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潔
我園創(chuàng)辦于1957年,當時幼兒園的組織形式是全托,教師與幼兒朝夕相處,形成了和諧的師幼關系。這段獨特的辦園經歷讓我們看到了積極穩(wěn)定的情感對幼兒健康成長的獨特價值,體會到了良好的師幼情感聯(lián)結對教育高質量發(fā)展的積極作用。為此,在1995年我們開啟了“幼兒情商啟蒙教育”的研究,在教育現(xiàn)場不斷實踐、反思,逐漸明晰了對師幼情感聯(lián)結的認識。于是,關注師幼情感聯(lián)結成了我們幼兒園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
一、基本認識
1.幼兒的世界是情感的世界
我國情感教育研究先驅朱小蔓認為,作為“情本身”的人的發(fā)展,首先是從情緒情感發(fā)育開始的,情感具有動力性,嬰幼兒的言語及動作的發(fā)育,往往是在養(yǎng)育者積極正向的鼓勵下不斷重復、強化形成的。有研究者認為,學前教育是伴隨豐富且細膩情感體驗的人之根基教育。幼兒的世界是情感的世界,學前教育從根本上來說是情感教育??梢哉f,幼兒年齡越小,情緒情感在心理和行為發(fā)展中的影響就越明顯。
2.教育的基礎是人與人的情感關系
《禮記·學記》提到,“故安其學而親其師,樂其友而信其道”,說的是一個人只有在親近、尊敬自己的師長時,才會相信、學習師長所傳授的知識和道理。2021年,經濟合作與發(fā)展組織(OECD)開展的社會與情感能力大規(guī)模測評項目數(shù)據(jù)顯示:社會與情感能力對學生學業(yè)表現(xiàn)、教育期望、公民參與、社會關系、心理健康、生活質量等均產生重要影響,社會與情感能力發(fā)展好的學生,有更好的學業(yè)成績、更高的生活滿意度和更強的幸福感。2022年,教育部頒布了《幼兒園保育教育質量評估指南》(以下簡稱《評估指南》),在其附件《幼兒園保育教育質量評估指標》的關鍵指標“品德啟蒙”“師幼互動”部分都涉及了良好的同伴和師幼關系,在“師幼互動”部分明晰了高質量師幼互動的行動框架與路徑,闡釋了“師幼互動”七個考察要點。只有當幼兒喜歡教師,希望能與教師親近,渴望與教師交流思想情感,教師才能有效地激發(fā)幼兒的學習動機,幼兒的發(fā)展才有質量保障。
3.師幼關系不只是教學關系
師幼關系的發(fā)生基于幼兒園這個教育場域,但是一旦建立這種關系,就不局限于幼兒園了,它對幼兒發(fā)展的影響會延伸到家庭中。龐麗娟教授在《教師與兒童發(fā)展》中談到,“師生關系從根本上說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具有情感色彩的人際關系”。師幼關系對幼兒的學習、學校適應、社會性發(fā)展、親子關系、同伴關系等產生影響,良好的師幼關系還能夠增強教師的自我效能感等。師幼關系與其他人際關系相比,有其特殊之處,師幼關系是年齡、身高、認知、經歷等差距最大的“師”與“生”的關系,懵懂的幼兒在這對關系中尚處于被動狀態(tài),需要教師主動親近幼兒,投入更多的情感,這樣才能形成良好的師幼關系。師幼關系源于教育教學的發(fā)生,而幼兒園的教育教學是融在一日生活中的,所以師幼關系不只是教學關系。
4.在教育現(xiàn)場認識師幼關系
我曾在一本書中看到過這樣一個觀點:教育學首先是關系學?!对u估指南》專設“師幼互動”關鍵指標,明晰了高質量師幼互動的行動框架與路徑,而且將不少于半日的連續(xù)性班級自然觀察作為對師幼互動的基本評估方法。2021—2022年,我們連續(xù)兩年在4個園區(qū)對68個班級開展一日活動現(xiàn)場觀摩,從物質環(huán)境、班級心理氛圍、一日活動安排與組織、兒童發(fā)展四個方面,引導教師分析班級幼兒一日活動質量。在“班級心理氛圍”方面,我們從“師幼關系、同伴關系、基礎環(huán)境”三個維度進行觀察,對師幼關系有了新的認識:第一,良好的師幼關系是在平常的互動中日積月累建立起來的,教師每天與每個幼兒都要有走心的情感互動,哪怕只是一個眼神、一個動作;第二,要善于在一日生活中捕捉“關鍵事件”,通過分享交流建立師幼間、幼幼間的情感聯(lián)結,用共同的故事增加人與人之間的關聯(lián)性;第三,幼兒在生活活動和過渡環(huán)節(jié)是否有自主性極大地影響著其對集體生活的認同感,也體現(xiàn)教師對幼兒身心特點的了解和內心感受的理解程度;第四,一日活動的構建和組織要在“豐富情感體驗、拓展已有經驗”上多思考,多種多樣、有意義的活動才能將師幼推向深度互動。
在一日活動中關注師幼關系,使我們更加直接地感受到師幼關系是教育中其他人際關系的聯(lián)結點,如教師與管理者之間、幼兒與幼兒之間、幼兒與家長之間、教師與家長之間的關系,都是以師幼關系為聯(lián)結點的。因此,研究如何建立良好的師幼關系,不僅有利于保教質量的提升,還有利于整合教育資源,引發(fā)管理變革,促進幼兒園走向高質量發(fā)展之路。
二、現(xiàn)實中師幼關系的樣態(tài)及影響因素分析
1.現(xiàn)實中的師幼關系樣態(tài)
在多次進班觀察中,我們發(fā)現(xiàn)教師與幼兒的情感是從初步建立關系到深度聯(lián)結的過程:從教師對幼兒的單向影響、幼兒對教師的單向依戀走向彼此信任、彼此認同、彼此欣賞、互相關愛,最終在交互影響中走向共同成長。在觀察中,我們看到了師幼美好情感聯(lián)結的畫面:師幼間主動分享有趣的事情;教師與幼兒相互尋求安慰,都會得到對方的積極回應;教師與幼兒彼此都能夠讀懂對方的眼神、手勢等,并能默契配合;教師與幼兒都會情不自禁地向對方表達愛意,如擁抱、牽手、逗笑或相互幫助等。同時,我們也發(fā)現(xiàn)師幼關系在當前幼兒園師幼比、園區(qū)規(guī)?;l(fā)展背景下依然存在一些問題。
(1)教師重視師幼間的教學關系,相對忽視師幼間的人際關系
長期以來,幼兒園各項活動的組織方式以教師說、幼兒做為主,幼兒的自主性難以發(fā)揮,做個“乖孩子”、當教師的小助手成為幼兒評價自己在園表現(xiàn)的重要依據(jù)。教師把控活動的內容與節(jié)奏,師幼間的互動容易陷入“命令”與“執(zhí)行”,教師將社會角色放在了教學關系上,忽視師幼關系首先是兩個獨立生命個體之間的關系,其人格應是平等的。
(2)教師重視與幼兒集體的互動,相對忽視與幼兒個體的交流
幼兒在園的一日活動以集體活動為主,在時間安排、組織方式上,教師都會從幼兒集體的角度去思考,幼兒個體的興趣、需要往往被忽視。教師與幼兒個體互動的頻次較少,互動的方式有待優(yōu)化。
(3)教師對幼兒個體的了解不夠深入
教師希望關照每一個幼兒,但現(xiàn)實是每個幼兒都有自己的特點,有的主動積極,有的回避退縮,有的乖巧聽話,有的調皮搗蛋……教師該怎樣與不同的幼兒互動呢?怎樣才能讓每一個幼兒都能感受到教師的愛呢?怎樣才能促進每個幼兒的發(fā)展呢?這就必須回到一個專業(yè)性的問題上:教師要充分了解每個幼兒的特點、興趣、需要。而教師這方面的意識和能力都有所欠缺。
2.師幼關系的影響因素
了解師幼關系的影響因素有利于教師從不同角度審視自己的教育行為,從而積極主動地進行優(yōu)化。
(1)教師和幼兒的個體情況影響師幼關系
教師的成長背景、個性、教育觀念等影響其與幼兒交往的方式、風格,教師對教育工作的信念、價值觀影響其與幼兒交往的投入度;幼兒的個性、行為特點、家庭環(huán)境影響教師與幼兒相處的方式。師幼關系不同于其他學段的師生關系,它在建立初期,教師掌握主動權,幼兒處于被動地位,所以需要教師主動了解每一個幼兒的基本情況、個性特點、興趣和需要等。
(2)家長與教師的關系影響師幼關系
家長對教師和幼兒園的態(tài)度影響幼兒對教師和幼兒園的態(tài)度,家長如果對教師和幼兒園有負面評價,會導致幼兒不喜歡上幼兒園,不愿意與教師親近。教師也很容易將幼兒與家長綁在一起,往往由于與家長的溝通不暢,導致不愿意親近幼兒。
(3)幼兒園的管理機制影響師幼關系
幼兒園對一日作息時間的安排、活動內容的選擇、保教質量的評價等都會影響教師選擇用怎樣的組織方式開展教育工作,用怎樣的狀態(tài)面對幼兒和家長。這就需要幼兒園的管理者引導教師看到師幼關系在保教質量中的重要地位,并根據(jù)師幼關系呈現(xiàn)的問題思考管理機制的變革,與教師共享經驗,研究優(yōu)化舉措,助推教師、幼兒以及幼兒園的發(fā)展。
三、促進師幼情感聯(lián)結的實踐探索
1.主動親近每個幼兒
幼兒在園的大部分時間是由一個個細微的生活片段聯(lián)結而成的。這些時間片段正是教師主動親近每個幼兒,和每個幼兒進行有效互動的好時機。為促進教師與幼兒有效互動,我們梳理了一日生活各個環(huán)節(jié)教師宜說宜做、不宜說不宜做的要點。教師可對照這些要點主動優(yōu)化自己的言行。晨間入園時,主動與每個幼兒擁抱,通過身體的接觸讓幼兒感受到來自教師的喜愛;午睡時,把難以入睡的幼兒抱在懷里,讓他能安心午睡;午睡起床后,給每個幼兒梳他喜歡的發(fā)型;對缺勤的幼兒及時給予關心和安撫。不僅教師這么做,保安叔叔和食堂的叔叔阿姨都會主動親近每個幼兒。保安叔叔能叫出每個幼兒的名字,還學會了用各種方式與幼兒打招呼;食堂的叔叔阿姨提出“餐點要有幼兒視角”,不能總以成人的“我以為”代替幼兒的想法,他們主動到各班傾聽幼兒對食堂餐點的意見和建議,并及時進行調整、優(yōu)化。在幼兒園里,每個成人都是幼兒成長與發(fā)展的助力者,每個成人也因與幼兒有良好的情感聯(lián)結而內心更加豐盈,教育成了讓教師生命自覺和能量增長的過程。
2.營造美好的情感氛圍
同伴之情是幼兒園里重要的情感資源,我們?yōu)橛變簞?chuàng)造更多的互動機會,讓幼兒在共同經歷中加深同伴情感,使教育場域中的心理氛圍不斷優(yōu)化。在我們幼兒園里,每個班級都在最醒目的位置張貼著一張班級師幼合影,還有一面獨特的簽到墻,讓大家隨時了解同伴的入園狀況,發(fā)現(xiàn)有缺勤的小朋友及時給予關心。例如,中班的揚揚因腿骨折缺勤,孩子們在劉老師的幫助下,通過微信連線詢問揚揚情況,與揚揚分享幼兒園里發(fā)生的新鮮事,還為揚揚設計助行設施……同伴間的親密互動,讓幼兒有了對班級的歸屬感,更喜歡同伴和教師了。
我們還采用各種策略,讓家長喜歡幼兒園,信任幼兒園的教師,以更積極的態(tài)度投入家園共育。我們經常邀請家長參與幼兒園的各項活動,實現(xiàn)家園關系的雙向奔赴。我們將家長資源納入課程資源,還根據(jù)家長希望及時了解幼兒活動情況的特點,制作班級活動的視頻提供給家長,快速真實地向家長展示幼兒在園的生活、學習狀態(tài),并引導家長對孩子有合理的教育期待;我們還邀請家長走進幼兒園,參與幼兒的游戲,體悟游戲對幼兒生命成長、情緒情感發(fā)展的獨特價值。春暖花開時,我們組織家長和幼兒一起去風景優(yōu)美的地方來一場春日歌會;秋高氣爽時,大家又會再次相約秋游,在戶外開展有趣的親子活動。家長對幼兒園建立了美好的情感,便會以更積極的態(tài)度參與家園共育,支持幼兒園的工作。
我們高度關注幼兒的情緒變化,盡可能滿足幼兒個體的獨特需要。有一天,楊老師觀察到,從來不哭的俊俊偷偷地哭了,楊老師及時安慰她,并耐心詢問她發(fā)生了什么事。原來是前一天晚上比較晚的時候,俊俊被媽媽叫起來去做核酸,沒休息好,情緒有點低落。在楊老師的耐心引導下,俊俊的情緒好轉了,并對那天深夜為大家做核酸的醫(yī)務人員產生了感激之情。小玖不敢在大家面前分享,教師尊重他的意愿,根據(jù)小玖喜歡畫畫的特點,鼓勵他把想與同伴分享的內容畫下來,小玖變得越來越喜歡畫畫,也愿意與同伴分享了。
我們體悟幼兒成長過程中的情緒情感沖突,通過精心設計各種活動,讓幼兒的積極情感得到傳遞。面對小班幼兒的入園焦慮,我們采用梯度入園、家長陪伴、讓幼兒帶喜愛的玩具上幼兒園等策略,使幼兒的焦慮情緒得到緩解;面對中班幼兒的升班焦慮,我們開展了“你好,彩虹班牌”等活動,讓幼兒感受中班“友愛、團結、歡樂”的集體氛圍,享受和小伙伴一起成長的樂趣;面對大班幼兒幼升小的焦慮,我們開展了一系列科學幼小銜接活動,讓幼兒自然做好入小學的準備。那些看似不值一提的幼兒成長中的小事,需要教師站在幼兒的角度去體悟,以共行者的身份幫助幼兒積蓄成長的能量。
我們站在幼兒的角度思考、修改相關制度,讓幼兒對自己經歷的事有掌控感。我們調整了幼兒在園一日生活作息時間,讓幼兒自主安排活動,不再是教師催、幼兒趕的狀態(tài);我們改變設定游戲地點、玩法、人數(shù)的做法,讓幼兒可以自由選擇游戲地點、材料、伙伴,走出活動室,與不同個性、不同年齡的同伴一起游戲,從而有更豐富的人際交往體驗和更多樣的情緒體驗;在建立了幼兒自主就餐的制度后,幼兒不再被教師催著吃飯,進餐更愉快了。只有教師關注幼兒的生活方式,關注幼兒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需求,關注幼兒的發(fā)展,才能賦予教育以生活意義和生命價值,這也是當今幼兒園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3.抓住關鍵事件,激發(fā)情感共鳴
師幼情感聯(lián)結走向更深層次,必須要滿足主體自身的精神需求和體現(xiàn)人生價值的需要。我們抓住發(fā)生在幼兒身邊的關鍵事件,引導幼兒學習如何與人、自然、社會相處,如何與世界建立更廣泛的聯(lián)系。
剛剛大學畢業(yè)的張老師,因疫情在家中隔離。幼兒問:“張老師怎么了?”“張老師去哪兒了?”班主任曹老師趁機組織幼兒與張老師視頻聯(lián)系,幼兒非常關心張老師的生活、身體狀況,紛紛向張老師詢問情況。張老師一一回答了幼兒的提問,還詳細介紹了自己的情況。此后,幼兒經常通過電話、微信視頻問候張老師,在得知張老師隔離結束即將回到幼兒園時,幼兒在曹老師的支持下,策劃了“張老師回園歡迎儀式”。張老師回園那天,幼兒在幼兒園的門廳舉行了歡迎儀式,當毫不知情的張老師走進大廳時,幼兒涌向張老師,齊聲說:“歡迎張老師回來!我們好想您??!”張老師緊緊地和幼兒擁抱在一起,流下了感動的淚水。時隔一年,張老師回憶起這一幕依然非常感動,她說:“我一個人從外地來到成都工作,有時會寂寞,沒想到孩子們這么愛我,所以我很珍惜與他們在一起的每一天,現(xiàn)在我和孩子們的關系就是好朋友的關系?!?/p>
楊老師結婚了,請幼兒吃喜糖,他們開心極了。不久,楊老師懷孕了,幼兒發(fā)現(xiàn)楊老師的身體發(fā)生了變化,楊老師主動與幼兒分享懷孕的感受,還把產檢得到的小寶寶的發(fā)育情況告訴幼兒。幼兒十分關心楊老師和她肚子里的小寶寶,戶外活動時,他們會用小椅子圍成一圈把楊老師保護起來,不讓玩耍中的小伙伴碰到楊老師和小寶寶。在懷孕的十個月里,楊老師引導幼兒開展了許多探索生命的活動。楊老師請產假生寶寶后,活動依然在繼續(xù),幼兒通過視頻看到了初生的小寶寶,分享了小寶寶滿月的歡樂,看到了小寶寶長到一百天時的樣子。家長反饋,在這一年多時間里,幼兒時刻關心著楊老師和她的小寶寶,對自己的媽媽也有了更多愛的表達。楊老師將這個過程記錄了下來,并在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第十一屆學前兒童健康教育學術年會上進行了分享,她深感教師要用自己豐沛的情感與幼兒聯(lián)結,這樣才能豐滿師幼彼此的精神世界。
我們還抓住身邊的社會事件組織幼兒開展相應的活動,如疫情防控、冬奧會、大運會、世界乒乓球團體錦標賽等。教師和幼兒一起開展了“成都地鐵”“飛機冒煙了”“趣味冰壺”“防疫志愿者”等主題活動。在活動中,家長們形成了陪伴幼兒關注社會時事的習慣。在成都大運會前,家長與幼兒一起探尋成都的各大體育館,感知成都近年來的發(fā)展變化,幼兒作為成都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在上個學期末的家長問卷調查中,絕大多數(shù)家長說自己的孩子更活潑了,交往能力更強了,有更多的朋友了,更自信樂觀了,責任心更強了。家長還贊揚我們幼兒園的教師有陽光、溫柔、親和等特質。師幼情感聯(lián)結既是教師“育人”的過程,又是“育己”的過程。教師的精神逐漸豐盈的同時,其專業(yè)幸福感和價值感也得到了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