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也
師生互動是課程改革背景下的重要教學理念。在教學中運用師生互動教學方式,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讓師生都投入課堂學習之中。同時,在互動交流中,教師可以及時了解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掌握情況,從而對學生采用適當?shù)囊龑Р呗?。這種教學方式,對于學生個人能力的成長和發(fā)展,能夠起到明顯的輔助作用?;诖?,本文以初中英語學科為例,分析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如何有效進行師生互動。
一、初中英語教學中師生互動的作用
對于很多學生而言,英語是一門比較難學的語言課程,他們對英語有著一定的畏懼心理,英語課堂的參與積極性不高。但是,若教師將師生互動教學方法運用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沉悶的課堂氣氛就會變得活躍起來。在這種情形下,能夠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主動意識。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可運用師生互動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讓學生從心理與行動上改變自身對英語科目的偏見,以一種更樂觀主動的姿態(tài)投入到英語學習中。同時,通過師生互動,可以幫助教師優(yōu)化具體的教學模式,在與學生進行互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進一步了解到學生對相關教學知識的掌握程度,然后根據(jù)學情調整后續(xù)的教學模式,以此幫助教師在不斷優(yōu)化、不斷改變的背景下,構建高質量的初中英語課堂,發(fā)展學生的英語學科素養(yǎng)。
二、初中英語教學中師生互動存在的問題
通過師生互動,能夠為英語教學的后續(xù)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但是,在現(xiàn)階段的英語課堂教學互動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
1.部分教師在進行課堂互動的過程中沒有明確的互動目的?;拥哪康牟粌H是為了助力學生能夠在課堂上有更強烈的參與度,更重要的是通過互動,能夠幫助學生理解相應的知識。但是,在實施英語教學時,有的教師只注重師生互動的形式,忽視了互動教學的實際意義。這種情形就可能導致學生只是喜歡與教師進行互動,難以在與教師互動后獲得更多新的學習想法,也無法促進學生英語素養(yǎng)的提高。
2.部分教師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所選擇的互動形式相對單一。如,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有的教師只注重以提問的方式開展課堂互動,學生只是單向地回答教師設置的問題,無法與教師之間進行互動式的雙向交流,因為這種互動方式是一種單向性的,并且是在教師頻繁提問的情況下進行,很多學生還會產生明顯的恐懼感。這種情況反而會產生適得其反的教學效果。
3.在目前的課堂互動過程中,教師沒有進一步注重互動主體之間的轉換。如,在構建課堂互動中,有的教師主要以自己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進行教學。實際上,學生之間也可以進行互動,他們可以圍繞相應的內容進行交流。但是,在一些英語課堂互動教學模式的應用中,有的教師則不會為學生預留生生互動的時間。
三、初中英語教學中如何進行有效的師生互動
1.進行思維互動,激發(fā)學生自主思考能力。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與學生進行互動時,教師一定要明確互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互動不僅僅是讓學生能夠在學習中產生愉悅感,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輕松的課堂氣氛中高效習得英語知識。在具體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選擇思維互動的方式,在思維互動的過程中,引導學生主動進行思考。教師可以選擇提問的方式,合理把控提問的內容難度以及提問的頻率。
例如,在教學“Unit6 Im watching TV”時,教師可以先和學生對有關看電視的一些情況進行互動交流,詢問學生是否喜歡看電視?喜歡的電視類型有哪些?不同的電視類型在具體的內容上有什么差異?在交流過程中,教師可讓學生圍繞電視節(jié)目內容展開積極的探討,使學生在課堂上擁有較高的活躍度。在這一單元中,不少學生針對一些電視節(jié)目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在學生傾訴了自己的實際想法后,教師再讓學生將重點放到課文上面。此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去閱讀課文中的內容,讓他們從中總結出一些重點。這一互動模式,能讓學生先考慮自己現(xiàn)實生活中的相關內容,再結合具體的課文內容進行分析,同時給予學生一定的緩沖空間,這樣可以進一步降低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排斥度,促進學生對課文的深入理解。
2.注重團體互動,鼓勵學生自由表達。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是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之一。傳統(tǒng)的英語課堂教學中,很多教師會采用應試教育模式,注重學生基礎知識的書面學習。而在這個過程中,部分學生可能無法獲得較強的口語表達能力。為了避免“啞巴式”英語的學習情況出現(xiàn),教師可以采用團體互動的模式,讓學生能夠以更主動的姿態(tài)在課堂上進行表達。
例如,在教學“Unit12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回憶自己在上周末做了哪些事情,然后針對學生所提到的這些事情教師可為他們提供一些基礎詞匯,讓學生根據(jù)教師所提供的這些詞匯進行遣詞造句,將內容轉變成相應的文本。接著,讓學生兩人一組,圍繞自己上周末所做的事情進行對話交流。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之間互相提問,并圍繞對方所提的不同問題相互作答。通過這樣的互動交流,學生可以養(yǎng)成自主表達的習慣,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能夠有較強的主動思考和表達意識。教師可以給予適當?shù)闹笇Ш吞崾?,此種學習模式下,學生就能在教師的幫助下更加順利地完成對話。
3.進行集體互動,師生共同配合。傳統(tǒng)的英語課堂教學中,有的教師很少和學生一起配合,有的教師在設置了一些學習任務后,可能會要求學生自行完成。因此,在目前的教學改革背景下,為了讓師生之間能夠共同配合,營造出一種更和諧的互動氛圍,教師必須和學生一起參與互動。
例如,在教學“Unit9 What does he look like?”時,學生要學習與人物描述相關的內容。在具體的教學階段,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參與互動小游戲。游戲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可以相互配合,由一位學生描述不同人物的實際特點,然后教師在黑板上根據(jù)該學生的描述畫出相應的人物,再猜出該學生所描述的人物是哪位學生或哪些經(jīng)典人物。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和學生必須共同配合,一起圍繞任務卡片中所提示的人物進行思考,并且需要學生準確描述,教師才能更加順利地猜測出正確的人物。這樣的活動能夠進一步增強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默契度。此外,在具體的游戲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與學生合理地進行角色的調換。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既能夠讓學生更輕松地學習,讓他們在互動學習的過程中更加熟練地掌握人物描述的一些具體方法,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同時,教師也可和某一位學生配合,然后讓其他學生進行猜測。這樣能夠營造學生共同配合、和諧互動的氛圍,促進英語教學的高質量開展。
總之,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通過師生互動,能夠營造更舒適、和諧的教學氛圍,也能讓學生以一種更積極主動的姿態(tài)去圍繞所學內容進行探索。在這種情形下,能夠進一步強化學生的學習感受。因此,在具體的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不同的互動方式引導學生,讓學生能夠在互動的過程中習得更多有用的知識,發(fā)展學生的英語素養(yǎng)。
(作者單位:甘肅省秦安縣劉坪中學)
(責任編輯? 岳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