放眼全球,曾經(jīng)“詩意棲居”的大學已逐漸從社會的“邊緣”步入“軸心”,“大學的功用”正在多元化[39],大學與國家發(fā)展、社會進步的關系愈來愈密切,“超越象牙塔”的大學正在承擔促進社會發(fā)展和民族進步的責任[40]。

第一,高校教材之于國家,是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基礎性工程,是立德樹人的主陣地,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的基礎環(huán)節(jié)。強化高校教材建設,落實國家事權,突出教材的政治性、時代性、規(guī)范性和實效性是教材建設的首要要求和根本遵循。同時,一個國家的教材建設體系(教材的政治意識、編寫水平、管理水平等),關系到人民群眾基本的價值體系和學校人才培養(yǎng)的水平,也是一個國家可持續(xù)發(fā)展和長久競爭力的體現(xiàn)。

第二,高校教材之于高校,是高等學校實施規(guī)范教育最主要的遵循,是學科知識和教育手段的最主要依托,是學生學習科學思維、學科文化和學科精神的直接載體,是教學改革與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媒介。一流的教材成就一流的高校,高水平大學在教材的編寫和選用上有很高的標準和要求,也是高校彰顯自身教學質量的重要載體和評價指標。優(yōu)質的高校教材建設體系是促進大學學科建設的關鍵一環(huán),反映出大學的綜合實力和辦學水平。擁有一批經(jīng)得起時間考驗和實踐檢驗、并被廣泛采用的精品教材,將是一所大學的教學精華、教學品牌、教學名片和學術豐碑。

第三,作為教材的編寫者與運用者,高校教師以教材所包含的學科知識為基礎,教育引導學生復現(xiàn)學問產(chǎn)生的過程,通過教材的編寫和學習,帶學生領悟學科思維與方法,體會其貫穿學科文化和社會文化的內在聯(lián)系和精神氣質。通過不斷地打磨,一部經(jīng)典的教材必將成為傳世之作,高水平教材也能成就高水平學者。

第四,高校教材之于學生,是其接受知識的重要途徑,更是塑造大學生心靈世界的主要載體??禃詡サ日J為,教科書是受眾最多、發(fā)行量最大、對人影響最深的書籍,不僅在培養(yǎng)青少年知識和教育方面具有重要價值,而且在塑造青少年的“三觀”上發(fā)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41]。顯然,大學生正處于人生的重要時期,高校教材是影響青年學子成長成才的思想寶庫和智慧經(jīng)典,高校教材建設具有立德樹人之特殊意義。高校教材是面向高素質的高校畢業(yè)生、依據(jù)國家頒發(fā)的專業(yè)目錄以及學科教學大綱、教學計劃而專門編寫,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普及化,高等教育將被更多人接受。因此,需要不斷增強大學生的知識素養(yǎng),強化對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為社會和市場輸出更多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

(二)角色論與高校教材建設:多維協(xié)同的系統(tǒng)工程

美國社會學家米德最先把戲劇中的“角色”概念引入到社會學研究中[42]。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認為,每個角色都有一套權利與義務以及與之相對應的行為規(guī)范體系[43]。與身份相對應的義務和權利的行為規(guī)范模式稱作社會角色。教材是對有價值傳授的知識形態(tài)的界定[44]。著名國際比較教育學家P.阿特巴赫在總結一些國家的教材建設制度時建立了由教材內容(content)、教材生產(chǎn)(production)和教材使用( consumption)組成的三維教材建設結構[45]。阿普爾曾研究了影響教科書出版、發(fā)行和選用等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各種角色因素[35],這些因素在保證教材質量方面各自發(fā)揮著不同的作用,但又是目標一致、相互聯(lián)系的共同體。高校教材建設需要遵循角色論的基本概念和理論。事實上,高校教材建設包括教材的頂層設計、編寫、審定、出版、使用、反饋、修訂等一系列完整的閉環(huán)過程,這個過程涉及政府、學校、教師、學生、出版社、教材專家等多個角色聯(lián)動發(fā)揮作用。

第一,政府之于教材,是教材建設的頂層設計者和規(guī)劃者,是建立科學的高校教材管理制度的倡導者,政府還是推進高校教材建設各項工作有章可循的保障者。政府要健全教材選用、管理、評價和反饋相關機制,要組織專家對高校教材的思想性、科學性等方面進行嚴格的審查,對教材出版和印刷質量進行評價、反饋與懲戒。建立閉環(huán)的高校教材質量跟蹤、調查、反饋機制,并暢通信息渠道,幫助社會大眾和高校師生對教材使用情況進行全面的了解和認知。

第二,學校之于教材,是高校教材編寫、選用甚至組織評價反饋等環(huán)節(jié)的最直接部門,是建設高質量教材體系的重要保障。從高校教材建設的外部環(huán)境來看,隨著高等教育國際化和普及化水平的提高,國際高等教育教學水平的提升、先進的世界高等教育教學理論的更新、高校生源的不斷擴大等,要求高等學校必須與時俱進,及時對高校教材進行調整和更新,使新時代的大學生從高校教材中得到更多的獲得感;從高校教材建設的自身使命來講,應積極應對社會變化和高等教育內部變革帶來的挑戰(zhàn),主動研究高校教材建設規(guī)律,發(fā)揮高校教材在國家戰(zhàn)略發(fā)展和人才培養(yǎng)中的基礎性、戰(zhàn)略性作用,為培養(yǎng)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新時代建設者和接班人和為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文化強國提供強有力支持。

第三,教師之于教材,是高校教材的編寫者,教材編寫質量的保證者,立德樹人思想進教材的主要執(zhí)行者,是專業(yè)課程教材的選用者,還是教材出版、使用等方面的研究者、監(jiān)督者和反饋者。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具體執(zhí)行一線教學活動,承擔著教材建設的多重角色,教師是否能順應社會發(fā)展需求,是否有意識地不斷改進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是否有能力精選更科學、更專業(yè)、更精華的理論知識體系融入教材,是提升教材質量的關鍵。

第四,學生之于教材,是教材發(fā)揮立德樹人作用的主要對象,是高校教材最直接的使用者和反饋者。從高校教材建設的內部環(huán)境來看,學生對教材的學習體會是調整教材內容以及促進教學方法改革的來源,是一種基礎性教學資源建設,關系到教學效果和人才培養(yǎng)質量提升。為提高高校教材的實用性、適用性、思想性、科學性、系統(tǒng)性和目的性,高校教材必須實時接受來自學生的正確評價和客觀反饋。

第五,出版社之于教材,是教材出版質量的保證者。出版社直接負責教材質量把關、教材印刷設計、教材出版管理等方面,出版者是擔負教材精選嚴出的具體執(zhí)行者。出版者有責任堅決杜絕教材出版中粗制濫造、牟取私利等現(xiàn)象,突出教材選題的公平性、公正性,進而確保高校的教材質量。

可見,高校教材的質量保障是一項需要多個角色共同發(fā)揮作用的系統(tǒng)工程,這是高校教材建設研究的共識。

(三)實踐論與高校教材建設:一線調研的反饋機制

實踐是檢驗認識的標準,良好的高校教材建設機制,需要在基本的教育教學理論框架指導下最終指向實踐。高校教材建設機制需要依靠從編寫到出版再到使用、修訂等一系列客觀實踐的反饋,不斷進行調整,從而提升高校教材建設質量。以實踐論為主要范式的一線調研反饋機制主要分為兩個維度。

一是從高校教材編寫層面來講,在每一部教材編寫之前,需要做大量的調查研究工作,“更多且更廣泛的調查研究是學科教材建設需要長期進行的基礎工作” [46],避免盲目編寫教材。具體來說,包括多方調研學科教學的培養(yǎng)目標和使用教材的學生實際情況,學科教學前、中、后的基礎調查研究,學生的學科基礎能力,學生對專業(yè)學科學習的認識以及在使用不同形式學科教材后對專業(yè)知識的掌握程度和學科知識的提高程度[46]。只有在掌握了學生和教師在使用不同教材時遇到的各種問題后,才可以在編寫新教材時更具有針對性,揚長避短,進一步推進高校學科教材建設。

二是從高校教材建設的研究方法上看,要深入了解參與高校教材建設的一線教師、教材管理者、教材使用者、教材出版者等不同主體的看法與建議,采用實證調研分析的方法對高校教材建設質量提升機制進行深入研究,使研究結論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由于高等學校教材與中小學教材針對的主體不同,且高校教材的學科差異較大,具有明顯不同的特征,因此很有必要認真梳理其特征,制定具體的高校教材建設質量提升實施方案。換句話說,立德樹人在高校教材建設中的落地、落實、落細還面臨諸多問題,需要以實踐論為主要范式,以多學科理論體系為指導,在教材編寫前明確以立德樹人為目標,針對與高校教材建設直接相關的不同群體開展精準、細致的一線調研工作,建立基于實踐論的一線調研的反饋機制。

三、 研究展望:多維協(xié)同立德樹人落實機制的構建

通過前述研究發(fā)現(xiàn),高校教材建設涉及多個主體,這些主體從不同的路徑將立德樹人內化到教材建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發(fā)揮著不同的角色職能。各個主體發(fā)揮作用的過程從根本上看也是一種育人活動和過程,天然而本質地呈現(xiàn)出一套完整的教育理論體系。結合高校教材建設研究述評和對其理論遵循的分析,對今后高校教材建設研究工作的開展提出以下建議。

(一)基本理念:凸顯立德樹人重要意涵

立德樹人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教育活動的核心和精髓,是中華文化的內在共識,“是黨的高等教育思想的核心理念”[47],也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務。推進新時代高等教育高質量發(fā)展,需要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48]。今后的研究中,要以發(fā)生學和價值論為基礎,從新時代高校人才培養(yǎng)的高度,論證高校教材建設的時代背景和價值意義,討論和強調當前立德樹人在高校教材建設中的進一步落實。要系統(tǒng)梳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關于立德樹人的重要論述,并對黨的十八大以來有關教育的重要文件、政策、觀點、案例進行分析研究,歸納出高校立德樹人的理論體系和高校教材建設的基本要求、具體要點。站在培養(yǎng)新時代高校人才的高度,運用立德樹人“進教材”的目標、原則、要求、要素、內容、方法、隊伍建設等元素構建理論模型,形成科學、恰當?shù)倪壿嬻w系。為提供更加完善的高校教材建設方案,還可以借鑒高?!榜R工程”教材建設經(jīng)驗,選取國內優(yōu)秀的哲學社會科學精品教材作為研究對象,進行文本分析和比較研究,尋找如何在高校各學科教材編寫過程中體現(xiàn)教材的政治性、思想性、前沿性、科學性,提煉出立德樹人“進教材”的經(jīng)驗。此外,與高校教材建設相關的多維主體均應秉持先進的教育理念,重視“教育理念在教材編寫中的主導作用,樹立學校即社會的教學理念與明確教材的課文內容和取材范圍”[49],這樣才能真正發(fā)揮高校教材立德樹人的重要作用。

(二)破題思路:構建“五位一體”質量保障機制

當前高校教材建設面臨的一個關鍵問題是:如何將立德樹人落實到高校教材建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從而提升高校教材的整體質量和水平。我國高校教材建設需要構建多維協(xié)同整合機制,形成協(xié)同效應。高校教材立德樹人作用的發(fā)揮以及教材質量的提升,需要緊緊圍繞“落實”二字,嘗試探索多主體、多維度、深融合、交互性、協(xié)同式落實機制,以高等教育哲學的基本理論和教育學原理相關理論為指導,運用角色定位理論和系統(tǒng)協(xié)調理論為破題思路,細化各方權責,構建“五位一體”質量保障機制,明確各方角色,協(xié)同推進教材質量,具體包括:政府負責教材建設頂層設計和組織專家審核;學校負責教材建設與管理;教師作為教材編寫者,是教材編寫質量的保證者,是立德樹人思想“進教材”的主要執(zhí)行者;學生作為教材使用者,是立德樹人的主要對象和教材使用反饋者;出版社則負責保證教材出版質量。這五個主體從不同路徑、發(fā)揮不同的角色職能和特點,將立德樹人內化到教材管理和建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做到立德為根本,樹人為核心,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以往研究的理論不足。

(三)研究范式:重視高校教材建設調查研究

今后的研究需要改變研究方式,將高校教材建設細化到政府、高校、教師、學生、出版社五個層面,通過對高校教材建設直接相關者開展問卷調查、調研、訪談等,把握高校立德樹人“進教材”的現(xiàn)狀、問題、困難、挑戰(zhàn)及意見建議等。尤其要特別重視從高等教育教材研究專家、一線教材主編、使用教材的大學生、選用和管理教材的管理人員中尋找方法、措施、策略,從目標設立、內容統(tǒng)籌、路徑創(chuàng)新、載體協(xié)同等維度進行實踐轉化,就如何構建多主體、多維度、深融合、交互性、協(xié)同式“落實機制”開展實證調研和實踐探索,回應人才培養(yǎng)需求以及學生對教材的意見建議,最大程度實現(xiàn)教育增值,最終形成協(xié)同機制,從而為高校在教材中落實立德樹人提供參考,從供給側的角度為學生提供優(yōu)質的高等學校教材。同時,通過上述調研方法循證高校教材建設的意見建議,實現(xiàn)規(guī)范研究與實證方法相結合,從研究視角、研究領域、研究問題的針對性等方面對現(xiàn)有的高校教材建設研究進行優(yōu)化和改進,彌補以往研究的理論不足,破解立德樹人“進教材”空泛化的研究瓶頸,構建更加科學和更富邏輯的理論與實踐框架。

四、結語

高校教材建設要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大背景下,不斷回應現(xiàn)實重大關切,從呈現(xiàn)的問題、面臨的困境和挑戰(zhàn)展開調研,找到更具科學性、解釋力、操作性的落實機制,在實證性、系統(tǒng)性、針對性上突破,力求實現(xiàn)理論研究與實踐應用的有效銜接,為扎根中國大地的高等教育教材建設體系提供智力支持,為培養(yǎng)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

石鷗,趙長林.科學教科書的意識形態(tài)[J].教育研究,2004(6):72-76.

[2] 石鷗,石玉.論教科書的基本特征[J].教育研究,2012(4):92-97.

[3] 葛兆光.“一本好的教材遠勝于一打好的學術著作”[J].同舟共進,2013(9):35-37.

[4] 杜時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教材的教育學探索[J].教育研究,2015(9):34-39.

[5] 韓震.教材編寫的意識形態(tài)維度[J].課程·教材·教法,2019,39(7):9-13.

[6] 韓震.完善高校教材體系 充分發(fā)揮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育人功能[J].中國大學教學,2016(8):12-13.

[7] 顧海良.新時代高校哲學社會科學教材建設的指導思想和基本遵循[J].中國大學教學,2019(7-8):4-11+15.

[8] 田慧生.新時代教材建設的若干思考[J].課程·教材·教法,2019,39(9):4-6.

[9] 杜瑞軍,李芒.我國高等學校教材管理的基本邏輯[J].教育研究,2019,40(6):116-127.

[10] 李太平,王俊琳.教材建設與國家認同[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9(9):23-30.

[11] 鄭富芝.尺寸教材悠悠國事——全面落實教材建設國家事權[J].人民教育.2020,(Z1):6-9.

[12] 鐘啟泉.大學教材開發(fā):亟待重視的研究領域[J].教育發(fā)展研究,1999(1):17-20.

[13] 劉學智,張振.教育治理視角下教材一體化建設的理論建構[J].教育研究,2018,39(6):139-145.

[14] 劉學智,張振.推進教材制度創(chuàng)新的著力點[J].教育研究,2019,40(2):25-32.

[15] 劉學智,王馨若.基于立德樹人的大中小學教材一體化建設[J].課程·教材·教法,2019,39(8):12-19.

[16]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世界主要國家教材建設研究”開題報告會舉行[J].教育學報,2019,15(2):57.

[17] 楊丹.構建新時代高校教材工作新格局初探[J].中國高教研究,2021(12):18-22.

[18] 李奇,李洵之,王楠.高等教育教材發(fā)展與建設調查分析[J].中國大學教學,2012(4):88-91.

[19] 李虹.基于研究型教學理念的高校教材建設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15(4):62-67.

[20] 李虹.加強高校精品教材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冶金教育,2018(6):19-21.

[21] 蔡穎蔚.論本科教材建設的堅守與創(chuàng)新[J].中國大學教學,2017(11):88-90.

[22] 高等教育教材建設考察團.學習國外先進經(jīng)驗促進我國教材建設[J].中國大學教學,2003(2):28-32.

[23] 孫益,陳露茜,王晨.高校研究生教材建設的國際經(jīng)驗與中國路徑[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8(2):72-77.

[24] 郭瑾莉,王天澤.新時代地方高校教材建設:實踐審思與行動路徑[J].中國高教研究,2020(8):104-108.

[25] 金文旺,李正福,劉湉祎.多樣化、合作與創(chuàng)新:推動高等教育教材建設高質量發(fā)展——基于首屆全國教材建設獎全國優(yōu)秀教材(高等教育類)的描述性分析[J].中國高教研究,2022(8):64-70.

[26] 李輝.以高水平教材建設工作為基礎全面推動精品課程建設[J].中國高教研究,2006(8):84-85.

[27] 張煒.新形態(tài)課程與教材建設[J].中國大學教學,2018(1):85-86.

[28] 張家軍,閆君子.智慧化教材的價值邏輯及其實現(xiàn)路徑[J].電化教育研究,2021(6):74-80.

[29] 李芒,孫立會.關于電子教科書基本問題的探討[J].教育研究,2014(5):100-106.

[30] 黃強.新時代教材建設:理念與實踐[J].中國出版,2018(9):5-10.

[31] 饒濤.高校教材建設現(xiàn)狀與對策——以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為例[N].中國出版?zhèn)髅缴虉螅?019-04-02(4).

[32] 王軍.新時代大學教材出版與高校人才培養(yǎng)[J].出版廣角,2019(20):21-24.

[33] 藥蓉.試論新時代大學出版社高校教材建設新思路[J].中國出版,2018(21):50-52.

[34] 趙爍.高校教材選用和供應的制約因素及對策[J].中國高教研究,2002(9):74.

[35] M·阿普爾,L·克里斯蒂安-史密斯.教科書政治學[M].侯定凱,譯.袁振國,審校.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2.

[36] 申繼亮.新時代教材建設面臨的挑戰(zhàn)、問題和趨勢[J].課程·教材·教法,2019(9):7-8.

[37] 布爾迪厄.文化資本與社會煉金術——布爾迪厄訪談錄[M].包亞民,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36.

[38] ?邁克爾·阿普爾.官方知識——保守時代的民主教育[M].曲囡囡,劉明堂,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1-22.

[39] 克拉克·科爾.大學的功用[M].陳學飛,譯.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36.

[40] 德里克·博克.走出象牙塔——現(xiàn)代大學的社會責任[M].徐小洲,陳軍,譯.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15.

[41] 康曉偉,王剛.鑄魂育人:新時代教材建設的思想遵循[J].課程·教材·教法,2020(9):4-10.

[42] 米德.心靈、自我與社會[M].趙月瑟,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8:174.

[43] 費孝通.社會學概論[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63.

[44] 伯頓·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統(tǒng)——學術組織的跨國研究[M].王承緒,譯.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4:12.

[45] P.阿特巴赫.教科書:國際比較的角度[M]//M·阿普爾,L·克里斯蒂安-斯密斯.教科書政治學.侯定凱,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300-318.

[46] 羅睿,郭建軍.對中國大學雙語教學中教材建設的思考[J].教育文化論壇,2012(5):70-75.

[47] 靳諾.立德樹人:中國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務和時代使命[C]//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高?!W科·育人:高等教育現(xiàn)代化——2017年高等教育國際論壇論文集.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17:60.

[48] 劉旭東.論中國式現(xiàn)代化視野下的教育高質量發(fā)展[J].教育文化論壇,2023(3):1-12.

[49] 楊飛,楊恬恬.教育理念對教材編寫的主導作用——以葉圣陶對《開明國語課本》的編撰為例[J].教育文化論壇,2018,10(3):24-28.

Teaching Materials Construc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Based on Retrospection and Prospects of Research

LI Hong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Beijing, China, 100083)

Abstract:

Compared with the teaching materials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the autonomy of teaching materials construction for various disciplines in higher education is greater. China has relatively valued less about teaching materials in higher education, so the quality of them remains to be improved. Teaching materials of higher education are important carriers for the country to establish ideological consensus and cultural identity, and also centralized embodiments of the concept selection and logic gener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knowledge.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s for higher education involves many subjects such as the governmen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eachers, students and publishers, which forms a systematic project that unifies instrumentality and humanism. The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s in higher education should take the basic concept of "emergence" and highlight the important connotation of "fostering virtue through education"; take "role theory" as the breakthrough idea and focus on building a multi-dimensional and collaborative construction mechanism; and take "practice theory" as the main paradigm and attach importance to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materials construc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Key words: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s in higher education; fostering virtue through education; research retrospection; theoretical followings; research prospects

(責任編輯:梁昱坤 郭 蕓)

猜你喜歡
研究展望立德樹人
中國管理會計研究述評與展望
商情(2016年46期)2017-03-06 23:33:17
立德樹人視閾下的服務型基層黨支部構建方式探究
科教導刊(2016年28期)2016-12-12 06:04:24
干旱半干旱區(qū)不同環(huán)境因素對灌木群落土壤呼吸影響研究進展
談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務
淺析以“立德樹人”為目標的初中音樂教學策略
淺談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實踐立德樹人
學校體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體育師友(2016年5期)2016-11-28 11:20:01
新常態(tài)視閾下高校輔導員做好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文教資料(2016年19期)2016-11-07 07:35:01
財稅政策支持生態(tài)產(chǎn)業(yè)發(fā)展的研究現(xiàn)狀與展望
關于重游意愿的研究綜述
科技視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8:13:41
许昌县| 酉阳| 永宁县| 临洮县| 武陟县| 大庆市| 凤山县| 新建县| 万州区| 南皮县| 松江区| 岱山县| 四川省| 平罗县| 太保市| 资讯 | 凤凰县| 陈巴尔虎旗| 凯里市| 扎囊县| 潜江市| 翼城县| 高清| 永城市| 青冈县| 汉沽区| 昭平县| 万荣县| 海南省| 信丰县| 杨浦区| 竹山县| 江城| 永定县| 玉树县| 邹平县| 刚察县| 墨玉县| 泸西县| 凌云县| 监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