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梧 挺
(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 歷史研究所,哈爾濱 150028)
在古代東亞的醫(yī)療觀念中(古代東亞世界的醫(yī)療、疾病觀念是以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觀念為主干的,而朝鮮半島、日本等地的醫(yī)療疾病觀則是對中國傳統(tǒng)的沿襲與尊崇,日本至17世紀末才出現(xiàn)對這一傳統(tǒng)觀念嚴厲批判的“古方派”[1]。因此,本文所說“古代東亞醫(yī)療觀”“古代東亞疾病觀”等,都是指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文化對醫(yī)療、疾病的認識而言),疾病與風土二者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所謂“風土”一詞,在魏晉以后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風土記”這類地志著作的題目中(如西晉人周處的《風土記》、唐人莫休符的《桂林風土記》、元人周達觀的《真臘風土記》等),指某一特定地域的自然地理與風俗習慣。據(jù)《黃帝內經(jīng)太素》記載:
故東方之域,天地之法始生也,魚鹽之地,濱海傍水,其民嗜魚而食咸,皆安其處,美其食,魚者使人熱中,鹽者勝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故其病皆為癰瘍,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從東方來。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處也,天地之所收引也,其民陵居而多風,水土剛強,其民不衣而疊篇(“疊篇”,一作“褐薦”),其民笮(“笮”,一作“華”)食而脂肥,故邪不能傷其形體,其病皆生于內,其治宜毒藥,毒藥者亦從西方來。北方者,天地所閉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風寒冰凍(“凍”,一作“冽”),其民樂野處而乳食,藏寒生病(“生病”,一作“生滿病”),其治宜灸焫,灸焫者亦從北方來。南方者,天地所養(yǎng)長,陽氣之所盛處也,其地污下(“污下”,一作“下”),水土弱,霧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胕,故其民皆致理而色赤,其病攣痹,其治宜微針,故九針者亦從南方來。中央者,其地平以濕,天地所生物色者眾(“所生物色者眾”,一作“所以生萬物也眾”),其民食雜而不勞,故其病多痿厥寒熱,其治宜導引按蹻,故按蹻(“按蹻”,一作“導引按蹻”)亦從中央出[2]585-587。(按此段引文亦見《黃帝內經(jīng)素問校注》,個別文字略有不同,所注異文即據(jù)此書[3])
由此可見,傳統(tǒng)醫(yī)學認為,不同地域的自然地理、氣候物產與衣食風習等方面的差異,使得不同地域的致病因素各異,從而可能導致形形色色的地方病[2]588。這種早期醫(yī)籍中的觀念,在漢唐時期具有相當影響,如東漢仲長統(tǒng)在其《昌言》中即提到:“北方寒,其人壽;南方暑,其人夭。此寒暑之方驗于人也?!盵4]隋巢元方《諸病源候論》認為:“夫四方之氣,溫涼不同,隨方嗜欲,因以成性。若移其舊土,多不習伏。必因飲食以入腸胃,腸胃不習,便為下痢”(《諸病源候論校注》卷十七《痢病諸候·不伏水土痢候》)[5]540;“江東、嶺南,土地卑下,風濕之氣,易傷于人?!?《諸病源候論校注》卷十三《腳氣病諸候·腳氣緩弱候》)[5]416又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也提出:“河洛關中,土地多寒,兒喜病痙”(《備急千金要方校釋》卷五《少小嬰孺方上·驚癇·灸法》)[6]96;“關中土地,俗好儉嗇,廚膳肴羞,不過菹醤而已,其人少病而壽。江南嶺表,其處饒足,海陸鮭肴,無所不備,土俗多疾,而人早夭。北方仕子游宦至彼,遇其豐贍,以為福佑所臻,是以尊卑長幼,恣口食啖,夜長醉飽,四體熱悶,赤露眠臥,宿食不消,未逾期月,大小皆病?;蚧蓟魜y腳氣脹滿,或寒熱瘧痢,惡核疔腫,或癰疽痔漏,或偏風猥退,不知醫(yī)療,以至于死?!?《備急千金要方校釋》卷二七《養(yǎng)性·養(yǎng)性序第一》)[6]575而且,前述《黃帝內經(jīng)太素》中的觀念及唐以前典籍中的相關論述在此后逐漸傳入日本,并為日本現(xiàn)存最早的醫(yī)籍《醫(yī)心方》所著錄[7],成為當時東亞地區(qū)的普遍認知。由此可見,以東亞古代醫(yī)學的觀點來看,地域風土,特別是不同地域間在季節(jié)、氣候、環(huán)境等自然因素以及飲食起居等社會風習上的差異是十分重要的致病因素。正由于在東亞疾病觀中疾病與風土密切相關,所以,在古代東亞世界的歷史背景下,探討特定疾病與地域風土的關系,往往對于揭示其背后疾病觀念的歷史衍變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毋庸諱言,關于渤海國歷史的文獻資料十分有限,因而許多相關歷史問題的討論都受困于文獻不足而難以展開,渤海國的風土與疾病關系問題就是一例。雖然理清這一問題對于從多角度理解渤海國歷史有重要意義,但相關史料的匱乏,使得這一問題長期以來幾乎沒有進入相關學者的研究視野,更遑論形成相應的問題意識。幸而,《類聚國史》《延喜式》等古代日本史籍中的相關記載為探討上述問題提供了重要的線索。筆者不揣谫陋,擬從日本相關史料入手,探討古代日本對渤海國風土與疾病關系的認識,以就教于方家。
古代日本與渤海國的交往由來已久。自元正天皇養(yǎng)老四年(720)至嵯峨天皇弘仁二年(811),日本先后14次派出遣渤海使[此據(jù)維基百科日文版“遣渤海使”條所列“渤海使一覽”表(https://ja.wikipedia.org/wiki/遣渤海使)。又據(jù)日本學者上田雄的統(tǒng)計,遣渤海使的發(fā)遣次數(shù)為15次(上田雄:《渤海國の謎——知られざる東アジアの古代王國》,第二章《渤海國からの使者》表2《送·遣渤海使発遣記録表》)[9]66]。這些遣渤海使到達渤海國境內,對當?shù)氐纳鐣L習、山川地理等有一定程度的觀察與了解,如由諸君鞍男等6人組成的首次遣渤海使團即以“觀其風俗”為目的[9][按上田雄并未將此次出使統(tǒng)計為“遣渤海使”,而是將圣武天皇神龜五年(728)“送渤海客使”引田蟲麻呂等62人前往渤海國視為日本第一次派出“遣渤海使”][8]68-69。此外,一些經(jīng)由渤海國而前往唐朝游歷或求學的日本人,出于親見或耳聞,對渤海國的情況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如桓武天皇延歷十五年(795)在唐學問僧永忠等奉上天皇書就曾言及渤海國的情形[永忠為日本平安時代初期的著名僧人,寶龜年間(770—780)入唐,于長安西明寺留學,于延歷二十四年(805)返回日本。據(jù)上田雄的研究,永忠是經(jīng)由渤海國而入唐,其對渤海國的實情有所見聞;而延歷十五年永忠“傳奉”回國的書信(即“永忠の書”)也是經(jīng)由渤海國并由渤海遣日本使呂定琳等帶至日本。由于“永忠の書”所反映的渤海國情況出自其本人的耳聞目睹,因此,該段記錄作為描述渤海國國情、氣候、文化等情況的第一手資料,其史料價值不言而喻(上田雄:《渤海國の謎——知られざる東アジアの古代王國》,第六章《急がばまわれの渤海路》中《永忠の渤海路経由の渡唐と通信》《「永忠の書」の真?zhèn)巍贰顶啸%靴工蚶盲筏客ㄐ拧に徒黏螌g例》三節(jié))[8]234-241]:
渤海國者……以天之真宗豐祖父(文武)天皇二年(698),大祚榮始建渤海國。和銅六年(713),受唐冊立其國。延袤二千里,無州縣館驛,處處有村里,皆靺鞨部落。其百姓者靺鞨多,土人少,皆以土人為村長。大村曰都督,次曰刺史,其下百姓皆曰首領。土地極寒,不宜水田,俗頗知書,自高氏以來,朝貢不絕[10]。
所述雖然簡短,但舉凡渤海國政治、社會、氣候、經(jīng)濟、文化等都有提及,幾乎無所不包,這也足見古代日本人對渤海國風土的了解程度。而這其中就提到了渤海國“土地極寒,不宜水田”的情形,即氣候十分寒冷,不宜種植水稻。這是對渤海國風土的基本概括。
由于永忠是經(jīng)由渤海赴唐的“學問僧”,確實到過渤海國,因而其書信中對渤海國情況的敘述確是得之于親身見聞。其中,“土地極寒”是對渤海國寒冷氣候的描述。渤海國與日本的氣候差異較為明顯,以渤海國的中心地帶中京、上京地區(qū)和日本的平安京、平城京為例相比較,根據(jù)現(xiàn)代氣象學的統(tǒng)計,前者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夏溫差較大,冬季氣候寒冷,1月份平均溫度都在-10℃以下[11];后者則基本屬于瀨戶內海式氣候,氣候溫暖少雨,冬季平均氣溫都在0℃以上[維基百科日文版“気候區(qū)分”條(https://ja.wikipedia.org/wiki/気候區(qū)分)、“瀬戸內海式気候”條(https://ja.wikipedia.org/wiki/瀬戸內海式気候)]。因此,渤海國的“極寒”氣候應該是甫入其域的日僧永忠能夠切身感受到的。而關于渤海國“不宜水田”的認識卻似乎與實際情況不完全相符,因為《新唐書》卷二一九《渤海傳》所提及的渤海國名物特產中就有“盧城之稻”[12]6183(“盧城”即盧州,為渤海中京顯德府所轄州,其具體位置,一說在今吉林省和龍市東130里船口山城[13],一說在今吉林省和龍市西古城[14])。不過,一方面我們不能確指“盧城之稻”究為水稻抑或旱稻;另一方面,即使“盧城之稻”確為水稻,我們也無法確定其稻作區(qū)域的廣狹,因此也就不能就此即斷定永忠的報告有誤。事實上,就渤海國總的自然條件來看,其地域屬于一年一熟旱地農業(yè)區(qū)[15]253[16],這就決定了渤海國種植的糧食作物是以粟、黍、菽(大豆)等旱地農作物為主的[17]8-20,而其中又以粟最為重要。另據(jù)記載,遼圣宗太平九年(1029),因南京(今北京)地區(qū)饑荒,時任戶部副使的王嘉曾“請造船,募習海漕者,移遼東粟餉燕”;遼道宗統(tǒng)治時期,東京道“咸、信、蘇、復、辰、海、同、銀、烏、遂、春、泰等五十余城內,沿邊諸州,各有和糴倉……所在無慮二三十萬碩”[18]。由此可知,與遼的其他統(tǒng)治區(qū)一樣,遼東京道,特別是遼東地區(qū),也是將粟作為賦稅來征收,而且粟的倉儲量還不低,以至于荒年尚有救災的能力??梢?粟是遼代遼東地區(qū)最主要的糧食作物。而以遼東為中心的東京道,其居民主要是原渤海國遺民,又由于靺鞨先民和渤海人一直有種植粟的傳統(tǒng)[19],據(jù)此可推測,渤海國當以粟為其主要糧食作物。另據(jù)研究,粟也是金代女真人在其本土地區(qū)種植的主要作物[15]251-252,而金本土地區(qū)又與渤海國的疆界接近或一致,這又為渤海國粟作農業(yè)的重要性提供了旁證。據(jù)此分析,即使以“盧城之稻”為代表的稻類作物的確是水稻,其種植面積、規(guī)模也是極為有限的,而遠不能與粟等旱地作物相比。唯其如此,“盧城之稻”才能如史書所載被稱為渤海人“俗所貴者”,因為“物以稀為貴”,一種物產為人所珍視,除了其品質優(yōu)異外,產量稀少也是重要原因。
有學者指出,永忠認為渤?!安灰怂铩笔怯捎谄湓谒?jīng)過的地方?jīng)]見到水稻之故[17]10。揆諸史籍,這種說法并不準確。根據(jù)記載,日本遣唐使及留學僧、學問僧等前往唐朝,一般是從北九州的博多出發(fā),或經(jīng)壹岐、對馬,沿朝鮮半島西海岸北上,橫渡黃海,在山東半島的登州登陸[此即所謂“北路”,為前期遣唐使,也即第一次(630年)至第七次(669年)遣唐使所走航路][20]2-7;或經(jīng)五島列島,然后橫渡東海,抵達長江沿岸的揚州等地[此即所謂“南路”,為后期遣唐使,也即第八次(702年)至第二十次(894年)遣唐使所走航路][20]7-9。除了這兩條直接入唐的路線外,還有從日本經(jīng)由渤海國再到達唐境的選擇,入唐學問僧永忠的情況即屬此例。根據(jù)史籍記載的渤海國交通路線情況,可以大致推知日僧永忠的入唐路線,即從日本海沿岸的越前或加賀等地出發(fā),向北渡日本海至渤海國柵城府或南海府的沿海港口登陸,隨后反向經(jīng)新羅道或日本道到達上京龍泉府,再西行沿朝貢道渡海在登州登陸(關于渤海國交通路線的記載,見《新唐書》卷二一九《渤海傳》)[12]6182;關于唐朝“入四夷之路”的記載,見《新唐書》卷四三下《地理志七下》[12]1146-1155;關于渤海國對外交通路線走向及相關遺跡情況,參見魏存成《渤海考古》[21])。這一路線不僅途經(jīng)渤海國的“五京”核心地區(qū),而且還穿越了出產“盧城之稻”的盧州及海蘭江流域。由此可見,永忠入唐所走路線勢必要經(jīng)過渤海國可能出產水稻的區(qū)域。而在這種情況下,永忠之所以還得出了渤海國“不宜水田”的結論,一方面是基于渤海國水稻種植稀少的實際情況,另一方面則是根據(jù)其親身體會到的渤海國“極寒”的氣候,結合其所了解的日本水稻種植的氣候條件,綜合權衡而做出的判斷。
同時,永忠基于渤海國氣候所做出的這一判斷,可能也是出于其對渤海與日本飲食習慣差異性的考慮。從飲食結構來看,古代日本以水稻為最重要的糧食作物,日本律令制度規(guī)定的田租即以稻米為準:“凡田,長三十步、廣十二步為段,十段為町。段租稻二束二把,町租稻廿二束。”[22]又據(jù)載,在內膳司每月及節(jié)慶日供給宮中的食料中,以稻米(包括米及糯米)、海產(包括鮑魚、烏賊、鰹魚、紫菜、海藻等)及其相關制品(如糯糒、堅魚煎、雜鮨等)為大宗(《延喜式》卷三九《內膳司·諸節(jié)供御料》《供御月料》)[23]867-870。由此可見,古代日本人對稻米和海產情有獨鐘。與之相比,渤海人的飲食習慣則有很大不同。從糧食作物來看,雖然渤海國已有水稻種植,但如前所述,粟應為渤海人的主糧。除此之外,作為靺鞨人傳統(tǒng)的養(yǎng)豬業(yè)與漁獵業(yè)的發(fā)達又使得動物肉類食物在渤海人的食譜中占有很大比例,這從渤海國時期遺址出土的動物殘骸中可見一斑:在位于俄羅斯濱海邊疆區(qū)的8—13世紀村落遺址康斯坦丁諾夫卡-Ⅰ出土的動物殘骸中,野生和家養(yǎng)哺乳動物的骨頭占85.5%,鳥、魚等其他動物殘骸占14.5%;在哺乳動物骨頭中,家養(yǎng)的占55.3%,以豬和狗的骨頭數(shù)量最多,野生的則占44.7%,以狍子和野豬的占比最大[24]。據(jù)此可知渤海人對家豬、狗和狍子、野豬等家養(yǎng)和野生動物肉類較為偏愛,同時,鳥和魚在其飲食結構中也占有相當比例。渤海人的這種飲食習慣在日本史料中也有所體現(xiàn),據(jù)《日本三代實錄》卷四三記載:“[陽成天皇元慶七年(883)正月]廿六日癸巳……下知越前、能登、越中國,送酒、肉、魚、鳥、蒜等物于加賀國,為勞饗渤??鸵病!盵25]以肉、魚、鳥等為接待渤海人的主要食物,也可見當時日本人對渤海人偏好肉食的飲食習慣已經(jīng)有所認識。
綜上可知,永忠根據(jù)其親身體驗,在通信中提及渤海國“土地極寒,不宜水田”的情況,在反映渤海國真實風土的同時,也代表了古代日本人對渤、日間氣候、飲食等差異的基本認識。
由上文的討論可見,古代日本人對渤海國的風土及其與日本的差異,形成了獨特的認識。在此基礎上,古代日本人進而對渤海國的疾病也形成了自己的理解與認識。關于這方面的直接記載并不見于中日相關史籍,不過,《延喜式》中的一些記載則為探討這一問題提供了寶貴的線索。
《延喜式》卷三七《典藥寮·遣諸蕃使》記載了典藥寮為出使東亞各國的使團所配備的各類方藥、草藥、制作及貯存藥物的用具等內容,其中提及遣渤海使所備方劑清單為:“渤海使,十七種:素女丸半劑,五香丸三兩,練仲丸、吳茱萸丸、干姜丸、犀角丸、四味理仲丸各一劑,七氣丸、八味理仲丸各二劑,大戟丸半劑,度嶂散、百毒散各二劑,茯苓散三劑,黃良膏、升麻膏各一劑,神明膏二劑,萬病膏三劑。”[23]825除此之外,書中還記載了遣唐使及遣新羅使所配備方劑的情況(見表1)。
表1 《延喜式·典藥寮》所載遣諸蕃使配備方劑、草藥種數(shù)[23]824-826
“遣諸蕃使”所配備的各類藥物,顯然是用于防治在出使過程中可能罹患的各類疾病的。每種方藥因配伍不同,其功能主治亦有區(qū)別。如果從這些配備的方藥入手,弄清每一種方藥所主治的疾病,那么就可以此為線索,探討當時日本人對出使過程中易患疾病的認識。因此,以下根據(jù)中古醫(yī)籍記載,對《延喜式·典藥寮》中所載之“遣渤海使”所配備方劑的功能主治作一梳理(見表2)。
表2 《延喜式·典藥寮》所錄遣渤海使所備方劑功能主治一覽
通過上文對遣渤海使所配備方劑功能主治的逐一梳理,可將這些方藥所能治療的相關疾病歸納為以下三類:第一,嘔吐下痢,不能飲食(心腹痛、腫脹不食、宿食不消、大便難等),涉及七氣丸、八味理仲丸、大戟丸、四味理仲丸、吳茱萸丸、練仲丸等6種方劑;第二,瘟疫毒氣(惡毒瘴氣、天行瘟疫等),涉及度嶂散、百毒散、五香丸、干姜丸等4種方劑;第三,瘡腫(癰、腫、癬、瘡瘍等),涉及犀角丸、黃良膏、升麻膏、神明膏等4種方劑(還有一種方劑“茯苓散”,由于主要用于強壯滋補,故不涉及)。由此可見,遣渤海使所配備的方劑,主要就是為了應對以上三類疾病的困擾。
除了上述諸方劑主治功能所體現(xiàn)的疾病情況外,其他文獻的記載也為遣渤海使易患疾病情況提供了旁證。雖然不見這方面的直接記載,不過,由于上述藥劑中有不少是遣唐使和遣新羅使也同樣配備的(如神明膏、七氣丸、八味理仲丸等),據(jù)此可以推測,上述三類疾病可能是當時日本“遣諸蕃使”在出使過程中都要面對的困擾。日本遣唐使、留學僧留下了不少關于赴唐途中遭遇及見聞的詳細記錄,如日僧圓仁的《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就以日記的形式較為詳細地記錄了承和五年(838)他隨第十九次遣唐使[20]3-7赴唐的種種經(jīng)歷。因此,如果對圓仁的記載加以梳理,則可從一個側面反映“遣諸蕃使”在出使途中罹患疾病的真實情況。
據(jù)圓仁記載:“[承和五年(838)七月]十三日,大熱……(圓仁)患赤痢”[30]12;“(七月)廿四日……準判官藤原貞敏卒爾下痢……第四舶判官不忍湯水”[30]20(所謂“不忍湯水”,即對上吐下瀉、水米不進的委婉說法[30]22);“(七月)廿五日……人人患痢”[30]22;“(八月)八日……(第四舶)船中人五人身腫死”[30]31;“(八月十日)船師佐伯金成患痢,經(jīng)數(shù)日……(八月十七日)入夜,比及丑時,病者金成死亡”[30]32、34。據(jù)此可知,包括圓仁在內的日本遣唐使團成員,在入唐以后幾乎全部遭受到疾病的困擾,而他們所罹患的疾病則以嘔吐下痢、身腫等為主??梢?遣唐使所面臨的疾病困擾與前述遣渤海使的情況基本相同,這也為前文所述遣渤海使可能罹患的疾病提供了旁證。
綜上分析可知,古代日本對遣渤海使團出使中易患疾病的認識,主要集中于嘔吐下痢、瘟疫毒氣和瘡腫等三類疾病上。這種疾病認識的形成,既源于遣渤海使團在出使途中的真實遭遇(考慮到日本遣唐使在赴唐途中曾遭遇類似的疾病困擾),也與古代日本對渤海國風土和疾病關系的認識密切相關。
前文對遣渤海使易患疾病的情況作了推測,而在當時東亞的疾病觀念中,造成這些疾病的重要原因即是地理氣候與飲食習慣等渤海國的特殊“風土”。像嘔吐下痢不食、身腫這類病候,在遣唐使入唐以后就常與之相伴而行,已見前述;而這類病候之所以會對前往異國他鄉(xiāng)的日本遣諸蕃使造成同樣的嚴重困擾,很可能是由于“不伏水土”所致。據(jù)《諸病源候論》記載:“不伏水土者,言人越在他境,乍離封邑,氣候既殊,水土亦別,因而生病,故云不伏水土。病之狀,身體虛腫,或下利而不能食,煩滿氣上是也”(《諸病源候論校注》卷二一《水腫病諸候·不伏水土候》)[5]645;“夫四方之氣,溫涼不同,隨方嗜欲,因以成性。若移其舊土,多不習伏。必因飲食以入腸胃,腸胃不習,便為下痢?!?《諸病源候論校注》卷十七《痢病諸候·不伏水土痢候》)[5]540可見,遣諸蕃使團的成員正是由于對異國他鄉(xiāng)的氣候、環(huán)境、飲食等客觀條件不適應,才產生了“身體虛腫”“下利而不能食”等“不伏水土”的癥狀,而這種“不伏水土”的狀態(tài)在遣渤海使團中自然也時有發(fā)生。并且,這種情況又同本文開篇即提及的東亞風土與疾病的產生有密切關系的觀念適相契合。因此,在遣渤海使所備方劑清單中加入克制下痢不食及身腫等“不伏水土”癥狀的方劑也就順理成章了。不過,在遣諸蕃使共有的3種克制“不伏水土”方劑(七氣丸、八味理仲丸、大戟丸)的基礎上又增加3種方藥(四味理仲丸、吳茱萸丸、練仲丸),并且還增加了用于防治瘟疫的方藥,這樣的意圖似乎就要從古代日本對渤海國風土與疾病關系的認識上來考慮了。
由表2可知,有6種方劑是遣渤海使所獨有而不見于遣唐使、遣新羅使所備方劑清單的:素女丸、五香丸、練仲丸、吳茱萸丸、干姜丸、四味理仲丸。其中,除素女丸因未見醫(yī)籍記載而主治不明外,其余5種方藥所主治的疾病分別屬于嘔吐下痢不食(練仲丸、吳茱萸丸、四味理仲丸)與瘟疫毒氣(五香丸、干姜丸)兩類。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遣渤海使所配備的用以治療上述兩類疾病的方劑中,四味理仲丸主要是用來治療“霍亂”的,此病不見于遣唐使、遣新羅使配備藥劑的功能主治之中;而五香丸、干姜丸主要用于對付傷寒、天行等瘟疫,也僅見于遣渤海使配備方劑的功能主治中。據(jù)此推測,在古代日本人看來,遣渤海使在前往渤海國途中可能遭遇的疾病折磨,霍亂和瘟疫最為突出,是遣渤海使所要特別注意的疾病。這種情況出現(xiàn)的原因,要從當時日本人對渤海國風土所形成的特殊認識角度去考慮。
如上文所述,在當時的日本人看來,渤海國氣候寒冷,飲食習慣也與本國大異其趣。這種“溫涼”及“嗜欲”上的明顯差異,自然更容易使深入渤海境內的日本人遭受“不伏水土”的折磨。同時,以當時的觀念來看,這種風土上的差異也使遣渤海使團成員罹患“霍亂”“傷寒”等疾病的風險大為提高。所謂“霍亂”即指“嘔吐而利”,是一種以“發(fā)熱、頭痛、身疼、惡寒、吐利”為主要癥狀的疾病(《傷寒論校注》卷七《辨霍亂病脈證并治第十三》)[31]210。根據(jù)當時醫(yī)籍記載,“冷熱不調,飲食不節(jié),使人陰陽清濁之氣相干,而變亂于腸胃之間,則成霍亂”(《諸病源候論校注》卷二二《霍亂病諸候·霍亂心腹痛候》)[5]651。同時,“極寒”的氣候也容易造成傷寒、溫病等疾病,據(jù)《傷寒論》記載:“冬時嚴寒,萬類深藏……觸冒之者,乃名傷寒耳……以傷寒為毒者,以其最成殺厲之氣也。中而即病者,名曰傷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膚,至春變?yōu)闇夭 !?《傷寒論校注》卷二《傷寒例第三》)[31]30-31由此可見,越海而來的日本使團甫入渤海國,可能即觸冒與本國迥異的寒冷氣候,加之飲食習慣的差異,以及旅途之中“冷熱不調,飲食不節(jié)”之不可避免,因而當時的日本人認為其在渤海國罹患霍亂、傷寒、溫病等疾疫的可能性大大增加。這也就解釋了日本遣渤海使所備藥物清單中增加防治霍亂及瘟疫方劑的原因。
綜上可知,古代日本人認為,“土地極寒,不宜水田”的渤海國風土,會給前往渤海的日本人帶來很大困擾。在他們看來,渤海國寒冷的氣候、迥異的飲食習慣不僅會加劇遣渤海使團成員“不伏水土”的癥狀表現(xiàn),更有可能導致霍亂、傷寒等嚴重疾病,折磨其身心,甚或致命。霍亂、傷寒、溫病等疾病儼然成了當時日本人眼中渤海國的“風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