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營
(撫順職業(yè)技術學院,遼寧撫順 113122)
2022 年8 月31 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第50 次《中國互聯網絡發(fā)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我國網民規(guī)模達10.51億人。而在校學生網民的比例高達五分之一強,位居各類網民群體之首。相對于復雜的社會生活,一些大學生更愿意在社交網站上暢所欲言,使網上社交平臺成為他們主要的交流工具。在移動互聯網普及的背景下,網絡成為重要的文化陣地和輿論傳播媒介,極大地增加了高職院校輿情引導工作難度,因此,如何突破輿情引導的瓶頸、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成為高職院校面臨的重要課題。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明確指出,要以“大思政”為核心,確保思政工作常態(tài)化、科學化、高效化?!按笏颊庇啥鄠€具有思政教育功能的主體實施,通過多種形式的、線上線下的實踐場域與思政理論運作,從多個層面對思政教育對象進行全方位引導,提高他們的價值認同、文化修養(yǎng)和思想觀念,從而實現多維度育人目的?!按笏颊本哂忻黠@的特點:第一,參與主體的廣泛性。“大思政”不局限于專職教師,全體有關人士都要參加。第二,時間和空間的廣延性?!按笏颊弊⒅厝逃?,堅持“以育人為本、以德育為先”的根本方針,加強第一課堂、第二課堂的有機結合和優(yōu)勢互補,充分體現了空間與時間的延伸。第三,開放的內容體系?!按笏颊敝v究思政教育與學生生活緊密結合,強調思想政治教育內涵選擇,重視思政教育實效。第四,實現虛擬和真實平臺的交互?!按笏颊弊⒅卣鎸嵑吞摂M平臺的有效交互,充分利用二者長處培養(yǎng)學生思政素養(yǎng)。
目前,一些高職學生對網絡輿情的認識還比較單一、模糊。網絡世界是一個與真實社會極為接近的社會,但又不完全是真實的,因此它是一個“間接的、擬態(tài)的真實世界”。一些高職學生瀏覽信息的習慣、單純的思想意識,使得他們無法洞察信息的隱蔽性和真實性,從而容易陷入虛假輿情或“標題黨”的圈套,這也是許多網絡輿情事件反轉的原因。在面對網絡輿情的時候,個別高職學生傾向于情緒化、非理性的表達,忽視了自己的社會責任,容易產生負面影響。此外,一些高職學生對網絡輿情的態(tài)度是盲從和隨意的。在沒有足夠的知識儲備或官宣消息尚未公布的時候,有些學生出于無意識,有時會盲目地發(fā)表自己的見解[1]。所以,在“大思政”視域下,加強高校網絡輿情引導是非常必要的。
1.建設好校園門戶網站。門戶網站是高職院校公共輿論導向的重要平臺。高校要堅持“大思政”理念,充分發(fā)揮門戶網站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突出理想信念教育的職能,密切關注大學生關心的熱點問題,用生動、活潑、有趣的風格呈現有關內容,及時解答學生的疑惑,快速澄清迷惑性觀點,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引導學生明辨是非。
2.打造高職院校微平臺。高職院校要做好官方微信平臺建設,把社會熱點話題內容打造為重點欄目,盡可能地回應和滿足學生的信息需求[2]。同時,要注重在各種網絡媒體上培養(yǎng)輿論意見領袖,并積極吸納具備較高道德素質的師生參與學校網絡安全建設。
3.加強網絡媒體管理。對網絡媒體進行科學定位,破除其發(fā)展壁壘,加強網絡媒體與各行業(yè)交流,深度探索新型發(fā)展模式。拓寬網絡媒體發(fā)展空間,積極開拓新的網絡輿論陣地。為充分發(fā)揮互聯網輿論陣地的作用,高校應主動更新新聞傳播理念,運用符合網絡受眾心理特點的話語風格和傳播方法,適時發(fā)出權威的聲音,積極搶占網絡輿情制高點[3]。
1.講好講活思政故事。高職院校教師要通過故事講道理,在思政課中靈活運用更多、更便捷、更貼近學生的新媒體,提升思政課的吸引力和參與度。深刻的道理總是蘊藏在簡單的故事中。在講述故事時,教師可以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借助人工智能、數字科技、VR(虛擬現實)體驗、網絡直播等多種教學手段,通過觀看視頻、情景模擬、活動展示、觀點討論等生動的方式,展現故事中蘊含的深刻道理,使學生感同身受地體會馬克思主義真理的強大,激發(fā)學習熱情和興趣[4]。
2.打造網絡精品內容,增強輿論引導力、公信力和影響力。在新時代,高校要創(chuàng)作出既能引起人們注意又能代表社會主流的傳播內容,講好中國故事和學校故事,不僅要保證網絡內容的思想政治方向,還要突出動漫、短視頻等可視化特點[5]。高校傳媒要在保證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的前提下,結合時代精神與生活實際,深入挖掘當代大學生思想和時代的契合點,大膽嘗試生活化話語表達與互動式信息傳播,打造呼聲高、吸引人的校園文化作品,創(chuàng)作出主流價值觀鮮明且大學生網民喜聞樂見的精品內容。
3.加強互聯網生態(tài)管理,構建互聯網信息治理長效機制。高校要遵守國家有關部門的要求,建立規(guī)范化、法治化網絡傳播系統,實行分級化教學管理與研究探索,從根源上遏制不良網絡信息傳播,努力構建一個健康、穩(wěn)定的校園網絡生態(tài)環(huán)境[6]。
1.打造一支業(yè)務精干、專兼結合的網上輿論監(jiān)督隊伍。從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優(yōu)秀學生干部、專家學者中挑選適合的人才,組建網絡評論隊伍,對網民進行引導。注重教師和學生網上輿論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為網上輿論監(jiān)督做好準備。推動形成輔導員、專業(yè)課教師和思政課教師全面合作的“大思政”格局,做好網上輿論引導工作。
2.培養(yǎng)師生網上輿情意見領袖。高職院校是大學生集中的地方,也是思想文化生成和活躍的場所,學生的思想觀念和行為受周邊朋友的影響很大,他們更容易接近或保持一致。因此,高職院校要加大對網絡輿論領袖的關注力度,深度挖掘、加強培育,定期開展網上輿論應對技能訓練,使輿論領袖熟練運用網上輿論導向技巧,充分發(fā)揮團結朋輩、凝聚人心、統一思想的作用[7]。
3.構建多部門協同治理網絡輿情大格局。具備良好業(yè)務素質和政治素質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團隊,可以發(fā)揮網絡輿情引導作用,一方面為維護國家輿論安全提供保障,另一方面為維護社會安定提供支撐。高職院校從各部門抽調人員,完成協同治理,個人的工作負擔會大大減輕,從而可以充分發(fā)揮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力,做好網絡宣傳工作。
1.構建和完善網上輿論監(jiān)督、剖析制度。高職院校應依托云處理、云存儲等大數據和智能技術,建立動態(tài)化網絡輿論分析機制。實現監(jiān)督內容精細化、監(jiān)測主體偏向移動終端,全面了解學生的思想、言論、態(tài)度和情緒,并進行有效整合,研究學生思想言論變化規(guī)律,以便對其行為傾向進行預測和指導。
2.健全網上輿論表達和回饋機制。高職院校要敞開大門,搭建合理有效的學生反饋平臺,及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動向,理清學生對網絡輿論的理解思路,聽取學生的各種意見和要求,主動為學生服務,為學生答疑解惑,迅速、高效地解決各類難題。適應大學生喜歡在互聯網上表達的習慣,充分利用互聯網傳遞正能量、弘揚主旋律。
3.建立完善的網絡安全預警和應急機制。高職院校應按照分工負責、協調一致、注重效果、突出導向、共同決策、恰當處置的原則,建立一套完整的事前預警、事中調節(jié)、事后引導的應急機制,科學把控網絡輿論發(fā)生、發(fā)展、上升、消亡全過程,及時引導網絡輿情。正確引導大學生,降低對網絡溝通的依賴和信息索取依賴,提升大學生網絡信息辨別能力和網絡內容認知能力。
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信息傳播方式日新月異,網絡成為輿論傳播新領域,甚至出現了即時直播的嶄新方式。在宏觀視域下,互聯網輿論已經成為大眾最重要、最便捷、最廣泛的參與社會治理的手段;高職院校是各種思想文化迅速擴散和發(fā)展的重要場所,對大學生進行網絡輿論引導,已經引起全社會高度重視。在“大思政”格局下,高職院校網絡輿情引導要打破壁壘,積極適應新的環(huán)境和輿論形勢,轉變理念,主動出擊,協同作戰(zhàn),完成大數據時代網絡輿情引導工作創(chuàng)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