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浩
(中共云南省委黨校/云南行政學院 黨史教研部,云南 昆明 650111)
美國前總統尼克松在《1999 不戰(zhàn)而勝》一書中曾指出:“下一個世紀最重大的挑戰(zhàn)之一,是不要再為我們的技術威力而贊嘆和陶醉,而要利用這種威力,去處理意識形態(tài)截然不同的人民之間的分歧——這種分歧依然存在,并將永遠存在下去?!雹伲溃├聿榈隆つ峥怂? 1999 不戰(zhàn)而勝[M]. 王觀聲,等,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7:5.這就闡明了技術的運用在社會主義同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tài)斗爭中發(fā)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網絡信息技術的運用恰恰為西方試圖處理這種所謂不同意識形態(tài)之間的分歧提供了絕佳的技術路徑。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也正是依托其在網絡技術、網絡信息、網絡管理等方面的超強實力,并憑借多樣化的滲透手段,對我國進行網絡意識形態(tài)的全面滲透。
兩種意識形態(tài)競爭、斗爭從未中斷,西方敵對勢力企圖顛覆社會主義的目的從未改變,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我國進行的意識形態(tài)滲透從未停止。這既源于“西方中心主義”心態(tài)的作祟以及兩種意識形態(tài)的深刻差異,也源于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利益的現實需要。
伴隨著工業(yè)革命的興起,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開啟了人類社會的現代化歷程。伴隨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全球性擴張,資本主義國家獲得了一種內生的潛在優(yōu)越感,以此催生了以“歐洲社會”為“中心”、以“東方社會”為“陪襯”的“西方中心主義”世界歷史觀。“西方中心主義”歸根結底是“西方”從意識形態(tài)視域審視“東方”的一種話語權力方式,某種程度上以構建的方式勾勒出其想象出來的“東方”和“西方”①袁三標. 資本邏輯背后的意識形態(tài)迷霧[J]. 社會主義研究, 2017(1):53-58.。在這種思維主導下,西方社會認為西方世界是發(fā)達、理性、進步的,而東方世界是落后、非理性、未開化的。“野蠻”的東方世界存在于“世界”的意義僅僅在于映照西方世界的“文明”和“使命”。正是由于這種鏡像的建構,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長期占據意識形態(tài)的話語主導權,并以此為基礎確證自身的“主體性”地位與“救世主”形象。
二戰(zhàn)后,資本主義國家的力量中心從歐洲轉移到美國,原本由歐洲掌控的“西方中心主義”話語生成權也轉由美國所掌控。美國對“西方中心主義”的繼承不僅固守了其“西優(yōu)東劣”的認知框架和“二元對立”的思維邏輯。同時,自認為“上帝選民”的美國還進一步強化了“美國例外”思想和輸出“民主”的神圣職責。正如基辛格所說,“美國自開國以來始終自詡與眾不同,在外交上形成兩種相互矛盾的態(tài)度:一是美國在國內使民主政治更趨于完美,為其他人類做榜樣,以此作為證明美國價值觀優(yōu)越性的最佳方法;二是美國的價值觀使美國人自認為有義務向全球推廣這些價值”②(美)基辛格.大外交[M]. 顧淑馨,譯. ??冢汉D铣霭嫔?,1997:2-3.??梢?,在美國看來,作為“自由的燈塔,民主的堡壘”,改造“非民主國家”是上帝賦予它的神圣使命,有義務將自己的價值體系推廣到世界各地。因此,意識形態(tài)輸出某種程度上只是“西方中心主義”幻覺的實踐。
意識形態(tài)本質上是“主義”之爭。主義是旗幟、是方向,關乎一個國家走什么路,朝什么方向發(fā)展。馬克思主義從誕生之日起,就公開宣布要消滅剝削、消滅資產階級的私有制?!豆伯a黨宣言》就明確指出,“共產黨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論概括為一句話:消滅私有制”③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5.。盡管這里所說的“消滅私有制”專指“廢除資產階級的所有制”,并且實現有著極其嚴格的條件。但是,馬克思主義鮮明的階級立場,決定了兩種意識形態(tài),以及在此基礎上建立的制度體系等諸多領域有著無法根除的矛盾。作為不同的制度設計和路徑選擇,盡管實踐中雙方面臨著相同或相似的社會問題,但是根深蒂固的意識形態(tài)分歧,既體現在各國的文化傳統中,也融入各國的外交實踐中。
從19 世紀馬克思主義誕生之日起,敵對勢力就把共產主義視為“幽靈”,“一個幽靈,共產主義的幽靈,在歐洲游蕩。為了對這個幽靈進行神圣的圍剿,舊歐洲的一切勢力……都聯合起來了”④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0.。到20 世紀末東歐劇變蘇聯解體,資本主義國家彈冠相慶宣布“意識形態(tài)的終結”。百年來,兩種制度、兩種意識形態(tài)的競爭、斗爭和較量從未中斷。正如美國的一些政客所言,“共產主義是對極端惡劣的不公正的一種革命,只能用鏟除引起共產主義革命的根源而不是用武力來對付”⑤(美)阿瑟·林克,(美)威廉·卡頓. 1900 年以來的美國史(上)[M]. 劉緒貽,等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117.。這總體上構成了美國對社會主義國家進行意識形態(tài)滲透一以貫之的思想基礎。盡管美國也從地緣政治等現實利益考慮抑制意識形態(tài)因素,與中國等社會主義國家開展合作、發(fā)展貿易、改善關系。但是,在經濟全球化、信息技術網絡化的當下,兩種意識形態(tài)之間的矛盾仍然難以消弭,意識形態(tài)的爭論遠沒有結束,反而以一種更加隱性的形式延續(xù)著。
維護霸權地位,是美國對華意識形態(tài)遏制的初始動機和終極目標①王晶. 拜登政府對華意識形態(tài)遏制戰(zhàn)略與中國應對[J]. 世界社會主義研究,2023(2):101-110、120.。正如美國學者指出的:“美國采取的是鮮為人知的武器,利用‘人權’‘民主’作為21 世紀版的鴉片戰(zhàn)爭的武器,迫使中國敞開自己,接受美國的超級大國統治?!雹冢溃┩ざ鞯罓? 霸權背后[M]. 呂德宏,等譯.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09:55.因此,意識形態(tài)之爭說到底是國家利益之爭。
由于中美兩國在發(fā)展道路、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tài)等方面的巨大差異,再加上21 世紀以來中國綜合實力的迅速提升,意識形態(tài)和經濟利益等多重因素的交織,進一步激發(fā)了美國對中國的普遍恐懼和焦慮,使得美國把中國作為意識形態(tài)滲透的重點對象。2019 年1 月,美國參議院情報委員會的報告就宣稱,自由民主國家應做好準備,應對與重新崛起的威權國家之間“即將到來的意識形態(tài)戰(zhàn)”③趙春麗,王魯娜. 西方學界開展意識形態(tài)領域話語權爭奪的做法及應對[J]. 馬克思主義研究,2019(9):149-154.。拜登總統上任以后,將中國定位為其“優(yōu)先考慮的、唯一的全球競爭對手”,繼續(xù)借所謂“自由、開放、民主、人權”等價值觀加大對中國的批評和指責,公開宣稱“我們正在經歷兩種觀念交鋒的轉折時刻”④The White House.R emarks by President Biden at the 2021 Virtual Munich Security Conference[EB/OL].(2021-02-19)[20233-01-12]. https:/ /www.whitehouse.gov /briefing- room/speeches-remarks/2021 /02 /19 /remarks -by-president-bidenat-the-2021-virtual-munich -security-conference /.,并借此把意識形態(tài)的斗爭延伸到供應鏈安全、數據安全等領域。目前,美國打“意識形態(tài)牌”,固然有其國內政治格局日益極化背景下凝聚政治共識的現實需要,但更為重要的是,意識形態(tài)作為遏制中國崛起成本最低的手段,意識形態(tài)滲透可以成為美國維護霸權地位最為有力的工具。
任何一種科學技術本身都不是一個單獨的概念,都帶有著鮮明意識形態(tài)屬性。對于擁有技術霸權的美國而言,網絡信息技術已經成為其進行意識形態(tài)滲透的絕佳路徑。
一方面,美國擁有互聯網運行的核心技術優(yōu)勢。美國作為互聯網的最初設計者,在人類從工業(yè)社會向信息社會轉變的歷史性進程中,牢牢占據著網絡信息產業(yè)鏈的上游。無論是計算機的核心硬件CPU、存儲設備,還是計算機的核心軟件操作系統、數據庫系統;無論是網絡連接的核心硬件路由器、服務器,還是網絡應用中的各種應用軟件,幾乎都由美國等西方國家所主宰。美國充分利用網絡信息技術的高勢位,以及巨大的技術鴻溝,把網絡作為“傾倒”西方意識形態(tài)和價值觀的天然場所⑤劉建華. 美國對華網絡意識形態(tài)輸出的新變化及我們的應對[J]. 馬克思主義研究, 2019(1):140-149.。另一方面,美國控制著互聯網運行的“中樞神經”。從互聯網的運行的技術路徑來看,控制了根服務器,實際上等于掌握了全球互聯網的最終控制權。而由于技術和歷史原因,支撐全球互聯網運轉的13 根根服務器,其中1 個主根服務器和9 根副根服務器均設在美國。并且負責根服務器及域名系統管理、IP 地址分配的管理機構“互聯網域名與地址管理公司”(ICANN)也始終由美國政府控制的相關機構掌控。盡管美國政府迫于外界壓力,于2016 年10 月1 日宣布將互聯網管理權移交“ICANN”,但美國憑借其強大的軟硬件技術、人才、互聯網企業(yè)等優(yōu)勢繼續(xù)保持影響力,在短時間內,互聯網管理格局仍然難以真正擺脫美國的隱形控制。因此,互聯網運行的技術規(guī)則從根本上確定了美國的主導地位,決定了美國在網絡意識形態(tài)傳播上的先天優(yōu)勢。
美國未來學家托夫勒曾預言:在計算機網絡所構成的新的人類生活空間中,“誰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網絡,誰就將擁有整個世界”①(美)阿爾溫·托夫勒. 權力的轉移[M],迎春,等譯.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 年:32-33.。因此,控制新型媒介和傳播生態(tài)就成為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進行意識形態(tài)輸出、爭奪國際話語權和實施文化霸權的必然選擇②熊澄宇, 鄭玄. 沖突與融合:從媒介帝國主義到 “新媒介帝國主義”[J]. 新聞與傳播評論,2022(1):5-16.。在網絡新媒體方面,例如,當前美國互聯企業(yè)Meta 公司擁有的五大社交產品(Facebook、Messenger、Instagram、Whats App、Oculus)已經成為全球主導性的壟斷媒體平臺,僅Whats App 這一個社交平臺的活躍用戶就超過20 億。此外,截至2023 年1 月,全球頂級社交平臺YouTube 用戶數量高達25.14 億。當新型網絡媒介平臺構成了網絡時代重要的信息來源的時候,媒介不僅是信息,還能成為意識形態(tài)傳播和操縱的工具。美國憑借其對網絡媒介的掌控,可以按照自己的利益訴求、政治觀點、價值理念、文化傳統來篩選、采編、篡改和播發(fā)信息,實現對全球輿論的操控。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誰掌握了傳播媒介,誰就掌握了思想解釋權、論斷權、話語權。從網絡內容看,一方面,美國大肆宣揚西方文化、制度、社會的優(yōu)越性。一些美國媒體以“道德”“真理”的審判者自居,把其對于自由、民主、人權的價值觀定位為“普世價值”,把自己詮釋的生態(tài)、時尚、消費等認知強加于其他國家。另一方面,美國帶著固有的意識形態(tài)偏見,奉行雙重新聞自由標準,對內嚴格審查社交媒體公司,對負面信息則選擇性忽視,對外設置議題,丑化、攻擊和詆毀其他與其利益相悖的國家。近年來中亞北非一些國家的“阿拉伯之春”等政治運動的爆發(fā)和伊朗的“推特革命”,也進一步印證了網絡媒介已經成為美國操控社會輿論、主導公眾情緒、發(fā)動“顏色革命”,顛覆他國政權的工具手段。
語言符號不僅是人類溝通交流的重要媒介,更是特定群體思想文化構成的核心元素和傳播的主要載體。因此,語言符號的傳遞過程也就是特定思想文化和意識形態(tài)的傳播和擴散過程,這既是特定權力意志的體現,又是實現特定權力意志的途徑。
由于互聯網是由美國設計和推廣的,這就先在地決定了英語成為整個網絡的通用語言。不僅計算機編程等網絡技術使用的語言是英語,而且整個網絡中的信息資源也以英語為主。英語的這種強勢地位使得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fā)達國家的信息資源能夠迅速地在網絡空間中自由流動,同時也能使英語所包含的西方思想文化能夠廣泛地滲透,從而在客觀上使美國在網絡意識形態(tài)的斗爭中擁有強大的話語主導權。語言在當前網絡意識形態(tài)斗爭中所體現的功能和作用,正如美國學者席勒所言,盡管英語不代表公正無私的世界共同語言的發(fā)展趨勢,但是“倘若目前民族國家內部以及國家之間存在的政治經濟不平等保持不變,那么,英語就會變成一種渠道,通過這一渠道將霸權主義國家的模式、觀點以及價值觀不知不覺地傳遞給接受它的國家、群體和個人”③(美)赫伯特·席勒. 大眾傳播與美利堅帝國[M]. 劉曉紅,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6:31-32.。盡管隨著互聯網在全球范圍的廣泛覆蓋,非英語國家網民群體的迅速擴張,互聯網上的英語信息資源已經由21 世紀初的80%下降到53.6%,中文信息也占到1.9%,但是從全球影響力來講,英語仍然牢牢占據著全球網絡話語的絕對主導地位。
文化是特定價值觀和特定意識形態(tài)的載體,有著鮮明的意識形態(tài)屬性。長期以來,美國憑借科技、經濟、人才等方面的優(yōu)勢,建立起規(guī)模宏大、具有強大競爭力的文化產業(yè),創(chuàng)造了大量形式多樣且被人們喜聞樂見的文化產品。而網絡信息技術的到來,則為西方文化產品的全球性傳播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途徑。全世界的人們可以輕易地通過互聯網收聽收看諸如好萊塢的大片、格萊美的音樂等文化產品,沉浸在西方文化產品所營造的娛樂與消費的盛宴當中。而在人們消費這些文化產品的過程中,融合在這些文化產品中的西方價值觀念、社會制度、政治理念等具有意識形態(tài)屬性的內容必然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受眾國人們的思想觀念。而網絡文化產品的娛樂性、多元性,網絡傳播的去中心特質,又進一步增加了美國文化帝國主義滲透的隱蔽性。當人們自認為可以自由自主地選擇不同的文藝作品時,殊不知自己可能會以一種“集體無意識”的狀態(tài)接受西方的生活方式和價值理念。漢斯·摩根索對此曾直言不諱地說,文化帝國主義作為最成功的帝國主義政策,“它的目的,不是征服國土,也不是控制經濟生活,而是征服和控制人心”①(美)漢斯·摩根索. 國際縱橫策論[M],盧明華,等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5:90.。
在美國運用互聯網對華進行意識形態(tài)滲透的實踐中,已經形成了一整套系統的意識形態(tài)滲透方式和方法。
在政治和資本的雙重裹挾下,網絡傳播媒介已成為美國維護信息霸權和實施信息殖民的重要載體。正如有學者指出的,“控制新型媒體和傳播生態(tài)是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進行意識形態(tài)輸出、爭奪國際話語權和實施文化霸權的必然選擇”②熊澄宇, 鄭玄. 沖突與融合:從媒介帝國主義到“新媒介帝國主義”[J]. 新聞與傳播評論,2022(1):5-16.。首先,美國大力扶植反共媒體進行網絡意識形態(tài)的滲透,并重點打壓中國網絡平臺。作為意識形態(tài)宣傳和滲透的新聞媒體,“美國之音”和“自由亞洲電臺”先后進行網絡化轉型,相繼在Facebook、Twitter 等社交媒體上建立了賬號,以此強化意識形態(tài)滲透的效果。同時,美國嚴厲打壓中國網絡平臺,如封禁TikTok 等。其次,美國打著學術研究旗號強化話語權,將意識形態(tài)融入學術性話語,以科學、學術的名義闡釋西方主流價值觀的合理性和“普世性”,并運用西方理論、概念、方法和思想話語總結中國經驗和對策。美國各大學術科研機構、知名基金會和政府智庫,如卡內基基金會、布魯金斯學會等也相繼登錄中國各大社交平臺,擴大輿論影響,以期借助學術話語影響國內精英群體來最終改變中國政治經濟社會的發(fā)展方向。第三,美國積極利用網絡新技術新應用開展“新媒體外交”,加強對華意識形態(tài)的滲透。通過特定的議程設置,有意識地借助中國發(fā)生的熱點、焦點問題,對中國的制度、方針政策等進行公開的詆毀和攻擊?!爸袊轮趁裾摗薄爸袊詸嗾摗薄氨I竊技術論”“中國病毒論”“武漢肺炎論”“新疆強迫勞動論”等,是他們在發(fā)動輿論戰(zhàn)、認知戰(zhàn)中編織的“話語陷阱”,以期通過這些“話語陷阱”,丑化、分化、西化、污名化中國,實現解構我國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目的。
一是一直以來以“人權”“自由”“民主”為名,扶植“藏獨”“疆獨”“港獨”等分裂勢力以及邪教組織、“民運”“人權”組織等各種反華勢力,借助互聯網開展相關破壞活動。近年來美國加大對華“輿論戰(zhàn)”力度。據報道,美國參議院外委會審議通過的“2021 戰(zhàn)略競爭法案”提出,美國政府從2022 年至2026 財年應每年撥款3 億美元,用于所謂“反制中國影響力資金”。而美國“自由之家”報告稱,2017 年美國財政年度預算用于亞太地區(qū)所謂民主化和公民社會建設的投入經費則高達69440 萬美元①唐慶,馮顏利.美國遏制中國的三把軟刀子[J]. 世界社會主義研究動態(tài), 2016(2):101-108、128.。2018 年以來,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因“修例風波”出現了嚴重騷亂,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與以美國等西方國家長期誘導性滲透不無關系②劉建華.當前美國對華意識形態(tài)滲透的新手段及其應對[J].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2(2):18-28.。二是通過資助相關技術公司研發(fā)各種規(guī)避互聯網審查的技術,為反華勢力擴大其傳播范圍提供網絡技術支持。三是以金錢、留學、移民等為誘餌,暗中創(chuàng)建反共反華的網絡“水軍組織”,發(fā)展操縱“輿情員”,從事輿情收集、挑動引領輿情、制造謠言、混淆是非;拉攏和腐蝕學者和政府官員,誘使一些別有用心的網絡意見領袖,圍繞一些民生問題、司法個案煽動所謂“維權”,圍繞一定歷史素材煽動所謂“揭秘”“還原真相”等,挑唆中國國內的黨群關系、干群關系,顛覆普通民眾的歷史認知、詆毀中國的社會制度,企圖動搖中國共產黨執(zhí)政的民心基礎,以爭奪人心、爭奪陣地。
互聯網企業(yè)作為網絡中的重要主體,在網絡意識形態(tài)建設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美國通過網絡平臺對中國實施意識形態(tài)輿論戰(zhàn),失控的網絡管制可以使局勢亂上加亂,而網絡亂象癥結在于外資滲透和控制③李慶四. 美國強化意識形態(tài)安全的表現及啟示[J]. 思想理論導刊,2018(2):56-59.。在我國互聯網產業(yè)快速發(fā)展的過程中,巨大的消費市場也培育了諸如騰訊、百度、阿里等具有較強實力的中國互聯網企業(yè)。這些企業(yè)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重要引擎,直接關系到我國國計民生的發(fā)展。但是現代企業(yè)的運行方式決定了這些在國外上市的公司,容易被境外資本通過資本入股、培植代理人等方式控制。近年來,境外資本對中國互聯網產業(yè)日益加緊介入和滲透,一些網絡媒介已呈西方資本掌控之勢。更有甚者,伴隨著西方資本而來的還有他們的情報機構,在資本介入的同時從事意識形態(tài)的滲透、情報的搜集和人員的策反活動④劉建華. 美國對華網絡意識形態(tài)輸出的新變化及我們的應對[J]. 馬克思主義研究, 2019(1):140-149.。并且,網絡媒介所擁有的強大話語權,可以把價值滲透和利益輸送捆綁起來,以利益輸送推動價值滲透,導致網絡內容娛樂化、信息輸送選擇化。所以,在互聯網越來越成國家安全的戰(zhàn)略資源、意識形態(tài)斗爭主戰(zhàn)場的當下,外國資本滲透中國互聯網行業(yè),操縱網絡輿論的問題必須引起我們高度警惕。
為了鞏固其對網絡的絕對控制,美國總是打著“網絡自由”的旗號,利用先發(fā)優(yōu)勢,企圖控制和壟斷國際互聯網治理議程設定和國際互聯網規(guī)則制定,極力反對中國等發(fā)展中國家積極倡導的國際網絡新秩序。美國多次借網絡自由問題公開指責中國維護網絡安全和主權的相關互聯網政策和主張。聲稱“互聯網是加速政治、社會和經濟變革的巨大力量”⑤李艷艷. 美國網絡意識形態(tài)輸出戰(zhàn)略沒有變[J]. 紅旗文稿,2017(12):8-10.,并用帶威脅的口吻表示,美國將幫助人們沖破個別國家的“網絡鐵幕”。美國所提出的“網絡自由”,不過是對其他國家進行網絡“規(guī)制”的一種強勢話語,本質上是美國價值觀網絡輸出的借口和幌子,其目的是實現美國的國家利益,確保網絡信息技術始終成為西方意識形態(tài)滲透的有效工具。當前,“網絡自由”已經成為美國遏制中國的一種重要手段,不僅會導致中國網絡意識形態(tài)安全面臨更為復雜的外在壓力,也給中國基于網絡主權原則推動建立全球網絡治理新秩序的努力設置了嚴重障礙。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意識形態(tài)工作是為國家立心、為民族立魂的工作”①習近平.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43.。在肯定新時代以來意識形態(tài)領域形勢發(fā)生全局性、根本性轉變的同時,還要充分認識美國對華網絡意識形態(tài)滲透的實質和危害,有理有利有節(jié)地開展網絡意識形態(tài)斗爭,筑牢意識形態(tài)領域反滲透、反顛覆的防線。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網絡已是當前意識形態(tài)斗爭的最前沿。掌控網絡意識形態(tài)主導權,就是守護國家的主權和政權”②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編.習近平關于防范風險挑戰(zhàn)、應對突發(fā)事件論述摘編[G]. 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40.。因此,要進一步科學定位網絡意識形態(tài)安全在國家安全全局中的地位,把網絡意識形態(tài)安全放在黨和國家事業(yè)的全局中來謀劃,放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全局中來統籌。一是要科學定位網絡意識形態(tài)安全的重要性。意識形態(tài)是國家安全的核心和靈魂,意識形態(tài)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意識形態(tài)貫穿于各個具體安全要素之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國家安全的各個方面。而在人類社會日趨呈現網絡社會同現實社會“二元一體”生存狀態(tài)的當下,網絡安全已成為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二是要準確把握網絡意識形態(tài)安全觀的特點。由于網絡意識形態(tài)安全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泛在性、網絡意識形態(tài)內容的全球流動性、網絡意識形態(tài)載體的技術依賴性、網絡意識形態(tài)參與主體的多元性,要求我們樹立整體、動態(tài)、開放、相對和共同的網絡意識形態(tài)安全觀。三是在開展意識形態(tài)斗爭的同時,還要防止陷入冷戰(zhàn)思維和意識形態(tài)偏見,要反對把意識形態(tài)問題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泛化等錯誤傾向。四是要積極推動“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實踐,尊重網絡主權,加強國際合作,反對網絡霸權,強化話語權,推動國際社會構建公正合理的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
“黨管宣傳、黨管意識形態(tài)、黨管媒體是堅持黨的領導的重要方面?!雹哿暯? 論黨的宣傳思想工作[M]. 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21.我們要高度重視加強黨對網絡意識形態(tài)的領導,切實把黨管意識形態(tài)這一執(zhí)政理念、政治實踐貫徹到維護網絡意識形態(tài)安全中去。一是要以黨委(黨組)網絡意識形態(tài)工作責任制考核為抓手,提升領導干部意識形態(tài)能力素養(yǎng)。要進一步厘清網絡意識形態(tài)責任的職責邊界,壓實各級主管部門責任、屬地責任、平臺主體責任。不斷構建網絡意識形態(tài)責任制成效檢驗評價機制,加快推進對網絡意識形態(tài)安全評價要素的量化研究。二是各行業(yè)各部門要根據責任制的相關要求,進一步結合自身實際制定相應的實施細則和具體方案,既要有實實在在的目標舉措,更要有明確翔實的責任清單。三是要依法依規(guī)利用境外資本,維護數據安全。在支持企業(yè)依法合理利用境外資本市場融資發(fā)展的基礎上,強化數據安全,依法開展網絡安全審查,既要竭力避免資本要素對網絡輿論的壟斷,又要防止核心數據、重要數據被泄露和惡意利用。
意識形態(tài)安全的目標就是要凝聚包括億萬網民在內的各類網絡主體,盡可能縮小和化解彼此間的矛盾,盡可能增強其與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同步性和契合性。對此,要進一步強化網絡內容建設,牢牢掌握正確輿論導向。一是要做好“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優(yōu)化網絡輿論格局。要主動迎合如CATGDP 等引發(fā)的AIGC 等熱潮,強化用戶思維、垂直生產、感性傳播、技術邏輯等新理念,系統打造具備傳播力和影響力的智能融媒體平臺,在傳播載體、傳播方式、傳播內容方面實現全方位全領域的融合創(chuàng)新。二是要重點打擊有害信息,凈化網絡輿論生態(tài)。要強化陣地意識,堅決不給一切非法信息、錯誤言論提供傳播渠道。要強化斗爭意識,對涉及大是大非的重大政治原則問題,對一些惡意攻擊、肆意抹黑、造謠生事的錯誤言論,要堅決回擊,以正視聽。三是要推動國際傳播能力建設,戳穿美國惡意詆毀中國的謊言和把戲。在提升國際話語權方面要精準施策,既要主動宣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動講好中國故事、新時代的故事、中國堅持和平發(fā)展合作共贏的故事等,又要主動設置議題,駁斥美國的錯誤言論,及時解疑釋惑。四是要優(yōu)化網絡平臺監(jiān)管,構建網絡治理“同心圓”。要進一步明確網絡平臺的責權邊界,完善互聯網平臺對違法違規(guī)信息、不良內容發(fā)布者的處置程序和處置方式。既要使平臺承擔好處理網絡非法信息主體責任,又要依法依規(guī)保障網民的自由權利,合理規(guī)約互聯網平臺對信息內容處置的權限。
網絡空間的技術屬性決定了維護網絡意識形態(tài)安全的技術依賴性。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互聯網核心技術是我們最大的‘命門’,核心技術受制于人是我們最大的隱患”①習近平. 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0.。在美國對華科技領域實行全方位、立體式遏制圍堵的當下,我們必須集中精力夯實和補齊信息技術領域的短板。一是要通過自主創(chuàng)新發(fā)展基礎技術、“殺手锏”技術、顛覆性技術等核心技術,為開展意識形態(tài)斗爭奠定技術前提。要重視核心技術的自主,發(fā)揮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的新型舉國體制優(yōu)勢,集中力量、協同攻關,重點研發(fā)具有先發(fā)優(yōu)勢的關鍵技術和引領未來發(fā)展的基礎前沿技術②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七次會議 強調健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舉國體制 全面加強資源節(jié)約工作[N]. 人民日報,2022-09-07(01).。二是要在實際工作中不斷提升駕馭新技術、運用新技術的能力,切實增強網絡意識形態(tài)安全防御能力、內容管控能力和輿論引導能力。沒有意識到的風險是最大的風險。對此,要善于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提升全天候風險感知能力,全視域排查風險、及時研判處置,依托新技術助力網絡意識形態(tài)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總之,在兩種制度長期并存的歷史進程中,始終存在著兩種不同意識形態(tài)之間的滲透與反滲透、顛覆與反顛覆的斗爭。西方敵對勢力利用其網絡科技霸權、話語霸權、文化霸權以及經濟霸權,加緊對我實施網上“文化冷戰(zhàn)”和“政治轉基因”工程,妄圖對我拔根去魂,這是實現民族復興歷史進程中必須邁過的坎。對此,我們必須保持清醒認知,在實踐中要不斷強化頂層設計、構建話語體系、突出輿論引導、重視技術創(chuàng)新,確保我國網絡意識形態(tài)安全。