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開展幼兒教育時,教師應當考慮如何讓幼兒擁有一個有意義的快樂童年,以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為此,教師需要認真學習理論知識,積極地進行實踐探索,以營造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為幼兒提供科學的指導。文章對于讓幼兒擁有一個有意義的快樂童年的重要性和措施進行了分析,并結合實際案例進行說明。
【關鍵詞】幼兒教育;快樂童年;“自然感覺論”
作者簡介:劉郁(1996—),女,江蘇省南通市如皋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第三實驗幼兒園。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明確指出,“幼兒的發(fā)展是一個持續(xù)、漸進的過程,同時也表現(xiàn)出一定的階段性特征”,教師在教育的過程中“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兒發(fā)展進程中的個別差異,支持和引導他們從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發(fā)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達《指南》所呈現(xiàn)的發(fā)展‘階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兒”,還要“充分尊重和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幫助幼兒逐步養(yǎng)成積極主動、認真專注、不怕困難、敢于探究和嘗試、樂于想象和創(chuàng)造等良好學習品質”。應當說,《指南》提出的這些要求,指明了幼兒學習與發(fā)展的具體方向,也對幼兒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具體的教育過程中,教師要認真研讀《指南》,并通過學習和實踐嘗試將其轉化為具體行為。
童年對于一個人的一生至關重要,筆者以為,幼兒教師應當助力幼兒成長,讓幼兒擁有一個有意義的快樂童年。為此,教師需要持續(xù)付出努力,通過理論學習找到科學、合理的教育方向,并通過長期的實踐探索找到有效且適合幼兒的教育方法,切實確保幼兒健康、快樂地成長。
一、為何要讓幼兒擁有一個有意義的快樂童年
(一)教育目標分析
要讓幼兒擁有一個有意義的快樂童年,教師需要思考如何讓幼兒在感到快樂的同時,感受到生活的意義。要想幼兒健康、快樂地成長,外界的積極干預必不可少,這正是幼兒教育的主要任務[1]。而要讓幼兒發(fā)現(xiàn)生活的意義,幼兒教師還需要在開展幼兒教育時重視教育方式和教育內容,避免讓幼兒感覺教學活動無聊,也不能只是為了讓幼兒感到快樂,放任幼兒在一旁隨意玩耍[2]。
(二)開展教育和讓幼兒感覺快樂并不沖突
如果幼兒在不快樂的環(huán)境中學習,他們的學習效果將得不到保障[3]。一些教師認為,開展教育時幼兒會感到無趣,讓幼兒保持快樂很難,尤其是在培養(yǎng)幼兒的規(guī)則意識、讓幼兒學習勞動技能時,幼兒難免感覺不舒服。然而,培養(yǎng)幼兒的規(guī)則意識、讓幼兒學習勞動技能與讓幼兒感到快樂本不沖突。如果幼兒在學習規(guī)則時只知道自己受到了什么限制,他們的確會感到不舒服,但如果教師此時將幼兒的注意力引向幼兒可以由遵守規(guī)則獲得什么,并適當給予幼兒獎勵,幼兒自然會感受到快樂。可見,教師是可以通過有效的教學手段讓幼兒在接受教育的時候感到快樂的,開展教育和讓幼兒感覺快樂事實上并不沖突?!吨改稀芬仓赋觯處熜枰盃I造溫暖、輕松的心理環(huán)境,讓幼兒形成安全感和信賴感”。當然,為此教師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來學習優(yōu)秀的教學案例,嘗試更多教學方法,并根據(jù)幼兒的反饋及時調整教學策略[4]。
(三)有意義的教育活動可以促進幼兒發(fā)展
除了讓幼兒感到快樂,幼兒教師還要確保教育活動有意義,因為這樣才能確保幼兒高效、全面地成長。要注意的是,教育活動的意義應該是相對于幼兒的成長需要而言的,教師不能用成人的需要和標準去衡量幼兒的成長需要[5],即便是經(jīng)驗豐富的一線幼兒教師,也不能完全知道幼兒的想法是怎樣的,因此,在開展教育時,教師一定要悉心觀察幼兒的行為,留意幼兒的反饋,不用過于主觀的認識去替代應有的理性判斷[6]。
二、讓幼兒擁有一個有意義的快樂童年的措施
有意義的學前教育應該重在培養(yǎng)幼兒健全的人格,在教育過程中,教師應當認真觀察、引導和教育幼兒[7]。此外,在開展幼兒教育時,教師還需要循序漸進,在觀察、研究幼兒的基礎上,通過引導與交流等方式,促使幼兒形成健全的人格,健康、快樂地成長。
在日常的教育中,教師則需要悉心觀察幼兒的行為,傾聽幼兒的聲音,思考幼兒當下的成長需求有哪些,分析教師可以用哪些方式滿足幼兒的成長需求。將這些問題弄明白,教師在教育時才能有的放矢,也才會在日常的教育中關注到每一個細節(jié)[8]。
另外,教師還需要不斷學習理論知識,了解幼兒的成長規(guī)律,據(jù)此開展教育。教育家夸美紐斯的“天性和感覺出于自然”“感官是知識起源”“只有身臨其境才能獲得自然感知”等觀點,對當下的幼兒教育也有著啟發(fā)意義[9]。幼兒需要通過觀看、聆聽、觸摸等方式獲得生活經(jīng)驗,教師可以根據(jù)夸美紐斯的“自然感覺論”設計教學活動,引導幼兒調動感官去學習,促進幼兒健康成長。當然,為此教師需要創(chuàng)造一個具有自然屬性、幼兒能夠運用自己的感官去感知的教育環(huán)境,以激活幼兒的天性,激發(fā)幼兒的探索興趣,讓幼兒感到快樂和有意義。
三、教學案例分析
下面,筆者結合具體的教學案例,說明在日常的教育中,如何給幼兒提供科學的指導,保障幼兒健康、快樂地成長。要另外說明的是,這一案例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筆者以為,在偶然情境下的合理處理,使得這一案例更加具有分享意義,教師可以從這一案例中收獲讓幼兒擁有一個有意義的快樂童年的經(jīng)驗。
(一)突發(fā)事件
一天,筆者像往常一樣站在門口迎接幼兒進班,教室里卻忽然傳來一陣陣雞叫聲,這些叫聲不僅吸引了筆者,也吸引了很多幼兒,大家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投到小李身上。此時,小李露出一絲緊張的神情,兩只小手伸到抽屜下面,似乎想蓋住什么東西。筆者在第一時間做出判斷:小李可能帶了小雞到幼兒園。在筆者走向小李的時候,他的兩只小手更忙碌了,可是小雞的叫聲卻沒有停下來。這個時候,有幼兒迫不及待地跑到小李身邊,將小李的兩只小手拉了出來,于是有兩只小雞從小李的抽屜里跳了出來,引得周圍的幼兒驚叫起來。此后,更多幼兒圍了過來,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到小雞身上。
(二)迅速分析
在看到小雞的一瞬間,筆者有些不知所措,因為根據(jù)筆者的直覺和經(jīng)驗,幼兒園可能不允許幼兒攜帶小雞到教室,以避免擾亂日常教育秩序,帶來不好的影響。但筆者隨即想到:一個幼兒將小雞帶到幼兒園來,多半是因為特別喜歡小雞,而不是因為想要擾亂日常教育秩序,教師可以抓住這個時機讓幼兒關注動物和周圍環(huán)境。
(三)引導幼兒討論
在分析之后,筆者走到小李附近。此時,有幼兒主動說出了自己的想法:“老師,這兩只小雞很可愛,你可以讓小雞留下來嗎?”在聽了幼兒的話后,筆者確定了教育計劃:這是一個培養(yǎng)幼兒愛心的好機會,也是一個培養(yǎng)幼兒規(guī)則意識、讓幼兒掌握一定勞動技能的機會。當然,對于幼兒園的小朋友而言,飼養(yǎng)小雞顯然是一個挑戰(zhàn)。盡管已決定幫助幼兒飼養(yǎng)小雞,但筆者并沒有此時就告知幼兒自己的決定,而是鼓勵幼兒討論是否要接納這兩只小雞。通過討論,幼兒決定接納這兩只小雞,并打算在游戲角給這兩只小雞安一個“家”。
為了避免擾亂日常教育秩序,在確定讓小雞留下來之后,筆者和幼兒約定道:學習的時候,不能總是惦記著小雞。此后,筆者鼓勵幼兒回家詢問家長,了解小雞需要吃什么、多長時間吃一次、怎么處理小雞的排泄物等。一些幼兒發(fā)現(xiàn)還要處理小雞的排泄物之后,就開始打退堂鼓了。筆者及時鼓勵幼兒道:“小朋友們,既然已經(jīng)選擇了讓小雞與我們相處,我們就不能遇到一點困難便想著后退!”聽了筆者的話,幼兒又斗志滿滿地繼續(xù)討論怎么和小雞相處了。
當然,為了順利飼養(yǎng)小雞,筆者在課后立刻和幼兒園的相關負責人商量,獲得了飼養(yǎng)的許可。此外,筆者還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和圖書了解了飼養(yǎng)知識,并詢問了身邊有飼養(yǎng)小雞經(jīng)驗的人。隔日,筆者鼓勵幼兒分享、討論自己了解到的飼養(yǎng)知識,共同制訂飼養(yǎng)指南,并引導幼兒學習相關勞動技能,以幫助幼兒順利飼養(yǎng)小雞。筆者還將飼養(yǎng)指南打印出來,貼在小雞的“家”附近,以提醒幼兒科學飼養(yǎng)小雞。
(四)事件后續(xù)
后來,在放學之后,幼兒不再急著跑回家,而是先去看看小雞才離開。早上到幼兒園之后,幼兒要做的第一件事情,也是跑著去看小雞。當然,在上課時,偶爾會有幾聲雞叫傳來。起初,還會有幼兒忍不住轉頭去看小雞,但幼兒逐漸習慣小雞的叫聲后,教學秩序也不再受到影響。后來,幼兒家長與教師溝通的時候,也會討論到游戲角的小雞,不少家長告訴筆者,感覺自己的孩子開始喜歡小動物了,也開始關注自然了,還愿意自己吃東西、喝水了……
(五)總結與反思
顯然,這樣的教育活動不僅讓幼兒變得更有愛心,開始關注小動物和大自然,也讓幼兒初步具備了規(guī)則意識,掌握了部分勞動技能,同時獲得了一段快樂的時光。但教師應當注意的是,在上述教學案例中,筆者重視的不只是讓幼兒感到開心,還有幼兒在完成一件長期任務時形成的意識和發(fā)展的能力。在反復討論如何照顧小雞的過程中,幼兒不僅表現(xiàn)出強烈的興趣,還學習了許多知識,感受到合作學習的作用。此后,筆者引導幼兒學習了如何照顧小雞、如何遵守秩序以保障小雞順利成長,在這個過程中,幼兒不僅掌握了勞動技能、形成了規(guī)則意識,也推己及人,形成了照顧自己的意識,獨立生活能力得到了發(fā)展??梢姡尳逃顒痈幸饬x,教師不能只是進行說教,而是要讓幼兒獲得豐富的體驗,在體驗中積累經(jīng)驗,形成感悟,發(fā)展能力。
結語
注重意義和快樂的幼兒教育不僅符合幼兒的天性,還可以滿足幼兒的發(fā)展需求,能夠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在當下,幼兒教育應當更加尊重幼兒、親近幼兒,為此,幼兒教師要認真學習,不斷嘗試,找到有效的教學形式,營造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讓幼兒擁有一個有意義的快樂童年。
【參考文獻】
[1]姜勇.教育強國要從有質量的學前教育起步[J].教育發(fā)展研究,2022,42(6):3.
[2]張燕.淺析幼兒教育信任危機的表現(xiàn)及其破解策略[J].教育探索,2013(6):149-151.
[3]張淑利.學前教育區(qū)域游戲的價值與策略[J].人民教育,2022(12):77.
[4]杜成志.淺談轉變教育理念,防止幼兒教育小學化[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3(2):73-74.
[5]楊葉恒,劉平.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調查與思考:以長春市為例[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4,30(15):62,95.
[6]李立新,胡耀崗,李艷麗等.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現(xiàn)狀分析與建議:以河北省幼兒園為例[J].教育探索,2014(3):98-100.
[7]郭法奇.重新認識幼兒教育:一些基本問題的思考[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8,20(2):19-27.
[8]吳遵民.論幼兒教育的本質[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40(2):138-144.
[9]李璇,陳萍.夸美紐斯“自然感覺論”及其對學前教育的啟示[J].教育理論與實踐,2022,42
(18):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